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6222A - 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6222A
CN107566222A CN201710973217.4A CN201710973217A CN107566222A CN 107566222 A CN107566222 A CN 107566222A CN 201710973217 A CN201710973217 A CN 201710973217A CN 107566222 A CN107566222 A CN 107566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sub
port
packet
mrow
packet l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732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生
王光全
廖军
文湘江
刘畅
杨艳松
马季春
卢红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732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62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6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62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向网络中发送探测数据包,占用用户带宽,影响用户使用正常业务的问题。本申请的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包括:获取每个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根据所述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所述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根据所述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所述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本申请适用于传输数据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激增,用户对网络服务质量也要求的更高,例如:对于视频业务通常要求较低的丢包率,这是因为丢包会导致视频业务的花屏和卡顿,严重影响用户对视频业务的感知。可见,丢包率是体现网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丢包率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Message Protocol,ICMP)、单向主动测量协议(One-Way Active Measurement Protocol,OWAMP)、双向主动测量协议(Two-Way Active Measurement Protocol,TWAMP)。可以注意到的是,这些检测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需要主动向网络中发送探测数据包。通过计算探测数据包的丢包率来推测网络的丢包率。然而,向网络中发送探测数据包会占用用户的带宽,这将降低用户当前业务的网络质量。
因此,如何在不影响网络质量的情况下获得丢包率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向网络中发送探测数据包,占用用户带宽,影响用户使用正常业务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每个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
根据所述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所述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根据所述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所述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丢包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所述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所述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及装置,获取每个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根据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根据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需向网络中发送探测数据包来检测网络的丢包率,这样,探测数据包会占用用户的带宽,影响用户使用正常业务。而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网络设备端口处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来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和出方向的丢包率。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不需向网络中发送额外的探测数据包,不会占用用户的带宽,有利于保障用户正常业务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端口丢包率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链路丢包率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端到端丢包率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丢包率进行故障定位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丢包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丢包率进行故障定位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丢包率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1、网络设备2、网络设备3,其中,网络设备1的端口1通过链路L12与网络设备2的端口2相连,网络设备2的端口3通过链路L34与网络设备3的端口4相连。网络设备可以是交换机、路由器、终端设备等。需要说明都是,图1仅示出了三个网络设备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对网络设备的具体数量,以及各个网络设备包含的端口的数量均不做限定。
数据包在通信网络在中传输时,一方面,由于网络设备的端口要对传输的数据包进行检查,例如:对数据包的CRC字段进行校验,如果校验出错,该数据包将被丢弃。另外,端口也要检查数据包的大小,若数据包不满足网络设备对最大数据包和最小数据包的规定,也会被丢弃。另一方面,数据包在链路上传输时,由于用于传输数据包的信号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而衰减,可能会导致接收端口无法识别出该信号携带的数据包,从而丢弃该数据包。可见,中间网络设备端口处的丢包率和链路上的丢包率都会影响数据包整个传输过程的端到端的丢包率。
考虑到网络设备的端口处会发生丢弃数据包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端口丢包率的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101、获取每个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
具体的,对通信网络中每个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接收和发送数据包的数量进行监控,统计数据包的总数和丢弃数据包的数量,具体包括: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可选的,可同时记录数据包丢弃的原因,以便于后续的故障定位时使用。
示例性的,可以在网络设备的端口处设置计数器,通过计数器对端口处的数据包数量进行计数。于是,可通过采集计数器的数值来获得各个端口接收和发送数据包的数量,统计出数据包的总数和丢弃数据包的数量。具体的,端口计数器的数值采集可以使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协议和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采集数值的方法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监控或统计得到的丢弃数据包的数量可以是该端口累计丢弃的数量,也可以是某个时间段内丢弃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102、根据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根据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
具体的,目前网络设备基本具有双向传输数据包的功能,所以各个端口处既有流入的数据包(即接收到的数据包),又有流出的数据包(即发送的数据包)。又由于流入和流出两个方向上的数据传输是相对独立的,故需要对两个方向上的端口的丢包率分别计算,得到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和出方向的丢包率。例如: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可以为该端口在接收数据包时,在某个时间段内丢弃的数据包数量与在该时间段内接收到的数据包总数的比值。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可以为该端口在发送数据包时,在某个时间段内丢弃的数据包数量与在该时间段内发送的数据包总数的比值。
