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5692B - 服务质量驱动的选择性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 Google Patents

服务质量驱动的选择性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5692B
CN107615692B CN201680027877.7A CN201680027877A CN107615692B CN 107615692 B CN107615692 B CN 107615692B CN 201680027877 A CN201680027877 A CN 201680027877A CN 107615692 B CN107615692 B CN 1076156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lity
service
receiver
threshold
transport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78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5692A (zh
Inventor
D·纳弗拉蒂尔
M·塞利
A·阿瓦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Technologie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Technologies Oy
Publication of CN107615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5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692B/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 H04L1/0018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based on latency requir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 H04L1/002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in which the algorithm uses adaptiv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57Implicit acknowledgement of correct or incorrect reception, e.g. with a moving win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诸如无线接入网络的各种通信系统可以从各种纠错技术中受益。例如,某些通信系统可以从用于点对多点通信的服务质量驱动的接收机选择性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受益。一种方法可以包括在接收机处识别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接收机处识别至少一个服务质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接收机处,基于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和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服务质量,确定是否或者什么类型的反馈将要用于错误接收的传输块。该方法可以附加地包括基于所述确定,由接收机与错误接收的传输块的发射机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服务质量驱动的选择性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涉及并要求2015年5月1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2/162,445的美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和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诸如无线接入网络的各种通信系统可以从各种纠错技术中受益。例如,某些通信系统可以从用于点对多点(PTM)通信的服务质量驱动的接收机选择性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受益。
背景技术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通过重传来提供纠错。接收机向重传数据的发射机提供HARQ反馈、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发射机HARQ可以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的功能。
在RP-142205中描述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研究项目“单小区点对多点(SC-PTM)”。该研究项目旨在确定对于单小区PTM传输,HARQ反馈和CSI报告是否仍然是必需的。
系统效率可以取决于在一段时间内经由系统所传输的数据量。当选择了适当的编码方案时,HARQ可以提高系统效率。适当的编码方案的选择可以是诸如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演进型节点B(eNB)的网络节点的功能。编码方案的健壮性和重传率可以定义通信信道的性能。链路自适应过程旨在使通信信道的性能最大化。例如,典型的HARQ重传率可以在0至30%的范围内。
如果将HARQ应用于广播通信,则发射机从多个接收机接收HARQ反馈。如果发射机选择与单播传输情况下相同的信道编码方案并且接收机处于类似的无线状况,因此假设错误接收的概率将相同,则发射机接收NACK的概率与接收机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例如,如果接收机以70%的概率(Pc=0.7)正确接收传输,则由两个接收机正确接收的概率仅为49%,假设接收过程是独立的过程。在3个接收机的情况下,由所有接收机正确接收的概率为34.3%。因此,重传次数增加,这可能会影响系统效率。使用更健壮的信道编码可以降低NACK的概率,但是也会降低频谱效率。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实施例,一种方法可以包括在接收机处识别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接收机处识别至少一个服务质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和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服务质量,确定是否或者什么类型的反馈将要用于错误接收的传输块。该方法可以附加地包括基于所述确定,由接收机与错误接收的传输块的发射机进行通信。
在一种变形中,所述确定可以仅在经由重传正确接收错误接收的传输块被认为是满足服务质量所必需的时候,使用否定确认,例如,服务质量应当优于服务质量阈值。
在一种变形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当在发射机处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要求显式确认以进行下一个数据的传输时,发送确认。可替代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如果在发射机处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用隐含确认进行操作,则拒绝反馈。
在一种变形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服务质量,由接收机调整媒体访问控制配置。这可以是对QoS阈值的调整。
在一种变形中,至少一个服务质量的识别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接收识别或通过用户服务描述来接收识别。
