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5727B - 一种测试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5727B
CN107645727B CN201610576402.5A CN201610576402A CN107645727B CN 107645727 B CN107645727 B CN 107645727B CN 201610576402 A CN201610576402 A CN 201610576402A CN 107645727 B CN107645727 B CN 1076457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est
target base
serv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64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45727A (zh
Inventor
杨盈
周日辉
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764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457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45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5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45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5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基站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为服务器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信息,其中,一个测试信息中至少包含有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服务器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测试资源,以及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及相应的测试资源,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服务器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并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这样,多个终端可以通过同一台服务器同时测试多个基站,实时获取并分析数据文件,充分利用服务器资源,提高测试效率,极大减少了耗时。

Description

一种测试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4G网络的应用,手机用户的数量越来越多,运营商为满足手机用户的需求,不断增加基站的数量,基站出现的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因此,对基站进行充分的测试变得异常重要。
在出厂前,对基站进行测试时,通常需要通过计算机与待测试的基站进行连接,然后在计算机上运行测试工具对基站进行测试。但是,由于一台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只能运行一套测试工具,因此,当需要同时对多个基站进行测试时,就需要多个测试人员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安装测试工具,以实现对多个基站的测试,显然,这大大降低了测试效率,耗费了人力,物力资源。
而在入网后,通常需要测试人员在外场进行基站的测试。当发现基站存在的缺陷(bug)时,测试人员需要对bug以及相应的日志文件(log)进行保存,待回到实验室后再进行bug复现以及log分析,从而确定基站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外场测试的工作量非常大,测试人员往往在发现bug后,不能及时回到实验室,因此,对bug进行复现以及对log进行分析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而令基站存在的问题在发现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解决,进而令基站无法及时恢复正常运行,显然,这也会大大的降低了测试效率,严重影响了基站的运行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基站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下的基站测试效率极低,无法动态实时获取并分析数据文件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试基站方法,包括:
服务器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信息,其中,一个测试信息中至少包含有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
服务器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测试资源,以及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及相应的测试资源,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服务器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并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
较佳的,服务器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测试资源,具体包括:
服务器分别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确定相应的目标基站;
服务器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系统资源并启动对应的测试工具;
服务器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对应的端口。
较佳的,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及相应的测试资源,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具体包括:
服务器分别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获取相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
服务器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和每一个目标基站对应的端口,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登陆对应的目标基站,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较佳的,服务器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并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具体包括:
服务器接收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
服务器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确定每一个测试任务对应的目标基站;
服务器采用每一个目标基站相应的测试工具,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
较佳的,进一步包括:
服务器接收每一个目标基站基于相应的测试任务返回的测试结果;
服务器对每一个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获取每一个测试结果对应的分析结果;
服务器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分别将每一个分析结果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一种测试基站装置,具体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信息,其中,一个测试信息中至少包含有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测试资源,以及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及相应的测试资源,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发送单元,用于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并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
较佳的,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测试资源时,处理单元进具体用于:
分别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确定相应的目标基站;
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系统资源并启动对应的测试工具;
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对应的端口。
较佳的,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及相应的测试资源,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时,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
分别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获取相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
