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8032B - 一种智能集水灌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集水灌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8032B
CN107568032B CN201710920084.4A CN201710920084A CN107568032B CN 107568032 B CN107568032 B CN 107568032B CN 201710920084 A CN201710920084 A CN 201710920084A CN 107568032 B CN107568032 B CN 1075680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rame
communicated
fog
electromagnetic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200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68032A (zh
Inventor
谢英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Yuanfeng Andun Trad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Zhongzhi Yingjian Machinery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Zhongzhi Yingjian Machinery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Zhongzhi Yingjian Machinery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200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80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8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8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68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8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集水灌溉装置,属于集水灌溉技术领域。包括主杆,为中空结构,竖立设置在安装面上,主杆内设有水箱;副杆,副杆交错安装在主杆上并相对主杆清洗朝上设置,副杆内设有连通水箱的导水管;雾水收集单元,包括若干个并安装在副杆上,所述雾水收集单元包括多个呈叶片状的框架、位于框架一端的固定端和设置在框架上的雾水吸收网;所述框架为环形结构且相对副杆倾斜朝上设置;控制单元,包括电磁阀、水泵、水位传感器和处理器,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水箱内,所述电磁阀、水泵和水位传感器分别电连接处理器,水泵位于水箱底部,其出水端连通位于水箱外的电磁阀;滴灌管,所述滴灌管连通电磁阀。本发明具有较强收集雾水并进行灌溉。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集水灌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水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集水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世界淡水资源日益紧缺,而人类对粮食的需求也不断上升,淡水资源已经成为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应的安全威胁。要破解耕地面积有限、淡水资源紧缺和世界粮食需求上涨之间的难题,发展节水灌溉成为关键。在水资源并不丰富地区,很多可耕种的田地在山丘,这些地方远离水源、溪流,往往需要建造引水渠或使用抽水泵,但即使如此也是不能满足。很多种植的灌溉往往是“靠天吃饭”,久不下雨往往就是低产量或者绝收。因而对集水装置需求十分紧迫,特别是可以在夜间集水,收集露水的集水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专利201410750485.6公开一种设置在园林内的蓄水及智能灌溉装置,可利用雨水进行园林灌溉。这种装置只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不能够对雾水收集,只能“靠天吃饭”,具有局限性。
专利201310598099.5公开一种雾水收集装置能够收集雾水中水分,但其受限于结构只能够设用于小型装置,同时其雾水收集区域小,同时容易积累杂物。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收集雾水同时具有较强收集能力,不积累杂物的收集装置,同时可以配合滴灌管进行灌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集水灌溉装置,具有较强收集能力,不积累杂物的收集装置,同时可以配合滴灌管进行灌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水灌溉系统,包括
主杆,为中空结构,竖立设置在安装面上,主杆内设有水箱;
副杆,所述副杆交错安装在主杆上并相对主杆清洗朝上设置,副杆内设有连通水箱的导水管;
雾水收集单元,包括若干个并安装在副杆上,所述雾水收集单元包括多个呈叶片状的框架、位于框架一端的固定端和设置在框架上的雾水吸收网;所述框架为环形结构且相对副杆倾斜朝上设置;多个所述框架间呈层叠式设置,其一端均与固定端一端固定;所述框架间间隔5-10mm;所述框架内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雾水吸收网沿所述环形凹槽周向固定;所述固定端外侧为螺纹结构,并能够与副杆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端沿轴线设有贯通的导水孔,导水孔对应框架一端为漏斗状设置且该漏斗最大端与固定端端面轮廓对应,导水孔另一端连通导水管;在固定端对应雾水吸收网一端上设有沿其端面轮廓设置的环形翼板,所述翼板朝向雾水吸收网一侧并倾斜向外;
