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3994A - 终端、终端外设、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数据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终端、终端外设、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数据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3994A
CN107643994A CN201610579247.2A CN201610579247A CN107643994A CN 107643994 A CN107643994 A CN 107643994A CN 201610579247 A CN201610579247 A CN 201610579247A CN 107643994 A CN107643994 A CN 107643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b
terminal
peripheral hardware
slimbu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92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43994B (zh
Inventor
蒋益相
连伟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5792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4399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5762 priority patent/WO20180144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643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3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43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3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终端外设、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数据传输系统,其中,该终端包括:信道切换模块,第一音频模块和USB插座;其中,所述信道切换模块,通过SLIMbus与所述第一音频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音频模块发送的音频信号路由至所述USB插座;第一音频模块,用于产生所述信号;所述USB插座,与所述信道切换模块连接,用于提供所述终端与终端外设之间的物理连接接口。

Description

终端、终端外设、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数据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终端外设、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在基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为USB)接口的终端外设的整体设计方案中,经常出现信号干扰、信号延迟、功耗较大等问题,例如,耳机的整体设计方案中,常常会出现较大的信号干扰、通话延迟,整体功耗较大等问题,例如在设计USBType-C耳机整体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的基于USB音频类(USB Audio Class,简称为UAC)技术的USB Type-C纯数字耳机还不能解决移动网络下通话延迟过长的问题,过不了通讯测试标准。虽然UAC标准在优化、手机平台方案厂家也不断在优化平台设计,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目前最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一种模数混合的方式来设计USB Type-C耳机,即听音乐时使用UAC技术,打电话时将传统3.5mm耳机的模拟信号路由到USB TYPE-C接口的方式。图1示出了模数混合USB Type-C耳机结构
这种混合模式耳机有如下问题:
1.USB TYPE-C接口接模拟耳机转接头再插耳机时,实质还是模拟耳机,听音乐和打电话时信号还是容易受到干扰,耳机的高保真度(High Fidelity,简称为HIFI)性能得不到可靠保证。
2.通过UAC方式听音乐时,由于采用的是USB集成电路内置音频总线(USB-interIC Sound,简称为USB-I2S)桥的方式,音频信号传输采用I2S OVER USB技术,音频信号流通过USB物理通道进行数据传输,USB接口通常是挂在应用(AP)处理器上,USB工作时AP不能睡眠,功耗会比较大,另外,主机和耳机间要做I2S转USB、USB转I2S的桥转换,额外增加的功耗也比较大。AP和转换桥的加入会明显降低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用户体验变差。
3.在模拟和数字模式切换场景下存在USB枚举延时,用户会觉察到卡顿,会降低用户对产品的整体体验效果。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终端外设、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数据传输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终端外设的设计方案中存在信号干扰、信号延迟以及功耗较大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信道切换模块,第一音频(Audio)模块和USB插座;其中,所述信道切换模块,通过低功耗芯片间串行媒体总线(Serial Low-power Inter-chip Media BUS,简称为SLIMbus)与所述第一音频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音频模块发送的音频信号路由至所述USB插座;第一音频模块,用于产生所述信号;所述USB插座(Receptacle),与所述信道切换模块连接,用于提供所述终端与终端外设之间的物理连接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USB接口的终端外设,包括:设备控制模块、第二音频模块和USB插头(Plug);其中,第二音频模块,与所述USB插头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外设所接入终端通过低功耗芯片间串行媒体总线SLIMbus发送的信号;所述USB插头,与所述终端的USB插座连接,以及将从所述USB插座接收的所述信号转发至所述第二音频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包括:终端通过低功耗芯片间串行媒体总线SLIM bus将信号路由至所述终端中的USB插座,并经由该USB插座将所述信号发送至终端外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包括:终端外设通过所述终端外设的USB插头接收来自终端通过低功耗芯片间串行媒体总线SLIM bus发送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终端以及终端外设。
通过本发明,由于将终端中的信号通过SLIMbus路由到了USB插座实现了SLIMbus穿越(over)USB接口以连接终端外设,从而实现了通过SLIMbus进行终端与终端外设之间的信号传输。由于SLIMbus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因此,可以解决由于信号是模拟信号而导致信号易受干扰的问题;由于SLIMbus是一种低功耗总线,因此,可以解决功耗大的问题;由于SLIMbus是一种终端内部芯片间的音频总线,因此,可以降低时延,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相关技术中模数混合USB Type-C耳机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SLIMbus Over USB接口架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SLIMbus Over USB接口架构的信息交互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SLIMbus Over Micro USB接口的耳机架构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SLIMbus Over Micro USB接口的耳机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SLIMbus Over USB Type-C接口的耳机架构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耳机插头的USB D+/D-管脚建立SLIMbus信道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USB插头上未定义的B6/B7引脚建立SLIMbus信道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USB插头上SBU1和SBU2管脚建立SLIMbus信道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机连接状态识别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外设和主机(又称为终端)间使用CC总线进行交互的流程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外设和主机间使用USB进行交互的流程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外设的结构框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终端外设的结构框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SLIMbus Over USB Type-C的耳机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SLIMbus Over USB Type-C的耳机转接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和主机间使用CC总线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USB接口的终端外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号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下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术语解释如下:
