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7106A - 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站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站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7106A
CN107567106A CN201610519003.5A CN201610519003A CN107567106A CN 107567106 A CN107567106 A CN 107567106A CN 201610519003 A CN201610519003 A CN 201610519003A CN 107567106 A CN107567106 A CN 107567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eading
main channel
channel bandwidth
fre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90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志强
邢卫民
吕开颖
孙波
李楠
杨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5190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710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2771 priority patent/WO20180009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7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710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站点,包括:发送站点在发送的无线帧中指示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的传输形式;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按照发送站点的指示或者与发送站点之间的约定,确定传输形式;通过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减少了网络碰撞,提高了网络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站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无线局域网中的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站点。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局域网络(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的爆发性应用,WLAN网络的部署不断密集化,网络负载也在不断加重;且随着网络的增多,网络覆盖重叠的情况也更加严重,WLAN网络的效率会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单纯提高速率并不能解决该问题。因此,IEEE标准组织成立了相关的任务小组致力于解决WLAN网络效率问题,其中,网络密集部署情况下的干扰避免和效率提升的技术成为讨论的热点。
802.11中,一个接入点(AP,Access Point)以及与AP相关联的多个站点(STA,Station)组成了一个基本服务集(BSS,Basic Service Set)。多个BSS工作在相同频段,覆盖部分重叠(OBSS,Overlapping BSS),如图1所示。
在802.11中,无线帧传输的带宽是信道化的。比如,在802.11n/ac是以20MHz为基本单位进行信道化的,站点可以在20MHz的整数倍上进行传输。在802.11ah中,是以1Mhz和2MHz为基本单位进行信道化的,这里把这种基本带宽成为基本信道带宽。基本服务集的所有站点操作的公共信道称为主信道(主20MHz),以160Mhz为例,信道化如2所示。
目前802.11支持物理载波检测和虚拟载波检测两种信道空闲判定方法,当虚拟载波检测和物理载波检测都判定信道空闲,关联站点才能够进行竞争发送。物理载波检测是指空闲信道估计(CCA,Clear Channel Assessment)信道检测技术,关联站点通过对媒介上的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判定信道是忙碌还是空闲。物理载波检测都是以基本信道带宽进行检测的。虚拟载波检测是指除了通信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关联站点,当收到接收地址不是自己的无线帧时,根据帧中的连续时间(Duration)域设置本地网络分配矢量(NAV,NetworkAllocation Vector)的值,当NAV不为零时,认为信道繁忙,不进行竞争发送。物理层帧头的捕获、NAV设置、beacon帧的接收等都和主信道相关。物理载波检测和虚拟载波检测这里统称为载波检测。
在下一代WLAN密集网络场景下,正在讨论的技术中包括支持新标准的站点在发送的新格式无线帧的物理层帧头中加入BSS网络标识(BSS Color)、站点标识(STA ID)、上下行指示(UL/DL flag)、及空间复用参数、预约传输时长等控制信息,这样检测到该无线帧的站点就可以提前根据这些控制信息判断后续的无线帧负载或该传输的基本情况,从而决定下一步的操作,这种新格式的无线帧统称为高效(HE,High Efficiency)无线帧。
此外,在下一代WLAN密集网络场景下,还定义了多用户并行传输技术,包括多用户多入多出(MU-MIMO,Multi-User MIMO)技术、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等。MU-MIMO利用空间复用技术提高了时间和频率的利用率。OFDMA技术的引入使得多个站点在整个带宽上频分复用,能更有效地利用站点间频率选择的结果提高频谱利用率。上行多用户(UL MU)传输需要AP进行触发,例如可以发送单独的触发帧来触发实现,或者采用在无线帧中携带触发信息域的方式触发实现。AP发送触发帧(Trigger Frame),触发多个用户同时进行传输,AP在触发帧中会调度用户发送的资源单位(RU,Resource Unit),只要AP成功的收到其中任何一个用户的响应,就认为这个帧交换成功,AP可以进行后续帧发送。AP在触发帧还会指示站点是否需要进行CS检测,如果需要进行CS检测,那么站点的NAV不为0或者分配的RU对应的20MHz的物理载波检测结果为忙,站点都不能进行发送。但是,如果分配到主信道的用户的CS检测结果是站点不能发送,那么这个时候主信道就是没有信号,在OBSS的场景下,其他BSS的没有收到trigger的站点就可以竞争信道进行发送,对AP的下一次在主信道的传输造成干扰,如图2所示。AP1和STA1,STA2和STA3组成一个BSS,AP2和STA4组成一个BSS,两个BSS工作在相同的频段,主信道是对齐的。两个BSS内可能还有其他站点,这里不再列举。AP1竞争到信道发送触发帧,调度STA1、STA2和STA3发送。其中,STA1和STA2对应的RU在主信道,STA3对应的RU在辅信道。由于STA4和AP2无法收到AP1发送的触发帧,并且和STA1和STA2是隐藏终端,STA4在和AP2很长一段时间在主信道无法收到信号,那么站点就会触发竞争,干扰AP1后续调度传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站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站点在发送的无线帧中指示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的传输形式;其中,所述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调度的资源是基于触发帧的上行随机接入资源或基于触发帧的确定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是指:在不满足下面至少一个条件时,在调度的资源上不能传输:
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
发送功率满足发送站点的要求;
在随机接入退避为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站点在所述无线帧中通过1比特或者多比特指示所述传输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站点在所述无线帧中通过1比特指示所述传输形式,包括:
当所述1比特为第一值时,通过所述1比特指示不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
当所述1比特为第二值时,通过所述1比特指示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其中,所述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的传输方式为以下之一: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站点在所述无线帧中通过多比特指示所述传输形式,包括:
通过所述多比特中各个比特位的各种排列组合,来指示所述传输形式中的各个传输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包含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所占用的带宽为以下之一:主20MHz,主40MHz,主80MHz,160MHz。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导为多用户同时在同一频带发送的相同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传统长训练域、传统信令域、重复的传统信令域、高效信令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导以基本信道带宽为单位重复进行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站点发送的无线帧携带所述第一前导需要填写的信息。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按照发送站点的指示或者与发送站点之间的约定,确定传输形式;其中,所述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是指:在不满足下面至少一个条件时,在调度的资源上不能传输:
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
发送功率满足发送站点的要求;
在随机接入退避为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包含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所占用的带宽为以下之一:主20MHz,主40MHz,主80MHz,160MHz。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传统长训练域、传统信令域、重复的传统信令域、高效信令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站点按照与发送站点之间的约定,确定传输形式,包括:
接收站点根据预定的传输策略,确定传输形式;其中,所述预定传输策略中的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调度的资源是基于触发帧的上行随机接入资源或基于触发帧的确定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触发帧的确定资源是:指示分配给特定站点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传输形式为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之前,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主信道上进行载波检测;
当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时,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主信道上传输第一前导;
当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时,所述接收站点不能在所述主信道上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包括:
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之前,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进行载波检测;
当所有基本信道带宽的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时,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传输第一前导;
当部分基本信道带宽的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时,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不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传输形式为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或者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站点在介质访问控制MAC实体向物理PHY实体传递的参数中指示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中,每一个基本信道带宽使用一比特来表示对应的基本信道带宽是否允许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传输形式为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或者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接收站点在介质访问控制MAC实体向物理PHY实体传递的参数中指示第一前导所占用的带宽大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PHY实体根据所述MAC实体的指示产生第一前导,并且将所述第一前导在所述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中指示为允许传输的基本信道带宽上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站点和所述发送站点在关联时,协商当所述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的传输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包括:
指示单元,用于在发送的无线帧中指示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的传输形式;其中,所述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是指:在不满足下面至少一个条件时,在调度的资源上不能传输:
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
发送功率满足发送站点的要求;
在随机接入退避为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站点在所述无线帧中通过1比特或者多比特指示所述传输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1比特为第一值时,通过所述1比特指示不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
当所述1比特为第二值时,通过所述1比特指示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其中,所述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的传输方式为以下之一: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多比特中各个比特位的各种排列组合,来指示所述传输形式中的各个传输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传统长训练域、传统信令域、重复的传统信令域、高效信令域。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包括:
传输形式确定单元,用于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按照发送站点的指示或者与发送站点之间的约定,确定传输形式;其中,所述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是指:在不满足下面至少一个条件时,在调度的资源上不能传输:
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
发送功率满足发送站点的要求;
在随机接入退避为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传统长训练域、传统信令域、重复的传统信令域、高效信令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形式为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之前,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主信道上进行载波检测;
当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时,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主信道上传输第一前导;
当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时,所述接收站点不能在所述主信道上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之前,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进行载波检测;
当所有基本信道带宽的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时,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传输第一前导;当部分基本信道带宽的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时,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不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传输形式为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或者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示单元,用于在MAC实体向PHY实体传递的参数中指示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中,每一个基本信道带宽使用一比特来表示对应的基本信道带宽是否允许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PHY实体根据所述MAC实体的指示产生第一前导,并且将所述第一前导在所述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中指示为允许传输的基本信道带宽上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站点,包括上述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发送站点在发送的无线帧中指示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的传输形式;其中,所述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通过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既不会干扰本BSS的接收,又可以设置OBSS的NAV,保护本BSS的下一帧传输,减少网络碰撞,提高网络性能。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OBSS的示意图;
