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7928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7928A
CN107547928A CN201710505497.6A CN201710505497A CN107547928A CN 107547928 A CN107547928 A CN 107547928A CN 201710505497 A CN201710505497 A CN 201710505497A CN 107547928 A CN107547928 A CN 107547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isplay
display device
bearing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054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47928B (zh
Inventor
金昌会
辛炅勳
张雄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47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47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7Arrangements to support accessories mechanically attached to the display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34Feet; Stands; Pedestals, e.g. wheels for moving casing on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6Details concerning attachment of head-supporting legs, with or without actuation of locking member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2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with approximately constant height, e.g. with constant length of column or of le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04N5/65Holding-devices for protective discs or for picture mask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8Foot or support 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oni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04N5/642Disposition of sound reproduc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弧形显示模块、支座、第一联接单元和第二联接单元,其中,弧形显示模块接收控制信号以显示图像,支座包括提供控制信号的电气模块和将显示模块容纳在弧形联接槽中的支座壳体,第一联接单元包括接收控制信号并由该控制信号驱动的第一模块和联接至支座壳体的第一联接壳体以及第二联接单元包括接收控制信号并由控制信号驱动的第二模块和联接至支座壳体的第二联接壳体。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于2016年6月2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6-0081055号且题为“显示装置”的韩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显示模块和支座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用于在诸如TV、监视器、膝上计算机和移动电话的信息处理设备中显示图像。近来已发展了包括具有弧形形状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以及包括平板类型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并且包括弧形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可通过提供具有弧形形状的显示区域来向观众提供具有改进的三维效果、沉浸感和呈现的图像。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提供了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支座、第一联接单元和第二联接单元。显示模块具有弧形形式并接收控制信号以显示图像。支座容纳显示模块和提供控制信号的电气模块,并且包括具有弧形联接槽的支座壳体。第一联接单元包括接收控制信号并由该控制信号驱动的第一模块和联接至支座壳体的第一联接壳体。第二联接单元包括接收控制信号并由控制信号驱动的第二模块和联接至支座壳体的第二联接壳体。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可以以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进行操作,其中,在第一模式中显示模块容纳在支座中,在第二模式中显示模块从支座撤出。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可以以第一联接模式或第一分离模式进行操作,其中,在第一联接模式中第一联接单元与支座互相联接,在第一分离模式中第一联接单元与支座彼此分离。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可以以第二联接模式或第二分离模式进行操作,其中,在第二联接模式中第二联接单元与支座互相联接,在第二分离模式中第二联接单元与支座彼此分离。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从扬声器、调谐器、计算机和用于电子装置的充电器之中选择的。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中的每一个可通过有线或无线地接收控制信号。
在实施方式中,支座壳体可包括具有联接槽的支座部、联接至第一联接单元的第一联接部以及联接至第二联接单元的第二联接部。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从USB连接器、弹簧块和夹具块之中选择的。
在实施方式中,支座部可包括底部、连接至底部的第一侧壁部以及接触底部并与第一侧壁部间隔开的第二侧壁部。联接槽可由底部的上表面、第一侧壁部的内表面和第二侧壁部的内表面限定。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联接壳体可包括接触第一模块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支承部和联接至第一联接部的第三联接部。
在实施方式中,第三联接部可以是从USB连接器、弹簧块和夹具块中选择的。
在实施方式中,第二联接壳体可包括接触第二模块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支承部和联接至第二联接部的第四联接部。