外设,即外部设备,是指连接在计算机主机以外的硬件设备,对数据和信息起着传输、转送和存储的作用。
低功耗芯片间串行媒体总线(SLIMbus):是移动终端内基带或应用处理器与外设部件间的标准接口。
目前,终端外设在与终端(又称为主机)交互时存在信号干扰、信号延迟、以及功耗较大等技术问题。
针对第1个问题(即模拟信号容易受干扰),采用的方案尽量使传输的信号为数字信号。
针对第2个问题(终端里USB与I2S信号间的打包解包过程、以及USB TYPE C耳机中USB与I2S信号间的打包解包过程,比较耗功耗),所采取的方案功耗一定要相对较低,最好不要使用USB转接桥方式,使用时AP应用处理器可以睡眠。
要解决第3个问题(枚举时延),方案必须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模式切换。同时要满足通话时延要求,所采用的方案移动网下的通话时延一定要满足通信规范要求,即通话时延要小。
因此,要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采用的方案一定要具有以下特征:数字方式、功耗低、使用过程连贯、通话时延满足要求。
基于上述思想,可以选用SLIMbus总线实现终端与终端外设间
在目前的主流终端平台上,SLIMbus就具有上述特征,它完美的实现了SOC(包括应用处理器AP和基带处理器DBB等)与音频CODEC间的控制信号、音频信号、数据信号的传递。是一种极简洁的芯片间信号传递的方案。
因此,将终端中的SLIMbus与不同模式的USB接口(USB Type-C和Micro USB接口)结合,以解决上述问题。
SLIMbus除了功耗低、通话时延满足要求外,更重要的是,SLIMbus可以挂有多个外设器件。这样可以在主机内部挂一个音频模块(例如编解码器CODEC),主机外部挂一个音频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外设侧的CODEC)。
同时作为耳机必须满足USB耳机的基本属性要求:支持热插拔和穿越USB Type-C接口。
SLIMbus虽然主要用于在如移动终端等单个终端内完成通信。然而,根据SLIMbus总线规范中适当协议而产生的系统使用需求,SLIMbus总线设备允许动态的“掉线”和“重新接入”总线。这可以满足USB Type-C耳机的热插拔要求。
并且,SLIMbus作为一种串行总线,它只有两根线:时钟线CLK和数据线DATA,控制信号、音频信号、线控信号都走在这两根线上,容易通过管脚复用或端口扩展的方式穿越USB Type-C接口(即通过管脚复用或端口扩展的方式将SLIMbus与USB接口产生关联,例如映射或连接)。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具有通过SILMbus与终端外设进行信号传输的功能(即SLIMbus Over USB),图2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该终端包括:信道切换模块20,第一音频模块22和USB插座24(即位于主机侧的USB接口);其中,
信道切换模块20,通过SLIMbus与第一音频模块22连接,用于将上述第一音频模块22发送的信号路由至上述USB插座24;
第一音频模块22,用于产生上述信号;可选地,上述第一音频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编译码器CODEC,数字信号处理器、扬声器、音频放大器。
USB插座24,与上述信道切换模块连接,用于提供上述终端与终端外设之间的物理连接接口。其中,该终端外设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音频外设,例如耳机等。
如图2b所示,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系统模块(又称为CPU系统模块)26,分别与上述第一音频模块和上述信道切换模块20连接,用于与网络侧进行信息交互。可选地,该系统模块26可以为系统级芯片或与该系统级芯片相关的电路等,其中,系统级芯片包括但不限于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存储器、射频收发器。
可选地,如图2b所示,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通道配置模块28,分别与上述系统模块26和终端外设连接,用于检测上述USB插座是否有终端外设接入,并将用于指示是否有外设接入的指示信息上报至上述系统模块;
如图2b所示,终端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30,与上述系统模块26连接,接收上述系统模块26发送的通知信息,并在接收到上述通知信息后为终端外设供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终端可以根据不同的USB接口类型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案,例如在上述USB插座为Micro USB插座和USB Type-C插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案,以下便以这两种USB接口类型为例进行说明。
1、对于Micro USB插座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信道切换模块20包括:至少一个双路单刀双掷开关电路,上述SLIMbus通过上述双路单刀双掷开关电路与上述USB插座的指定引脚相连。其中,双路单刀双掷开关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单刀双掷开关等元器件。
可选地,上述SLIMbus的CLK引脚和DATA引脚通过上述双路单刀双掷开关电路与上述USB插座中的D+引脚和D-引脚连接。
可选地,上述USB插座为Micro USB插座时,上述通道配置模块为通道配置总线,该通道配置总线为USB iBUS总线。
以下详细说明SLIMbus Over Micro USB的架构及其实现方案
SLIMbus Over Micro USB架构利用SLIMbus总线穿越Micro USB接口,在主机和外设间,用SLIMbus传递音频、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架构方案,它是SLIMbus Over USB架构下的USB接口使用Micro USB的一种具体化,是SLIMbus Over USB架构的一个子集。
SLIMbus Over Micro USB设备是基于SLIMbus Over Micro USB架构的一种音频外设。这里以耳机外设为例进行说明,即一种SLIMbus OverMicro USB耳机,简称Micro USB耳机。
该Micro USB耳机具有以下特征
跟主机间通过SLIMbus传递控制信号;
跟主机间通过SLIMbus传递音频信号;
跟主机间通过SLIMbus传递耳机线控按键操作信息(音量加减、接通挂断、暂停、快进等功能);
SLIMbus的时钟线和数据线复用Micro USB接口的D+/D-数据线。
该耳机利用Micro USB接口的ID信号线,作为通道配置总线,使用USB iBUS单总线协议,传输控制信号。
如图5所示,该Micro USB耳机架构由耳机、主机、及主机跟耳机间的交互信号所使用的传输通道(包括接口)构成。利用SLIMbus穿越Micro USB接口,传递音频、控制、数据信号。
耳机侧部分,包括设备控制模块、耳机AUDIO模块、耳机供电模块、耳机USB Plug。SLIMbus总线直接连USB Plug管脚上。当然,也可以在SLIMbus与USB之间设置一个信道选择模块,该信道选择模块可以通过单刀双掷开关电路实现,该单刀双掷开关电路至少包括一个单刀双掷开关。
主机侧部分,除包括CPU系统模块和AUDIO模块外,还必须包括通道配置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信道切换模块、USB Receptacle。
主机跟耳机间的交互信号:SLIMbus总线,通道配置总线,供电线,共地线。SLIMbus共用了USB的信道即D+/D-。通道配置总线采用USB的iBUS单总线协议。
该Micro USB耳机各模块功能:
1)设备控制模块:
具有标识Micro USB耳机基本信息的功能,这些信息包括:这是一个SLIMbus总线的耳机;SLIMbus_CLK定义在了USB D+管脚,SLIMbus_DATA定义在了USB D-。与主机侧的通道配置模块间,用USB iBUS单总线进行通讯,完成耳机标识信息的上报,并完成耳机AUDIO模块的初始化。
2)耳机AUDIO模块:
包括音频CODEC、MIC DAC、耳机DAC、耳机放大器、耳机线控识别和编码等,具有I2C接口,具有SLIMbus接口,SLIMbus接口直接连到USB的D+/D-接口上。
3)耳机供电模块:
从Micro USB Plug的VBUS获取电源,转换成耳机侧各模块所需的电压,并进行上电顺序的管理
4)耳机本体:
包括耳机喇叭、MIC、线控按键、耳机线缆等,即传统3.5mm耳机除了插头外所有部分。
该Micro USB耳机对主机侧的要求:
通道配置模块,与耳机侧的设备控制模块间通过USB iBUS
单总线进行通讯,完成耳机标签的获取和耳机AUDIO模块的初始化。
电源管理模块,支持USB OTG供电,具有电源管理能力,
具有给耳机供电的能力。
信道切换模块,可用一个双路单刀双掷电路来实现,
主机AUDIO模块送出的SLIMbus时钟和数据信号复用USB D+/D-管脚。
Micro USB Receptacle,主机与耳机的物理连接接口,完
成与耳机的Micro USB Plug进行物理连接的功能。
CPU系统模块,包括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存储器、
射频收发等硬件系统平台芯片,除完成与移动网络基站间的信号收发转换等功能外,还负责完成主机SLIMbus信道的建立控制及信号交互。
主机AUDIO模块,包括音频CODEC、ADSP、SPEAKER、
RECEIVER、音频放大器等。与信道切换模块间用SLIMbus总线进行信号交互。SLIMbus总线可以是音频CODEC自带,也可通过SLIMbus桥电路转换
该Micro USB耳机的使用流程:
该Micro USB耳机的使用,参见<图6 SLIMbus Over Micro USB耳机使用流程>,对比<图4 SLIMbus Over USB接口架构的交互流程图>可以看出,Micro USB耳机的使用流程,几乎跟耳机与主机间交互流程是一样的,只是通道配置总线采用了USB iBUS总线而已。
