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21458A - 一种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21458A
CN107621458A CN201710922644.XA CN201710922644A CN107621458A CN 107621458 A CN107621458 A CN 107621458A CN 201710922644 A CN201710922644 A CN 201710922644A CN 107621458 A CN107621458 A CN 107621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violet light
light intensity
reading
ultraviolet
intensity 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226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灿
王建
刘忠俭
詹世杰
董晓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Cosco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Cosco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Cosco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Cosco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226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214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21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14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涉及紫外透光率在线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安装紫外光强计,使紫外光强计的信号接收窗口正对着紫外反应器内的某一根紫外灯管;二:测量紫外光强计的信号接收窗口与正对着的紫外灯管的紫外套管表面间的距离d值;三:使用UVT>=95%、浊度<=3NTU的清水通过紫外反应器,记录紫外光强计的读数I0;四:将待测水通过紫外反应器,记录紫外光强计的读数I;五:根据 计算出UVT。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耗时短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外透光率在线监测方法,详细讲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耗时短;能够真实反映水质对紫外光的实际吸收量,实现对使用多波段紫外光的紫外反应器进行实时的原位在线检测的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紫外反应器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消毒、微污染水的光化学催化处理以及压载水处理等领域中。紫外光强度直接决定了处理效果,而不同水质由于对紫外光的吸收程度不同,如果未及时准确地监测这种吸收特性,很容易造成水处理的效果不佳,给下游使用或深度处理带来严重后果。水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即紫外透光率(UVT)可用公式(1)来表示:
(1)
其中,I0表示入射紫外光光强、单位是mw//cm2(毫瓦/平方厘米);
I表示紫外光经过1cm厚的水层时,被吸收后的紫外光强、单位是mw/cm2
可见,UVT可通过透过与入射紫外光光强的比值测量,但前提是光程为1cm。目前,该测量方法主要应用在实验室测量上,且仅适用于254nm波长的单波段紫外光,也是国际上较为普遍使用的检测方法。由于不同波段的紫外光被同一水质吸收的程度不同,同一水质对不同波长紫外光的透过率如图1所示,对于使用多波段紫外光的紫外反应器来说,该测量方法不能真实反映水质对紫外光的实际吸收量,更不能实现原位在线实时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耗时短;能够真实反映水质对紫外光的实际吸收量,实现对使用多波段紫外光的紫外反应器进行实时的原位在线检测的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安装紫外光强计,使紫外光强计的信号接收窗口正对着紫外反应器内的某一根紫外灯管;
第二步:测量紫外光强计的信号接收窗口与正对着的紫外灯管的紫外套管表面间的距离d值;
第三步:使用UVT>=95%、浊度<=3NTU的清水通过紫外反应器,记录紫外光强计的读数,该读数为I0
第四步:将待测水通过紫外反应器,记录紫外光强计的读数,该读数为I;
第五步:将测得的d值、I0值和I值代入公式: 中,计算出相应的UVT。
本发明中第一步所述的紫外光强计的信号接收窗口与紫外反应器内的某一根灯管轴向呈90度夹角。
本发明中第一步所述的紫外光强计安装在其信号接收窗口与正对着的紫外灯管的紫外套管表面间的距离d=0.1-10cm之间处;优选2-4cm,安装方便快捷,测量误差小,精度高。
本发明第三步中,记录至少两组紫外光强计的读数,求取读数的平均值为I0。测量更精准、误差小。
本发明第四步中,将待测水通过紫外反应器,间隔5-10秒记录一组紫外光强计的读数,记录至少两组紫外光强计的读数,求取读数的平均值为I。测量更精准、误差小。
本发明中将第五步计算得出的UVT值乘以105%,得到实验室UVT值。实验室UVT值与实验室测量UVT值基本一致。
