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2029A - 一种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2029A
CN107612029A CN201710866578.9A CN201710866578A CN107612029A CN 107612029 A CN107612029 A CN 107612029A CN 201710866578 A CN201710866578 A CN 201710866578A CN 107612029 A CN107612029 A CN 107612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tation
load
energy storage
storag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65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宁
倪尔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6657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120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2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20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包括第一供电站、第二供电站、储能组件、市电供电单元、控制单元及负载;第一供电站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第二供电站为柴油发电机;第一供电站与储能组件相连,以将电能存储于储能组件;第一供电站、第二供电站及储能组件与负载相连,以此为负载供电;市电供电单元与市电电网及负载相连,以将市电提供至负载,为负载供电;控制单元与第一供电站、第二供电站、储能组件、市电供电单元及负载相互通讯,以检测第一供电站、第二供电站、储能组件及市电供电单元的可输出功率,负载的所需功率;控制单元根据负载的所需功率,控制第一供电站、第二供电站、储能组件及市电供电单元的输出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供电系统通常采用市电供电,电网波动较大,市电通常采用火力发电,且市电供电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对于需要持续稳定供电的区域或场所,显然市电供电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各种各样的储能系统被开发出来,现有的储能系统通常采用新能源转换成电能供电,如果只采用新能源发电,储能系统的供电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能保证特定区域或场所供电的可靠性。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供电系统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电系统,能够利用新能源供电,供电可靠稳定,且能够智能调节供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系统,包括第一供电站、第二供电站、储能组件、市电供电单元、控制单元及负载;所述第一供电站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所述第二供电站为柴油发电机;所述第一供电站与所述储能组件相连,以将电能存储于所述储能组件;所述第一供电站、所述第二供电站及所述储能组件与所述负载相连,以此为所述负载供电;所述市电供电单元与市电电网及所述负载相连,以将市电提供至所述负载,为所述负载供电;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供电站、所述第二供电站、所述储能组件、所述市电供电单元及所述负载相互通讯,以检测所述第一供电站、所述第二供电站、所述储能组件及所述市电供电单元的可输出功率,所述负载的所需功率;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负载的所需功率,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站、所述第二供电站、所述储能组件及所述市电供电单元的输出功率;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市电停止供电且所述第一供电站无法供电及所述储能组件没有电能,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供电站为所述负载供电。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组,所述储能组件将电能存储于所述多个电池组中;所述第二供电站还与所述储能组件相连,以将电能存储于所述储能组件。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供电站的可输出功率等于或大于所述负载的所需功率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负载仅由所述第一供电站供电,并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站将为所述负载供电剩余的电能存储于所述储能组件。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供电站的可输出功率小于所述负载的所需功率时,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负载的所需功率控制所述储能组件及所述市电供电单元为所述负载供电的输出功率。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供电站包括光伏组件及第一逆变器;所述光伏组件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所述第一逆变器用于将所述光伏组件转换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组件还包括第二逆变器;所述第二逆变器为双向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或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本发明的提供的供电系统,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供电站及所述储能组件,利用新能源供电并将剩余电能存储起来,缓解市电供电压力的同时节能环保;通过设置所述第二供电站,保证了当市电停止供电,第一供电站无法发电且所述储能组件又没有存储的电能可用时,所述负载的正常供电;通过设置所述控制单元,实现了所述负载供电的智能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供电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供电系统100,包括第一供电站10、第二供电站20、储能组件30、市电供电单元40、控制单元50及负载60。所述第一供电站10将可再生能源转换成电能,如太阳能、风能,受自然环境影响发电不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供电站10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供电站10可以是将风能转换成电能。所述第二供电站20将不可再生能源转换成电能,可稳定发电而不受自然环境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供电站20为柴油发电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供电站20可以是汽油发电机。所述第一供电站10与所述储能组件30相连,以将电能存储于所述储能组件30。所述第一供电站10、所述第二供电站20及所述储能组件30与所述负载60相连,以此为所述负载60供电。所述市电供电单元40与市电电网及所述负载60相连,以将市电提供至所述负载60,为所述负载60供电。所述控制单元50与所述第一供电站10、所述第二供电站20、所述储能组件30、所述市电供电单元40及所述负载60相互通讯,以检测所述第一供电站10、所述第二供电站20、所述储能组件30及所述市电供电单元40的可输出功率,所述负载60的所需功率;所述控制单元50根据所述负载60的所需功率,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站10、所述第二供电站20、所述储能组件30及所述市电供电单元40的输出功率。当所述控制单元50检测到市电停止供电且所述第一供电站10无法供电及所述储能组件30没有电能,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第二供电站20为所述负载60供电。具体的,所述控制单元50通过检测所述市电供电单元40的可输出功率,进而检测市电是否能供电,通过检测所述第一供电站10的可输出功率,进而检测所述第一供电站10是否可以供电,通过检测所述储能组件30的可输出功率,进而检测所述储能组件30是否有可使用的电能。所述第二供电站20保证了当市电停止供电,第一供电站10无法发电且所述储能组件30又没有存储的电能可用时,所述负载60的正常供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市电供电单元40用于将市电转换成适于为所述负载60供电的电能。
所述储能组件30包括多个电池组31,所述储能组件30将电能存储于所述多个电池组31中。每个电池组31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所述第二供电站20还与所述储能组件30相连,以将电能存储于所述储能组件30。当所述多个电池组31的电量放完后,长期没有电量补充时,所述电池组31的活性将降低,此时所述第二供电站20将电能存储至所述储能组件30,可以避免所述电池组31的活性降低而性能下降。
当所述控制单元50检测到所述第一供电站10的可输出功率等于或大于所述负载60的所需功率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负载60仅由所述第一供电站10供电,并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站10将为所述负载60供电剩余的电能存储于所述储能组件30。
当所述控制单元50检测到所述第一供电站10的可输出功率小于所述负载60的所需功率时,所述控制单元50根据所述负载60的所需功率控制所述储能组件30及所述市电供电单元40为所述负载60供电的输出功率。市电供电正常及所述储能组件30有电能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50优先选择所述储能组件30为所述负载60供电;在所述第一供电站10及所述储能组件30对所述负载60供电不足的前提下,所述控制单元50再选择市电为所述负载60供电,当所述第一供电站10、所述储能组件30及市电均对所述负载60供电不足时,所述第二供电站20可保证所述负载60的供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供电站10包括光伏组件11及第一逆变器12。所述光伏组件11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所述第一逆变器12用于将所述光伏组件11转换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所述储能组件30还包括第二逆变器32。所述第二逆变器32为双向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或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具体的,所述第二逆变器32将所述电池组31的直流电转换成所述负载60所需的交流电或将所述第一供电站10及所述第二供电站20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存储于所述电池组31中。
本发明的提供的供电系统100,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供电站10及所述储能组件30,利用新能源供电并将剩余电能存储起来,缓解市电供电压力的同时节能环保;通过设置所述第二供电站20,保证了当市电停止供电,第一供电站10无法发电且所述储能组件30又没有存储的电能可用时,所述负载60的正常供电;通过设置所述控制单元50,实现了所述负载60供电的智能调节。
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6)