图2为160MHz的信道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密集场景下碰撞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80MHz下的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STA1和STA2在调度的主信道可以传输,STA3在调度的辅信道不能进行传输,STA3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前导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STA1和STA2在调度的主信道不能进行传输,STA3在调度的辅信道不能传输,STA3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80MHz情况下,在调度的RU上不能传输时,只在主信道传输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80MHz情况下,在调度的RU上不能传输时,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80MHz情况下,在调度的RU上不能传输时,在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80MHz情况下,在调度的RU上不能传输时,在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发送站点在发送的无线帧中指示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的传输形式。
其中,所述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上述方案中,所述传输形式还包括不允许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调度的资源是基于触发帧的上行随机接入资源或基于触发帧的确定资源。
上述方案中,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是指: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是指:在不满足下面至少一个条件时,在调度的资源上不能传输:
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
发送功率满足发送站点的要求;
在随机接入退避为零。
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站点在所述无线帧中通过1比特或者多比特指示所述传输形式。
其中,所述发送站点在所述无线帧中通过1比特指示所述传输形式,包括:
当所述1比特为第一值时,通过所述1比特指示不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
当所述1比特为第二值时,通过所述1比特指示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其中,所述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的传输方式为以下之一: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所述发送站点在所述无线帧中通过多比特指示所述传输形式,包括:
通过所述多比特中各个比特位的各种排列组合,来指示所述传输形式中的各个传输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包含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所占用的带宽为以下之一:主20MHz,主40MHz,主80MHz,160MHz。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导为多用户同时在同一频带发送的相同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传统长训练域、传统信令域、重复的传统信令域、高效信令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导以基本信道带宽为单位重复进行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站点发送的无线帧携带所述第一前导需要填写的信息。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按照发送站点的指示或者与发送站点之间的约定,确定传输形式。
其中,所述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上述方案中,所述传输形式还包括不允许传输第一前导。
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是指:在不满足下面至少一个条件时,在调度的资源上不能传输:
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
发送功率满足发送站点的要求;
在随机接入退避为零。
上述方案中,所述包含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所占用的带宽为以下之一:主20MHz,主40MHz,主80MHz,160MHz。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传统长训练域、传统信令域、重复的传统信令域、高效信令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站点按照与发送站点之间的约定,确定传输形式,包括:
接收站点根据预定的传输策略,确定传输形式;其中,所述预定传输策略中的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不允许传输第一前导、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调度的资源是基于触发帧的上行随机接入资源或基于触发帧的确定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触发帧的确定资源是:指示分配给特定站点的资源。
当所述传输形式为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之前,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主信道上进行载波检测;
当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时,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主信道上传输第一前导;
当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时,所述接收站点不能在所述主信道上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包括:
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之前,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进行载波检测;
当所有基本信道带宽的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时,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传输第一前导;
当部分基本信道带宽的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时,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不传输第一前导。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传输形式为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或者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站点在介质访问控制MAC实体向物理PHY实体传递的参数中指示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中,每一个基本信道带宽使用一比特来表示对应的基本信道带宽是否允许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传输形式为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或者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接收站点在介质访问控制MAC实体向物理PHY实体传递的参数中指示第一前导所占用的带宽大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PHY实体根据所述MAC实体的指示产生第一前导,并且将所述第一前导在所述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中指示为允许传输的基本信道带宽上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站点和所述发送站点在关联时,协商是否支持当所述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的传输方式。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指示单元71,用于在发送的无线帧中指示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的传输形式;其中,所述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上述方案中,所述传输形式还包括不允许传输第一前导。
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是指:在不满足下面至少一个条件时,在调度的资源上不能传输:
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
发送功率满足发送站点的要求;
在随机接入退避为零。
所述发送站点在所述无线帧中通过1比特或者多比特指示所述传输形式。
当所述1比特为第一值时,通过所述1比特指示不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