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和每一个目标基站对应的端口,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登陆对应的目标基站,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较佳的,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并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时,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
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确定每一个测试任务对应的目标基站;
采用每一个目标基站相应的测试工具,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
较佳的,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
接收每一个目标基站基于相应的测试任务返回的测试结果;
对每一个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获取每一个测试结果对应的分析结果;
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分别将每一个分析结果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信息,其中,一个测试信息中至少包含有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服务器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测试资源,以及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及相应的测试资源,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服务器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并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这样,通过服务器为每一个目标基站合理分配测试资源,使多个终端可以通过同一个服务器与相应的目标基站连接,从而使不同的终端可以远程的实时登录服务器,对相应的目标基站进行测试,可以动态实时的通过服务器获取目标基站的测试结果,并分析测试结果,获取分析结果,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基站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基站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基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现有技术下的基站测试效率极低,无法动态实时获取并分析数据文件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为每一个终端对应的目标基站分配测试资源,使每一个终端通过服务器与对应的目标基站进行连接,向对应的目标基站发送测试任务,并接收对应的目标基站基于测试任务返回的测试结果和分析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计了一种可以使多个终端通过同一个服务器同时测试多个基站的方法。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基站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100:各个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测试信息,其中,一个测试信息中至少包含有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
实际应用中,若终端是注册用户,则在向服务器发送测试信息之前,各个终端可以先向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消息,该登录请求消息中至少携带有相应终端的登录名和登录密码,服务器根据登录名和登录密码进行身份验证并确定验证通过后,相应的终端才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测试信息。
执行身份验证步骤,是为了令服务器进一步对发起测试的终端的身份进行确定,以避免没有权限的终端随意调用服务器,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而若服务器的运行环境中不存在被随意调用的风险,则也可以不执行身份验证步骤,上述过程仅为举例。
各个终端在获得服务器的登录授权后,成功远程登陆服务器,随后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测试信息,一个测试信息中至少包含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
为方便测试人员随时掌控测试的相关进程,进一步地,测试信息中还可以包含测试编号,测试时间戳等信息。
而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目标基站的名称,也可以是目标基站的设备号,还可以是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如,IP地址),等等。若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是目标基站的设备号或目标基站的名称,服务器还需要基于目标基站的设备号或目标基站的名称,通过相关的映射表,确定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以便后续建立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多个终端可以远程登陆同一个服务器,也可以远程登陆不同的服务器。但是,从终端的角度来说,终端与服务器的连接是一对一的,一个终端同一时间只能连接一个服务器。
步骤110:服务器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信息,并针对每一个终端的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测试资源。
具体的,服务器接收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信息,并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确定相应的目标基站。
例如,终端发送的测试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是对应的目标基站的设备号“henbx1”,则服务器需要从对应的目标基站的设备号与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的相关映射表中,通过对应的目标基站的设备号获取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从而确定对应的目标基站。
又例如,终端发送的测试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是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名称“基站A11”,则服务器需要从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名称与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的相关映射表中,通过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名称获取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从而确定对应的目标基站。
又例如,终端发送的测试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是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即“127.168.0.1”,则服务器直接可以确定终端对应的目标基站。
服务器针对每一个终端对应的目标基站,启动对应的测试工具,并根据测试工具的种类和数量,为每一个终端的目标基站动态分配对应的端口。为了同一服务器能够同时运行多个测试工具,同一时间,同一服务器为每一个终端对应的目标基站分配的端口不同。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针对不同的终端分别开启一个进程,以启动相应的测试工具,即服务器可以采用多进程并行的方式,同时运行多个测试工具,承载不同测试工具的进程相互隔离,不会造成影响;如,服务器通过在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上面插入一个管理程序,来动态分配资源,使多个测试工具能够同时运行在单台物理机上,彼此之间共享硬件资源,每个测试工具都可以在需要的时间访问其所需要的资源。这样,每个终端并不会察觉到其他终端的存在,相对于终端而言,终端与服务器一对一交互,而相对于服务器而言,则终端与服务器是多对一交互。
例如,终端A采用的测试工具是频率测试工具,终端B采用的测试工具是传输速率测试工具,终端C采用的测试工具是丢包率测试工具,相应的,服务器为基站A分配端口1502,为基站B分配端口1600,为基站C分配端口1501。
步骤120:服务器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及相应的测试资源,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实际应用中,服务器分别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获取相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并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和每一个目标基站对应的端口,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登陆对应的目标基站。
而为了方便测试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测试任务,对不同的基站采用最合适的测试工具进行相关测试,各个基站对应的测试工具可以是同一种测试工具,也可以是不同的测试工具。多个测试工具可以同时运行,分别调用对应测试工具所需的资源,而不会互相影响。
这样,多个终端就可以登录同一个服务器,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服务器打开多个不同的测试工具,且多个测试工具可以并行运行,而不会互相影响,并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通过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和服务器为对应的目标基站分配的端口等资源,将每个终端通过服务器与每个对应的目标基站相连接,使每个终端可以通过服务器向对应的目标基站发送测试任务。
