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7692A - 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7692A
CN107547692A CN201710938186.9A CN201710938186A CN107547692A CN 107547692 A CN107547692 A CN 107547692A CN 201710938186 A CN201710938186 A CN 201710938186A CN 107547692 A CN107547692 A CN 107547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
period
addres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81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47692B (zh
Inventor
饶铖
姜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381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7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7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47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系统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与第二系统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为默认IP地址和端口号;第一系统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第二系统发送协商信息,所述协商信息中携带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第二系统判断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是否可以通信,如果可以通信,则向所述第一系统发送协商通过信息;第一系统通过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与所述第二系统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建立成功,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进行通信测试,以确定所述第二通信连接的正常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因为产品形态、芯片方案等不同,导致终端设备使用的操作系统存在差异。当操作系统间要进行数据交换时,双系统通信就成为必要,而在双系统通信中,如何能建立稳定、安全的连接,对双系统通信而言至关重要。
在视讯领域,伴随OTT技术、宽带技术等不断革新,视讯终端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对融合终端的需求出现井喷式爆发。用户在体验新技术带来便捷的同时,对融合终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融合终端制造厂商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增加用户体验,更是不断精心打磨产品。
传统双系统通信方式需要提前预置好通信的IP和端口号,然后进行连接。然而平台与融合终端设备的交互、第三方设备与融合终端的通信等,都可能会与双系统通信预置好的IP或端口号冲突,进而影响终端设备的相关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双系统在预置好的IP地址和端口号被占用的情况下就无法进行通信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需要变更双系统之间用于通信的IP地址和端口号时,第一系统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与第二系统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为默认IP地址和端口号;
第一系统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第二系统发送协商信息,所述协商信息中携带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
第二系统判断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是否可以通信,如果可以通信,则向所述第一系统发送协商通过信息;
第一系统通过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与所述第二系统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建立成功,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进行通信测试,以确定所述第二通信连接的正常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系统,用于在需要变更双系统之间用于通信的IP地址和端口号时,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与第二系统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第二系统发送协商信息,所述协商信息中携带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通过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与第二系统建立第二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二系统进行通信测试,所述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为默认IP地址和端口号;
第二系统,用于在需要变更双系统之间用于通信的IP地址和端口号时,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与第一系统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接收第一系统发送的协商信息,判断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是否可以通信,如果可以通信,则向所述第一系统发送协商通过信息,通过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与第一系统建立第二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一系统进行通信测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两个系统之间配置新的IP地址和端口号,使两个系统之间可以通过新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进行通信,使得两个系统在原IP地址和端口号被占用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通信,避免了两个系统无法通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当需要变更双系统之间用于通信的IP地址和端口号时,第一系统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与第二系统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为默认IP地址和端口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是终端内的两个系统之间默认用于通信的IP地址和端口号,由于外部通信的增多,容易造成外部通信与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的冲突,这时需要对系统之间用于通信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进行变更,第一系统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与第二系统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S102,第一系统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第二系统发送协商信息,所述协商信息中携带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为外部设备或用户修改后的IP地址和端口,通过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终端中的两个系统之间可以流畅的进行通信,避免外部通信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在所述第一系统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第二系统发送协商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系统设置第一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一等待时间之内接收到协商通过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一等待时间;或者,
如果在所述第一等待时间之内未接收到协商通过消息,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在建立新通信连接时造成过长的等待时间,第一系统可以设置第一等待时间,通过该第一等待时间判断是否继续等待第二系统的响应:如果在第一等待时间之内接收到协商通过信息,则取消第一等待时间;如果在第一等待时间之内未接收到协商通过消息,或接收到协商失败消息,则继续使用第一通信连接与第二系统进行通信。
步骤S103,第二系统判断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是否可以通信,如果可以通信,则向所述第一系统发送协商通过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系统,因此系统之间并不清楚另外的系统已使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即第二系统可能正在使用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因此第一系统发送的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第二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判断,如果可以使用,则向第一系统发送协商通过信息,如果不能使用,则终止该次协商。
需要指出的是,在所述向所述第一系统发送协商通过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二系统设置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第二等待时间内接收到第二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则取消所述第二等待时间;或者,
如果在第二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二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步骤S104,第一系统通过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与所述第二系统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协商通过之后,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即放弃了第一通信连接,因此,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需要通过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过程中,第一系统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以及,
