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1312A - 一种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1312A
CN107641312A CN201710899021.5A CN201710899021A CN107641312A CN 107641312 A CN107641312 A CN 107641312A CN 201710899021 A CN201710899021 A CN 201710899021A CN 107641312 A CN107641312 A CN 1076413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pu film
preparation
weight
antioxidant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990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博
何建雄
王良
王一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onglin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onglin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onglin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onglin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990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413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41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13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TPU薄膜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TPU颗粒70‑90重量份,聚碳酸酯20‑30重量份,纳米氧化钴10‑15重量份,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5‑10重量份,硅烷偶联剂3‑8重量份,抗氧化剂1‑5重量份。本发明提供的TPU薄膜具有很好的防蓝光的效果;在450nm以下的蓝光及紫外光区内,透过率在2.01%以下,起到了很好的防护效果,有效地阻止了蓝光以及紫外光对人眼的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材料领域,涉及一种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可见光中的短波蓝光(波长为380-500nm范围的短光)是具有相对较高能量的光线,该波长内的蓝光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在蓝光的照射下,视网膜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进而导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而引起视力损伤,并且这些视力损伤是不可逆的,其损伤程度随着光波波长的减少而迅速增加。长时间处于蓝光下,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底健康,容易诱发致盲眼病;因此,有效避免450nm以下蓝光及紫外线的照射对保护眼睛至关重要。
随着电子数码产品的普及,电视、电脑显示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发出的光中含有大量不规则频率的高能短波蓝光,长时间使用这些电子产品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寻找合适的防蓝光材料并制成薄膜产品或者屏幕防护膜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PU薄膜,所述TPU薄膜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本发明提供的TPU薄膜将纳米氧化钴和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配合使用,协同增效,极大的提高了TPU薄膜的防蓝光功能;本发明提供的TPU薄膜还包括聚碳酸酯,在TPU薄膜中加入聚碳酸酯,一方面可以提高TPU薄膜的透明度,同时极大程度的保证材料的力学性能;而硅烷偶联剂的加入可以提高纳米氧化钴和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在高分子基体中的相容性,避免了无机刚性粒子因为团聚而影响材料的综合性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TPU颗粒的重量份为70-90重量份,例如70重量份、75重量份、80重量份、85重量份、90重量份等。
在本发明中,所述聚碳酸酯的重量份为20-30重量份,例如20重量份、22重量份、25重量份、27重量份、30重量份等。
优选地,所述聚碳酸酯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10000,例如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等。
聚碳酸酯的透明性极好,可达到90%的透光度,在TPU材料中加入聚碳酸酯,可以提高加入了纳米氧化钴和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的TPU材料的透光度;并且聚碳酸酯表现出硬而韧的力学性能,在TPU材料中加入聚碳酸酯,可以极大程度的确保TPU材料的力学强度不下降。
在本发明中,所述纳米氧化钴的重量份为10-15重量份,例如10重量份、11重量份、12重量份、13重量份、14重量份、15重量份等。
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钴的粒径为100-300nm,例如100-140nm、140-180nm、180-220nm、220-260nm、260-300nm等。
在本发明中,所述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的重量份为5-10重量份,例如5重量份、7重量份、8重量份、10重量份等。
本发明将纳米氧化钴和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配合使用,二者协同增效,共同作用,提高材料的防蓝光功能,二者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屏蔽450nm以下的蓝光及紫外光,对450nm以上的蓝光保持一定的透过率,这样可以避免人眼看见的画面失真,也因此避免了人眼长期屏蔽蓝色色光会降低视神经的色彩敏感度甚至导致色弱的问题,并且可以避免在弱光环境下辨色能力较差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所述硅烷偶联剂的重量份为3-8重量份,例如3重量份、5重量份、7重量份、8重量份等。
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本发明添加一定量的硅烷偶联剂,可以增加纳米氧化钴和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在高分子基体中的相容性,使纳米氧化钴和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在基体中分散均匀,稳定性好;一定程度的避免无机刚性粒子在基体中发生团聚,进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防蓝光功效。
在本发明中,所述抗氧化剂的重量份为1-5重量份,例如1重量份、2重量份、3重量份、4重量份、5重量份等。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264、抗氧剂TPP或抗氧剂TNP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的TPU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烷偶联剂与纳米氧化钴以及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混合均匀;
(2)TPU颗粒、聚碳酸酯和抗氧化剂以及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混炼,得到所述TPU薄膜。
本发明提供的TPU薄膜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行,采用本方法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TPU薄膜中纳米氧化钴和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分散均匀,稳定性好,并且薄膜在弱光环境也能够辨物清晰,透光度好。
优选地,步骤(1)所述混合在100-200转/分的搅拌速度下进行,可以是100转/分、130转/分、150转/分、180转/分、200转/分等。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炼的温度为120-140℃,例如120℃、125℃、130℃、135℃、140℃等。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炼时转速为200-300转/分,例如200转/分、230转/分、250转/分、280转/分、200转/分等。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炼的时间为1-5小时,例如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等。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烷偶联剂与纳米氧化钴以及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在100-200转/分的搅拌速度下混合均匀;
