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7745A - 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7745A
CN107567745A CN201710833896.5A CN201710833896A CN107567745A CN 107567745 A CN107567745 A CN 107567745A CN 201710833896 A CN201710833896 A CN 201710833896A CN 107567745 A CN107567745 A CN 107567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improve
original
soil moved
impro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338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彦随
李裕瑞
冯巍仑
陈宗峰
曹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8338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77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7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77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其步骤包括:(1)、选取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增耕地田块的目标区域作为改良地块,并确定所选改良地块面积S;(2)、根据所选改良地块的面积取预定量的晚更新世Q3马兰黄土作为客土;(3)、将步骤(2)所确定量的客土进行粉碎至粒径小于3cm,均匀铺于需改良田块,充分混合;(4)施用农家肥和/或复合肥作为底肥,使用旋耕机进行翻耕;(5)在翻耕后的改良地块上进行马铃薯种植。本方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能够迅速改良土壤质地,增强透水通气性与疏松度,改善土壤耕性,提高马铃薯品质及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与土地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梁茆交错,沟壑纵横,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近年来,中央支持陕西延安市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为优化黄土高原农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效应提供了新契机。新增耕地土体营造及其快速熟化,是沟道土地整治及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
国内外对耕地快速熟化及质量提升的研究较早,但主要集中在盐渍化土壤、污染土壤、采矿破坏土壤以及中低产田的改造研究上,对于沟道整治新增耕地的研究较少。客土改良法由于成本低、效益好、易于操作等优势,逐渐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而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兼用的经济作物,是陕西省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通过客土改良法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对于陕北地区粮食增产、结构优化具有重大意义。
本申请的申请人在对黄土丘陵治沟造地的研究过程中曾经研究过增加新增土地持水能力的方法,但是申请人发现,该方法虽然能够增加持水能力,并且能够促进马铃薯的生长,但是在种植马铃薯时却并不能有效提升马铃薯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向治沟造地新增耕地加入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的马兰黄土,并结合翻耕、施肥等农艺措施,增加土壤粉粒含量,改善通水透气性,改良土壤耕性,提高马铃薯产量。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增耕地田块的目标区域作为改良地块,并确定所选改良地块面积S;
(2)、根据所选改良地块的面积取预定量的晚更新世Q3马兰黄土作为客土;
(3)、将步骤(2)所确定量的客土进行粉碎至粒径小于3cm,均匀铺于需改良田块,充分混合;
(4)施用农家肥和/或复合肥作为底肥,使用旋耕机进行翻耕;
(5)在翻耕后的改良地块上进行马铃薯种植。
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客土改良方法改良后的土壤为偏碱性土壤。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客土的机械组成为,粘粒含量为3%~5%,粉粒含量为60%~70%,砂粒含量为27%~35%。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客土覆土厚度为10cm-15cm。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步骤(4)中,所述客土的粉碎粒径小于3cm。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翻耕深度为30cm。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选马铃薯品种为克新1号。
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改良后田块土壤机械组成为:粒径<0.002mm的粘粒的含量介于4%和6%之间、粒径0.002~0.05mm的粉粒的含量介于65%和70%之间,粒径0.05~2mm的砂粒的含量介于25%~30%之间,采用该土壤改良方式,未进行客土改良的试验田马铃薯平均产量约为1800kg,而覆上述粒径范围马兰黄土10~15cm的试验田产量高达2200kg左右,较原状土增加400kg,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提升显著。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本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够迅速增加沟道新增耕地土壤粉粒含量,改善土壤透水透气性,促进马铃薯生育期生长,可以大幅度提升马铃薯产量,增加肥料利用率。