第二系统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步骤S105,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建立成功,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进行通信测试,以确定所述第二通信连接的正常通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连接建立之后,为了确定第二通信连接的正常通信,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会进行通信测试,如果通信测试通过,则第二通信连接正常,如果通信测试失败,则第二通信连接异常。
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进行通信测试的过程中,第一系统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以及,
第二系统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两个系统之间配置新的IP地址和端口号,使两个系统之间可以通过新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进行通信,使得两个系统在原IP地址和端口号被占用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通信,避免了两个系统无法通信的问题。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系统201,用于在需要变更双系统之间用于通信的IP地址和端口号时,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与第二系统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第二系统发送协商信息,所述协商信息中携带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通过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与第二系统建立第二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二系统进行通信测试,所述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为默认IP地址和端口号;
第二系统202,用于在需要变更双系统之间用于通信的IP地址和端口号时,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与第一系统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接收第一系统发送的协商信息,判断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是否可以通信,如果可以通信,则向所述第一系统发送协商通过信息,通过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与第一系统建立第二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一系统进行通信测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是终端内的两个系统之间默认用于通信的IP地址和端口号,由于外部通信的增多,容易造成外部通信与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的冲突,这时需要对系统之间用于通信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进行变更,第一系统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与第二系统建立通信连接。
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为外部设备或用户修改后的IP地址和端口,通过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终端中的两个系统之间可以流畅的进行通信,避免外部通信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
第一系统还用于在发送协商信息之后,设置第一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一等待时间之内接收到协商通过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一等待时间;或者,
如果在所述第一等待时间之内未接收到协商通过消息,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为了避免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在建立新通信连接时造成过长的等待时间,第一系统可以设置第一等待时间,通过该第一等待时间判断是否继续等待第二系统的响应:如果在第一等待时间之内接收到协商通过信息,则取消第一等待时间;如果在第一等待时间之内未接收到协商通过消息,或接收到协商失败消息,则继续使用第一通信连接与第二系统进行通。
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系统,因此系统之间并不清楚另外的系统已使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即第二系统可能正在使用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因此第一系统发送的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第二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判断,如果可以使用,则向第一系统发送协商通过信息,如果不能使用,则终止该次协商。
需要指出的是,
第二系统还用于在发送所述发送协商通过信息之后,设置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第二等待时间内接收到第二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则取消所述第二等待时间;或者,
如果在第二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二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在协商通过之后,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即放弃了第一通信连接,因此,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需要通过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过程中,
第一系统还用于在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第二系统还用于在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第二通信连接建立之后,为了确定第二通信连接的正常通信,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会进行通信测试,如果通信测试通过,则第二通信连接正常,如果通信测试失败,则第二通信连接异常。
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进行通信测试的过程中,
第一系统还用于在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第二系统还用于在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两个系统之间配置新的IP地址和端口号,使两个系统之间可以通过新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进行通信,使得两个系统在原IP地址和端口号被占用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通信,避免了两个系统无法通信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上述实施例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在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需要变更双系统之间用于通信的IP地址和端口号时,第一系统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与第二系统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为默认IP地址和端口号;
第一系统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第二系统发送协商信息,所述协商信息中携带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
第二系统判断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是否可以通信,如果可以通信,则向所述第一系统发送协商通过信息;
第一系统通过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与所述第二系统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建立成功,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进行通信测试,以确定所述第二通信连接的正常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系统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第二系统发送协商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系统设置第一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一等待时间之内接收到协商通过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一等待时间;或者,
如果在所述第一等待时间之内未接收到协商通过消息,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一系统发送协商通过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二系统设置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第二等待时间内接收到第二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则取消所述第二等待时间;或者,
如果在第二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二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过程中,第一系统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以及,
第二系统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进行通信测试的过程中,第一系统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以及,
第二系统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6.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系统,用于在需要变更双系统之间用于通信的IP地址和端口号时,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与第二系统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第二系统发送协商信息,所述协商信息中携带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通过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与第二系统建立第二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二系统进行通信测试,所述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为默认IP地址和端口号;
