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4280A - 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及其使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及其使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4280A
CN107634280A CN201710857001.1A CN201710857001A CN107634280A CN 107634280 A CN107634280 A CN 107634280A CN 201710857001 A CN201710857001 A CN 201710857001A CN 107634280 A CN107634280 A CN 107634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retort
air
logical
porcel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570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虎
余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ANALYTICAL INSTRUMENT FACTORY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ANALYTICAL INSTRUMENT FACTORY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ANALYTICAL INSTRUMENT FACTORY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ANALYTICAL INSTRUMENT FACTORY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5700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342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34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42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Food Preservation Except Freezing, Refrigeration, And Dr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及其使用装置,属于消氢器技术领域;所述操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反应罐气密性检查;氢气流量控制装置检测;将反应罐重新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内,接通气路后对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转入下一工序;CQ‑1瓷珠通H2还原,包括分为室温条件下通N2置换O2或空气、高温条件下通N2烘烤脱水预处理和高温条件下通H2进行通H2还原以及在通N2气条件下恢复至常温的后续处理四个阶段;本发明中进气管与反应罐之间的连接处通过硅橡胶管连接,反应罐与出气管的连接处通过硅橡胶管连接,采用硅橡胶管连接,确保整个通H2还原过程的气路系统密封性及气路畅通,以确保安全。

Description

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及其使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及其使用装置,属于消氢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蓄电池充电到末期,两极转化为有效物质后,再继续充电,就会产生大量的氢、氧气体。H2:O2以2:1的体积析出。按氢、氧气体的电化当量计,每过充电1Ah,产生0.4181L氢气和0.20907L氧气。当这种混合气体浓度在空气中占4%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轻则损坏蓄电池,重则伤人、损物。因此,有了用安全阀(或限压阀)将氢、氧直接排放,但这样导致电解液干枯,电池寿命大大缩短。
因此需要一种消氢效果好,使用安全,不会影响蓄电池寿命的消氢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该操作工艺制得的消氢器消氢效率高、使用安全,同时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的使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所述操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反应罐气密性检查;
(2)氢气流量控制装置检测;
(3)将经过“浸钯”及“烘干”处理的瓷珠装进反应罐装满后重新对反应罐进行压力为2000mm水柱的气密性试验;
(4)将反应罐重新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内,接通气路后对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转入下一工序;
(5)CQ-1瓷珠通H2还原,包括分为室温条件下通N2置换O2或空气、高温条件下通N2烘烤脱水预处理和高温条件下通H2进行通H2还原以及在通N2气条件下恢复至常温的后续处理四个阶段。
优选的,所述高温条件下通N2气烘烤脱水预处理包括电热恒温干燥箱通电升温并恒温于230℃,使系统在230℃条伴下继续通N2吹扫并烘烤瓷珠3小时进行脱水处理。
优选的,所述高温条件下通H2进行通H2还原包括脱水处理后的瓷珠在230℃温度条件下进行连续72小时的通H2还原处理。
优选的,所述后续处理包括切断干燥箱电源,使其由230℃自然冷却至室温;同时将系统由通H2换成通N2,但干燥箱门仍处于关闭状态,约1小时后,将干燥箱门开5~10°,系统继续通N2,约半小时后将干燥箱门全打开,同时系统停止通N2,并关闭N2气钢瓶总阀,至此瓷珠通H2还原处理结束。
CQ-1瓷珠通H2还原操作工艺的使用装置,包括进气装置、反应罐和出气装置,进气装置与反应罐之间通过进气管连接,反应罐与出气装置之间通过出气管连接,
所述进气装置包括通过氢气钢瓶和氮气钢瓶,氢气钢瓶和氮气钢瓶通过进气管依次连接有球阀、减压稳压阀和流量计,所述反应罐置于电加热型恒温箱中,所述出气装置包括通过出气管依次连接的缓冲器、水封器和放空管。
优选的,所述进气装置与反应罐之间连接有隔爆连接器。
优选的,所述球阀为手动的二位一通球阀。
优选的,所述流量计为带针型阀的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反应罐之间的连接处通过硅橡胶管连接,反应罐与出气管的连接处通过硅橡胶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器的底部有出口管道,出口管道上安装有阀门。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采用针型阀,是因为针型阀比其他类型的阀门能够耐受更大的压力,密封性能好,从而确保整个通H2还原过程的气路系统密封性及气路畅通,以确保安全;