该Micro USB耳机的技术效果是:
1)该Micro USB耳机方案功耗低,信号传输使用的是SLIMbus低功耗总线,工作时控制信号、音频信号、数据信号都走SLIMbus;相对UAC方案,更省掉了I2S转USB、USB转I2S、USB工作时AP不能睡眠的功耗浪费。
2)该Micro USB耳机方案成本低。耳机侧不需要USB-I2S桥转换芯片;相对模数混合耳机来讲,后级电路无需加双路耳机切换开关芯片;相对通道时分复用的模数混合耳机来讲,更进一步省掉了USB口的前级USB和耳机信号切换开关。
3)该Micro USB耳机HIFI性能更有保障。首先,该方案是纯数字的,数字信号不容易受干扰;其次,相对模数混合耳机来讲,后级电路无需加双路耳机切换开关,避免了开关造成的音频信号插损。相对通道时分复用的模数混合耳机来讲,跟进一步省掉了USB和耳机信号切换开关,更进一步避免了开关造成的音频信号插损。
4)该Micro USB耳机方案能完全满足移动通话时延要求。音频通路完全跟传统手机一样,自然通话时延也跟传统手机一样。
5)该耳机Micro USB耳机方案,软件上沿用了传统的音频架构,开发耳机难度相对更低,耳机完全数字化进程更提前,产品更容易抢占市场先机。UAC架构下的完全满足移动通话时延要求的数字耳机设计,需等待UAC标准改进,等待主机硬件平台和软件架构优化,假以时日才能实现。
2、USB插座为USB Type-C插座
信道切换模块20包括:第一切换电路,该第一切换电路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在SLIMbus与上述USB Type-C插座之间形成上述终端外设的插头正向插入时的第一通路和上述插头反向插入时的第二通路。
可选地,上述第一通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上述SLIMbus的CLK引脚与上述USBType-C插座中A6引脚和B6引脚短接后的电路连接,并通过上述A6引脚与上述终端外设连接;以及上述SLIMbus的DATA引脚与上述USB Type-C插座中A7引脚和B7引脚短接后的电路连接,并通过上述A7引脚与上述终端外设连接。
可选地,上述第二通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上述SLIMbus的CLK引脚与上述USBType-C插座中A6引脚和B6引脚短接后的电路连接,并通过上述B6引脚与上述终端外设连接;以及上述SLIMbus的DATA引脚与上述USB Type-C插座中A7引脚和B7引脚短接后的电路连接,并通过上述B7引脚与上述终端外设连接。
信道切换模块20包括:第二切换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正向插入时,通过第一切换开关将上述SLIMbus的CLK引脚和DATA引脚分别接入上述USB插座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以及在检测到反向插入时,通过上述第一切换开关(可以为单刀双掷开关)将上述SLIMbus的CLK引脚和DATA引脚分别接入上述USB插座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
可选地,上述第一引脚和上述第二引脚分别包括:上述USB插座的B6引脚和B7引脚;上述第三引脚和上述第四引脚分别包括:上述USB Type-C插座的A6和A7引脚。
可选地,上述信道切换模块包括:
第三切换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正向插入时,通过第二切换开关将上述SLIMbus的CLK引脚和DATA引脚分别接入上述USB插座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以及在检测到反向插入时,通过上述第二切换开关将上述SLIMbus的CLK引脚和DATA引脚分别接入上述USB插座的第六引脚和第五引脚。
其中,上述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为上述USB Type-C插座的扩展引脚。
上述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分别包括:上述USB Type-C插座的A8引脚和B8引脚。
上述终端还包括:通道控制器CC,用于检测上述终端外设的插头的插入方向,以及通过CC总线与上述终端外设进行信息交互,上述插入方向包括:正向插入和反向插入。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下结合图4所示流程详细说明主机和外设间的交互流程,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初始状态:外设未插入,主机通道配置模块监测通道配置总线。
第一步S301,外设插入主机,主机通道配置模块检测到有外设插入。
第二步S302,主机侧,通道配置模块将USB口有外设插入的信息,上报给主机CPU系统模块。
第三步S303,主机CPU系统模块通知电源管理模块输出VBUS电压给插到USB接口的外设供电模块供电;外设供电模块在将VBUS转换成各模块所需的电压。
第四步S304,外设侧,外设电路完成上电初始化后,设备控制模块通过通道配置总线告诉主机侧的通道配置模块SLIMbus外设信息;主机侧通道配置模块将SLIMbus外设信息上报给CPU系统模块。
第五步S305,主机侧CPU系统模块控制<信号切换模块>切换开关SW,将送到Receptacle管脚的SLIMbus时钟和数据线,路由到主机内相应的SLIMbus信号通道。并使能<信号切换模块>EN管脚,使SLIMbus通道打开。
第六步S306,主机CPU系统模块通知通道配置模块SLIMbus通道已贯通,通道配置模块通过通道配置总线,告诉外设主机侧已经准备就绪。
第七步S307,外设侧,设备控制模块初始化外设AUDIO模块,将SLIMbus路由到USB接口相应管脚,建立外设侧的SLIMbus信道,
第八步S308,外设通过通道配置总线告诉主机侧的通道配置模块,外设SLIMbus总线已准备好,可以传递信号了;主机侧,通道配置模块告诉CPU系统模块,外设侧的SLIMbus通道已准备好。
第九步S309,CPU系统模块通过主机AUDIO模块下发外设配置数据到SLIMbus总线,更新外设AUDIO模块的设置。当然,外设配置数据下发也可通过通道配置总线通路去完成。
第十步S310,外设AUDIO模块通过SLIMbus总线告诉主机,外设AUDIO模块配置完成。当然,S309这一步也可通过通道配置总线通路去完成。
第十一步S311,SLIMbus信道可以正式使用了:要么处于待命状态;要么在外设与主机间传递音频或VOICE信号,听音乐或打电话;要么传递外设人机交互信息给主机,等等。同时,主机通道配置模块监测通道配置总线,监测外设是否拔出。
第十二步S312,主机通道配置模块监测到外设已拔出,关闭VBUS供电通道;复位开关切换信号SW,置SLIMbus通道使能信号EN为Disable,关闭SLIMbus通道。主机再次进入外设未插入状态。
以下详细说明SLIMbus Over USB Type-C架构。
该架构是一种利用SLIMbus总线穿越USB Type-C接口,在主机和外设间,用SLIMbus总线传递音频、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架构方案,它是SLIMbus Over USB架构下的USB接口使用USB Type-C的一种具体化,是SLIMbus Over USB接口架构的一个子集。
SLIMbus Over USB Type-C设备是基于SLIMbus Over USB Type-C架构的一种音频外设应用。比如说SLIMbus Over USB Type-C耳机等。
SLIMbus Over USB Type-C架构
如图7所示,该架构由主机、外设、及主机跟外设间的交互信号构成。
主机侧部分,包括CC控制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正反插信道切换模块0和1、USBType-C Receptacle、CPU系统模块和主机AUDIO模块。
外设侧部分,包括设备控制模块、外设AUDIO模块、外设供电模块、USB Plug、信道选择模块(可选),没信道选择模块时,SLIMbus总线选择通道0,1,2中的一个直接到连USBType-C Plug管脚上。
主机跟外设间的交互信号:SLIMbus和USB总线,通道配置CC总线,供电线,共地线。
SLIMbus可以时分复用USB Type-C接口的USB D+/D-,也可单独使用USB Type-CPlug未定义管脚B6/B7或SBU1,SBU2的A8/B8管脚。详见<主机跟外设间的交互信号之SLIMbus信道建立>章节。
通道配置有两种形式可以选择:CC总线方式和USB总线方式;当选用CC总线时,外设侧的设备控制模块是USB Type C Cable Controller形式;当选用USB D+/D-总线时,外设侧的设备控制器模块用USB Device控制器形式。
主机侧部分:
CC控制器模块,通过CC总线用来完成主机正反插连接状态
识别。还可通过CC总线,与外设侧的USB Type-C Cable Controller模块间,进行信号握手交互,用来完成外设标签的获取和外设CODEC模块的初始化。此时,要求CC控制器必须支持USB PD协议,使其能通过CC总线,读外设的USB Type-C Cable Controller模块中的EMCA(Electronically Marked Cable Assembly电子标记电缆组件)外设电子标签。
电源管理模块,负责主机电源管理,必须支持USB OTG功能,具有给外设供电的能力。
正反插信道切换模块0和1,能将主机AUDIO模块送出的
SLIMbus时钟和数据信号路由到USB Type-C Receptacle相应管脚上。
USB Type-C Receptacle,主机与外设间的物理连接接口,
完成与外设的USB Type-C Plug进行物理连接的功能。
CPU系统模块,包括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存储器、射频收发等硬件系统平台芯片,除完成与移动网络基站间的信号收发转换等功能外,还负责完成主机SLIMbus信道的建立控制及信号交互。当外设用USB Device Controller作为设备控制器时,CPU系统模块还直接通过USB总线,完成设备标识获取功能和外设AUDIO模块初始化功能。
主机AUDIO模块,包括音频编解码器(CODEC)、高级数字信号处理器(AdvancedDigital Signal Processer,简称为ADSP)、SPEAKER、RECEIVER、音频放大器等。与正发插信道切换模块0和1间用SLIMbus总线进行信号交互。SLIMbus总线可以是音频CODEC自带,也可通过SLIMbus桥电路转换。
外设侧部分:
设备控制模块,具有标识外设基本信息的功能,这些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该外设为基于SLIMbus总线的外设的指示信息;SLIMbus总线的通道和管脚定义。该外设与主机间,通过CC总线或USB总线进行信号握手交互,完成外设标识信息的上报;与外设Audio模块间,用初始化总线进行通讯,完成外设AUDIO模块的初始化。