示例性的,第一端口h的入方向的丢包率的具体计算方法是:根据步骤101的方法,获取第一端口h在第一时刻ta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累计数,记为yh(ta);以及第一端口h在第一时刻ta接收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记为ylh(ta)。在间隔预设时间段后,获取第一端口h在第二时刻tb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累计数,记为yh(tb),以及第一端口h在第二时刻tb接收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记为ylh(tb)。那么,可以采用公式(1)计算第一端口h在第一时刻ta到第二时刻tb的时间段内的入方向的丢包率RLSh,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这里的第一端口可以是端口1、端口2、端口3、端口4中的任一个端口,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示例性的,第一端口h的出方向的丢包率的具体计算方法是:根据步骤101的方法,获取第一端口h在第一时刻ta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记为xh(ta);以及第一端口h在第一时刻ta发送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记为xlh(ta)。在间隔预设时间段后,获取第一端口h在第二时刻tb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记为xh(tb);以及第一端口h在第二时刻tb发送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记为xlh(tb)。那么,可以采用公式(2)计算第一端口h在第一时刻ta到第二时刻tb的时间段内的出方向的丢包率TLSh,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这里的第一端口可以是端口1、端口2、端口3、端口4中的任意一个端口,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获取每个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根据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根据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需向网络中发送探测数据包来检测网络的丢包率,这样,探测数据包会占用用户的带宽,影响用户使用正常业务。而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网络设备端口处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来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和出方向的丢包率。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不需向网络中发送额外的探测数据包,不会占用用户的带宽,有利于保障用户正常业务的使用。
考虑到传输链路上也会发生丢弃数据包的情况,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链路丢包率的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201、根据第二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第三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确定第二端口到第三端口的链路丢包率。
其中,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位于不同的网络设备上,且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相连接。
具体的,由于传输链路也是可以双向传输数据的,因此,在计算链路的丢包率时,也应计算出两个方向的链路丢包率。由于两个方向的计算方法相同,这里仅示出一个方向的计算方法。链路的丢包率可以为该链路在某一方向上传输数据包时,在某个时间段内丢弃的数据包的数量与在该时间段内传输的数据包的总数的比值。
示例性的,第二端口j到第三端口k的链路丢包率的具体计算方法是:根据步骤101的方法,获取第二端口j在第一时刻ta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记为xj(ta);以及第三端口k在第一时刻ta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记为yk(ta)。在间隔预设时间段后,获取第二端口j在第二时刻tb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记为xj(tb);以及第三端口k在第二时刻tb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记为yk(tb)。那么,可以采用公式(3)计算第二端口j到第三端口k的链路丢包率LLSjk,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若第二端口是端口1,则第三端口可以是端口2;若第二端口是端口3、则第三端口可以是端口4,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考虑到能够计算某个业务的整体丢包率情况,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端到端丢包率的方法,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301、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
具体的,可以通过采集各个网络设备的路由表信息和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来还原网络拓扑,从而了解到各个网络设备的端口连接关系、链路的连接关系。进一步还可以根据路由表信息获取到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信息,包括该路径包含的端口、链路以及连接关系,以便于计算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端到端丢包率。
示例性的,结合图1,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1,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3,则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包括网络设备1、网络设备2、网络设备3。数据包从网络设备1传输到网络设备3时,经过的端口和链路依次为端口1、链路L12、端口2、端口3,链路L34和端口4。
302、依次将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所经过的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所经过的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以及所经过的链路的丢包率相加,得到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端到端丢包率。
具体的,根据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沿着数据包传输的方向,采用前述步骤的方法分别计算出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出方向的丢包率以及各条链路的丢包率,再将计算得到的丢包率相加,得到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端到端丢包率。
示例性的,结合图1,可采用公式(4)计算网络设备1到网络设备2的端到端丢包率ELS14,如下:
ELS14=TLS1+LLS12+RLS2+TLS3+LLS34+RLS4 公式(4)
进一步的,若网络发生故障,则可以根据各个端口的丢包率和各条链路的丢包率对网络的故障位置进行定位,有利于故障的及时排除。为此,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丢包率进行故障定位的方法,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
401、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中的各条链路的最小丢包率。
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设备的能力可能不同,连接网络设备的链路的带宽大小也可能不同。为此,需要单独确定各条链路的最小丢包率,以便于通过最小丢包率确定能否根据实际丢包率判断端到端路径中的故障位置。
其中,链路的最小丢包率为假设该链路在满负荷工作条件下丢弃1个数据包时的丢包率。最小丢包率与链路带宽成反比,与链路的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Unit,MTU)成正比,即采用公式(5)计算链路的最小丢包率λRLS,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链路和该链路连接的两个端口的最小丢包率是相同,这是由于二者的MTU和带宽是相同的。
402、确定各条链路的最小丢包率中的最大值,并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具体的,在各条链路的最小丢包率中筛选出最小丢包率的最大值,将最小丢包率的最大值与第一预设阈值比较,确定能否根据实际丢包率确定端到端路径的故障位置。示例性的,如果最小丢包率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可认为路径中的各条链路以及各个端口的实际丢包率(包括各条链路丢包率和各条链路连接的端口的丢包率)都是可以满足业务要求的,即各条链路以及各个端口的实际丢包率是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此时,如果某条链路的实际丢包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可以确定该条链路出现了故障。因此,在最小丢包率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丢包率确定端到端路径的故障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最小丢包率的最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阀值,说明端到端的路径中的各条链路的实际丢包率一定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阀值,那么,则不能根据实际丢包率确定端到端路径中的故障位置。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为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链路丢包率预设值,可以根据网络业务的性质和要求进行设置,例如:视频业务通常要求丢包率为10-5至10-6,那么,第一预设阈值可设置为10-5。网页浏览业务要求的丢包率不低于10-2,那么第一预设阈值可设置为10-2。第一预设阈值还可以根据通信网络的属性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403、若最小丢包率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比较路径中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与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比较路径中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与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比较路径中各条链路的丢包率与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
404、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影响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端到端丢包率的因素。
