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70182A - 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70182A
CN107670182A CN201711097236.1A CN201711097236A CN107670182A CN 107670182 A CN107670182 A CN 107670182A CN 201711097236 A CN201711097236 A CN 201711097236A CN 107670182 A CN107670182 A CN 107670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ultrasonic
sleeve
limiting plate
pear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972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祝萍
李康超
曾庆玺
李瑞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0972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701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70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7018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7/00Ultrasound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7/00Ultrasound therapy
    • A61N2007/0004Applications of ultrasound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7/00Ultrasound therapy
    • A61N2007/0043Ultrasound therapy intra-cavita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其结构包括插入孔、治疗枪挂架、超声治疗装置、智能操作面板、可伸缩旋转支撑架、LED照明灯、主机、接线头、超声控制线、机体、散热格栅、底座、刹车板、万向轮,机体的底部与主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机体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面采用机械连接并且两者相互垂直,机体设于主机与底座的中间,底座的4个角部位底面均安装有万向轮,本发明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该治疗仪的超声发射头具有伸缩的功能,需要使用的将其按出,不需要使用的使用将其隐藏,使得超声发射头不受外界因素,有助于延长超声发射头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独特疗效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并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和采用。国内外医学专家利用超声技术在治疗肢体软组织损伤、肢体慢性疼痛康复、肢体运动康复方面积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并把超声治疗拓展到中医科、骨科、外科、内科、儿科、肿瘤科、男科、妇产科等,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
但是现有技术由于技术不完善,使得超声发射头无论使用还是不使用时都暴露在外,长时间暴露在外,易使超声发射头因化学反应等因素影响其治疗效果,也加快了超声发射头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技术不完善,使得超声发射头无论使用还是不使用时都暴露在外,长时间暴露在外,易使超声发射头因化学反应等因素影响其治疗效果,也加快了超声发射头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其结构包括插入孔、治疗枪挂架、超声治疗装置、智能操作面板、可伸缩旋转支撑架、LED照明灯、主机、接线头、超声控制线、机体、散热格栅、底座、刹车板、万向轮,所述的机体的底部与主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机体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面采用机械连接并且两者相互垂直,所述的机体设于主机与底座的中间,所述的底座的4个角部位底面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上均设置有与之活动连接的刹车板,所述的刹车板及万向轮各安装有4个,所述的万向轮构成一个方形结构,所述的机体的正面底部均匀的布设有间距相等的散热格栅,所述的散热格栅与机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主机上内嵌有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智能操作面板,所述的智能操作面板的正下方设置有与主机相连接的接线头,所述的超声控制线的一端连接于接线头,所述的超声控制线的另一端与超声治疗装置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的超声治疗装置贯穿于插入孔并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插入孔设置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治疗枪挂架上,所述的治疗枪挂架固定在机体的一侧顶部上,所述的可伸缩旋转支撑架的底部与主机的顶面一个角部位进行机械连接,所述的可伸缩旋转支撑架的顶部机械连接于照明灯;
所述的超声治疗装置由超声控制线连接头、底板、第一弹簧、限位顶板、第一支撑架、第一通孔、第一按珠、第二按珠、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二伸缩杆、第二套筒、第二支撑架、第二弹簧、限位卡块、超声发射头、圆孔、外筒、内筒、限位挡板、夹具、压缩弹簧、移动块、第二限位板、第二小型弹簧、第二堵头、第一小型弹簧、第一堵头、第一限位板、滑槽、第一伸缩杆、第一套筒构成;
