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92191A -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92191A CN107592191A CN201710654291.XA CN201710654291A CN107592191A CN 107592191 A CN107592191 A CN 107592191A CN 201710654291 A CN201710654291 A CN 201710654291A CN 107592191 A CN107592191 A CN 1075921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rch
- cce
- region
- mapping
- control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2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101710173823 Short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4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6
- 101710173825 Short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5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101100082447 Arabidopsis thaliana PBL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21703 Indiffere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VIKNJXKGJWUCNN-XGXHKTLJSA-N norethisterone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H]2[C@H]3CC[C@](C)([C@](CC4)(O)C#C)[C@@H]4[C@@H]3CCC2=C1 VIKNJXKGJWUCNN-XGXHKTLJ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包括:搜索区间设定单元,对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设定多个搜索区间,各搜索区间包含用于映射控制信号的多个映射候选,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含设定有多个控制信道单元的资源块对,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具有与聚合等级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在聚合等级为1的情况下,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包括第一映射候选和第二映射候选,第一映射候选是包含第一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第二映射候选是包含与第一个数不同的第二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以及发送单元,在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中,将控制信号映射到多个映射候选中的1个映射候选,发送映射的控制信号。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3年1月7日、申请号为201380000867.0、发明名称为“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随着信息的多媒体化,不仅传输语音数据,还传输静态图像数据和运动图像数据等大容量数据的情况逐渐普遍。另外,在高级LTE(LTE-Advanced,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中,积极地研讨利用宽带的无线频带、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传输技术、干扰控制技术来实现高传输率。
考虑到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通信等导入各种设备作为无线通信终端的情况,以及通过MIMO传输技术,终端的复用数增加的情况,担心用于控制信号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被映射的区域(即“PDCCH区域”)的资源不足。若由于该资源不足而不能映射控制信号(PDCCH),则无法对终端分配下行线路数据。因此,存在如下的顾虑:即使映射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区域(即“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公享信道)区域”)中有空闲区域也无法使用,使系统吞吐量降低。
作为消除该资源不足的方法,研讨如下的方法:将面向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下简称为“基站”)属下的终端的控制信号也配置在数据区域。并且,该面向基站属下的终端的控制信号被映射的资源区域称为Enhanced(增强)PDCCH(ePDCCH)区域、New(新)-PDCCH(N-PDCCH)区域、或X-PDCCH区域等。通过这样将控制信号(即ePDCCH)映射到数据区域,可实现对发送到位于小区边缘附近的终端的控制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或者所发送的控制信号对其他小区造成的干扰的控制、或其他小区对本小区造成的干扰的控制。
另外,在高级LTE中,为了扩大基站的覆盖区域,正在研讨在基站和无线通信终端装置(以下简称为“终端”,有时称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之间,设置无线通信中继装置(以下简称为“中继站”),经由中继站进行基站和终端之间的通信的中继(Relay)技术。使用中继(Relay)技术,即使无法与基站直接进行通信的终端也能够经由中继站进行通信。在高级LTE所引入的中继技术中,中继用的控制信号配置在数据区域中。存在将该中继用控制信号进行扩展来用作终端用控制信号的可能性,因此映射中继用控制信号的资源区域也称为R-PDCCH。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通过PDCCH发送DL grant(下行资源指示)和UL grant(上行资源指示),DL grant(也称为DL assigment)指示下行线路(DL:Downlink)的数据分配,UL grant指示上行线路(UL:Uplink)的数据分配。通过DL grant通知以下内容:发送该DL grant的子帧内的资源被分配到终端。另一方面,关于UL grant,在FDD(频分双工)系统中,通过UL grant通知以下内容:从发送该UL grant的子帧开始第四子帧的对象子帧内的资源被分配到终端。另外,在TDD(时分双工)系统中,通过UL grant通知以下内容:从发送该UL grant的子帧开始四子帧以上之后的对象子帧内的资源被分配到终端。在TDD系统中,根据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的时分复用的模式(pattern)(以下称为“UL/DL配置模式”)而设定,作为对终端的分配对象子帧,分配发送了UL grant的子帧后的第几子帧。但是,在任一种UL/DL配置模式中,UL子帧都是从发送UL grant的子帧开始四子帧以上之后的子帧。
在高级LTE中,配置中继站用的线路控制信号的区域(中继站用R-PDCCH(Relay用PDCCH)区域)被设置在数据区域中。与PDCCH同样,在该R-PDCCH中也配置DL grant和ULgrant。在R-PDCCH中,DL grant被配置在第一时隙(1st slot),UL grant被配置在第二时隙(2nd slot)(参照非专利文献1)。通过将DL grant仅配置在第一时隙,DL grant的解码延迟变短,中继站能够准备发送对DL数据的ACK/NACK(在FDD中,在从接收DL grant开始的第四子帧,发送ACK/NACK)。这样,中继站在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指示的资源区域(即“搜索区间(Search Space)”)内,监视由基站使用R-PDCCH发送来的线路控制信号,从而找到发往本站的线路控制信号。
这里,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向中继站通知与R-PDCCH对应的搜索区间。
在LTE和高级LTE中,1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在频率方向上具有12个副载波,在时间方向上具有0.5毫秒的宽度。在时间方向上组合两个RB而成的单位被称为RB对(RB pair)(例如,参照图1)。即,RB对在频率方向上具有12个副载波,在时间方向上具有1毫秒的宽度。另外,在RB对表示频率轴上的12个副载波的块的情况下,RB对有时简称为RB。另外,在物理层中,RB对也被称为PRB对(Physical RB pair,物理RB对)。此外,由1个副载波和1个OFDM(正交频分复用)码元划定的单位是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参照图1)。
每1RB对的OFDM码元数根据OFDM码元的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长度而变动。另外,每1RB对的、配置ePDCCH的资源区域的RE数根据OFDM码元数以及用于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的RE数而不同。
可使用的OFDM码元数和参考信号对每个子帧变化。因此,在1RB对中配置ePDCCH的资源区域的RE数少的子帧,ePDCCH的接收质量降低。
而且,用于PDCCH的OFDM码元的数在1个至4个之内可变。因此,在不将PDCCH区域用作ePDCCH的设定下,随着PDCCH区域的OFDM码元数增多,可用于ePDCCH的OFDM码元数减少。
另外,用于参考信号的RE数根据下述的参考信号的设定而不同(参照图1)。
(1)CRS(1,2,4Tx):
在全部RB中发送CRS(Cell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专用参考信号)。在MBSFN(组播广播单频网)子帧以外的子帧中,在数据区域中也发送CRS,但在MBSFN子帧中,仅在开头的2OFDM码元中发送CRS。配置CRS的位置根据小区ID(标识)而变动。
(2)DMRS(12RE、24RE或16RE):
通过下行分配控制信息(DL assignment),由基站向终端动态地指示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的利用。能够使设定的DMRS的数对每个用户不同。在数据区域发送DMRS。
(3)CSI-RS(2RE~):
在全部RB中发送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发送CSI-RS的子帧根据预定的周期而确定。
另外,PDCCH和R-PDCCH具有等级1、2、4、8的四个等级(level)作为聚合等级(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而且,等级1、2、4、8分别具有6、6、2、2种“映射候选”。这里,映射候选指的是映射控制信号的区域的候选,由多个映射候选构成搜索区间。在对于1个终端设定1个聚合等级后,控制信号被实际映射到该聚合等级具有的多个映射候选内的1个候选中。图2是表示一例与R-PDCCH对应的搜索区间的图。各椭圆表示各聚合等级的搜索区间。在VRB(Virtual Resource Block,虚拟资源块)中,连续地配置各聚合等级的各搜索区间中的多个映射候选。并且,VRB中的各资源区域候选根据高层的信令被映射到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中。
正在研讨对每个终端单独设定与ePDDCH对应的搜索区间。另外,对于ePDCCH的设计,可以使用上述的R-PDCCH的设计的一部分,也可以使用与R-PDCCH的设计完全不同的设计。实际上,正在研讨使ePDCCH的设计与R-PDCCH的设计不同的方案。
如上所述,在R-PDCCH区域中,DL grant被映射到第一时隙,UL grant被映射到第二时隙。即,由时间轴划分映射DL grant的资源和映射UL grant的资源。相对于此,还研讨在ePDCCH中,由频率轴(即,副载波或PRB对)划分映射DL grant的资源和映射UL grant的资源,以及将RB对内的RE划分为多个组。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216 V10.1.0,″Physical layer for relayingoperation″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对于ePDCCH,研讨将各PRB对划分为多个资源。将在RB对内划分出的资源称为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s,控制信道单元)。在PDCCH中,构成1个CCE的RE数固定地被设定为36REs,这里,假设构成1个CCE的RE数根据划分方法而可变。作为划分方法,可以考虑以副载波为单位划分的方法,或者生成资源(RE)的组来划分的方法。
根据PRB对内的RE数、PRB对内的资源划分数或划分方法,PRB对内的各CCE的RE数有时不一致。例如,图3表示多个PRB对#A~#D被设定为ePDCCH的搜索区间,并将各PRB对以副载波为单位(每3个副载波)划分为4个CCE的例子。在图3中,将各PRB对中划分出的各CCE称为CCE#(4N)、CCE#(4N+1)、CCE#(4N+2)、CCE#(4N+3)(其中,N=0、1、2、3)。并且,在图3中,开头的2个OFDM码元用于PDCCH,其余的12个OFDM码元用于ePDCCH。此外,如图3所示,在用于ePDCCH的OFDM码元中,作为用于参考信号(CRS或DMRS)的RE,配置有2端口(port)的CRS、4端口的DMRS,在构成用于ePDCCH的OFDM码元的RE(144REs)中,可用作ePDCCH的RE数为108REs。
图4表示构成图3所示的各PRB对内的4个CCE的RE的个数的合计。如图4所示,在CCE#(4N)中为25REs、在CCE#(4N+1)中为29REs、在CCE#(4N+2)中为29REs、在CCE#(4N+3)中为25REs。也就是说,构成1个PRB对内的各CCE的RE的个数有偏差。因此,根据使用哪个CCE,ePDCCH的接收特性产生偏差。特别是,在对每个终端设定不同的搜索区间的情况下,若存在设定有RE数少的搜索区间的终端和设定有RE数多的搜索区间的终端,则在终端之间,对于ePDCCH的接收特性产生不公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其能够使可用作ePDCCH的资源在终端之间均匀,从而降低控制信息的接收特性的偏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发送装置包括:搜索区间设定单元,对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设定多个搜索区间,各搜索区间包含用于映射控制信号的多个映射候选,所述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含设定有多个控制信道单元的资源块对,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具有与聚合等级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在所述聚合等级为1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包括第一映射候选和第二映射候选,所述第一映射候选是包含第一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所述第二映射候选是包含与所述第一个数不同的第二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以及发送单元,在所述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中,将所述控制信号映射到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中的1个映射候选,发送映射的所述控制信号。