当所述1比特为第二值时,通过所述1比特指示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其中,所述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的传输方式为以下之一: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通过所述多比特中各个比特位的各种排列组合,来指示所述传输形式中的各个传输形式。
所述第一前导为多用户同时在同一频带发送的相同前导。
所述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传统长训练域、传统信令域、重复的传统信令域、高效信令域。
所述第一前导以基本信道带宽为单位重复进行发送。
在发送的所述无线帧携带所述第一前导需要填写的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7所示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7所示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传输形式确定单元81,用于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按照发送站点的指示或者与发送站点之间的约定,确定传输形式;其中,所述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上述方案中,所述传输形式还包括不允许传输第一前导。
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是指:在不满足下面至少一个条件时,在调度的资源上不能传输:
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
发送功率满足发送站点的要求;
在随机接入退避为零。
所述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传统长训练域、传统信令域、重复的传统信令域、高效信令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传输形式为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82,用于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之前,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主信道上进行载波检测;
当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时,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主信道上传输第一前导;
当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时,所述接收站点不能在所述主信道上传输第一前导。
所述第一前导携带的信令通过发送站点发送的无线帧指示。
所述调度的资源是基于触发帧的上行随机接入资源或基于触发帧的确定资源。
所述基于触发帧的确定资源是:指示分配给特定站点的资源。
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82,用于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之前,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进行载波检测;
当所有基本信道带宽的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时,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传输第一前导;当部分基本信道带宽的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时,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不传输第一前导。
当所述传输形式为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或者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示单元83,用于在MAC实体向PHY实体传递的参数中指示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
所述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中,每一个基本信道带宽使用一比特来表示对应的基本信道带宽是否允许传输。
所述PHY实体根据所述MAC实体的指示产生第一前导,并且将所述第一前导在所述基本道带带宽状态列表中指示为允许传输的基本信道带宽上传输。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8所示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8所示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站点,所述站点包括图7所示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或者图8所示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应用场景一
AP1和STA1,STA2和STA3组成一个BSS,AP2和STA4组成一个BSS,两个BSS工作在相同的频段,工作带宽为40MHz,主信道(主20MHz)是对齐的,如图3所示。两个BSS内可能还有其他站点,这里不再列举。AP1竞争到信道发送触发帧,调度STA1、STA2和STA3发送。其中,STA1和STA2对应的RU在主信道,STA3对应的RU在辅信道(辅20MHz)。
AP在发送的触发帧中使用1比特指示站点是否允许在分配的RU不能进行传输时,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该1比特命名为PREAMBLE_ALLOWED。AP发送触发帧并且将PREAMBLE_ALLOWED置为1,表示允许在站点在分配的RU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可以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STA3在触发帧和上行响应帧之间的帧间间隔(SIFS)进行物理载波检测和虚拟载波检测,其中物理载波检测是进行的能量检测,能量检测判断信道忙闲的门限可以是系统预设值,可以是和AP协商的值,也可以是AP广播的值。
STA3在AP分配给自己的RU上,进行载波检测,如果载波检测结果忙,那么STA3就不能在AP分配给自己的RU上进行传输,这个时候STA3通过AP的信令指示知道AP允许自己在分配的资源不能传输时,可以在主信道进行传输。STA3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其中第一前导和STA1和STA2在主信道上传输的第一前导完全一样,而且占用的带宽一致,发送时刻相同。具体到11ax中,其中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L-STF),传统长训练域(L-LTF),传统信令域(L-SIG),重复的传统信令域(Repeat-L-SIG),高效信令域(HE-SIG),如图10所示。第一前导是在主信道整个带宽进行发送的。
还可能STA3在AP分配给自己的RU上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但是STA3能够发送的功率不满足AP的要求,不能进行发送。STA3通过AP的信令指示知道AP允许自己在分配的资源不能传输时,可以在主信道进行传输。
STA3在发送第一前导前还可以查看主信道的载波检测结果,如果主信道的物理载波检测和虚拟载波检测结果为信道空闲,则STA3在主信道发送第一前导。否则,STA3在主信道不发送第一前导。
STA1和STA2在主信道发送之前,也需要进行载波检测。如果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那么STA1和STA2在主信道发送第一前导,然后,STA1和STA2在所对应的RU上发送第二前导和数据部分。其中,第二前导和数据部分对应的资源为AP分配给该用户的资源。在11ax中,其中第二前导包括高效短训练域(HE-STF)和高效长序列域(HE-LTF),如图9所示。
STA1和STA2在主信道发送之前,也需要进行载波检测。如果载波检测的结果为忙,那么STA1和STA2在主信道不进行发送,如图11所示。
AP和STA1、STA2、STA3在关联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能力协商,STA1、STA2、STA3通知AP是否支持在AP调度的RU上不满足预设条件,即不能发送时的传输形式。AP在发送的触发帧中指示站点是否可以在调度的资源上不能进行传输时,主信道进行发送第一前导。
STA4在主信道收到STA3发送的第一前导,并且接收正确,可以提前终止接收,根据第一前导中携带信道预约信息更新NAV。如果不终止接收,继续接收后续部分,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数据部分,会产生一个接收错误的结束原语,并且根据第一前导中信道的信道预约信息更新NAV。这样就将STA3周围的信道保护了起来,等下次AP1给STA3调度RU就会避免来自STA4的干扰。
应用场景二
AP1和STA1,STA2和STA3组成一个BSS,AP2和STA4组成一个BSS,如图2所示。两个BSS工作在相同的频段,工作带宽为80MHz,主信道是对齐的,主信道为信道编号最小的基本信道单位。两个BSS内可能还有其他站点,这里不再列举。AP1竞争到信道发送触发帧,调度STA1,STA2和STA3发送。其中,STA1对应的RU在主信道,STA2对应的RU在辅信道上,STA3对应的RU在辅40MHz其中一个20MHz信道上,如图3所示。
AP在发送的触发帧中通过1比特指示出可以传输方式的一种,表示的含义为:1比特的一个状态(比如这个比特置为1),则表示允许使用下面传输方式之一传输第一前导: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1比特的另一个状态(比如这个比特置为0),表示不允许传输第一前导。
指示的为允许在分配的RU上判断不能进行传输时,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STA2在触发帧和上行响应帧之间的帧间间隔(SIFS)进行物理载波检测和虚拟载波检测,其中物理载波检测是进行的能量检测,能量检测判断信道忙闲的门限可以是系统预设值,可以是和AP协商的值,也可以是AP广播的值。
