CN107682471A - 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2471A
CN107682471A CN201710966796.XA CN201710966796A CN107682471A CN 107682471 A CN107682471 A CN 107682471A CN 201710966796 A CN201710966796 A CN 201710966796A CN 107682471 A CN107682471 A CN 107682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subnet
span
address fiel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667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2471B (zh
Inventor
李思捷
高士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Cloud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Clou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Cloud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Clou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667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82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82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2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2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2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95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using masks or ranges of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57Translation policies or r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输入的网络地址;根据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网络地址进行调整;其中,所述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用于将输入的网络地址调整至合法的网络地址范围;获得与所述输入的网络地址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该技术方案能自动将用户输入的错误的网络地址调整为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实现了网络地址的规范化输入,容错率高,对用户友好。

Description

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情况下用户需要手动配置网络,输入网络地址。对于技术熟练的用户有时也会出现输入错误的情况,而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知之甚少的用户往往连输入的网络地址的范围都不清楚。因此需要一种方便用户输入网络地址的方法,例如对用户的输入进行辅助,纠正错误或进行提示,等等。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
接收输入的网络地址;
根据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网络地址进行调整;其中,所述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用于将输入的网络地址调整至合法的网络地址范围;
获得与所述输入的网络地址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
可选地,所述网络地址从左至右分为四个地址段,所述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一个地址段的N个取值,使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与所述N个取值中的一个相同;N为不大于255的正整数;
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二个地址段的N组取值范围,其中,所述第二个地址段的N组取值范围与所述第一个地址段的N个取值一一对应,根据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确定第二个地址段的目标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第二个地址段的值落入所述第二个地址段的目标组取值范围;
预设网络地址的子网掩码的若干组取值范围,其中,子网掩码的各组取值范围与所述第一个地址段的取值存在对应关系,根据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确定子网掩码的目标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掩码的值落入所述子网掩码的目标组取值范围;
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和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确定规则,其中,根据确定的子网掩码的值和所述取值范围确定规则确定第三个地址段和第四个地址段各自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以及使调整后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
限制允许输入的字符类型。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显示各地址段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和/或子网掩码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
或者,根据当前输入的地址段取值,显示除被输入取值的地址段之外其他地址段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和/或子网掩码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当某一地址段取值范围/子网掩码取值范围根据调整后的网络地址发生改变时,更新与其对应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子网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子网地址进行调整,获得与所述输入的子网地址最接近的合法子网地址。
可选地,所述子网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预设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根据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确定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落入所述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
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和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的第三地址段确定子网地址的第三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
当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小于或等于24时,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确定子网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
当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大于24时,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和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确定子网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
可选地,所述获得与所述输入的网络地址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小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时,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
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大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时,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
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在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但不属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时,确定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与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最接近的取值,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确定出的最接近的取值。
依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
网络地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网络地址;