具体的,可以根据路径中各条链路或各个的端口的丢包率(包括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和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与第一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网络出现故障的位置。例如:若某条链路的丢包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可以确定该链路存在故障。若某个端口的丢包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可以确定该端口存在故障。若某条链路的丢包率和某个端口的丢包率都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可确定链路和端口都出现故障,也可以根据二者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幅度来确定二者出现故障的严重性。
可选的,在确定网络出现故障的位置后,也可以根据出现故障的链路或网络设备的端口进一步分析故障原因。例如:若确定网络设备某个端口出现故障,可以查看在步骤101记录的丢包原因。其中,端口的丢包原因包括:数据帧校验出错、数据帧大小不符合网络设备对最大帧和最小帧的规定、在信号转换过程中数据帧出错等。若确定某条链路出现故障,则可进一步分析造成该链路丢包的原因。其中,链路丢包的原因包括:光信号以及电信号的衰减、链路连接的发送端口的模块和接收端口的模块不匹配等。进一步的,可结合实际的丢包原因对网络故障进行排除。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网络中各条链路的最小丢包率筛选出可能出现故障的链路,再进一步根据筛选出的链路的丢包率和端口的丢包率进一步去确定出现故障的位置,解决了网络故障的定位问题,有利于对网络故障进行排除,提高用户的网络服务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丢包率的装置60,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60包括:
获取单元61,用于获取每个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
确定单元62,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61获取的所述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所述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根据所述获取单元61获取的所述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所述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丢包率的装置,获取每个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根据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根据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需向网络中发送探测数据包来检测网络的丢包率,这样,探测数据包会占用用户的带宽,影响用户正常业务的使用。而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网络设备端口处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来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和出方向的丢包率。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不需向网络中发送额外的探测数据包,不会占用用户的带宽,有利于保障用户正常业务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包括:
其中,RLSh为所述第一端口h的入方向的丢包率,yl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第一时刻ta接收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yl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第二时刻tb接收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y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一时刻ta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y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二时刻tb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
所述根据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包括:
其中,TLSh为所述第一端口h的出方向的丢包率,xl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一时刻ta发送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xl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二时刻tb发送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x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一时刻ta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x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二时刻tb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单元62还用于根据第二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第三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确定所述第二端口到所述第三端口的链路丢包率,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位于不同的网络设备上,且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第二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第三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确定所述第二端口到所述第三端口的链路丢包率包括:
其中,LLSjk为所述第二端口j到所述第三端口k的链路丢包率,xj(ta)为所述第二端口j在所述第一时刻ta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xj(tb)为所述第二端口j在所述第二时刻tb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yk(ta)为所述第三端口k在所述第一时刻ta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yk(tb)为所述第三端口k在所述第二时刻tb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单元61还用于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所述确定单元62,还用于依次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所经过的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所经过的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以及所经过的链路的丢包率相加,得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端到端丢包率。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丢包率进行故障定位的装置70,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70还包括比较单元71。
所述确定单元62,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中的各条链路的最小丢包率,所述最小丢包率为链路在满负荷工作条件下丢弃数据包的数量为1个的丢包率。
所述确定单元62,还用于确定所述各条链路的最小丢包率中的最大值。
比较单元71,用于比较所述最小丢包率的最大值与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
所述比较单元71,还用于若所述最小丢包率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比较所述路径中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比较所述路径中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比较所述路径中各条链路的丢包率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
所述确定单元62,还用于根据所述比较单元71的比较结果确定影响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端到端丢包率的因素。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丢包率的终端,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收发器803以及总线804,所述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和收发器803通过所述总线804互相通信。其中,所述存储器802用于存储多个指令以实现本申请提供的计算丢包率,所述处理器801执行所述多个指令以实现获取每个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根据所述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所述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根据所述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所述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包括:
其中,RLSh为所述第一端口h的入方向的丢包率,yl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第一时刻ta接收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yl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第二时刻tb接收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y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一时刻ta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y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二时刻tb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