在实施方式中,第四联接部可以是从USB连接器、弹簧块和夹具块之中选择的。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可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和围绕显示面板并且具有至少一部分容纳在联接槽中的框架。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可包括接收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接收单元,以及支座可包括提供图像信号的控制信号发射器。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支座、第一联接单元和第二联接单元。支座包括支座部、第一联接部、第二联接部和电气模块,其中,支座部具有弧形联接槽并容纳显示模块,第一联接部设置于支座部的一端,第二联接部设置于支座的另一端以及电气模块提供控制信号。第一联接单元包括第一模块、第一支承部和第三联接部,其中,第一模块由所提供的控制信号驱动,第一支承部接触第一模块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三联接部设置于第一支承部的一端并联接至第一联接部。第二联接单元包括第二模块、第二支承部和第四联接部,其中,第二模块由所提供的控制信号驱动,第二支承部接触第二模块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四联接部设置于第二支承部的一端并联接至第二联接部。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可以以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进行操作,其中,在第一模式中显示模块容纳在支座中,在第二模式中显示模块从支座撤出。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可以以第一联接模式或第一分离模式进行操作,其中,在第一联接模式中第一联接部与第三联接部互相联接,在第一分离模式中第一联接部与第三联接部彼此分离。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可以以第二联接模式或第二分离模式进行操作,其中,在第二联接模式中第二联接部与第四联接部互相联接,在第二分离模式中第二联接部与第四联接部彼此分离。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支座、第一联接单元和第二联接单元。显示模块具有弧形形式。支座具有弧形联接槽,并且显示模块容纳在联接槽中或从联接槽撤出。第一联接单元联接至支座的一端或与支座的一端分离。第二联接单元联接至支座的另一端或与支座的另一端分离。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特征将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A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1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3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包括的显示模块的透视图;
图4A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包括的显示模块的透视图;
图4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包括的显示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5A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包括的支座的透视图;
图5B示出与图5A的线I-I’对应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C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包括的支座的剖视图;
图6A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其中第一联接单元与第二联接单元互相联接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6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其中第一联接单元与第二联接单元彼此分离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7A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其中支座与第一联接单元彼此分离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7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其中支座与第一联接单元互相联接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8A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其中支座与第二联接单元彼此分离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以及
图8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其中支座与第二联接单元互相联接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它们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实施方式。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充分地向本领域技术人员传达示例性实现方式。
在附图中,为了说明的清晰,可能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还将理解的是,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层或基底“上”时,其可以直接在该另一层或基底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层。另外,还将理解的是,当层被称为在两个层“之间”时,其可以是两个层之间唯一的层,或者也可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用语“第一”、“第二”可用来描述各种元件,然而,元件不应被这些用语限制。这些用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的目的。例如,第一元件可被指定为第二元件,反之亦然。除非另外指示,否则单数形式包括复数形式。
在本文中,用语“包括”或“具有”意在表示存在特定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不排除特定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
下文中,将对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进行描述。
图1A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1B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1A、图1B和图2,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模块100、支座200、第一联接单元300和第二联接单元400。显示模块100接收图像信号ES以显示图像。
显示模块100可容纳在支座200中或从支座200撤出。例如,显示模块100可通过接收第三方向DR3上的外力而容纳在支座200中。例如,显示模块100可通过接收第五方向DR5上的外力而从支座200撤出。
如图2中所示,显示模块100可包括接收图像信号ES的图像信号接收单元110。除了图像信号ES之外,图像信号接收单元110还可接收包括电力信号的各种控制信号。例如,当没有从支座200提供图像信号ES时,显示模块100可能不显示图像。
如图1A中所示,显示模块100的一部分容纳在联接槽GR中,使得显示模块100在其显示表面(图3的101)面对用户时站立。显示模块100可具有非平坦形状。显示模块100可具有弧形形状。当在从显示表面(图3的101)朝后表面(图3的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显示模块100可具有凹形形状,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在从显示表面(图3的101)朝后表面(图3的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显示模块100可具有凸形形状。显示模块100可以是刚性的或柔性的。术语“柔性的”可以意指“能够弯曲或被弯曲”,包括从弯曲几个纳米的结构到完全可折叠的结构范围的所有结构。
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中,例示了显示模块100具有弧形形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100可具有平板形状。
支座200具有联接槽GR,显示模块100的一部分容纳在联接槽GR中。支座200可握持显示模块100。支座200包括电气模块220A和支座壳体220B。支座壳体220B具有联接槽GR。联接槽GR可具有非平坦形状。联接槽GR可具有弧形形状。在联接槽GR中,容纳显示模块100的一部分。