例如,终端A发送的测试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是基站A的设备号“henbx1”,服务器从对应的基站A的设备号与对应的基站A的地址信息的相关映射表中,通过对应的基站A的设备号获取对应的基站A的地址信息是“127.168.0.1”。同时,服务器为基站A分配端口1501,以及相应的存储空间等资源。服务器采用终端A对应的频率测试工具,通过基站A的地址信息和端口1501,登录目标基站A,与基站A建立连接。
又例如,终端B发送的测试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是对应的基站B的地址信息即“127.168.0.1”,则服务器直接可以确定基站B的地址信息为“127.168.0.1”。同时,服务器为基站B分配端口1509,以及相应的存储空间等资源。服务器采用终端B对应的丢包率测试工具,通过基站B的地址信息和端口1501,登录目标基站B,与基站B建立连接。
进一步地,若终端通过服务器采用对应的测试工具,登录对应的目标基站,但是,登录失败,则需要重新配置目标基站的信息,重新登录。服务器通过相应的测试工具,重新配置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和对应的端口,登录对应的目标基站,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例如,终端C发送的测试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是对应的基站C的名称“基站一号”,服务器从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名称与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的相关映射表中,通过对应的基站C的名称获取基站C的地址信息是“127.168.0.1”。同时,服务器为基站C分配端口1504,以及相应的存储空间等资源。服务器采用终端C对应的传输速率测试工具,通过基站C的地址信息和端口1504,登录目标基站C。但是经判断,服务器登录基站C失败,则服务器将登录结果通知终端,并根据终端的通知,将基站C的地址信息重新配置为“127.168.1.1”,并基于“127.168.1.1”和端口1504,重新登录基站C,再次进行登录判断,服务器成功登陆基站C,与基站C建立了连接。
步骤130:服务器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并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
在实际应用中,各个终端根据各自的测试需求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测试任务。可选的,该测试任务根据不同的测试需求,可以是目标基站的广播频率,也可以是目标基站的信息传输速率,还可以是目标基站接收和发送信息的丢包率。
而服务器在接收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后,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确定对应的目标基站,并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
例如,测试人员希望测试基站A的广播频率,则通过终端A向服务器发送关于频率测试的测试任务A。服务器采用已经与基站A建立连接的频率测试工具,将接收的测试任务A发送给基站A。
又例如,测试人员希望测试基站B的传输速率,则通过终端B向服务器发送关于传输速率的测试任务B。服务器采用已经与基站B建立连接的传输速率测试工具,将接收的测试任务B发送给基站B。
又例如,测试人员希望测试基站C的丢包率,则通过终端C向服务器发送关于丢包率的测试任务C。服务器采用已经与基站C建立连接的丢包率测试工具,将接收的测试任务C发送给基站C。
步骤140:服务器接收每一个目标基站基于相应的测试任务返回的测试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每一个目标基站基于收到的测试任务,执行测试任务相应的测试,并将测试结果通过相应的测试工具,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每一个目标基站发送的测试结果,并对每一个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获取每一个目标基站的测试结果对应的分析结果。
例如,基站A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测试任务A是测试基站A发送广播的频率,经检测,得到测试结果A是nHZ,将测试结果A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测试结果A后,将设定频率即qHZ与nHZ相比较,发现n比q小,得到分析结果A是基站的广播频率低于设定频率,基站A运行不正常,需要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地调试,来保证基站A的正常广播。
又例如,基站B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测试任务B是测试基站B信息传输速率,经检测,得到测试结果B是k m/s,将测试结果B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测试结果B后,将设定速率即l m/s与km/s相比较,发现k比l小,得到分析结果B是基站B的信息传输速率低于设定速率,基站B的运行不正常,需要相关人员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定位,进而对基站B进行修复,从而提高基站B的信息传输速率。
又例如,基站C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测试任务C是测试基站C信息传输的丢包率,经检测,得到测试结果是0,将测试结果C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测试结果C后,将设定的丢包率百分之10与0相比较,得到分析结果C是基站C运行正常,能够准确的接收和发送信息。
步骤150:服务器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分别将每一个分析结果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相应的终端的地址信息,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分别将每一个分析结果发送到对应的终端。测试人员通过对应的终端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分析结果。
例如,终端A的地址信息是“127.168.0.123”,分析结果A是基站的广播频率低于设定频率,基站A运行不正常,需要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地调试,来保证基站A的正常广播,则服务器基于“127.168.0.123”的地址信息,通过频率测试工具,将分析结果A向终端A发送。测试人员通过终端A收到基站A的测试的分析结果A。
又例如,终端B的地址信息是“127.168.0.124”,分析结果B是基站B的信息传输速率低于设定速率,基站B的运行不正常,需要相关人员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定位,进而对基站B进行修复,从而提高基站B的信息传输速率,则服务器基于“127.168.0.124”的地址信息,通过传输速率测试工具,将分析结果B向终端B发送。测试人员通过终端B收到基站B的测试的分析结果B。
又例如,终端C的地址信息是“127.168.0.125”,分析结果C是基站C运行正常,能够准确的接收和发送信息,则服务器基于“127.168.0.125”的地址信息,通过丢包率测试工具,将分析结果C向终端C发送。测试人员通过终端C收到基站C的测试的分析结果C。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基站的系统架构图。
实际应用中,多个用户通过服务器测试多个基站,假设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D测试基站D的具体流程如下:
实际应用中,终端D是注册用户,测试人员通过终端D先向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消息,该登录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终端D的登录名“zhongduan”和登录密码“jizhan”,服务器在用户登录数据库中,检索到登录名“zhongduan”和对应的登录密码“jizhan”,确定终端D已经是注册用户,并且登录名和登录密码均正确,允许终端D登录服务器。
终端D在获得服务器的登录授权后,成功远程登陆服务器,随后向服务器发送测试信息,该测试信息中包含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即基站D的设备号“HENBD121”,还包含测试编号“121”,测试时间“20160603”以及基站D的名称“基站D4”。
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D发送的测试信息后,获取测试信息中包含的基站D的标识信息以及测试编号、测试时间以及基站名称,并从目标基站的设备号与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的相关映射表中,通过对应的目标基站的设备号“HENBD121”获取对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为“127.168.0.153”,从而确定对应的目标基站为基站D,进一步地,在数据库中创建名为基站D4的数据表,将从测试信息中获取的测试编号,测试时间以及目标基站的名称等信息保存在数据表“基站D4”中。
由于测试人员希望测试基站D的吞吐量,因此,服务器根据用户需求,启动吞吐量测试工具,同时,频率测试工具、丢包率测试工具和频率测试工具三个测试工具也在服务器中并行运行。进一步地,服务器为基站D动态分配端口1034,并通过基站D的地址信息即“127.168.0.153”和端口1034,登录基站D。但是经判断,服务器登录基站D失败,则服务器将登录结果通知终端D,并根据终端D的通知,将基站D的地址信息重新配置为“127.168.1.143”,并基于“127.168.1.143”和端口1034,重新登录基站D,再次进行登录判断,服务器成功登陆基站D,与基站D建立了连接。
终端D向服务器发送关于吞吐量测试的测试任务D。服务器采用已经与基站D建立连接的吞吐量测试工具,将接收的测试任务D发送给基站D。
基站D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测试任务D,经检测,得到测试结果是n Mbps,将测试结果D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测试结果D后,将设定吞吐量即f Mbps与n Mbps相比较,发现f比n小,得到的分析结果D是基站的吞吐量高于设定吞吐量,基站D运行状况良好,并将基站D的测试结果D和分析结果D存储到数据表“基站D4”中。
