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92231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网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网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92231B
CN107592231B CN201710878799.8A CN201710878799A CN107592231B CN 107592231 B CN107592231 B CN 107592231B CN 201710878799 A CN201710878799 A CN 201710878799A CN 107592231 B CN107592231 B CN 1075922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inform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source gateway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787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92231A (zh
Inventor
叶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787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922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92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92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92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92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在目标网关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关系后,检测到触发信息;基于所述触发信息获取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至少表征有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对终端设备进行配置的配置特征;其中,所述目标网关能够利用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终端特征,控制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网关,以及能够利用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配置特征对接入所述目标网关的终端设备进行配置。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网关。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网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网关。
背景技术
家居网关,若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或者,用户升级更换成新网关后,需要将源网关通过无线保真(Wi-Fi)/紫蜂协议(ZigBee)/Z-wave/蓝牙(Bluetooth)等方式接入的各种终端设备重新接入到更换后的新网关上,并在新网关上对各种终端设备进行参数配置,这样,当源网关接入的终端设备较多时,用户需要手动接入每个终端设备,并对每个终端设备进行参数配置,显然,工作量较大且操作繁琐,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网关,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在目标网关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关系后,检测到触发信息;
基于所述触发信息获取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至少表征有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对终端设备进行配置的配置特征;其中,所述目标网关能够利用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终端特征,控制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网关,以及能够利用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配置特征对接入所述目标网关的终端设备进行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源网关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后,获取到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以及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
至少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作为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
至少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以便于所述服务器能在存储所述源网关与所述目标账号之间的关联关系及所述特征信息后,响应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网关请求,并提供与所述目标账号关联的所述源网关的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网关,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目标网关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关系后,检测到触发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触发信息获取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至少表征有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对终端设备进行配置的配置特征;其中,所述目标网关能够利用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终端特征,控制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网关,以及能够利用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配置特征对接入所述目标网关的终端设备进行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源网关,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源网关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后,获取到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以及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至少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作为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至少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以便于所述服务器能在存储所述源网关与所述目标账号之间的关联关系及所述特征信息后,响应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网关请求,并提供与所述目标账号关联的所述源网关的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关,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上针对所述目标网关的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上针对所述源网关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针对所述目标网关的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针对所述源网关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网关,目标账号与目标网关建立有关联关系,同时目标账号与源网关也建立有关联关系,如此,来通过目标账号将目标网关与源网关建立关联,以基于目标网关与源网关的关联关系,使所述目标网关能够获取到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对终端设备进行配置的配置特征,为利用目标账号获取到接入源网关的终端设备奠定了基础,进而也为利用目标账号自动将与源网关对应的终端设备接入目标网关奠定了基础。因此,与现有手动接入的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避免了繁琐操作过程,为提升用户体验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目标网关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源网关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具体地,所述方法应用于目标网关,;进一步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目标网关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关系后,所述目标网关检测到触发信息;
这里,实际应用中,所述目标网关即可为更换后的新网关。进一步地,用户控制网关接入终端设备,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参数配置的过程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实现,比如,用户在手机中安装用于对网关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应用程序,并通过该应用程序对应的操作界面,控制各种终端设备接入网关,以及在应用程序的特定操作界面对接入网关的终端设备进行参数配置。这里,当通过应用程序对网关进行管理和控制时,需要利用账号并通过应用程序来登录并访问网关,此时,登录并访问网关的账号即为与该网关相关联的账号。
本实施例中,在新网关获取源网关的相关接入信息(如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之前,所述源网关需要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这里,所述目标账号即为用户登录并访问该源网关的账号,利用该目标账号通过应用程序登录并访问源网关后,即可控制各种终端设备接入源网关,以及对接入源网关的各种终端设备进行参数配置。
