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2827B - 空气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2827B
CN107642827B CN201710875635.XA CN201710875635A CN107642827B CN 107642827 B CN107642827 B CN 107642827B CN 201710875635 A CN201710875635 A CN 201710875635A CN 107642827 B CN107642827 B CN 1076428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guide
locking
sliding block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756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42827A (zh
Inventor
陆秀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ontemporary bl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ontemporary Bl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ontemporary Bl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ontemporary Bl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034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14701A/zh
Priority to CN201710875635.XA priority patent/CN1076428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42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2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42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2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空气净化装置、嵌入壳体、锁紧机构以及从动锁紧机构,空气净化装置可拆卸的安装于嵌入壳体内部,空气净化装置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锁紧机构设置于空气净化装置上,锁紧机构用于将空气净化装置锁紧固定在嵌入壳体内,且锁紧机构设置成可在锁紧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从动锁紧机构安装于嵌入壳体上,从动锁紧机构用于配合锁紧机构将空气净化装置锁紧固定在嵌入壳体内,且从动锁紧机构设置为可在锁紧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气质量的问题越来越重视,拥有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家用嵌入式空气净化器通常需要在墙体上开设安装槽,不仅破坏了建筑物的力学性能,同时一旦安装后,后期拆卸不易,因此空气净化器的滤芯难以得到有效的清洁,从而使得滤材因长期使用造成堵塞时难以得到及时的清洗或更换导致整机净化空气的能力越来越小,甚至滤材细菌严重超标,过滤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给家庭带来潜在危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空气净化装置、嵌入壳体、锁紧机构以及从动锁紧机构,空气净化装置可拆卸的安装于嵌入壳体内部,空气净化装置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锁紧机构设置于空气净化装置上,锁紧机构用于将空气净化装置锁紧固定在嵌入壳体内,且锁紧机构设置成可在锁紧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从动锁紧机构安装于嵌入壳体上,从动锁紧机构用于配合锁紧机构将空气净化装置锁紧固定在嵌入壳体内,且从动锁紧机构设置为可在锁紧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锁紧装置、净化装置,锁紧装置与净化装置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净化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的空气净化机构,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壳体、封闭壳体、锁紧机构,锁紧机构设置于壳体和封闭壳体形成的容置空腔内部,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触发组件、锁紧组件、从动锁紧组件,触发组件用于接收并传递触发力,所述的锁紧组件位于触发组件和从动锁紧组件之间用于接收触发组件传递的触发力并将触发力传递至从动锁紧组件,所述的从动锁紧组件用于接收锁紧组件传递的触发力并利用触发力进行锁紧。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触发组件包括触动滑块、滑块,触动滑块和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一端与触动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滑动接触,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导槽,导槽的导向方向垂直于壳体,第一推杆的中心轴线方向与导槽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的封闭壳体上开设有导孔,所述的导孔与触动滑块相匹配,触动滑块可在导孔内沿导孔的深度方向滑动并推动第一推杆沿导槽的导向方向运动,所述的滑块位于第一推杆自由端与壳体之间,滑块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自由端为第一推杆与滑块接触的端部,第一推杆可推动滑块沿导槽的导向方向向靠近壳体的方向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锁紧组件包括连杆机构、偏心轮,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导向机构和限位机构,连杆机构位于滑块与偏心轮之间,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滑块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活动连接,滑块在第一推杆的推动下沿导槽的导向方向向靠近壳体的方向运动时,连杆机构在导向机构和限位机构的共同作用下推动偏心轮绕自身旋转中心做顺时针旋转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连杆机构为由四根连杆组成的可活动的四连杆机构,所述的四根连杆分别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其中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滑块三者之间铰接且该铰接轴的芯线方向与导槽的导向方向一致,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与偏心轮三者之间铰接,且该铰接轴的芯线方向与导槽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一连杆与第四连杆铰接,且该铰接轴的芯线方向与导槽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铰接,且该铰接轴的芯线方向与导槽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一连杆与第四连杆之间的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