黄土丘陵区马兰黄土分布广泛,具有不同的土壤特性与利用方向,将其作为客土对治沟造地新增耕地土壤进行改良,进而快速提升沟道耕地马铃薯产量,对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施肥情况下各个实验田块的马铃薯产量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例描述的范围之中。
考虑到作物生长可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申请人经过在多块不同试验区进行多年实验。最终,申请人的一个小组在延安市宝塔区进行实验时,发现了一种能够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
下面申请人以2015-2017年申请人在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羊圈沟村所进行的实验为例对本发明的改良方法及实验结果进行说明。
(一)试验设计
1、试验区域
试验区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羊圈沟村(109°31'17.91"E,36°41'48.31"N),属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该地区气候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光热资源比较充足。地貌类型以黄土梁和黄土沟为主,沟谷度为2.74km/km2,流域内土壤包括黄绵土、红胶泥土、黑胶泥土等,以黄绵土为主,抗蚀性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包括沟台地、坝地、果园、草地和林地等。下面实施例是以黄绵土为本土的现有地块进行改良的。
实施例1
首先选定试验田,测定试验田面积,根据试验田面积和准备的覆土厚度,计算客土量。本实施例中,分别取马兰黄土5cm(X5)、红粘土(L5)、原状土(YZT),每种覆土类型和厚度种植3个单位面积(即标准试验田尺寸,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比如可以选为100平米或1亩),第一个单位面积施以农家肥、第二个单位面积施以复合肥,第三个单位面积施以农家肥和复合肥的混合肥。
所选马铃薯品种为克新1号,中熟品种,生育天数为100天左右。抗旱性强,适于干旱地区栽培。平均产量一般为1500公斤,高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块茎椭圆形或圆形,淡黄皮、白肉,块大而整齐,芽眼深度中等,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
试验田作物播期为四月中旬,采用旋耕机翻地,统一田间管理,各试验变量依据相应处理方式(表1)。
表1土壤复配试验变量介绍
表2在5cm覆土情况下作物产量及品质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5cm覆土量时,采用马兰黄土对产量带来了巨大的提升,产量提升分别达到170、130以及128公斤,这种产量提升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分别取马兰黄土10cm(X10);红粘土10cm(L10);每种覆土类型和厚度种植3个单位面积(即标准试验田尺寸,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比如可以选为100平米或1亩),第一个单位面积施以农家肥、第二个单位面积施以复合肥,第三个单位面积施以农家肥和复合肥的混合肥。
为了更好地对比各种不同的土壤改良情况下,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所进行的实验在基本同质的土地上进行,各个试验田彼此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本实施例中,马铃薯品种、播种和收割时间的选择都与实施例1相同。
表3
从本实施例中可以看出,利用马兰黄土进行土壤改良要比利用红粘土进行土壤改良的效果明显更加显著,产量比不采用土壤改良方式的实施例1中的方法,增加420-490公斤。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分别取马兰黄土15cm(X15);红粘土15cm(L15);每种覆土类型和厚度种植3个单位面积(即标准试验田尺寸,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比如可以选为100平米或1亩),第一个单位面积施以农家肥、第二个单位面积施以复合肥,第三个单位面积施以农家肥和复合肥的混合肥。
为了更好地对比各种不同的土壤改良情况下,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所进行的实验在基本同质的土地上进行,各个试验田彼此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本实施例中,马铃薯品种、播种和收割时间的选择都与实施例1相同。
表4
从本实施例中可以看出,利用马兰黄土进行土壤改良要比利用红粘土进行土壤改良的效果明显更加显著,产量比不采用土壤改良方式的实施例1中的方法,增加311-322公斤。同时,不管是利用马兰黄土还是红粘土进行土壤改良,厚度达到15cm之后,马铃薯产量不但没有提升,甚至有所下降,证明本发明的方法不能采用过厚的土层。
此外,申请人发现,本实施例的方法尤其适合应用在没有农家肥的土地上,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促进复合肥的保持和利用,在施用复合肥时,对产量的提升尤其明显。施用马兰黄土进行客土改良,能够提升土壤的透水通气性,改善土壤酸碱度,增强作物对土壤养分及复合肥中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因而对于复合肥地块提升效果较为明显。
鉴于本发明的土壤改良方法是一个小组在延安的黄土丘陵区通过实验意外获得的,为了找到该方法的理论依据,并将之推广,申请人在进行实施例1-3中的实验的同时,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分析,分别测量了多种土壤参数和作物参数。
具体而言,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测量;土壤孔隙度数据由土壤容重测量;土壤机械组成数据来自于马尔文激光粒度仪(Mastersizer 2000)。土壤pH值采用pH计(METTLERTOLEDO SG2)法测量;有机质(OM)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量;速效氮(AHN)采用碱解扩散法;速效磷(AP)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AK)采用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