在一种变形中,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在一段时间的块丢失率、在多个连续块上的块丢失率、丢失的连续块的数量、或延迟预算。
根据第二实施例,一种方法可以包括在发射机处确定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由发射机向接收机提供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接收机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来控制有关至少一个错误接收的传输块的反馈。
在一种变形中,提供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可以包括: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或通过用户服务描述来提供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
在一种变形中,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在一段时间的块丢失率、在多个连续块上的块丢失率、丢失的连续块的数量、或延迟预算。
在一种变形中,提供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显式发送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或者发送从其中接收机可以获得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参数。
根据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一种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及其变形的任何一个的方法的装置。
根据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一种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和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装置至少执行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及其变形的任何一个的方法。
根据第七和第八实施例,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对用于执行过程的指令进行编码,所述过程包括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及其变形的任何一个的方法。
根据第九和第十实施例,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对指令进行编码,当指令在硬件中执行时,执行包括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及其变形的任何一个的方法的过程。
根据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一种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根据第三或第五实施例及其变形的任何一个的装置,其与至少一个根据第四或第六实施例及其变形的任何一个的装置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为了正确理解本发明,应当参考附图,其中:
图1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接收机的操作;
图2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方法;
图3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的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与先前的HARQ反馈方法相比,某些实施例可以提供对HARQ反馈的更高级的控制。
某些实施例在决定是否应对错误接收的传输块(诸如分组)发送ACK、NACK或不发送反馈时,在接收机处使用服务质量阈值和所观察到的服务质量。每个服务质量阈值可以是服务质量参数中的某个值。服务质量可以由这样的参数表示,例如,分组丢失率或延迟预算。
在某些实施例中,例如,仅在经由重传正确接收错误接收的块被认为是满足服务质量所必需的时候,接收机可以发送NACK。否则,如果接收机不能够对块进行解码,并且重传被认为不是满足服务质量所必需的,则如果在发射机处的HARQ过程要求显式确认以进行下一个数据的传输,则接收机发送ACK,或者如果在发射机处的HARQ过程用隐含ACK进行操作,则不发送任何反馈,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接收到NACK,则发射机认为传输块已确认。
假设HARQ是MAC功能的一部分,上层可以向MAC配置服务质量阈值。在LTE中,QoS特性可对每个服务数据流(SDF)定义,其中SDF与一个QoS等级标识符(QCI)相关联。标准化QCI值可以在资源类型、优先级、分组延迟预算和分组错误丢失率方面描述分组转发处理,即SDF聚合接收UE与PCEF之间的边缘到边缘。分组错误丢失率可用于在接收机处的对MAC层的配置。可以从QoS参数中获得QoS阈值。然后,可以用QoS阈值配置MAC中的HARQ接收机过程。
由于分组大小与MAC传输块大小之间的差异,所述配置还可以考虑可能的分段。例如,MAC可以被配置以使得至少每N个块或类似地接收M个连续块。这种N中的M的方法是QoS阈值的一个示例。
MAC接收机可以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方法来操作。图1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接收机的操作。如在图1中所示,在110处,可以从发射机接收传输块。
在120处,接收机可以确定解码是否失败。如果解码没有失败,则在130处,接收机可以根据确认将要如何提供给传输了传输块的发射机来显式或隐含地发送确认。
在140处,接收机可以确定成功的接收是否是服务质量所需要的。如果不是,则在150处,接收机可以根据确认将要如何提供给传输了传输块的发射机来显式或隐含地发送确认。例如,对于隐含确认,接收机可以简单地不发送反馈。
如果在140处接收机确定服务质量需要成功接收,则在160处接收机可以发送否定确认。
图1未示出的是,上层可以连续监控QoS并相应地调整MAC配置。
传统地在LTE中,用户设备(UE)可能不知道与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MBMS)承载相关联的QoS。可以在可以使用所接收的QoS等级标识符(QCI),例如,QoS特性,连同准许过程中的分配和保留优先级、最大比特速率和保证比特速率的多小区协调实体(MCE)处终止MBMS的QoS。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在诸如UE的接收机处的QoS参数的可用性。
UE可通过RRC信令或者用户服务描述(USD)扩展来被提供MBMS承载的QoS。
RRC信令可以由诸如eNB的接入节点基于从诸如MCE的网络元件接收的QoS信息来执行,例如作为MBMS调度信息过程或MBMS会话启动过程的一部分。QoS参数从MCE到eNB的信令也可以用于SC-PTM操作。
QoS参数还可以包括在USD中。在这种情况下,3GPP域中使用的QoS参数可以作为临时移动组标识(TMGI)分配的一部分提供。
因此,某些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从接收机节点到发射机节点的反馈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接收机节点可被配置有一组阈值。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所配置的阈值来确定当接收机不能够对所接收的传输块进行解码时,是否向发射机发送确认、否定确认或不向发射机发送反馈。
可以根据服务质量来配置该组阈值。该组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在一段时间的块丢失率;在多个连续块上的块丢失率(例如,M中的N);丢失的连续块的数量;或延迟预算。
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接收机没有成功接收当前的块,如果解码失败导致块接收质量低于配置有该组阈值的块接收质量,则接收机节点可以发送否定确认。