STA2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时,则STA2在分配的RU传输数据。
STA2载波检测的结果是信道为忙,STA2在AP分配给自己的RU上不能进行传输,如果STA2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但是发送功率不满足AP的要求,STA2在AP分配给自己的RU上也不能进行传输。这个时候STA2通过AP的信令指示知道AP允许自己在AP分配给自己的RU不能传输时,可以在主信道进行传输。STA2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其中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传统长训练域,传统信令域,重复的传统信令域,高效信令域,如图10所示。第一前导是在主信道整个带宽进行发送的。STA2在发送第一前导前还可以查看主信道的载波检测结果,如果主信道的物理载波检测和虚拟载波检测结果为信道空闲,则STA2在主信道发送第一前导。否则,STA2在主信道不发送任何信号。
STA3载波检测的结果是信道为忙或者发送功率不满足AP的要求。STA3在AP分配给自己的的RU上不能进行传输,这个时候STA3可以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其中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传统长训练域,传统信令域,重复的传统信令域,高效信令域,如图10所示。第一前导是在主信道整个带宽进行发送的。
STA3在发送第一前导前查看主信道的载波检测结果,如果主信道的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则STA3在主信道发送第一前导。否则,STA3在主信道不发送任何信号。
STA1在主信道发送之前,也需要进行载波检测。如果载波检测的结果为忙,那么STA1在主信道不进行发送。STA1如果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则STA1和在主信道发送第一前导,然后,STA1在所对应的RU上发送第二前导和数据部分。其中,第二前导和数据部分对应的资源为AP分配给该用户的资源。在11ax中,第二前导包括高效短训练域(HE-STF)和高效长序列域(HE-LTF)。
图12是指示的为允许在分配的RU上判断不能进行传输时,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的情况下,STA1判断可以在分配的RU(主信道)进行传输,STA2和STA3判断在分配的RU不能传输,但是STA3判断可以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的一个示意图。
AP在发送的触发帧中指示站点允许在分配的RU不能进行传输时,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STA2在分配的RU上进行载波检测,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或者发送功率不满足AP要求,STA2在AP分配给自己的RU上不能进行传输。STA2通过触发帧的指示知道可以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STA2的MAC实体向PHY实体传递的原语中,需指示可以传输的基本信道带宽的列表,每一比特表示对应基本信道带宽是否可以传输第一前导。比如STA2在主信道的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在AP分给STA2的RU对应的辅信道为忙,在辅40MHz的检测结果为第一个基本信道单位为空闲,第二个信道单位为忙,则STA2的MAC实体向PHY实体传递的原语中,指示的基本信道带宽列表为1010(置1表示允许传输,置0表示不允许传输),其中“1010”中,从左到右,对应低信道编号基本信道带宽到高信道编号基本信道带宽,最左边的1表示信道编号最小基本信道带宽,最右边的0表示最高基本信道带宽。STA2的PHY实体在主信道和辅40MHz的低信道编号20MHz传输第一前导。
STA3在分配的RU上进行载波检测,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或者发送功率不满足AP要求,STA3在AP分配给自己的的RU上不能进行传输。STA3通过触发帧的指示知道可以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STA3的MAC实体向PHY实体传递的原语中,需指示可以传输的基本信道带宽的列表或者称为比图。比如STA3在主信道的载波检测结果为忙,在辅信道载波检测结果为闲,在辅40MHz的检测结果为第一个基本信道单位为忙,第二个信道单位为忙,则STA3的MAC实体向PHY实体传递的原语中,指示的基本信道带宽比特图为0100。STA3只在辅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STA1在AP分配给自己的RU上判断如果可以传输,则STA1在AP分配的资源对应的基本信道带宽上传输第一前导,在AP分配的资源上传输第二前导和数据部分。STA1判断不能进行传输后,可以判断其他所有基本信道带宽的状态。STA1的MAC实体向PHY实体传递的原语中,需指示可以传输的基本信道带宽的列表,每一比特表示对应基本信道带宽是否可以传输第一前导。比如STA1在主信道的载波检测结果为忙,辅信道载波检测结果为忙,在辅40MHz的检测结果为第一个基本信道单位为空闲,第二个信道单位为忙,则STA2的MAC实体向PHY实体传递的原语中,指示的基本信道带宽列表为0010。STA1只在辅40MHz的第一个基本信道单位(低信道编号)传输第一前导。
图13为指示站点允许在分配的RU不能进行传输时,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的情况下,STA1判断可以在分配的RU(主信道)进行传输,STA2和STA3判断在分配的RU不能传输,但是STA2判断主信道和辅40MHz的第一个20MHz(低信道编号)可以传输第一前导,STA3判断在主信道可以传输第一前导的示意图。
AP在发送的触发帧中指示站点是否允许在分配的RU不能进行传输时,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但是必须是在主信道为空闲的前提下。
STA2在分配的RU上进行载波检测,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或者传输功率不能满足AP的要求,STA2在AP分配给自己的的RU上不能进行传输。STA2通过触发帧的指示知道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但是必须是在主信道为空闲的前提下。
STA2的MAC实体向PHY实体传递的原语中,需指示可以传输的基本信道带宽的列表或者成为比特图。比如STA2在主信道的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在AP分给STA2的RU对应的辅信道为忙,在辅40MHz的检测结果为第一个基本信道单位为空闲,第二个信道单位为忙,则STA2的MAC实体向PHY实体传递的原语中,指示的基本信道带宽比特图为1010。STA2的PHY实体在主信道和辅40MHz的低信道编号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AP分配的RU对应的基本信道单位为忙的前提下,如果STA2在主信道的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时,则STA2在所有信道上都不能传输第一前导。
STA1在主信道发送之前,也需要进行载波检测。如果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那么STA1在主信道发送第一前导,然后,在所对应的RU上发送第二前导和数据部分。其中第二前导包括高效短训练域(HE-STF)和高效长序列域(HE-LTF)。
STA1在主信道发送之前,也需要进行载波检测。如果载波检测的结果为忙,那么STA1在主信道不进行发送,这个时候STA1也不能在其他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80MHz情况下,在调度的RU上不能传输时,在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的示意图。在图14中,STA3可能判断在某个基本信道带宽可以传输第一前导,比如在辅信道,但是由于主信道判断不能传输第一前导,因此STA3在所有基本信道带宽都不能传输第一前导。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80MHz情况下,在调度的RU上不能传输时,在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的示意图。在图15中,STA2判断可以传输的第一前导的基本信道带宽为主信道和辅40MHz,但是由于所传输的信道必须是和主信道(主20MHz)连续的20MHz,40MHz,80MHz或160MHz中的一种,因此,STA2只能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STA3判断在调度的RU上不能传输,但是,STA3判断主20MHz、辅20MHz和在辅40MHz的高信道编号基本信道带宽可以传输第一前导,但是由于必须是和主信道(主20MHz)连续的20MHz,40MHz,80MHz或160MHz中的一种,因此,STA3只能在主20MHz和辅20MHz传输第一前导。
AP和STA1、STA2、STA3在关联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能力协商,STA1、STA2、STA3通知AP是否支持在分配的RU不能发送时,在主信道发送第一前导,或者通知AP是否支持在分配的RU不能发送时,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或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或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或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此外,本发明专利列举了使用1比特表示的三种情况,但是,其他使用1比特指示在AP分配的RU无法传输时,也应该属于本专利范围。
应用场景三
AP1和STA1,STA2和STA3组成一个BSS,AP2和STA4组成一个BSS,两个BSS工作在相同的频段,工作带宽为40MHz,主信道是对齐的,如图3所示。两个BSS内可能还有其他站点,这里不再列举。AP1发送触发帧,调度随机接入资源,其中,辅信道分为4个随机接入RU。AP在发送的触发帧中指示站点进行物理载波检测和虚拟载波检测(以下统称为载波检测)。
