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23197A -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23197A
CN107623197A CN201710783690.6A CN201710783690A CN107623197A CN 107623197 A CN107623197 A CN 107623197A CN 201710783690 A CN201710783690 A CN 201710783690A CN 107623197 A CN107623197 A CN 107623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omponent
division
support
breach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836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平
谷一平
胡海金
周新权
唐义梅
孙毅
万憬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836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231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23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31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弹性件,包括固定部、第一抵持部及连接在固定部与第一抵持部之间的第一弹性部,固定部具有滑槽,滑槽用于与第一器件上的插接部配合,以将固定部连接至第一器件,第一抵持部用于抵持第二器件,第一弹性部用于为第一抵持部提供弹性回复力。上述弹性件组装难度低。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通常采用在主板上焊接接地的弹片,并通过组装方式使功能模组(如摄像头模组)的需要接地的结构对齐并接触弹片,使得功能模组接地。然而,随着手机小型化的发展,主板及弹片同样在小型化,导致了弹片对位及焊接等组装工艺难度不断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组装难度低的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弹性件,包括固定部、第一抵持部及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之间的第一弹性部,所述固定部具有滑槽,所述滑槽用于与第一器件上的插接部配合,以将所述固定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器件,所述第一抵持部用于抵持第二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用于为所述第一抵持部提供弹性回复力。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功能组件,包括第一器件、第二器件及上述弹性件。
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功能组件。
本申请所提供的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由于所述弹性件的所述固定部通过插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器件上,因此所述弹性件能够便捷、高效地固定至所述第一器件,所述弹性件、所述功能组件及所述移动终端的组装难度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功能组件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功能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功能组件中弹性件与第一器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图1所示功能组件中弹性件与第一器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图1所示功能组件的弹性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本说明书中出现“工序”的用语,其不仅是指独立的工序,在与其它工序无法明确区别时,只要能实现该工序所预期的作用则也包括在本用语中。另外,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单元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件100。所述弹性件100可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所述弹性件100包括固定部1、第一抵持部2及连接在所述固定部1与所述第一抵持部2之间的第一弹性部3。所述固定部1具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用于与第一器件200上的插接部201配合,以将所述固定部1连接至所述第一器件200。所述插接部201伸入所述滑槽10以插接所述固定部1。所述第一抵持部2用于抵持第二器件300,以使所述弹性件100电连接所述第二器件300。所述第一弹性部3用于为所述第一抵持部2提供弹性回复力,以使所述第一抵持部2紧密抵持于所述第二器件30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弹性件100通过所述固定部1的所述滑槽10与所述第一器件200的所述插接部201之间的配合固定在所述第一器件200上,所述插接部201插接所述固定部1,也即所述弹性件100通过插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器件200上,使得所述弹性件100能够便捷、高效地固定至所述第一器件200,所述弹性件100的组装难度低。
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焊接固定,本申请所述弹性件100采用插接固定的方式更为可靠和安全,能够避免因焊接不良而损坏所述第一器件200。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100一体成型。所述弹性件100可采用金属板件或合金板件经自动数控铣削工艺和折弯工艺成型,使得所述弹性件100的尺寸精度高,可靠性高。
可选的,所述第一器件200和所述第二器件300为所述移动终端内的相互独立的两个器件。所述移动终端的器件包括但不限于主板、小板、扬声器、摄像头模组、指纹模组、连接器、后盖、中框、屏蔽罩、金属装饰圈等。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100可用于实现接地连接或其他电连接关系。所述弹性件100的所述固定部1接地时,所述第二器件300经所述第一抵持部2、第一弹性部3及所述固定部1接地,使得所述第二器件300能够避免因静电而导致发生损伤。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器件200为中框,所述弹性件100固定在所述第一器件200上,所述第二器件300为摄像头模组,所述弹性件100抵持所述摄像头模组,以电连接所述摄像头模组。所述弹性件100的所述固定部1接地时,所述弹性件100的所述第一抵持部2抵持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金属外壳或套设在所述第二器件300外侧的屏蔽罩,以使所述摄像头模组接地,使得所述摄像头模组上的静电能够顺利地引导至地,以避免静电传导至所述摄像头模组内部,从而起到防护作用。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所述固定部1包括第一部分11、与所述第一部分11相对设置的第二部分1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之间的第三部分13。所述第一部分11、所述第二部分12及所述第三部分13共同围设出所述滑槽10。所述第一部分11和/或所述第二部分12用于固定在所述插接部201上。所述固定部1与所述插接部201插接配合时,所述弹性件100可通过所述第一部分11和/或所述第二部分12实现与所述插接部201的彼此固定。所述固定部1通过所述滑槽10滑动地插接所述插接部201的过程中,所述第三部分13可用于抵持所述插接部201,以阻止所述固定部1继续滑动,从而实现限位。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插接部201的外形与所述滑槽10大致匹配,以更好地实现与所述固定部1之间插接配合。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部分13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部分12的端部。此时,所述第一部分11、所述第二部分12及所述第三部分13整体大致呈U形。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部分13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1的中部和所述第二部分12的中部。此时,所述第一部分11、所述第二部分12及所述第三部分13整体大致呈H形。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4,所述第一部分11设第一缺口111,以通过所述第一缺口111套设在所述插接部201的第一凸起2011外侧。所述第一凸起2011穿设在所述第一部分11的所述第一缺口111内,以固定所述第一部分11。所述第一凸起2011的端部设楔形结构,以方便所述第一部分11快速套设在所述第一器件200上,且能够防止所述第一部分11脱离所述第一器件200。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5,所述第二部分12设第二缺口121,以通过所述第二缺口121套设在所述插接部201的第二凸起2012外侧。所述第二凸起2012穿设在所述第二部分12的所述第二缺口121内,以固定所述第二部分12。所述第二凸起2012的端部设楔形结构,以方便所述第二部分12快速套设在所述第二器件300上,且能够防止所述第二部分12脱离所述第一器件200。所述第一凸起2011和所述第二凸起2012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插接部201的相对两侧。此时,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分别固定在所述插接部20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凸起2011和所述第二凸起2012共同固定所述固定部1,能够更均衡地固定所述固定部1。