农作物生长情况数据包括长势及产量数据,长势数据采集方式为自出苗期,每周从每个试验田随机抽取3株样本,并测量株高、茎围、叶片数等长势指标。株高利用卷尺直接测量,并计算平均值;茎围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计算平均值;叶片数进行目视测定,并计算平均值。而作物产量数据为将试验样区分为3块,分别对马铃薯产量进行称重,并计算平均值。
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收集,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用Origin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绘图。
土壤理化性质试验
1、不同试验样区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作为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与土壤的质地、紧实程度、通水透气性及肥力状况紧密相关。申请人发现,不同覆土类型对土壤容重及孔隙度影响显著。随着马兰黄土覆土厚度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增加,孔隙度逐渐减小;而红粘土与之相反。土壤疏松度、通水透气性与马兰黄土的覆土厚度成正相关,与红粘土负相关。
表5不同覆土类型样区土壤容重及机械组成特征
附注:D[4,3]为体积平均粒径,是粒径对体积(或重量)的加权平均;D[3,2]表面积平均粒径,是粒径对表面积的加权平均;d(0.5)为颗粒累积分布为50%的粒径。
土壤质地是土壤最基本的物理性质之一,极大影响着土壤的保水保肥性、透水通气性、耕性及养分状况,是评价土壤肥力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而言,壤质土砂粒、粉粒及粘粒所占比例较为适宜,耕性良好,是适合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理想土壤质地。但是,申请人发现,在黄土丘陵地区,沟道土地整治后新增耕地土壤质地多为粉壤土或粘壤土,粘粒及粉粒含量较高,透水通气性较弱,作物肥力利用率较低。因此,通过向原耕作层掺入红粘土或马兰黄土,能够调节土壤的粒径结构,改变土壤质地类型,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红粘土与马兰黄土在粒径结构中存在明显的差异(表5)。其中,红粘土的细黏粒(<0.001mm)、粗黏粒(0.001~0.002mm)及部分细粉粒(0.002~0.01mm)体积分数要明显大于马兰黄土;而粗粉粒(0.01~0.05mm)、细砂粒(0.05~0.25mm)的体积分数则小于马兰黄土。
申请人发现,红粘土的黏粒土壤特征较为明显,马兰黄土更多为粉粒及砂粒结构特征。不同试验样区土壤粒径结构与新、红粘土的覆土类型及厚度存在明显相关(表5)。随着红粘土覆土厚度的增加,细黏粒、粗黏粒及部分细粉粒所占的体积比例逐渐增大,黏性特征更加明显;而当马兰黄土覆土厚度增加时,粉粒及砂粒体积比例逐渐增大,粉粒、砂粒特征逐渐显现。
申请人还发现从土壤体积平均粒径和表面积平均粒径来看,不同覆土类型试验样区中,最大的为X15样区,其均值分别为37.38和6.54μm;随后依次为X10、X5、YZT等样区;最小的是L15样区,为21.36和3.63μm。就颗粒分布为50%的粒径来看,最小的为L15样区的15.92μm;最大的为X15样区的29.38μm。
随着马兰黄土覆土厚度的增加,其土壤质地逐渐由粉(砂)壤土向壤土转变,通水透气性逐渐增强,并在10cm深度逐渐达到稳定状态。而随着红粘土覆土厚度的增加,土壤中粘粒含量逐渐增加,保水保肥性增强,并在5cm深度逐渐达到稳定状态。
申请人发现,上述实施例1-3有一个共性,即,改良后田块土壤机械组成为:粒径<0.002mm的粘粒的含量介于4%和6%之间、粒径0.002~0.05mm的粉粒的含量介于65%和70%之间,粒径0.05~2mm的砂粒的含量介于25%~30%之间。这种土壤粒径最适合马铃薯的生长,使马铃薯产量在10cm覆土时达到了2200kg。
为了研究粒径对马铃薯生长是否会带来切实的影响,申请人进行了对比实验。
在对比实验中,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方式进行种植,只是通过客土成分来改变土壤粒径组成。申请人采用改良后土壤机械属性如下的田块分别进行了实验:(1)粒径<0.002mm的粘粒的含量7%、粒径0.002~0.05mm的粉粒的含量72%之间,粒径0.05~2mm的砂粒的含量21%;(2)粒径<0.002mm的粘粒的含量9%、粒径0.002~0.05mm的粉粒的含量80%之间,粒径0.05~2mm的砂粒的含量11%;(3)粒径<0.002mm的粘粒的含量15%、粒径0.002~0.05mm的粉粒的含量70%之间,粒径0.05~2mm的砂粒的含量15%,马铃薯产量均小于2000kg。
2、不同试验样区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依据表6所示结果,L15、L10、L5样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小于马兰黄土及原状土,其增加幅度也明显小于所覆马兰黄土。马兰黄土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较大,排水透气性较好,因此其有机质含量也相应较高;而红粘土透水透气性差,不适合土壤微生物及作物根系的生长,因此有机质含量较低。不同覆土类型样区土壤PH基本维持在8.5-8.8之间,属于偏碱性土壤,并未发生较大变化。就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来看,三者含量在马铃薯生长期内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马兰黄土的降幅要略大于红粘土,这说明红粘土的保肥性要强于马兰黄土,而覆红粘土则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土壤的保肥性。
表6不同覆土类型样区土壤化学性质
农作物种植优化试验
1、试验田马铃薯长势情况分析
不同覆土类型样区马铃薯各个生长期的长势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表4)。苗期(5/16,5/30),马兰黄土样区马铃薯长势情况整体好于红粘土土样区及原状土区,其中X10、X5及L5苗期株高、茎围及叶片数的综合长势较好,而L10、L15区马铃薯的长势较差。开花期(6/13、6/27)马兰黄土样区在株高指标上与红粘土样区差距逐渐拉大,长势情况马兰黄土样区显著优于红粘土及原状土样区,其中X10、X15区长势最好,其次为X5、L5和YZT区,而L15、L10长势最差。块茎形成期(7/11、7/18)的X10、X15的长势情况最好,并显著高于其他样区。