设备控制器模块可以是USB Type C Cable Controller形式,也可以是USBDevice控制器形式。当设备控制器模块是Cable Controller形式时,设备标识为一种特殊的EMCA电子标记电缆;当设备控制器模块是USB Device控制器形式时,设备标识为一种特殊的USB Device设备。
外设AUDIO模块,包括音频CODEC、麦克DAC、音频DAC、
音频放大器、HID(Human Interface Device人机交互器件)、SPEAKER、麦克风等,当外设中使用了信号选择模块,与信道选择模块间用SLIMbus总线进行信号交互。或跳过信道选择模块与USB Plug直接相连。
外设供电模块,从USB Type-C Plug VBUS或VCONN管脚获
取电源,转换成外设侧各模块所需的电压,并进行上电顺序的管理。
USB Type-C Plug,外设与主机间的物理连接接口,完成与
主机的USB Type-C Receptacle进行插拔的功能。
信道选择模块,作为可选项,主要完成外设侧SLIMbus通道
选择功能。该模块可省略,直接将SLIMbus连到USB Plug可用管脚。使用与否,可根据实际设备设计需要来定。
主机跟外设间的交互信号之SLIMbus信道建立
SLIMbus如何穿越USB Type C接口?在SLIMbus Over USB Type-C架构中,有三个通道可以用来建立SLIMbus的信道,参见<图6SLIMbus Over USB Type-C架构图>中SLIMbus通道0,SLIMbus通道1,SLIMbus通道2。图6中x代表外设侧SLIMbus_CLK,y代表外设侧SLIMbus_DATA;X代表主机侧SLIMbus_CLK,Y代表主机侧SLIMbus_DATA;0,1,2代表可选用的通道号。
通道0,SLIMbus时分复用USB通道的两个脚D+/D-。外设侧接USB Type-C Plug的A6/A7。主机侧,正反插信道切换模块0可用时分切换电路,路由SLIMbus的时钟线x0和数据线y0到X0/Y0。主机侧的USB Type-C Receptacle A6管脚和B6管脚短接,A7管脚和B7管脚短接。通道建立示意图参见图8
通道1,SLIMbus外设侧接USB Type-C Plug上未定义的B6/B7管脚。主机侧,正反插信道切换模块0可用空分切换电路,路由SLIMbus的时钟线x1和数据线y1到X1/Y1。图9示出了利用Plug上未定义的B6/B7建立SLIMbus信道的原理。当CC控制器检测到外设正向插时,切换开关SW1往上打,SLIMbus走USB Type-C Receptacle的B6/B7管脚;外设反插时,SW1开关往下打,SLIMbus走USB Type-C Receptacle的A6/A7管脚。使能信号EN1用来Enable或Disable通道选择器,使信道导通或关断。
通道2,SLIMbus外设侧接Plug的A8,B8管脚,主机侧,正反插信道切换模块可用时分切换电路,路由SLIMbus的时钟x2和数据线y2到X2/Y2。正反插适配信号切换模块可用一个双路单刀双掷开关就可实现。图10示出了利用Plug的SBU1、SBU2管脚建立SLIMbus信道的原理,如图9所示,外设正向插时,切换开关SW2往上掷,使SLIMbus_CLK(X2)接通到USBReceptacle的A8,SLIMbus_DATA(Y2)接通到USB Receptacle的B8。外设反向插时,切换开关SW2往下掷,使SLIMbus_CLK(X2)接通到USB Receptacle的B8,SLIMbus_DATA(Y2)接通到USBReceptacle的A8。
综合看来,通道2是SLIMbus穿越(OVER)USB Type-C的最优通道方案。SBU1/SBU2可自定义属性较强,比较规范,电路结构也相对简单,用一个双路单刀双掷开关就可实现。SLIMbus相对USB D+/D-来讲,信号频率相对低很多,对开关电路的要求自然也低一些,从而电路成本也会低一些。
主机跟外设间的交互信号之通道配置CC总线
CC总线用来完成主机正反插连接状态识别。当用USB Type-C Cable Controller作为设备控制器时,还用CC线作为主机与外设间的交互总线,来完成设备标识和音频模块的控制设置等
主机正反插连接状态识别和CC行为,图11中,DFP(Downstream Facing Port),表示下行端口,这里可理解为主机CC控制器;UFP(Upstream Facing Port),表示上行端口,这里可理解为外设侧设备控制模块。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为定义CC的行为,引入了两个电阻Rp和Rd,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变化,例如Rp可用电流源取代。初始情况下,DFP CC端有Rp上拉,UFP CC端有Rd下拉;Power Cable的Vconn引脚有Ra下拉(有些情况为纯电阻,有些情况为负载);DFP需要有能力识别Rd和Ra,即DFP通过识别Rd和Ra判别UFP的连接或Power Cable及CC方向;UFP通过Sense两个CC Pin的电压(超过0V为CC),判别插入方向。
如下表中描述了主机通过感知两个CC管脚的电阻,判别是否有UFP或PoweredCable连接,并判别正反插、Debug Accessory Mode connected。
USB Type-C主机连接状态识别表
主机跟外设间的交互信号的传输可以采用USB2.0数据线,具体地,当用USBDevice Controller作为设备控制器时,用USB2.0的D+/D-数据线作为主机与外设间的交互总线,来完成设备标识和音频模块的控制设置等。
主机跟外设间的供电线和接地线。完成主机给外设间的电源传输,并提供USB、SLIMbus、CC总线的信号镜像回路。
主机跟外设间的交互,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CC总线交互方式和USB总线交互方式,这里以两个交互流程进行说明。
主机跟外设间的交互流程之CC总线交互
CC总线交互方式时,外设侧USB Type-C Cable Controller作为设备控制器,对外连接CC总线,对内通过控制总线I2C或SPI、GPIO等,控制外设AUDIO模块。具体交互流程参见图12所示。
其中,第九步S1109可以还可以有另外的方式:CPU系统模块通过CC控制器CC总线下发外设配置信息;外设控制器模块从CC总线上获得配置信息,更新外设AUDIO模块设置。
相应的第10步S1110变为:外设控制器模块通过CC总线告知主机,外设AUDIO模块配置完成;CPU系统模块通过CC控制器获悉外设AUDIO模块配置完成。第11步S1111变为:SLIMbus通道传递音频、CC总线传递外设数据。
主机跟外设间的交互流程之USB总线交互
USB总线交互方式流程,外设侧USB Device Controller作为设备控制器,对外连接USB Type-C Plug的USB D+/D-总线,对内接外设AUDIO模块的控制总线I2C或SPI、GPIO等。具体交互流程参见图13所示。
其中,第九步S1209还可以有另外的实现方式:用<SLIMbus总线传递外设配置信息>,代替<USB总线传递外设配置信息>。主机侧侧变为:CPU系统模块通过SLIMbus总线下发外设配置信息设备控制器;外设侧变为:设备控制器从SLIMbus总线上获得配置信息,更新外设AUDIO模块设置。
相应的第十步S1210:由<USB总线传递外设配置完成>变为<SLIMbus总线传递外设配置完成>。外设侧变为:外设AUDIO模块通过SLIMbus总线告知主机,外设AUDIO模块配置完成;主机侧变为:CPU系统模块从SLIMbus总线获悉外设AUDIO模块配置完成。
相应的第11步S1211:由<SLIMbus通道传递音频、USB总线传递外设数据>变为<SLIMbus通道传递音频、控制、数据信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USB接口的终端外设,如图14所示,该终端外设包括:第二音频模块140和USB插头142;其中,
第二音频模块140,与所述USB插头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外设所接入终端通过低功耗芯片间串行媒体总线SLIMbus发送的信号;
USB插头142,用于与所述终端的USB插座连接,以及将从所述USB插座接收的所述信号转发至所述第二音频模块。
可选地,如图15所述,所述终端外设还可以包括:信道选择模块144,设置于所述第二音频模块和所述USB插头之间,用于选择连接所述第二音频模块和所述USB插头之间的通信通道,并通过所述通信通道连接所述第二音频模块和所述USB插头。
可选地,信道选择模块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路。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终端外设还包括:控制模块(又称为设备控制模块)146,用于维护所述终端外设标识,并对所述第二音频模块进行初始化配置。
可选地,如图15所示,所述终端外设还包括:供电模块,与所述USB插头连接,用于通过所述USB插头从所述终端获取电源,并为所述终端外设供电。
可选地,USB插头可以为Micro USB插头。此时,所述控制模块具有USB iBUS总线,该USB iBUS总线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终端。
所述USB插头还可以为USB Type-C插头。此时,所述控制模块设置有CC总线接口或USB总线接口,所述CC总线接口或所述USB总线接口用于与所述终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音频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编译码器CODEC,麦克风数模转换器MIC DAC、耳机放大器、人机交互设备HID、扬声器。
以下以SLIMbus Over USB Type-C架构的耳机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选择通道2(SBU1/SBU2建立SLIMbus信道,设备控制模块用USB TypeC Cable Controller。为叙述方便,SLIMbus Over USB Type-C架构耳机有时简称为SLIMbus USBC耳机。
如图17所示,SLIMbus USBC耳机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1)设备控制模块:
设备控制器模块使用USB Type C Cable Controller形式,设备标识为一种特殊的EMCA电子标记电缆;具有标识SLIMbus USBC耳机基本信息的功能,这些信息包括:这是一个SLIMbus总线的耳机;SLIMbus_CLK定义在了SUB1管脚,SLIMbus_DATA定义在了USB SBU2。与主机侧的通道配置模块间,用CC总线进行通讯,完成耳机标识信息的上报;与耳机Audio模块间,用I2C总线作为初始化总线进行通讯,完成耳机AUDIO模块的初始化。