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设定多个搜索区间的步骤,各搜索区间包含用于映射控制信号的多个映射候选,所述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含设定有多个控制信道单元的资源块对,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具有与聚合等级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在所述聚合等级为1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包括第一映射候选和第二映射候选,所述第一映射候选是包含第一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所述第二映射候选是包含与所述第一个数不同的第二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以及在所述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中,将所述控制信号映射到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中的1个映射候选,发送映射的所述控制信号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集成电路控制以下处理:对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设定多个搜索区间的处理,各搜索区间包含用于映射控制信号的多个映射候选,所述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含设定有多个控制信道单元的资源块对,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具有与聚合等级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在所述聚合等级为1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包括第一映射候选和第二映射候选,所述第一映射候选是包含第一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所述第二映射候选是包含与所述第一个数不同的第二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以及在所述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中,将所述控制信号映射到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中的1个映射候选,发送映射的所述控制信号的处理。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发送装置包括:设定单元,基于聚合等级的值,设定由多个映射候选构成的搜索区间,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由与所述聚合等级的值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构成,通过将各物理资源块划分为预定数而得到所述控制信道单元;以及发送单元,发送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被映射到所述设定的搜索区间中的所述多个映射候选内的1个映射候选,所述各物理资源块内的所述预定数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分别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取至少2种值,所述设定单元设定所述搜索区间,以在所述聚合等级的值为2以上的搜索区间中,在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所述映射候选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的合计之差最小。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接收装置包括:设定单元,基于聚合等级的值,设定由多个映射候选构成的搜索区间,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由与所述聚合等级的值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构成,通过将各物理资源块划分为预定数而得到所述控制信道单元;以及接收单元,接收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被映射到构成所述设定的搜索区间的所述多个映射候选内的1个映射候选,所述各物理资源块内的所述预定数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分别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取至少2种值,所述设定单元设定所述搜索区间,以在构成所述聚合等级的值为2以上的各搜索区间的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所述映射候选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的合计之差最小。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发送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基于聚合等级的值,设定由多个映射候选构成的搜索区间,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由与所述聚合等级的值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构成,通过将各物理资源块划分为预定数而得到所述控制信道单元;发送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被映射到所述设定的搜索区间中的所述多个映射候选内的1个映射候选;所述各物理资源块内的所述预定数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分别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取至少2种值;以及设定所述搜索区间,以在所述聚合等级的值为2以上的各搜索区间中,在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所述映射候选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的合计之差最小。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接收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基于聚合等级的值,设定由多个映射候选构成的搜索区间,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由与所述聚合等级的值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构成,通过将各物理资源块划分为预定数而得到所述控制信道单元;接收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被映射到构成所述设定的搜索区间的所述多个映射候选内的1个映射候选;所述各物理资源块内的所述预定数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分别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取至少2种值;以及设定所述搜索区间,以在所述聚合等级的值为2以上的各搜索区间中,在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所述映射候选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的合计之差最小。
发明的效果
根据发明,能够使可用作ePDCCH的资源在终端间均匀,从而降低控制信息的接收特性的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PRB对的图。
图2是表示一例与R-PDCCH对应的搜索区间的图。
图3是表示CCE的映射例的图。
图4是表示构成各CCE的RE的个数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主要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主要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搜索区间设定例的图(设定例1)。
图10是表示一例ePDCCH的局部式分配和分布式分配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搜索区间设定例的图(设定例2)。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搜索区间设定例的图(设定例2)。
图13A、图13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PRB对的图(设定例3)。
图14A、图14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PRB对的图(设定例4)。
图15A、图15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构成CCE的RE数的图(设定例4)。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搜索区间的构成例的图(设定例4)。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搜索区间的构成例的图(设定例4)。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搜索区间的构成例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搜索区间的构成例的图。
图20A、图20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CCE的映射例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搜索区间的构成例的图。
标号说明
100 基站
200 终端
101 分配信息生成单元
102、205 搜索区间设定单元
103、207 纠错编码单元
104、208 调制单元
105、209 信号分配单元
106、210 发送单元
107、201 接收单元
108、203 解调单元
109、204 纠错解码单元
202 信号分离单元
206 控制信号接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结构元素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通信系统的概要]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具有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发送装置设为基站100、将接收装置设为终端200来进行说明。该通信系统例如为高级LTE系统。而且,基站100例如为对应高级LTE系统的基站,终端200例如为对应高级LTE系统的终端。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主要结构的方框图。
在基站100中,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基于聚合等级的值,设定由多个“映射候选”构成的搜索区间。各映射候选由与聚合等级的值同数的CCE(控制信道单元)构成。另外,通过将各PRB对(物理信道资源块)划分为预定数,从而获得CCE。此外,在各PRB对内的预定数的CCE中分别包含的RE(资源元素)的个数取至少2种值。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搜索区间,以在聚合等级的值为2以上的各搜索区间中,在多个映射候选之间,使构成各映射候选的CCE所包含的RE的个数的合计之差最小。
发送单元106发送控制信息(DL assignment和UL grant等),该控制信息在由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的搜索区间中,被映射到多个映射候选中的1个映射候选中。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200的主要结构的方框图。
在终端200中,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基于聚合等级的值,设定由多个“映射候选”构成的搜索区间。各映射候选由与聚合等级的值同数的CCE(控制信道单元)构成。另外,通过将各PRB对(物理信道资源块)划分为预定数,从而获得CCE。此外,在各PRB对内的预定数的CCE中分别包含的RE(资源元素)的个数取至少2种值。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设定搜索区间,以在聚合等级的值为2以上的各搜索区间中,在多个映射候选之间,使构成各映射候选的CCE所包含的RE的个数的合计之差最小。
控制信号接收单元206提取被映射到多个映射候选内的1个映射候选中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该多个映射候选构成在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中设定的搜索区间。由此,接收从基站100发送的控制信息(DL assignment和UL grant等)。
[基站100的结构]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7中,基站100包括:分配信息生成单元101、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纠错编码单元103、调制单元104、信号分配单元105、发送单元106、接收单元107、解调单元108和纠错解码单元109。
在存在应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信号(DL数据信号)、以及对上行线路(UL)分配的上行线路数据信号(UL数据信号)的情况下,分配信息生成单元101确定分配数据信号的资源(RB),并生成分配信息(DL assignment和UL grant)。DL assignment包括与DL数据信号的分配有关的信息。UL grant包括与从终端200发送的UL数据信号的分配资源有关的信息。DLassignment被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105,UL grant被输出到接收单元107。
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基于聚合等级的值,对使用ePDCCH的每个终端200,设定由多个映射候选构成的搜索区间。各映射候选由与聚合等级的值同数的CCE构成。另外,通过将各PRB对划分为预定数,从而获得“CCE”。
例如,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根据可识别终端200的值和预先保持的计算式,确定对该终端200设定的搜索区间(用于搜索区间的CCE)。作为可识别终端200的值,例如可以举出在通信开始时基站100通知给终端200的CRNTI(Connection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连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在基站100和终端200间共用上述计算式。
另外,通过上述计算式,计算构成对各终端200设定的搜索区间的CCE,以使设定为搜索区间的CCE中包含的RE数在各终端200之间不产生偏差。具体而言,在聚合等级1(构成映射候选的CCE数:1个)的情况下,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分别设定RE数互不相同的CCE,作为对1个终端200设定的多个映射候选。另外,在聚合等级2、4、8(构成映射候选的CCE数:2、4、8个)的情况下,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进行设定以对1个终端200设定的多个映射候选中的至少1个映射候选包含RE数不同的CCE。此外,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中的搜索区间设定处理的细节在后面叙述。
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将有关设定的搜索区间的信息(以下,有时称为“搜索区间信息”)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105。另外,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将有关设定为搜索区间的PRB对的信息作为控制信息输出到纠错编码单元103。
纠错编码单元103将发送数据信号(DL数据信号)和从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收到的控制信息作为输入,对输入的信号进行纠错编码,并输出到调制单元104。
调制单元104对于从纠错编码单元103收到的信号实施调制处理,将调制后的数据信号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105。
