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2265A - 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2265A
CN107682265A CN201710800931.3A CN201710800931A CN107682265A CN 107682265 A CN107682265 A CN 107682265A CN 201710800931 A CN201710800931 A CN 201710800931A CN 107682265 A CN107682265 A CN 107682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queue
forwarded
remote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009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2265B (zh
Inventor
韩颖
吴贝贝
王亚平
佟佳音
杜文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allop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allop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allop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allop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009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82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82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2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2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2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H04L47/627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based on prio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以及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采集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最优远程队列,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报文路由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保证了支付系统报文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付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支付报文传输平台(Payment Message Transfer System,PMTS)作为二代支付系统的支撑系统,负责支付系统与参与者、支付系统内部各节点之间的报文通讯。保证支付系统间报文传输的快速、安全、可靠,是确保国家二代支付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前提。可见,提供一种安全、稳定、高效的报文传输机制是十分重要的。而报文传输中最为核心关键的就是路由方法。因此,研究一种合适的路由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有的路由方法大体可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两类。静态路由方法通过预先配置好的路由表中的映射完成路由功能,较适合于网络节点数量有限且变化不大的网络。因其无需节点间的路由信息交互,节省带宽且网络安全保密性高。但是静态路由方法不能根据网络流量和拓扑结构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路由表。动态路由方法通过收集节点间发送的状态信息,实时计算并更新其维护的映射表,更适合于网络节点变化较大的网络。这种策略能较好地适应网络流量、拓扑结构的变化,有利于改善网络的性能。但由于方法复杂,当节点数量众多时,维护庞大的路由表会增加网络的负担。由于二代支付系统对安全性要求较高且系统中节点的数量是有限可控的,同时节点变化不大,因此,PMTS所用的路由方法要有静态路由方法的特性。然而,二代支付系统要保证报文安全、稳定、高效的传输,就需要保证每个节点对相邻节点的状态进行实时掌握,从而在路由的过程中选择可用的相邻节点。因此,PMTS所用的路由方法又需要动态路由方法的特性。
综上所述,现有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案准确率、效率、灵活性以及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用以准确灵活地路由报文,提高报文路由的效率和安全性,该方法包括:
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以及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
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远程队列用于路由不同的待转发报文;
采集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
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最优远程队列,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包括:
根据待转发报文的报文优先级,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队列属性包括:远程队列状态、远程队列优先级、负载系数和已路由报文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集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包括:
利用负载均衡算法,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以及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包括:
检测确定出的中转节点的状态,确定待转发报文的可用的中转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包括:
检测所有远程队列的状态,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所有可用的远程队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装置,用以准确灵活地路由报文,提高报文路由的效率和安全性,该装置包括:
中转节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以及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
远程队列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远程队列用于路由不同的待转发报文;
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单元,用于采集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