所述的外筒的顶部中心位置与超声控制线连接头的垂直连接,所述的外筒远离超声控制线连接头的一侧上下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卡块,所述的限位卡块呈轴对称式的安装有两块并且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的外筒的底部中心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上的圆孔,所述的圆孔与内筒相通,所述的内筒贯穿于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外筒的内部,所述的内筒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挡板、夹具、压缩弹簧、移动块、超声发射头,所述的移动块的一个端面的中心位置与超声发射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超声发射头依次贯穿于压缩弹簧、夹具、限位挡板、圆孔,所述的超声发射头的底部端面与所述的超声发射头与外筒的底部内端面呈相切设置,所述的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移动块的一个端面相连接,所述的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夹具,所述的夹具平行位于远离圆孔的限位挡板的一侧,所述的限位挡板与内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内筒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一条呈矩形结构的滑槽,所述的移动块的侧面通过滑槽与第一限位板、第一堵头、第二堵头、第二限位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限位板平行且对称的安装有2个,所述的第一限位板的内侧面顶部之间通过第一堵头进行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堵头平行且对称的有2个,另一个所述的第一堵头固定在第一按珠的顶面,所述的第一堵头之间通过第一小型弹簧连接,所述的第一按珠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限位板靠近第一套筒的一端面与第一伸缩杆的底面垂直连接,所述的第一伸缩杆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第一套筒,所述的第一套筒的顶面固定在外筒的顶面内壁,所述的第一套筒的侧面通过第一支撑架与外筒的侧面内壁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套筒的内顶面固定有圆形结构的底板,所述的底板通过第一弹簧的两端与限位顶板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垂直设于相互平行的底板、限位顶板的中间,所述的限位顶板与第一伸缩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呈并排设置,所述的第二按珠贯穿于第二通孔并且与之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按珠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以第二小型弹簧为轴呈对称式设置有两块,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板相靠近的2个呈贴合设置,所述的第二堵头的两端均与第二限位板的内侧向连接,所述的第二堵头通过第二小型弹簧连接于第二按珠,所述的第二限位板远离第二小型弹簧的一端面中心位置与第二伸缩杆的顶部垂直连接,所述的第二伸缩杆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第二套筒,所述的第二套筒的内端面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伸缩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套筒的侧面与第二支撑架的一侧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架的另一侧连接于外筒的侧面内壁,所述的第一伸缩杆、第一套筒、第一支撑架、第二伸缩杆、第二套筒、第二支撑架设置在外筒的一侧内壁与内筒的一侧外壁之间,所述的超声控制线与超声控制线连接头的顶部中心位置相连接,所述的外筒贯穿于插入孔与治疗枪挂架活动连接,所述的限位卡块与治疗枪挂架活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按珠的口径小于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板的垂直间距,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两块之间的垂直间距等于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板的垂直间距,便于按珠压缩进限位板之间,避免活动受到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水平间距大于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的水平间距,所述的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的水平间距等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水平间距,使得第一按珠能进入第二通孔也能复位至第一通孔,第二按珠能进入第三通孔也能复位至第三通孔。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在使用时,将超声治疗装置从治疗枪挂架取出,同时按住第一按珠第一按珠、第二按珠,并且使得第一小型弹簧带动第一按珠向第一限位板内缩,第二小型弹簧带动第二按珠向第二限位板内缩,当第一按珠、第二按珠进入外筒内且且两者的底面均与外筒的侧面内壁活动接触时,第一弹簧由被压缩状态要恢复原状而向第一伸缩杆提供推力,使得第一伸缩杆向第一套筒外伸,第一伸缩杆外伸的同时对提供推力,使得第一按珠进入第三通孔-,第二按珠进入第四通孔-,并且使得移动块在向远离超声控制线连接头的滑槽上移动,移动块对压缩弹簧施力,使得夹具张开,从而超声发射头向圆孔外伸,将超声发射头对准患者部位进行超声治疗,治疗完毕后,通过同时按住第一按珠、第二按珠并且将超声发射头往圆孔内施压,并且在第二弹簧、第二伸缩杆、第二套筒的作用下,即可复位。