EMCA(Electronically Marked Cable Assembly电子标记电缆组件)是USB PD的一部分。EMCA遵循USB PD协议中<SOP’/SOP”Communication with Cable Plugs>规定。USBPD是BMC编码(Bi-phase Mark Code双相位符号编码)的信号,而之前的USB是FSK(Frequency-shift Keying频移键控);USB PD是在CC pin上传输,USB PD有个VDM(VendorDefined Messages用户自定义消息)功能,定义了装置端ID,可用来定义耳机标签;也可定义耳机CODEC模块的寄存器映射表。主机设置耳机CODEC模块的寄存器时,可通过这个寄存器映射表来完成。
2)耳机AUDIO模块:
包括音频CODEC、MIC DAC、耳机DAC、耳机放大器、耳机线控识别和编码等,具有I2C总线,具有SLIMbus总线,SLIMbus总线直接连到USB Type-C Plug的SBU1/SBU2接口上。
3)耳机供电模块:
从USB Type-C Plug的VBUS管脚获取电源,转换成耳机侧各模块所需的电压,并进行上电顺序的管理
4)耳机本体:
包括耳机喇叭、MIC、线控按键、耳机线缆等,即传统3.5mm耳机除了插头外所有部分。
5)USB Type-C Plug
耳机与主机间的物理连接接口,完成与主机的USB Type-C Receptacle进行插拔的功能。
该SLIMbus USBC耳机对主机侧的要求:
CC控制器模块,支持USB PD协议,完成耳机标签的获取和耳机AUDIO模块的初始化。
电源管理模块,支持USB OTG供电,具有电源管理能力,
具有给耳机供电的能力。
正反插信道切换模块,将主机AUDIO模块送出的SLIMbus时钟和数据信号送到SBU1/SBU2管脚,并完成正反插时信道的切换。
USB Type-C Receptacle,主机与耳机的物理连接接口,完
成与耳机的USB Type-C Plug进行物理连接的功能。
CPU系统模块,包括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存储器、射频收发等硬件系统平台芯片,完成与移动网络基站间的信号收发转换等手机功能。
主机AUDIO模块,包括音频CODEC、ADSP、SPEAKER、RECEIVER、音频放大器等。与信道切换模块间用SLIMbus总线进行信号交互。
该SLIMbus USBC耳机具有以下特征
跟主机间通过SLIMbus传递控制信号;
跟主机间通过SLIMbus传递音频信号;
跟主机间通过SLIMbus传递耳机线控按键操作信息(音量加减、接通挂断、暂停、快进等功能);
跟主机间通过CC总线传递通道配置初始化信号,具体参见图18所示流程;
选择利用Plug的SBU1、SBU2管脚建立SLIMbus信道。
该SLIMbus USBC耳机使用流程参见图18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该SLIMbus USBC耳机的技术效果是:
1)该SLIMbus USBC耳机方案功耗低,信号传输使用的是SLIMbus低功耗总线,工作时控制信号、音频信号、数据信号都走SLIMbus;相对UAC方案,更省掉了I2S转USB、USB转I2S、USB工作时AP不能睡眠的功耗浪费。
2)该SLIMbus USBC耳机方案成本低。耳机侧不需要USB-I2S桥转换芯片;相对模数混合耳机来讲,后级电路无需加双路耳机切换开关芯片;相对通道时分复用的模数混合耳机来讲,更进一步省掉了USB口的前级USB和耳机信号切换开关。
3)该SLIMbus USBC耳机HIFI性能更有保障。首先,该方案是纯数字的,数字信号不容易受干扰;其次,相对模数混合耳机来讲,后级电路无需加双路耳机切换开关,避免了开关造成的音频信号插损。相对通道时分复用的模数混合耳机来讲,跟进一步省掉了USB和耳机信号切换开关,更进一步避免了开关造成的音频信号插损。
4)该SLIMbus USBC耳机方案能完全满足移动通话时延要求。音频通路完全跟传统手机一样,自然通话时延也跟传统手机一样。
5)该耳机SLIMbus USBC耳机方案,软件上沿用了传统的音频架构,开发耳机难度相对更低,耳机完全数字化进程更提前,产品更容易抢占市场先机。UAC架构下的完全满足移动通话时延要求的数字耳机设计。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该方法可以运行于实施例1中所述终端上,但不限于此。如图19所示,该流程包括步骤S1902-S1904:
步骤S1902,终端产生待传输信号;可选地,该信号可以为音频信号,但不限于此。
步骤S1904,终端通过SLIM bus将信号路由至所述终端中的USB插座,并经由该USB插座将所述信号发送至终端外设。
可选地,所述USB插座包括:Micro USB插座或USB Type-C插座。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之一:所述终端通过所述SLIMbus向所述终端外设发送所述终端外设的配置信息;所述终端通过通道控制器CC总线向所述终端外设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如图20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02,启动终端外设;其中,此处启动的含义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终端外设接入终端,通电初始化等。
步骤S2004,终端外设通过所述终端外设的USB插头接收来自终端通过SLIM bus发送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USB插头包括但不限于:Micro USB插头或USB Type-C插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USB接口的数据传输系统,如图2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通过所述USB接口连接的主机设备210及外设设备212,其中所述主机设备210和外设设备212之间通过SLIMbus总线穿越USB接口传输信号。
可选地,所述主机设备包括基带处理器及音频芯片,所述SLIMbus总线用于在所述基带处理器与音频芯片之间传输通话信号。
可选地,所述SLIMbus总线包括连接到所述USB接口的时钟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
可选地,所述主机设备包括与所述USB接口连接的信道切换模块,所述信道切换模块将所述SLIMbus总线的时钟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路由到所述USB接口。
可选地,所述主机设备包括CPU系统模块、主机音频模块、及信道切换模块,所述信道切换模块将所述CPU系统模块的USB及主机音频模块的SLIMbus总线的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路由到所述USB接口。
可选地,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与所述USB接口连接的通道配置模块,所述通道配置模块用于与所述音频外设设备进行信号交互。
可选地,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与所述USB接口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控制对所述外设设备进行供电或者对所述主机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音频外设设备包括外设音频模块,所述外设音频模块通过所述SLIMbus总线与所述USB接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音频外设设备包括外设音频模块和外设信道选择模块,所述SLIMbus总线通过所述外设信道选择模块连接到所述USB接口。
可选地,所述音频外设设备还包括与所述USB接口连接的设备控制模块,所述设备控制模块用于与所述主机设备进行信号交互。
可选地,所述音频外设设备还包括与所述USB接口连接的外设供电模块,所述外设供电模块用于从主机设备获取电源,为所述音频外设设备的各模块供电。
可选地,所述USB接口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icro USB接口、USB Type-C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主机设备或音频外设设备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说明。
该系统由主机、外设、及主机跟外设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构成。
如图3所示,主机侧部分,除包括CPU系统模块和AUDIO模块外,还必须包括通道配置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信道切换模块、USB Receptacle。
外设侧部分,包括设备控制模块、外设AUDIO模块、外设供电模块、USB Plug。另外还可添加信道选择模块。没信道选择模块时,SLIMbus总线直接连USB Plug管脚上。
主机跟外设间的交互信号包括以下之一所承载的信号:SLIMbus和USB信道,通道配置总线,供电线,共地线。SLIMbus和USB信道可以是SLIMbus和USB共用的,也可是SLIMbus和USB分离的。
主机侧部分:
通道配置模块,与外设侧的设备控制模块间,进行信号握手交互,完成外设标签的获取和外设AUDIO模块的初始化。
电源管理模块,按USB协议规划,具有电源管理能力,具有给外设供电的能力。
信道切换模块,能将主机AUDIO模块送出的SLIMbus时钟和数据信号路由到USB相应管脚上。
USB Receptacle,主机与外设间的物理连接接口,完成与外设的USB Plug进行物理连接的功能。
CPU系统模块,包括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存储器、射频收发等硬件系统平台芯片,完成与移动网络基站间的信号收发转换等手机功能。
主机AUDIO模块,包括音频CODEC,ADSP,SPEAKER、RECEIVER,音频放大器等。与信道切换模块间用SLIMbus总线进行信号交互。SLIMbus总线可以是音频CODEC自带,也可通过SLIMbus桥电路转换。
外设侧部分:
设备控制模块,具有标识外设基本信息的功能,这些信息包括:这是一个SLIMbus总线的外设;SLIMbus总线的通道和管脚定义。与主机侧的通道配置模块间,进行信号握手交互,完成外设标识信息的上报,并完成外设AUDIO模块的初始化。
外设AUDIO模块,包括音频CODEC、麦克DAC、音频DAC、音频放大器、HID(HumanInterface Device人机交互器件)、SPEAKER、麦克风等,与信道选择模块间用SLIMbus总线进行信号交互。或跳过信道选择模块与USB Plug直接相连。
外设供电模块,从USB Plug(即USB插头)获取电源,转换成外设侧各模块所需的电压,并进行上电顺序的管理。
USB Plug,外设与主机间的物理连接接口,完成与主机的USB Receptacle进行插拔的功能。
