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3212A - 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3212A
CN107613212A CN201710994457.2A CN201710994457A CN107613212A CN 107613212 A CN107613212 A CN 107613212A CN 201710994457 A CN201710994457 A CN 201710994457A CN 107613212 A CN107613212 A CN 107613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mobile terminal
main
focal length
shoo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944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绪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944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132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6080 priority patent/WO201908029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3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32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移动终端同一面设置两个摄像头,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该方法包括: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启动该主摄像头和该副摄像头,该主摄像头为变焦摄像头;接收拍摄指令,当检测该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该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当检测到主摄像头未对焦时,控制该副摄像头按照其固定焦距拍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有效改善了移动终端的拍摄效果,提高了移动终端拍摄时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都设置有可以用于拍摄照片或视频的摄像头。
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中设置的摄像头一般为变焦摄像头,该变焦摄像头的焦距可调,拍摄灵活性较高。
但是,变焦摄像头在启动之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对焦成功,若用户在变焦摄像头未成功对焦之前即进行拍摄,会导致拍摄的图片较为模糊,拍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摄像头未对焦之前,拍摄照片模糊,拍摄效果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同一面设置两个摄像头,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启动所述主摄像头和所述副摄像头,所述主摄像头为变焦摄像头;
接收拍摄指令;
当所述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当所述主摄像头未对焦时,控制所述副摄像头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同一面设置两个摄像头,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启动所述主摄像头和所述副摄像头,所述主摄像头为变焦摄像头;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拍摄指令;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当所述主摄像头未对焦时,控制所述副摄像头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当该移动终端接收到拍摄指令时,若检测到该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当检测到主摄像头未对焦时,可以控制副摄像头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因此,若移动终端在主摄像头未成功对焦之前接收到了拍摄指令,也可以通过该预先设置有固定焦距的副摄像头拍摄到画面清晰的图像,有效改善了移动终端的拍摄效果,提高了移动终端拍摄时的灵活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摄像头未定焦时拍摄到的画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副摄像头按照固定焦距拍摄到的画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具有正反相对的两个面,该正反相对的两个面上均可以设置有摄像头,并且该两个面中的至少一面可以设置有两个摄像头,该两个摄像头可以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其中,该主摄像头可以为变焦摄像头,该副摄像头可以为变焦摄像头,也可以为定焦摄像头。示例的,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背面设置的后置摄像头可以包括主摄像头A和副摄像头B,其中,主摄像头A为变焦摄像头,副摄像头B为定焦摄像头。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201、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启动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启动移动终端中安装的相机应用时,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摄像头启动指令,该摄像头启动指令中可以包括待启动的摄像头的标识,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该标识启动相应的摄像头。
步骤202、接收拍摄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预设操作(例如点击拍摄按钮的操作)触发该拍摄指令。
步骤203、当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当主摄像头未对焦时,控制副摄像头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
其中,该预设阈值可以小于或等于主摄像头定焦所需的时长,并且该主摄像头定焦所需的时长可以是根据同类型的变焦摄像头的平均定焦时长所确定的,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变焦摄像头定焦所需的时长可以不同。
进一步的,该副摄像头可以为定焦摄像头,也可以为变焦摄像头,当该副摄像头为定焦摄像头时,该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为该副摄像头出厂时即配置好的。当该副摄像头为变焦摄像头时,该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为移动终端预先配置的,该副摄像头启动时的初始焦距可以固定为该固定焦距。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当该移动终端接收到拍摄指令时,若检测到该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摄像头启动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当检测到主摄像头未对焦时,可以控制副摄像头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因此,若移动终端在主摄像头未成功对焦之前接收到了拍摄指令,也可以通过该预先设置有固定焦距的副摄像头拍摄到画面清晰的图像,有效改善了移动终端的拍摄效果,提高了移动终端拍摄时的灵活性。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启动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可以安装有相机应用,该相机应用可以为系统应用或者第三方应用。当用户通过单击操作点击任一相机应用的图标时,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摄像头启动指令,该摄像头启动指令中可以包括待启动的摄像头的标识,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该摄像头启动指令启动对应的摄像头。其中,该待启动的摄像头可以为移动终端中预设的摄像头,也可以为移动终端上一次启动的摄像头,或者还可以为用户选定的摄像头。当该摄像头启动指令指示的待启动的摄像头为位于移动终端一面的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时,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该摄像头启动指令,启动该主摄像头和该副摄像头。