具体地,所述源网关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且存在接入该源网关的终端设备,所述源网关获取到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以及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并至少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作为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这里,为了更换源网关时,其他网关能够自动接入该源网关接入的终端设备,所述源网关还至少需要将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如此,便于所述服务器能在存储所述源网关与所述目标账号之间的关联关系及所述特征信息后,响应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网关请求,并提供与所述目标账号关联的所述源网关的特征信息,为其他网关自动接入该源网关接入的终端设备奠定了基础。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使后台服务器存储的针对该源网关的特征信息与源网关中的特征信息同步,所述源网关检测到存在新终端设备接入后,或者,存在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发生变更后,均需要将变更后的特征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以确保服务器存储的针对该源网关的特征信息与源网关中的特征信息一致。具体地,
所述源网关检测到更新信息,所述更新信息是所述源网关在检测到接入自身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或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发生变更后而生成的;
所述源网关基于所述更新信息获取变更后的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或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所述源网关将变更后的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或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作为更新的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所述源网关至少向服务器发送更新后的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以更新所述服务器存储的所述源网关的特征信息。如此,完成信息同步过程。
这里,实际应用中,为减小数据传输量,可以仅将发生变更的信息,比如更改的配置特征和/或变更的终端特征进行同步,而无需同步源网关对应的全部特征信息。
步骤102:所述目标网关基于所述触发信息获取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至少表征有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对终端设备进行配置的配置特征;
其中,所述目标网关能够利用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终端特征,控制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网关,以及能够利用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配置特征对接入所述目标网关的终端设备进行配置。比如,当所述目标网关获取到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后,利用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所表征的终端特征确定出与该终端特征所对应的终端设备,并控制与该终端特征对应的终端设备接入该目标网关,以及利用所述特征信息所表征的配置特征对确定出的该终端特征所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行参数配置。
这里,实际应用中,为便于所述目标网关能够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出接入源网关的终端设备,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终端特征可以包括终端标识;对应地,为便于所述目标网关对终端设备进行参数配置,所述配置特征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进一步地,实际应用中,所述配置特征可以具体包括网关对终端设备进行参数配置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同理,所述终端特征可以为任何能够指示该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本实施例对此也不做限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网关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关系可以具体为:用户利用目标账号登录并访问该目标网关,此时,所述目标网关与目标账号即建立了关联关系。进一步地,所述目标网关获取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的过程可以是利用对网关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应用程序实现的,也就是说,所述目标网关通过该应用程序登录并访问该目标网关,进而通过该应用程序去获取与该目标账号关联的源网关的特征信息,进而为自动接入源网关对应的终端设备奠定了基础。
相应地,所述目标网关基于所述触发信息获取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的步骤可以具体为:所述目标网关基于所述触发信息向存储有所述目标账号与目标网关的关联关系的服务器获取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这里,所述服务器可以为对网关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应用程序对应的服务器,也可以为对网关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应用程序对应的服务器以外的其他服务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只要所述目标网关获取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的服务器至少中存储有目标账号与目标网关的关联关系,目标账号与源网关的关联关系,以及源网关的特征信息即可。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目标账号与目标网关建立有关联关系,同时目标账号与源网关也建立有关联关系,如此,来通过目标账号将目标网关与源网关建立关联,以基于目标网关与源网关的关联关系,使所述目标网关能够获取到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对终端设备进行配置的配置特征,为利用目标账号获取到接入源网关的终端设备奠定了基础,进而也为利用目标账号自动将与源网关对应的终端设备接入目标网关奠定了基础。因此,与现有手动接入的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避免了繁琐操作过程,为提升用户体验奠定了基础。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目标网关控制接入源网关的终端设备接入的具体实现方式,具体地,
方式一,所述目标网关获取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比如,所述目标网关向服务器去获取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作为所述目标网关的标识信息,发送至少携带有所述目标网关的标识信息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接收端,比如终端设备向标识信息对应的网关发送接入请求信息;这样,使得获取到所述标识信息的终端设备在确定出所述标识信息为自身接入的源网关的标识信息后,能够向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网关(该网关即为目标网关)发送接入请求信息,以接入所述目标网关。
对应地,实际应用中,为便于所述目标网关能够通过服务器获取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所述服务器中会存储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
方式二,所述目标网关获取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作为所述目标网关的标识信息,以及获取所述源网关的签名信息,比如所述目标网关向服务器去获取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和签名信息,进而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网关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源网关的签名信息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接收端,比如终端设备向标识信息对应的网关发送接入请求信息;这样,使得获取到所述标识信息和签名信息的终端设备在确定出所述标识信息为自身接入的源网关的标识信息,且确定出所述签名信息为自身接入的源网关的签名信息后,能够向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网关(该网关即为目标网关)发送接入请求信息,以接入所述目标网关。
同理,实际应用中,该方式二,为便于所述目标网关能够通过服务器获取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以及源网关的签名信息,所述服务器中会存储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和签名信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提升安全级别,源网关可以为终端设备分别加密数据,进而利用加密数据对接入请求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具体地,