在某些实施例中,当发射机基于显式确认进行操作时,如果解码失败仍将导致块接收质量优于配置有该组阈值的块接收质量,即使没有成功接收当前的块,接收机节点也可以发送确认。
类似地,当发射机基于隐含确认(例如是指缺乏否定确认)进行操作时,在解码失败仍将导致块接收质量优于配置有该组阈值的块接收质量时,即使没有成功接收当前的块,接收机节点也可以简单地不发送任何反馈。
某些实施例可以具有各种益处和/或优点。例如,通信信道的性能可以在QoS参数指示用户满意度时被改进。
此外,可以通过所传递的服务类型使无线性能和用户感知的QoS一致。例如,无论是否进行重传,不同的性能状况都可能对满意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某些实施例的方法和系统可适用于不同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模式。例如,某些实施例可适用于流式多媒体服务,诸如因特网协议语音(VoIP)。
类似地,某些实施例可适用于用户在不同状况下的点到多点通信。例如,如果QoS是可接受的,传输模式和重传不需要总是由最差状况下用户的HARQ过程决定。此外,某些实施例可以与RLC传输模式、HARQ和QoS的标准化方案一起工作。
图2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方法。如在图2中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在210处,在接收机处识别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220处,在接收机处识别至少一个服务质量。这个服务质量可以是当前的服务质量或预测的服务质量。例如如果接收机负责维护例如用于差分多流的多个服务质量,则接收机可以考虑多个服务质量值。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230处基于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和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服务质量,在接收机处确定是否或者什么类型的反馈将要用于错误接收的传输块。例如,接收机可以预测这个错误接收的传输块将对服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程度,或者接收机可以仅测量这个错误接收的传输块在服务质量上所具有的程度。可以在205处接收错误接收的传输块。分组可以是传输块的一个示例,但也允许其它传输块。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240处基于所述确定,由接收机与错误接收的传输块的发射机进行通信。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确定的通信可包括不发送任何反馈,直到随后的错误接收的传输块会影响服务质量超过某个阈值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仅在经由重传正确接收错误接收的传输块被认为是满足服务质量所必需的时候,所述确定才使用否定确认,例如,(预测的)服务质量应当优于服务质量阈值。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242处,当在发射机处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需要显式确认以进行下一个数据的传输时,发送确认。可替代地,该方法可以包括在244处,如果在发射机处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用隐含确认进行操作,则拒绝反馈。
该方法可以附加地包括在250处基于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服务质量,由接收机来调整媒体访问控制配置。例如,该方法可以包括调整QoS阈值。
至少一个服务质量的识别可涉及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或通过诸如MBMS USD的用户服务描述来接收识别。
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可涉及:在一段时间的块丢失率;在多个连续块上的块丢失率;丢失的连续块的数量;延迟预算或其任何组合。还允许其它服务质量阈值。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260处,在发射机处确定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方法还可以包括在270处,由发射机向接收机提供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这个接收机可以是与上面在210至250处所描述的相同的接收机。该接收机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来控制有关至少一个错误接收的传输块的反馈。
服务质量可以通过一组参数来描述,例如,如分组丢失和延迟这样的参数。这些参数可用于向HARQ接收机配置一组QoS阈值。QoS阈值可以直接是QoS参数的值,或者新的一组具有对应值的QoS参数可以导出。这种导出例如可以由于预期的分段而发生。
当提到向UE提供信息时,可以执行至少两种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下,可以由网络向UE提供QoS参数,UE可以识别QoS阈值。在第二种情况下,可以由网络向UE提供QoS阈值。
在第一种情况下,网络可被视为隐含地向UE提供阈值,例如,如果网络可以预测UE将如何从QoS参数中获得阈值。因此,广泛地说,网络可被认为是通过显式发送阈值,或者通过发送从其中UE可以获得阈值的参数来提供QoS阈值。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系统。应当理解,图1和图2中的流程图中的每个块可以通过诸如硬件、软件、固件、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电路的各种方式或其组合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可以包括几个设备,例如,网络元件310和用户设备(UE)或用户装置320。系统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UE 320和多于一个的网络元件310,尽管为了说明的目的,仅示出了一个UE 320和一个网络元件310。网络元件可以是接入点、基站、演进型节点B(eNB)或任何其它网络元件。
这些设备中的每个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或控制单元或模块,分别表示为314和324。可以在每个设备中提供至少一个存储器,并且分别表示为315和325。存储器可以包括在其中包含的例如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计算机代码。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收发信机316和326,并且每个设备还可以包括天线,分别如317和327所示。尽管每个设备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也可以向设备中的每一个提供许多天线和多个天线元件。例如,可以为这些设备提供其它配置。例如,除了无线通信之外,网络元件310和UE 320可以附加地被配置以用于有线通信,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天线317和327可以表示任何形式的通信硬件,而不仅限于天线。
收发信机316和326每一个均可以独立地是发射机、接收机、或发射机和接收机两者,或可被配置以用于发射和接收的单元或设备。发射机和/或接收机(就无线电部分而言)也可以被实现为远程射频头,其不位于设备本身中,而是位于例如天线杆中。还应当理解,根据“动态(liquid)”或灵活的无线电概念,操作和功能可以以灵活的方式在诸如节点、主机或服务器的不同的实体中执行。换句话说,分工可能因具体情况而不同。一个可能的用途是使网络元件传递本地内容。一个或多个功能还可以被实现为作为可在服务器上运行的软件提供的虚拟应用。