1.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电站、第二供电站、储能组件、市电供电单元、控制单元及负载;所述第一供电站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所述第二供电站为柴油发电机;所述第一供电站与所述储能组件相连,以将电能存储于所述储能组件;所述第一供电站、所述第二供电站及所述储能组件与所述负载相连,以此为所述负载供电;所述市电供电单元与市电电网及所述负载相连,以将市电提供至所述负载,为所述负载供电;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供电站、所述第二供电站、所述储能组件、所述市电供电单元及所述负载相互通讯,以检测所述第一供电站、所述第二供电站、所述储能组件及所述市电供电单元的可输出功率,所述负载的所需功率;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负载的所需功率,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站、所述第二供电站、所述储能组件及所述市电供电单元的输出功率;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市电停止供电且所述第一供电站无法供电及所述储能组件没有电能,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供电站为所述负载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组,所述储能组件将电能存储于所述多个电池组中;所述第二供电站还与所述储能组件相连,以将电能存储于所述储能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供电站的可输出功率等于或大于所述负载的所需功率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负载仅由所述第一供电站供电,并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站将为所述负载供电剩余的电能存储于所述储能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供电站的可输出功率小于所述负载的所需功率时,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负载的所需功率控制所述储能组件及所述市电供电单元为所述负载供电的输出功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站包括光伏组件及第一逆变器;所述光伏组件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所述第一逆变器用于将所述光伏组件转换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还包括第二逆变器;所述第二逆变器为双向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或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CN201710866578.9A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供电系统 Pending CN1076120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6578.9A CN107612029A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6578.9A CN107612029A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2029A true CN107612029A (zh) 2018-01-19

Family

ID=61061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6578.9A Pending CN107612029A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202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6908A (zh) * 2020-12-28 2021-04-30 江苏晟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能协同优化配置规划方法
CN113328512A (zh) * 2021-05-24 2021-08-3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供电系统
CN113675935A (zh) * 2021-09-22 2021-11-19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供电控制方法
CN113839460A (zh) * 2021-09-02 2021-12-24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系统、供电方法和供电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6908A (zh) * 2020-12-28 2021-04-30 江苏晟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能协同优化配置规划方法
CN113328512A (zh) * 2021-05-24 2021-08-3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供电系统
CN113839460A (zh) * 2021-09-02 2021-12-24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系统、供电方法和供电装置
CN113675935A (zh) * 2021-09-22 2021-11-19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供电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mbia et al. Centralized power control strategy for AC-DC hybrid micro-grid system using multi-converter scheme
CN103840487A (zh) 黑启动方法、能量管理系统和共交流母线离网型光储微网
CN104518563A (zh) 基于新能源应用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和该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612029A (zh) 一种供电系统
US20160226424A1 (en) Driving system for multi-energy power supply motor
CN103151799B (zh) 一种微电网供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811458A (zh) 微电网储能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方法
CN104993516A (zh)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单元的微网系统
CN101741134A (zh) 一种光伏发电应用的直流共网控制装置
KR101644522B1 (ko) Ac 마이크로그리드 3상부하에서의 전력 공급 시스템
CN104795881A (zh) 风光互补供电控制器及微电网系统及微电网系统供电方法
KR101626911B1 (ko) 복수개의 에너지 저장 장치를 위한 전력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552966A (zh) 储能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
KR20150085227A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Aarathi et al. Grid 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 with super capacitor energy storage and STATCOM for power system stability enhancement
KR101443027B1 (ko) 분산 전원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467146A (zh) 一种电能智能调配换流装置
CN203151120U (zh) 一种家用混合供电系统
CN106026136B (zh) 一种用于供电接入装置的功率平衡控制方法
CN104767468A (zh) 一种太阳能服务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2260536U (zh) 一种应急供电车供电系统的控制装置
Jifang et al. A neural network control strategy for multi-energy common dc bus hybrid power supply
CN204559220U (zh) 风光互补供电控制器及微电网系统
CN109599898B (zh) 提高分布式电源消纳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9545169U (zh) 一种基于光储互补微电网自供电的仓式储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