信道选择模块,作为可选项,主要完成外设侧SLIMbus通道选择功能。该模块可省略,直接将SLIMbus连到USB Plug可用管脚。
外设与主机间的交互流程可以参见图4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USB Type-C接口的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包括主机音频模块及USB Type-C接口,其中所述主机音频模块通过SLIMbus总线连接到所述USBType-C接口。
所述USB Type-C接口包括第一USB2.0差分对管脚、第二USB2.0差分对管脚、及SBU1/SBU2(A8/B8)管脚,所述主机音频模块通过SLIMbus总线选择连接到所述第一USB2.0差分对管脚、第二USB2.0差分对管脚、或者SBU1/SBU2(A8/B8)管脚。
可选地,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信道切换模块,所述主机音频模块通过所述信道切换模块将所述SLIMbus总线选择连接到所述第一USB2.0差分对管脚、第二USB2.0差分对管脚、或者SBU1/SBU2(A8/B8)管脚。
可选地,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CPU系统模块、控制器模块及电源管理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机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见实施例1中的主机设备或终端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USB Type-C接口的外设设备,所述外设设备包括外设音频模块及USB Type-C接口,其中所述外设音频模块通过SLIMbus总线连接到所述USB Type-C接口。
可选地,所述USB Type-C接口包括USB2.0差分对管脚、标准未定义的B6/B7管脚、及SBU1/SBU2(A8/B8)管脚,所述外设音频模块通过SLIMbus总线选择连接到所述USB2.0差分对管脚管脚、标准未定义的B6/B7管脚、或者SBU1/SBU2(A8/B8)管脚。
可选地,所述外设设备还包括信道选择模块,所述外设音频模块通过所述信道选择模块将所述SLIMbus总线选择连接到所述USB2.0差分对管脚、标准未定义的B6/B7管脚、或者SBU1/SBU2(A8/B8)管脚。
可选地,所述外设设备还包括外设设备控制模块及外设供电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机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见实施例2中的终端外设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包括主机音频模块及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其中所述主机音频模块通过SLIMbus总线连接到所述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可选地,所述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包括USB2.0差分对管脚,所述主机音频模块通过SLIMbus总线连接到所述USB2.0差分对管脚。
可选地,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信道切换模块,所述主机音频模块通过所述信道切换模块将所述SLIMbus总线连接到所述USB2.0差分对管脚。
可选地,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CPU系统模块、控制器模块及电源管理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机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见实施例1中的主机设备或终端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外设设备,所述外设设备包括外设音频模块及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其中所述外设音频模块通过SLIMbus总线连接到所述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可选地,所述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包括USB2.0差分对管脚,所述外设音频模块通过SLIMbus总线连接到USB2.0差分对管脚。
可选地,所述外设设备还包括信道选择模块,所述外设音频模块通过所述信道选择模块将所述SLIMbus总线连接到所述USB2.0差分对管脚。
可选地,所述外设设备还包括外设设备控制模块及外设供电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包括但不限于:Micro USB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机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见实施例1中的终端外设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6)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道切换模块,第一音频模块和通用串行总线USB插座;其中,
所述信道切换模块,通过低功耗芯片间串行媒体总线SLIMbus与所述第一音频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音频模块发送的信号路由至所述USB插座;
第一音频模块,用于产生所述信号;
所述USB插座,与所述信道切换模块连接,用于提供所述终端与终端外设之间的物理连接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系统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音频模块和所述信道切换模块连接,用于与网络侧进行信息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通道配置模块,分别与所述系统模块和终端外设连接,用于检测所述USB插座是否有终端外设接入,并将用于指示是否有外设接入的指示信息上报至所述系统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系统模块连接,接收所述系统模块发送的通知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通知信息后为终端外设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座为Micro USB插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切换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双路单刀双掷开关电路,所述SLIMbus通过所述双路单刀双掷开关电路与所述USB插座的指定引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SLIMbus的CLK引脚和DATA引脚通过所述双路单刀双掷开关电路与所述USB插座中的D+引脚和D-引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座为Micro USB插座时,所述通道配置模块为通道配置总线,该通道配置总线为USB iBUS总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座为USB Type-C插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切换电路,该第一切换电路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在SLIMbus与所述USB Type-C插座之间形成所述终端外设的插头正向插入时的第一通路和所述插头反向插入时的第二通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SLIMbus的CLK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插座中A6引脚和B6引脚短接后的电路连接,并通过所述A6引脚与所述终端外设连接;以及所述SLIMbus的DATA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插座中A7引脚和B7引脚短接后的电路连接,并通过所述A7引脚与所述终端外设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SLIMbus的CLK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插座中A6引脚和B6引脚短接后的电路连接,并通过所述B6引脚与所述终端外设连接;以及所述SLIMbus的DATA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插座中A7引脚和B7引脚短接后的电路连接,并通过所述B7引脚与所述终端外设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切换模块包括:
第二切换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正向插入时,通过第一切换开关将所述SLIMbus的CLK引脚和DATA引脚分别接入所述USB插座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以及在检测到反向插入时,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将所述SLIMbus的CLK引脚和DATA引脚分别接入所述USB插座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包括:所述USB插座的B6引脚和B7引脚;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第四引脚分别包括:所述USBType-C插座的A6和A7引脚。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切换模块包括:
第三切换电路,用于用于在检测到正向插入时,通过第二切换开关将所述SLIMbus的CLK引脚和DATA引脚分别接入所述USB插座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以及在检测到反向插入时,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将所述SLIMbus的CLK引脚和DATA引脚分别接入所述USB插座的第六引脚和第五引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为所述USBType-C插座的扩展引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分别包括:所述USB Type-C插座的A8引脚和B8引脚。
18.根据权利要求9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通道控制器CC,用于检测所述终端外设的插头的插入方向,以及通过CC总线与所述终端外设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插入方向包括:正向插入和反向插入。
1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存储器、射频收发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频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编译码器CODEC,数字信号处理器、扬声器、音频放大器。
21.一种基于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终端外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音频模块和USB插头;其中,
所述第二音频模块,与所述USB插头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外设所接入终端通过低功耗芯片间串行媒体总线SLIMbus发送的信号;
所述USB插头,用于与所述终端的USB插座连接,以及将从所述USB插座接收的所述信号转发至所述第二音频模块。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外设,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外设还包括:
信道选择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音频模块和所述USB插头之间,用于选择连接所述第二音频模块和所述USB插头之间的通信通道,并通过所述通信通道连接所述第二音频模块和所述USB插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外设,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选择模块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外设,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外设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维护所述终端外设标识,并对所述第二音频模块进行初始化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外设,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外设还包括:供电模块,与所述USB插头连接,用于通过所述USB插头从所述终端获取电源,并为所述终端外设供电。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外设,其特征在于,USB插头为Micro USB插头。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外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SB插头为Micro USB插头时,所述控制模块具有USB iBUS总线,该USB iBUS总线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终端。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外设,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头为USB Type-C插头。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外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SB插头为USB Type-C插头时,所述控制模块设置有CC总线接口或USB总线接口,所述CC总线接口或所述USB总线接口用于与所述终端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外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音频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编译码器CODEC,麦克风数模转换器MIC DAC、耳机放大器、人机交互设备HID、扬声器。
3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通过低功耗芯片间串行媒体总线SLIM bus将信号路由至所述终端中的通用串行总线USB插座,并经由该USB插座将所述信号发送至终端外设。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座包括:Micro USB插座或USBType-C插座。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SLIMbus向所述终端外设发送所述终端外设的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通过通道控制器CC总线向所述终端外设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34.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外设通过所述终端外设的通用串行总线USB插头接收来自终端通过低功耗芯片间串行媒体总线SLIM bus发送的信号。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头包括:Micro USB插头或USBType-C插头。
36.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以及权利要求2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外设。
CN201610579247.2A 2016-07-20 2016-07-20 终端、终端外设、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数据传输系统 Active CN107643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9247.2A CN107643994B (zh) 2016-07-20 2016-07-20 终端、终端外设、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数据传输系统
PCT/CN2016/105762 WO2018014471A1 (zh) 2016-07-20 2016-11-14 终端、终端外设、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数据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9247.2A CN107643994B (zh) 2016-07-20 2016-07-20 终端、终端外设、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数据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3994A true CN107643994A (zh) 2018-01-30
CN107643994B CN107643994B (zh) 2021-11-30

Family

ID=60991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9247.2A Active CN107643994B (zh) 2016-07-20 2016-07-20 终端、终端外设、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数据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43994B (zh)
WO (1) WO201801447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0005A (zh) * 2018-04-26 2018-08-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电路、音频判断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096468A (zh) * 2019-05-08 2019-08-06 西北大学 一种基于fpga架构手机模块及其与手机的连接方法
CN113795830A (zh) * 2020-08-11 2021-12-1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type-c接口的信号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013379A (zh) * 2021-10-22 2023-04-25 广州开得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录播设备的控制电路及录播设备
TWI817862B (zh) * 2022-12-09 2023-10-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電腦組件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7035B (zh) * 2019-12-23 2024-01-16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外设处理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13817241U (zh) 2020-03-27 2021-07-27 威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管理装置