网络地址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网络地址进行调整;其中,所述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用于将输入的网络地址调整至合法的网络地址范围;以及用于获得与所述输入的网络地址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
可选地,所述网络地址从左至右分为四个地址段,所述网络地址的调整规则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一个地址段的N个取值,使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与所述N个取值中的一个相同;N为不大于255的正整数;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二个地址段的N组取值范围,其中,所述第二个地址段的N组取值范围与所述第一个地址段的N个取值一一对应,根据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确定第二个地址段的目标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第二个地址段的值落入所述第二个地址段的目标组取值范围;预设网络地址的子网掩码若干组取值范围,其中,子网掩码的各组取值范围与所述第一个地址段的取值存在对应关系,根据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确定子网掩码的目标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掩码的值落入所述子网掩码的目标组取值范围;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和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确定规则,其中,根据确定的子网掩码的值和所述取值范围确定规则确定第三个地址段和第四个地址段各自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以及使调整后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限制允许输入的字符类型。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提示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各地址段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和/或子网掩码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或者,用于根据当前输入的地址段取值,显示除被输入取值的地址段之外其他地址段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和/或子网掩码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提示信息显示单元,用于当某一地址段取值范围/子网掩码取值范围根据调整后的网络地址发生改变时,更新与其对应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子网地址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子网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子网地址进行调整,获得与所述输入的子网地址最接近的合法子网地址。
可选地,所述子网地址的调整规则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预设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根据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确定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落入所述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和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的第三地址段确定子网地址的第三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当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小于或等于24时,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确定子网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当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大于24时,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和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确定子网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
可选地,所述网络地址调整单元,用于以如下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对输入的网络地址进行调整: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小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时,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大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时,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在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但不属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时,确定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与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最接近的取值,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确定出的最接近的取值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网络地址进行调整,获得与输入的网络地址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该技术方案能自动将用户输入的错误的网络地址调整为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实现了网络地址的规范化输入,容错率高,对用户友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新建网络的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示出了确定网络地址的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流程示意图;
图3b示出了确定网络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流程示意图;
图3c示出了确定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流程示意图;
图3d示出了对输入的地址段的值进行调整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交互界面,可用于配置网络,用户在图1所示的交互界面中的网络地址和子网地址输入框中可以任意输入,但是输入的内容实际上可能是不合法的,这样建立的网络也是不可用的。具体来说,可能出现:①用户输入的网络地址不符合网络地址的规范和格式要求;②用户在输入该网络的子网掩码时,容易输入不合法的值;③输入网络的网络地址及子网掩码后,若还想输入该网络下的子网地址,在没有子网地址范围的限制或提示下,可能会出现输入的子网地址不在该网络下的情况。以上问题会增加使用者在操作时的错误率并且带来的交互体验不甚友好。
为此,本申请示例公开了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输入网络地址不便的问题。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10,接收输入的网络地址。
其中,网络地址可以是IPV4地址,也可以是IPV6地址,等等。网络地址可以是通过交互界面输入的。
步骤S220,根据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网络地址进行调整;其中,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用于将输入的网络地址调整至合法的网络地址范围。
步骤S230,获得与输入的网络地址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
可见,图2所示的方法,能够根据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网络地址进行调整,获得与输入的网络地址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该技术方案能自动将用户输入的错误的网络地址调整为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实现了网络地址的规范化输入,容错率高,对用户友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中,网络地址从左至右分为四个地址段,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一个地址段的N个取值,使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与N个取值中的一个相同;N为不大于255的正整数。
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二个地址段的N组取值范围,其中,第二个地址段的N组取值范围与第一个地址段的N个取值一一对应,根据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确定第二个地址段的目标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第二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第二个地址段的目标组取值范围。
预设网络地址的子网掩码的若干组取值范围,其中,子网掩码的各组取值范围与所述第一个地址段的取值存在对应关系,根据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确定子网掩码的目标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掩码的值落入所述子网掩码的目标组取值范围。