表7不同覆土类型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虽然上面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发明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增耕地田块的目标区域作为改良地块,并确定所选改良地块面积S;
(2)、根据所选改良地块的面积取预定量的晚更新世Q3马兰黄土作为客土;
(3)、将步骤(2)所确定量的客土进行粉碎至粒径小于3cm,均匀铺于需改良田块,充分混合;
(4)施用农家肥和/或复合肥作为底肥,使用旋耕机进行翻耕;
(5)在翻耕后的改良地块上进行马铃薯种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土改良方法改良后的土壤为偏碱性土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客土的机械组成包含粘粒、粉粒和砂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客土覆土厚度为10cm-1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客土的粉碎粒径小于3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翻耕深度为30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马铃薯品种为克新1号。
CN201710833896.5A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 Pending CN1075677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3896.5A CN107567745A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3896.5A CN107567745A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7745A true CN107567745A (zh) 2018-01-12

Family

ID=61036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33896.5A Pending CN107567745A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7745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6913A (zh) * 2010-03-29 2010-08-1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黄土边坡植物护坡的客土
CN102823353A (zh) * 2012-09-14 2012-12-19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粘性植烟土壤的客土改良方法
CN102934546A (zh) * 2012-12-05 2013-02-20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快速改良南方丘陵山地新垦贫瘠土地耕层土壤的方法
CN104145556A (zh) * 2014-08-14 2014-11-1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白土土壤的改良方法
CN104221523A (zh) * 2014-08-28 2014-12-24 西南大学 山地丘陵区坡瘠地的葡萄园改土方法
CN105210773A (zh) * 2015-10-09 2016-01-06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寒温带地区砂金采矿迹地生态恢复方法
CN106034677A (zh) * 2016-06-16 2016-10-26 陈鹏娟 沟壑区干旱坡地水土保持方法
CN106134722A (zh) * 2016-07-01 2016-11-23 刘刚 一种黄土地土豆种植方法
CN106211847A (zh) * 2016-07-25 2016-12-1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一种新垦农田土壤快速培肥改良方法
CN106358495A (zh) * 2016-10-25 2017-02-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提高新增耕地土壤持水能力的土体营造方法及种植方法
CN106612694A (zh) * 2016-09-19 2017-05-10 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的方法
CN106717238A (zh) * 2017-03-15 2017-05-3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西部风沙区土地生态修复方法
CN107027479A (zh) * 2017-04-21 2017-08-1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提高中重度苏打盐碱地田间紫花苜蓿定植的直播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6913A (zh) * 2010-03-29 2010-08-1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黄土边坡植物护坡的客土
CN102823353A (zh) * 2012-09-14 2012-12-19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粘性植烟土壤的客土改良方法
CN102934546A (zh) * 2012-12-05 2013-02-20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快速改良南方丘陵山地新垦贫瘠土地耕层土壤的方法
CN104145556A (zh) * 2014-08-14 2014-11-1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白土土壤的改良方法
CN104221523A (zh) * 2014-08-28 2014-12-24 西南大学 山地丘陵区坡瘠地的葡萄园改土方法
CN105210773A (zh) * 2015-10-09 2016-01-06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寒温带地区砂金采矿迹地生态恢复方法