在支座壳体220B的内部,设置有提供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发射器210。控制信号发射器210从电气模块220A接收主控制信号MCS以向图像信号接收单元110提供图像信号ES。
除了图像信号ES之外,控制信号发射器210还可将包括电力信号的各种电气信号传输至图像信号接收单元110。图像信号ES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地从支座200的控制信号发射器210提供至显示模块100的图像信号接收单元110。当图像信号ES是无线地提供时,例如,图像信号ES可以以Wi-Fi方法、蓝牙方法等提供。
除了第一驱动信号OS1之外,控制信号发射器210还可将包括电力信号的各种电气信号传输至第一驱动信号接收单元311。第一驱动信号OS1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地从支座200的控制信号发射器210提供至第一联接单元300的第一驱动信号接收单元311。当第一驱动信号OS1是无线地提供时,例如,第一驱动信号OS1可以以Wi-Fi方法、蓝牙方法等提供。
除了第二驱动信号OS2之外,控制信号发射器210还可将包括电力信号的各种电气信号传输至第二驱动信号接收单元411。第二驱动信号OS2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地从支座200的控制信号发射器210提供至第二联接单元400的第二驱动信号接收单元411。当第二驱动信号OS2是无线地提供时,例如,第二驱动信号OS2可以以Wi-Fi方法、蓝牙方法等提供。
支座壳体220B包括支座部220C、第一联接部220D和第二联接部220E。稍后将对支座壳体220B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电气模块220A提供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包括图像信号ES、第一驱动信号OS1和第二驱动信号OS2。电气模块220A分别向显示模块100、第一联接单元300和第二联接单元400提供控制信号。更具体地,电气模块220A向显示模块100提供图像信号ES。电气模块220A向第一联接单元300提供第一驱动信号OS1。电气模块220A向第二联接单元400提供第二驱动信号OS2。
电气模块220A包括例如显示装置控制器221、广播接收器222、音频输出单元223、用户输入单元224、用户识别单元225、外部装置接口单元226、网络接口单元227、内容同步单元228以及存储单元229。在电气模块220A中,可省略广播接收器222、音频输出单元223、用户输入单元224、用户识别单元225、外部装置接口单元226、网络接口单元227、内容同步单元228和存储单元229中的至少一个。
广播接收器222可接收广播内容和重播广播内容的流媒体内容。广播内容可从广播站接收,以及流媒体内容可从流式服务器接收。流式服务器可以是提供现场广播、记录的广播内容、各种动态图片内容等的各种服务器中的任一种。
广播接收器222可包括调谐器222A和解调器222B。调谐器222A在通过天线接收的射频(RF)广播信号之中选择与用户所选择的信道或全部预设信道对应的RF广播信号。此外,广播接收器222将所选择的RF广播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或基带图像或语音信号。例如,当所选择的RF广播信号为数字广播信号时,将该信号转换成中频IF信号,而当所选择的RF广播信号为模拟广播信号时,将该信号转换成基带图像或语音信号。调谐器222A可处理数字广播信号或模拟广播信号。调谐器222A可接收根据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ATSC)标准的单载波RF广播信号或根据数字视频广播(DVB)标准的多载波RF广播信号。
解调器222B接收在调谐器222A中转换的数字IF信号以执行解调。解调器222B可在执行解调和信道解码之后输出流信号。流信号可以是其中复用图像信号、语音信号或数据信号的信号。从解调器222B输出的流信号可输入至显示装置控制器221中。还可省略调谐器222A和解调器222B中的至少一个。
显示装置控制器221在执行逆复用、图像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之后向显示模块100提供图像信号ES。
音频输出单元223可输出与显示在显示模块100中的图像对应的声音。音频输出单元223可从显示装置控制器221接收经语音处理的信号以输出声音。音频输出单元223可以以扬声器的形式提供。
用户输入单元224将用户输入的控制命令传输至显示装置控制器221,或将由显示装置控制器221提供的信号传输至用户。
用户识别单元225可包括相机。用户识别单元225可通过使用相机拍摄用户的图像,并且可根据所拍摄的图像识别用户。所拍摄的图像的信息可输入至显示装置控制器221中。
外部装置接口单元226可用所连接的外部装置传输数据或接收数据。为此,外部装置接口单元226可包括无线通信单元、A/V输入/输出单元、USB容纳端子、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连接器、RGB连接器等。外部装置接口单元226可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至外部装置(例如,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蓝光、游戏装置、相机、摄像机、计算机、膝上计算机、机顶盒),并且还可用外部装置执行输入和输出操作。A/V输入/输出单元可接收外部装置的图像信号或音频信号。同时,无线通信单元可执行与其它电子装置的近场无线通信。
网络接口单元227提供接口以将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连接至包括互联网网络的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例如,网络接口单元227可通过网络接收由互联网、内容提供者或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内容或数据。
内容同步单元228可执行控制操作,以使得图像根据从内容同步服务器接收的同步参考时间显示在显示模块100上。同步参考时间可以是基于内容识别信息的预设时间。内容同步单元228可包括存储所接收的图像内容的存储器。
存储单元229可存储用于在显示装置控制器221中处理和控制各种信号的程序,或可存储经信号处理的图像、音频或数据信号。存储单元229可执行暂时存储输入至外部装置接口单元226的图像、音频或数据信号的功能。存储单元229可通过信道存储功能(诸如,信道映射)来存储与预定广播信道相关联的信息。
通常,由于显示模块包括电气模块中包括的显示装置控制器、广播接收器、音频输出单元、用户输入单元、用户识别单元、外部装置接口单元、网络接口单元、内容同步单元和存储单元之中的至少一个,因此可能难以使显示模块变薄。相反地,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可通过在支座200中而不是在显示模块100自身中包括用于驱动显示模块100的电气模块220A来将显示模块100实现为具有薄型结构。
显示模块100包括图像信号接收单元110、显示面板DP、面板控制器115、数据驱动器116和栅极驱动器117。图像信号接收单元110从控制信号发射器210接收图像信号ES。显示面板DP显示图像。
面板控制器115控制数据驱动器116和栅极驱动器117的操作,以及接收输入图像信号RGBi和多个控制信号CS。面板控制器115通过将输入图像信号RGBi的数据格式转换成与数据驱动器116的接口规格和显示面板DP的结构相匹配来生成输出图像数据ID,以及向数据驱动器116提供输出图像数据ID。
面板控制器115生成栅极控制信号GCS(例如、垂直开始信号、垂直时钟信号和垂直时钟条信号)和数据控制信号DCS(例如,输出开始信号和水平开始信号)。栅极控制信号GCS提供给栅极驱动器117,以及数据控制信号DCS提供给数据驱动器116。
响应于从面板控制器115提供的数据控制信号DCS,数据驱动器116将输出图像数据ID转换成数据电压并输出该数据电压。输出的数据电压施加至显示面板DP。
响应于从面板控制器115提供的栅极控制信号GCS,栅极驱动器117顺序地输出栅极信号。
显示面板DP包括多个栅极线GL1至GLn、多个数据线DL1至DLm和多个像素PX。在图2中,仅示例性地示出多个栅极线GL1至GLn中的第一栅极线GL1和第n栅极线GLn,而省略示出剩余栅极线。另外,在图2中,仅示出多个数据线DL1至DLm中的第一数据线DL1和第m数据线DLm,而省略示出剩余数据线。
多个栅极线GL1至GLn连接至栅极驱动器117以从栅极驱动器117接收栅极信号。多个数据线DL1至DLm连接至数据驱动器116以从数据驱动器116接收数据电压。
像素PX以矩阵形式布置。像素PX可显示诸如红、绿和蓝的原色中的至少任何一个。像素PX可显示的颜色不限于红、绿和蓝,而是除了红色、绿色和蓝色之外,像素PX还可显示包括诸如黄、青和品红的第二原色的各种颜色。