信号分配单元105将从分配信息生成单元101收到的分配信息(DL assignment和UL grant)分配到从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收到的搜索区间信息所示的CCE(映射候选单位的CCE)中的任意CCE。另外,信号分配单元105将从调制单元104收到的数据信号分配到与从分配信息生成单元101收到的分配信息(DL assignment)对应的下行线路资源。
这样,分配信息和数据信号被分配到预定的资源,由此形成发送信号。形成的发送信号被输出到发送单元106。
发送单元106对于输入信号实施上变频等无线发送处理,通过天线发送到终端200。
接收单元107通过天线接收从终端200发送的信号,将其输出到解调单元108。具体而言,接收单元107从接收信号中分离与从分配信息生成单元101收到的UL grant所示的资源对应的信号,并对于分离出的信号实施下变频等接收处理后,将其输出到解调单元108。
解调单元108对于输入信号实施解调处理,将获得的信号输出到纠错解码单元109。
纠错解码单元109对输入信号进行解码,获得来自终端200的接收数据信号。
[终端200的结构]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200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8中,终端200包括:接收单元201、信号分离单元202、解调单元203、纠错解码单元204、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控制信号接收单元206、纠错编码单元207、调制单元208、信号分配单元209和发送单元210。
接收单元201通过天线接收从基站100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下变频等接收处理后,输出到信号分离单元202。
信号分离单元202从接收单元201收到的接收信号提取有关资源分配的控制信号,将提取出的信号输出到控制信号接收单元206。另外,信号分离单元202从接收信号提取与从控制信号接收单元206输出的DL assignment所示的数据资源对应的信号(即DL数据信号),将提取出的信号输出到解调单元203。
解调单元203对从信号分离单元202输出的信号进行解调,将该解调后的信号输出到纠错解码单元204。
纠错解码单元204对从解调单元203输出的解调信号进行解码,并输出获得的接收数据信号。纠错解码单元204特别地将从基站100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的“有关设定为搜索区间的PRB对的信息”输出到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
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确定对使用ePDCCH的本机(终端200)设定的搜索区间。例如,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首先基于从纠错解码单元204收到的信息,确定设定为搜索区间的PRB对。接着,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根据可识别本机(终端200)的值(例如CRNTI)和预先保持的计算式,确定对该终端200设定的搜索区间(用于搜索区间的CCE)。在基站100和终端200间共用上述计算式。也就是说,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与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同样地设定本机的搜索区间。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将有关设定为搜索区间的CCE的信息输出到控制信号接收单元206。此外,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中的搜索区间设定处理的细节在后面叙述。
控制信号接收单元206在从信号分离单元202收到的信号分量中,对于从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收到的信息所示的CCE进行盲解码,由此检测发往本机的控制信号(DLassignment或UL grant)。也就是说,控制信号接收单元206接收被映射到多个映射候选内的1个映射候选中的控制信号,该多个映射候选构成由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设定的搜索区间。控制信号接收单元206将检测出的发往本机的DL assignmeng输出到信号分离单元202,将检测出的发往本机的UL grant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209。
纠错编码单元207将发送数据信号(UL数据信号)作为输入,对该发送数据信号进行纠错编码,并输出到调制单元208。
调制单元208对从纠错编码单元207输出的信号进行调制,将调制信号输出到信号分配单元209。
信号分配单元209将从调制单元208输出的信号,根据从控制信号接收单元206收到的UL grant进行分配,并输出到接收单元210。
发送单元210对于输入信号实施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发送。
[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
说明具有以上的结构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
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例,如图3所示,设定PRB对#A~#D作为可用作ePDCCH的资源。另外,如图3所示,各PRB对被划分为4个CCE。具体而言,PRB对#A包含CCE0~CCE3,PRB对#B包含CCE4~CCE7,PRB对#C包含CCE8~CCE11,PRB对#D包含CCE12~CCE15。
也就是说,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4所示,在各PRB对内的4个CCE中分别包含的RE的个数取2种值(25个和29个)。具体而言,在CCE#(4N)(即,CCE0、4、8、12)和CCE#(4N+3)(即,CCE3、7、11、15)中分别包含的RE的个数为25个,在CCE#(4N+1)(即,CCE1、5、9、13)和CCE#(4N+2)(即,CCE2、6、10、14)中分别包含的RE的个数为29个。其中,N是0、1、2、3。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聚合等级1、2、4、8,映射候选的数分别设为4、4、4、2。也就是说,在聚合等级1的情况下,分别将CCE0~CCE15中的4个CCE设定为映射候选。另外,在聚合等级2的情况下,设定4个组合了CCE0~CCE15中的2个CCE的映射候选。同样地,在聚合等级4的情况下,设定4个组合了CCE0~CCE15中的4个CCE的映射候选,在聚合等级8的情况下,设定2个从CCE0~CCE15中组合了8个CCE的映射候选。
此外,若从基站100将每聚合等级的映射候选逐一通知给终端200,则通知所需的比特数增大。因此可以考虑预先设定预设集(preset)。该预设集相当于R-PDCCH中的VRB。
<基站100的搜索区间设定处理>
在基站100中,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对每个终端200设定搜索区间,以使构成对各终端200设定的搜索区间的CCE所包含的RE数在终端200之间均匀。以下说明对于各聚合等级的搜索区间设定方法。
(聚合等级1)
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分别设定RE数不同的CCE作为多个(这里为4个)映射候选。具体而言,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以包含RE数为25个的CCE(CCE#(4N)及CCE#(4N+3))和RE数为29个的CCE(CCE#(4N+1)及CCE#(4N+2))双方的方式,从CCE0~CCE15中选择CCE,作为对1个终端200设定的4个映射候选。
例如,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对于1个终端200,从CCE#(4N)、CCE#(4N+1)、CCE#(4N+2)和CCE#(4N+3)的4种CCE中分别选择各1个CCE,分别设定与聚合等级1对应的4个映射候选。此时,4个映射候选分别由25个、29个、29个、25个的RE构成。也就是说,在搜索区间中,在分别构成多个(4个)映射候选的CCE中,包含RE的个数互不相同的CCE。
(聚合等级2)
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搜索区间,以使构成各映射候选的CCE所包含的RE的个数的合计(即,2个CCE的RE数的合计)在各映射候选之间均匀。换言之,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搜索区间,以在构成搜索区间的多个(4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各映射候选的CCE所包含的RE的个数的合计(即,2个CCE的RE数的合计)之差最小。具体而言,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从CCE0~CCE15中选择2个CCE,该2个CCE包含各1个RE数为25个的CCE(CCE#(4N)及CCE#(4N+3))和RE数为29个的CCE(CCE#(4N+1)及CCE#(4N+2)),并将该2个CCE设定为1个映射候选。
例如,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将CCE#(4N)(RE数:25个)和CCE#(4N+2)(RE数:29个)成对来设定1个映射候选,将CCE#(4N+1)(RE数:29个)和CCE#(4N+3)(RE数:25个)成对来设定1个映射候选。此时,4个映射候选的RE数均为54个(=29个+25个)。
(聚合等级4)
与聚合等级2的情况同样,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搜索区间,以在构成搜索区间的多个(4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各映射候选的CCE所包含的RE的个数的合计(即,4个CCE的RE数的合计)之差最小。具体而言,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从CCE0~CCE15中选择4个CCE,该4个CCE包含同数的RE数为25个的CCE(CCE#(4N)及CCE#(4N+3))和RE数为29个的CCE(CCE#(4N+1)及CCE#(4N+2)),并将该4个CCE设定为1个映射候选。
例如,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从CCE0~CCE15中选择4个CCE,该4个CCE包含各1个RE数为25个的CCE#(4N)及CCE#(4N+3)、和RE数为29个的CCE#(4N+1)及CCE#(4N+2),并将该4个CCE设定为映射候选。也就是说,各映射候选包含各1个将各PRB对进行四分割所得的4种CCE。此时,各映射候选由108个(=25个+29个+29个+25个)RE构成。
(聚合等级8)
与聚合等级2和4的情况同样,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搜索区间,以在构成搜索区间的多个(2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各映射候选的CCE所包含的RE的个数的合计(即,8个CCE的RE数的合计)之差最小。具体而言,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从CCE0~CCE15中选择8个CCE,该8个CCE包含同数的RE数为25个的CCE(CCE#(4N)及CCE#(4N+3))和RE数为29个的CCE(CCE#(4N+1)及CCE#(4N+2)),并将该8个CCE设定为1个映射候选。
例如,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从CCE0~CCE15中选择8个CCE,该8个CCE包含各2个RE数为25个的CCE#(4N)及CCE#(4N+3)、和RE数为29个的CCE#(4N+1)及CCE#(4N+2),并将该8个CCE设定为映射候选。也就是说,各映射候选包含各2个将各PRB对进行四分割所得的4种CCE。此时,各映射候选由216个(=(25个+29个+29个+25个)×2)RE构成。
通过以上的处理,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终端200的搜索区间。另外,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对于各终端200进行上述搜索区间设定处理。
这里,作为“终端200之间的搜索区间(RE数)不公平的设定”,例如可以举出如下的情况:对于某个终端200,仅由RE数为25个的CCE(CCE#(4N)及CCE#(4N+3))构成映射候选,对于其他终端200,仅由RE数为29个的CCE(CCE#(4N+1)及CCE#(4N+2))构成映射候选。在只使用仅由RE数为25个的CCE构成的映射候选分配ePDCCH(控制信息)的情况、和只使用仅由RE数为29个的CCE构成的映射候选分配ePDCCH(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即使基站100和终端200之间的线路质量相同,也在各终端200的接收质量之间产生差异。而且,尤其在聚合等级1的情况下,相比于其他聚合等级,每个映射候选的RE数较少,因此应该避免仅将包含互不相同的RE数的CCE中RE数较少的CCE,偏向设定给1个终端200。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聚合等级1、2、4、8下,能够使可用作ePDCCH的RE数在终端200之间均匀。也就是说,在各聚合等级下,在终端200之间不存在可用作ePDCCH的RE数之差。由此,基站100能够对各终端200公平地设定可用作ePDCCH的RE数,能够缓和在终端200之间的可用作ePDCCH的RE数(接收质量的偏差)的不公平。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聚合等级2、4、8的各情况下,在映射候选之间的RE数之差成为最小(这里无差),因此能够在映射候选之间使可用作ePDCCH的RE数均匀。也就是说,能够使起因于RE数的终端200间的接收质量的差异在映射候选之间均匀。即,能够缓和因配置控制信息的映射候选的选择而造成的、RE数(接收质量的偏差)的不公平。
接下来,说明根据上述的搜索区间设定处理的搜索区间设定例。以下说明搜索区间设定例1~4。
(设定例1)
图9是表示设定例1的搜索区间设定例。图9所示的搜索区间是对于1个终端200设定的搜索区间,对该终端200以外的其他终端200,设定与图9所示的搜索区间不同的搜索区间。
如图9所示,在聚合等级1的情况下,分别设定CCE0、CCE5、CCE10和CCE15作为1个映射候选。也就是说,在聚合等级1的情况下,分别设定各1个CCE#(4N)、CCE#(4N+1)、CCE#(4N+2)和CCE#(4N+3)作为映射候选。
另外,如图9所示,在聚合等级2的情况下,分别设定CCE1与CCE3的对、CCE4与CCE14的对、CCE9与CCE3的对以及CCE12与CCE14的对作为1个映射候选。也就是说,在聚合等级2的情况下,设定CCE#(4N)与CCE#(4N+2)的对、或者CCE#(4N+1)与CCE#(4N+3)的对作为1个映射候选。
另外,如图9所示,在聚合等级4的情况下,分别设定CCE2、CCE7、CCE8和CCE13的组合、CCE1、CCE6、CCE11和CCE12的组合、CCE0、CCE1、CCE2和CCE3的组合、以及CCE8、CCE9、CCE10和CCE11的组合作为1个映射候选。也就是说,在聚合等级4的情况下,1个映射候选包含各1个CCE#(4N)、CCE#(4N+1)、CCE#(4N+2)和CCE#(4N+3)。
另外,如图9所示,在聚合等级8的情况下,分别设定CCE1、CCE3、CCE4、CCE6、CCE9、CCE11、CCE12与CCE14的组合、以及CCE0、CCE1、CCE2、CCE3、CCE4、CCE5、CCE6与CCE7的组合作为1个映射候选。也就是说,在聚合等级8的情况下,1个映射候选包含各2个CCE#(4N)、CCE#(4N+1)、CCE#(4N+2)和CCE#(4N+3)。
(设定例2)
作为ePDCCH的分配方法,正在研讨将ePDCCH集中地配置在频带上的彼此接近的位置的“局部式(localized)分配”,以及将ePDCCH分散地配置在频带上的“分布式(distributed)分配”(例如,参照图10)。局部式分配是用于获得频率调度增益的分配方法,基于线路质量信息,能够对线路质量良好的资源分配ePDCCH。分布式分配能够使ePDCCH分散在频率轴上来获得频率分集增益。在高级LTE中,可以考虑设定局部式分配用搜索区间和分布式分配用搜索区间双方(例如,参照图10)。
因此,在设定例2中,说明如下的情况:在聚合等级2(聚合等级1)的情况下,设定局部式分配用搜索区间,在聚合等级4的情况下,设定局部式分配用搜索区间和分布式分配用搜索区间双方,在聚合等级8的情况下,设定分布式分配用搜索区间。
图11是表示设定例2的搜索区间的设定例。图11所示的搜索区间是对于1个终端200设定的搜索区间,对该终端200以外的其他终端200,设定与图11所示的搜索区间不同的搜索区间。另外,在各聚合等级下的CCE#(4N)、CCE#(4N+1)、CCE#(4N+2)和CCE#(4N+3)的组合与配置例1(图9)相同,因此这里省略说明。