的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弹性力推动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导向机构为四块导向块,分别为第一导向块、第二导向块、第三导向块、第四导向块,所述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于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之间,所述的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位于第三导向块和第四导向块之间,所述的限位机构为两块限位弧板,分别为第一限位弧板、第二限位弧板,所述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位于第一限位弧板与第二限位弧板之间,导向块与连杆接触的壁部设置有弧形引导面,弧形引导面使得连杆机构在随着滑块沿导槽的导向方向向靠近壳体方向运动时,位于导向块之间的连杆绕连杆铰接轴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旋转运动,限位弧板包括竖直限位段和水平限位段,所述的竖直限位段用于限制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沿垂直于导槽导向方向向远离壳体的方向运动,所述的水平限位段用于限制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沿平行于导槽导向方向相互远离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偏心轮包括偏心轮本体,偏心轮本体上偏心设置有偏移导孔,所述的偏移导孔与上述的导向杆相匹配,导向杆可在偏移导孔内沿偏移导孔的偏移方向运动,所述的偏心轮安装于壳体上且可绕自身轴线做旋转运动,其中偏心轮的旋转中心位于连杆机构伸展方向的侧边,所述的壳体上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的中心位于连杆机构伸展方向的右边,所述的偏心轮的旋转中心处开设有与安装孔相匹配的连接孔,安装孔与连接孔中匹配有连轴,连轴的中心轴线方向与导槽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的偏心轮上还设置有弧形导板,弧形导板和封闭壳体之间设置有从动锁紧组件,所述的从动锁紧组件包括第二推杆、第二弹簧,第二推杆的一端与弧形导板滑动接触、另一端穿过封闭壳体伸出锁紧装置外部,第二推杆的中心轴线方向与导槽的导向方向一致,第二推杆与封闭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弹性力推动第二推杆沿自身中心轴线方向向靠近偏心轮的方向运动,所述的弧形导板随偏心轮的旋转推动第二推杆沿自身中心轴线方向远离偏心轮的方向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从动锁紧组件还包括导轮,所述的导轮设置于第二推杆与弧形导板接触的端部,导轮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于第二推杆上,且该铰接轴的芯线与连杆机构的伸展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二推杆靠近封闭壳体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的长度延伸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二推杆的中心轴线方向以及连杆机构的伸展方向,安装块朝向封闭壳体的端侧设置有两个锁紧柱,分别为第一锁紧柱、第二锁紧柱,第一锁紧柱、第二锁紧柱沿安装块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第一锁紧柱、第二锁紧柱的长度沿第二推杆的中心轴线方向向靠近封闭壳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的封闭壳体上开设有与第一锁紧柱、第二锁紧柱相对应并匹配的锁紧孔,第一锁紧柱、第二锁紧柱可通过锁紧孔伸出封闭壳体外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嵌入壳体包括嵌入壳体本体,嵌入壳体本体为两端开口的矩形壳体,嵌入壳体本体的底部开口处匹配安装有可活动的百叶隔板,嵌入壳体本体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与锁紧机构配合的从动锁紧机构,所述的从动锁紧机构包括扭杆,扭杆穿设于嵌入壳体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面之间且扭杆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的扭杆包括扭杆本体,扭杆本体上设置有锁紧卡板,锁紧卡板为矩形板体,且锁紧卡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扭杆本体的中心轴线,扭杆本体上还设置有夹紧复位组件,所述的百叶隔板包括百叶隔板本体,百叶隔板本体为长方形板体且百叶隔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与嵌入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一致,百叶隔板本体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其中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沿百叶隔板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的嵌入壳体本体上开设有弧形导孔、通孔,所述的第一安装柱与弧形导孔匹配连接,所述的第二安装柱与通孔连接,其中第一安装柱的直径与上述第一锁紧柱的直径和第二锁紧柱的直径相等,所述的第一安装柱可绕第二安装柱在弧形导孔内向靠近嵌入壳体本体底部的方向旋转,所述的锁紧卡板分为锁紧段和开合段,锁紧段的长度大于开合段的长度,所述的锁紧段和开合段分置于扭杆本体的一侧,其中锁紧段用于配合触发组件完成触发力的传递,开合段用于完成从动锁紧机构由锁紧状态向打开状态的切换,所述的嵌入壳体本体开口端部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开设于嵌入壳体本体宽度方向上的侧壁,所述的容置槽设置有两个槽口,其中一个槽口朝向嵌入壳体本体的内腔且与该内腔接通,容置槽的另一个槽口朝向嵌入壳体本体的开口处且与外界接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扭杆本体上还设置有复位杆,复位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扭杆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复位杆和嵌入壳体本体之间设置有夹紧复位组件,夹紧复位组件用于产生扭杆本体在锁紧状态以及打开状态下旋转所需的扭力,所述的夹紧复位组件包括蓄力套筒、第三弹簧,所述的蓄力套筒同轴套设于扭杆本体上,所述的第三弹簧位于嵌入壳体本体与蓄力套筒之间,第三弹簧同轴穿设于扭杆本体上且第三弹簧的一端与嵌入壳体本体抵实接触、另一端与蓄力套筒接触,所述的蓄力套筒位于复位杆和第三弹簧之间,第三弹簧的弹性力推动蓄力套筒沿扭杆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向靠近复位杆的方向运动,所述的蓄力套筒朝向复位杆的端部开设有弧形导槽,弧形导槽的槽深方向与扭杆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一致,且槽深延伸方向远离复位杆,复位杆可随扭杆本体的转动沿着其中一槽壁由槽口运动至槽底并由槽底沿另一槽壁运动至槽口,所述的蓄力套筒内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的第三弹簧一端与蓄力套筒内的限位台阶抵实接触、另一端与嵌入壳体本体抵实接触,所述的扭杆本体靠近夹紧复位组件的端侧开设有限位圆弧槽,限位圆弧槽与设置与嵌入壳体本体上的限位块配合,用以对扭杆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
空气净化器的嵌入锁紧以及锁紧解除方法,其方法在于:
(一)空气净化装置的嵌入锁紧过程;