像素PX可限定为显示单位图像的配置,以及显示面板DP的分辨率可由显示面板DP中提供的像素PX的数量确定。在图2中,仅示出一个像素PX,而省略示出剩余像素。
像素PX可通过与多个栅极线GL1至GLn之中的相应栅极线和多个数据线DL1至DLm之中的相应数据线的连接来驱动。
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中包括的显示模块100的透视图。图4A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中包括的显示模块100的透视图。图4B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中包括的显示模块100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A、图1B、图2、图3、图4A和图4B,显示模块100可具有弧形形状。显示模块100可具有第一曲率半径R1。第一曲率半径R1范围可从2000mm至5000mm。当第一曲率半径R1小于2000mm时,用户可能不能有效地识别显示的图像,以及当第一曲率半径R1大于5000mm时,可能降低与由显示装置10显示的图像有关的三维效果、沉浸感和对用户的呈现。
为了便于说明,显示模块100被示出为具有弧形长方体形状,然而,实际的显示模块100可在显示表面101、后表面102、上表面103、下表面104、第一侧表面105和第二侧表面106之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阶梯式部分。
如图3中所示,显示模块100可具有显示表面101、后表面102、上表面103、下表面104、第一侧表面105和第二侧表面106。显示表面101可由显示面板DP的第一表面和框架FM的第一表面限定(图4A),其中框架FM的第一表面围绕显示面板DP的第一表面。后表面102可由显示面板DP的第二表面和框架FM的第二表面限定,其中框架FM的第二表面围绕显示面板DP的第二表面。上表面103、下表面104、第一侧表面105和第二侧表面106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例如将框架FM的第一表面连接至框架FM的第二表面的侧表面。
显示表面101从其至少一部分发出图像。显示表面101可具有弧形形状。当在从显示表面101朝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显示表面101可具有凹形形状,但是不限于此。当在从显示表面101朝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显示表面101可具有凸形形状。显示表面101可具有例如第一曲率半径R1。显示表面101的一部分容纳在联接槽GR中。
后表面102与显示表面101相对。后表面102的一部分容纳在联接槽GR中。后表面102可具有弧形形状。当在从显示表面101朝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后表面102可具有凹形形状,但是不限于此。当在从显示表面101朝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后表面102还可具有凸形形状。可提供曲率半径维持构件,以便维持后表面102的未容纳在联接槽GR中的剩余部分的曲率半径。
在图1A和图3中,示例性地示出显示表面101的曲率半径小于后表面102的曲率半径,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显示表面101的曲率半径可大于后表面102的曲率半径。在图1A和图3中,示例性地示出显示表面101的形状与后表面102的形状相同,并且显示表面101的形状的尺寸与后表面102的形状的尺寸相同,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显示表面101的形状与后表面102的形状还可彼此不同,并且显示表面101的形状的尺寸与后表面102的形状的尺寸也可彼此不同。
上表面103与下表面104彼此相对。上表面103连接至显示表面101和后表面102。上表面103可具有弧形形状。例如,当在平面中观看时,上表面103可具有弧形形状。在图1A和图3中,示例性地示出上表面103的形状与下表面104的形状相同,并且上表面103的形状的尺寸与下表面104的形状的尺寸相同,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上表面103的形状与下表面104的形状还可彼此不同,并且上表面103的形状的尺寸与下表面104的形状的尺寸也可彼此不同。
下表面104连接至显示表面101和后表面102。下表面104可具有弧形形状。例如,当在平面中观看时,下表面104可具有弧形形状。下表面104的至少一部分可与联接槽GR接触。
第一侧表面105连接至上表面103和下表面104。在图1A和图3中,示出第一侧表面105具有长方形形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一侧表面105可具有多种形状,诸如,不规则四边形形状或弧形长方形形状。
第二侧表面106与第一侧表面105相对。第二侧表面106连接至上表面103和下表面104。在图1A和图3中,示例性地示出第二侧表面106具有长方形形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二侧表面106可具有多种形状,诸如,不规则四边形形状或弧形长方形形状。此外,在图1A和图3中,示例性地示出第一侧表面105的形状与第二侧表面106的形状彼此相同,并且第一侧表面105的形状的尺寸与第二侧表面106的形状的尺寸彼此相同,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一侧表面105的形状与第二侧表面106的形状还可彼此不同,并且第一侧表面105的形状的尺寸与第二侧表面106的形状的尺寸也可彼此不同。
如上文所述,当显示模块100接收图像信号ES时,图像显示在显示表面101上。当显示模块100接收图像信号ES时,图像还可显示在后表面102、上表面103、第一侧表面105和第二侧表面106中的至少一个上。
参照图1A、图1B、图3、图4A和图4B,显示模块100可包括显示面板DP和框架FM。
显示面板DP可具有弧形形状。当在从显示表面101朝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显示面板DP可具有凹形形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当在从显示表面101到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显示面板DP还可具有凸形形状。
显示面板DP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微机电系统(MEMS)显示面板、电湿润显示面板等。
显示面板DP还可以是刚性的或柔性的。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中,示例性地示出显示面板DP为弧形类型,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DP还可以是平板类型。
框架FM围绕显示面板DP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框架FM可维持显示面板DP的形状。框架FM可包括底部架、模具框架和顶部架。框架FM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联接槽GR中。
图5A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中包括的支座200的透视图。图5B是沿着图5A的线I-I’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C是示意性示出支座200的俯视图。
参照图1A、图1B、图2、图3和图5A至图5C,如上文所述,支座200具有联接槽GR并提供图像信号ES,其中联接槽GR中容纳显示模块100。支座200还包括控制信号发射器210、电气模块220A和支座壳体220B。
控制信号发射器210可从电气模块220A接收主控制信号MCS,以及向图像信号接收单元110提供图像信号ES。电气模块220A向控制信号发射器210提供用于将图像显示在显示模块100上的主控制信号MCS。
在图5A中,为了便于说明,示出电气模块220A具有弧形厚矩形形状,但是电气模块220A可以设置成弧形薄芯片形状。此外,当电气模块220A被接纳在支座壳体220B的内部时,电气模块220A可任意地布置在支座壳体220B的内部。在图5A中,为了便于说明,示出了电气模块220A是一个构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电气模块220A可配置成多个构件。