本发明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该治疗仪的超声发射头具有伸缩的功能,需要使用的将其按出,不需要使用的使用将其隐藏,使得超声发射头不受外界因素,有助于延长超声发射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超声治疗装置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超声治疗装置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超声治疗装置的第三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插入孔-1、治疗枪挂架-2、超声治疗装置-3、智能操作面板-4、可伸缩旋转支撑架-5、LED照明灯-6、主机-7、接线头-8、超声控制线-9、机体-10、散热格栅-11、底座-12、刹车板-13、万向轮-14、超声控制线连接头-301、底板-302、第一弹簧-303、限位顶板-304、第一支撑架-305、第一通孔-306、第一按珠-307、第二按珠-308、第二通孔-309、第三通孔-310、第四通孔-311、第二伸缩杆-312、第二套筒-313、第二支撑架-314、第二弹簧-315、限位卡块-316、超声发射头-317、圆孔-318、外筒-319、内筒-320、限位挡板-321、夹具-322、压缩弹簧-323、移动块-324、第二限位板-325、第二小型弹簧-326、第二堵头-327、第一小型弹簧-328、第一堵头-329、第一限位板-330、滑槽-331、第一伸缩杆-332、第一套筒-3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插入孔1、治疗枪挂架2、超声治疗装置3、智能操作面板4、可伸缩旋转支撑架5、LED照明灯6、主机7、接线头8、超声控制线9、机体10、散热格栅11、底座12、刹车板13、万向轮14,所述的机体10的底部与主机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机体10的底面与底座12的顶面采用机械连接并且两者相互垂直,所述的机体10设于主机7与底座12的中间,所述的底座12的4个角部位底面均安装有万向轮14,所述的万向轮14上均设置有与之活动连接的刹车板13,所述的刹车板13及万向轮14各安装有4个,所述的万向轮14构成一个方形结构,所述的机体10的正面底部均匀的布设有间距相等的散热格栅11,所述的散热格栅11与机体1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主机7上内嵌有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智能操作面板4,所述的智能操作面板4的正下方设置有与主机7相连接的接线头8,所述的超声控制线9的一端连接于接线头8,所述的超声控制线9的另一端与超声治疗装置3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的超声治疗装置3贯穿于插入孔1并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插入孔1设置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治疗枪挂架2上,所述的治疗枪挂架2固定在机体10的一侧顶部上,所述的可伸缩旋转支撑架5的底部与主机7的顶面一个角部位进行机械连接,所述的可伸缩旋转支撑架5的顶部机械连接于照明灯6;
所述的超声治疗装置3由超声控制线连接头301、底板302、第一弹簧303、限位顶板304、第一支撑架305、第一通孔306、第一按珠307、第二按珠308、第二通孔309、第三通孔310、第四通孔311、第二伸缩杆312、第二套筒313、第二支撑架314、第二弹簧315、限位卡块316、超声发射头317、圆孔318、外筒319、内筒320、限位挡板321、夹具322、压缩弹簧323、移动块324、第二限位板325、第二小型弹簧326、第二堵头327、第一小型弹簧328、第一堵头329、第一限位板330、滑槽331、第一伸缩杆332、第一套筒333构成;
所述的外筒319的顶部中心位置与超声控制线连接头301的垂直连接,所述的外筒319远离超声控制线连接头301的一侧上下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卡块316,所述的限位卡块316呈轴对称式的安装有两块并且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的外筒319的底部中心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上的圆孔318,所述的圆孔318与内筒320相通,所述的内筒320贯穿于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外筒319的内部,所述的内筒320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挡板321、夹具322、压缩弹簧323、移动块324、超声发射头317,所述的移动块324的一个端面的中心位置与超声发射头31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超声发射头317依次贯穿于压缩弹簧323、夹具322、限位挡板321、圆孔318,所述的超声发射头317的底部端面与所述的超声发射头317与外筒319的底部内端面呈相切设置,所述的压缩弹簧323的一端与移动块324的一个端面相连接,所述的压缩弹簧323的另一端连接于夹具322,所述的夹具322平行位于远离圆孔318的限位挡板321的一侧,所述的限位挡板321与内筒32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内筒320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一条呈矩形结构的滑槽331,所述的移动块324的侧面通过滑槽331与第一限位板330、第一堵头329、第二堵头327、第二限位板325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限位板330平行且对称的安装有2个,所述的第一限位板330的内侧面顶部之间通过第一堵头329进行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堵头329平行且对称的有2个,另一个所述的第一堵头329固定在第一按珠307的顶面,所述的第一