S1:人工对空气净化装置施加沿嵌入壳体本体内腔槽深方向上的推力,空气净化装置向嵌入壳体本体内腔运动,锁紧卡板的锁紧段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封闭壳体侧壁接触,锁紧卡板朝向嵌入壳体本体的内腔顺时针旋转,锁紧卡板带动扭杆本体做顺时针旋转,扭杆本体带动复位杆由弧形导槽的底部沿槽壁向槽口方向运动,从而复位杆推动蓄力套筒沿扭杆本体中心轴线向靠近第三弹簧的方向运动,蓄力套筒压缩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处于储能状态,随着空气净化装置的继续装入,锁紧卡板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复位杆继续沿弧形导槽的槽壁向槽口运动,当复位杆运动至槽口时,锁紧卡板的锁紧段与触动滑块接触,此时第三弹簧的行程被压缩至最短;
S2:当锁紧卡板的锁紧段与触动滑块接触时,锁紧卡板推动触动滑块沿导孔的深度方向向靠近壳体的方向运动,进一步的,触动滑块通过第一推杆推动滑块向靠近壳体的方向运动,连杆机构随着滑块向靠近壳体的方向运动,连杆机构在向壳体运动时,位于导向块之间的连杆绕连杆铰接轴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旋转运动,同时,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以及限位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并压缩第一弹簧,使得第一弹簧完成弹性势能的储存,在此过程中,连杆机构在垂直于导槽导向方向上的长度伸长,所述的导向杆在偏移导孔内滑动,进而推动偏心轮绕自身旋转中心进行顺时针旋转运动,旋转的偏心轮带动弧形导板转动,进一步的,导轮沿弧形导板滚动使得第二推杆沿导槽的导向方向向远离壳体的方向运动,最终推动第一锁紧柱、第二锁紧柱穿过封闭壳体上的锁紧孔向外伸出,在此过程中,第二弹簧完成弹性势能的储存;
S3:随着空气净化装置的继续装入,空气净化装置的底部与百叶隔板接触,进一步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底部推动百叶隔板本体上的第一安装柱绕第二安装柱在弧形导孔内向靠近嵌入壳体本体底部的方向旋转,此时,弧形导孔远离嵌入壳体本体底部处出现空缺,所述的第一锁紧柱、第二锁紧柱伸出封闭壳体并插入弧形导孔内,此时撤去外力,空气净化装置被固定锁紧在嵌入壳体内部;
(二)空气净化装置的解除锁紧过程;
S4:人工拨动锁紧卡板的开合段,使得锁紧卡板继续绕顺时针方向转动,最终使得锁紧卡板的锁紧段与触动滑块脱离配合,此时,触发力消失,第一弹簧释放弹性势能,第一弹簧的弹性力推动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进一步的,连杆机构沿导槽的导向方向向远离壳体的方向运动,位于导向块之间的连杆脱离导向块的约束,位于导向块之间的连杆绕连杆铰接轴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旋转运动,在此过程中,连杆机构在垂直于导槽导向方向上的长度收缩,所述的导向杆在偏移导孔内滑动,进而推动偏心轮绕自身旋转中心进行逆时针旋转运动;旋转的偏心轮驱动弧形导板转动,第二弹簧释放弹性势能,第二弹簧的弹性力通过第二推杆驱动导轮,导轮沿弧形导板滚动使得第二推杆沿导槽导向方向向靠近壳体的方向运动,安装块同步运动,进一步的,使得第一锁紧柱、第二锁紧柱脱离与弧形导孔的配合,最终,第一锁紧柱、第二锁紧柱通过锁紧孔收缩入封闭壳体内,此时,空气净化装置与嵌入壳体之间的锁紧解除;
S5:滑块随着连杆机构的运动沿导槽的导向方向向远离壳体的方向运动,进一步的,滑块通过第一推杆推动触动滑块沿导槽的导向方向向远离壳体的方向运动,最终,触动滑块在限位槽和限位凸块的配合下恢复初始位置,将空气净化装置从嵌入壳体内取出后,松开锁紧卡板,第三弹簧释放弹性势能,第三弹簧的弹性力推动蓄力套筒沿扭杆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向靠近复位杆的方向运动,使得复位杆沿弧形导槽的槽壁由槽口向槽底运动,同时扭杆发生翻转,在限位圆弧槽和限位块的配合下,扭杆恢复到初始位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发明时,无需将空气净化器与建筑物墙体直接连接,将空气净化器加装入嵌入壳体中,将嵌入壳体与建筑物墙体连接,更换空气净化器中的滤芯时,将空气净化器从嵌入壳体中取出即可,安装、更换方便,同时不会反复破坏建筑物墙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与嵌入壳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锁紧装置与净化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锁紧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锁紧机构在锁紧装置内的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锁紧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锁紧机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滑块、连杆机构、偏心轮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锁紧机构中偏心轮与从动锁紧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锁紧机构在锁紧装置内的布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锁紧机构在锁紧装置内的布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锁紧机构在锁紧装置内的布置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嵌入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嵌入壳体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从动锁紧机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扭杆本体、夹紧复位组件、第三弹簧配合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扭杆本体、夹紧复位组件、第三弹簧配合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的扭杆本体、夹紧复位组件、第三弹簧配合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的扭杆本体、夹紧复位组件、第三弹簧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安装入嵌入壳体中的剖视图。
图21为图20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0、空气净化装置;
110、锁紧装置;111、壳体;112、导向机构;112a、第一导向块;112b、第二导向块;112c、第三导向块;112d、第四导向块;113、限位机构;113a、第一限位弧板;113b、第二限位弧板;114、导槽;115、安装孔;116、封闭壳体;116a、锁紧孔;
120、净化装置;
200、嵌入壳体;
210、嵌入壳体本体;211、弧形导孔;
220、百叶隔板;221、百叶隔板本体;221a、第一安装柱;221b、第二安装柱;
300、锁紧机构;
310、触发组件;311、触动滑块;312、第一推杆;313、滚轮;
320、滑块;
330、连杆机构;331、连杆;331a、第一连杆;331b、第二连杆;331c、第三连杆;331d、第四连杆;332、第一连接架;333、第二连接架;334、第一弹簧;335、第三连接架;335a、导向杆;
340、偏心轮;341、偏心轮本体;342、偏移导孔;343、连接孔;344、弧形导板;
350、从动锁紧组件;351、导轮;352、第二推杆;353、第二弹簧;354、安装块;354a、第一锁紧柱;354b、第二锁紧柱;
400、从动锁紧机构;
410、扭杆、411、扭杆本体;411a、限位圆弧槽;412、锁紧卡板;413、复位杆;420、夹紧复位组件;