支座壳体220B可将电气模块220A接纳在其中。支座壳体220B包括支座部220C、第一联接部220D和第二联接部220E。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第一联接部220D和第二联接部220E。
支座部220C包括第一侧壁部240和第二侧壁部250。联接槽GR可由底部230的上表面231、第一侧壁部240的内表面241和第二侧壁部250的内表面251限定。底部230的下表面232连接至第一侧壁部240的外表面242和第二侧壁部250的外表面252。
底部230的上表面231暴露于外部。当在平面中观看时,底部230的上表面231与显示模块100重叠。第一侧壁部240连接至底部230。第一侧壁部240的内表面241的一部分接触底部230,并且第一侧壁部240的内表面241的剩余部分暴露于外部。当在从显示表面101朝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第一侧壁部240与显示模块100的一部分重叠。当在从显示表面101朝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第一侧壁部240与显示表面101的一部分和后表面102的一部分重叠。
第一侧壁部240可具有非平坦形状。第一侧壁部240的内表面241可以是非平坦表面。第一侧壁部240的内表面241可以是弧形表面。第一侧壁部240的外表面242可以是非平坦表面。第一侧壁部240的外表面242可以是弧形表面,但是不限于此。第一侧壁部240的内表面241可以是弧形表面,而第一侧壁部240的外表面242可以是平坦表面。
第一侧壁部240的内表面241与外表面242之间的距离t1可以恒定,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一侧壁部240的内表面241与外表面242之间的距离t1可以不恒定。
第二侧壁部250与第一侧壁部240间隔开。第二侧壁部250连接至底部230。第二侧壁部250的内表面251的一部分接触底部230,以及第二侧壁部250的内表面251的剩余部分暴露于外部。当在从显示表面101到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第二侧壁部250与显示模块100的一部分重叠。
第二侧壁部250可具有非平坦形状。第二侧壁部250的内表面251可以是非平坦表面。第二侧壁部250的内表面251可以是弧形表面。第二侧壁部250的外表面252可以是非平坦表面。第二侧壁部250的外表面252可以是弧形表面,但是不限于此。第二侧壁部250的内表面251可以是非平坦表面,而第二侧壁部250的外表面252可以是平坦表面。第二侧壁部250的内表面251可以是弧形表面,而第二侧壁部250的外表面252可以是平坦表面。
第二侧壁部250的内表面251与外表面252之间的距离t2可以恒定,但是不限于此。第二侧壁部250的内表面251与外表面252之间的距离t2可以不恒定。例如,当在平面中观看时,内表面251与外表面252之间的距离t2可以从第二侧壁部250的中心朝其一端部行进时逐渐减小。
当在从显示表面101朝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第一侧壁部240的内表面241与外表面242之间的距离t1可与当在从显示表面101朝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第二侧壁部250的内表面251与外表面252之间的距离t2不同,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在从显示表面101朝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第一侧壁部240的内表面241与外表面242之间的距离t1可与当在从显示表面101至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第二侧壁部250的内表面251与外表面252之间的距离t2相同。
当在从显示表面101朝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第一侧壁部240的内表面241与外表面242之间的距离t1可小于当在从显示表面101朝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第二侧壁部250的内表面251与外表面252之间的距离t2(图5B),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在从显示表面101至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第一侧壁部240的内表面241与外表面242之间的距离t1可大于当在从显示表面101至后表面102的方向DR2上观看时第二侧壁部250的内表面251与外表面252之间的距离t2。
图6A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其中第一联接单元300与第二联接单元400互相联接的显示装置10的立体图。图6B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其中第一联接单元300与第二联接单元400彼此分离的显示装置10的透视图。
参照图1A、图1B、图6A和图6B,第一联接单元300可联接至支座200或与支座200分离。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可以以第一联接模式或以第一分离模式进行操作。在第一联接模式中,第一联接单元300联接至支座200。在第一分离模式中,第一联接单元300与支座200分离。
第二联接单元400可联接至支座200或与支座200分离。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可以以第二联接模式或以第二分离模式进行操作。在第二联接模式中,第二联接单元400联接至支座200。在第二分离模式中,第二联接单元400与支座200分离。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第一联接单元300和第二联接单元400。
图7A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其中支座200与第一联接单元300彼此分离的显示装置10的透视图。图7B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其中支座200与第一联接单元300互相联接的显示装置10的透视图。
参照图1A、图1B、图2、图7A和图7B,第一联接单元300可联接至支座200或与支座200分离。例如,第一联接单元300可接收第二方向DR2上的外力以联接至支座200。
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可以以第一联接模式和第一分离模式进行操作。在第一联接模式中,第一联接单元300联接至支座200。在第一分离模式中,第一联接单元300与支座200分离。
如上文所述,支座壳体220B包括支座部220C、第一联接部220D和第二联接部220E。第一联接部220D可从支座部220C的一端凹进,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联接部220D可从支座部220C的一端突出,以及第二联接部220E可从支座部220C的一端凹进,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联接部220E可从支座部220C的一端突出。
第一联接单元300包括第一驱动信号接收单元311、第一模块310和第一联接壳体320。第一驱动信号接收单元311可接收从控制信号发射器210传输的第一驱动信号OS1。第一驱动信号接收单元311可例如设置在第一联接壳体320的内部。第一驱动信号接收单元311可例如任意地布置在第一联接壳体320的内部。第一驱动信号接收单元311可包括在第一模块310的内部,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一驱动信号接收单元311可设置成与第一模块310间隔开。
第一模块310可以是例如扬声器、调谐器、计算机和用于电子装置的充电器。在本文中,计算机可以是例如一体化计算机等。电子装置可以是例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当第一模块310为扬声器时,还可省略支座200的音频输出单元223。当第一模块310为调谐器时,还可省略支座200的调谐器222A。
第一模块310可从支座200接收控制信号。第一模块310可从电气模块220A接收控制信号。第一模块310可通过有线或无线地接收控制信号。
在图7A和图7B中,虽然为了便于说明,示出第一模块310具有弧形厚矩形形状,但是第一模块310可设置成弧形薄芯片形状。此外,第一模块310可任意地布置,只要第一模块310接触第一联接壳体32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第一模块310还可容纳在第一联接壳体320的内部,以及还可设置在第一联接壳体320上。在图7A和图7B中,示出第一模块310是一个构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块310可配置有多个构件。