堵头329之间通过第一小型弹簧328连接,所述的第一按珠307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第一通孔306,所述的第一限位板330靠近第一套筒333的一端面与第一伸缩杆332的底面垂直连接,所述的第一伸缩杆332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第一套筒333,所述的第一套筒333的顶面固定在外筒319的顶面内壁,所述的第一套筒333的侧面通过第一支撑架305与外筒319的侧面内壁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套筒333的内顶面固定有圆形结构的底板302,所述的底板302通过第一弹簧303的两端与限位顶板304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303垂直设于相互平行的底板302、限位顶板304的中间,所述的限位顶板304与第一伸缩杆33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通孔306、第二通孔309、第三通孔310、第四通孔311呈并排设置,所述的第二按珠308贯穿于第二通孔309并且与之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按珠308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板325,所述的第二限位板325以第二小型弹簧326为轴呈对称式设置有两块,所述的第二限位板325与第一限位板330相靠近的2个呈贴合设置,所述的第二堵头327的两端均与第二限位板325的内侧向连接,所述的第二堵头327通过第二小型弹簧326连接于第二按珠308,所述的第二限位板325远离第二小型弹簧326的一端面中心位置与第二伸缩杆312的顶部垂直连接,所述的第二伸缩杆312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第二套筒313,所述的第二套筒313的内端面通过第二弹簧315与第二伸缩杆31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套筒313的侧面与第二支撑架314的一侧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架314的另一侧连接于外筒319的侧面内壁,所述的第一伸缩杆332、第一套筒333、第一支撑架305、第二伸缩杆312、第二套筒313、第二支撑架314设置在外筒319的一侧内壁与内筒320的一侧外壁之间,所述的超声控制线9与超声控制线连接头301的顶部中心位置相连接,所述的外筒319贯穿于插入孔1与治疗枪挂架2活动连接,所述的限位卡块316与治疗枪挂架2活动接触。
所述的第一按珠307的口径小于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板330的垂直间距,所述的第二限位板325两块之间的垂直间距等于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板330的垂直间距,便于按珠压缩进限位板之间,避免活动受到限制。
所述的第一通孔306与第二通孔309的水平间距大于第二通孔309与第三通孔310的水平间距,所述的第三通孔310与第四通孔311的水平间距等于第一通孔306与第二通孔309的水平间距,使得第一按珠能进入第二通孔也能复位至第一通孔,第二按珠能进入第三通孔也能复位至第三通孔。
本专利所说的第一弹簧303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发明的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的时候,第一步,事先检查装置的各个部件的组装是否牢固,检测装置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第二步,在装置能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使用,将超声治疗装置3从治疗枪挂架2取出,同时按住第一按珠第一按珠307、第二按珠308,并且使得第一小型弹簧328带动第一按珠307向第一限位板330内缩,第二小型弹簧326带动第二按珠308向第二限位板325内缩,当第一按珠307、第二按珠308进入外筒319内且且两者的底面均与外筒319的侧面内壁活动接触时,第一弹簧303由被压缩状态要恢复原状而向第一伸缩杆332提供推力,使得第一伸缩杆332向第一套筒333外伸,第一伸缩杆332外伸的同时对330提供推力,使得第一按珠307进入第三通孔-310,第二按珠308进入第四通孔-311,并且使得移动块324在向远离超声控制线连接头301的滑槽上移动,移动块324对压缩弹簧323施力,使得夹具322张开,从而超声发射头317向圆孔318外伸,将超声发射头317对准患者部位进行超声治疗,治疗完毕后,通过同时按住第一按珠307、第二按珠308并且将超声发射头317往圆孔318内施压,并且在第二弹簧315、第二伸缩杆312、第二套筒313的作用下,即可复位。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由于技术不完善,使得超声发射头无论使用还是不使用时都暴露在外,长时间暴露在外,易使超声发射头因化学反应等因素影响其治疗效果,也加快了超声发射头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具有伸缩的功能,需要使用的将其按出,不需要使用的使用将其隐藏,使得超声发射头不受外界因素,有助于延长超声发射头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3)