如图11所示,在聚合等级2(聚合等级1)的情况下,以实现局部式分配的方式设定4个映射候选。例如,在图11中,构成1个映射候选的CCE1和CCE3均包含于图3所示的PRB对#A中。同样,在图11中,构成1个映射候选的CCE4和CCE6均包含于图3所示的PRB对#B中。其他映射候选也是同样。也就是说,1个映射候选仅包含同一PRB对内的CCE。
另外,如图11所示,在聚合等级4的情况下,以实现分布式分配的方式设定2个映射候选,以实现局部式分配的方式设定其余的2个映射候选。例如,在图11中,构成1个映射候选的CCE2、CCE7、CCE8和CCE13是分别分散于图3所示的PRB对#A~PRB对#D中的CCE。图11所示的由CCE1、CCE6、CCE11和CCE12构成的映射候选也是同样。另一方面,在图11中,构成1个映射候选的CCE0、CCE1、CCE2和CCE3都是包含于图3所示的PRB对#A中的CCE。图11所示的由CCE8、CCE9、CCE10和CCE11构成的映射候选也是同样。也就是说,在4个映射候选中,2个映射候选分别包含各1个将同一PRB对进行四分割所得的4种CCE(CCE#(4N)、CCE#(4N+1)、CCE#(4N+2)和CCE#(4N+3)),其余的2个映射候选分别包含各1个不同PRB对的上述4种CCE。
另外,如图11所示,在聚合等级8的情况下,以实现分布式分配的方式设定2个映射候选。例如,在图11中,构成1个映射候选的CCE1、CCE3、CCE4、CCE6、CCE9、CCE11、CCE12和CCE14是分别分散于图3所示的PRB对#A~PRB对#D中的CCE。图11所示的由CCE0、CCE2、CCE5、CCE7、CCE8、CCE10、CCE13和CCE15构成的映射候选也是同样。也就是说,1个映射候选包含多个PRB对内的CCE。
这里,在局部式分配中,即使基站100选择了线路质量良好的PRB对作为用于ePDCCH的资源,若在该PRB对内的CCE之间存在RE数之差,在选择由RE数少的CCE构成的映射候选的情况下接收质量也恶化,难以得到频率调度增益。
相对于此,在设定例2中,与设定例1同样,在映射候选之间RE数均匀(RE数之差最小)。因此,例如,在聚合等级2和4的情况下,在基站100选择与局部式分配对应的映射候选时,即使选择线路质量良好的PRB对内的哪一映射候选,也能够获得同等的频率调度效果。
接下来,在图12中表示图11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的通解。在图12中,L是识别终端200的值,例如是从基站100分配给终端200的、用于识别该终端200的CRNTI号。L是在基站100和终端200之间共用的值。另外,在图12中,函数(X mod 4)表示X除以4后的余数。
这样,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通过基于分别分配给各终端200的L的值和图12所示的计算式计算CCE,对每个终端200设定不同的搜索区间。如图12所示,在聚合等级1的情况下,根据L的值,存在4种组合模式(pattern)。另外,例如,对于在图12中设定了L=0、4、8、...(4的倍数)的终端200,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的搜索区间与图11相同。
另外,在设定例2中,在局部式分配中从同一PRB对中选择CCE,在分布式分配中从多个PRB对中选择CCE。但是,在局部式分配中选择的CCE不仅从同一PRB对中选择,也可以是PRB号相近的PRB对中或RBG(RB Group,资源块组)号相近的RBG内的PRB对中所包含的CCE。
(设定例3)
在设定例3中,说明配置CSI-RS的子帧。
图13A与图3同样,表示将1个PRB对以副载波为单位划分为4个CCE(CCE#(4N)、CCE#(4N+1)、CCE#(4N+2)和CCE#(4N+3))的例子。但是,在图13A中,除了与图3同样的配置CRS和DMRS的RE以外,配置CSI-RS的RE也不可用作ePDCCH。即,在图13A中,相比于图3,可用作ePDCCH的RE数进一步减少。具体而言,构成用于ePDCCH的OFDM码元的RE(144REs)中,可用作ePDCCH的RE数为100REs。
如图13B所示,构成各CCE的RE数在CCE#(4N)中为21REs、在CCE#(4N+1)为29REs、在CCE#(4N+2)中为25REs、在CCE#(4N+3)中为25REs。也就是说,在图13B中,相比于图4,在CCE#(4N)和CCE#(4N+2)中配置CSI-RS,与此相应地,用作ePDCCH的RE数各减少4个。另外,在各PRB对内的4个CCE中分别包含的RE的个数在图4中取2种值(25REs和29REs),但在图13B中取3种值(21REs、25REs和29REs),因此在1个PRB对内的构成各CCE的RE数的偏差更加显著。
在设定例3中,在聚合等级2(1个映射候选:2CCE)的情况下,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至少1个由RE数最大的CCE和RE数最小的CCE的对构成的映射候选。例如,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将在图13B中RE数最小即21个的CCE#(4N)与RE数最大即29个的CCE#(4N+1)成对,从而设定1个映射候选。
另外,在聚合等级2(1个映射候选:2CCE)的情况下,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至少1个由如下的CCE构成的映射候选,该CCE的RE数与RE数最大的CCE和RE数最小的CCE的对不同。例如,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在图13B中将RE数为25个的CCE#(4N+2)与CCE#(4N+3)成对,从而设定1个映射候选。
由此,由CCE#(4N)和CCE#(4N+1)构成的映射候选由50个(=21个+29个)RE构成,由CCE#(4N+2)和CCE#(4N+3)构成的映射候选由50个(=25个+25个)RE构成。也就是说,在映射候选间的RE数之差成为最小(这里无差),因此能够在映射候选之间使可用作ePDCCH的RE数均匀。也就是说,能够使起因于RE数的终端200间的接收质量的偏差在映射候选之间均匀。
另外,聚合等级1、4、8的情况与设定例1或2同样。
(设定例4)
在设定例4中,说明由2个RE构成1个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资源元素组),并由M*2RE(M为任意的自然数)构成1个CCE的情况。
另外,在设定例4中,分别属于各CCE(这里为4个CCE)的REG通过交织而被配置到PRB对。
例如,在图14A中,分别属于各CCE的REG(2RE)从可用作ePDCCH的RE中的、最小的OFDM码元号且最小的副载波号的位置(图14A中为以粗线围着的REG)开始,按副载波号的升序配置,在将REG配置到该OFDM码元号中的所有副载波号的位置后,在下一OFDM码元号中,按照副载波号的升序配置REG。在图14A中,按照CCE0(CCE#(4N))、CCE1(CCE#(4N+1))、CCE2(CCE#(4N+2))和CCE3(CCE#(4N+3))的顺序配置REG。进行上述REG配置直到最大的OFDM码元号(图14A中为第15OFDM码元)为止。由此,如图14B所示,构成各CCE的RE数在CCE#(4N)中为28REs,在CCE#(4N+1)中为28REs,在CCE#(4N+2)中为26REs,在CCE#(4N+3)中为26REs。
另外,在图14A中,按照CCE#(4N)、CCE#(4N+1)、CCE#(4N+2)和CCE#(4N+3)的顺序配置REG,因此对于各CCE的RE数,下式(1)的关系成立。
CCE#(4N)的RE数≥CCE#(4N+1)的RE数≥CCE#(4N+2)的RE数≥CCE#(4N+3)的RE数
···(1)
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搜索区间,以使在各映射候选之间的RE数的合计之差最小。特别是,在聚合等级2的情况下,且满足式(1)的条件的情况下,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将分别包含各1个CCE#(4N)和CCE#(4N+3)的2个CCE、以及分别包含各1个CCE#(4N+1)和CCE#(4N+2)的2个CCE分别设定为映射候选。由此,如图14B所示,分别构成由CCE#(4N)和CCE#(4N+3)构成的映射候选、以及由CCE#(4N+1)和CCE#(4N+2)构成的映射优选的RE数双方都成为54个(=28个+26个)而一致。也就是说,在映射候选间的RE数之差成为最小(这里无差),因此能够在映射候选之间使可用作ePDCCH的RE数均匀。也就是说,能够使起因于RE数的终端200间的接收质量的偏差在映射候选之间均匀。
这里,在满足式(1)的条件的情况下,CCE间的RE数之差最大也是2RE。例如,将CCE#(4N+3)(即,REG的配置顺序最后的CCE)的RE数设为K,则各CCE的RE数取图15A所示的实例1~4的值。如图15A所示,在1个PRB对内的4个CCE中分别包含的RE的个数取2种值((K+2)个和K个)。例如,图14A相当于图15A中所示的实例3(K=26)。
另外,图15B表示在图15A的各实例下的、将CCE#(4N)与CCE#(4N+3)成对的映射候选(2CCE)的RE数的合计,以及将CCE#(4N+1)与CCE#(4N+2)成对的映射候选(2CCE)的RE数的合计。如图15B所示,可知在上述2种映射候选间的RE数的合计之差最大也不超过2RE。
图16是表示设定例4的搜索区间设定例。图16所示的搜索区间是对于1个终端200设定的搜索区间,对该终端200以外的其他终端200设定与图16所示的搜索区间不同的搜索区间。另外,聚合等级1、4、8的情况与设定例1、2或3同样,因此这里省略其说明。
如图16所示,在聚合等级2的情况下,4个映射候选由CCE#(4N)和CCE#(4N+3)的对(CCE4和CCE7、CCE8和CCE11)、或者CCE#(4N+1)和CCE#(4N+2)的对(CCE1和CCE2、CCE13和CCE14)中的任意对构成。
接下来,在图17中表示图16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的通解。在图17中,L是识别终端200的值,例如是用于识别该终端200的CRNTI号。L是在基站100和终端200之间共用的值。另外,在图17中,函数(X mod4)表示X除以4后的余数。另外,下面表示用于计算图17所示的聚合等级4的一部分CCE以及聚合等级8的CCE的式(2)、式(3)和式(4)。
CCE#X0=((CCE(L)mod 4)+((L mod 2)*2-1))mod 4
CCE#X1=((CCE(L+1)mod 4+4)+((L+1mod 2)*2-1))mod 4+4
CCE#X2=((CCE(L+2)mod 4+8)+((L+2mod 2)*2-1))mod 4+8
CCE#X3=((CCE(L+3)mod 4+12)+((L+3mod 2)*2-1))mod 4+12
···(2)
与聚合等级2相同
CCE#1,CCE#2若(CCE(L)mod 4)mod 4=0或3
CCE#0,CCE#3若(CCE(L)mod 4)mod 4=1或2
CCE#5,CCE#6若(CCE(L+1)mod 4+4)mod 4=0或3
CCE#4,CCE#7若(CCE(L+1)mod 4+4)mod 4=1或2
CCE#9,CCE#10若(CCE(L+2)mod 4+8)mod 4=0或3
CCE#8,CCE#11若(CCE(L+2)mod 4+8)mod 4=1或2
CCE#13,CCE#14若(CCE(L+3)mod 4+12)mod 4=0或3
CCE#12,CCE#15若(CCE(L+3)mod 4+12)mod 4=1或2
···(3)
在式(3)中未选择出的CCE
CCE#0,CCE#3若(CCE(L)mod 4)mod 4=0或3
CCE#1,CCE#2若(CCE(L)mod4)mod 4=1或2
CCE#4,CCE#7若(CCE(L+1)mod 4+4)mod 4=0或3
CCE#5,CCE#6若(CCE(L+1)mod 4+4)mod 4=1或2
CCE#8,CCE#11若(CCE(L+2)mod 4+8)mod 4=0或3
CCE#9,CCE#10若(CCE(L+2)mod 4+8)mod 4=1或2
CCE#12,CCE#15若(CCE(L+3)mod 4+12)mod 4=0或3
CCE#13,CCE#14若(CCE(L+3)mod 4+12)mod 4=1或2
···(4)
与设定例2(图12)同样,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通过基于分别分配给各终端200的L的值和图17所示的计算式而计算CCE,对每个终端200设定不同的搜索区间。例如,对于在图17中设定了L=0、4、8、...(4的倍数)的终端200,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的搜索区间与图16相同。
如图17所示,在聚合等级2的情况下,选择如下的CCE的对,该CCE的对包含在聚合等级1的情况下未使用的CCE。另外,在图17中,与聚合等级4的第二栏对应的映射候选,由与聚合等级1的4个映射候选相同的4个CCE构成。
另外,与聚合等级4的第一栏对应的映射候选(式(2)),基于与聚合等级4的第二栏对应的映射候选来计算。
具体而言,作为与聚合等级4的第一栏对应的映射候选的各CCE,基于构成与聚合等级4的第二栏对应的映射候选的各CCE,若其是CCE#(4N)则设为与该CCE同一PRB对内的CCE(4N+3),若其是CCE#(4N+3)则设为与该CCE同一PRB对内的CCE(4N),若其是CCE#(4N+1)则设为与该CCE同一PRB对内的CCE(4N+2),若其是CCE#(4N+2)则设为与该CCE同一PRB对内的CCE(4N+1)。也就是说,式(2)所示的计算式表示将上述第二栏的映射候选的CCE进行移位来计算上述第一栏的映射候选的CCE的处理。具体而言,式(2)中的(L mod 2)*2-1)对应于上述移位处理。(L mod 2)*2-1)在L为奇数时成为“+1”,在L为偶数时成为“-1”。
以上说明了搜索区间设定例1~4。
<终端200的搜索区间设定处理>
在终端200中,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与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同样地设定对本机已设定的搜索区间。由此确定配置有发往该终端200的控制信息的资源的候选。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基站100(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和终端200(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基于聚合等级的值,设定由多个映射候选构成的搜索区间。各映射候选由与聚合等级的值同数的CCE构成,通过将各PRB对划分为预定数,从而获得CCE。此外,在各PRB对内的预定数的CCE中分别包含的RE的个数取至少2种值。此时,基站100和终端200设定搜索区间,以在聚合等级的值为2以上的各搜索区间中,在多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各映射候选的CCE所包含的RE的个数的合计之差最小。
另外,基站100和终端200在聚合等级的值为1的搜索区间中,将RE的个数互不相同的CCE包含在分别构成多个映射候选的CCE,从而设定该搜索区间。
由此,即使在各PRB对内进行划分所得的CCE中包含的RE的个数存在偏差时,也能够使可用作ePDCCH的资源在终端200之间均匀,从而降低控制信息的接收特性的偏差。另外,在聚合等级2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设定于1个终端200的多个映射候选之间,使可用作ePDCCH的资源均匀,从而降低控制信息的接收特性的偏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L的值不限于CRNTI,也可以是在基站100和终端200之间共有的其他识别号。另外,作为L的值,也可以使用从基站100向终端200新通知的识别号。再者,作为L的值,也可以使用将多个识别号相乘所得的值。例如,作为L的值,可以使用将CRNTI号与小区ID相乘所得的值。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涉及UL grant和DL assignment的搜索区间设定方法。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和终端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相同,因此引用图7和图8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说明将各PRB对划分为4个CCE的情况。
在聚合等级1、2的局部式分配中,需要利用线路质量良好的PRB对发送控制信号(UL grant和DL assignment),因此要求将UL grant和DL assignment分配到线路质量良好的同一PRB对。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100中的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在同一聚合等级下,分别设定UL grant用搜索区间和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另外,从降低冲突(blocking)几率的观点出发,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使用由互不相同的CCE构成的映射候选,分别设定ULgrant用搜索区间和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进而,在其值比预定的划分数(这里为4)小的聚合等级1、2的情况下,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使用由同一PRB对内的互不相同的CCE构成的映射候选,分别设定UL grant用搜索区间和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