第一联接壳体320联接至支座壳体220B。第一联接壳体320包括第一支承部321和第三联接部322。第一支承部321可接触第一模块310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支承部321可具有弧形形状。在图7A和图7B中,示例性地示出第一支承部321具有弧形长方体形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部321可具有多种形状,例如,弧形立方形、弧形圆柱形、弧形椭圆柱形等。
第三联接部322可从第一支承部321的一端突出,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三联接部322可从第一支承部321的一端凹进。在本文中,第一联接部220D可从支座部220C的一端突出。
第三联接部322可以是例如USB连接器、弹簧块和夹具块。然而,不对第三联接部322进行具体限制,只要第三联接部322联接至第一联接部220D或与第一联接部220D分离。当第一联接部220D为USB连接器时,第三联接部322可以是相应的USB连接器。例如,当第一联接部220D为USB连接端口时,第三联接部322可以是用于容纳USB连接端口的USB插口端口。当第一联接部220D为夹具块时,第三联接部322可以是相应的夹具块。
可设置多个第三联接部322。在图7A和图7B中,示例性地示出第三联接部322包括两个部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三联接部322可包括多个(例如,三个或更多个)部件。此外,第三联接部322可以是一个部件。
图8A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其中支座200与第二联接单元400彼此分离的显示装置10的透视图。图8B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其中支座200与第二联接单元400互相联接的显示装置10的透视图。
参照图1A、图1B、图2、图6A、图8A和图8B,第二联接单元400可联接至支座200或与支座200分离。例如,第二联接单元400可接收第三方向DR3上的外力以联接至支座200。例如,第二联接单元400接收第五方向DR5上的外力以与支座200分离。
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可以以第二联接模式和第二分离模式进行操作。在第二联接模式中,第二联接单元400联接至支座200。在第二分离模式中,第二联接单元400与支座200分离。
如上文所述,支座壳体220B包括支座部220C、第一联接部220D和第二联接部220E,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一联接部220D可从支座部220C的一端凹进,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联接部220D可从支座部220C的一端突出。第二联接部220E可从支座部220C的一端凹进,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联接部220E可从支座部220C的一端突出。
第二联接单元400包括第二驱动信号接收单元411、第二模块410和第二联接壳体420。第二驱动信号接收单元411可接收从控制信号发射器210传输的第二驱动信号OS2。第二驱动信号接收单元411可例如设置在第二联接壳体420的内部。第二驱动信号接收单元411可例如任意地布置在第二联接壳体420的内部。第二驱动信号接收单元411可包括在第二模块410的内部,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信号接收单元411可设置成与第二模块410间隔开。
第二模块410可以是例如扬声器、调谐器、计算机和用于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在本文中,计算机可以是例如一体化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可以是例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当第二模块410为扬声器时,还可省略支座200的音频输出单元223。当第二模块410为调谐器时,还可省略支座200的调谐器222A。第二模块410可与第一模块310相同,以及还可彼此不同。
第二模块410可从支座200接收控制信号。第二模块410可从电气模块220A接收控制信号。第二模块410可通过有线或无线地接收控制信号。
在图8A和8B中,虽然为了便于说明,示出第二模块410具有弧形厚矩形形状,但是第二模块410可设置成弧形薄芯片形状。此外,第二模块410可任意地布置,只要第二模块410接触第二联接壳体42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第二模块410可被接纳在第二联接壳体420的内部,以及也可设置在第二联接壳体420上。在图8A和图8B中,为了便于说明,示出第二模块410为一个构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模块410可配置有多个构件。
第二联接壳体420联接至支座壳体220B。第二联接壳体420包括第二支承部421和第四联接部422。第二支承部421可接触第二模块410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支承部421可具有弧形形状。在图8A和图8B中,示例性地示出第二支承部421具有弧形长方体形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部421可具有多种形状,诸如,弧形立方形、弧形圆柱形和弧形椭圆柱形。
第四联接部422可从第二支承部421的一端突出,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四联接部422可从第二支承部421的一端凹进。在本文中,第二联接部220E可从支座部220C的一端突出。
第四联接部422可以是例如USB连接器、弹簧块和夹具块。然而,不对第四联接部422进行具体限制,只要第四联接部422可联接至第二联接部220E或与第二联接部220E分离。当第二联接部220E为USB连接器时,第四联接部422可以是相应的USB连接器。例如,当第二联接部220E为USB连接端口时,第四联接部422可以是用于容纳USB连接端口的USB插口。当第二联接部220E为弹簧块时,第四联接部422可以是相应的弹簧块。当第二联接部220E为夹具块时,第四联接部422可以是相应的夹具块。
可设置多个第四联接部422。在图8A和图8B中,示例性地示出第四联接部422包括两个部件,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四联接部422可包括多个(例如,三个或更多个)部件。此外,第四联接部422可以是一个部件。
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可容易地将显示模块100容纳在支座200中,以及可容易地使显示模块100从支座200中撤出。因此,可对具有产生缺陷的显示模块100或具有产生缺陷的支座200进行有选择地修理或更换以供使用。换言之,如果显示模块和支座是不可分离的,则在显示模块和支座中的一个中产生的缺陷可能需要更换应更换的整个显示装置。相反地,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包括可分离的显示模块100和支座200,因此可对显示模块100和支座200中的已产生缺陷的任一个进行有选择地更换以供使用。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包括容易联接至支座200或容易与支座200分离的第一联接单元300和第二联接单元400。因此,可对已产生缺陷的支座200、第一联接单元300或第二联接单元400进行有选择地修理或更换以供使用。换言之,当产生缺陷时,不应更换整个显示装置,而是应仅对显示模块100、支座200、第一联接单元300和第二联接单元400中的已产生缺陷的任一个进行更换以供使用。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包括可具有多种功能的第一联接单元300和第二联接单元400。用户可基于他的(或她的)自己便利或偏好而有选择地将具有所需功能的第一联接单元300和第二联接单元400联接至支座200以供使用。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可执行作为显示装置的多种功能,并且可增强用户使用该显示装置时的便利性。