第二系统,用于在需要变更双系统之间用于通信的IP地址和端口号时,通过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与第一系统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接收第一系统发送的协商信息,判断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是否可以通信,如果可以通信,则向所述第一系统发送协商通过信息,通过所述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与第一系统建立第二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一系统进行通信测试。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系统还用于在发送协商信息之后,设置第一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一等待时间之内接收到协商通过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一等待时间;或者,
如果在所述第一等待时间之内未接收到协商通过消息,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系统还用于在发送所述发送协商通过信息之后,设置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第二等待时间内接收到第二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则取消所述第二等待时间;或者,
如果在第二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二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建立第二通信连接的过程中,
第一系统还用于在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第二系统还用于在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进行通信测试的过程中,
第一系统还用于在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三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第二系统还用于在每次发送信息之后,都会设置一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息,则取消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如果在所述第二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息,则使用第一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CN201710938186.9A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547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8186.9A CN107547692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8186.9A CN107547692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692A true CN107547692A (zh) 2018-01-05
CN107547692B CN107547692B (zh) 2020-12-15

Family

ID=60967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8186.9A Active CN107547692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769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7611A (zh) * 2018-07-13 2018-12-2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系统间通讯状态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2788549A (zh) * 2021-01-06 2021-05-11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btc组播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8494A1 (en) * 2000-09-12 2007-12-13 Ibrix, Inc. Distributing files across multiple, permissibly heterogeneous, storage devices
US20080216156A1 (en) * 2007-03-02 2008-09-04 Proprietary Controls Systems Corporation Fault tolerant security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304388A (zh) * 2008-06-20 2008-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决ip地址冲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77630A (zh) * 2015-04-30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系统的上网方法及终端
CN108124023A (zh) * 2016-11-29 2018-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地址变化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8494A1 (en) * 2000-09-12 2007-12-13 Ibrix, Inc. Distributing files across multiple, permissibly heterogeneous, storage devices
US20080216156A1 (en) * 2007-03-02 2008-09-04 Proprietary Controls Systems Corporation Fault tolerant security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304388A (zh) * 2008-06-20 2008-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决ip地址冲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77630A (zh) * 2015-04-30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系统的上网方法及终端
CN108124023A (zh) * 2016-11-29 2018-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地址变化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温泽辉: "一种动态切换TCP连接IP地址的实现方法", 《科技信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7611A (zh) * 2018-07-13 2018-12-2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系统间通讯状态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2788549A (zh) * 2021-01-06 2021-05-11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btc组播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2788549B (zh) * 2021-01-06 2022-04-19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btc组播传输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692B (zh) 202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16161B1 (en) Security unit manage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TWI625960B (zh) 主機裝置,用戶端裝置及用於多個用戶端之動態環境之無線對接之方法
JP4945718B2 (ja) 移動体端末内の加入者スマートカードの接点のための動的指定プロセス
CN108040367A (zh) 一种ue位置区域更新方法、接入网实体、ue及核心网实体
US930112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personal network for providing a CPNS service
CN103944750B (zh) 一种绑定网卡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743345B2 (en) Network service extension method and device
EP2391061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master-slave network devices
CN109905900B (zh) 一种中心单元切换的方法以及业务处理装置
CN108667778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绑定方法、终端和物联网设备
CN106255226B (zh) 网络连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89526A (zh) 多系统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TW201509155A (zh) 利用中央發現機構之通訊裝置及其方法
KR2006013167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 통신 설정 방법, 무선 통신 장치,무선 통신 설정 프로그램 및 무선 통신 설정 프로그램 저장매체
CN109548173A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方法及装置
IL27124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7547692A (zh) 一种双系统之间配置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03261A (zh) 热备份方法、第一主用设备、备用设备和通信系统
ES2770322T3 (es) Sistema y método para gestionar canales lógicos para acceder a varios perfiles virtuales en un elemento seguro
CN108513196A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配对方法
ES2755387T3 (es) Método para gestionar varios perfiles en un elemento seguro
CN110061773A (zh) 一种光模块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184843B (zh) 数据转发装置和方法
US816552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wireless devices
JPH0125462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