所述源网关为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分配加密数据,比如分配秘钥;这里,实际应用中,源网关可以为不同的终端设备分配不同的加密数据,也可以是为不同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加密数据,或者,对接入该源网关的部分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加密数据,为另外部分终端设备分配其他的加密数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源网关为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分配加密数据后,将为终端设备分配的加密数据发送至终端设备,这样,便于终端设备能够利用加密数据对发送至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网关的接入请求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比如,便于终端设备利用源网关为自身分配的加密数据对发送至目标网关的接入请求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所述源网关将为终端设备分配的加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这样,便于所述服务器向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网关提供加密数据,使其他网关利用所述服务器提供的加密数据对获取到的接入请求信息进行解密处理,以确定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比如,便于所述服务器向目标网关提供该加密数据,如此,便于所述目标网关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利用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后的接入请求信息后,利用该加密数据对接入请求信息进行解密处理,以允许该终端设备接入。
如此,使得源网关为终端设备分配的加密数据(如秘钥)既存储在终端设备里,也同步到后台服务器,为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对应地,当终端设备发送的接入请求信息为加密处理后的信息后,所述目标网关还需要获取(比如向服务器去获取)所述源网关为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所分配的加密数据;其中,所述接入请求信息是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源网关分配的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后的信息;
所述目标网关利用所述加密数据(比如,利用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到的加密数据)对获取到的接入请求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基于解密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网关,并利用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所表征的配置特征对接入所述目标网关的终端设备进行配置。
这里,当基于解密结果确定出解密成功后,所述目标网关控制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网关,并利用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所表征的配置特征对接入所述目标网关的终端设备进行配置;否则,所述目标网关拒绝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网关。
以下结合一具体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地,源网关通过Wi-Fi/ZigBee/Z-wave/Bluetooth等多种无线的方式连接各种终端设备(比如传感器),这里,所述源网关能够和后台云服务器连接,而且能够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控制各种终端设备接入该源网关,以及控制接入的终端设备在该源网关进行参数配置。
进一步地,源网关除了在本身和手机应用程序中保存接入自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ID)、地址和各种参数配置的配置信息,也会将接入自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地址和各种参数配置的配置信息同步至后台云服务器;而且,为确保信息的一致性,每次在源网关接入新的终端设备后,或者在手机应用程序中添加和/或修改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后,源网关还会将添加和/或修改后的信息同步至后台云服务器,以完成后台云服务器的信息更新过程。
这里,为了实现安全,源网关还会给接入自身的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一个秘钥,且秘钥保存在终端设备里,同时也同步保存在后台云服务器里。
当源网关意外故障,或者用户想升级更换源网关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登录访问到新网关,比如利用登录源网关的账号登录新网关,这里,由于源网关和新网关对应同一个用户账号,所以,用户利用该同一个用户账号登录新网关后,会在操作界面显示“迁移源网关的命令”等提示信息,此时,用户只需点击该提示信息,后台云服务器即可将源网关接入的所有终端设备的接入信息(比如终端设备的ID、地址、各种参数配置的配置信息等)推送到新网关上,然后新网关利用源网关的ID号发送广播信息,以通过广播信息控制各终端设备向新网关发送重新入网请求。
这里,为了安全,广播信息中不仅携带有与源网关相同的ID号,还携带有与源网关相同的签名信息,这样,终端设备收到广播信息后,通过广播信息中携带的ID号和签名信息,即可确认出此网关为之前的网关,即确认出此发送广播信息的网关为源网关,随后,终端设备向广播信息携带的ID号对应的网关(也即新网关)发送重新入网请求。实际应用中,该重新入网请求是利用源网关分配的秘钥进行加密处理后的请求信息,对应地,新网关接收到该加密处理后的重新入网请求后,根据重新入网请求对应的终端设备的ID,向后台云服务器去查找与重新入网请求对应的终端设备的ID相匹配的秘钥,以对重新入网请求进行解密;进一步地,解密成功后,新网关即将终端设备原来保存在后台云服务器的所有配置信息设定为有效,如此,完成源网关对应的终端设备的迁移过程。显然,上述迁移过程,无需用户操作,即可完成迁入至新网关的终端设备的参数配置过程,实现了自动化过程,同时也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网关,如图2所示,所述目标网关包括:
检测单元21,用于在目标网关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关系后,检测到触发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22,用于基于所述触发信息获取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至少表征有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对终端设备进行配置的配置特征;其中,所述目标网关能够利用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终端特征,控制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网关,以及能够利用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配置特征对接入所述目标网关的终端设备进行配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2,还用于获取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作为所述目标网关的标识信息;发送至少携带有所述目标网关的标识信息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向标识信息对应的网关发送接入请求信息;其中,获取到所述标识信息的终端设备在确定出所述标识信息为自身接入的源网关的标识信息后,能够向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网关发送接入请求信息,以接入所述目标网关。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2,还用于获取所述源网关的签名信息;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网关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源网关的签名信息的控制信息,其中,获取到所述标识信息和签名信息的终端设备在确定出所述标识信息为自身接入的源网关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签名信息为自身接入的源网关的签名信息后,能够向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网关发送接入请求信息,以接入所述目标网关。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2,还用于:
获取所述源网关为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所分配的加密数据;其中,所述接入请求信息是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源网关分配的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后的信息;
利用所述加密数据对获取到的接入请求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基于解密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网关,并利用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所表征的配置特征对接入所述目标网关的终端设备进行配置。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目标网关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目标网关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源网关,如图3所示,所述源网关包括:
获取单元31,用于源网关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后,获取到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以及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
第二处理单元32,用于至少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作为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至少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以便于所述服务器能在存储所述源网关与所述目标账号之间的关联关系及所述特征信息后,响应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网关请求,并提供与所述目标账号关联的所述源网关的特征信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32,还用于:
检测到更新信息,所述更新信息是所述源网关在检测到接入自身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或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发生变更后而生成的;
基于所述更新信息获取变更后的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或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