AP1进一步可以在触发帧中指示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不能进行传输时站点的传输方式,传输方式可以是以下形式之一: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指示的方式可以是1比特指示也可以是多比特指示。1比特指示出上述可以传输方式的一种,表示的含义为:1比特的一个状态(比如这个比特置为1),则表示允许使用上述传输方式之一传输第一前导,1比特的另一个状态(比如这个比特置为0),表示不允许传输第一前导。多比特指示时,使用各个比特的每种组合状态指示一种传输方式。
STA1和STA2,STA3选择基于触发帧的随机接入。STA1、ST2、STA3分别随机一个数,进行基于触发帧的随机接入过程的退避过程。
STA1根据随机接入RU的数目,其随机的数可以减到0。STA1进行载波检测,检测结果为允许发送。STA1在随机选择的RU中进行发送。
STA2根据随机接入RU的数目,其随机的数未减到0,STA1根据AP指示允许的传输方式,判断在其他基本信道带宽的传输方式:
如果指示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时,STA2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STA2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时,进行载波检测,如果主信道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则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如果主信道载波检测结果为忙,则不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时,STA2对所有基本信道带宽进行载波检测,在所有判断为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时,STA2对所有基本信道带宽进行载波检测,在主信道为空闲的前提下,在所有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如果主信道不是空闲,则所有基本信道带宽上不能传输第一前导。
STA3根据随机接入RU的数目,其随机的数减到0,但是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或者传输功率不满足AP要求,则STA3不能在随机接入RU上进行传输。STA3可以据AP指示允许的传输方式,判断在其他基本信道带宽的传输方式。
应用场景四
AP1和STA1,STA2和STA3组成一个BSS,AP2和STA4组成一个BSS,如图2所示。两个BSS工作在相同的频段,工作带宽为80MHz,主信道是对齐的,主信道为信道编号最小的基本信道单位。两个BSS内可能还有其他站点,这里不再列举。AP1竞争到信道发送触发帧,调度STA1,STA2和STA3发送。其中,STA1对应的RU在主信道,STA2对应的RU在辅信道上,STA3对应的RU在辅40MHz其中一个20MHz信道上,如图3所示。
AP在发送的触发帧中通过几比特指示站点在分配的RU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的传输形式。这里使用3比特指示传输方式,如表1所示。
这里使用3比特列举了五种情况,也可以使用其他比特数目,列举不同可能,或者列举不同的情形,这里就不再列举。
在指示传输方式为000,001,010,011四种情况,和之前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类似,这里就不再列举。
在指示的传输方式为100时,
STA2在对应的RU判断不能传输,判断的条件满足下面的条件之一:载波检测的结果为忙;发送功率不满足发送站点的要求;在随机接入退避不为零。对主信道进行载波检测,如果主信道为空闲,辅40MHz对应的两个20MHz的载波检测为空闲。但是,由于指示的传输方式必须包含主信道,而且必须是和主信道连续的。因此,STA2无法在辅40MHz上传输第一前导,STA2只能在主信道上传输第一前导。
应用场景五
AP1和STA1,STA2和STA3组成一个BSS,AP2和STA4组成一个BSS,如图2所示。两个BSS工作在相同的频段,工作带宽为80MHz,主信道是对齐的,主信道为信道编号最小的基本信道单位。两个BSS内可能还有其他站点,这里不再列举。AP1竞争到信道发送触发帧,调度STA1,STA2和STA3发送。其中,STA1对应的RU在主信道,STA2对应的RU在辅信道上,STA3对应的RU在辅40MHz其中一个20MHz信道上,如图3所示。
AP也可以不在触发帧指示在调度的RU(调度的RU包括随机接入资源或者明确指定给某个用户的资源)不能传输时的传输方式,由收发双方进行约定。
如果约定的传输方式为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那么STA2在分配的RU上判断不能进行传输时,可以在主信道进行传输第一前导,STA2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时,进行载波检测,如果主信道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则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如果主信道载波检测结果为忙,则不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STA1和STA3与STA2操作类似,这里就不在累述。
STA1,STA2和STA3的操作也可以是表1中列举的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只是传输形式需要收发双方规定好的。这个时候不需要AP在触发帧进行指示。
STA1,STA2和STA3判断调度的RU不能传输时,在其他基本信道带宽上按照收发双方约定的形式进行传输。
应用场景六
AP1和STA1,STA2和STA3组成一个BSS,AP2和STA4组成一个BSS,两个BSS工作在相同的频段,工作带宽为40MHz,主信道是对齐的,如图3所示。两个BSS内可能还有其他站点,这里不再列举。AP1发送触发帧,调度随机接入资源,其中,辅信道分为4个随机接入RU。AP在发送的触发帧中指示站点进行物理载波检测和虚拟载波检测(以下统称为载波检测)。
AP也可以不在触发帧指示在调度的RU(调度的RU包括随机接入资源或者明确指定给某个用户的资源)不能传输时的传输方式,由收发双方进行约定。
如果约定的传输方式为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那么STA2在随机接入资源上判断不能进行传输时,可以在主信道进行传输第一前导。判断的条件至少需满足以下之一:载波检测的结果为忙;发送功率不满足发送站点的要求;在随机接入中退避不为零。
STA2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时,进行载波检测,如果主信道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则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如果主信道载波检测结果为忙,则不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STA1和STA3与STA2操作类似,这里就不在累述。
STA1,STA2和STA3的操作也可以是表1中列举的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只是传输形式需要收发双方规定好的。这个时候不需要AP在触发帧进行指示。
STA1,STA2和STA3在随机接入资源上判断不能进行传输时,在其他基本信道带宽上按照收发双方约定的形式进行传输。
以下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方案中相关术语的解释说明:
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释义
LTF Long Training field 长训练域
STF Short Training field 短训练域
SIG SIGNAL field 信令域
HE High efficiency 高效
SIG-A SIGNAL A field 信令域
表2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0)

1.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站点在发送的无线帧中指示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的传输形式;其中,所述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避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的资源是基于触发帧的上行随机接入资源或基于触发帧的确定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避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是指:在不满足下面至少一个条件时,在调度的资源上不能传输:
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
发送功率满足发送站点的要求;
在随机接入退避为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站点在所述无线帧中通过1比特或者多比特指示所述传输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站点在所述无线帧中通过1比特指示所述传输形式,包括:
当所述1比特为第一值时,通过所述1比特指示不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
当所述1比特为第二值时,通过所述1比特指示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其中,所述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的传输方式为以下之一: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站点在所述无线帧中通过多比特指示所述传输形式,包括:
通过所述多比特中各个比特位的各种排列组合,来指示所述传输形式中的各个传输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所占用的带宽为以下之一:主20MHz,主40MHz,主80MHz,160MHz。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导为多用户同时在同一频带发送的相同前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传统长训练域、传统信令域、重复的传统信令域、高效信令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碰撞避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导以基本信道带宽为单位重复进行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碰撞避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站点发送的无线帧携带所述第一前导需要填写的信息。
12.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按照发送站点的指示或者与发送站点之间的约定,确定传输形式;其中,所述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碰撞避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是指:在不满足下面至少一个条件时,在调度的资源上不能传输:
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
发送功率满足发送站点的要求;
在随机接入退避为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所占用的带宽为以下之一:主20MHz,主40MHz,主80MHz,160MHz。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传统长训练域、传统信令域、重复的传统信令域、高效信令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站点按照与发送站点之间的约定,确定传输形式,包括:
接收站点根据预定的传输策略,确定传输形式;其中,所述预定传输策略中的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的资源是基于触发帧的上行随机接入资源或基于触发帧的确定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触发帧的确定资源是:指示分配给特定站点的资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输形式为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之前,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主信道上进行载波检测;
当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时,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主信道上传输第一前导;
当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时,所述接收站点不能在所述主信道上传输第一前导。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包括:
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之前,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进行载波检测;
当所有基本信道带宽的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时,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传输第一前导;
当部分基本信道带宽的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时,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不传输第一前导。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输形式为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或者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站点在介质访问控制MAC实体向物理PHY实体传递的参数中指示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中,每一个基本信道带宽使用一比特来表示对应的基本信道带宽是否允许传输。
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输形式为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或者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接收站点在介质访问控制MAC实体向物理PHY实体传递的参数中指示第一前导所占用的带宽大小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Y实体根据所述MAC实体的指示产生第一前导,并且将所述第一前导在所述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中指示为允许传输的基本信道带宽上传输。
25.根据权利要求12至24任一项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站点和所述发送站点在关联时,协商当所述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的传输方式。
26.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指示单元,用于在发送的无线帧中指示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的传输形式;其中,所述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是指:在不满足下面至少一个条件时,在调度的资源上不能传输:
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
发送功率满足发送站点的要求;
在随机接入退避为零。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站点在所述无线帧中通过1比特或者多比特指示所述传输形式。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1比特为第一值时,通过所述1比特指示不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
当所述1比特为第二值时,通过所述1比特指示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其中,所述允许传输所述第一前导的传输方式为以下之一: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多比特中各个比特位的各种排列组合,来指示所述传输形式中的各个传输形式。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传统长训练域、传统信令域、重复的传统信令域、高效信令域。
32.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传输形式确定单元,用于接收站点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按照发送站点的指示或者与发送站点之间的约定,确定传输形式;其中,所述传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
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
在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调度的资源上不满足预设条件是指:在不满足下面至少一个条件时,在调度的资源上不能传输:
载波检测的结果为空闲;
发送功率满足发送站点的要求;
在随机接入退避为零。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导包括:传统短训练域、传统长训练域、传统信令域、重复的传统信令域、高效信令域。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输形式为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主信道传输第一前导之前,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主信道上进行载波检测;
当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时,所述接收站点在所述主信道上传输第一前导;
当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时,所述接收站点不能在所述主信道上传输第一前导。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内传输第一前导之前,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进行载波检测;
当所有基本信道带宽的载波检测结果为空闲时,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传输第一前导;当部分基本信道带宽的载波检测结果为忙时,在所述包括主信道的连续预设基本信道带宽上不传输第一前导。
37.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输形式为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或者在主信道空闲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基本信道带宽传输第一前导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示单元,用于在MAC实体向PHY实体传递的参数中指示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中,每一个基本信道带宽使用一比特来表示对应的基本信道带宽是否允许传输。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Y实体根据所述MAC实体的指示产生第一前导,并且将所述第一前导在所述基本信道带宽状态列表中指示为允许传输的基本信道带宽上传输。