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和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确定规则,其中,根据确定的子网掩码的值和取值范围确定规则确定第三个地址段和第四个地址段各自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以及使调整后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
限制允许输入的字符类型。例如,IPV4的网络地址的十进制形式不包含其他符号、字母等,因此可以限制用户仅能输入数字,举例来说,可以通过正则表达式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调整的网络地址可以是IPV4地址,根据常识,其分为四个地址段,一般而言每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为0~255,但在实际配置时并不是每个地址段都是这样。本实施例示出了一些调整规则的示例,但并不代表可以配置的调整规则仅限于上述示例。具体地:
常用的私有网络地址段示例如下: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31.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可见,用户输入的网络地址的第一个地址段通常包括10、172、192这三个数值。
同样可以看出,在确定第一个地址段的值后,可以确定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例如当第一个地址段取10时,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是0~255;当第一个地址段取172时,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是16~31;当第一个地址段取192时,第二个地址段只能取168。
事实上,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可以遵循下面的规律:上面示出的网络地址的表示方式是以十进制表示的,但也可以以二进制的方式表示。那么,根据第一个地址段的取值,可以确定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例如0、16和168),之后可以将该最小值转化为二进制形式,确定第二个地址段最小值的二进制形式中最高位1位于从右往左数第几位,举例来说,将其记为index。确定了index的值后,第二个地址段的最大值为2index-1。
确定该最大值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举一例作为说明,图3a示出了确定网络地址的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流程示意图,在该过程中将幂运算的操作采用位移运算实现,提高了效率。首先将startSecondCidr赋为根据第一个地址段的取值确定的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当其取0时,对应于10.0开头的地址段的情况,此时index=8。若startSecondCidr不为0,则借助中间变量secondCidr和reminder确定第二个地址段最小值的二进制形式中最高位1的位置,也就是index的值,循环变量i的初值为1。例如,当第一个地址段取127时,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是16,即startSecondCidr=16,不为0,则将中间变量secondCidr置为startSecondCidr的一半,也就是secondCidr=8;以及得到中间变量reminder=0(16是2的倍数,所以没有余数),不为1,那么令startSecondCidr=secondCidr=8,i=2,继续循环,得到secondCidr=4,reminder=0,令startSecondCidr=secondCidr=4,i=3,继续循环,得到secondCidr=2,reminder=0,令startSecondCidr=secondCidr=2,i=4,继续循环,得到secondCidr=1,reminder=1,令startSecondCidr=secondCidr=1,i=5,继续循环,得到secondCidr=0,reminder=1,令startSecondCidr=secondCidr=0,i=6,继续循环,此时由于startSecondCidr=0,则index=i-1=5,那么第二个地址段的最大值就是31(通过位移运算得到)。
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同样可以预先进行配置,根据子网掩码的含义和A类网络地址、B类网络地址、C类网络地址的规范可以确定,A类网络地址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取值为0~127(实际应用中0和127对应的网络地址用作他用),默认的子网掩码是8,最大可以取到30,也就是第一个地址段取1~126时,对应地,子网掩码可以取8~30之间的正整数。同理,第一个地址段取128~191时,对应地,子网掩码可以取16~30之间的正整数;第一个地址段取192~223时,对应地,子网掩码可以取24~30之间的正整数。故可知,子网掩码的各组取值范围与所述第一个地址段的取值存在对应关系。在这个前提下,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限定,例如用户配置的网络地址范围为10.0.0.0~191.255.255.255,可以根据需求的子网数量,限定子网掩码只能取16~28中的正整数。这种情况下,对于第一个地址段的10~191这组取值,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都是16~28。
第三个地址段和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子网掩码确定,将子网掩码的值记为mask,以field记录是待确定的第几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例如,确定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时,则field=3)。实际上,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和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都是一个初值为0的等差数列,具体地,数列的公差multiple=2(8 -mask+(field-1)*8),个数num=2(mask-(field-1)*8)。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子网掩码在十进制值为17~24之间时,与第四个地址段对应的二进制数值均为0,因此第四个地址段取0;子网掩码在十进制值大于24时,与第三个地址段对应的二进制数值均为1,因此第三个地址段可以取0~255的正整数。总结地说,取值范围确定规则为:根据调整后的子网掩码的值和地址段的序数确定,在这里,地址段的序数用于表示第几个地址段。例如,在调整后的子网掩码的值在17至24之间时,根据调整后的子网掩码的值和地址段的序数确定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第四个地址段取0;在调整后的子网掩码的值大于24时,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为0~255的正整数,根据调整后的子网掩码的值和地址段的序数确定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
同样地,确定取值范围的方法很多,下面举一例作为说明,图3b示出了确定网络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流程示意图。在该过程中同样将幂运算的操作采用位移运算实现,提高了效率。其中cidrBlock是得到的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集合。
例如,用户选择的子网掩码的值是17,也就是mask=17,那么第四个地址段取0,在确定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时,field=3,n=8-mask+(field-1)*8=7,通过位移运算得到multiple=128,num=2。那么通过循环就得到了第三地址段可取的值的集合:{0,128}。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显示各地址段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和/或子网掩码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或者,根据当前输入的地址段取值,显示除被输入取值的地址段之外其他地址段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和/或子网掩码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
举例来说,可以在用户鼠标点击输入框/鼠标移到输入框上时,显示相应地址段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子网掩码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或者显示下一地址段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等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中,当某一地址段取值范围/子网掩码取值范围根据调整后的网络地址发生改变时,更新与其对应的提示信息。例如,当第一地址段的值由10改变为172后,第二地址的的取值范围从0~255变更为16~31,则相应的提示信息也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子网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子网地址进行调整,获得与输入的子网地址最接近的合法子网地址。