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320可以是诸如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或多媒体设备的移动台(MS)、提供无线通信能力的诸如平板电脑的计算机、提供无线通信能力的个人数据或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数字相机、袖珍摄像机、提供无线通信能力的导航装置、或其任何组合。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320可以是传感器或智能仪表,或者通常可被配置以用于单个位置的其它设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诸如节点或用户设备的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面针对图1和图2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装置。
处理器314和324可以由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增强电路、或类似的器件或其组合的任何计算或数据处理设备来具体化。处理器可被实现为单个控制器或多个控制器或处理器。此外,处理器可被实现为本地配置、云配置或其组合的处理器池。
对于固件或软件,该实现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芯片组中的模块或单元(例如,过程、功能等)。存储器315和325可以独立地是任何适用的存储设备,诸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使用硬盘驱动器(HDD)、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器或其它适用的存储器。存储器可以组合在如处理器的单个集成电路上,或者可以与其分离。此外,计算机程序指令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由处理器处理的程序指令可以是任何适当形式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例如,以任何适用的编程语言编写的可编译或解释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实体通常是内部的,但也可以是外部的或其组合,如在从服务提供商获得附加的存储器容量的情况下。存储器可以是固定的或可移动的。
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配置为和处理器一起用于特定的设备,以使诸如网络元件310和/或UE 320的硬件装置执行上述任何过程(例如参见图1和图2)中的任何一个。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编码有计算机指令或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例如,添加或更新的软件例程、小程序或宏),其在硬件中执行时,可以执行诸如在本文中所描述的过程中的一个的过程。可以由编程语言对计算机程序进行编码,该编程语言可以是诸如面向对象的C、C、C++、C#、Java等的高级编程语言,或者诸如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的低级编程语言。可替代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以完全以硬件来执行。
此外,尽管图3示出了包括网络元件310和UE 320的系统,但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适用于如在本文中示出和讨论的其它配置和涉及附加元件的配置。例如,可以提出多个用户设备装置和多个网络元件,或者提供类似功能的其它节点,诸如将用户设备和诸如中继节点的接入点的功能进行组合的节点。
对于以上实施例,在某些情况下,网络元件310可以是发射机,UE 320可以是接收机,尽管这不是必需的。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可以以不同顺序的步骤、和/或与所公开的那些配置不同的配置中的硬件元件来实施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因此,虽然已经基于这些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某些修改、变形和替代结构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仍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缩略语列表
ACK 确认
HARQ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MAC 媒体访问控制
MCE MBMS协调实体
NACK 否定确认
PCEF 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
QoS 服务质量
QCI QoS等级标识符
RLC 无线链路控制
RRC 无线资源控制
SC-PTM 单小区点对多点
TMGI 临时移动组标识
UE 用户设备
USD MBMS用户服务描述

Claims (16)

1.一种方法,包括:
在接收机处,识别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
在所述接收机处,识别至少一个服务质量;
在所述接收机处,基于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和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服务质量,确定是否或者什么类型的反馈将要用于错误接收的传输块,其中,所述确定包括:仅在经由重传而正确接收所述错误接收的传输块被认为是满足服务质量所必需的时候,使用否定确认;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由所述接收机与所述错误接收的传输块的发射机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在所述发射机处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要求显式确认以进行下一个数据的传输时,发送确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所述发射机处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用隐含确认进行操作,则拒绝反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服务质量,由所述接收机调整媒体访问控制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服务质量的识别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接收所述识别或通过用户服务描述来接收所述识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在一段时间的块丢失率、在多个连续块上的块丢失率、丢失的连续块的数量、或延迟预算。
7.一种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至少:
识别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
识别至少一个服务质量;
基于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和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服务质量,确定是否或者什么类型的反馈将要用于错误接收的传输块,其中,所述确定包括:仅在经由重传而正确接收所述错误接收的传输块被认为是满足服务质量所必需的时候,使用否定确认;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与所述错误接收的传输块的发射机进行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为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至少:
当在所述发射机处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要求显式确认以进行下一个数据的传输时,发送确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为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至少:
如果在所述发射机处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用隐含确认进行操作,则拒绝反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为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至少:
基于所识别的至少一个服务质量,调整媒体访问控制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服务质量的识别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接收所述识别或通过用户服务描述来接收所述识别。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在一段时间的块丢失率、在多个连续块上的块丢失率、丢失的连续块的数量、或延迟预算。
13.一种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至少:
确定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以及
向接收机提供所述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其中,所述接收机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来控制有关至少一个错误接收的传输块的反馈,
其中,所述反馈包括仅在经由重传而正确接收所述至少一个错误接收的传输块被认为是满足服务质量所必需的时候的否定确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提供所述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包括: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或通过用户服务描述来提供所述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服务质量阈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在一段时间的块丢失率、在多个连续块上的块丢失率、丢失的连续块的数量、或延迟预算。
1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对用于执行过程的指令进行编码,所述过程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680027877.7A 2015-05-15 2016-03-30 服务质量驱动的选择性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Ceased CN1076156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62445P 2015-05-15 2015-05-15
US62/162,445 2015-05-15
PCT/FI2016/050195 WO2016185081A1 (en) 2015-05-15 2016-03-30 Quality of service driven receiver selective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or point-to-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5692A CN107615692A (zh) 2018-01-19
CN107615692B true CN107615692B (zh) 2020-10-09

Family

ID=57319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7877.7A Ceased CN107615692B (zh) 2015-05-15 2016-03-30 服务质量驱动的选择性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4331B2 (zh)
EP (1) EP3295591B1 (zh)
CN (1) CN107615692B (zh)
DK (1) DK3295591T3 (zh)
WO (1) WO20161850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19602B2 (en) * 2017-02-06 2021-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pability and coverage determination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EP3714565A4 (en) 2017-11-20 2021-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TERMINATION OF HYBRID REPEAT AUTOMATIC REQUEST RETRANSMISSIONS
US11503493B2 (en) * 2017-12-29 2022-11-15 Nokia Technologies Oy Enhanced traffic capacity in a cell
EP4228184A3 (en) * 2018-09-13 2023-09-06 Apple In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4046307A4 (en) * 2019-10-15 2023-04-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SERVICE-BASED UPLINK RETRANSMISSION
CN112787767B (zh) * 2019-11-06 2022-08-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4944887B (zh) * 2022-05-07 2024-01-23 北京差旅天下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区块传输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1092A1 (en) * 1995-10-23 1997-05-0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acket data with hybrid FEC/ARQ type II
CN101388756A (zh) * 2007-09-11 2009-03-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4012248A1 (zh) * 2012-07-20 2014-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4110790A1 (zh) * 2013-01-18 2014-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74351B2 (en) * 1999-12-14 2009-08-1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rranging CELP information of one frame in a second packet
US7801169B2 (en) 2001-08-17 2010-09-21 Jacobus Haartsen Method for mapping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to radio protocol parameters
US7907614B2 (en) * 2005-11-11 2011-03-15 Broadcom Corporation Fast block acknowledgment generation in a wireless environment
US8018916B2 (en) 2006-10-25 2011-09-13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couple HARQ-ARQ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100037105A1 (en) * 2008-06-27 2010-02-11 Nextwave Broadband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Physical Layer Error Control to Direct Media Access Layer Error Control