示例的,假设摄像头启动指令指示的待启动摄像头为移动终端中预设的摄像头,且该移动终端中预设的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则当用户点击相机应用的图标时,移动终端即可根据接收到的摄像头启动指令,启动移动终端中的后置摄像头,也即是启动后置摄像头包括的主摄像头A和副摄像头B。
步骤302、接收拍摄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执行的预设操作时,可以触发生成该拍摄指令。其中,该预设操作可以为点击拍摄界面上的拍摄按钮的操作,或者也可以为按压指定物理按键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303、检测该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该拍摄指令时,可以计算该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该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并检测该时间差与预设阈值的大小。
其中,该预设阈值小于或等于主摄像头定焦所需的时长。当移动终端检测到该时间差不小于预设阈值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主摄像头已经定焦,因此可以执行步骤304;当移动终端检测到该时间差小于该预设阈值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主摄像头可能还未定焦,因此可以执行步骤305。
示例的,假设主摄像头A定焦所需的时长为2秒(s),且该预设阈值等于2s,若用户在12点20分23秒点击了相机应用的图标,并在12点20分26秒点击了拍摄按钮,则移动终端可以确定接收到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时刻为12点20分23秒,并可以确定接收到拍摄指令的时刻为12点20分26秒。进一步的,移动终端可以计算得到该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该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为3s,由于该时间差3s大于该预设阈值2s,此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主摄像头A已经定焦,因此可以执行步骤304。
若用户在12点20分24秒点击了拍摄按钮,则移动终端可以计算得到该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该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为1s,由于该时间差1s小于该预设阈值2s,此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主摄像头A可能还未定焦,为了更加准确的确定主摄像头A的对焦情况,因此可以执行步骤305。若此时采用主摄像头A进行拍摄,则拍摄到的画面可以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采用未对焦的主摄像头A拍摄到的画面较为模糊,拍摄效果较差。
步骤304、采用主摄像头拍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不小于预设阈值时,即可以确定主摄像头已经定焦,此时,移动终端可以采用主摄像头进行拍摄,也即是获取并存储该主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
示例的,假设预设阈值为2s,移动终端计算出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和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为3s,则移动终端可以检测出该时间差3s大于该预设阈值2s,即可以确定主摄像头A已经定焦,则移动终端可以直接采用主摄像头A进行拍摄。
步骤305、检测主摄像头是否已经对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更加准确的确定主摄像头的对焦情况,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时,可以继续检测主摄像头是否已经对焦。当移动终端检测到主摄像头还未对焦时,可以执行步骤306;当移动终端检测到主摄像头已经对焦时,为了保证良好的拍摄效果,移动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步骤304,也即是采用该已经对焦的主摄像头进行拍摄。
其中,移动终端中可以预先存储有用于检测主摄像头是否对焦的软件算法,该软件算法在检测到主摄像头已经对焦时,可以输出第一返回值;当检测到主摄像头未对焦时,可以输出第二返回值,该第一返回值与该第二返回值不同;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获取到返回值的大小确定该主摄像头是否对焦。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用户判断主摄像头是否对焦成功,该主摄像头的拍摄界面上可以设置有预设颜色的对焦框,当移动终端检测到该主摄像头对焦成功后,可以改变该对焦框的颜色,例如可以将对焦框的颜色由白色调整为绿色。
示例的,假设移动终端检测到的时间差1s小于预设阈值2s,为了更加准确的确定该主摄像头A的对焦情况,移动终端可以继续检测该主摄像头A是否已经对焦。当移动终端检测到主摄像头A已经对焦时,可以采用该主摄像头A进行拍摄;当移动终端检测到主摄像头A还未对焦时,为了能够拍摄到清晰的画面,保证良好的拍摄效果,可以继续执行步骤306。
步骤306、控制副摄像头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且检测到主摄像头还未对焦时,为了拍摄到较为清晰的画面,保证良好的拍摄效果,移动终端可以控制副摄像头按照其预设的固定焦距进行拍摄。
其中,该副摄像头可以为定焦摄像头,也可以为变焦摄像头。当该副摄像头为定焦摄像头时,该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为该副摄像头出厂时即配置好的;当副摄像头为变焦摄像头时,移动终端中可以预先为该副摄像头设置一个固定焦距,该副摄像头启动时的初始焦距可以固定为该固定焦距。其中,副摄像头按照该固定焦距进行拍摄时,该副摄像头的焦点与该副摄像头的距离一般大于或等于80厘米(cm)。
示例的,假设移动终端检测到的时间差1s小于该预设阈值2s,且移动终端检测到主摄像头A还未对焦,此时,为了拍摄到较为清晰的画面,保证良好的拍摄效果,移动终端可以控制该副摄像头B按照其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进行拍摄。此时移动终端控制副摄像头B拍摄到的画面可以如图5所示。对比图4和图5可以看出,采用该固定焦距的副摄像头B拍摄到的画面较为清晰,拍摄效果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若该副摄像头为变焦摄像头,当移动终端检测到启动该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的时长大于该预设阈值时,或者,当移动终端检测到主摄像头已经定焦时,可以解除对该副摄像头的固定焦距的设置,以使得该副摄像头恢复变焦功能。之后,当移动终端接收到拍摄指令时,可以采用该主摄像头和该副摄像头的双重变焦功能进行拍摄,进一步改善了拍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的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步骤305可以根据情况删除,也即是,当移动终端在步骤303中检测到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时,可以直接控制副摄像头进行拍摄;相应的,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启动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的时长大于该预设阈值时,即可解除对副摄像头的固定焦距的设置。