(2)TPU颗粒、聚碳酸酯和抗氧化剂以及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于120-140℃、200-300转/分的转速下混炼1-5小时,得到所述TPU薄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TPU薄膜将纳米氧化钴和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配合使用,协同增效,极大的提高了TPU薄膜的防蓝光功能,并且对450nm以上的蓝光保持一定的透过率,这样可以避免人眼看见的画面失真,减少长此以往导致色弱的风险。并且,对450nm以上可见光保持透过率的话,可以避免人眼因屏蔽了蓝光造成的画面失真,也因此避免了人眼长期屏蔽蓝色色光会降低视神经的色彩敏感度甚至导致色弱的问题,同时可以避免在弱光环境下辨色能力较差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TPU薄膜还包括聚碳酸酯,在TPU薄膜中加入聚碳酸酯,一方面可以提高TPU薄膜的透明度,同时极大程度的保证材料的力学性能;而硅烷偶联剂的加入可以提高纳米氧化钴和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在高分子基体中的相容性,避免了无机刚性粒子因为团聚而影响材料的综合性能。本发明提供的TPU薄膜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聚碳酸酯的数均分子量为7500,纳米氧化钴的粒径为180-220nm,硅烷偶联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10。
制备方法如下:
(1)将硅烷偶联剂与纳米氧化钴以及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在150转/分的搅拌速度下混合均匀。
(2)TPU颗粒、聚碳酸酯和抗氧化剂以及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于130℃、250转/分的转速下混炼3小时,得到TPU薄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聚碳酸酯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纳米氧化钴的粒径为100-140nm,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264的混合物。
制备方法如下:
(1)将硅烷偶联剂与纳米氧化钴以及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在200转/分的搅拌速度下混合均匀。
(2)TPU颗粒、聚碳酸酯和抗氧化剂以及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于120℃、300转/分的转速下混炼1小时,得到TPU薄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聚碳酸酯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纳米氧化钴的粒径为260-300nm,硅烷偶联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抗氧化剂为抗氧剂TPP。
制备方法如下:
(1)将硅烷偶联剂与纳米氧化钴以及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在100转/分的搅拌速度下混合均匀。
(2)TPU颗粒、聚碳酸酯和抗氧化剂以及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于140℃、200转/分的转速下混炼5小时,得到TPU薄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聚碳酸酯的数均分子量为8700,纳米氧化钴的粒径为140-180nm,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抗氧化剂为抗氧剂TPP和抗氧剂TNP的混合物。
制备方法如下:
(1)将硅烷偶联剂与纳米氧化钴以及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在175转/分的搅拌速度下混合均匀。
(2)TPU颗粒、聚碳酸酯和抗氧化剂以及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于125℃、275转/分的转速下混炼2小时,得到TPU薄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聚碳酸酯的数均分子量为6200,纳米氧化钴的粒径为220-260nm,硅烷偶联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264的混合物。
制备方法如下:
(1)将硅烷偶联剂与纳米氧化钴以及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在125转/分的搅拌速度下混合均匀。
(2)TPU颗粒、聚碳酸酯和抗氧化剂以及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于135℃、225转/分的转速下混炼4小时,得到TPU薄膜。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TPU颗粒的添加量为60重量份,其余组分以及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TPU颗粒的添加量为100重量份,其余组分以及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聚碳酸酯的添加量为10重量份,其余组分以及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聚碳酸酯的添加量为40重量份,其余组分以及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提供的TPU薄膜中不添加纳米氧化钴,而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的添加量为实施例1中纳米氧化钴和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的添加量之和,即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的添加量为19重量份;其余组分以及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6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提供的TPU薄膜中不添加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而纳米氧化钴的添加量为实施例1中纳米氧化钴和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的添加量之和,即纳米氧化钴的添加量为19重量份;其余组分以及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7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纳米氧化钴的添加量为1重量份,其余组分以及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8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纳米氧化钴的添加量为25重量份,其余组分以及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9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的添加量为0.1重量份,其余组分以及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0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的添加量为20重量份,其余组分以及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1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为0.1重量份,其余组分以及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2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为20重量份,其余组分以及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选定380nm、410nm、440nm作为380-450nm范围内的代表波长,选定460nm、490nm作为450-500nm范围内的代表波长,同时选定510nm作为500nm以上可见光区的代表波长;检测实施例1-5和对比例1-12提供的TPU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由表1数据可知,本发明提供的TPU薄膜具有很好的防蓝光的效果;在450nm以下的蓝光及紫外光区内,本发明提供的TPU薄膜的透过率在2.01%以下,起到了很好的防护效果,有效地阻止了蓝光以及紫外光对人眼的伤害,而在450nm-500nm的蓝光区域,透光率达到49.58%以上,这样可以避免人眼因屏蔽了蓝光造成的画面失真,也因此避免了人眼长期屏蔽蓝色色光会降低视神经的色彩敏感度甚至导致色弱的问题。
由实施例1与对比例1-12的对比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本发明所述的TPU薄膜的透光率达到最佳,当增加或者减少某一组分的添加量时,得到的TPU的透光率均不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PU薄膜。