WO2010034339A1 (en) * 2008-09-23 2010-04-0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12337B2 (en) 2009-05-01 2012-11-13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enable/disable
KR101636582B1 (ko) * 2009-06-24 2016-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rb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US8245088B1 (en) 2009-06-30 2012-08-14 Sprint Spectrum L.P. Implement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by using hybrid ARQ (HARQ) response for triggering the EV-DO reverse activity bit (RAB)
US9277533B2 (en) * 2012-05-17 2016-03-01 Vid Scale, Inc. Scalable video coding over simultaneous unicast/multicast LTE DL shared channel
US9948429B2 (en) * 2014-01-22 2018-04-17 Nec Corporation HARQ implementation for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s
WO2016050262A1 (en) * 2014-09-29 2016-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first node for handling a feedback procedure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1092A1 (en) * 1995-10-23 1997-05-0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acket data with hybrid FEC/ARQ type II
CN101388756A (zh) * 2007-09-11 2009-03-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4012248A1 (zh) * 2012-07-20 2014-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137637A (zh) * 2012-07-20 2014-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4110790A1 (zh) * 2013-01-18 2014-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95591A1 (en) 2018-03-21
US20180316460A1 (en) 2018-11-01
DK3295591T3 (da) 2022-01-10
US10554331B2 (en) 2020-02-04
WO2016185081A1 (en) 2016-11-24
EP3295591A4 (en) 2018-12-26
EP3295591B1 (en) 2021-12-15
CN107615692A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5692B (zh) 服务质量驱动的选择性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US11394753B2 (en) Dynamic rate adaptation during real-time LTE communication
US10966061B2 (en) Multicast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21572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control of TTI bundling sizes
RU2493656C2 (ru) Повышение надежности протокола гибридного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запроса на повторную передачу данных
US108410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transmission, to meet transmissions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services
US20190045333A1 (en) Method for Multicasting a Plurality of Data Packets to a Plurality of Receivers
CN108352944B (zh) 丢弃和保留物理数据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295584A1 (e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9198078B1 (en) Managing signaling overhead in a wireless multicast system
KR102120945B1 (ko) 멀티캐스트 그룹에 속하는 멤버 노드들 간의 협력에 기반하여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기지국, 멤버 노드 및 그 방법들
US20230179343A1 (en) Efficient uplink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for point to multipoint transmissions
CN109923893B (zh) 单小区点到多点反馈
EP4014648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WO2022165447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s over data radio bearer
CN111713080B (zh) 小区中的增强型业务容量
CN111865480B (zh) 一种直通链路传输方法和终端
WO2018063326A1 (en) Multicast retransmission for machine type devices
WO2020193118A1 (en) Mechanism of cross-layer link adaptation in 5g broadcast/multicast
CN115315914A (zh) 方法和通信装置
US9313136B1 (en) Managing data retransmission to a wireless device
Go et al. Application-aware MCS level selection method for cross-layered retransmission scheme
US9503948B1 (en) Managing data redundancy of wireless 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22151165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18121500A1 (zh) 确认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30906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6236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