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2775A - 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2775A
CN107632775A CN201610571772.XA CN201610571772A CN107632775A CN 107632775 A CN107632775 A CN 107632775A CN 201610571772 A CN201610571772 A CN 201610571772A CN 107632775 A CN107632775 A CN 107632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user data
user
content
assoc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17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海浪
雷明剑
徐立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5717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3277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3535 priority patent/WO201801437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632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27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在检测到用户对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进行的操作满足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时,在该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展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为与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关联的其他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并且,持续检测该用户的操作是否一直满足上述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当检测到不满足的时候,清除与该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关联的其他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想要在当前用户空间查看其他空间的内容时,切换过程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达到简化操作,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终端的不断发展,终端的处理能力越来越高,用户在终端上执行的事情越来越多,于是终端上存储的数据的种类也与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用户对存储在终端上的各种内容的管理,用户常常会对存储在终端上的数据划分各自的空间,例如,隐私空间,用于存放一些隐私数据;工作空间,用于存放工作数据等等。也有一种情况是,现在各种操作系统的多用户特性已经被开启并进入大量正式使用阶段。在多用户特性的支持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在移动终端上创建不同的用户空间。
当对终端上的用户空间进行划分后,往往存在这样的状况,用户想要在当前空间查看其他空间的内容就需要关闭当前空间,然后切换到想要查看的空间,过程很繁琐。也可以将想要查看的空间的内容共享到当前空间,但是,每次查看完成后都需要手动将其删除,在实际实时,也很繁琐。
综上所述,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式,当用户想要在当前用户空间查看其他空间的内容时,存在过程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想要在当前用户空间查看其他空间的内容时,切换过程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对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进行的操作满足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时,在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展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所述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为与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关联的其他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
持续检测所述用户的操作是否一直满足所述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如否,清除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所述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包括:
共享模块:当检测到用户对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进行的操作满足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时,在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展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所述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为与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关联的其他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
处理模块:用于持续检测所述用户的操作是否一直满足所述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如否,清除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所述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前述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在检测到用户对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进行的操作满足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时,在该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展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为与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关联的其他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并且,持续检测该用户的操作是否一直满足上述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当检测到不满足的时候,清除与该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关联的其他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采用本实施的信息共享方法和装置,通过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来触发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对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展示,并在该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不满足时,自动清除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想要在当前用户空间查看其他空间的内容时,切换过程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实现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过程中,简化操作,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终端执行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想要在当前用户空间查看其他空间的内容时,切换过程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请参考图1,该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包括:
S101:当检测到用户对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进行的操作满足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时,在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展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
S102:持续检测该用户的操作是否一直满足所述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如否,清除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
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是与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关联的其他用户数据存储空间。本实施例中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可用于针对存在多个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情况,例如,可能是某终端的用户在终端上设置了用于保存隐私信息的隐私信息存储空间,还有平时常用的普通存储空间;也可以是针对同一个终端上,存在多个用户的空间,例如,现在安卓操作系统上的实现多用户特性,针对多个用户,分别使用不同的存储空间。对于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具体实现形式,本实施例并不做任何限定,上述示例仅作为对其的说明,而不做限定。
当存在多个用户数据存储空间时,为了方便各个用户存储空间之间的内容能够共享,会设置各个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在上述示例中,可以将隐私信息存储空间的内容关联到普通存储空间,当用户在普通存储空间进行操作时,该普通存储空间就是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该隐私信息存储空间就是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在设置目标用户数存储空间的访问方式的时候,可以设置单向访问,也可以设置双向访问。所谓单向访问也就是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可以访问或者说显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但是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不能访问或显示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相反,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不能访问或者说显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但是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可以访问或显示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而双向访问,则是指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和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可以在对方空间显示,可以相互访问。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说的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可以包括直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也可以包括间接用户数据存储空间。