430、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20所示,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空气净化装置100、嵌入壳体200、锁紧机构300以及从动锁紧机构400,空气净化装置100可拆卸的安装于嵌入壳体200内部,空气净化装置100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锁紧机构300设置于空气净化装置100上,锁紧机构300用于将空气净化装置100锁紧固定在嵌入壳体200内,且锁紧机构300设置成可在锁紧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从动锁紧机构400安装于嵌入壳体200上,从动锁紧机构400用于配合锁紧机构300将空气净化装置100锁紧固定在嵌入壳体200内,且从动锁紧机构400设置为可在锁紧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包括锁紧装置110、净化装置120,锁紧装置110与净化装置120之间可拆卸连接,其意义在于,锁紧装置110和净化装置120其中任意一个损坏时,可单独拆卸更换,节省了维修成本,所述的净化装置120内设置有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的空气净化机构,所述的锁紧装置110包括壳体111、封闭壳体116、锁紧机构300,锁紧机构300设置于壳体111和封闭壳体形成的容置空腔内部。
所述的锁紧机构300包括触发组件310、锁紧组件、从动锁紧组件350,触发组件310用于接收并传递触发力,所述的锁紧组件位于触发组件310和从动锁紧组件350之间用于接收触发组件310传递的触发力并将触发力传递至从动锁紧组件350,所述的从动锁紧组件350用于接收锁紧组件传递的触发力并利用触发力进行锁紧。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触发组件310包括触动滑块311、滑块320,触动滑块311和滑块320之间设置有第一推杆312,第一推杆312的一端与触动滑块3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320滑动接触,所述的壳体111上设置有导槽114,导槽114的导向方向垂直于壳体111,第一推杆312的中心轴线方向与导槽114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的封闭壳体116上开设有导孔,所述的导孔与触动滑块311相匹配,触动滑块311可在导孔内沿导孔的深度方向滑动并推动第一推杆312沿导槽114的导向方向运动,所述的滑块320位于第一推杆312自由端(即第一推杆312与滑块320接触的端部)与壳体111之间,滑块320与壳体111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推杆312可推动滑块320沿导槽114的导向方向向靠近壳体111的方向运动。
更为完善的,所述的触动滑块311与导槽114之间还设置有导向限位机构,所述的导向限位机构为开设于触动滑块311上的限位槽和设置于导槽114上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凸块,所述的限位槽的槽深方向垂直于导槽114的导向方向,限位槽沿导槽114导向方向的宽度与滑块320和壳体111之间间隙的差值为5-10mm,优选的为8-9mm,其意义在于,可以保证触动滑块311沿导槽114导向方向有足够的滑动距离,使得第一推杆312将滑块320压实在壳体111上,所述的第一推杆312与滑块320接触的端部设置有滚轮313,滚轮313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于第一推杆312上,且该铰接轴的芯线方向与第一推杆312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
所述的锁紧组件包括连杆机构330、偏心轮340,所述的壳体111上还设置有导向机构112和限位机构113,连杆机构330位于滑块320与偏心轮340之间,连杆机构330的一端与滑块320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340活动连接,当滑块320在第一推杆312的推动下沿导槽114的导向方向向靠近壳体111的方向运动时,连杆机构330在导向机构112和限位机构113的共同作用下推动偏心轮340绕自身旋转中心做顺时针旋转运动。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连杆机构330为由四根连杆331组成的可活动的四连杆机构,所述的四根连杆分别为第一连杆331a、第二连杆331b、第三连杆331c、第四连杆331d,其中第一连杆331a、第二连杆331b与滑块320三者之间铰接且该铰接轴的芯线方向与导槽114的导向方向一致,第三连杆331c、第四连杆331d与偏心轮340三者之间铰接,且该铰接轴的芯线方向与导槽114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一连杆331a与第四连杆331d铰接,且该铰接轴的芯线方向与导槽114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二连杆331b与第三连杆331c铰接,且该铰接轴的芯线方向与导槽114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一连杆331a与第四连杆331d之间的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第二连杆331b与第三连杆331c之间的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弹性力推动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当滑块320在第一推杆312的推动下沿导槽114的导向方向向靠近壳体111的方向运动时,第一连杆331a和第二连杆331b在导向机构112的作用下绕第一连杆331a与第二连杆331b之间的铰接轴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旋转,第三连杆331c与第四连杆331d在第一连杆331a、第二连杆331b以及导向机构112的共同作用下绕第三连杆331c和第四连杆331d的铰接轴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旋转,与此同时,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在第一连杆331a、第二连杆331b、第三连杆331c、第四连杆331d以及限位机构113的共同作用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并压缩弹性件,使得弹性件完成弹性势能的储存,在此过程中,连杆机构330在垂直于导槽114导向方向上的长度伸长,进而推动偏心轮340绕自身旋转中心进行顺时针旋转运动。
所述的导向机构112为四块导向块,分别为第一导向块112a、第二导向块112b、第三导向块112c、第四导向块112d,所述的第一连杆331a和第二连杆331b位于第一导向块112a和第二导向块112b之间,所述的第三连杆331c和第四连杆331d位于第三导向块112c和第四导向块112d之间,所述的限位机构113为两块限位弧板,分别为第一限位弧板113a、第二限位弧板113b,所述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位于第一限位弧板113a与第二限位弧板113b之间,导向块与连杆331接触的壁部设置有弧形引导面,弧形引导面使得连杆机构330在随着滑块320沿导槽114的导向方向向靠近壳体方向运动时,位于导向块之间的连杆331绕连杆331铰接轴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旋转运动,限位弧板包括竖直限位段和水平限位段,所述的竖直限位段用于限制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沿垂直于导槽114导向方向向远离壳体111的方向运动,所述的水平限位段用于限制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沿平行于导槽114导向方向相互远离运动。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第一铰接点处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架332,第一连杆331a、第一连接架332、第四连杆331d三者之间铰接,且该铰接轴的芯线与导槽114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二铰接点处设置有第二连接架333,第二连杆331b、第二连接架333、第三连杆331c三种之间铰接,且该铰接轴的芯线与导槽114的导向方向一致,上述的第一连接架包括第一导杆和第一限位板,第二连接架包括第二导杆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的弹性件为第一弹簧334,第一弹簧334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套杆上并与第一限位板接触,第一弹簧334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导杆并与第二限位板接触,所述的第一弹簧334为圆柱螺旋弹簧且为压缩弹簧,所述的第三连杆331c、第四连杆331d、偏心轮340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三连接架335,第三连接架335包括支撑架和导向杆335a,导向杆335a与支撑架配合将第三连杆331c、第四连杆331d、偏心轮340三者铰接连接,其中导向杆335a的中心轴线与导槽114的导向方向一致。