所述根据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包括:
其中,TLSh为所述第一端口h的出方向的丢包率,xl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一时刻ta发送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xl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二时刻tb发送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x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一时刻ta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x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二时刻tb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801还用于根据第二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第三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确定所述第二端口到所述第三端口的链路丢包率,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位于不同的网络设备上,且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第三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确定所述第二端口到所述第三端口的链路丢包率包括:
其中,LLSjk为所述第二端口j到所述第三端口k的链路丢包率,xj(ta)为所述第二端口j在所述第一时刻ta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xj(tb)为所述第二端口j在所述第二时刻tb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yk(ta)为所述第三端口k在所述第一时刻ta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yk(tb)为所述第三端口k在所述第二时刻tb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801还用于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依次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所经过的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所经过的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以及所经过的链路的丢包率相加,得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端到端丢包率。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801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中的各条链路的最小丢包率,所述最小丢包率为链路在满负荷工作条件下丢弃数据包的数量为1个的丢包率;然后确定所述各条链路的最小丢包率中的最大值,并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最小丢包率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比较所述路径中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比较所述路径中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比较所述路径中各条链路的丢包率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最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影响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端到端丢包率的因素。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处理器801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该处理器8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简称FPGA)。
存储器802可以是一个存储装置,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且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等。且存储器802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闪存(Flash)等。
总线80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8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每个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
根据所述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所述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根据所述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所述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包括:
<mrow> <msub> <mi>RLS</mi> <mi>h</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yl</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yl</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a</mi> </msub> <mo>)</mo> </mrow> </mrow> <mrow> <msub> <mi>y</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y</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a</mi> </msub> <mo>)</mo> </mrow> </mrow> </mfrac> </mrow>
其中,RLSh为所述第一端口h的入方向的丢包率,yl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第一时刻ta接收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yl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第二时刻tb接收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y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一时刻ta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y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二时刻tb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
所述根据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包括:
<mrow> <msub> <mi>TLS</mi> <mi>h</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xl</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xl</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a</mi> </msub> <mo>)</mo> </mrow> </mrow> <mrow> <msub> <mi>x</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x</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a</mi> </msub> <mo>)</mo> </mrow> </mrow> </mfrac> </mrow>
其中,TLSh为所述第一端口h的出方向的丢包率,xl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一时刻ta发送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xl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二时刻tb发送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x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一时刻ta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x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二时刻tb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第三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确定所述第二端口到所述第三端口的链路丢包率,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位于不同的网络设备上,且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第三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确定所述第二端口到所述第三端口的链路丢包率包括:
<mrow> <msub> <mi>LLS</mi> <mrow> <mi>j</mi> <mi>k</mi> </mrow> </msub> <mo>=</mo> <mfrac> <mrow> <mo>&amp;lsqb;</mo> <msub> <mi>x</mi> <mi>j</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x</mi> <mi>j</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a</mi> </msub> <mo>)</mo> </mrow> <mo>&amp;rsqb;</mo> <mo>-</mo> <mo>&amp;lsqb;</mo> <msub> <mi>y</mi> <mi>k</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y</mi> <mi>k</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a</mi> </msub> <mo>)</mo> </mrow> <mo>&amp;rsqb;</mo> </mrow> <mrow> <msub> <mi>x</mi> <mi>j</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x</mi> <mi>j</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a</mi> </msub> <mo>)</mo> </mrow> </mrow> </mfrac> </mrow>