类似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子网地址也可以通过交互界面进行输入。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中,子网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预设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根据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确定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落入所述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例如,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是24,预设了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最大可以取28,则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就是24~28的正整数。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和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的第三地址段确定子网地址的第三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
在其他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当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小于或等于24时,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确定子网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
当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大于24时,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和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确定子网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
示例性的,在设置了网络地址后,子网地址的第一个地址段和第二个地址段是与网络地址的地址段相同的,可以使用户不能够对其进行更改。用户还可以配置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当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小于或等于24时,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确定方式可以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中介绍的网络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和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确定方式,只是所使用的子网掩码是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而不是其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的子网掩码。具体来说,当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小于25时,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取0;当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大于24时,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可以利用上面实施例中图3b示出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其他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当输入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大于24时,则需要利用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和子网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均是调整后的)确定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另外,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也与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和子网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均是调整后的)相关。此时,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和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都是一个初值为initCidr的等差数列,initCidr是子网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的相应地址段的取值。
例如,子网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为10.0.177.0,则确定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时,等差数列的初值为177,确定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时,等差数列的初值为0。具体地,数列的公差multiple=2|mask-field*8|(这里的mask是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个数num=2maskSubFab,maskSubFab是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与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的差的绝对值。以上面的例子10.0.177.0来说,如果该网络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6,那么maskSubFab=1,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multiple=4,num=2,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multiple=64,num=2。那么子网地址可以是10.0.177.0,10.0.177.64,10.0.181.0,10.0.181.64。
确定上述取值范围的方法很多,下面举一例说明,图3c示出了确定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当计算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时,只适用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大于24的情况。cidrBlock是得到的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集合。
依然以上面的网络地址为10.0.177.0、该网络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作为示例,那么计算第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时,首先n=|26-3*8|=2,multiple=4,num=2,i=0。那么由于i<num,计算177+0*4=177,将177放入cidrBlock,令i=1,继续循环;由于1<num,计算177+1*4=181,将181放入cidrBlock,继续循环;此时i=num,则跳出循环,确定第三地址段可以取的值是177和181。计算第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时,首先n=|26-4*8|=6,multiple=64,num=2,i=0。那么由于i<num,计算0+0*64=0,将0放入cidrBlock,令i=1,继续循环;由于1<num,计算0+1*64=64,将64放入cidrBlock,继续循环;此时i=num,则跳出循环,确定第三地址段可以取的值是0和64。
调整规则可以以配置文件、放入数据库持久化、放入缓存等方式实现,可以进行修改。以配置文件存储网络地址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的格式示例如下:
其中firstCidrValue是网络地址的第一个地址段的N个取值,例如,第一个地址段有3个取值,分别为:10、172、192。initSecondCidr是网络地址的各第一个地址段对应的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例如,第一个地址段取值为10时,对应的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为0。maskRange是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例如,最大值为28,最小值为16。
而具体地,上述图3a、图3b和图3c示出的流程可以在用户输入网络地址时在后台动态地执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中,获得与所述输入的网络地址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小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时,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
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大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时,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
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在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但不属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时,确定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与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最接近的取值,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确定出的最接近的取值。
