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7595B - 云资源调度系统、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云资源调度系统、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7595B
CN107547595B CN201610482025.9A CN201610482025A CN107547595B CN 107547595 B CN107547595 B CN 107547595B CN 201610482025 A CN201610482025 A CN 201610482025A CN 107547595 B CN107547595 B CN 1075475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ster
computing node
label information
target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820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47595A (zh
Inventor
莫衍
胡林红
潘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820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7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7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47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资源调度系统、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云资源调度系统中,云控制器可以依据建立虚拟机的请求中的目的标签信息,确定出与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目的集群的目的标签信息能够表明属于该目的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因此可以从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选择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即,在选择宿主计算节点时,首先选择由具有共同性能属性的计算节点组成的目的集群,再从该目的集群中获取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与现有技术中直接从海量的计算节点中获取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相比,大大缩短了选择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创建虚拟机的效率。

Description

云资源调度系统、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虚拟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云资源调度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提高服务器的性能,普遍采用云计算系统。云计算系统由大量的虚拟机构成,这些虚拟机运行所需要的资源(例如CPU、内存等)来自多个计算节点(即服务器)构成的集群。这个集群中的每个计算节点都可以支撑多个虚拟机。
虚拟机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系统,在创建虚拟机时,需要为其分配计算和存储等云资源。由于不同业务类型的虚拟机对宿主计算节点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后台使用恰当的方法,指定最适合虚拟机创建的宿主计算节点所在的位置,这就涉及到宿主计算节点的选择问题。
现有技术中在建立虚拟机时,会从多个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搜索满足虚拟机要求的宿主计算节点,随着集群不断的增多,集群中计算节点的不断增多,使得从多个集群中各计算节点中,搜索满足资源要求的宿主计算节点的时间大大增加,导致创建虚拟机的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资源调度系统、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从多个集群中各计算节点中,搜索满足虚拟机要求的宿主计算节点的时间太长,导致创建虚拟机的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云资源调度系统,包括:
云控制器,用于接收建立虚拟机的请求,所述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包括目的标签信息;依据预先建立的集群与标签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向所述目的集群的目的集群控制器发送虚拟机建立指令,与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表明了属于所述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
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虚拟机建立指令时,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一种云资源调度方法,应用于云控制器,所述云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接收建立虚拟机的请求,所述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包括目的标签信息;
依据预先建立的集群与标签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与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表明属于所述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
向目的集群的目的集群控制器发送虚拟机建立指令,所述虚拟机建立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一种云资源调度装置,应用于云控制器,所述云资源调度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建立虚拟机的请求,所述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包括目的标签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依据预先建立的集群与标签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与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表明了属于所述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