报文路由单元,用于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最优远程队列,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报文路由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待转发报文的报文优先级,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利用负载均衡算法,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用以准确灵活地路由报文,提高报文路由的效率和安全性,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与现有技术中静态路由方法不能根据网络流量和拓扑结构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路由表,以及动态路由方法维护庞大的路由表会增加网络的负担大的技术方案相比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以及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最优远程队列,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即路由报文考虑了静态配置信息和动态配置信息,其中,静态配置信息包括: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以及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队列标识的关系;动态配置信息包括:实时采集到的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静态配置信息和动态配置信息,为每一笔待转发报文自动筛选出一条可用的远程队列,以将报文转发至下一节点,最终发送至报文的接收节点。该技术方案可以准确、灵活地进行路由选择,并保证了支付系统报文传输的快速、安全和可靠,进而确保了系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线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现有报文路由方法主要包括:静态路由方法和动态路由方法。下面对这两种报文路由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静态路由是指由用户或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路由器。当然,网络管理员也可以通过对路由器进行设置使之成为共享的。静态路由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网络管理员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置正确的路由信息。
然而,静态路由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当网络环境复杂时通常不宜采用静态路由。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管理员难以全面地了解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另一方面是因为,当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中的静态路由信息需要大范围地调整,这一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非常高。此外,当网络发生变化或网络发生故障时,不能重选路由,很可能使路由失败。
二、动态路由是与静态路由相对的一个概念,指路由器能够根据路由器之间交换的特定路由信息自动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并且能够根据链路和节点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自动调整。当网络中节点或节点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或存在其它可用路由时,动态路由可以自行选择最佳的可用路由并继续转发报文。距离矢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最为流行两大路由算法。
然而,动态路由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所有动态路由机制的运作都依赖路由器的两个基本功能:路由器之间适时的路由信息交换、对路由表的维护。动态路由之所以能根据网络的情况自动计算路由、选择转发路径,是由于当网络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之间彼此交换的路由信息会告知对方网络的这种变化,通过信息扩散使所有路由器都能得知网络变化。这种信息交换对网络带宽的要求非常高。另外,在网络发生变化时,收集到最新的路由信息后,路由算法要重新计算,从而得到最新的路由表。由于每一个节点都需要维护整个网络的路由表,因此当节点数量众多时,维护庞大的路由表会增加网络的负担,耗费网络资源。
考虑到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提出了支付报文传输平台(Payment MessageTransfer System,PMTS)作为二代支付系统的支撑系统,负责支付系统与参与者、支付系统内部各节点之间的报文通讯。保证支付系统间报文传输的快速、安全、可靠,是确保国家二代支付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前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研究一种合适的路由算法。目前常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算法各有优缺点,为了同时保证报文传输机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需要同时兼具静态路由算法和动态路由算法的优点,因此进行了本技术的发明。下面对该支付系统的路由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以及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
步骤102: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远程队列用于路由不同的待转发报文;
步骤103:采集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
步骤104: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最优远程队列,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与现有技术中静态路由方法不能根据网络流量和拓扑结构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路由表,以及动态路由方法维护庞大的路由表会增加网络的负担大的技术方案相比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以及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最优远程队列,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即路由报文考虑了静态配置信息和动态配置信息,其中,静态配置信息包括: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以及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队列标识的关系;动态配置信息包括:实时采集到的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静态配置信息和动态配置信息,为每一笔待转发报文自动筛选出一条可用的远程队列,以将报文转发至下一节点(可以为中转节点),最终发送至报文的接收节点。该技术方案可以准确、灵活地进行路由选择,并保证了支付系统报文传输的快速、安全和可靠,进而确保了系统稳定运行。
智能路由的功能为PMTS节点将传递的报文准确、智能地发送到相邻目的节点。路由是指准确地确定报文转发的下级节点,智能意味着要根据节点当前状态选择正确的路由。图2是报文转发的逻辑图,即典型的报文路由路线图。下面结合附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进行介绍。
在图2中,PMTS-MBFE代表支付系统中的参与者,PMTS-CCPC代表支付系统中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PMTS-NPC代表接受报文的最高级节点。所有参与者的报文都需要一层一层的向上转发至PMTS的最高级节点,最高级节点再将报文发送给业务处理平台。从图2中可知,在支付系统中,典型的报文路由路径为:发送报文参与者D→中转节点B→最高级节点A→业务处理平台→最高级节点A→中转节点C→接收报文参与者E,其中“发送报文参与者D→中转节点B→最高级节点A”称为上行路径,“最高级节点A→中转节点C→接收报文参与者E”称为下行路径。支付报文传输平台为了能够正确路由每一条报文,需要知道该报文在哪个业务处理平台上处理,同时需要知道报文的“处理节点”(上行贷记报文的“处理节点”是NPC,下行贷记报文的“处理节点”是接收行)。支付报文传输平台根据这两个要素来进行路由选择。
在上述步骤101中,对于需要转发的报文,各节点只需要知道该报文应该发送给哪个“中转节点”,在报文传输平台的每一个节点,“中转节点”与报文中的“处理节点”都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需要一个“处理节点”与“中转节点”的映射表。这个映射形成表1:处理节点与中转节点对应关系。当发生节点变更时,只要修改该表中“处理节点”与“中转节点”的映射关系就可以实现,见下表1(表1为处理节点与中转节点关系,处理节点可以为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表1