所述的偏心轮340包括偏心轮本体341,偏心轮本体341上偏心设置有偏移导孔342,所述的偏移导孔342与上述的导向杆335a相匹配,导向杆335a可在偏移导孔342内沿偏移导孔342的偏移方向运动,所述的偏心轮340安装于壳体111上且可绕自身轴线做旋转运动,其中偏心轮340的旋转中心位于连杆机构330伸展方向的侧边,本实施例中,偏心轮340的旋转中心位于连杆机构330伸展方向的右边,其意义在于,当连杆机构330做伸展运动时,导向杆335a在偏移导孔342内沿偏移导孔342的偏移方向运动,从而推动偏心轮340做顺时针旋转运动。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壳体111上还开设有安装孔115,所述的安装孔115的中心位于连杆机构330伸展方向的右边,所述的偏心轮340的旋转中心处开设有与安装孔115相匹配的连接孔343,安装孔115与连接孔343中匹配有连轴,连轴的中心轴线方向与导槽114的导向方向一致。
所述的偏心轮340上还设置有弧形导板344,弧形导板344和封闭壳体116之间设置有从动锁紧组件350,所述的从动锁紧组件350包括第二推杆352、第二弹簧353,第二推杆352的一端与弧形导板344滑动接触、另一端穿过封闭壳体116伸出锁紧装置110外部,第二推杆352的中心轴线方向与导槽114的导向方向一致,第二推杆352与封闭壳体116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353,第二弹簧353的弹性力推动第二推杆352沿自身中心轴线方向向靠近偏心轮340的方向运动,所述的弧形导板随偏心轮340的旋转推动第二推杆352沿自身中心轴线方向远离偏心轮340的方向运动。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从动锁紧组件350还包括导轮351,所述的导轮351设置于第二推杆352与弧形导板344接触的端部,导轮351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于第二推杆352上,且该铰接轴的芯线与连杆机构330的伸展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二推杆352靠近封闭壳体116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块354,安装块354的长度延伸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二推杆352的中心轴线方向以及连杆机构330的伸展方向,安装块354朝向封闭壳体116的端侧设置有两个锁紧柱,分别为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沿安装块345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的长度沿第二推杆352的中心轴线方向向靠近封闭壳体116的方向延伸,所述的封闭壳体116上开设有与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相对应并匹配的锁紧孔116a,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可通过锁紧孔116a伸出封闭壳体外部。
所述的嵌入壳体200包括嵌入壳体本体210,嵌入壳体本体210为两端开口的矩形壳体,嵌入壳体本体210的底部开口处匹配安装有可活动的百叶隔板220,嵌入壳体本体210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与锁紧机构300配合的从动锁紧机构400,所述的从动锁紧机构400包括扭杆410,扭杆410穿设于嵌入壳体本体210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面之间且扭杆410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的扭杆410包括扭杆本体411,扭杆本体411上设置有锁紧卡板412,锁紧卡板412为矩形板体,且锁紧卡板412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扭杆本体411的中心轴线,扭杆本体411上还设置有夹紧复位组件420。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百叶隔板220包括百叶隔板本体221,百叶隔板本体221为长方形板体且百叶隔板本体221的长度方向与嵌入壳体本体210的宽度方向一致,百叶隔板本体221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安装柱221a、第二安装柱221b,其中第一安装柱221a、第二安装柱221b沿百叶隔板本体22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的嵌入壳体本体210上开设有弧形导孔211、通孔,所述的第一安装柱221a与弧形导孔211匹配连接,所述的第二安装柱221b与通孔连接,其中第一安装柱221a的直径与上述第一锁紧柱354a的直径和第二锁紧柱354b的直径相等(即第一锁紧柱354a和第二锁紧柱354b均可与弧形导孔211相匹配),所述的第一安装柱221a可绕第二安装柱221b在弧形导孔211内向靠近嵌入壳体本体210底部的方向旋转。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锁紧卡板412分为锁紧段和开合段,优选的,锁紧段的长度大于开合段的长度,所述的锁紧段和开合段分置于扭杆本体411的一侧,其中锁紧段用于配合触发组件310完成触发力的传递,开合段用于完成从动锁紧机构由锁紧状态向打开状态的切换,所述的嵌入壳体本体210开口端部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开设于嵌入壳体本体210宽度方向上的侧壁,所述的容置槽设置有两个槽口,其中一个槽口朝向嵌入壳体本体210的内腔且与该内腔接通,容置槽的另一个槽口朝向嵌入壳体本体210的开口处且与外界接通,所述的容置槽沿嵌入壳体本体210宽度方向上的槽深与锁紧卡板412开合段长度之间的差值为2-5mm,优选的为3-4mm;容置槽沿嵌入壳体本体210高度方向上的槽深与锁紧卡板412锁紧段长度之间的差值为4-10mm,优选的为6-8mm,其意义在于,使得锁紧卡板412可以完成至少90°的旋转,从而更有效的实现从动锁紧机构400在锁紧状态和打开状态下的切换。
所述的扭杆本体411上还设置有复位杆413,复位杆41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扭杆本体411的中心轴线方向,复位杆413和嵌入壳体本体210之间设置有夹紧复位组件420,夹紧复位组件420用于产生扭杆本体411在锁紧状态以及打开状态下旋转所需的扭力。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夹紧复位组件420包括蓄力套筒、第三弹簧430,所述的蓄力套筒同轴套设于扭杆本体411上,所述的第三弹簧430位于嵌入壳体本体210与蓄力套筒之间,第三弹簧430同轴穿设于扭杆本体411上且第三弹簧430的一端与嵌入壳体本体210抵实接触、另一端与蓄力套筒接触,所述的蓄力套筒位于复位杆413和第三弹簧430之间,第三弹簧430的弹性力推动蓄力套筒沿扭杆本体411的中心轴线方向向靠近复位杆413的方向运动。