另外,作为对UL grant和DL assignment的搜索区间,有可能分别使用不同的聚合等级。
这里,在ePDCCH中,通过作为下行控制信息的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通知UL grant和DL assignment。该DCI有多个格式(format)。特别是,可以考虑如下的情况:对于UL grant使用DCI格式0,对于DL assignment,使用依赖于发送模式(transmission mode)的DCI格式中的、支持MIMO发送的DCI格式2/DCI格式2A/DCI格式2B/DCI格式2C等。DCI格式2/DCI格式2A/DCI格式2B/DCI格式2C的格式大小(比特数)比DCI格式0大。因此,对于DL assignment,容易选择聚合等级的值比UL grant大的搜索区间。例如,在对于UL grant使用DCI格式0(比特数:43比特),对于DL assignment使用DCI格式2C或DCI格式2B(比特数:58比特或57比特)的情况下,对于UL grant设定聚合等级1的搜索区间,对于DL assignment设定聚合等级2的搜索区间。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100中的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将聚合等级2的DL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和聚合等级1(与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的聚合等级相邻的聚合等级)的UL grant用搜索区间设定在同一PRB对内。此时,从降低冲突(blocking)几率的观点出发,设定在同一PRB对的各搜索区间由该PRB对内的互不相同的CCE构成。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搜索区间设定例。
(聚合等级1、2)
图18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聚合等级1、2的搜索区间设定例。在图18中,PRB对和CCE之间的关系与图3相同。
如图18所示,对于聚合等级1的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域,分别设定CCE2、CCE7、CCE8和CCE13作为1个映射候选。如图18所示,对于聚合等级1的UL grant用搜索区域,分别设定CCE0、CCE5、CCE10和CCE15作为1个映射候选。
另外,如图18所示,对于聚合等级2的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分别设定CCE1和CCE3的对、CCE4和CCE6的对、CCE9和CCE11的对以及CCE12和CCE14的对作为1个映射候选。并且,如图18所示,对于聚合等级2的UL grant用搜索区间,分别设定CCE0和CCE2的对、CCE5和CCE7的对、CCE8和CCE10的对以及CCE13和CCE15的对作为1个映射候选。
这里,注目于图18所示的聚合等级2的搜索区间(用实线的椭圆围着的部分)。
在图18中,在图3所示的PRB对#A(CCE0~CCE3)中,CCE1和CCE3是DL assignment用映射候选,而其余的CCE0和CCE2是UL grant用映射候选。同样,在图18中,在图3所示的PRB对#B(CCE4~CCE7)中,CCE4和CCE6是DL assignment用映射候选,而其余的CCE5和CCE7是ULgrant用映射候选。PRB对#C、D也同样。
此外,聚合等级1的搜索区间也同样。也就是说,在图18中,在图3所示的PRB对#A(CCE0~CCE3)中,CCE2是DL assignment用映射候选,而其他的CCE0是UL grant用映射候选。同样,在图18中,在图3所示的PRB对#B(CCE4~CCE7)中,CCE7是DL assignment用映射候选,而其他的CCE5是UL grant用映射候选。PRB对#C、D也同样。
也就是说,在聚合等级1、2的各自情况下,分别由同一PRB对内的互不相同的CCE所构成的映射候选构成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和UL grant用搜索区间。由此,例如在聚合等级2的情况下,PRB对#A的线路质量判定为良好时,基站100通过将DL assignment配置到CCE1和CCE3,将UL grant配置到CCE0和CCE2,从而能够使用PRB对#A同时发送UL grant和DLassignment。
接着,注目于图18所示的聚合等级1的UL grant的搜索区间和聚合等级2的DLassignment的搜索区间(用虚线的椭圆围着的部分)。
在图18中,图3所示的PRB对#A(CCE0~CCE3)中CCE1和CCE3是DL assignment用映射候选,而其他的CCE0是UL grant用映射候选。同样,在图18中,图3所示的PRB对#B(CCE4~CCE7)中CCE4和CCE6是DL assignment用映射候选,而其他的CCE5是UL grant用映射候选。PRB对#C、D也同样。
也就是说,由同一PRB对内的互不相同的CCE所构成的映射候选,分别构成聚合等级2的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和聚合等级1的UL grant用搜索区间。由此,例如在PRB对#A的线路质量判定为良好的情况下,基站100通过将DL assignment配置到CCE1和CCE3,并将UL grant配置到CCE0,从而能够使用PRB对#A同时发送UL grant和DL assignment。
这样,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在各聚合等级下,设定UL grant用搜索区间和DL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另外,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选择同一PRB对内的互不相同的CCE,分别设定UL grant用搜索区间的映射候选和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的映射候选。
由此,基站100能够将UL grant和DL assignmen配置到同一PRB对内的映射候选。也就是说,基站100能够用同一PRB对同时发送UL grant和DL assignmen。
进而,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将聚合等级1的UL grant用搜索区间和聚合等级2的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设定在同一PRB对内。并且,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选择同一PRB对内的互不相同的CCE,分别设定UL grant用搜索区间的映射候选和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的映射候选。
由此,即使在局部式分配中UL grant和DL assignment的聚合等级不同的情况下,基站100也能够将UL grant和DL assignment配置到同一PRB对内的映射候选。
(聚合等级4、8)
接着,图1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聚合等级4、8的搜索区间设定例。在图19中,PRB对和CCE的关系与图3相同。
如图19所示,对于聚合等级4的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分别设定CCE0、CCE5、CCE10和CCE15的组合、CCE3、CCE4、CCE9和CCE14的组合、CCE4、CCE5、CCE6和CCE7的组合、以及CCE12、CCE13、CCE14和CCE15的组合作为1个映射候选。并且,如图19所示,对于聚合等级4的UL grant用搜索区间,分别设定CCE2、CCE7、CCE8和CCE13的组合、CCE1、CCE6、CCE11和CCE12的组合、CCE0、CCE1、CCE2和CCE3的组合、以及CCE8、CCE9、CCE10和CCE11的组合作为1个映射候选。
还有,如图19所示,对于聚合等级8的DL assignment用/UL grant用搜索区间,分别设定CCE1、CCE3、CCE4、CCE6、CCE9、CCE11、CCE12和CCE14的组合、以及CCE0、CCE2、CCE5、CCE7、CCE8、CCE10、CCE13和CCE15的组合作为1个映射候选。
如图19所示,还在分布式分配的情况下,为了避免DL assignment和UL grant的冲突(blocking),在各聚合等级下,对DL assignment和UL grant设定由不同的CCE构成的搜索区间。
例如,在图19所示的聚合等级4的分布式分配中,用于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的CCE为(CCE0、CCE5、CCE10、CCE15)和(CCE3、CCE4、CCE9、CCE14),而用于UL grant用搜索区间的CCE为其余的(CCE2、CCE7、CCE8、CCE13)和(CCE1、CCE6、CCE11、CCE12)。并且,在图19所示的聚合等级8(只有分布式分配)中,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和UL grant用搜索区间为相同,但构成2个映射候选的CCE互不相同。
由此,基站100能够同时分配DL assignment和UL grant。
另外,在图19所示的聚合等级4的UL grant用搜索区间和聚合等级8的搜索区间之间,也存在基站100能够同时分配DL assignment和UL grant的组合。
具体而言,图19所示的聚合等级4的UL grant用映射候选(CCE2、CCE7、CCE8、CCE13)和聚合等级8的映射候选(CCE1、CCE3、CCE4、CCE6、CCE9、CCE11、CCE12、CCE14)由互不相同的CCE构成。因此,基站100能够将DL assignment和UL grant同时分配到这些映射候选。图19所示的聚合等级4的UL grant用映射候选(CCE1、CCE6、CCE11、CCE12)和聚合等级8的映射候选(CCE0、CCE2、CCE5、CCE7、CCE8、CCE10、CCE13、CCE15)也是同样。
另外,在图19所示的聚合等级4的局部式分配中,用于DL assignment用搜索区间的CCE为(CCE4、CCE5、CCE6、CCE7)和(CCE12、CCE13、CCE14、CCE15),而用于UL grant用搜索区间的CCE为其余的(CCE0、CCE1、CCE2、CCE3)和(CCE8、CCE9、CCE10、CCE11)。也就是说,虽然各映射候选分别配置在互不相同的PRB对,但DL assignment用映射候选和UL grant用映射候选配置在相邻的PRB对。由此,基站100能够使用相邻的PRB对同时分配DL assignment和UL grant。
另外,在终端200中,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还进行与基站100的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同样的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基站100能够根据各PRB对的线路质量而使用同一PRB对同时发送UL grant和DL assignment,因此能够获得频率调度增益。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同样,即使在各PRB对内进行划分所得的CCE所包含的RE的个数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可用作ePDCCH的资源在终端200之间均匀,从而降低控制信息的接收特性的偏差。
另外,DCI格式0(UL grant用)和DCI格式1A(DL grant用)是相同大小,能够同时进行盲解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基站100设定DCI格式4/DCI格式0/DCI格式1A用搜索区间作为UL grant用搜索区间,并设定取决于发送模式的用于DL的DCI格式用搜索区间作为DL grant用搜索区间。DCI格式1A是在无法使用取决于发送模式的用于DL的DCI格式等比特数多的DCI格式进行通信等情况下使用的格式,因此DCI格式1A的使用频度低。因此,DCI格式1A的搜索区间设定为与UL grant(DCI格式0)相同的搜索区间,而且无法使用同一PRB对同时发送UL grant和DL assignment也并不成问题。另外,是否使用DCI格式4取决于UL的发送模式,因此终端200也可以仅在使用时进行盲解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CCE的RE数过小而无法发送DL用的DCI格式的信号的情况下,例如,图18所示的DL assignment用的聚合等级1的搜索区间(映射候选组)有可能不予以设定。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和2中,说明了将各PRB对划分为4个CCE的情况,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将各PRB对划分为3个CCE的情况。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基站和终端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相同,因此引用图7和图8进行说明。
与实施方式1、2同样,基站100的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搜索区间以使构成对各终端200设定的搜索区间的CCE中的RE数在终端200之间均匀。具体而言,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以如下的方式设定与聚合等级1、2、4、8对应的搜索区间。
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例,如图20A所示,设定有PRB对#A~#F作为可用作ePDCCH的资源。另外,如图20A所示,各PRB对被划分为3个CCE。具体而言,PRB对#A包含CCE0~CCE2,PRB对#B包含CCE3~CCE5,PRB对#C包含CCE6~CCE8,PRB对#D包含CCE9~CCE11,PRB对#E包含CCE12~CCE14,PRB对#F包含CCE15~CCE17。
另外,如图20B所示,在各PRB对内的3个CCE中分别包含的RE的个数取2种值(37个和34个)。具体而言,在CCE#(3N)(即,CCE0、3、6、9、12、15)和CCE#(3N+1)(即,CCE1、4、7、10、13、16)中分别包含的RE的个数为37个,在CCE#(3N+2)(即,CCE2、5、8、11、14、17)中包含的RE的个数为34个。其中,N是0、1、2、3、4、5。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聚合等级1、2、4、8,映射候选的数分别设为6、6、2、2。也就是说,在聚合等级1的情况下,分别设定CCE0~CCE17中的6个CCE作为映射候选。另外,在聚合等级2的情况下,设定6个从CCE0~CCE17中组合了2个CCE的映射候选。同样地,在聚合等级4的情况下,设定2个从CCE0~CCE17中组合了4个CCE的映射候选,在聚合等级8的情况下,设定2个从CCE0~CCE15中组合了8个CCE的映射候选。
图2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搜索区间设定例。图21所示的搜索区间是对于1个终端200设定的搜索区间,对该终端200以外的其他终端200,设定与图21所示的搜索区间不同的搜索区间。
(聚合等级1)
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分别设定RE数不同的CCE作为多个(这里为6个)映射候选。具体而言,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以包含RE数为37个的CCE(CCE#(3N)及CCE#(3N+1))和RE数为34个的CCE(CCE#(3N+2))双方的方式从CCE0~CCE17中选择CCE,作为对1个终端200设定的6个映射候选。
例如,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对于1个终端200,从CCE#(3N)、CCE#(3N+1)和CCE#(3N+2)的3种CCE中选择各2个CCE,分别设定与聚合等级1对应的6个映射候选。在图21中,将CCE0、CCE9(CCE#(3N))、CCE4、CCE13(CCE#(3N+1)、和CCE8、CCE17(CCE#(3N+2)),分别设定为1个映射候选。
此时,6个映射候选分别由37个、37个、34个、37个、37个、34个的RE构成。也就是说,在搜索区间中,分别构成多个(6个)映射候选的CCE中,包含RE的个数互不相同的CCE。
(聚合等级2)