将变更后的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或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作为更新的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
至少向服务器发送更新后的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以更新所述服务器存储的所述源网关的特征信息。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32,还用于:
为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分配加密数据;
将为终端设备分配的加密数据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便于终端设备能够利用加密数据对发送至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网关的接入请求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将为终端设备分配的加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以便于所述服务器向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网关提供加密数据,使其他网关利用所述服务器提供的加密数据对获取到的接入请求信息进行解密处理,以确定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源网关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源网关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关,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上针对所述目标网关的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上针对所述源网关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这里,实际应用中,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针对所述目标网关的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针对所述源网关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这里,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网关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关系后,检测到触发信息;
基于所述触发信息获取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至少表征有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对终端设备进行配置的配置特征;其中,所述目标网关能够利用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终端特征,控制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网关,以及能够利用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配置特征对接入所述目标网关的终端设备进行配置;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作为所述目标网关的标识信息;
发送至少携带有所述目标网关的标识信息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向标识信息对应的网关发送接入请求信息;其中,获取到所述标识信息的终端设备在确定出所述标识信息为自身接入的源网关的标识信息后,能够向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网关发送接入请求信息,以接入所述目标网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源网关的签名信息;
对应地,所述发送至少携带有所述目标网关的标识信息的控制信息,包括:
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网关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源网关的签名信息的控制信息,其中,获取到所述标识信息和签名信息的终端设备在确定出所述标识信息为自身接入的源网关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签名信息为自身接入的源网关的签名信息后,能够向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网关发送接入请求信息,以接入所述目标网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源网关为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所分配的加密数据;其中,所述接入请求信息是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源网关分配的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后的信息;
利用所述加密数据对获取到的接入请求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基于解密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网关,并利用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所表征的配置特征对接入所述目标网关的终端设备进行配置。
4.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源网关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后,获取到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以及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
至少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作为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
至少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和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以便于所述服务器能在存储所述源网关与所述目标账号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特征信息及所述标识信息后,响应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网关请求,并向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网关,提供与所述目标账号关联的所述源网关的特征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以便所述其他网关将所述标识信息作为所述其他网关的标识信息,以便所述其他网关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携带有所述其他网关的标识信息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向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网关接入请求信息,其中,获取到所述标识信息的终端设备在确定出所述标识信息为自身接入的源网关的标识信息后,能够向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其他网关发送接入请求信息,以接入所述其他网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更新信息,所述更新信息是所述源网关在检测到接入自身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或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发生变更后而生成的;
基于所述更新信息获取变更后的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或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
将变更后的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或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作为更新的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
至少向服务器发送更新后的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以更新所述服务器存储的所述源网关的特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分配加密数据;
将为终端设备分配的加密数据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便于终端设备能够利用加密数据对发送至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网关的接入请求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将为终端设备分配的加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以便于所述服务器向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网关提供加密数据,使其他网关利用所述服务器提供的加密数据对获取到的接入请求信息进行解密处理,以确定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
7.一种目标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网关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目标网关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关系后,检测到触发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触发信息获取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至少表征有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对终端设备进行配置的配置特征;其中,所述目标网关能够利用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终端特征,控制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目标网关,以及能够利用所述特征信息表征的配置特征对接入所述目标网关的终端设备进行配置;还用于获取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作为所述目标网关的标识信息;发送至少携带有所述目标网关的标识信息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向标识信息对应的网关发送接入请求信息;其中,获取到所述标识信息的终端设备在确定出所述标识信息为自身接入的源网关的标识信息后,能够向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网关发送接入请求信息,以接入所述目标网关。