发送模块,用于向目的集群的目的集群控制器发送虚拟机建立指令,所述虚拟机建立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云资源调度系统中,云控制器可以依据建立虚拟机的请求中的目的标签信息,确定出与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目的集群的目的标签信息能够表明属于该目的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因此可以从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选择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即,在选择宿主计算节点时,首先选择由具有共同性能属性的计算节点组成的目的集群,再从该目的集群中获取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与现有技术中直接从海量的计算节点中获取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相比,大大缩短了选择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创建虚拟机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资源调度系统的一种实现方式的大体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资源调度方法的一种实现方式的信令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群控制器依据目的集群调度策略选择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资源调度系统中的云自助服务集群的生成建立虚拟机请求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云控制器的云资源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资源调度系统的内部硬件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云资源调度系统可以应用于云平台。如图1所示,云平台包括:基础云平台1和云自助服务集群2。
基础云平台可以是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集群,是面向管理员及云运维人员的,本申请中将管理员及云运维人员统称为操作员。
基础云平台1可以包括:云控制器11以及一个或多个集群12。
云控制器11可以是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集群。
集群12包括集群控制器121、多个存储节点122、多个计算节点123、网络资源124。
集群控制器121可以是服务器;存储节点122可以是服务器;计算节点123可以是服务器。网络资源124可以包括路由器和网关。
同一集群中的存储节点122的个数可以与计算节点123的个数相同,也可以不同。一般情况下,计算节点123的个数大于存储节点122的个数。123
云控制器11是用于管理集群12的信息;集群控制器121用于管理网络资源124的信息、计算节点123的信息;计算节点123提供了具备硬盘、内存、CPU等物理资源的物理服务器,计算节点12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虚拟机。
云自助服务集群2可以为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集群,是面向用户的平台,可以接收用户的创建虚拟机的请求。
云自助服务集群2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与云控制器11相连;云控制器11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与集群12相连;集群控制器121、多个存储节点122、多个计算节点123、网络资源124之间也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资源调度系统可以采用openstack架构。
下面对图1中云控制器11、集群控制器12之间的信令交互进行说明。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资源调度方法,该云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步骤S201:云控制器11接收建立虚拟机的请求。
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包括目的标签信息。
建立虚拟机的请求还可以包括待建立虚拟机的数量和/或获取虚拟机配置文件的路径信息等等。
当然建立虚拟机的请求也可以不包括虚拟机的配置文件的路径信息,因为该参数可以存储在集群控制器中,或各计算节点中。
云控制器接收的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可以是由操作员发起的,也可以是由用户发起的。如为用户发起的,则需要用户在云自助服务集群中生成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并发送至云控制器。由于是可选择的步骤,因此用虚线框所示,如图2中的步骤S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资源调度方法中,可选择的步骤都用虚线框表示,后续实施例不再赘述。
可选的,云控制器11还可以用于鉴定发起建立虚拟机的请求的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此时,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可以包括用户的密钥。云控制器11在鉴定用户是否为非法用户时,具体用于:步骤S2:将所述目的用户密钥与预先存储的用户密钥相匹配;当相匹配时,确定用户为合法用户。当用户为合法用户时,云控制11可以执行步骤S202。可选的,步骤S3当为非法用户时,可以向云自助服务集群返回用户非法指示。
步骤S202:云控制器11依据预先建立的集群与标签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
与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表明了属于该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
在云控制器11确定出与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后,可以执行步骤S4:向发送建立虚拟机请求的用户,反馈目的集群的IP地址。
步骤S203:云控制器11向目的集群的目的集群控制器发送虚拟机建立指令。
虚拟机建立指令可以为上述建立虚拟机的请求;虚拟机建立指令还可以未上述不包含目的标签信息的建立虚拟机的请求,还也可以是云控制器在确定出与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后,自己生成的。
虚拟机建立指令可以包括待建立虚拟机的数量。
图2中步骤S203在步骤S4之前,步骤S203也可以在步骤S4之后,或两个步骤也可以同时进行。
步骤S204:目的集群控制器121当接收到所述虚拟机建立指令时,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目的集群控制器121可以从目的集群中为待建立虚拟随机选择目的宿主计算节点,因为目的集群中所有计算节点都具有相同的性能属性,均能满足待建立虚拟机的要求。
可选的,目的集群控制器还用于:将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的标识返回至所述云控制器11(如图2中步骤S5),云控制器11返回至云自助服务集群(如图2中步骤S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云资源调度方法中,云控制器可以依据建立虚拟机的请求中的目的标签信息,确定出与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目的集群的目的标签信息能够表明属于该目的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因此可以从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选择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即,在选择宿主计算节点时,首先选择由具有共同性能属性的计算节点组成的目的集群,再从该目的集群中获取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与现有技术中直接从海量的计算节点中获取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相比,大大缩短了选择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创建虚拟机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云控制器(云控制器为图1中所示的,且具有图2中所描述的云控制器的功能)在建立集群与标签信息对应关系时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云控制器在建立集群与标签信息对应关系时,具体用于:
依据属于该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确定该集群的标签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待建立的虚拟机所需要的宿主计算节点的性能属性不同,由于集群的标签信息用于表明属于该集群的各计算节点共有的性能属性,因此,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待建立的虚拟机所需要的集群12(如图1所示)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有多个集群,每一集群的标签信息不同。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云控制器依据属于该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确定该集群的标签信息的多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具体如下:
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当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处理进程的速度信息均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高性能标签信息。
上述处理进程的速度信息可以由计算节点中的CPU类型、磁盘类型和/或硬盘的类型确定的。上述预设条件可以是对CPU的类型、磁盘类型和/或硬盘类型的限定。当计算节点的CPU类型和/或硬盘的类型与预设条件中的CPU类型、磁盘类型和/或硬盘类型相匹配,则说明满足该预设条件。
例如,CPU的类型为Intel(R)Xeon(R)CPU E5-2640 0@3.0GHz,磁盘用的是300*6GB的raid10,硬盘用的是SSD(Solid State Drives,固态硬盘)盘,则集群的标签信息为高性能标签信息。
该集群可以应用于以下应用场景,例如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读写频率较高的收发邮件场景。若待建立的虚拟机用于收发邮件,则该待建立的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可以为该集群下的一计算节点。
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当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均具有安全镜像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安全标签信息。
安全镜像是指将计算节点中磁盘中的数据进行加固后,备份至另一磁盘中,例如在磁盘中的数据上作密码防护的加固,网络策略的加固,和/或日志审计的加固等等。当计算节点中硬盘数据被黑客攻击损坏或更改后,可以使用备份磁盘中的数据对计算节点中硬盘的数据进行恢复,或直接使用备份磁盘中的数据。由于备份磁盘中的数据已经进行了加固,因此黑客很难对备份磁盘中的数据进行更改或损坏,从而使得该集群中各个计算节点的安全可靠性较高。
该集群可以应用于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场景,例如财经或人事应用场景,在一个公司中财经信息和人事信息都很重要,若待建立的虚拟机用于存储财经信息或人事信息,则该待建立的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可以为该集群下的一计算节点。
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当所述集群的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大于等于预设流量值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流量标签信息。
网络资源124可以包括路由器和网关,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是指在路由器和网关当前所使用的流量,即该集群中各计算节点使用流量总和。
预设流量值可以为1万兆流量值,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值,具体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第四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依据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处理器架构类型,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相应架构标签信息。
处理器架构类型可以包括i386或x86_64,其中,i386对应32位宿主计算节点,x86_64对应64位宿主计算节点,因此处理器架构类型也可以包括32位宿主计算节点或64位宿主计算节点。
当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处理器架构类型均为i386或32位宿主计算节点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i386标签信息或32位宿主计算节点标签信息。
当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处理器架构类型均为x86_64或64位宿主计算节点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x86_64标签信息或64位宿主计算节点标签信息。
第五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当所述集群为目标租户的独占集群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所述目标租户标签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有时为了方便某一个部门使用集群,专门为该部门分配一集群,此时该集群即为该部门独占集群。
这种集群通常应用于政府部门。
第六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当所述集群中至少一个计算节点的镜像为普通镜像,所述集群的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小于所述预设流量值,且所述集群为非目标租户独占集群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普通标签信息。
由于集群中每一计算节点都能满足待建立虚拟机的要求,目的集群控制器(图1中所示的,具有图2中描述的目的集群控制器的功能)在接收到虚拟机建立指令后,可以随机从目的集群中获得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为了更加优化目的集群控制器选择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的过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的集群控制器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在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时,具体用于:
依据预先设置的计算节点资源调度策略,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所述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依据预先设置的计算节点资源调度策略,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所述目的宿主计算节点多种可选实现方案:
第一种可选实现方案:
目的集群控制器在依据预先设置的计算节点资源调度策略,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所述目的宿主计算节点时,具体用于:
实时监控所述目的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调度参数。将调度参数满足所述资源调度策略的计算节点,确定为所述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所述调度参数包括:资源剩余量或能耗量或加入所述目的集群的时间顺序。