其中,LLSjk为所述第二端口j到所述第三端口k的链路丢包率,xj(ta)为所述第二端口j在所述第一时刻ta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xj(tb)为所述第二端口j在所述第二时刻tb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yk(ta)为所述第三端口k在所述第一时刻ta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yk(tb)为所述第三端口k在所述第二时刻tb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
依次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所经过的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所经过的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以及所经过的链路的丢包率相加,得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端到端丢包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中的各条链路的最小丢包率,所述最小丢包率为链路在满负荷工作条件下丢弃数据包的数量为1个的丢包率;
确定所述各条链路的最小丢包率中的最大值,并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最小丢包率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比较所述路径中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比较所述路径中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比较所述路径中各条链路的丢包率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影响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端到端丢包率的因素。
7.一种计算丢包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网络设备的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以及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所述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所述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和接收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包括:
<mrow> <msub> <mi>RLS</mi> <mi>h</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yl</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yl</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a</mi> </msub> <mo>)</mo> </mrow> </mrow> <mrow> <msub> <mi>y</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y</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a</mi> </msub> <mo>)</mo> </mrow> </mrow> </mfrac> </mrow>
其中,RLSh为所述第一端口h的入方向的丢包率,yl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第一时刻ta接收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yl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第二时刻tb接收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y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一时刻ta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y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二时刻tb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
所述根据各个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发送时丢弃的数据包总数确定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包括:
<mrow> <msub> <mi>TLS</mi> <mi>h</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xl</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xl</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a</mi> </msub> <mo>)</mo> </mrow> </mrow> <mrow> <msub> <mi>x</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x</mi> <mi>h</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a</mi> </msub> <mo>)</mo> </mrow> </mrow> </mfrac> </mrow>
其中,TLSh为所述第一端口h的出方向的丢包率,xl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一时刻ta发送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xl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二时刻tb发送时丢弃数据包的累计数,xh(ta)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一时刻ta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xh(tb)为所述第一端口h在所述第二时刻tb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第三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确定所述第二端口到所述第三端口的链路丢包率,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位于不同的网络设备上,且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端口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和第三端口接收的数据包总数确定所述第二端口到所述第三端口的链路丢包率包括:
<mrow> <msub> <mi>LLS</mi> <mrow> <mi>j</mi> <mi>k</mi> </mrow> </msub> <mo>=</mo> <mfrac> <mrow> <mo>&amp;lsqb;</mo> <msub> <mi>x</mi> <mi>j</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x</mi> <mi>j</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a</mi> </msub> <mo>)</mo> </mrow> <mo>&amp;rsqb;</mo> <mo>-</mo> <mo>&amp;lsqb;</mo> <msub> <mi>y</mi> <mi>k</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y</mi> <mi>k</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a</mi> </msub> <mo>)</mo> </mrow> <mo>&amp;rsqb;</mo> </mrow> <mrow> <msub> <mi>x</mi> <mi>j</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x</mi> <mi>j</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i>a</mi> </msub> <mo>)</mo> </mrow> </mrow> </mfrac> </mrow>
其中,LLSjk为所述第二端口j到所述第三端口k的链路丢包率,xj(ta)为所述第二端口j在所述第一时刻ta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xj(tb)为所述第二端口j在所述第二时刻tb发送的数据包的累计数,yk(ta)为所述第三端口k在所述第一时刻ta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yk(tb)为所述第三端口k在所述第二时刻tb接收的数据包的累计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依次将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所经过的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所经过的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以及所经过的链路的丢包率相加,得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端到端丢包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径中的各条链路的最小丢包率,所述最小丢包率为链路在满负荷工作条件下丢弃数据包的数量为1个的丢包率;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各条链路的最小丢包率中的最大值;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最小丢包率的最大值与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