具体实施时,在上述步骤101中,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以及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可以包括:
检测确定出的中转节点的状态,确定待转发报文的可用的中转节点。
在上述步骤102中,在二代支付系统中,有多个业务系统且每个业务系统处理的报文都各不相同。每种报文都有各自的编号。每个中转节点有一到多个远程队列,不同的远程队列处理不同的报文。报文路由时,找到“中转节点”后,还要根据该报文分属于哪个业务系统,决定发往业务系统的哪个队列。在支付报文传输平台中,仅有NPC节点向业务处理平台发送报文时需要根据业务系统、报文标识(可以是报文编号)与处理节点选择相应的队列,在其它节点都不需要区分业务系统。但为了保持PMTS的通用性与可扩展性,系统支持不同的报文按不同的队列处理,以减少各非主要业务系统对主要业务系统的干扰。因此,在上述步骤102可以为: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待转发报文所属业务系统,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所属业务系统、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报文标识(可以是报文编号)、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可以是远程队列名))的对应关系如下表2所示。
表2
由上表2可知,业务系统1处理的1、2号报文以及业务系统3的7、8号报文只能通过中转节点C接收和转发。其中1、2号报文只能通过C中转节点的QR1、QR2远程队列转发,7、8号报文只能通过C中转节点的QRK3远程队列转发。业务系统2的3、4、5、6号报文以及业务系统4的9、11号报文只能通过中转节点B接收和转发。路由时,3、4号报文只能通过B中转节点的QRS1远程队列转发,5、6号报文只能通过B中转节点的QRS2远程队列转发,9、11号报文可以通过B中转节点的QRK3和QRK4两个远程队列转发。远程队列标识可以为上表2中的远程队列名,报文标识可以为上表中的报文1、报文2等等。
具体实施时,在上述步骤102中,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可以包括:
检测所有远程队列的状态,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所有可用的远程队列。
在上述步骤103中,在一个实施例中,队列属性可以包括:远程队列状态、远程队列优先级、负载系数和已路由报文总数。
具体实施时,当支付报文传输平台根据表1和表2筛选队列时,找到的可用队列往往不止一条。此时,系统会经过负载均衡算法的筛选,选择最优的远程队列。报文发送程序通过该队列把报文发送至下一节点。负载均衡算法中用到的参数是运行过程中采集到的各远程队列的状态、优先级、负载系数等属性形成的队列属性表,即表3。这些参数大多是动态参数,用以存放经过运行一段时间后采集到的各队列的不同属性,队列属性如下表3所示。
表3
在上表3中,状态“Y”代表该远程队列可用。优先级值越小级别越高,在其他指标同等的条件下,优先选择级别高的远程队列转发报文。负载因子(负载系数)是根据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出的,路由报文总数指所有经过该远程队列路由的报文数量的总和。
在上述步骤104中,采集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可以包括:
利用负载均衡算法,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
具体实施时,负载均衡算法是PMTS智能路由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智能路由的性能。PMTS的负载均衡算法主要用来在多条队列中选取最优的远程队列,使得报文发送程序通过该队列把报文发送到下一节点。PMTS通过负载均衡算法,可以充分发挥各业务系统服务器的性能,使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达到均衡,避免系统出现部分服务器负载过高、同时部分服务器没有负载的“假繁忙、假空闲”状态。
在PMTS智能路由策略中,队列属性主要有:远程队列状态、远程队列优先级、负载系数、已路由报文总数。其中远程队列状态有“可用”、“故障”两种状态;远程队列优先级的值域为[0,9],优先级越高,取值越大;负载系数的值域为[0,100],负载系数越大,说明负载越高;已路由报文总数为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具体实施时,上述远程队列优先级为根据实际需要预先配置在队列属性中的,属于计算队列选取优先级时用到的一个参数。
负载均衡算法采用随机算法,具体过程可以包括:首先设计一个随机函数,本发明实施例中,随机取系统时间微秒数的后两位,然后对远程队列数取余数,余数为几,就放进第几个远程队列里面,然后删除该远程队列,重复以上操作,直至远程队列个数为0,返回一组排序后的远程队列,这样能够让报文向每个远程队列里面依次发报文。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包括:
根据待转发报文的报文优先级,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具体实施时,为了能够更好适应业务处理系统处理不同业务时优先级不同的特点,PMTS还支持在发送到队列时,根据业务要求,不同的报文可以使用不同的优先级来发送。具体地,在上述步骤104中,确定了最优远程队列后,还可以考虑报文的优先级,来发送多个排队的待转发报文。因此,可以根据待转发报文的报文标识,所属业务系统,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所属业务系统和报文优先级的关系(报文的优先级属性),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下表4用于存储报文优先级属性。
表4
上述路由方案是基于数张表,每张表都可以累加,对节点、机器名、队列管理器、队列等关键信息均无上限的要求,可以支持较庞大的支付系统网络。
下面结合图3再以实例来进行说明,以便于理解如何实施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案以PMTS-NPC路由为例。在PMTS-NPC端,涉及到两类路由,一种是将各商业银行发来的业务报文分发给对应的业务系统,即上行路由;另一种是将业务系统的处理结果发送给相应的商业银行,即下行路由。下面分别列举上下行路由的实施方式,用到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对应关系详见下表5;报文与中转节点与队列名的对应关系详见下表6;队列属性详见下表7。
表5
具体实施时,表1的条数:800个商业银行在PMTS平台中作为MBFE(参与者),如果每个商业银行平均接两个CCPC,共有1600条。
表6
队列名称 状态 优先级 负载系数 已路由报文总数
QR1 Y 8 45 1673
QR2 Y 5 23 32
QRM3 Y 5 78 4567
QRM4 Y 2 21 765
表7
具体实施时,记录数概算:表7在NPC节点记录数:NPC(国家处理中心)连接32个CCPC(城市处理中心),每个CCPC有4个队列,总数:
(CCPC个数+1(应用系统))×队列数
=(32+1)×4=132(条)
一、发送上行报文说明
PMTS-NPC收到待清算的A行(11111111)发送给B行(44444444)的CMT100报文时,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计算:
(1)PMTS-NPC从表5中,找到对应关系EBPS-EBPS,说明该NPC要将该报文发给业务系统EBPS;
(2)PMTS-NPC从表6中,根据报文编号(CMT100)与中转节点(EBPS)可以取出两个队列:QR1与QR2;
(3)根据表7,依据负载均衡算法计算队列QR1、QR2的选取优先级,决定用哪个队列发送;
(4)发送时,报文的优先级属性,设置放入MQ(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队列时该报文的优先级。
二、发送下行报文说明
PMTS-NPC收到应用发送已清算的B行(44444444)发给A行(11111111)的CMT100报文时,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计算:
(1)PMTS-NPC从表5中,找到对应关系11111111-22222222、11111111-33333333,说明有两个可用的中转节点;
(2)PMTS-NPC从表6中,根据报文编号(CMT100)筛选出可用中转节点33333333,同时得到两个可用队列:QRM3与QRM4;
(3)根据表7,按照负载均衡算法计算队列QRM3、QRM4的选取优先级(队列选取优先级,也是根据队列属性计算出的最终优先级),决定用哪个队列发送;