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搜索区间,以使构成各映射候选的CCE所包含的RE的个数的合计(即,2个CCE的RE数的合计)在各映射候选之间均匀。换言之,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搜索区间以在构成搜索区间的多个(6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各映射候选的CCE所包含的RE的个数的合计(即,2个CCE的RE数的合计)之差最小。具体而言,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从CCE0~CCE17中,分别选择各2个CCE#(3N)和CCE#(3N+1)的对、CCE#(3N+1)和CCE#(3N+2)的对、以及CCE#(3N+2)和CCE#(3N)的对,并设定为6个映射候选。
在图21中,将CCE6和CCE7的对及CCE15和CCE16的对(CCE#(3N)和CCE#(3N+1)的对)、CCE1和CCE2的对及CCE10和CCE14的对(CCE#(3N+1)和CCE#(3N+2)的对)、以及CCE5和CCE3的对及CCE14和CCE12的对(CCE#(3N+2)和CCE#(3N)的对)分别设定为1个映射候选。
由上述3种对的各对构成的映射候选的RE数,由74个(=37个+37个)、71个(=37个+34个)、71个(=34个+37个)构成。
(聚合等级4)
与聚合等级2的情况同样,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搜索区间,以在构成搜索区间的多个(2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各映射候选的CCE所包含的RE的个数的合计(即,4个CCE的RE数的合计)之差最小。具体而言,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以至少包含各1个CCE#(3N)、CCE#(3N+1)、CCE(3N+2)的方式从CCE0~CCE17中选择4个CCE,并设定为1个映射候选。
例如,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包含2个CCE#(3N)、1个CCE#(3N+1)和1个CCE#(3N+2)的映射候选(RE数:145个)、包含1个CCE#(3N)、2个CCE#(3N+1)和1个CCE#(3N+2)的映射候选(RE数:145个)、或包含1个CCE#(3N)、1个CCE#(3N+1)和2个CCE#(3N+2)的映射候选(RE数:142个)中的任意2个映射候选。
在图21中,将CCE0、CCE12、CCE7与CCE2的组合(2个CCE#(3N)、1个CCE#(3N+1)、1个CCE#(3N+2))、以及CCE6、CCE1、CCE13与CCE8的组合(1个CCE#(3N)、2个CCE#(3N+1)、1个CCE#(3N+2)),分别设定为1个映射候选。
(聚合等级8)
与聚合等级2和4的情况同样,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搜索区间,以在构成搜索区间的多个(2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各映射候选的CCE所包含的RE的个数的合计(即,8个CCE的RE数的合计)之差最小。具体而言,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以至少包含各1个CCE#(3N)、CCE#(3N+1)、CCE(3N+2)的方式,从CCE0~CCE17中选择8个CCE,并设定为1个映射候选。
例如,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包含3个CCE#(3N)、3个CCE#(3N+1)和2个CCE#(3N+2)的映射候选(RE数:290个)、包含3个CCE#(3N)、2个CCE#(3N+1)和3个CCE#(3N+2)的映射候选(RE数:287个)、或包含2个CCE#(3N)、3个CCE#(3N+1)和3个CCE#(3N+2)的映射候选(RE数:287个)中的任意2个映射候选。
在图21中,将CCE0、CCE3、CCE12、CCE4、CCE7、CCE16、CCE2与CCE11的组合(3个CCE#(3N)、3个CCE#(3N+1)、2个CCE#(3N+2))、以及CCE6、CCE9、CCE1、CCE10、CCE13、CCE5与CCE8的组合(2个CCE#(3N)、3个CCE#(3N+1)、3个CCE#(3N+2))分别设定为1个映射候选。
通过以上的处理,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设定终端200的搜索区间。另外,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对于各终端200进行上述搜索区间设定处理。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2同样,在各聚合等级1、2、4、8下,能够使可用作ePDCCH的RE数在终端200之间均匀。也就是说,在各聚合等级下,在终端200之间不存在可用作ePDCCH的RE数之差。由此,基站100能够对各终端200公平地设定可用作ePDCCH的RE数,能够缓和在终端200之间的可用作ePDCCH的RE数(接收质量的偏差)的不公平。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2同样,在聚合等级2、4、8的各情况下,在映射候选之间的RE数之差成为最小,因此能够使可用作ePDCCH的RE数在映射候选之间均匀。也就是说,能够使起因于RE数的终端200间的接收质量的偏差在映射候选之间均匀。即,能够缓和因配置控制信息的映射候选的选择而造成的、RE数(接收质量的偏差)的不公平。
另外,在图21中,在聚合等级1和2的情况下,根据局部式分配,分别设定有6个映射候选,在聚合等级4和8的情况下,根据分布式分配,分别设定有2个映射候选。另外,在局部式分配中,由同一PRB对内的CCE构成1个映射候选,而在分布式分配中,由多个PRB对的CCE构成1个映射候选。
另外,在图21中,与实施方式2(参照图18)同样,在聚合等级1、2(用实线的椭圆围着的部分)的情况下,以能够将UL grant和DL assignment分配到同一PRB对(例如线路质量良好的PRB对)的方式,设定了映射候选。也就是说,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选择同一PRB对内的互不相同的CCE而分别设定聚合等级1、2的映射候选。由此,基站100能够将聚合等级互不相同的UL grant和DL assignment配置到同一PRB对内的映射候选。也就是说,基站100能够使用同一PRB对同时发送UL grant和DL assignmen。
另外,终端200的搜索区间设定单元205进行与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2同样的动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将1个PRB对划分为3个CCE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和2(将PRB对划分为4个CCE的情况)同样,也能够使可用作ePDCCH的资源在终端200之间均匀,从而降低控制信息的接收特性的偏差。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和2同样,在聚合等级2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设定于1个终端200的多个映射候选之间,使可用作ePDCCH的资源均匀,从而降低控制信息的接收特性的偏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聚合等级2的情况下,以包含各2个CCE#(3N)与CCE#(3N+1)的对、CCE#(3N+1)与CCE#(3N+2)的对、以及CCE#(3N+2)与CCE#(3N)的对这3种对的方式,设定了映射候选。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聚合等级2的情况下,也可以仅使用CCE#(3N+1)与CCE#(3N+2)的对、以及CCE#(3N+2)与CCE#(3N)的对。换言之,在聚合等级2的情况下,也可以仅使用RE数最大的CCE(CCE#(3N)或CCE#(3N+1))与RE数最小的CCE(CCE#(3N+2))的对。由此,哪一个对的RE数都成为71个,在映射候选之间,RE数相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B所示,在构成各PRB对的3个CCE中,只有1个CCE(图20B中为CCE#(3N+2))的大小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将包含该CCE的对设定为聚合等级2的映射候选。由此,能够使RE数在映射候选之间相同。在图20B的情况下,仅将CCE#(3N+1)和CCE#(3N+2)的对以及CCE#(3N+2)和CCE#(3N)的对设定为聚合等级2的映射候选即可。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其它实施方式]
[1]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聚合等级1、2、4、8的搜索区间分别具有(4个、4个、4个、2个)或(6个、6个、2个、2个)的“映射候选”。但是,聚合等级的值以及各聚合等级下的映射候选的数不限于这些值。
[2]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频率轴方向上划分(FDM: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频分复用)PRB对的前提下进行了说明,但划分方向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在代码轴方向(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码分复用)或时间轴方向(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上划分PRB对。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以CCE为PRB对的划分单位,但也可以将进一步划分CCE所得的单位作为PRB对的划分单位。此时,可以对于构成各CCE的上述划分单位,适用上述各实施方式。例如,在生成CCE时,组合RE数不同的上述划分单位来生成1个CCE,从而能够抑制所生成的CCE间的RE数的偏差。
[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由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在硬件的协作下,也可以由软件实现。
另外,用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的各功能块通常被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些功能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单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单芯片。虽然此处称为LSI,但根据集成程度,可以被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Super LSI)、或特大LSI(Ultra LSI)。
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或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再者,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的出现,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新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新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采用的结构包括:设定单元,基于聚合等级的值,设定由多个映射候选构成的搜索区间,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由与所述聚合等级的值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构成,通过将各物理资源块划分为预定数而得到所述控制信道单元;以及发送单元,发送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被映射到所述设定的搜索区间中的所述多个映射候选内的1个映射候选,所述各物理资源块内的所述预定数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分别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取至少2种值,所述设定单元设定所述搜索区间,以在所述聚合等级的值为2以上的搜索区间中,在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所述映射候选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的合计之差最小。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在所述聚合等级的值为1的搜索区间,在分别构成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包含所述资源元素的个数互不相同的控制信道单元。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在所述聚合等级的值为2且所述预定数为4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中的至少1个映射候选由所述资源元素的个数最大的控制信道单元和所述资源元素的个数最小的控制信道单元成对构成。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在所述聚合等级的值为2且所述预定数为4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中的至少1个映射候选由所述资源元素的个数不同于所述对的控制信道单元构成。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在所述聚合等级的值为4且所述预定数为4的情况下,各映射候选包含各1个将1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四分割所得的4种所述控制信道单元。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所述各映射候选中的至少1个映射候选包含各1个同一物理资源块的所述4种控制信道单元。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所述各映射候选中的至少1个映射候选包含各1个不同物理资源块的所述4种控制信道单元。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在所述聚合等级的值为8且所述预定数为4的情况下,各映射候选包含各2个将1个物理资源块进行四分割所得的4种所述控制信道单元。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所述控制信息为有关下行线路的第一信息或有关上行线路的第二信息,在同一聚合等级下,所述设定单元分别设定用于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搜索区间以及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二搜索区间,所述第一搜索区间和所述第二搜索区间分别由互不相同的所述控制信道单元所构成所述映射候选构成。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在其值小于所述预定数的聚合等级下,所述第一搜索区间和所述第二搜索区间分别由同一所述物理资源块内的所述互不相同的控制信道单元所构成的所述映射候选构成。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所述第一搜索区间、以及在与所述第一搜索区间的聚合等级相邻的聚合等级之下的用于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三搜索区间,分别由同一所述物理资源块内的所述互不相同的控制信道单元所构成的所述映射候选构成。
本发明的接收装置包括:设定单元,基于聚合等级的值,设定由多个映射候选构成的搜索区间,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由与所述聚合等级的值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构成,通过将各物理资源块划分为预定数而得到所述控制信道单元;以及接收单元,接收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被映射到构成所述设定的搜索区间的所述多个映射候选内的1个映射候选,所述各物理资源块内的所述预定数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分别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取至少2种值,所述设定单元设定所述搜索区间,以在构成所述聚合等级的值为2以上的各搜索区间的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所述映射候选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的合计之差最小。