所述比较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最小丢包率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比较所述路径中各个端口的出方向的丢包率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比较所述路径中各个端口的入方向的丢包率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比较所述路径中各条链路的丢包率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确定影响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端到端丢包率的因素。
CN201710973217.4A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5662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3217.4A CN107566222A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3217.4A CN107566222A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6222A true CN107566222A (zh) 2018-01-09

Family

ID=60985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3217.4A Pending CN107566222A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622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2323A (zh) * 2018-11-20 2019-02-01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动态监测系统
CN109672584A (zh) * 2018-11-30 2019-04-23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87879A (zh) * 2019-11-08 2021-05-11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千兆以太网丢包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13132171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采集器
CN114615164A (zh) * 2022-03-09 2022-06-10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丢包率探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3737A (zh) * 2008-08-25 2009-03-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链路层发现协议进行链路质量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23263A (zh) * 2011-06-09 201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fpga的丢包率监测方法及装置
US20140119242A1 (en) * 2012-10-29 2014-05-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suspension for accurate charging in an evolved packet system
CN104219107A (zh) * 2014-08-26 2014-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8200A (zh) * 2014-11-25 2015-03-2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健康度的自适应评价方法
CN105141446A (zh) * 2015-07-24 2015-12-0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客观权重确定的网络设备健康度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3737A (zh) * 2008-08-25 2009-03-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链路层发现协议进行链路质量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23263A (zh) * 2011-06-09 201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fpga的丢包率监测方法及装置
US20140119242A1 (en) * 2012-10-29 2014-05-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suspension for accurate charging in an evolved packet system
CN104219107A (zh) * 2014-08-26 2014-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8200A (zh) * 2014-11-25 2015-03-2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健康度的自适应评价方法
CN105141446A (zh) * 2015-07-24 2015-12-0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客观权重确定的网络设备健康度评估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2323A (zh) * 2018-11-20 2019-02-01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动态监测系统
CN109302323B (zh) * 2018-11-20 2022-03-18 超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动态监测系统
CN109672584A (zh) * 2018-11-30 2019-04-23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87879A (zh) * 2019-11-08 2021-05-11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千兆以太网丢包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13132171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采集器
CN114615164A (zh) * 2022-03-09 2022-06-10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丢包率探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4615164B (zh) * 2022-03-09 2023-12-2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丢包率探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66222A (zh) 一种计算丢包率的方法及装置
EP1958379B1 (en) Faults propagation and protection for connection oriented data paths in packet networks
CN101523812B (zh) 用于收集网络性能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KR101086545B1 (ko) 수동적 tcp 성능 계측을 이용하여 글로벌 트래픽 로드 밸런싱을 위한 네트워크 근접도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US9231876B2 (en) User traffic accountability under congestion in flow-based multi-layer switches
US9106769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congestion management in a diameter signaling network
ES2313959T3 (es) Camara de seguridad para una red.
EP315422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intaining network service levels
CN107342906B (zh) 一种大象流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792409A (zh) 用于在拥塞事件期间丢弃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645398A (zh) 一种诊断网络性能和故障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91008B (zh) 确定丢包位置和原因的方法和装置
US7719990B2 (e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raffic monitor system
IL182111A (en) Application of hardware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sting and monitoring of the execution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vice
US9160673B1 (en) Link selection in a bonding protocol
CN110073639A (zh) 分组丢失容忍传输控制协议拥塞控制
CN103716187B (zh) 网络拓扑结构确定方法和系统
US2004009091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ult isolation in a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CN107342947A (zh) 流量整形方法、控制器、网络设备和流量整形系统
CN106302001A (zh) 数据通信网络中业务故障检测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6487613A (zh) 一种带宽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147544A (zh) 一种测试网络延时的方法及装置
US20080228913A1 (en) Network response time measurements in an asymmetric routing environment
Molero et al. Fast in-network gray failure detection for isps
Kfoury et al. Dynamic Router's Buffer Sizing using Passive Measurements and P4 Programmable Switch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