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耗时短;能够真实反映水质对紫外光的实际吸收量,实现对使用多波段紫外光的紫外反应器进行实时的原位在线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同一水质对不同波长紫外光的透过率示意图。
图2是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的UVT(按照国际通用方法测量的UVT:使用254nm单波长UV在光程为1cm时的透光率)与使用本发明测量的UVT曲线对比示意图。
图3是使用本发明测量的UVT,在d值不变的情况下,UVT与ln(I/I0)的测量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安装紫外光强计,使紫外光强计的信号接收窗口正对着紫外反应器内的某一根紫外灯管;紫外光强计的信号接收窗口的中轴线与其正对着的紫外灯管轴线呈90度夹角;紫外光强计安装在其信号接收窗口与正对着的紫外灯管的紫外套管表面间的距离d=0.1-10cm之间处;优选2-4cm,安装方便快捷,测量误差小,精度高。
第二步:测量紫外光强计的信号接收窗口与正对着的紫外灯管的紫外套管表面间的距离d值;
第三步:使用UVT>=95%、浊度<=3NTU的清水通过紫外反应器,记录紫外光强计的读数,该读数为I0;UVT为光通过1cm深度的介质的透过率。
第四步:将待测水通过紫外反应器,记录紫外光强计的读数,该读数为I;
第五步:将测得的d值、I0值和I值代入公式: 中,计算出相应的UVT。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第三步中,记录至少两组紫外光强计的读数,间隔5-10秒记录一组紫外光强计的读数,求取取记录的至少两组紫外光强计读数的平均值为I0
第四步中,将待测水通过紫外反应器,记录至少两组紫外光强计的读数,间隔5-10秒记录一组紫外光强计的读数,求取记录的至少两组紫外光强计读数的平均值为I;测量更精准、误差小。
本发明中将第五步计算得出的UVT值乘以105%,得到实验室UVT值。实验室UVT值与实验室测量UVT值基本一致。
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耗时短;能够真实反映水质对紫外光的实际吸收量,实现对使用多波段紫外光的紫外反应器进行实时的原位在线检测。
本发明的理论依据如下: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2)
其中,表示光穿过某种介质后的光通量即紫外光强I;
表示光在穿过某种介质前的光通量即紫外光强I0
表示光学深度。
若对于介质中有N种紫外光吸收物质,
(3)
其中,表示某吸收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系数;
表示某种吸收物质在z深度上的数量浓度;
d表示紫外光穿透介质的总光程。
由公式(3)可见,对于介质中含有均匀分布的吸收物质来说,其在z深度上的数量浓度是相同的,即:
(4)
结合公式(2),
(5)
其中,可以用总吸收系数a代替,表示介质中所有吸收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则 (6)
结合公式(2)可知,
(7)
(8)
因实际UVT的国际定义标准为光通过1cm深度的介质的透过率,
结合公式(1)可知, (9)
结合公式(8)可知, (10)
本发明中所述的紫外反应器内设有多根紫外灯管,每根紫外灯管外套设有紫外套管。
为了确定本发明测量的UVT与按照国际通用方法测量的UVT(使用254nm单波长UV在光程为1cm时的透光率)之间的契合度,选取8种待测水分别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UVT(即按照国际通用方法测量UVT)和使用本发明测量UVT,将测量结果绘制成图,该曲线图如图2所示,横坐标是测试序数,纵坐标表示紫外光的透光率(UVT)值;其中曲线1为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的UVT的分布曲线,其中正方形代表UVT的具体数值,标准方差R²=0.9055;曲线2为使用本发明测量的UVT的分布曲线,其中两个对角上下分布的菱形代表UVT的具体数值,标准方差R²=0.9581。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量的UVT线性契合度较好,且UVT越高,契合度越好。但两者也存在最多约5%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1)实验室UVT的测量使用的是254nm单波长,而本发明使用的是在线光强计,发射和接收的波长范围在220-280nm之间,属于多波段。经过实验证明,单波段和多波段的光在经过同一种介质时,每个波长被吸收的程度不同,由此反应的两种UVT值会有差别。鉴于UVT的国际测量标准是254nm下UV经过1cm介质光程被吸收前后的百分比,因此,后者反映的才是水质的真实UVT 。
测量紫外光强计的信号接收窗口与正对着的紫外灯管的紫外套管表面间的距离d值;根据UVT公式可知,在紫外光强计的信号接收窗口至与其正对着的紫外灯管的紫外套管表面间的距离d值不变的情况下,UVT的大小仅与ln(I/I0)呈现指数增长关系。选取8种待测水使用本发明测量UVT,并绘制测量曲线如图3所示,图3中横坐标x为[ln(I/I0)]/d的值,纵坐标y为紫外光的透光率(UVT)值;图3中两个对角上下分布的菱形代表UVT的具体数值,y=e1.0022x,R²=0.999。该测试数据充分说明了理论公式可应用于实际测试中。
为了检测在紫外光强计的信号接收窗口至与其正对着的紫外灯管的紫外套管表面间的距离d值对在线测量UVT值的影响,选取同种待测水使用本发明测试3组不同d值下的UVT值,并与紫外分光光度计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d值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量的UVT 在线测量的UVT 相对误差
1.8cm 55.3% 52.9% 2.4%
2cm 55.3% 53.1% 2.2%
2.2cm 55.6% 52.8% 2.8%
结果发现,在事先确定好相应d值下的I0值后,改变d值并不影响在线测量的UVT值,本发明的实用性强。