1.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其结构包括插入孔(1)、治疗枪挂架(2)、超声治疗装置(3)、智能操作面板(4)、可伸缩旋转支撑架(5)、LED照明灯(6)、主机(7)、接线头(8)、超声控制线(9)、机体(10)、散热格栅(11)、底座(12)、刹车板(13)、万向轮(14),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机体(10)的底部与主机(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机体(10)的底面与底座(12)的顶面采用机械连接并且两者相互垂直,所述的机体(10)设于主机(7)与底座(12)的中间,所述的底座(12)的4个角部位底面均安装有万向轮(14),所述的万向轮(14)上均设置有与之活动连接的刹车板(13),所述的刹车板(13)及万向轮(14)各安装有4个,所述的万向轮(14)构成一个方形结构,所述的机体(10)的正面底部均匀的布设有间距相等的散热格栅(11),所述的散热格栅(11)与机体(1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主机(7)上内嵌有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智能操作面板(4),所述的智能操作面板(4)的正下方设置有与主机(7)相连接的接线头(8),所述的超声控制线(9)的一端连接于接线头(8),所述的超声控制线(9)的另一端与超声治疗装置(3)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的超声治疗装置(3)贯穿于插入孔(1)并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插入孔(1)设置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治疗枪挂架(2)上,所述的治疗枪挂架(2)固定在机体(10)的一侧顶部上,所述的可伸缩旋转支撑架(5)的底部与主机(7)的顶面一个角部位进行机械连接,所述的可伸缩旋转支撑架(5)的顶部机械连接于照明灯(6);
所述的超声治疗装置(3)由超声控制线连接头(301)、底板(302)、第一弹簧(303)、限位顶板(304)、第一支撑架(305)、第一通孔(306)、第一按珠(307)、第二按珠(308)、第二通孔(309)、第三通孔(310)、第四通孔(311)、第二伸缩杆(312)、第二套筒(313)、第二支撑架(314)、第二弹簧(315)、限位卡块(316)、超声发射头(317)、圆孔(318)、外筒(319)、内筒(320)、限位挡板(321)、夹具(322)、压缩弹簧(323)、移动块(324)、第二限位板(325)、第二小型弹簧(326)、第二堵头(327)、第一小型弹簧(328)、第一堵头(329)、第一限位板(330)、滑槽(331)、第一伸缩杆(332)、第一套筒(333)构成;
所述的外筒(319)的顶部中心位置与超声控制线连接头(301)的垂直连接,所述的外筒(319)远离超声控制线连接头(301)的一侧上下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卡块(316),所述的限位卡块(316)呈轴对称式的安装有两块并且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的外筒(319)的底部中心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上的圆孔(318),所述的圆孔(318)与内筒(320)相通,所述的内筒(320)贯穿于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外筒(319)的内部,所述的内筒(320)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挡板(321)、夹具(322)、压缩弹簧(323)、移动块(324)、超声发射头(317),所述的移动块(324)的一个端面的中心位置与超声发射头(31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超声发射头(317)依次贯穿于压缩弹簧(323)、夹具(322)、限位挡板(321)、圆孔(318),所述的超声发射头(317)的底部端面与所述的超声发射头(317)与外筒(319)的底部内端面呈相切设置,所述的压缩弹簧(323)的一端与移动块(324)的一个端面相连接,所述的压缩弹簧(323)的另一端连接于夹具(322),所述的夹具(322)平行位于远离圆孔(318)的限位挡板(321)的一侧,所述的限位挡板(321)与内筒(32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内筒(320)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一条呈矩形结构的滑槽(331),所述的移动块(324)的侧面通过滑槽(331)与第一限位板(330)、第一堵头(329)、第二堵头(327)、第二限位板(325)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限位板(330)平行且对称的安装有2个,所述的第一限位板(330)的内侧面顶部之间通过第一堵头(329)进行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堵头(329)平行且对称的有2个,另一个所述的第一堵头(329)固定在第一按珠(307)的顶面,所述的第一堵头(329)之间通过第一小型弹簧(328)连接,所述的第一按珠(307)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第一通孔(306),所述的第一限位板(330)靠近第一套筒(333)的一端面与第一伸缩杆(332)的底面垂直连接,所述的第一伸缩杆(332)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第一套筒(333),所述的第一套筒(333)的顶面固定在外筒(319)的顶面内壁,所述的第一套筒(333)的侧面通过第一支撑架(305)与外筒(319)的侧面内壁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套筒(333)的内顶面固定有圆形结构的底板(302),所述的底板(302)通过第一弹簧(303)的两端与限位顶板(304)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303)垂直设于相互平行的底板(302)、限位顶板(304)的中间,所述的限位顶板(304)与第一伸缩杆(33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通孔(306)、第二通孔(309)、第三通孔(310)、第四通孔(311)呈并排设置,所述的第二按珠(308)贯穿于第二通孔(309)并且与之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按珠(308)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板(325),所述的第二限位板(325)以第二小型弹簧(326)为轴呈对称式设置有两块,所述的第二限位板(325)与第一限位板(330)相靠近的2个呈贴合设置,所述的第二堵头(327)的两端均与第二限位板(325)的内侧向连接,所述的第二堵头(327)通过第二小型弹簧(326)连接于第二按珠(308),所述的第二限位板(325)远离第二小型弹簧(326)的一端面中心位置与第二伸缩杆(312)的顶部垂直连接,所述的第二伸