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步骤303可以根据情况删除,也即是当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若检测到主摄像头未对焦,可以直接控制副摄像头进行拍摄;相应的,移动终端在启动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之后,当检测到该主摄像头已经对焦时,可以解除对副摄像头的固定焦距的设置。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当该移动终端接收到拍摄指令时,若检测到该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摄像头启动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当检测到主摄像头未对焦时,则可以控制副摄像头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因此,若移动终端在主摄像头未成功对焦之前接收到了拍摄指令,也可以通过该预先设置有固定焦距的副摄像头拍摄到画面清晰的图像,有效改善了移动终端的拍摄效果,提高了移动终端拍摄时的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同一面设置两个摄像头,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
启动模块401,用于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启动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该主摄像头为变焦摄像头。
接收模块402,用于接收拍摄指令。
第一控制模块403,用于当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当主摄像头未对焦时,控制副摄像头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其中,该预设阈值可以小于或等于主摄像头定焦所需的时长。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可以检测该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摄像头启动时刻的时间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当检测到该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时,或者,当检测到主摄像头未对焦时,可以控制副摄像头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因此,若移动终端在主摄像头还未对焦之前接收到了拍摄指令,也可以通过该预先设置有固定焦距的副摄像头拍摄到画面清晰的图像,有效改善了移动终端的拍摄效果,提高了移动终端拍摄时的灵活性。
可选的,该第一控制模块403具体可以用于:
当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并且主摄像头未对焦时,控制副摄像头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404,用于当时间差不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当主摄像头已经对焦时,采用主摄像头拍摄。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
解除模块405,用于当启动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的时长大于预设阈值,或者,当主摄像头已经定焦时,解除对副摄像头的固定焦距设置。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该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406,用于当接收到拍摄指令时,采用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可以检测该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摄像头启动时刻的时间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当检测到该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时,或者,当检测到主摄像头未对焦时,可以控制副摄像头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因此,若移动终端在主摄像头还未对焦之前接收到了拍摄指令,也可以通过该预先设置有固定焦距的副摄像头拍摄到画面清晰的图像,有效改善了移动终端的拍摄效果,提高了移动终端拍摄时的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可以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图2或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如图2或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移动终端和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同一面设置两个摄像头,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启动所述主摄像头和所述副摄像头,所述主摄像头为变焦摄像头;
接收拍摄指令;
当所述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当所述主摄像头未对焦时,控制所述副摄像头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拍摄指令之后,所述控制所述副摄像头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包括:
当所述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并且所述主摄像头未对焦时,控制所述副摄像头按照所述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拍摄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时间差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或者当所述主摄像头已经对焦时,采用所述主摄像头拍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摄像头为变焦摄像头,且所述副摄像头的焦距预先设置为所述固定焦距,在启动所述主摄像头和所述副摄像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启动所述主摄像头和所述副摄像头的时长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或者,当所述主摄像头已经定焦时,解除对所述副摄像头的固定焦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解除对所述副摄像头的固定焦距设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拍摄指令时,采用所述主摄像头和所述副摄像头拍摄。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同一面设置两个摄像头,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接收摄像头启动指令,启动所述主摄像头和所述副摄像头,所述主摄像头为变焦摄像头;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拍摄指令;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当所述主摄像头未对焦时,控制所述副摄像头按照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