其中,前面几种调整方式很简单,下面介绍一下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在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但不属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时的调整方式,举一例进行说明,图3d示出了对输入的地址段的值进行调整的流程示意图。其中,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可以采用二分法计算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与该输入的地址段的值最接近的取值。
图3d中,cidr是用户输入的网络地址的该地址段的值,cidrList是根据取值范围或是调整规则确定的合法地址值的集合,start是二分查找时cidrList集合的开始位置,每次循环都重新赋值,middle是二分查找时cidrList集合的中间位置,每次循环都重新赋值,end是二分查找时cidrList集合的结束位置,每次循环都重新赋值。
具体来说:
①二分查找遍历集合cidrList,start用于记录cidrList集合开始位置,end用于记录cidrList集合结束位置,middle用于记录集合cidrList的中间位置,middleValue用于记录下标为middle存储的值,每次循环都对这四个变量重新赋值,并且比较middleValue和cidr是否相等,若相等则为cidr赋值为middleValue并直接返回退出该函数。
②若没有退出函数而循环又结束则证明是二分查找的过程中循环因不满足条件而结束,此时我们可根据start和end是否相等来判断用户输入的值cidr是在cidrList集合中下标为middle、middle-1中存储的两个值之间,还是在cidrList集合中下标为下标为middle、middle+1中存储的两个值之间。
③若start等于middle,则用户输入的值cidr是在cidrList集合中下标为middle、middle-1中存储的两个值之间,分别将cidr与这两个下标中存储的值做减法,将与cidr作差后差值最小的那个下标存储的值赋给cidr;否则用户输入的的值cidr是在cidrList集合中下标为middle、middle+1中存储的两个值之间,分别将cidr与这两个下标中存储的值做减法,将与cidr作差后差值最小的那个下标存储的值赋给cidr。以此找到的值是与用户输入的不合法的cidr最接近的合法值。
下面以一具体示例解释说明。
预设第一个地址段有3个取值,分别为:10、172、192。
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二个地址段的3组取值范围,第二个地址段的3组取值范围与所述第一个地址段的3个取值一一对应。分别为:第一个地址段取值为10时,对应的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为0-255,最小值为0;第一个地址段取值为172时,对应的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为16-31,最小值为16;第一个地址段取值为192时,对应的第二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为168。
预设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为16-28。
网络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第四个地址段的预设规则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假设用户输入的网络地址为11.12.13.14/22,子网地址为11.12.13.14/21,网络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为16-28,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最大值为28。
首先网络地址的子网掩码在取值范围内,不需要调整。
那么对于网络地址,第一个地址段的值11,其在10和192之间,因此根据图3d,确定其在10和172之间,由于10与11的差的绝对值为1,11与172的差的绝对值为161,显然前者更小,因此将第一地址段的值由11调整为10。此时确定第二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为0-255,12在该范围内,因此不做调整。
根据前述的方法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子网掩码22计算出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为下述集合中的值:{0,4,8,12,……252},共64个可取的值,由利用上述的二分法可以逼近得到最接近的值12,则将13调整为12;第四个地址段只能取0,那么将14调整为0。那么调整后的网络地址为10.12.12.0/22。
由于网络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2,那么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最小值为22,将输入的21调整为22。子网地址的前两个地址段可以确定为10.12,由于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小于24,那么根据公式可以确定第四个地址段只能取0。第三个地址段根据公式可以算出只能取12,那么调整后的子网地址为10.12.12.0/22。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交互界面的示意图。如果取值范围中的合法取值较少,也可以以下拉框的形式在用户点击时示出所有合法取值。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图5所示,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装置500包括:
网络地址接收单元510,用于接收输入的网络地址。
其中,网络地址可以是IPV4地址,也可以是IPV6地址,等等。网络地址可以是通过交互界面输入的。
网络地址调整单元520,用于根据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网络地址进行调整;其中,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用于将输入的网络地址调整至合法的网络地址范围;以及用于获得与输入的网络地址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
可见,图5所示的装置,通过各单元的相互配合,能够根据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网络地址进行调整,获得与输入的网络地址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该技术方案能自动将用户输入的错误的网络地址调整为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实现了网络地址的规范化输入,容错率高,对用户友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中,网络地址从左至右分为四个地址段,网络地址的调整规则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一个地址段的N个取值,使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与N个取值中的一个相同;N为不大于255的正整数;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二个地址段的N组取值范围,其中,第二个地址段的N组取值范围与第一个地址段的N个取值一一对应,根据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确定第二个地址段的目标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第二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第二个地址段的目标组取值范围;预设网络地址的子网掩码的若干组取值范围,其中,子网掩码的各组取值范围与所述第一个地址段的取值存在对应关系,根据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确定子网掩码的目标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掩码的值落入所述子网掩码的目标组取值范围;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和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确定规则,其中,根据确定的子网掩码的值和取值范围确定规则确定第三个地址段和第四个地址段各自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以及使调整后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限制允许输入的字符类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提示信息显示单元(图未示),用于显示各地址段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和/或子网掩码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或者,用于根据当前输入的地址段取值,显示除被输入取值的地址段之外其他地址段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和/或子网掩码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中,提示信息显示单元,用于当某一地址段取值范围/子网掩码取值范围根据调整后的网络地址发生改变时,更新与其对应的提示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子网地址调整单元(图未示),用于根据子网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子网地址进行调整,获得与输入的子网地址最接近的合法子网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中,子网地址的调整规则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预设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根据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确定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落入所述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和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的第三地址段确定子网地址的第三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当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