终端D的地址信息是“127.168.125.123”,则服务器基于“127.168.125.123”,通过吞吐量测试工具,将分析结果D向终端D发送。测试人员通过终端D收到基站D的测试的分析结果后,确定基站D运行正常。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3所示,为测试基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基站装置具体包括:
接收单元30,用于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信息,其中,一个测试信息中至少包含有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
处理单元31,用于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测试资源,以及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及相应的测试资源,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发送单元32,用于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并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
较佳的,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测试资源时,31处理单元进具体用于:
分别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确定相应的目标基站;
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系统资源并启动对应的测试工具;
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对应的端口。
较佳的,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及相应的测试资源,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时,31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
分别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获取相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
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和每一个目标基站对应的端口,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登陆对应的目标基站,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较佳的,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并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时,32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
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确定每一个测试任务对应的目标基站;
采用每一个目标基站相应的测试工具,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
较佳的,32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
接收每一个目标基站基于相应的测试任务返回的测试结果;
对每一个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获取每一个测试结果对应的分析结果;
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分别将每一个分析结果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为每一个终端对应的目标基站分配测试资源,使每一个终端通过服务器与对应的目标基站进行连接,向对应的目标基站发送测试任务,并接收对应的目标基站基于测试任务返回的测试结果和分析结果。这样,通过服务器为每一个目标基站合理分配测试资源,使多个终端可以通过同一个服务器与相应的目标基站连接,从而使不同的终端可以远程的实时登录服务器,对相应的目标基站进行测试,可以动态实时的通过服务器获取目标基站的测试结果,并分析测试结果,获取分析结果,提高了测试效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
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测试基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信息,其中,一个测试信息中至少包含有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
服务器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测试资源,以及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及相应的测试资源,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服务器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并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器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测试资源,具体包括:
服务器分别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确定相应的目标基站;
服务器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系统资源并启动对应的测试工具;
服务器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对应的端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及相应的测试资源,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具体包括:
服务器分别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获取相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
服务器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和每一个目标基站对应的端口,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登陆对应的目标基站,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器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并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具体包括:
服务器接收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
服务器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确定每一个测试任务对应的目标基站;
服务器采用每一个目标基站相应的测试工具,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服务器接收每一个目标基站基于相应的测试任务返回的测试结果;
服务器对每一个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获取每一个测试结果对应的分析结果;
服务器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分别将每一个分析结果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6.一种测试基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信息,其中,一个测试信息中至少包含有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测试资源,以及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及相应的测试资源,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发送单元,用于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并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测试资源时,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分别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确定相应的目标基站;
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相应的系统资源并启动对应的测试工具;
分别针对每一个目标基站分配对应的端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及相应的测试资源,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时,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
分别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信息,获取相应的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
基于每一个目标基站的地址信息和每一个目标基站对应的端口,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登陆对应的目标基站,与对应的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各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并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时,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
基于每一个终端发送的测试任务,确定每一个测试任务对应的目标基站;