(4)发送时,根据报文的优先级属性,设置放入MQ队列时该报文的优先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相似,因此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中转节点确定单元10,用于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以及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
远程队列确定单元20,用于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所述远程队列用于路由不同的待转发报文;
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单元30,用于采集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
报文路由单元40,用于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最优远程队列,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报文路由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待转发报文的报文优先级,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队列属性可以包括:远程队列状态、远程队列优先级、负载系数和已路由报文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利用负载均衡算法,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转节点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检测确定出的中转节点的状态,获取待转发报文的可用的中转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队列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检测所有远程队列的状态,获取待转发报文的所有可用的远程队列。
综上所述,本技术以配置好的静态路由映射关系为基础,补充相邻节点(可以为中转节点)的动态信息,同时采取负载均衡的技术,得到了一种智能路由算法。该算法结合了两类算法的优点,可以准确、灵活的进行路由选择,并保证了支付系统报文传输的快速、安全、可靠,进而确保了系统稳定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用以准确灵活地路由报文,提高报文路由的效率和安全性,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达到了如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格式化的配置,简化了增删节点的操作。在路由转发业务报文时,能够自动筛选出可用的相邻节点路由报文,并提供了多方面的配置控制,以方便运行维护人员对节点的操作维护。目前,生产环境中普遍采用了双活结构,在这种部署模式下,单一服务器的失效不会影响业务的连续性,极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路由失败后会给出详细的失败原因,方便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以及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
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所述远程队列用于路由不同的待转发报文;
采集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
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最优远程队列,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包括:
根据待转发报文的报文优先级,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队列属性包括:远程队列状态、远程队列优先级、负载系数和已路由报文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包括:
利用负载均衡算法,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以及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包括:
检测确定出的中转节点的状态,确定待转发报文的可用的中转节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包括:
检测所有远程队列的状态,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所有可用的远程队列。
7.一种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转节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以及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
远程队列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所述远程队列用于路由不同的待转发报文;
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单元,用于采集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
报文路由单元,用于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最优远程队列,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路由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待转发报文的报文优先级,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装置,其特征在于,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利用负载均衡算法,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1710800931.3A 2017-09-07 2017-09-07 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682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0931.3A CN107682265B (zh) 2017-09-07 2017-09-07 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0931.3A CN107682265B (zh) 2017-09-07 2017-09-07 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2265A true CN107682265A (zh) 2018-02-09
CN107682265B CN107682265B (zh) 2021-04-20

Family

ID=61134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0931.3A Active CN107682265B (zh) 2017-09-07 2017-09-07 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8226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425A (zh) * 2019-07-09 2019-10-1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云交易路由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336847A (zh) * 2019-04-19 2019-10-15 银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支付报文传输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513393D0 (en) * 2005-06-30 2005-08-03 Ibm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alias instances of a resource
CN101909009A (zh) * 2010-08-06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路由方法、路由系统及业务网关