小于或等于24时,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确定子网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当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大于24时,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和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确定子网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中,网络地址调整单元520,用于以如下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对输入的网络地址进行调整: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小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时,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大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时,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在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但不属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时,确定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与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最接近的取值,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确定出的最接近的取值。
本申请提供的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装置500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可通过处理器610将非易失性存储器650中与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装置500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读取到易失性存储器640中运行。
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硬件的结构示意图,除了图6所示的处理器610、内部总线620、网络接口630、易失性存储器640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650之外,根据该电子设备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器650可以是: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易失性存储器640可以是:RAM(Ra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进一步,非易失性存储器650和易失性存储器640作为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可存储由处理器610执行的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装置500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这里不再复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网络地址进行调整,获得与输入的网络地址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该技术方案能自动将用户输入的错误的网络地址调整为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实现了网络地址的规范化输入,容错率高,对用户友好。具体来说:
1)实现了一种更加友好、规范化、容错率高的网络地址(特别是IPV4格式)和子网掩码的输入和输入控制方式。
2)确定网络地址及子网地址段取值范围时,在维护第一个地址段的值和第二个地址段的起始值的关联关系以及子网掩码的范围时,实现了初始地址段映射关系的可配置化。
3)在配置网络的网络地址时,实现了网络地址及子网地址的取值范围及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自动更新,实现了控制规范化输入。
4)在配置网络地址及网络下的子网地址时,实现了将用户输入的不合法的网络地址自动设置为与之最接近的合法的网络地址值,同时也实现了随子网掩码的改变将配置好的网络的网络地址自动设置为当前掩码范围内合法的网络地址。提高了输入的网络地址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现了控制规范化输入。
5)网络及子网的网络地址配置好后,若子网掩码改变,配置好的网络的网络地址自动设置为当前掩码范围内合法的网络地址。
6)在配置某网络下的子网地址及子网掩码时,实现了子网地址的可选范围随着网络地址及子网掩码的变化自动联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
接收输入的网络地址;
根据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网络地址进行调整;其中,所述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用于将输入的网络地址调整至合法的网络地址范围;
获得与所述输入的网络地址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地址从左至右分为四个地址段,所述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一个地址段的N个取值,使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与所述N个取值中的一个相同;N为不大于255的正整数;
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二个地址段的N组取值范围,其中,所述第二个地址段的N组取值范围与所述第一个地址段的N个取值一一对应,根据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确定第二个地址段的目标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第二个地址段的值落入所述第二个地址段的目标组取值范围;
预设网络地址的子网掩码的若干组取值范围,其中,子网掩码的各组取值范围与所述第一个地址段的取值存在对应关系,根据调整后的第一个地址段的值确定子网掩码的目标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掩码的值落入所述子网掩码的目标组取值范围;
预设网络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和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确定规则,根据确定的子网掩码的值和所述取值范围确定规则确定第三个地址段和第四个地址段各自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以及使调整后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
限制允许输入的字符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显示各地址段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和/或子网掩码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
或者,根据当前输入的地址段取值,显示除被输入取值的地址段之外其他地址段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和/或子网掩码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某一地址段取值范围/子网掩码取值范围根据调整后的网络地址发生改变时,更新与其对应的提示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子网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子网地址进行调整,获得与所述输入的子网地址最接近的合法子网地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网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预设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根据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确定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落入所述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的取值范围;
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和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的第三地址段确定子网地址的第三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三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
当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小于或等于24时,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确定子网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
当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大于24时,根据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子网掩码、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子网掩码和调整后的子网所属网络的网络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确定子网地址的第四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使调整后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值落入确定的子网地址的第四个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与所述输入的网络地址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小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时,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