本发明的发送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基于聚合等级的值,设定由多个映射候选构成的搜索区间,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由与所述聚合等级的值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构成,通过将各物理资源块划分为预定数而得到所述控制信道单元;发送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被映射到所述设定的搜索区间中的所述多个映射候选内的1个映射候选;所述各物理资源块内的所述预定数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分别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取至少2种值;以及设定所述搜索区间,以在所述聚合等级的值为2以上的各搜索区间中,在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所述映射候选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的合计之差最小。
本发明的接收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基于聚合等级的值设定由多个映射候选构成的搜索区间,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由与所述聚合等级的值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构成,通过将各物理资源块划分为预定数而得到所述控制信道单元;接收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被映射到构成所述设定的搜索区间的所述多个映射候选内的1个映射候选;所述各物理资源块内的所述预定数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分别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取至少2种值;以及设定所述搜索区间,以在所述聚合等级的值为2以上的各搜索区间中,在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之间,构成所述映射候选的控制信道单元中包含的资源元素的个数的合计之差最小。
2012年1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2-009267号所包含的说明书、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即使在各PRB对内进行划分得到的CCE所包含的RE的个数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可用作ePDCCH的资源在终端200之间均匀,从而降低控制信息的接收特性的偏差,因此极其有用。
Claims (15)
1.发送装置,包括:
搜索区间设定单元,对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设定多个搜索区间,各搜索区间包含用于映射控制信号的多个映射候选,所述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含设定有多个控制信道单元的资源块对,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具有与聚合等级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在所述聚合等级为1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包括第一映射候选和第二映射候选,所述第一映射候选是包含第一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所述第二映射候选是包含与所述第一个数不同的第二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以及
发送单元,在所述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中,将所述控制信号映射到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中的1个映射候选,发送映射的所述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多个搜索区间为对作为所述控制信号的发送对象的终端装置的每一个设定的搜索区间的集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多个控制信道单元的各控制信道单元由多个划分单位构成,所述多个划分单位包含资源元素数互不相同的第一划分单位和第二划分单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控制信号包含下行分配控制信息和上行资源指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多个控制信道单元通过局部式分配或分布式分配配置于所述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含多个资源块对,各资源块对划分为4个控制信道单元,所述4个控制信道单元包括含有所述第一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和含有所述第二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
在所述聚合等级为2的情况下,在所述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中,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中的至少1个映射候选包括含有所述第一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和含有所述第二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
8.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设定多个搜索区间的步骤,各搜索区间包含用于映射控制信号的多个映射候选,所述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含设定有多个控制信道单元的资源块对,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具有与聚合等级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在所述聚合等级为1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包括第一映射候选和第二映射候选,所述第一映射候选是包含第一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所述第二映射候选是包含与所述第一个数不同的第二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以及
在所述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中,将所述控制信号映射到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中的1个映射候选,发送映射的所述控制信号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送方法,
所述多个搜索区间为对作为所述控制信号的发送对象的终端装置的每一个设定的搜索区间的集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送方法,
所述多个控制信道单元的各控制信道单元由多个划分单位构成,所述多个划分单位包含资源元素数互不相同的第一划分单位和第二划分单位。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送方法,
所述控制信号包含下行分配控制信息和上行资源指示。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送方法,
所述多个控制信道单元通过局部式分配或分布式分配配置于所述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送方法,
所述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含多个资源块对,各资源块对划分为4个控制信道单元,所述4个控制信道单元包括含有所述第一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和含有所述第二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
14.如权利要求8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
在所述聚合等级为2的情况下,在所述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中,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中的至少1个映射候选包括含有所述第一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和含有所述第二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
15.集成电路,控制以下处理:
对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设定多个搜索区间的处理,各搜索区间包含用于映射控制信号的多个映射候选,所述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含设定有多个控制信道单元的资源块对,所述多个映射候选的各映射候选具有与聚合等级同数的控制信道单元,在所述聚合等级为1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包括第一映射候选和第二映射候选,所述第一映射候选是包含第一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所述第二映射候选是包含与所述第一个数不同的第二个数的资源元素的控制信道单元;以及
在所述多个搜索区间的各搜索区间中,将所述控制信号映射到所述多个映射候选中的1个映射候选,发送映射的所述控制信号的处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09267 | 2012-01-19 | ||
JP2012009267 | 2012-01-19 | ||
CN201380000867.0A CN103477694B (zh) | 2012-01-19 | 2013-01-07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00867.0A Division CN103477694B (zh) | 2012-01-19 | 2013-01-07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92191A true CN107592191A (zh) | 2018-01-16 |
CN107592191B CN107592191B (zh) | 2020-08-25 |
Family
ID=487990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00867.0A Active CN103477694B (zh) | 2012-01-19 | 2013-01-07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
CN201710654291.XA Active CN107592191B (zh) | 2012-01-19 | 2013-01-07 |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00867.0A Active CN103477694B (zh) | 2012-01-19 | 2013-01-07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 Link |
---|---|
US (6) | US9497736B2 (zh) |
EP (2) | EP2797372B1 (zh) |
JP (2) | JP6020837B2 (zh) |
CN (2) | CN103477694B (zh) |
DK (1) | DK2797372T3 (zh) |
ES (1) | ES2717277T3 (zh) |
HK (1) | HK1243249A1 (zh) |
HU (1) | HUE042029T2 (zh) |
PL (1) | PL2797372T3 (zh) |
PT (1) | PT2797372T (zh) |
TR (1) | TR201903713T4 (zh) |
WO (1) | WO201310858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00008016A (ko) | 2011-06-29 | 2020-01-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JP6031105B2 (ja) * | 2011-08-16 | 2016-11-24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基地局が下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を多重化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
EP2639989A1 (en) * | 2012-03-16 | 2013-09-18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Search space for ePDCCH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n OFDM-bas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5045658A1 (ja) * | 2013-09-24 | 2015-04-0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
US10652768B2 (en) * | 2015-04-20 | 2020-05-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 channel based broadcast messaging |
WO2016209156A1 (en) * | 2015-06-26 | 2016-12-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Efficient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
US11070344B2 (en) * | 2016-01-13 | 2021-07-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hanne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hannel |
WO2017188734A1 (ko) * | 2016-04-26 | 2017-11-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
WO2017194705A1 (en) | 2016-05-13 | 2017-11-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Granting resources to a wireless device |
KR20190005989A (ko) * | 2016-05-13 | 2019-01-16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다운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검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WO2017194707A1 (en) * | 2016-05-13 | 2017-11-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a wireless device |