2、本发明中进气管与反应罐之间的连接处通过硅橡胶管连接,反应罐与出气管的连接处通过硅橡胶管连接,采用硅橡胶管连接,确保整个通H2还原过程的气路系统密封性及气路畅通,以确保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氢气钢瓶,(1)-氮气钢瓶,2-球阀,3-减压稳压阀,4-流量计,5-隔爆器,6-反应罐,7-钯珠,8-电加热型恒温箱,9-缓冲器,10-水封器,11-放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CQ-1瓷珠通H2还原操作工艺的使用装置,包括进气装置、反应罐6和出气装置,进气装置与反应罐6之间通过进气管连接,反应罐6与出气装置之间通过出气管连接,进气装置包括通过氢气钢瓶1和氮气钢瓶(1),氢气钢瓶1和氮气钢瓶(1)通过进气管依次连接有球阀2、减压稳压阀3和流量计4,反应罐6置于电加热型恒温箱8中,出气装置包括通过出气管依次连接的缓冲器9、水封器10和放空管11。
工作原理和使用步骤:
1.反应罐6(空罐)气密性试验
反应罐6每次使用前对于有明显锈迹的不锈钢材质的气嘴接头、连接螺母、垫圈等零件应予更换,再经洗净、擦干、用N2(或压缩空气)吹扫进出气嘴、换新并压紧各氟橡胶密封垫圈后对反应罐6(空罐)进行压力为2000mm水柱的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才可使用。
2.通H2还原气体流量控制装置性能试验
清洗(如果需要的话)并用N2(或压缩空气)分别吹扫缓冲器和水封器,向水封器内注水(至刻度线为宜),将反应罐6(空罐)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内(但干燥箱不通电),按附图接通系统气路。对系统通0.2MPaN2气,将减压稳压阀3出口压力调为0.04MPa,调节针形阀流量计4(即改变系统气阻)指示及水封器10内气泡数量应有明显变化;人为将系统入口N2气压由0.2MPa分别调为0.1MPa和0.4MPa,如果减压稳压阀3出口压力指示器及流量计指示无明显变化,表明气体流量控制装置工作性能良好,可以使用。
3.将经过浸钯及烘干处理的瓷珠,即钯珠7,装进反应罐6(由下至上分三层填装,各层间用二层不锈钢丝网隔开,每层约装2000颗),装满后(总量约6000颗)重新对反应罐6(实罐)进行压力为2000mm水柱的气密性试验(要求压力下降速度不大于20mm水柱/5分钟)。
4.将反应罐6(实罐)重新置于电加热型恒温箱8内,接通气路后对系统(指附图的系统进气口至系统出气口的全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可转入下一工序。
5、通H2还原操作工艺
CQ-1瓷珠通H2还原过程分为室温条件下通N2置换O2(空气)、高温条件下通N2气烘烤脱水预处理和高温条件下通H2气进行通H2还原以及在通N2气条件下恢复至常温的后续处理四个阶段。
5.1.预处理阶段
5.1.1 在室温条件下(DHG-9076A型电热恒温干燥箱不通电)对系统通N2(流量≥50L/h)吹扫系统1小时,置换系统中O2(空气)。
5.1.2 电热恒温干燥箱通电升温并恒温于230℃,使系统在230℃条伴下继续通N2吹扫并烘烤瓷珠3小时(N2流量≥50L/h)进行脱水处理。
5.2.通H2还原处理阶段
经过上述处理后瓷珠在230℃温度条件下进行连续72小时的通H2还原处理(H2气流量≥100升/小时)。
5.3.后续处理阶段
5.3.1 经过上述通H2还原处理工序后,切断干燥箱电源,使其由230℃高温状态自然冷却至室温(同时将系统由通H2换成通N2,但干燥箱门仍处于关闭状态)。
5.3.2 上述过程约1小时后,将干燥箱门开5~10°(系统继续通N2),约半小时后将干燥箱门全打开,同时系统停止通N2,并关闭氮气钢瓶(1)总阀,至此瓷珠通H2还原处理结束。
本实施例中进气装置与反应罐6之间还连接有隔爆器5。
本实施例中的球阀2为手动的二位一通球阀。
本实施例中的流量计4为带针型阀的流量计4,是因为针型阀比其他类型的阀门能够耐受更大的压力,密封性能好,从而确保整个通H2还原过程的气路系统密封性及气路畅通,以确保安全。
本实施例中进气管与反应罐6之间的连接处通过硅橡胶管连接,反应罐6与出气管的连接处通过硅橡胶管连接;采用硅橡胶管连接,确保整个通H2还原过程的气路系统密封性及气路畅通,以确保安全。
本实施例中的缓冲器9的底部有出口管道,出口管道上安装有阀门,当温度有变化时,水封器中水可能进入缓冲器,阀门可以排除水。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反应罐气密性检查;
(2)氢气流量控制装置检测;
(3)将经过“浸钯”及“烘干”处理的瓷珠装进反应罐装满后重新对反应罐进行压力为2000mm水柱的气密性试验;
(4)将反应罐重新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内,接通气路后对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转入下一工序;
(5)CQ-1瓷珠通H2还原,包括分为室温条件下通N2置换O2或空气、高温条件下通N2烘烤脱水预处理和高温条件下通H2进行通H2还原以及在通N2气条件下恢复至常温的后续处理四个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条件下通N2气烘烤脱水预处理包括电热恒温干燥箱通电升温并恒温于230℃,使系统在230℃条伴下继续通N2吹扫并烘烤瓷珠3小时进行脱水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条件下通H2进行通H2还原包括脱水处理后的瓷珠在230℃温度条件下进行连续72小时的通H2还原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续处理包括切断干燥箱电源,使其由230℃自然冷却至室温;同时将系统由通H2换成通N2,但干燥箱门仍处于关闭状态,约1小时后,将干燥箱门开5~10°,系统继续通N2,约半小时后将干燥箱门全打开,同时系统停止通N2,并关闭N2气钢瓶总阀,至此瓷珠通H2还原处理结束。
5.CQ-1瓷珠通H2还原操作工艺的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装置、反应罐和出气装置,进气装置与反应罐之间通过进气管连接,反应罐与出气装置之间通过出气管连接,
所述进气装置包括通过氢气钢瓶和氮气钢瓶,氢气钢瓶和氮气钢瓶通过进气管依次连接有球阀、减压稳压阀和流量计,所述反应罐置于电加热型恒温箱中,所述出气装置包括通过出气管依次连接的缓冲器、水封器和放空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CQ-1瓷珠通H2还原操作工艺的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与反应罐之间连接有隔爆连接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CQ-1瓷珠通H2还原操作工艺的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阀为手动的二位一通球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CQ-1瓷珠通H2还原操作工艺的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为带针型阀的流量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CQ-1瓷珠通H2还原操作工艺的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与反应罐之间的连接处通过硅橡胶管连接,反应罐与出气管的连接处通过硅橡胶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CQ-1瓷珠通H2还原操作工艺的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的底部有出口管道,出口管道上安装有阀门。