当所述拍摄指令的接收时刻与所述摄像头启动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阈值,并且所述主摄像头未对焦时,控制所述副摄像头按照所述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拍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时间差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或者当所述主摄像头已经对焦时,采用所述主摄像头拍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摄像头为变焦摄像头,且所述副摄像头的焦距为预先设置的固定焦距,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解除模块,用于当启动所述主摄像头和所述副摄像头的时长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或者,当所述主摄像头已经定焦时,解除对所述副摄像头的固定焦距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拍摄指令时,采用所述主摄像头和所述副摄像头拍摄。
CN201710994457.2A 2017-10-23 2017-10-23 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Pending CN1076132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4457.2A CN107613212A (zh) 2017-10-23 2017-10-23 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PCT/CN2017/116080 WO2019080294A1 (zh) 2017-10-23 2017-12-14 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4457.2A CN107613212A (zh) 2017-10-23 2017-10-23 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3212A true CN107613212A (zh) 2018-01-19

Family

ID=61079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94457.2A Pending CN107613212A (zh) 2017-10-23 2017-10-23 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3212A (zh)
WO (1) WO20190802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2057A (zh) * 2019-05-14 2019-07-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4807B (zh) * 2019-06-17 2023-07-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前置摄像头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5971B (zh) * 2007-11-14 2010-12-29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数码相机对焦系统及方法
CN104506769B (zh) * 2014-12-04 2018-11-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终端
CN105100605A (zh) * 2015-06-18 2015-11-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拍照的快速对焦方法
CN106791373B (zh) * 2016-11-29 2020-03-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对焦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506969B (zh) * 2016-11-29 2019-07-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通过其进行人像追踪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7147837A (zh) * 2017-06-30 2017-09-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参数的设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2057A (zh) * 2019-05-14 2019-07-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80294A1 (zh) 2019-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8026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用户终端
WO2017096857A1 (zh) 相机拍摄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WO2019149099A1 (zh) 电子装置、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080231721A1 (en) Image capture systems and methods
EP2757774A1 (en) Image capture methods and systems
TWI428836B (zh) 影像擷取方法及系統,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CN105827942A (zh) 一种快速拍照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715719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110006243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매뉴얼 포커싱 방법 및 장치
WO2022089284A1 (zh) 拍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40070B (zh)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16062083A1 (zh) 一种对焦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290299B (zh) 成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3062513A1 (en) Video apparatus and photography method thereof
JP2019515519A5 (zh)
KR102024330B1 (ko) 전자 장치, 사진 촬영 방법, 및 사진 촬영 장치
JP6512961B2 (ja) 撮像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CN107613212A (zh) 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WO2019084756A1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飞行器
CN109104633B (zh) 视频截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6791407B (zh) 一种自拍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601884B (zh) 一种拍照控制方法及终端
US10488923B1 (en) Gaze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US8866934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apable of deleting video effect superimposed on moving image,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pparatus, and moving image-recording apparatus, as well as storage medium
CN115914817A (zh)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