Claims (6)

1.一种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安装紫外光强计,使紫外光强计的信号接收窗口正对着紫外反应器内的某一根紫外灯管;
第二步:测量紫外光强计的信号接收窗口与正对着的紫外灯管的紫外套管表面间的距离d值;
第三步:使用UVT>=95%、浊度<=3NTU的清水通过紫外反应器,记录紫外光强计的读数,该读数为I0
第四步:将待测水通过紫外反应器,记录紫外光强计的读数,该读数为I;
第五步:将测得的d值、I0值和I值代入公式: 中,计算出相应的UV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的紫外光强计的信号接收窗口与紫外反应器内的某一根灯管呈90度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的紫外光强计安装在其信号接收窗口与正对着的紫外灯管的紫外套管表面间的距离d=0.1-10cm之间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记录至少两组紫外光强计的读数,求取读数的平均值为I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将待测水通过紫外反应器,记录至少两组紫外光强计的读数,求取读数的平均值为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五步计算得出的UVT值乘以105%,得到实验室UVT值。
CN201710922644.XA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 Pending CN1076214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22644.XA CN107621458A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22644.XA CN107621458A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1458A true CN107621458A (zh) 2018-01-23

Family

ID=61090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22644.XA Pending CN107621458A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2145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3579Y (zh) * 1997-11-17 1999-10-13 东莞生益敷铜板股份有限公司 紫外光透过率测试装置
CN102419309A (zh) * 2011-08-12 2012-04-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评价重质渣油稳定性的方法
CN104483276A (zh) * 2014-11-25 2015-04-0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泥水生物絮凝絮体分形研究方法
CN105572068A (zh) * 2015-12-21 2016-05-1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基于外推法的痕量气体极紫外吸收系数测量方法
CN107192680A (zh) * 2017-04-18 2017-09-22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一种初期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3579Y (zh) * 1997-11-17 1999-10-13 东莞生益敷铜板股份有限公司 紫外光透过率测试装置
CN102419309A (zh) * 2011-08-12 2012-04-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评价重质渣油稳定性的方法
CN104483276A (zh) * 2014-11-25 2015-04-0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泥水生物絮凝絮体分形研究方法
CN105572068A (zh) * 2015-12-21 2016-05-1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基于外推法的痕量气体极紫外吸收系数测量方法
CN107192680A (zh) * 2017-04-18 2017-09-22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一种初期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丽芳 等: "《中药分析学》", 31 August 2015,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李梦凯 等: "一种新颖的紫外光强度分布原位测试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第六届海峡两岸水质安全控制技术及管理研讨会》 *
陈义: "《毛细管电泳理论探索》", 31 January 2001, 华文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lady et al. Fluorescence of adsorbed protein layers: I. Quantitation of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ce
CN104122180B (zh) 一种测量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方法
Haller et al. Photometer for quasielastic and classical light scattering
CN104390987B (zh) 一种检测钢球表面缺陷的新型光纤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CN102252990A (zh) 一种紫外吸收法水质监测系统自动标定方法
CN101216422B (zh) 液体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7345893A (zh) 一种粒子散射相函数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66938C (zh) 一种海水盐度与温度同时在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US3027457A (en) Non-contacting tubing gage
CN103528960A (zh) 一种光谱干涉法污水在线监测系统
CN107621458A (zh) 一种紫外透光率的原位在线监测方法
CN107300714A (zh) 一种放射性碘活性炭取样滤盒的探测效率校准方法
CN109799204A (zh) 一种基于光谱法的低浓度cod测量装置
CN115267753B (zh) 一种水下激光雷达标定方法和设备
US2912895A (en) Spectrophotometry process
CN102768202B (zh) 包边大尺寸钕玻璃包边剩余反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1781195A (zh) 一种无醛人造板中甲醛释放量的检测方法
CN101706433B (zh) 一种三维荧光的矫正方法
WO2020133767A1 (zh) 基于射线符合测量的多相流全截面相分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US3427110A (en) Method for inspecting objects having parallel faces
JPS5910837A (ja) 物理的量値並びに物質濃度の光学的測定装置
CN102478498A (zh) 用于比色仪的超长比色皿系统
Alfieri et al. A set-up to measure the optical attenuation length of scintillating fibres
CN201152850Y (zh) 液体浓度检测装置
CN201028995Y (zh) 多光束悬浮物浓度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01

Address after: 100020 Building 9, courtyard 1, No. 15 Guanghua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ity, 908

Applicant after: COSCO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200 Shandong, Weihai, Shandong Province, Huancui District, Zhang Cun town, Shenyang Middle Road, Changjiang street intersection

Applicant before: WEIHAI COSCO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7

Address after: 264200, Shandong District, Weihai City, Huancui Town, Shenyang Road, Yangtze River Street intersection

Applicant after: WEIHAI COSCO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0 Building 9, courtyard 1, No. 15 Guanghua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ity, 908

Applicant before: COSCO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