CN201710857001.1A 2017-09-21 2017-09-21 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及其使用装置 Pending CN1076342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7001.1A CN107634280A (zh) 2017-09-21 2017-09-21 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及其使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7001.1A CN107634280A (zh) 2017-09-21 2017-09-21 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及其使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4280A true CN107634280A (zh) 2018-01-26

Family

ID=61101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57001.1A Pending CN107634280A (zh) 2017-09-21 2017-09-21 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及其使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3428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4036A (en) * 1975-09-17 1977-12-20 Union Oil Company Of California Pressure testing of catalyst loaded reactors
CN1604816A (zh) * 2001-12-19 2005-04-06 苏德-化学公司 预还原的选择性氢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200856A (zh) * 2014-09-17 2014-12-10 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 一种氢氧复合催化剂的综合性能试验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04051695U (zh) * 2014-09-17 2014-12-31 四川聚能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氢氧复合催化板的定检再生装置
CN205850823U (zh) * 2016-07-31 2017-01-04 白银阳明银光化工有限公司 纳米金属催化剂还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4036A (en) * 1975-09-17 1977-12-20 Union Oil Company Of California Pressure testing of catalyst loaded reactors
CN1604816A (zh) * 2001-12-19 2005-04-06 苏德-化学公司 预还原的选择性氢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200856A (zh) * 2014-09-17 2014-12-10 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 一种氢氧复合催化剂的综合性能试验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04051695U (zh) * 2014-09-17 2014-12-31 四川聚能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氢氧复合催化板的定检再生装置
CN205850823U (zh) * 2016-07-31 2017-01-04 白银阳明银光化工有限公司 纳米金属催化剂还原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石斌等: ""氢气高温还原制备的负载型镍基催化剂用于苯酚加氢的性能"", 《化工进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58502C (en) Hydrogen purification device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methanol-water mixture reforming hydrogen production system
CN203610022U (zh) 一种金属钯或钯合金复合膜氢气纯化器
CN102424767A (zh) 低浓度瓦斯发电的处理方法
CN103183180A (zh) 电力用油氮气保护动态密封贮油装置及利用本装置进行的本体油循环处理方法
CN107634280A (zh) Cq‑1瓷珠通h2的还原操作工艺及其使用装置
CN103395744B (zh) 变压吸附制氢系统的快速提氢开车方法
CN102849792B (zh) 一种制备四氟化钛的方法
CN109099312B (zh) 冷鼓或粗苯工段废气处理装置及智能保压和控氧的方法
CN106876304A (zh) 一种湿法刻蚀排气系统及湿法刻蚀装置
CN104056645A (zh) 一种低汞触媒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
CN104064789B (zh) 燃料电池供给循环系统结构
CN103723719A (zh) 石墨提纯设备
CN108554159B (zh) 去除含氧低浓度可燃气中氧气的方法及系统
CN207005727U (zh) 一种集成化天然气管道试压供气装置
CN206980413U (zh) 一种用于活性炭床安全应用的保护装置
CN210229397U (zh) 一种sf6气体在线智能净化装置
CN211366966U (zh) 一种煤矿用变压吸附制氮机
CN109518125B (zh) 一种真空镀膜用氢气提纯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CN208794050U (zh) 冷鼓或粗苯工段废气处理装置
CN103589471B (zh) 一种用于沼气低温燃烧脱氧的节能装置及其工艺
CN111841286A (zh) 一种新式石墨纯化残余废气处理装置及工艺
CN204745280U (zh) 一种节能医用制氧机
CN204615140U (zh) 一种带工作气体回收再利用装置的轴快流co2激光器
CN214866005U (zh) 一种用于薄膜干燥的安全保护装置
CN109185901B (zh) 一种用于发电的火炬气回收处理系统及其回收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