所述的蓄力套筒朝向复位杆413的端部开设有弧形导槽,弧形导槽的槽深方向与扭杆本体411的中心轴线方向一致,且槽深延伸方向远离复位杆413,复位杆413可随扭杆本体411的转动沿着其中一槽壁由槽口运动至槽底并由槽底沿另一槽壁运动至槽口,在此过程中,当复位杆413随扭杆本体411的转动沿着其中一槽壁由槽口运动至槽底时,第三弹簧430释放弹性势能,第三弹簧430推动蓄力套筒沿扭杆本体411向靠近复位杆413的方向运动,当复位杆由槽底沿另一槽壁运动至槽口时,复位杆413推动蓄力套筒沿扭杆本体411向靠近第三弹簧430的方向运动,蓄力套筒压缩第三弹簧430,第三弹簧430完成弹性势能的储存,更优的,所述的蓄力套筒内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的第三弹簧430一端与蓄力套筒内的限位台阶抵实接触、另一端与嵌入壳体本体210抵实接触。
更为完善的,所述的扭杆本体411靠近夹紧复位组件420的端侧开设有限位圆弧槽411a,限位圆弧槽411a与设置与嵌入壳体本体210上的限位块配合,用以对扭杆410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安装入嵌入壳体200时:人工对空气净化装置100施加沿嵌入壳体本体210高度方向上的推力,空气净化装置100向嵌入壳体本体210内腔运动,锁紧卡板412的锁紧段与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封闭壳体116侧壁接触,锁紧卡板412朝向嵌入壳体本体210的内腔顺时针旋转,锁紧卡板412带动扭杆本体411做顺时针旋转,扭杆本体411带动复位杆413由弧形导槽的底部沿槽壁向槽口方向运动,从而复位杆413推动蓄力套筒沿扭杆本体411中心轴线向靠近第三弹簧430的方向运动,蓄力套筒压缩第三弹簧430,第三弹簧430处于储能状态,随着空气净化装置100的继续装入,锁紧卡板412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复位杆413继续沿弧形导槽的槽壁向槽口运动,优选的,当复位杆413运动至槽口时,锁紧卡板412的锁紧段与触动滑块311接触,此时第三弹簧430的行程被压缩至最短(即第三弹簧430的弹性势能达到最大值)。
当锁紧卡板412的锁紧段与触动滑块311接触时,锁紧卡板412推动触动滑块311沿导孔的深度方向向靠近壳体111的方向运动,进一步的,触动滑块311通过第一推杆312推动滑块320向靠近壳体111的方向运动,连杆机构330随着滑块320向靠近壳体111的方向运动,连杆机构330在向壳体111运动时,位于导向块之间的连杆331绕连杆331铰接轴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旋转运动,同时,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在第一连杆331a、第二连杆331b、第三连杆331c、第四连杆331d以及限位机构113的共同作用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并压缩第一弹簧334,使得第一弹簧334完成弹性势能的储存,在此过程中,连杆机构330在垂直于导槽114导向方向上的长度伸长,所述的导向杆335a在偏移导孔342内滑动,进而推动偏心轮340绕自身旋转中心进行顺时针旋转运动。
旋转的偏心轮340带动弧形导板344转动,进一步的,导轮351沿弧形导板344滚动使得第二推杆沿导槽114的导向方向向远离壳体111的方向运动,最终推动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穿过封闭壳体116上的锁紧孔116a向外伸出,在此过程中,第二弹簧353完成弹性势能的储存。
随着空气净化装置100的继续装入,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底部与百叶隔板220接触,进一步的,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底部推动百叶隔板本体210上的第一安装柱221a绕第二安装柱221b在弧形导孔211内向靠近嵌入壳体本体210底部的方向旋转,此时,弧形导孔211远离嵌入壳体本体210底部处出现空缺,所述的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伸出封闭壳体116并插入弧形导孔211内,此时撤去外力,空气净化装置100被固定锁紧在嵌入壳体200内部。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100从嵌入壳体200取出时:人工拨动锁紧卡板412的开合段,使得锁紧卡板412继续绕顺时针方向转动,最终使得锁紧卡板412的锁紧段与触动滑块311脱离配合,此时,触发力消失,第一弹簧334释放弹性势能,第一弹簧344的弹性力推动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进一步的,连杆机构330沿导槽114的导向方向向远离壳体111的方向运动,位于导向块之间的连杆331脱离导向块的约束,位于导向块之间的连杆331绕连杆331铰接轴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旋转运动,在此过程中,连杆机构330在垂直于导槽114导向方向上的长度收缩,所述的导向杆335a在偏移导孔342内滑动,进而推动偏心轮340绕自身旋转中心进行逆时针旋转运动;旋转的偏心轮340驱动弧形导板344转动,第二弹簧353释放弹性势能,第二弹簧的弹性力353通过第二推杆352驱动导轮351,导轮351沿弧形导板344滚动使得第二推杆352沿导槽114导向方向向靠近壳体111的方向运动,安装块354同步运动,进一步的,使得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脱离与弧形导孔211的配合,最终,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通过锁紧孔116a收缩入封闭壳体116内,此时,空气净化装置100与嵌入壳体200之间的锁紧解除,同时滑块320随着连杆机构330的运动沿导槽114的导向方向向远离壳体111的方向运动,进一步的,滑块320通过第一推杆312推动触动滑块沿导槽114的导向方向向远离壳体111的方向运动,最终,触动滑块320在限位槽和限位凸块的配合下恢复初始位置。
将空气净化装置100从嵌入壳体200内取出后,松开锁紧卡板412,第三弹簧430释放弹性势能,第三弹簧430的弹性力推动蓄力套筒沿扭杆本体411的中心轴线方向向靠近复位杆413的方向运动,使得复位杆413沿弧形导槽的槽壁由槽口向槽底运动,同时扭杆410发生翻转,在限位圆弧槽411a和限位块的配合下,扭杆410恢复到初始位置。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所述的锁紧机构300设置有两个,锁紧机构300设置于壳体111的两侧且关于壳体111中心线对称,所述的从动锁紧机构400设置为两个,且从动锁紧机构400关于嵌入壳体本体210的中心轴线对称;其意义在于,相较于实施例一而言,本实施例的锁紧机构300受力更加平衡且锁紧效果更佳。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嵌入壳体本体210上开设有与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相匹配的束紧孔,空气净化装置100在装入嵌入壳体200的过程中,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穿过封闭壳体116上的锁紧孔116a向外伸出,优选的,当束紧孔与锁紧孔116a共轴线时,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的伸长量达到最大值,此时,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插入对应的束紧孔内,空气净化装置100被固定锁紧在嵌入壳体200中。
空气净化器的嵌入锁紧以及锁紧解除方法,其方法在于:
(一)空气净化装置的嵌入锁紧过程;
S1:人工对空气净化装置100施加沿嵌入壳体本体210高度方向上的推力,空气净化装置100向嵌入壳体本体210内腔运动,锁紧卡板412的锁紧段与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封闭壳体116侧壁接触,锁紧卡板412朝向嵌入壳体本体210的内腔顺时针旋转,锁紧卡板412带动扭杆本体411做顺时针旋转,扭杆本体411带动复位杆413由弧形导槽的底部沿槽壁向槽口方向运动,从而复位杆413推动蓄力套筒沿扭杆本体411中心轴线向靠近第三弹簧430的方向运动,蓄力套筒压缩第三弹簧430,第三弹簧430处于储能状态,随着空气净化装置100的继续装入,锁紧卡板412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复位杆413继续沿弧形导槽的槽壁向槽口运动,优选的,当复位杆413运动至槽口时,锁紧卡板412的锁紧段与触动滑块311接触,此时第三弹簧430的行程被压缩至最短(即第三弹簧430的弹性势能达到最大值);