CN108271259B (zh) * | 2016-12-30 | 2023-10-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信道的资源指示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2291050B (zh) * | 2017-06-16 | 2024-06-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US11443055B2 (en) * | 2019-05-17 | 2022-09-13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collaborative, privacy conscious environment |
WO2021207900A1 (zh) * | 2020-04-13 | 2021-10-2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3593A (zh) * | 2011-03-25 | 2011-08-0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Pdcch的联合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475973C2 (ru) * | 2007-08-10 | 2013-02-20 | Фудзицу Лимитед | Базовая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и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
KR101448309B1 (ko) * | 2007-09-28 | 2014-10-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 모니터링 방법 |
US8867441B2 (en) * | 2009-01-14 | 2014-10-21 | Lg Electronics Inc. | Wireless apparatus for a multi-carrier system |
US8989208B2 (en) * | 2009-04-30 | 2015-03-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DCCH search space design for LTE-A multi-carrier operation |
EP2448147A4 (en) * | 2009-06-26 | 2016-06-01 | Lg Electronics Inc |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DATA FOR A REPEATER, AND ASSOCIATED METHOD |
KR20110020708A (ko) * | 2009-08-24 | 2011-03-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Ofdm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조정을 위한 제어 채널 구성과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
US8965273B2 (en) * | 2009-09-21 | 2015-02-24 | Lg Electronics Inc. | Repeater for receiving signals from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
US8433251B2 (en) * | 2009-09-28 | 2013-04-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 information signaling |
US8804586B2 (en) * | 2010-01-11 | 2014-08-12 | Blackberry Limited | Control channe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extended PDCCH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 |
WO2011159111A2 (ko) * | 2010-06-16 | 2011-12-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제어 채널의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8923201B2 (en) * | 2011-06-15 | 2014-12-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xtension of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537862B2 (en) * | 2011-06-30 | 2013-09-17 | Blackberry Limited | Transmit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higher order modulation |
CN103636151B (zh) * | 2011-06-30 | 2017-02-1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
US8879667B2 (en) * | 2011-07-01 | 2014-11-04 | Intel Corporation | Layer shifting in open loop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
US9755804B2 (en) * | 2011-07-12 | 2017-09-0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monitor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multiple node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method |
WO2013048567A1 (en) * | 2011-09-30 | 2013-04-04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to transport internet traffic over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simultaneously |
CN102420685B (zh) * | 2011-11-07 | 2014-08-0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US9572148B2 (en) * | 2011-12-07 | 2017-02-1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a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516636B2 (en) * | 2011-12-07 | 2016-12-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a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3097120A1 (zh) * | 2011-12-28 | 2013-07-0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
-
2013
- 2013-01-07 DK DK13738307.1T patent/DK2797372T3/en active
- 2013-01-07 CN CN201380000867.0A patent/CN103477694B/zh active Active
- 2013-01-07 PL PL13738307T patent/PL2797372T3/pl unknown
- 2013-01-07 JP JP2013554234A patent/JP6020837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1-07 EP EP13738307.1A patent/EP2797372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1-07 CN CN201710654291.XA patent/CN107592191B/zh active Active
- 2013-01-07 US US14/005,522 patent/US9497736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1-07 PT PT13738307T patent/PT2797372T/pt unknown
- 2013-01-07 TR TR2019/03713T patent/TR201903713T4/tr unknown
- 2013-01-07 EP EP18200971.2A patent/EP3451773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1-07 WO PCT/JP2013/000004 patent/WO201310858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1-07 ES ES13738307T patent/ES2717277T3/es active Active
- 2013-01-07 HU HUE13738307A patent/HUE042029T2/hu unknown
-
2016
- 2016-09-16 JP JP2016181699A patent/JP6213887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9-28 US US15/278,962 patent/US9686785B2/en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5-18 US US15/599,300 patent/US9980264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2-26 HK HK18102685.6A patent/HK1243249A1/zh unknown
- 2018-04-20 US US15/959,002 patent/US10306621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4-16 US US16/385,998 patent/US10785767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8-20 US US16/998,716 patent/US1136358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3593A (zh) * | 2011-03-25 | 2011-08-0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Pdcch的联合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rch space design for e-PDCCH R1-114125》", 《3GPP》 * |
QUALCOMM: "《R-PDCCH search space R1-105584》", 《3GPP》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306621B2 (en) | 2019-05-28 |
US9980264B2 (en) | 2018-05-22 |
JP2017028723A (ja) | 2017-02-02 |
US10785767B2 (en) | 2020-09-22 |
EP3451773A1 (en) | 2019-03-06 |
HK1243249A1 (zh) | 2018-07-06 |
JPWO2013108585A1 (ja) | 2015-05-11 |
PT2797372T (pt) | 2019-04-18 |
US20200383093A1 (en) | 2020-12-03 |
EP3451773B1 (en) | 2020-08-19 |
US20180242294A1 (en) | 2018-08-23 |
EP2797372B1 (en) | 2018-12-26 |
JP6020837B2 (ja) | 2016-11-02 |
WO2013108585A1 (ja) | 2013-07-25 |
US20170019889A1 (en) | 2017-01-19 |
US9497736B2 (en) | 2016-11-15 |
DK2797372T3 (en) | 2019-04-15 |
PL2797372T3 (pl) | 2019-07-31 |
CN107592191B (zh) | 2020-08-25 |
US9686785B2 (en) | 2017-06-20 |
JP6213887B2 (ja) | 2017-10-18 |
US11363588B2 (en) | 2022-06-14 |
EP2797372A1 (en) | 2014-10-29 |
US20190246383A1 (en) | 2019-08-08 |
ES2717277T3 (es) | 2019-06-20 |
EP2797372A4 (en) | 2015-08-05 |
TR201903713T4 (tr) | 2019-04-22 |
US20170257856A1 (en) | 2017-09-07 |
US20140071911A1 (en) | 2014-03-13 |
HUE042029T2 (hu) | 2019-06-28 |
CN103477694B (zh) | 2017-08-25 |
CN103477694A (zh) | 2013-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77694B (zh)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 |
CN106856426B (zh) | 一种dmrs指示方法、终端及基站 | |
CN104335651B (zh) |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4662827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或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563468B (zh)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 |
CN104823395B (zh) | 一种用于接收或者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2474378B (zh) | 用于发送和接收针对中继器的控制信息和系统信息的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8111292A (zh) |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 |
CN110169164A (zh) | 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4737478B (zh) | 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和映射 | |
CN103733710B (zh) |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 |
CN104081690B (zh) | 确定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基准信号天线端口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931261A (zh) | 用于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 |
CN104094535A (zh) | 接收装置、发送装置、接收方法以及发送方法 | |
CN110430026A (zh) |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926018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 |
CN110383920A (zh) | 基站、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 |
CN107431991A (zh) | 用户装置和基站 | |
CN114616861B (zh) | 用于长期演进机器类型通信中的资源预留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324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