8.一种源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网关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源网关与目标账号建立关联后,获取到接入所述源网关的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以及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至少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终端特征和终端设备在所述源网关的配置特征作为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至少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源网关对应的特征信息和所述源网关的标识信息,以便于所述服务器能在存储所述源网关与所述目标账号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特征信息及所述标识信息后,响应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网关请求,并向与所述目标账号具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网关,提供与所述目标账号关联的所述源网关的特征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以便所述其他网关将所述标识信息作为所述其他网关的标识信息,以便所述其他网关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携带有所述其他网关的标识信息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向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网关接入请求信息,其中,获取到所述标识信息的终端设备在确定出所述标识信息为自身接入的源网关的标识信息后,能够向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其他网关发送接入请求信息,以接入所述其他网关。
9.一种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3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4至6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878799.8A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网关 Active CN1075922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8799.8A CN107592231B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网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8799.8A CN107592231B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网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92231A CN107592231A (zh) 2018-01-16
CN107592231B true CN107592231B (zh) 2020-09-25

Family

ID=61048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8799.8A Active CN107592231B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网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922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5460B (zh) * 2018-08-20 2022-12-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场景恢复方法、云平台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667720A (zh) * 2019-12-31 2022-06-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设备更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94582A (zh) * 2021-03-31 2021-07-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5489A (zh) * 2012-12-14 2013-05-0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网络设备的管理方法
CN103166937A (zh) * 2011-12-16 2013-06-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家庭网络内的设备访问方法和家庭网关装置
CN105791066A (zh) * 2016-04-26 2016-07-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5991313A (zh) * 2015-01-30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网络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网络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59490A1 (en) * 2011-12-16 2013-06-20 Intellectual Discover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mart home service based on clou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6937A (zh) * 2011-12-16 2013-06-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家庭网络内的设备访问方法和家庭网关装置
CN103095489A (zh) * 2012-12-14 2013-05-0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网络设备的管理方法
CN105991313A (zh) * 2015-01-30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网络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网络管理系统
CN105791066A (zh) * 2016-04-26 2016-07-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92231A (zh) 201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8658B (zh) 一种容器的许可证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505606B (zh) 蓝牙Mesh网络及其配网鉴权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62961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embedded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configuration file
US10440111B2 (en) Application execution program, application execut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device that executes application
KR101966767B1 (ko) 클라우드 서비스를 위한 암호화 키 관리 시스템
CN10759223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网关
US9723004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ccess to network drive, and network drive system
US2019016620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management of appliances
WO2019119267A1 (zh) 配置文件管理的方法、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和终端
JP6371184B2 (ja)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クライアント端末
KR101844012B1 (ko) 스마트 기기를 이용한 사물인터넷 디바이스의 통신 설정 방법
JP692358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512048B (zh) 移动网络接入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6053184A1 (en) Key gene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427860B (zh) 分布式存储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US10298546B2 (en) Asymmetrical encryption of storage system to protect copyright and personal information
KR20190003256A (ko) Ip카메라를 위한vpn 관리 방법 및장치
CN111405016A (zh) 用户信息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034364A (zh) 半导体装置中的功能的客户特定激活
KR101473656B1 (ko) 모바일 데이터 보안 장치 및 방법
US11082222B2 (en) Secure data management
US11902789B2 (en) Cloud controlled secure Bluetooth pairing for network device management
CN112564901A (zh) 密钥的生成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560954B (zh)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1962465B2 (en) Control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