S2:当锁紧卡板412的锁紧段与触动滑块311接触时,锁紧卡板412推动触动滑块311沿导孔的深度方向向靠近壳体111的方向运动,进一步的,触动滑块311通过第一推杆312推动滑块320向靠近壳体111的方向运动,连杆机构330随着滑块320向靠近壳体111的方向运动,连杆机构330在向壳体111运动时,位于导向块之间的连杆331绕连杆331铰接轴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旋转运动,同时,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在第一连杆331a、第二连杆331b、第三连杆331c、第四连杆331d以及限位机构113的共同作用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并压缩第一弹簧334,使得第一弹簧334完成弹性势能的储存,在此过程中,连杆机构330在垂直于导槽114导向方向上的长度伸长,所述的导向杆335a在偏移导孔342内滑动,进而推动偏心轮340绕自身旋转中心进行顺时针旋转运动,旋转的偏心轮340带动弧形导板344转动,进一步的,导轮351沿弧形导板344滚动使得第二推杆沿导槽114的导向方向向远离壳体111的方向运动,最终推动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穿过封闭壳体116上的锁紧孔116a向外伸出,在此过程中,第二弹簧353完成弹性势能的储存;
S3:随着空气净化装置100的继续装入,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底部与百叶隔板220接触,进一步的,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底部推动百叶隔板本体210上的第一安装柱221a绕第二安装柱221b在弧形导孔211内向靠近嵌入壳体本体210底部的方向旋转,此时,弧形导孔211远离嵌入壳体本体210底部处出现空缺,所述的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伸出封闭壳体116并插入弧形导孔211内,此时撤去外力,空气净化装置100被固定锁紧在嵌入壳体200内部;
(二)空气净化装置的解除锁紧过程;
S4:人工拨动锁紧卡板412的开合段,使得锁紧卡板412继续绕顺时针方向转动,最终使得锁紧卡板412的锁紧段与触动滑块311脱离配合,此时,触发力消失,第一弹簧334释放弹性势能,第一弹簧344的弹性力推动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进一步的,连杆机构330沿导槽114的导向方向向远离壳体111的方向运动,位于导向块之间的连杆331脱离导向块的约束,位于导向块之间的连杆331绕连杆331铰接轴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旋转运动,在此过程中,连杆机构330在垂直于导槽114导向方向上的长度收缩,所述的导向杆335a在偏移导孔342内滑动,进而推动偏心轮340绕自身旋转中心进行逆时针旋转运动;旋转的偏心轮340驱动弧形导板344转动,第二弹簧353释放弹性势能,第二弹簧的弹性力353通过第二推杆352驱动导轮351,导轮351沿弧形导板344滚动使得第二推杆352沿导槽114导向方向向靠近壳体111的方向运动,安装块354同步运动,进一步的,使得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脱离与弧形导孔211的配合,最终,第一锁紧柱354a、第二锁紧柱354b通过锁紧孔116a收缩入封闭壳体116内,此时,空气净化装置100与嵌入壳体200之间的锁紧解除;
S5:滑块320随着连杆机构330的运动沿导槽114的导向方向向远离壳体111的方向运动,进一步的,滑块320通过第一推杆312推动触动滑块沿导槽114的导向方向向远离壳体111的方向运动,最终,触动滑块320在限位槽和限位凸块的配合下恢复初始位置,将空气净化装置100从嵌入壳体200内取出后,松开锁紧卡板412,第三弹簧430释放弹性势能,第三弹簧430的弹性力推动蓄力套筒沿扭杆本体411的中心轴线方向向靠近复位杆413的方向运动,使得复位杆413沿弧形导槽的槽壁由槽口向槽底运动,同时扭杆410发生翻转,在限位圆弧槽411a和限位块的配合下,扭杆410恢复到初始位置。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3)

1.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净化装置、嵌入壳体、锁紧机构以及从动锁紧机构,空气净化装置可拆卸的安装于嵌入壳体内部,空气净化装置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锁紧机构设置于空气净化装置上,锁紧机构用于将空气净化装置锁紧固定在嵌入壳体内,且锁紧机构设置成可在锁紧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从动锁紧机构安装于嵌入壳体上,从动锁紧机构用于配合锁紧机构将空气净化装置锁紧固定在嵌入壳体内,且从动锁紧机构设置为可在锁紧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锁紧装置、净化装置,锁紧装置与净化装置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净化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的空气净化机构,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壳体、封闭壳体、锁紧机构,锁紧机构设置于壳体和封闭壳体形成的容置空腔内部,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触发组件、锁紧组件、从动锁紧组件,触发组件用于接收并传递触发力,所述的锁紧组件位于触发组件和从动锁紧组件之间用于接收触发组件传递的触发力并将触发力传递至从动锁紧组件,所述的从动锁紧组件用于接收锁紧组件传递的触发力并利用触发力进行锁紧;
所述的触发组件包括触动滑块、滑块,触动滑块和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一端与触动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滑动接触,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导槽,导槽的导向方向垂直于壳体,第一推杆的中心轴线方向与导槽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的封闭壳体上开设有导孔,所述的导孔与触动滑块相匹配,触动滑块可在导孔内沿导孔的深度方向滑动并推动第一推杆沿导槽的导向方向运动,所述的滑块位于第一推杆自由端与壳体之间,滑块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自由端为第一推杆与滑块接触的端部,第一推杆可推动滑块沿导槽的导向方向向靠近壳体的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组件包括连杆机构、偏心轮,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导向机构和限位机构,连杆机构位于滑块与偏心轮之间,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滑块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活动连接,滑块在第一推杆的推动下沿导槽的导向方向向靠近壳体的方向运动时,连杆机构在导向机构和限位机构的共同作用下推动偏心轮绕自身旋转中心做顺时针旋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机构为由四根连杆组成的可活动的四连杆机构,所述的四根连杆分别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其中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滑块三者之间铰接且该铰接轴的芯线方向与导槽的导向方向一致,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与偏心轮三者之间铰接,且该铰接轴的芯线方向与导槽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一连杆与第四连杆铰接,且该铰接轴的芯线方向与导槽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铰接,且该铰接轴的芯线方向与导槽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一连杆与第四连杆之间的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的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弹性力推动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