CN102571856A (zh) * 2010-12-17 2012-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中转节点的选择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647352A (zh) * 2012-04-05 2012-08-22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通讯设备
US20140013005A1 (en) * 2011-03-21 2014-0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 sharing
CN103873361A (zh) * 2014-03-04 2014-06-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和方法
CN104426799A (zh) * 2013-08-26 2015-03-18 Vm维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量和负载感知动态队列管理
CN104468401A (zh) * 2014-11-20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513393D0 (en) * 2005-06-30 2005-08-03 Ibm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alias instances of a resource
CN101909009A (zh) * 2010-08-06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路由方法、路由系统及业务网关
CN102571856A (zh) * 2010-12-17 2012-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中转节点的选择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40013005A1 (en) * 2011-03-21 2014-0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 sharing
CN102647352A (zh) * 2012-04-05 2012-08-22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通讯设备
CN104426799A (zh) * 2013-08-26 2015-03-18 Vm维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量和负载感知动态队列管理
CN103873361A (zh) * 2014-03-04 2014-06-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和方法
CN104468401A (zh) * 2014-11-20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无线网络中实施性服务区的转发节点队列调度方法研究": "诸方舟等", 《计算机应用研究》 *
ZDAN,MICHAELA: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differentiated queuing in a routing system"", 《FREEPATENTSONLINE》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6847A (zh) * 2019-04-19 2019-10-15 银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支付报文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0324425A (zh) * 2019-07-09 2019-10-1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云交易路由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2265B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2810B (zh) 负载平衡
CN105262681B (zh) 分布式路由架构
US7096251B2 (en) Calculation of layered routes in a distributed manner
US7962631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network proximity for global traffic load balancing using passive TCP performance instrumentation
CN105634956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375214A (zh) 一种基于sdn的层次化路由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566659A (zh) 一种基于可靠性的5g网络切片在线映射方法
CN108809847A (zh) 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CN114090244B (zh) 一种服务编排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6899503B (zh) 一种数据中心网络的路由选择方法及网络管理器
CN109067579A (zh) 面向底层节点失效的5g网络切片拓扑设计及可靠映射方法
CN108667743A (zh) 分组数据联网中的拥塞控制
CN102986169A (zh) 用于在diameter节点处提供对等路由的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338252A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并发存储虚拟请求机制
CN106031094A (zh) 分布式计数器的准确测量
CN113992259B (zh) 一种时隙资源拓展图的构建方法
Wang et al. SprintNet: A high performance server-centric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data centers
CN108400936A (zh) 基于mpls的空间信息网络路由方法
CN108123878A (zh) 一种路由方法、装置及数据转发设备
CN104270312B (zh) 支持流量优化和应用感知的中继路径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6330730A (zh) 组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580165A (zh) 智慧协同网络中的一种协作缓存方法
CN108259387A (zh) 一种通过交换机构建的交换系统及其路由算法
CN105262534B (zh) 一种适用于卫星通信网络的路由方法和装置
CN107682265A (zh) 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95 1st Floor 112-113, Building 3, South District, Beiwu Innovation Park, 23 Beiwuc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Yin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10, 5th floor, C Block, Jiahao International Center, 116 Zizhu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7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gallop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95 1st Floor 112-113, Building 3, South District, Beiwu Innovation Park, 23 Beiwuc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Yinq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95 1st Floor 112-113, Building 3, South District, Beiwu Innovation Park, 23 Beiwuc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Yin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