所谓直接关联用户存储空间也即是直接设置了关联关系的那些用户存储空间;而间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也即是,通过那些直接设置了关联关系的用户数据存储空间来关联的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例如,有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空间A,空间B,空间C,设置了空间A可以显示空间B的内容,也即是,空间B关联到了空间A,又设置了空间B可以显示空间C的内容,也即是,空间C关联到了空间B,现在将空间A作为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那么空间B就是空间A的直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空间就是空间A的间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在空间A上既可以显示空间B的内容,也可以显示空间C的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在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展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之后,还会持续检测该用户的操作是否一直满足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执行步骤S102,一旦检测到不满足的时候,就清除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可以是检测到用户的指纹,且用户的指纹与预存指纹一致。在执行步骤S101之前,会针对不同的空间设置不同的预存指纹。例如,有空间A和空间B,二者之间设置了双向访问方式。而且设置针对用户A,使用用户A的指纹可以查看到空间B的内容,并预先存储了用户A的指纹;针对用户B,使用用户B的指纹可以查看到空间A的内容,并预先存储了用户B的指纹。若现在,检测到有用户指纹,而且检测到的指纹是用户A的指纹,那么就满足了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于是在空间A展示空间B的内容。相当于此时,空间A就是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空间B就是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然后持续检测,看是否能一直恩能够检测到用户A的指纹,如果一旦检测不到用户A的指纹了,就会将空间A中,所有关于空间B的内容清除。
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也可以是识别用户的身份得到的识别信息与预存身份信息一致,并且压力传感模块受到的压力大于第一阈值。在执行步骤S101之前,会设置预存身份信息,以及第一阈值。具体识别用户身份的方法,可以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虹膜识别等等;预存信息也阈值相对应设置。压力传感模块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传感模块受到的压力大小,并将该压力传感模块受到的压力大小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一阈值设置的比较大,如果压力大小比第一阈值还大,则认为满足了条件。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只需要预先设置好相关数据参数,使用时,可以根据用户的指纹,声音,面部特征等自动识别用户身份,并且,如果用户身份合法还会进一步检测触发操作,例如,压力传感模块受到的压力大小等。并且在满足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时,就显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并持续检测是否一致满足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一旦不满足了,就将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清除。在具体实现时,不需要用户专手动选择相应内容,再一个一个删除,这样会非常复杂繁琐,所以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实现多个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共享,并在不使用时,自动删除相应内容,方便简单,用户体验良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请参考图2,该装置包括:共享模块21和处理模块22,共享模块21用于当检测到用户对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进行的操作满足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时,在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展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是与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关联的其他用户数据存储空间。本实施例中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可用于针对存在多个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情况,例如,可能是某终端的用户在终端上设置了用于保存隐私信息的隐私信息存储空间,还有平时常用的普通存储空间;也可以是针对同一个终端上,存在多个用户的空间,例如,现在安卓操作系统上的实现多用户特性,针对多个用户,分别使用不同的存储空间。
还包括设置模块23,当存在多个用户数据存储空间时,为了方便各个用户存储空间之间的内容能够共享,设置模块23会设置各个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之间的关联关系。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在设置目标用户数存储空间的访问方式的时候,可以设置单向访问,也可以设置双向访问。所谓单向访问也就是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可以访问或者说显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但是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不能访问或显示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相反,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不能访问或者说显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但是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可以访问或显示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而双向访问,则是指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和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可以在对方空间显示,可以相互访问。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说的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可以包括直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也可以包括间接用户数据存储空间。所谓直接关联用户存储空间也即是直接设置了关联关系的那些用户存储空间;而间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也即是,通过那些直接设置了关联关系的用户数据存储空间来关联的用户数据存储空间。
处理模块22持续检测该用户的操作是否一直满足所述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如否,清除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可以是检测到用户的指纹,且用户的指纹与预存指纹一致。还包括第一配置模块,用来针对不同的空间设置不同的预存指纹。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也可以是识别用户的身份得到的识别信息与预存身份信息一致,并且压力传感模块受到的压力大于第一阈值。还包括第二配置模块,用于设置预存身份信息,以及第一阈值。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请参考图3,该终端包括上述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31、当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为:检测到用户的指纹,且用户的指纹与预存指纹一致时,终端可以包括指纹识别模块32。指纹识别模块32可以采集用户的指纹,并从中提取出特征信息,作为对该用户的唯一标识。请参考图4,当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为:识别用户的身份得到的识别信息与预存身份信息一致,并且压力传感模块受到的压力大于第一阈值时,该终端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42和压力传感模块43。身份识别模块42可以是人脸识别模块,声音识别模等等。压力传感模块可以是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自身收到终端收到的压力。
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31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共享模块21、处理模块22、设置模块、第一配置模块、第二配置模块的功能可以通过终端的处理器来实现。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和终端,可以通过手指与终端之间的接触、分离;以及挤压和放松控制不同的用户数据存储空间进行共享,并且在使用完时,自动删除其他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实现起来简单方便。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实施例二中的终端执行实施例一中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的具体示例,请参考图5,该终端包括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51和指纹识别模块52。
用户首先进入终端通过指纹识别模块52进行指纹录用,将录用指纹保存,作为后续验证的需要。然后通过设置模块511设置终端内各个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关联关系和关联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有U1、U2、U3三个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用户可以自由设置这三个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之间的关联关系,关联方式。本实施例中,用户设置U1在身份识别通过后,可以展示U2的内容。设置好之后,该终端可以按照实施例一中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来执行。具体执行过程,请参考图6,包括:
S601:进入U1空间,此时,终端显示的内容为U1空间的内容;
S602:用户A录入指纹的那个手指放到指纹识别模块52,指纹识别模块52采集用户A的指纹信息;
S603:共享模块512将采集到的用户A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并发现是一致的,与是身份认证合格;
S604:共享模块512获取U2中的数据,并将U1的内容和U2的内容进行融合,除冗余,再打上非本空间的数据标记;
S605:共享模块512通过终端的显示屏将U1和U2的内容全都展示出来;
S606:用户A一直将手指放在指纹识别模块52,终端的显示屏一直显示U1和U2的全部内容;
S607:用户A将手指从指纹识别模块52移开,处理模块513清除那些带有非本空间的数据标记的数据删除,并对U1的内容刷新;
S608:在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原U1空间的内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对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进行的操作满足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时,在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展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所述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为与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关联的其他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