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实现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显示模块、支座、第一联接单元和第二联接单元中的每一个可被单独地(例如,分别地)管理。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基于用户的便利或偏好将具有所需功能的第一联接单元和第二联接单元有选择地联接至支座以供使用。
本文中已经公开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虽然使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仅以一般性的和说明性的含义来使用并解释它们,且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情况下,如随着本申请的提交将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明显的是,除非另有明确指示,否则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可以单独地使用,或者与结合其它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5)

1.显示装置,包括:
弧形显示模块,接收控制信号以显示图像;
支座,包括电气模块和支座壳体,
所述电气模块提供所述控制信号,
所述支座壳体具有容纳所述显示模块的弧形联接槽;
第一联接单元,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一联接壳体,
所述第一模块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由所述控制信号驱动,
所述第一联接壳体联接至所述支座壳体;以及
第二联接单元,包括第二模块和第二联接壳体,
所述第二模块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由所述控制信号驱动,
所述第二联接壳体联接至所述支座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第一模式中所述显示模块容纳在所述支座中,以及在第二模式中所述显示模块从所述支座撤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第一联接模式中所述第一联接单元与所述支座互相联接,以及在第一分离模式中所述第一联接单元与所述支座彼此分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第二联接模式中所述第二联接单元与所述支座互相联接,以及在第二分离模式中所述第二联接单元与所述支座彼此分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中的每一个是扬声器、调谐器、计算机和电子装置的充电器中的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中的每一个通过有线或无线地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座壳体包括:
支座部,具有所述联接槽;
第一联接部,联接至所述第一联接单元;以及
第二联接部,联接至所述第二联接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中的每一个是USB连接器、弹簧块和夹具块中的一个。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座部包括:
底部;
第一侧壁部,连接至所述底部;以及
第二侧壁部,连接至所述底部并与所述第一侧壁部间隔开,
其中,所述联接槽由所述底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内表面限定。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联接壳体包括:
第一支承部,接触所述第一模块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第三联接部,联接至所述第一联接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联接部是USB连接器、弹簧块和夹具块中的一个。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联接壳体包括:
第二支承部,接触所述第二模块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第四联接部,联接至所述第二联接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四联接部是USB连接器、弹簧块和夹具块中的一个。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
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以及
框架,围绕所述显示面板并且具有容纳在所述联接槽中的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图像信号接收单元以接收图像信号;以及
所述支座包括图像信号发射器以提供所述图像信号。
CN201710505497.6A 2016-06-28 2017-06-28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5479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81055A KR102480004B1 (ko) 2016-06-28 2016-06-28 표시 장치
KR10-2016-0081055 2016-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928A true CN107547928A (zh) 2018-01-05
CN107547928B CN107547928B (zh) 2021-06-08

Family

ID=59337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05497.6A Active CN107547928B (zh) 2016-06-28 2017-06-28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8300B2 (zh)
EP (1) EP3264749B1 (zh)
KR (1) KR102480004B1 (zh)
CN (1) CN1075479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7619A (zh) * 2021-01-12 2021-05-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02881B1 (ko) * 2018-01-16 2023-0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102505560B1 (ko) * 2018-09-20 2023-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탠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78726B1 (ko) * 2018-12-30 2020-02-19 주식회사 가난한동지들 폴더블 영상표시장치의 펼침장치
US20220086562A1 (en) * 2019-04-30 2022-03-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peakers with multiple cavities
US11108130B1 (en) 2020-02-25 2021-08-31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slot antennas
CN111338430A (zh) * 2020-02-25 2020-06-26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3058800A1 (ko) * 2021-10-08 2023-04-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채널 무선 스피커를 포함하는 음향 시스템 및 그것의 전원 관리 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2037A1 (en) * 2002-09-12 2004-03-18 Gateway, Inc. Display support apparatus