CN112512133B (zh) * 2020-11-18 2022-04-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向投屏音频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8361A1 (en) * 2006-11-07 2008-05-08 Nokia Corporation Multiradio priority control based on modem buffer load
US20090215320A1 (en) * 2007-10-19 2009-08-2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icro usb compatible combo system connector
CN201359725Y (zh) * 2009-01-21 2009-12-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Usb接口电路及具有所述电路的便携式手持设备
CN103975317A (zh) * 2011-12-16 2014-08-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经由总线上的多条数据线来发送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134862A1 (en) * 2013-11-14 2015-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sending data via additional secondary data lines on a bus
CN104918183A (zh) * 2015-04-09 2015-09-16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左右声道切换电路以及切换方法
CN105120404A (zh) * 2015-07-31 2015-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设备、终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05635885A (zh) * 2016-03-21 2016-06-0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Usb接口复用电路、移动终端和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9243A (zh) * 2006-05-19 2009-06-03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音频处理
CN104063348B (zh) * 2014-06-17 2018-01-19 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兼容usb通讯与音频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CN205139907U (zh) * 2015-08-05 2016-04-06 东莞铭基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USB Type-C数据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8361A1 (en) * 2006-11-07 2008-05-08 Nokia Corporation Multiradio priority control based on modem buffer load
US20090215320A1 (en) * 2007-10-19 2009-08-2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icro usb compatible combo system connector
CN201359725Y (zh) * 2009-01-21 2009-12-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Usb接口电路及具有所述电路的便携式手持设备
CN103975317A (zh) * 2011-12-16 2014-08-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经由总线上的多条数据线来发送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134862A1 (en) * 2013-11-14 2015-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sending data via additional secondary data lines on a bus
CN104918183A (zh) * 2015-04-09 2015-09-16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左右声道切换电路以及切换方法
CN105120404A (zh) * 2015-07-31 2015-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设备、终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05635885A (zh) * 2016-03-21 2016-06-0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Usb接口复用电路、移动终端和耳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0005A (zh) * 2018-04-26 2018-08-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电路、音频判断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430005B (zh) * 2018-04-26 2021-04-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电路、音频判断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096468A (zh) * 2019-05-08 2019-08-06 西北大学 一种基于fpga架构手机模块及其与手机的连接方法
CN113795830A (zh) * 2020-08-11 2021-12-1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type-c接口的信号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2032480A1 (zh) * 2020-08-11 2022-02-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type-c接口的信号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013379A (zh) * 2021-10-22 2023-04-25 广州开得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录播设备的控制电路及录播设备
CN116013379B (zh) * 2021-10-22 2024-04-02 广州开得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录播设备的控制电路及录播设备
TWI817862B (zh) * 2022-12-09 2023-10-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電腦組件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14471A1 (zh) 2018-01-25
CN107643994B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43994A (zh) 终端、终端外设、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数据传输系统
CN108666826A (zh) 一种转接头、终端设备和转接头系统
CN109660913B (zh) 终端、终端外设、信号传输系统以及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05120404B (zh) 一种音频设备、终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01931674B (zh) 一种共用Micro-USB接口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35115A (zh) 音频传送
CN109660894B (zh) 终端外设及音频信号的传输方法
CN105393462B (zh) 具有用于通信传输性能信息的电路装置的线缆
US20170124016A1 (en) Enhanced communications over a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type-c cable
CN105635885A (zh) Usb接口复用电路、移动终端和耳机
CN108733609B (zh) 双usb接口的切换电路、智能切换装置以及切换方法
WO2004077431A1 (fr) Baladeur a reseau
CN204244456U (zh) 耳机
CN204761690U (zh) 耳机电路
CN107210784A (zh) 穿戴设备
CN203813935U (zh) 音频传输装置以及组装块
CN203661260U (zh) 音频传输装置
CN204244455U (zh) 耳机
CN116761110A (zh) 一种多点蓝牙耳机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以及设备
CN112492433A (zh) 一种充电盒、无线耳机与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CN207198837U (zh) Usb声卡
CN106131732A (zh) 一种耳机
CN110035346A (zh) 蓝牙耳机的通信方法、装置、蓝牙耳机及存储介质
CN204482024U (zh) 一种耳机电路
CN210351552U (zh) 一种usb游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