缩杆(312)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第二套筒(313),所述的第二套筒(313)的内端面通过第二弹簧(315)与第二伸缩杆(31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套筒(313)的侧面与第二支撑架(314)的一侧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架(314)的另一侧连接于外筒(319)的侧面内壁,所述的第一伸缩杆(332)、第一套筒(333)、第一支撑架(305)、第二伸缩杆(312)、第二套筒(313)、第二支撑架(314)设置在外筒(319)的一侧内壁与内筒(320)的一侧外壁之间,所述的超声控制线(9)与超声控制线连接头(301)的顶部中心位置相连接,所述的外筒(319)贯穿于插入孔(1)与治疗枪挂架(2)活动连接,所述的限位卡块(316)与治疗枪挂架(2)活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按珠(307)的口径小于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板(330)的垂直间距,所述的第二限位板(325)两块之间的垂直间距等于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板(330)的垂直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孔(306)与第二通孔(309)的水平间距大于第二通孔(309)与第三通孔(310)的水平间距,所述的第三通孔(310)与第四通孔(311)的水平间距等于第一通孔(306)与第二通孔(309)的水平间距。
CN201711097236.1A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 Withdrawn CN1076701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97236.1A CN107670182A (zh)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97236.1A CN107670182A (zh)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70182A true CN107670182A (zh) 2018-02-09

Family

ID=61146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97236.1A Withdrawn CN107670182A (zh)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7018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1175A (zh) * 2018-03-16 2018-08-21 江苏伊度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音波聚焦治疗仪
CN109432602A (zh) * 2018-10-29 2019-03-08 刘媛 一种儿科肺炎双重微波治疗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1175A (zh) * 2018-03-16 2018-08-21 江苏伊度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音波聚焦治疗仪
CN109432602A (zh) * 2018-10-29 2019-03-08 刘媛 一种儿科肺炎双重微波治疗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7007B2 (en) Interactive educa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patient care
US9378659B2 (en) Interactive educa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patient care
US9324247B2 (en) Interactive educa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patient care
US8696362B2 (en) Interactive educa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patient care
US7976312B2 (en) Interactive educa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patient care
CN109166433B (zh) 一种医疗模拟人系统
CN107670182A (zh) 一种耳鼻喉科超声治疗仪
CN109887366A (zh) 一种人体咽、喉部动态诊疗模拟装置
CN203915421U (zh) 一种气囊式手掌血液循环促进装置
CN109009938A (zh) 一种带智能语音功能的眼部按摩仪
CN203931309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模拟训练器
CN209630160U (zh) 针灸生发理疗仪
CN209075417U (zh) 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
CN206239647U (zh) 小黄人温馨陪伴卡
CN110246390A (zh) 一种可模拟人体咽部反射的诊疗装置
CN208641562U (zh) 一种胃肠科用胃肠胀气治疗装置
CN211555170U (zh) 一种拱形腹腔镜训练箱
CN203017162U (zh) 脑血管病治疗仪
CN206910436U (zh) 多功能眼部理疗仪
CN107050648A (zh) 一种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
CN209186989U (zh) 一种骨科四肢手术固定装置
CN209630305U (zh) 一种便携式拔罐理疗仪
CN209464315U (zh) 一种心理放松治疗仪
CN204723231U (zh) 中医理疗牵引按摩床
CN207708335U (zh) 一种可折叠式三高理疗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