采用每一个目标基站相应的测试工具,分别将每一个测试任务发往相应的目标基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
接收每一个目标基站基于相应的测试任务返回的测试结果;
对每一个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获取每一个测试结果对应的分析结果;
采用相应的测试工具,分别将每一个分析结果发送给对应的终端。
CN201610576402.5A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测试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645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6402.5A CN107645727B (zh)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测试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6402.5A CN107645727B (zh)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测试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5727A CN107645727A (zh) 2018-01-30
CN107645727B true CN107645727B (zh) 2020-04-03

Family

ID=61107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6402.5A Active CN107645727B (zh)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测试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457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1475B (zh) * 2018-02-23 2021-04-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600787A (zh) * 2018-12-12 2019-04-0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站空口吞吐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401040A (zh) * 2021-12-30 2022-04-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通道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7354A1 (en) * 1998-02-23 2000-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of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system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40323A (zh) * 2007-07-04 2009-01-0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络设备测试系统以及网络设备测试方法
CN101789889A (zh) * 2010-01-14 2010-07-28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测试通信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47738A (zh) * 2011-11-17 2012-05-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基站远程调试的方法及装置
EP2477421A1 (en) * 2011-01-14 2012-07-1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cket distribution in a vehicular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2883348A (zh) * 2012-09-29 2013-01-16 成都网优力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将智能终端作为无线网网络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CN103249060A (zh) * 2012-02-14 2013-08-14 安立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7354A1 (en) * 1998-02-23 2000-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of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system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40323A (zh) * 2007-07-04 2009-01-0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络设备测试系统以及网络设备测试方法
CN101789889A (zh) * 2010-01-14 2010-07-28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测试通信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EP2477421A1 (en) * 2011-01-14 2012-07-1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cket distribution in a vehicular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2447738A (zh) * 2011-11-17 2012-05-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基站远程调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49060A (zh) * 2012-02-14 2013-08-14 安立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2883348A (zh) * 2012-09-29 2013-01-16 成都网优力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将智能终端作为无线网网络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5727A (zh) 201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2952B (zh) 网络故障定位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800160B (zh) 机器学习系统中的集群服务器故障测试方法和相关装置
US20200045073A1 (en) Te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of a device under test
EP357597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smart network interface card
CN106919485B (zh) 一种基于服务器上配置硬件测试工具的系统
CN108256118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计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5787364B (zh) 任务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45727B (zh) 一种测试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11648B (zh) 一种环境隔离方法及设备
CN105404580B (zh) 分布式压力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10995513A (zh) 物联网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物联网设备及平台
CN110535976B (zh) 一种会话保持方法和装置
CN111263377B (zh)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配网测试方法、系统
CN112486535A (zh) 一种用于NB-IoT设备的远程升级方法及系统
CN108512682B (zh) 一种确定虚假终端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54307A1 (zh) 用户信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254814B (zh) 一种会议恢复的方法、业务管理中心及系统
CN113098852B (zh) 一种日志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75259B (zh) 一种同用户账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2235300B (zh) 云虚拟网络漏洞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60328200A1 (en) Testing screens of a multi-screen device
CN112395204B (zh) 用于获取测试覆盖率的方法、系统、相关装置和介质
CN110943893B (zh) 服务器间连通性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US11422845B2 (en) Native cloud live traffic migration to counter suspected harmful traffic
RU2747099C1 (ru)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тестирования событий кибер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