CN106034677A (zh) * 2016-06-16 2016-10-26 陈鹏娟 沟壑区干旱坡地水土保持方法
CN106134722A (zh) * 2016-07-01 2016-11-23 刘刚 一种黄土地土豆种植方法
CN106211847A (zh) * 2016-07-25 2016-12-1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一种新垦农田土壤快速培肥改良方法
CN106612694A (zh) * 2016-09-19 2017-05-10 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的方法
CN106358495A (zh) * 2016-10-25 2017-02-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提高新增耕地土壤持水能力的土体营造方法及种植方法
CN106717238A (zh) * 2017-03-15 2017-05-3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西部风沙区土地生态修复方法
CN107027479A (zh) * 2017-04-21 2017-08-1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提高中重度苏打盐碱地田间紫花苜蓿定植的直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moud et al. Effects of irrigation regime and soil clay content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the biological yield, nitrogen uptake and nitrogen-use efficiency of rice grown in southern China
Kuang et al. Effects of subsoiling before winter wheat on water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summer maize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CN102057775B (zh) 滨海滩涂中、重度盐碱地种植作物的控盐栽培方法
CN104604409B (zh) 一种快速提高矿区复垦土壤肥力的施肥方法
Li et al. Agricultural utilization and vegetation establishment on saline-sodic soils using a water–salt regulation method for scheduled drip irrigation
CN102498778B (zh) 黄泛区盐碱化砂壤土改良方法
CN107087453A (zh) 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Yang et al. Substituting chemical fertilizer nitrogen with organic manure and comparing their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and winter wheat yield
CN109721445A (zh) 一种盐碱地花生种植方法及该方法的专用肥
CN105950174B (zh) 一种用于盐碱地的微生物土壤调理剂
CN107439078A (zh) 一种沙地土体重构方法
CN110156541A (zh) 一种次生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方法
Li et al. Effects of Organic Mulch on Soil Moisture and Nutrients in Karst Area of Southwest China.
CN102630477A (zh) 沿海滩涂海蓬子高产种植与培肥地力的方法
Busari et al. Influence of mulch and poultry manure application on soil temperature, evapotranspira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dry season cultivated okra
CN114731892A (zh) 一种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方法
CN105103848A (zh) 一种节水控盐的玉米高产种植方法
CN103787794B (zh) 一种水稻育秧盖籽土及其制作方法
Wei et al. Effects of potassium humate on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growth and yield and soil salinity under film-mulched drip irrigation with brackish water in Northwest China.
Yin et al.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nutrients, and crop yield with two-year tillage rotations under a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double cropping system
CN107118058A (zh) 一种保水供肥改酸型多功能红壤调理剂及其应用
CN107188713A (zh) 一种沙基水稻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3716A (zh) 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新增耕地玉米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
CN107455038A (zh) 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新增耕地饲料油菜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
CN107567745A (zh) 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新增耕地马铃薯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