US20060250764A1 (en) * 2005-05-09 2006-11-09 Apple Computer, Inc. Universal docking station for 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20243718A1 (en) * 2011-03-24 2012-09-27 Yueh-Hua Hsu Huang Speaker base device for display
CN104143296A (zh) * 2014-08-19 2014-11-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率可调的曲面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7727A (en) * 1994-09-02 1997-05-06 Ncr Corporation Portable computer assembly and method
KR101006429B1 (ko) 2003-12-05 2011-0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의 스피커시스템 및 이에 사용되는스피커유니트
US20080026803A1 (en) 2006-07-28 2008-01-3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Detachable Housing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KR20080019425A (ko) 2006-08-28 2008-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20080063681A (ko) 2007-01-02 2008-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296177B2 (ja) 2011-10-28 2013-09-25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JP5928020B2 (ja) 2012-03-13 2016-06-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1910075B1 (ko) 2012-06-19 2018-10-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스탠드 타입 디스플레이
JP2014048362A (ja) 2012-08-30 2014-03-17 Toshiba Corp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253379B2 (en) 2012-12-29 2016-02-02 Intel Corporation Modular electronic device system with a detachable display
EP3087559B1 (en) * 2013-12-24 2021-05-05 Flexterra, Inc. Support structures for a flexible electronic component
KR102260922B1 (ko) * 2014-04-08 2021-06-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52317B1 (ko) * 2015-10-23 2023-07-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2037A1 (en) * 2002-09-12 2004-03-18 Gateway, Inc. Display support apparatus
US20060250764A1 (en) * 2005-05-09 2006-11-09 Apple Computer, Inc. Universal docking station for 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20243718A1 (en) * 2011-03-24 2012-09-27 Yueh-Hua Hsu Huang Speaker base device for display
CN104143296A (zh) * 2014-08-19 2014-11-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率可调的曲面显示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7619A (zh) * 2021-01-12 2021-05-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64749A1 (en) 2018-01-03
CN107547928B (zh) 2021-06-08
KR102480004B1 (ko) 2022-12-22
KR20180002124A (ko) 2018-01-08
US10278300B2 (en) 2019-04-30
US20170374754A1 (en) 2017-12-28
EP3264749B1 (en) 2020-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7928A (zh) 显示装置
CN107025849B (zh) 显示设备
US10222826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80191787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method
US20190191198A1 (e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generating image data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US1005750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223555B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64187A (zh) 头戴式显示器及用于控制头戴式显示器的方法
CN206178664U (zh) 360°全息幻影显示设备
CN107527553B (zh) 支架以及具有支架的显示设备
KR20190048424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CN102340680B (zh) 影像播放系统、相关装置与方法
CN105592350A (zh) 图像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和该图像输入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10099195A (zh) 一种基于手机app的校园虚拟演播系统及方法
CN114782250A (zh) 视频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10316992A1 (en) Image Playback System, Associ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KR101715311B1 (ko) 태블릿рс와 도킹스테이션을 이용한 스마트 영상 중계기
WO2022244338A1 (ja)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映像信号処理方法、映像信号出力装置および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CN102780898A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DE102011105874A1 (de) Elektronisches Gerät zur kabellosen Übertragungvon Audio-, Bild- und/oder Videodaten von einem mobilen Abspielgerät auf externe Wiedergabegeräte
CN102638701A (zh) 显示器、影像处理装置以及影像处理方法
WO2020135745A2 (zh) 裸眼 3d 图像的显示方法及显示系统
JP2012165149A (ja) 映像出力装置及び映像出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