CN201710875635.XA 2017-09-25 2017-09-25 空气净化系统 Active CN107642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3496.1A CN109114701A (zh) 2017-09-25 2017-09-25 嵌入式家用空气净化器
CN201710875635.XA CN107642827B (zh) 2017-09-25 2017-09-25 空气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5635.XA CN107642827B (zh) 2017-09-25 2017-09-25 空气净化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03496.1A Division CN109114701A (zh) 2017-09-25 2017-09-25 嵌入式家用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2827A CN107642827A (zh) 2018-01-30
CN107642827B true CN107642827B (zh) 2018-12-07

Family

ID=611138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5635.XA Active CN107642827B (zh) 2017-09-25 2017-09-25 空气净化系统
CN201810903496.1A Withdrawn CN109114701A (zh) 2017-09-25 2017-09-25 嵌入式家用空气净化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03496.1A Withdrawn CN109114701A (zh) 2017-09-25 2017-09-25 嵌入式家用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76428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2404B (zh) * 2018-02-01 2020-12-01 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净离子群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嵌入式自锁设备
CN108954592B (zh) * 2018-07-24 2020-11-10 安徽优贝行儿童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装的空气净化器外壳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00709A (ja) * 1990-11-30 1992-07-21 Daikin Ind Ltd 天井埋込カセット型空気清浄装置
CN206046261U (zh) * 2016-08-16 2017-03-29 佛山市顺德区万皆材料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07559988B (zh) * 2017-09-08 2018-12-14 浙江明机风机有限公司 自锁式空气净化装置
CN107560022B (zh) * 2017-09-08 2019-03-12 张玲玲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安装方法
CN107655115B (zh) * 2017-09-08 2018-12-07 浙江当代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空气净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4701A (zh) 2019-01-01
CN107642827A (zh) 201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60025B (zh) 空气净化装置的嵌入锁紧以及锁紧解除方法
CN107642827B (zh) 空气净化系统
CN108119738B (zh) 基于净离子群技术的空气净化器自锁与拆卸方法
CN107560022B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安装方法
CN213268502U (zh) 一种建筑幕墙安装固定装置
CN107648938B (zh) 一种挂壁式空气净化装置
CN107754488B (zh) 一种滤筒反转清灰粉尘处理装置
CN108332404A (zh) 基于净离子群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嵌入式自锁设备
CN107655115B (zh) 一种嵌入式空气净化器
CN107559988B (zh) 自锁式空气净化装置
CN112774783A (zh) 一种用于中药加工的往复式研磨装置
CN105442253A (zh) 一种滚筒洗衣机
CN107560026B (zh) 嵌入式空气净化设备
CN107702319A (zh) 空气净化设备的嵌入式安装方法
CN111530614A (zh) 一种带有研磨机构的中药材磨粉烘干设备
CN108692158A (zh) 一种电视机固定装置
CN110390885A (zh) 一种偏心连杆齿轮内折
CN109247402A (zh) 一种茶叶揉捻设备
CN111068376B (zh) 一种压滤机用泥饼刮落装置
CN110525067A (zh) 一种印章卡具
CN110436233A (zh) 一种手工作坊布料收卷机
CN109433510A (zh) 一种涂布机刮板装置
CN108332410A (zh) 基于光触媒技术可灭菌式空气净化器嵌入式自锁设备
CN108317716A (zh) 利用净离子群技术可灭病毒的空气净化器自锁衔接设备
CN108991958A (zh) 一种避免水渍滞留的卫浴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he Ande Gate Road in Yuhuatai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210008 small Jiangsu province No. 58 city family

Applicant after: Lu Xiuyao

Address before: 237000 Anhui province Lu'an City Jin'an District economy demonstration garden of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pplicant before: Lu Xiuyao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25

Address after: 312300 Shang Pu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gyu District, Shaoxing,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contemporary blow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08 Ande City,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Yuhuatai gate 58, a famous family.

Applicant before: Lu Xiuyao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