可以理解的是,单独在所述第一部分11设所述第一缺口111、单独在所述第二部分12上设第二缺口121或在所述第一部分11上设所述第一缺口111并在所述第二部分12上设所述第二缺口121,均能够使所述固定部1固定在所述插接部201上。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缺口111在所述第二部分12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缺口121错位设置。此时,所述第一凸起2011和所述第二凸起2012能够更稳定地固定所述固定部1,防止所述固定部1发生转动。
作为另一种可选实施例,请参阅图6,所述第一部分11远离所述第三部分13的端部和/或所述第二部分12远离所述第三部分13的端部设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用于卡固在所述第一器件200的所述插接部201的凹陷区上。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均设有所述卡块14时,所述固定部1能够更稳定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器件200的所述插接部201上。
作为再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部分11和/或所述第二部分12通过紧固件紧固在所述第一器件200的所述插接部201上。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2、图4以及图5,所述第三部分13设第三缺口131,所述第三缺口131用于在所述第三部分13抵持所述插接部201时与所述插接部201上的定位柱2013相配合。所述第三部分13通过所述第三缺口131与所述定位柱2013相配合,能够防止所述固定部1相对所述插接部201移动,使得所述固定部1稳固连接所述插接部201。
可选的,所述第三缺口131位于所述第三部分13的中部,使得所述插接部201更好地固定所述固定部1。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弹性件100还包括第二抵持部4及连接在所述固定部1与所述第二抵持部4之间的第二弹性部5。所述第二抵持部4用于抵持第三器件400。所述第二弹性部5用于为所述第二抵持部4提供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件100电连接所述第二器件300和所述第三器件400。所述第二器件300和所述第三器件400可通过所述弹性件100实现接地连续。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器件400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后盖或边框,所述第二抵持部4抵持所述后盖或边框。所述后盖与边框可与所述中框相配合。
可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抵持部2和所述第二抵持部4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1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抵持部2抵持所述第二器件300,所述第二抵持部4抵持所述第三器件400时,所述弹性件100所受到的挤压力较为平衡,从而减小所述弹性件100作用在所述第一器件200的所述插接部201上的力,有利于提高所述弹性件100和所述第一器件200的可靠性。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弹性部3和/或所述第二弹性部5连接所述第三部分13。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4,所述第一部分11具有第一开口112,所述第一抵持部2和所述第一弹性部3正对所述第一开口112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1固定在所述第一器件200的所述插接部201上时,所述插接部201正对所述第一开口112的地方形成第一活动空间2014。所述第一抵持部2和所述第一弹性部3被挤压向所述第一器件200时,可经所述第一开口112伸入所述第一活动空间2014。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5,所述第二部分12具有第二开口122,所述第二抵持部4和所述第二弹性部5正对所述第二开口122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1固定在所述插接部201上时,所述插接部201正对所述第二开口122的地方形成第二活动空间2015。所述第二抵持部4和所述第二弹性部5被挤压向所述第一器件200时,可经所述第二开口122伸入所述第二活动空间2015。所述第二活动空间2015与所述第一活动空间2014错位设置,以保证所述插接部201的结构强度。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抵持部2用于抵持所述第二器件300的抵持端呈半球壳形。所述第二抵持部4用于抵持所述第三器件400的抵持端的呈半球壳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部2的抵持端呈半球壳形,因此能够可靠地承受各个方向的挤压和刮擦,使得所述第一抵持部2不易变形且不易因永久变形而发生失效,使得所述弹性件100的可靠性高。所述第二抵持部4的抵持端呈半球壳形,因此能够可靠地承受各个方向的挤压和刮擦,使得所述第二抵持部4不易变形且不易因永久变形而发生失效,使得所述弹性件100的可靠性高。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抵持部2用于抵持所述第二器件300的抵持端上设有加强筋,以提高所述第一抵持部2的耐压和耐磨性能,使所述弹性件100的可靠性更高。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抵持部4用于抵持所述第三器件400的抵持端上设有加强筋,以提高所述第二抵持部4的耐压和耐磨性能,使所述弹性件100的可靠性更高。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功能组件500,所述功能组件500可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功能组件500包括第一器件200、第二器件300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弹性件100。所述功能组件500可应用于移动终端中,所述第一器件200和所述第二器件300为所述移动终端内的相互独立的两个器件。本实施例所述功能组件500由于采用所述弹性件100,因此所述弹性件100与所述第一器件200的组装难度低。
请参阅图1和图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600,所述移动终端600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组件500。所述移动终端6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所述移动终端600还包括显示器700。
本申请所提供的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由于所述弹性件的所述固定部通过插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器件上,因此所述弹性件能够便捷、高效地固定至所述第一器件,所述弹性件、所述功能组件及所述移动终端的组装难度低。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弹性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第一抵持部及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之间的第一弹性部,所述固定部具有滑槽,所述滑槽用于与第一器件上的插接部配合,以将所述固定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器件,所述第一抵持部用于抵持第二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用于为所述第一抵持部提供弹性回复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设置的第二部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及所述第三部分共同围设出所述滑槽,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部分用于固定在所述插接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设第一缺口,以通过所述第一缺口套设在所述插接部的第一凸起外侧;
和/或,