持续检测所述用户的操作是否一直满足所述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如否,清除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所述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包括以下方式择一:
检测到所述用户的指纹,且所述用户的指纹与预存指纹一致;
识别所述用户的身份得到的识别信息预存身份信息一致,并且检测到压力传感模块受到的压力大于第一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包括:与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直接关联的直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或者,通过所述直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与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间接关联的间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
4.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展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之前还包括:设置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与所述直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之间的内容访问方式,所述内容访问方式包括访问单向访问方式或双向访问方式。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展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包括:将所述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存储到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并将其在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展示所述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
6.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共享模块:当检测到用户对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进行的操作满足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时,在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展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所述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为与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关联的其他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
处理模块:用于持续检测所述用户的操作是否一直满足所述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如否,清除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所述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区间内容展示条件包括以下方式择一:
检测到所述用户的指纹,且所述用户的指纹与预存指纹一致;
识别所述用户的身份得到的识别信息预存身份信息一致,并且检测到压力传感模块受到的压力大于第一阈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包括:与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直接关联的直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或者,通过所述直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与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间接关联的间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还包括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内展示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的内容之前,设置所述目标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与所述直接关联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之间的内容访问方式,所述内容访问方式包括访问单向访问方式或双向访问方式。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装置。
CN201610571772.XA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 Pending CN1076327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1772.XA CN107632775A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
PCT/CN2016/093535 WO2018014378A1 (zh) 2016-07-19 2016-08-05 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1772.XA CN107632775A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2775A true CN107632775A (zh) 2018-01-26

Family

ID=60991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1772.XA Pending CN107632775A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32775A (zh)
WO (1) WO201801437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9835A (zh) * 2018-01-31 2018-07-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户空间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184617A1 (zh) * 2018-03-29 2019-10-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共享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CN114637441A (zh) * 2020-12-15 2022-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间管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462B (zh) * 2010-11-17 2015-03-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保护设备中存储的数据的方法和相应的设备
CN105471811A (zh) * 2014-06-19 2016-04-06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处理隐私空间的方法及隐私空间处理装置
CN105447368B (zh) * 2015-11-13 2018-09-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访问权限的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631293A (zh) * 2015-12-29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方法、数据访问系统和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9835A (zh) * 2018-01-31 2018-07-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户空间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19835B (zh) * 2018-01-31 2020-09-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户空间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184617A1 (zh) * 2018-03-29 2019-10-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共享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CN114637441A (zh) * 2020-12-15 2022-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间管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14378A1 (zh) 2018-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3054B (zh) 使用双文件系统的快速数据保护
CN108171025B (zh) 多用户登录模式的实现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89095A (zh) 一种敏感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87599B (zh) 一种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04469717B (zh) 短信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716436A (zh) 信息展示方法和系统
CN109597822A (zh) 一种用户数据的存储及查询方法和用户数据处理装置
CN107944237A (zh) 指纹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632775A (zh) 一种用户空间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815509B (zh) 一种多媒体文件保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955541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芯片、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05623A (zh) 用于共享目录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12896A (zh) 一种应用切换的方法及终端
CN107466031A (zh) 一种保护数据的方法及终端
CN108153719A (zh) 合并电子表格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15588B (zh) 电子设备的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7659611A (zh) 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头像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506494B (zh) 文件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630855B (zh) 文件共享方法、文件共享系统和终端
WO2015184894A2 (zh) 多用户登陆模式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6254364A (zh) 一种多网络隔离环境下的计算机桌面服务访问装置及方法
CN109828715A (zh) 录屏方法及装置
CN107831890A (zh) 基于ar的人机交互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520186A (zh) 录屏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63267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