控制单元,包括电磁阀、水泵、水位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水箱内,所述电磁阀、水泵和水位传感器分别电连接处理器,所述水泵位于水箱底部,其出水端连通位于水箱外的电磁阀;
滴灌管,所述滴灌管连通电磁阀。
本发明可以使用雾水收集单元进行雾水收集并流入水箱中,并通过控制单元对滴灌管实现对植物的灌溉,其具有智能一体化,集雾水收集和灌溉于一体,可以满足多种场合使用。本发明为树形结构,模仿树木,其外形颜色和形状可以根据周边植被喷涂不同颜色和形状装置;这样可以很好融入在公园中形成风景的一部分。这里雾水吸收网作为“树叶”可以设置多个,形状大小可以根据模拟的植被设置,如大叶紫薇和珊瑚树等。其中,雾水在雾水吸收网中形成水滴,水滴通过环形翼板汇入导水孔,经导水管流入水箱。并经过滴灌管灌溉植物。
优选的,所述框架间间隔8mm。
优选的,所述固定端对应框架的端面设有对应框架插接连接的插槽,所述框架对应固定端一端设有对应插槽的凸起。
优选的,所述导水管内壁、框架内环面、导水孔和翼板环形翼板上均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这样可以形成光滑疏水面,有利于水滴收集。
优选的,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支撑杆顶部并与处理器电连接。这样方便在户外任意地方安装使用。
优选的,滴灌管包括管体、滴头和铜片,所述滴头设置在管体内,并沿管体轴向间隔均匀布置;所述滴头包括滴头本体和弹性膜片,所述滴头本体内具有一容腔,所述滴头本体朝向管体内一端设置有进水孔,其相对一端设有外露于管体的出水孔,进水孔和出水孔均连通容腔;所述弹性膜片位于滴头本体内容腔内并与滴头本体通过多排粘结点连接,所述弹性膜片对应进水孔,且多排粘结点之间交错设置形成连通进水孔的渗水通道,所述渗水通道呈蜂窝状布置;所述铜片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滴头本体位于管体内部分呈椭圆面设置,所述容腔呈椭圆体设置,且弹性膜片面积不小于容腔内壁面积的四分之三。
这里将实际产生滴灌的滴孔内置,将外露的出水孔加大,这样不会因为出水孔的大小影响出水,同时不会因为出水孔过小而造成阻塞现象发生。具体是,有弹性膜片造成滴灌出水的出水通道,而这样的的出水通道位于容腔内,即内置,不外露,这样隔绝了阻塞现象发生。这里采用弹性膜片与滴头本体粘结形成滴灌出水通道,滴头可以先预制,加快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为树形结构,模仿树木,其外形颜色和形状可以根据周边植被喷涂不同颜色和形状装置;这样可以很好融入在公园中形成风景的一部分。这里雾水吸收网作为“树叶”可以设置多个,形状大小可以根据模拟的植被设置,如大叶紫薇和珊瑚树等。其中,雾水在雾水吸收网中形成水滴,水滴通过环形翼板汇入导水孔,经导水管流入水箱。并经过滴灌管灌溉植物。
2.本发明有弹性膜片造成滴灌出水的出水通道,而这样的的出水通道位于容腔内,即内置,不外露,这样隔绝了阻塞现象发生。铜片可以与水中氧气生成氧化铜,从而生成含有氧化铜的溶液,并在滴灌外出水口形成含有氧化铜的泥土区域从而抑制作物根系阻塞外出水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雾水收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滴灌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主杆、2-副杆、3-雾水收集单元、4-水箱、5-导水管、31-框架、32-雾水吸收网、33-固定端、10-滴灌管、11-管体、12-滴头本体、13-容腔、14-弹性膜片、15-进水孔、16-出水孔、17-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集水灌溉装置,包括主杆1、副杆2、雾水收集单元3、控制单元和滴灌管10。本发明为树形结构,主杆1模仿树木树干,副杆2模仿树木枝干,雾水收集单元3模仿树木树叶。其外形颜色和形状可以根据周边植被喷涂不同颜色和形状装置;这样可以很好融入在公园中形成风景的一部分。这里雾水吸收网32作为“树叶”可以设置多个,形状大小可以根据模拟设置,如主杆1、副杆2、雾水收集单元3对应设置呈珊瑚树形状。
主杆1,为中空结构,竖立设置在安装面上,主杆1内设有水箱4。
副杆2,副杆2交错安装在主杆1上并相对主杆1清洗朝上设置,副杆2内设有连通水箱4的导水管5。
雾水收集单元3包括若干个并安装在副杆2上,固定端33对应框架31的端面设有对应框架31插接连接的插槽,框架31对应固定端33一端设有对应插槽的凸起。雾水收集单元3包括多个呈叶片状的框架31、位于框架31一端的固定端33和设置在框架31上的雾水吸收网32。框架31为环形结构且相对副杆2倾斜朝上设置;多个框架31间呈层叠式设置,其一端均与固定端33一端固定;框架31间间隔8mm。框架31内环面设有环形凹槽,雾水吸收网32沿环形凹槽周向固定;固定端33外侧为螺纹结构,并能够与副杆2螺纹连接,固定端33沿轴线设有贯通的导水孔,导水孔对应框架31一端为漏斗状设置且该漏斗最大端与固定端33端面轮廓对应,导水孔另一端连通导水管5。在固定端33对应雾水吸收网32一端上设有沿其端面轮廓设置的环形翼板,翼板朝向雾水吸收网32一侧并倾斜向外。
控制单元,包括电磁阀、水泵、水位传感器和处理器,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水箱4内,电磁阀、水泵和水位传感器分别电连接处理器,水泵位于水箱4底部,其出水端连通位于水箱4外的电磁阀。滴灌管10连通电磁阀。
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支撑杆顶部并与处理器电连接。这样方便在户外任意地方安装使用。
其中,导水管5内壁、框架31内环面、导水孔和翼板环形翼板上均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这样可以形成光滑疏水面,有利于水滴收集。