40.一种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包括权利要求26至38任一项所述的碰撞避免的传输装置。
CN201610519003.5A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站点 Withdrawn CN1075671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9003.5A CN107567106A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站点
PCT/CN2017/082771 WO2018000932A1 (zh) 2016-07-01 2017-05-02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及站点、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9003.5A CN107567106A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站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7106A true CN107567106A (zh) 2018-01-09

Family

ID=60785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9003.5A Withdrawn CN107567106A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站点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7106A (zh)
WO (1) WO20180009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7990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数据传输的冲突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6204A (zh) * 2006-01-05 2009-02-11 Lg电子株式会社 保持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与网络之间的通信
CN101404810A (zh) * 2007-10-02 2009-04-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分配公共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47952A (zh) * 2010-12-09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的前导初始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108365A (zh) * 2011-11-09 2013-05-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公共导频信道发送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3250459A (zh) * 2010-09-30 2013-08-14 英特尔公司 更宽带宽操作中的冲突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6204A (zh) * 2006-01-05 2009-02-11 Lg电子株式会社 保持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与网络之间的通信
CN101404810A (zh) * 2007-10-02 2009-04-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分配公共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50459A (zh) * 2010-09-30 2013-08-14 英特尔公司 更宽带宽操作中的冲突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02547952A (zh) * 2010-12-09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的前导初始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108365A (zh) * 2011-11-09 2013-05-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公共导频信道发送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7990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数据传输的冲突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1589389B2 (en) 2018-08-24 2023-0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collision detection in data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00932A1 (zh) 2018-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51384B2 (en) Channel bonding mode signaling for punctured channels
EP3286978B1 (en) Channel bonding oper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62226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user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s
US9775147B2 (en) Master station and method for high-efficiency Wi-Fi (HEW) communication using a multiple access technique
EP413181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hich use discontinuous channel
CN108419301A (zh) 用于随机接入竞争的高效wi-fi(hew)台站和接入点(ap)以及方法
US10938495B1 (e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protection
US10396952B2 (en) Wireless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multiply-user request-to-send and clear-to-send and uplink ACK protection in a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
CN106576033B (zh) 帧传输方法及帧接收方法
KR20160042784A (ko) 고효율 무선랜에서 동적 자원 할당
CN105706522A (zh) 发送数据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US1120667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US11838951B2 (en) Technique for controlling plural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s
CN106664177A (zh) 用于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56629A (zh) 一种数据传输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CN10665872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710820A (zh) 携带指示信息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67106A (zh) 一种碰撞避免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站点
KR20160028974A (ko) 무선랜에서 스테이션의 동작 방법
KR20150118029A (ko) 프레임 송신 방법 및 프레임 수신 방법
CN10753499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接入点、站点
CN105813206B (zh) 调度指示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AU201529598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user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s
US202201245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fdma ppdu in wireless lan system
KR20160055067A (ko) 프레임 전송 방법, 클리어 채널 평가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구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