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大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时,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
当输入的网络地址的一地址段的值在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但不属于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时,确定该地址段的取值范围中与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最接近的取值,将输入的该地址段的值调整为确定出的最接近的取值。
8.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
网络地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网络地址;
网络地址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网络地址进行调整;其中,所述网络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用于将输入的网络地址调整至合法的网络地址范围;以及用于获得与所述输入的网络地址最接近的合法网络地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提示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各地址段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和/或子网掩码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或者,用于根据当前输入的地址段取值,显示除被输入取值的地址段之外其他地址段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和/或子网掩码取值范围的提示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子网地址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子网地址的预设调整规则,对输入的子网地址进行调整,获得与所述输入的子网地址最接近的合法子网地址。
CN201710966796.XA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682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6796.XA CN107682471B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6796.XA CN107682471B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2471A true CN107682471A (zh) 2018-02-09
CN107682471B CN107682471B (zh) 2021-06-29

Family

ID=61140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66796.XA Active CN107682471B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8247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1383A (zh) * 2020-10-15 2021-01-29 科大国创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4363167A (zh) * 2021-12-20 2022-04-1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网段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257A (zh) * 2004-12-13 2006-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配置文件进行统一配置的方法
WO2011018736A1 (en) * 2009-08-13 2011-02-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address range detection for ip networks
CN103067770A (zh) * 2011-10-20 2013-04-2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中网络参数设置及纠错方法
CN106789137A (zh) * 2015-11-19 2017-05-31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Ip范围的比较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257A (zh) * 2004-12-13 2006-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配置文件进行统一配置的方法
WO2011018736A1 (en) * 2009-08-13 2011-02-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address range detection for ip networks
CN103067770A (zh) * 2011-10-20 2013-04-2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中网络参数设置及纠错方法
CN106789137A (zh) * 2015-11-19 2017-05-31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Ip范围的比较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1383A (zh) * 2020-10-15 2021-01-29 科大国创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4363167A (zh) * 2021-12-20 2022-04-1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网段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363167B (zh) * 2021-12-20 2024-03-1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网段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2471B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9420B (zh) 一种可配置化Excel格式的导出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US10067967B1 (en) Hash table storing reduced search key
US10972456B2 (en) IoT device authentication
CN107682471A (zh) 一种对网络地址进行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02588A (zh) 解析器、分组处理装置以及相关方法
CN109028222A (zh) 油烟机恒风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086643B (zh) 一种风险识别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JP7285187B2 (ja) 履歴及び時系列の共同分析に基づく異常の特性評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07249312A (ja) フィールド機器管理装置およびフィールド機器管理方法
US11334547B2 (en) Data-oblivious copying from a first array to a second array
US20100198634A1 (en) Dynamic Calculations in an Employee Compensation System
CN10620228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08984623B (zh) 数据查询条件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7463441A (zh) 一种线程数量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967290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080086448A1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node indentifier in tree structure
WO2020173063A1 (zh) 一种新型的密码专用的4×4的s盒构造方法
JP2004505350A (ja) データまたはデータオブジェクトの選択、処理および表示方法
CN109539503B (zh) 基于房间热负荷的制热温度补偿控制方法、空调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96768A (zh) 空调器参数的更新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TWI665894B (zh) 用於利用超級鍵生成並行查找請求的方法和裝置
CN107368596A (zh) 一种布隆过滤器查询集合元素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53692A (zh) 一种字符串匹配的方法及设备
CN107888588B (zh) 一种指定目标结点集合的k最大概率攻击路径求解方法
WO2020061762A1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