本发明可以使用雾水收集单元3进行雾水收集并流入水箱4中,并通过控制单元对滴灌管10实现对植物的灌溉,其具有智能一体化,集雾水收集和灌溉于一体,可以满足多种场合使用。本发明为树形结构,模仿树木,其外形颜色和形状可以根据周边植被喷涂不同颜色和形状装置;这样可以很好融入在公园中形成风景的一部分。这里雾水吸收网32作为“树叶”可以设置多个,形状大小可以根据模拟的植被设置,如大叶紫薇和珊瑚树等。其中,雾水在雾水吸收网32中形成水滴,水滴通过环形翼板汇入导水孔,经导水管5流入水箱4。并经过滴灌管10灌溉植物。
如图4所示,滴灌管10包括管体11、滴头和铜片17,滴头设置在管体11内,并沿管体11轴向间隔均匀布置。滴头包括滴头本体12和弹性膜片14,滴头本体12内具有一容腔13,滴头本体12朝向管体11内一端设置有进水孔15,其相对一端设有外露于管体11的出水孔16,进水孔15和出水孔16均连通容腔13。弹性膜片14位于滴头本体12内容腔13内并与滴头本体12通过多排粘结点连接,弹性膜片14对应进水孔15,且多排粘结点之间交错设置形成连通进水孔15的渗水通道,渗水通道呈蜂窝状布置;铜片17设置在容腔13内。滴头本体12位于管体11内部分呈椭圆面设置,容腔13呈椭圆体设置,且弹性膜片14面积不小于容腔13内壁面积的四分之三。
将实际产生滴灌的滴孔掩藏,将外露的出水孔16加大,这样不会因为出水孔16的大小影响出水,同时不会因为出水孔16过小而造成阻塞现象发生。具体是,有弹性膜片14造成滴灌出水的出水通道,而这样的的出水通道位于容腔13内,即内置,不外露,这样隔绝了阻塞现象发生。这里采用弹性膜片14与滴头本体12粘结形成滴灌出水通道,滴头可以先预制,加快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

1.一种集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杆,为中空结构,竖立设置在安装面上,主杆内设有水箱;
副杆,所述副杆交错安装在主杆上并相对主杆清洗朝上设置,副杆内设有连通水箱的导水管;
雾水收集单元,包括若干个并安装在副杆上,所述雾水收集单元包括多个呈叶片状的框架、位于框架一端的固定端和设置在框架上的雾水吸收网;所述框架为环形结构且相对副杆倾斜朝上设置;多个所述框架间呈层叠式设置,其一端均与固定端一端固定;所述框架间间隔5-10mm;所述框架内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雾水吸收网沿所述环形凹槽周向固定;所述固定端外侧为螺纹结构,并能够与副杆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端沿轴线设有贯通的导水孔,导水孔对应框架一端为漏斗状设置且该漏斗最大端与固定端端面轮廓对应,导水孔另一端连通导水管;在固定端对应雾水吸收网一端上设有沿其端面轮廓设置的环形翼板,所述翼板朝向雾水吸收网一侧并倾斜向外;
控制单元,包括电磁阀、水泵、水位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水箱内,所述电磁阀、水泵和水位传感器分别电连接处理器,所述水泵位于水箱底部,其出水端连通位于水箱外的电磁阀;
滴灌管,所述滴灌管连通电磁阀;
所述框架间间隔8mm;所述固定端对应框架的端面设有对应框架插接连接的插槽,所述框架对应固定端一端设有对应插槽的凸起;所述导水管内壁、框架内环面、导水孔和翼板环形翼板上均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支撑杆顶部并与处理器电连;滴灌管包括管体、滴头和铜片,所述滴头设置在管体内,并沿管体轴向间隔均匀布置;所述滴头包括滴头本体和弹性膜片,所述滴头本体内具有一容腔,所述滴头本体朝向管体内一端设置有进水孔,其相对一端设有外露于管体的出水孔,进水孔和出水孔均连通容腔;所述弹性膜片位于滴头本体内容腔内并与滴头本体通过多排粘结点连接,所述弹性膜片对应进水孔,且多排粘结点之间交错设置形成连通进水孔的渗水通道,所述渗水通道呈蜂窝状布置;所述铜片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滴头本体位于管体内部分呈椭圆面设置,所述容腔呈椭圆体设置,且弹性膜片面积不小于容腔内壁面积的四分之三。
CN201710920084.4A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智能集水灌溉装置 Active CN107568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20084.4A CN107568032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智能集水灌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20084.4A CN107568032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智能集水灌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8032A CN107568032A (zh) 2018-01-12
CN107568032B true CN107568032B (zh) 2020-04-24

Family

ID=61040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20084.4A Active CN107568032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智能集水灌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80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2853A (zh) * 2018-07-10 2018-11-20 常州大学 一种沙漠地区用的集水装置
CN111528053B (zh) * 2020-05-29 2021-12-28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自动控制流量的阀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22733U (zh) * 2010-07-21 2011-01-26 刘丹 水塔水箱雾水收集装置