所述第二部分设第二缺口,以通过所述第二缺口套设在所述插接部的第二凸起外侧,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插接部的相对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缺口错位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三部分的端部和/或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三部分的端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用于卡固在所述插接部的凹陷区上。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设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用于在所述第三部分抵持所述插接部时与所述插接部上的定位柱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还包括第二抵持部及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抵持部之间的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抵持部用于抵持第三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用于为所述第二抵持部提供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件电连接所述第二器件和所述第三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两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或所述第二弹性部连接所述第三部分。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部用于抵持所述第二器件的抵持端呈半球壳形;
和/或,
所述第二抵持部用于抵持所述第三器件的抵持端的呈半球壳形。
11.一种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器件、第二器件及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件。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功能组件。
CN201710783690.6A 2017-08-31 2017-08-31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76231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3690.6A CN107623197A (zh) 2017-08-31 2017-08-31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3690.6A CN107623197A (zh) 2017-08-31 2017-08-31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3197A true CN107623197A (zh) 2018-01-23

Family

ID=61089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83690.6A Pending CN107623197A (zh) 2017-08-31 2017-08-31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2319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60042Y (zh) * 2009-02-11 2009-12-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接地弹片和移动终端
CN102082330A (zh) * 2009-11-26 2011-06-0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接地弹片及应用该接地弹片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2236371A (zh) * 2010-04-29 2011-11-09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笔记型电脑壳体的接地弹片结构
CN102544841A (zh) * 2011-12-29 2012-07-04 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接地弹片装置
CN105406222A (zh) * 2015-10-26 2016-03-1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部件
CN206211097U (zh) * 2016-10-06 2017-05-31 南昌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弹片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60042Y (zh) * 2009-02-11 2009-12-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接地弹片和移动终端
CN102082330A (zh) * 2009-11-26 2011-06-0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接地弹片及应用该接地弹片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2236371A (zh) * 2010-04-29 2011-11-09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笔记型电脑壳体的接地弹片结构
CN102544841A (zh) * 2011-12-29 2012-07-04 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接地弹片装置
CN105406222A (zh) * 2015-10-26 2016-03-1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部件
CN206211097U (zh) * 2016-10-06 2017-05-31 南昌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弹片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9801B2 (en) Bendable device with display in movable connection with body
US20140132550A1 (en) Electrical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US20180317333A1 (en) Flexible bottom shell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8749967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Mini PCI-E equipment and a computer using the same
US9268361B2 (en) Portable electrical device
US10296054B2 (en) Lobster hinge assembly
JP2015518189A (ja) 磁束の泉
CN206489538U (zh) 交互智能平板
US897611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electronic device
CN107505979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356077B (zh) 接地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131057A (zh) 摄像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5896185A (zh) 包括连接器的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6997225A (zh) 电子装置托架
EP2951893A1 (en) Electrical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US9239592B1 (en) Docking station
CN107623197A (zh)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0299606A (zh) 电子设备及其弹片组件、弹片
CN107783600A (zh) 电子装置
CN107567187A (zh)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US9256248B2 (en) Protecting device for tablet device
CN107872939A (zh) 用于机架的滑轨安装配件总成
US2014011719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ver
CN202025876U (zh) 检测模块的定位装置和转接电路板
CN209607629U (zh) 一种新型按键锅仔片快速安装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