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TPU薄膜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1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钴的粒径为100-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264、抗氧剂TPP或抗氧剂TNP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TPU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烷偶联剂与纳米氧化钴以及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混合均匀;
(2)TPU颗粒、聚碳酸酯和抗氧化剂以及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混炼,得到所述TPU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在100-200转/分的搅拌速度下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混炼的温度为120-140℃。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混炼时转速为200-300转/分;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炼的时间为1-5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烷偶联剂与纳米氧化钴以及钛酸酯改性的氧化锡,在100-200转/分的搅拌速度下混合均匀;
(2)TPU颗粒、聚碳酸酯和抗氧化剂以及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于120-140℃、200-300转/分的转速下混炼1-5小时,得到所述TPU薄膜。
CN201710899021.5A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6413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9021.5A CN107641312A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9021.5A CN107641312A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1312A true CN107641312A (zh) 2018-01-30

Family

ID=61122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99021.5A Pending CN107641312A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413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1547A (zh) * 2018-05-29 2018-12-18 广东旭坤新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蓝光tpu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37100A (zh) * 2021-04-30 2021-09-03 苏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明低收缩率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0643A (zh) * 2014-06-04 2014-08-13 江苏华天通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防蓝光纳米复合树脂材料、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762A (zh) * 2014-12-17 2015-03-25 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6874A (zh) * 2014-12-31 2015-04-01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
CN106542725A (zh) * 2016-10-27 2017-03-29 广东星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蓝光3d玻璃的镀膜制备方法
CN106749806A (zh) * 2017-01-16 2017-05-31 中视光学眼镜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防蓝光护眼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09021A (zh) * 2015-01-31 2017-08-29 株式会社Lg化学 色彩转换膜、其制备方法、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0643A (zh) * 2014-06-04 2014-08-13 江苏华天通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防蓝光纳米复合树脂材料、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762A (zh) * 2014-12-17 2015-03-25 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6874A (zh) * 2014-12-31 2015-04-01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
CN107109021A (zh) * 2015-01-31 2017-08-29 株式会社Lg化学 色彩转换膜、其制备方法、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06542725A (zh) * 2016-10-27 2017-03-29 广东星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蓝光3d玻璃的镀膜制备方法
CN106749806A (zh) * 2017-01-16 2017-05-31 中视光学眼镜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防蓝光护眼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1547A (zh) * 2018-05-29 2018-12-18 广东旭坤新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蓝光tpu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37100A (zh) * 2021-04-30 2021-09-03 苏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明低收缩率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0643B (zh) 防蓝光纳米复合树脂材料、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5376B (zh) 防蓝光且阻隔紫外线的保护膜
CN103992422B (zh) 防蓝光纳米复合单体材料及由其制备的防蓝光光学树脂
EP2775193A2 (en) Electric-arc resistant face shield or lens including ir-blocking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CN103941320A (zh) 一种选择性过滤光线的设备
CN107641312A (zh) 一种具有防蓝光护眼功能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19355B (zh) 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护眼方法及装置
CN106749806B (zh) 一种防蓝光护眼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EP3070515B1 (en) Functional dyed spectacle lens
CN105353528B (zh) 一种防蓝光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9789A (zh) 一种防蓝光的光学薄膜及其应用
CN204758942U (zh) 一种具有防紫外线、衍射光及蓝光多功能隐形眼镜
CN106366979A (zh) 一种防蓝光的oha光学胶
CN104020583A (zh) 一种防蓝光光学镜片
CN108164627B (zh) 高透过率防蓝光护眼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89559A (zh) 抗蓝光镜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眼镜
CN109164594A (zh) 一种防蓝光眼镜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US20150113712A1 (en) Grey Compounded Infrared Absorbing Faceshield
CN203870340U (zh) 一种防蓝光光学镜片
CN206282043U (zh) 一种医用护目镜片及其眼镜
CN110275319B (zh) 一种抗蓝光护目镜片及其加工方法
CN102692731B (zh) Ir红外防护镜片
CN202631774U (zh) 镜片结构
CN111045225B (zh) 一种增强抗视觉疲劳效果的防蓝光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
CN104808355B (zh) 一种防紫外光、衍射光和蓝光型隐形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