CN102671782A (zh) * 2012-05-17 2012-09-19 上海茵能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内镶式反滤防堵灌水器及滴灌管道
CN203424087U (zh) * 2013-09-06 2014-02-12 徐州格利尔科技有限公司 水汽收集滴灌装置
CN104472324A (zh) * 2014-11-25 2015-04-01 张勇 一种干旱地区微型集水灌溉系统
CN204272851U (zh) * 2014-10-27 2015-04-22 重庆恩纬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沙漠植物灌溉装置
CN104904564A (zh) * 2015-05-29 2015-09-16 姚婷婷 一种田间集水灌溉系统
CN104947743A (zh) * 2015-05-29 2015-09-30 姚婷婷 一种田间集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22733U (zh) * 2010-07-21 2011-01-26 刘丹 水塔水箱雾水收集装置
CN102671782A (zh) * 2012-05-17 2012-09-19 上海茵能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内镶式反滤防堵灌水器及滴灌管道
CN203424087U (zh) * 2013-09-06 2014-02-12 徐州格利尔科技有限公司 水汽收集滴灌装置
CN204272851U (zh) * 2014-10-27 2015-04-22 重庆恩纬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沙漠植物灌溉装置
CN104472324A (zh) * 2014-11-25 2015-04-01 张勇 一种干旱地区微型集水灌溉系统
CN104904564A (zh) * 2015-05-29 2015-09-16 姚婷婷 一种田间集水灌溉系统
CN104947743A (zh) * 2015-05-29 2015-09-30 姚婷婷 一种田间集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8032A (zh) 2018-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7028B (zh) 农用大棚及大棚种植方法
CN107810751B (zh) 一种可集雨灌溉的智能农业大棚
CN105961083A (zh) 一种带有雨水灌溉装置的大棚
CN104904564A (zh) 一种田间集水灌溉系统
CN103202213A (zh) 一种塔式立体栽培架及塔式立体栽培装置
CN107568032B (zh) 一种智能集水灌溉装置
CN107484633B (zh) 一种农业灌溉系统
CN111011066A (zh) 一种农业大棚用蓄水装置
CN107637482B (zh) 一种农业集水灌溉装置
CN202168383U (zh) 一种须根系植物集雨润湿灌溉器
CN107616074B (zh) 一种集水灌溉系统
KR20160106949A (ko) 관수장치를 활용한 벽면녹화 장치
CN105210711A (zh) 物联网智能浇灌花盆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79012U (zh) 一种直根系植物集雨润湿灌溉器
CN205082346U (zh) 盐碱地节水种植棚
CN109122223A (zh) 一种立体绿化智能节水灌溉系统
CN108738899A (zh) 一种农业用蔬菜种植大棚
CN210808653U (zh) 一种市政园林用树木灌溉装置
CN210519904U (zh) 一种农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
CN210491866U (zh) 一种农业大棚污染物清除装置
CN205884174U (zh) 一种植物立体种植系统
CN112106575A (zh) 一种智慧农业大棚灌溉装置
CN105875107A (zh) 基于智能电网的北方沙漠植被恢复方法
CN215819580U (zh) 一种园林绿化节水灌溉装置
CN217117157U (zh) 一种日本早樱用快速生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6

Address after: 317000 No. 5-100, Fengchuan Village, Shaojiadu Street, Linhai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Zhongzhi Yingjian Machinery Auto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42800 Jinyi Avenue 378, Qingyuan Town, Yizhou City, Hech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before: GUANGXI HECHI WEILAIZHI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1

Address after: Room 1902, Building 1, Minghuiyuan Community, No. 6 Youhao North Road, Shayibak District,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00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Yuanfeng Andun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000 no.5-100 Jianchuan village, shaojiadu street, Linhai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Zhongzhi Yingjian Machinery Auto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