调度参数不同,资源调度策略不同,当调度参数为资源剩余量时,资源调度策略为将资源剩余量最大的计算节点作为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简称为贪婪策略),或将资源剩余量最小的计算节点作为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简称为节约策略);当调度参数为能耗量时,资源调度策略可以为将能耗最小的计算节点作为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简称为能耗量策略);当调度参数为加入目的集群的时间顺序时,资源调度策略可以为将加入目的集群时间最长的计算节点,作为目的宿主计算节点(即优先使用旧计算节点,可以简称为利旧策略),或将加入目的集群时间最短的计算节点,作为目的宿主计算节点(即优先使用新计算节点,可以简称为利新策略)。
上述资源剩余量可以是通过CPU、内存和磁盘综合比例计算获得的,也可以是指“1-CPU的占用率”或“1-内存的使用率”或“1-磁盘占用率”。
调度参数有多种,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可以依据不同的调度参数确定目的宿主计算节点。基于此,操作员可以在目的宿主计算节点资源调度策略选择界面中选择当前应用场景所需要的资源调度策略,将操作员选择的资源调度策略称为目的节点资源调度策略。目的集群控制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节点资源调度策略,实时监控各计算节点中与目的节点资源调度策略对应的调度参数,具体的,可以参见以下步骤:
目的集群控制器在实时监控所述目的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调度参数时,具体用于:
确定目的宿主计算节点资源调度策略选择界面中,用户选择或输入的目的节点资源调度策略;实时监控所述目的集群中各计算节点中,与所述目的节点资源调度策略对应的调度参数。
第二种可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在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时,具体用于:
记录前一虚拟机的宿主计算节点的标识;依据轮询计算节点的顺序,将所述前一虚拟机的宿主计算节点的下一计算节点,确定为所述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假设目的集群中包括5个计算节点,分别为计算节点A、计算节点B、计算节点C、计算节点D、计算节点E,且轮询计算节点的顺序为计算节点A、计算节点B、计算节点C、计算节点D、计算节点E,依次循环。当前待建立的虚拟机为3个,分别为虚拟机1、虚拟机2和虚拟机3。当目的集群控制器依据前一建立虚拟机指令,在计算节点C中建立了一虚拟机,目的计算控制器依据当前建立虚拟机指令,则需要在计算节点D、计算节点E和计算节点A中分别建立虚拟机1、虚拟机2、虚拟机3,此时这种轮询方式是针对每一虚拟机进行轮询。如果是针对每一建立虚拟机的请求进行轮询,则目的计算控制器依据当前建立虚拟机指令,则需要在计算节点D建立虚拟机1、虚拟机2以及虚拟机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目的集群控制器选择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的过程,如图3所示,集群12(如图1所示)中的集群控制器121可以依据上述轮询策略、利旧策略、利新策略、贪婪策略、节约策略、能耗量策略中的一种从该集群12中选择目的宿主计算节点。如图3所示的计算节点31为集群12确定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从图3中可以看出计算节点31中包括3个虚拟机,分别为虚拟机01、虚拟机02和虚拟机03(当然计算节点31也可以不包括虚拟机,或者包括一个或多个虚拟机,本申请实施例只是举例说明,并不对目的宿主计算节点中虚拟机的个数进行限定),当然计算节点31是从多个计算节点123中选择的。
可以理解的是,当集群中的虚拟机运行后,集群控制器可以根据该集群的运行情况,按照具体的业务负载情况或者计算节点能耗情况,闲时进行迁移,例如,当计算节点A的负载(CPU占用率或内存利用率或磁盘占用率、能耗)超过90%时,可以将计算节点A中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机迁移至负载或能耗量小于50%的计算节点B上。即集群中各个计算节点的负载(DPM)或能耗量(DPS)可能不均衡,为了使各个计算节点的负载或能耗量均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的集群控制器(如图1所示的,且具体有图2中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功能)还可以用于:
实时监控所述目的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资源利用数据。所述资源利用数据包括CPU占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占用率和能耗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资源利用数据可以为通过CPU、内存和磁盘综合比例计算获得的,也可以是CPU占用率或内存使用率或磁盘占用率。
确定出当前资源利用数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源计算节点,以及当前资源利用数据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目标计算节点。
将所述源计算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虚拟机迁移至所述目标计算节点。
当云资源调度系统或方法是基于openstack架构时,可以通过增加openstack的livemigrate api接口,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个集群中各计算节点中的负载或能耗量均衡。
图1所示的云控制器接收的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可以是由操作员发起的,也可以是由用户发起的。如为用户发起的,则需要用户在面向用户的云自助服务集群中建立该请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资源调度系统还可以包括云自助服务集群,此时云资源调度系统的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如图2中所示的云自助服务集群执行的生成建立虚拟机的请求的详细过程可以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资源调度系统中的云自助服务集群的生成建立虚拟机请求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401:显示集群资源调度策略选择界面。
集群资源调度选择界面上可以显示有CPU类型、磁盘类型和/或硬盘的类型;原生镜像、安全镜像;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值;64位宿主计算节点、32位宿主计算节点;部门名称,等等。
步骤S402:确定所述集群资源调度策略选择界面中,用户输入或选择的目的集群资源调度策略。
例如,用户在CPU类型上选择或输入Intel(R)Xeon(R)CPU E5-2640 0@3.0GHz;在磁盘类型上选择或输入300*6GB的raid10;硬盘类型上选择或输入SSD盘;目的集群资源调度策略是指:CPU类型为Intel(R)Xeon(R)CPU E5-2640 0@3.0GHz,磁盘类型为300*6GB的raid10,硬盘类型为SSD盘。
当用户选择64位宿主计算节点或32位宿主计算节点时,目的集群资源调度策略是指64位宿主计算节点或32位宿主计算节点。
当然用户也可以选择或输入其他参数信息。
步骤S403:依据所述目的集群资源调度策略生成目的标签信息。
当目的集群资源调度策略包括CPU类型为Intel(R)Xeon(R)CPU E5-26400@3.0GHz;磁盘类型为300*6GB的raid10;硬盘类型为SSD盘时,目的标签信息为高性能标签信息。
当目的集群资源调度策略包括64位宿主计算节点,则目的标签信息为64位架构标签信息。
步骤S404:生成包含所述目的标签信息的建立虚拟机请求。
由于不同的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不同,优选的,当用户在集群资源调度选择界面选择或输入某一标签信息对应的参数后,且依据该参数已经能够确定标签信息时,将其他标签信息对应的参数设置为不可操作,例如用灰色显示。
仍以上述高性能标签信息为例,如果用户已经输入或选择了CPU类型为Intel(R)Xeon(R)CPU E5-2640 0@3.0GHz;在磁盘类型为300*6GB的raid10;硬盘类型为SSD盘。则将其他参数设置为不可操作,例如可将部门名称、安全镜像设置为不可操作。优选的,可以将这些不可操作的参数设置为灰色,以提示用户当前不可操作。
建立虚拟机请求中可以包括用户密钥,也可以不包括,本申请并不对建立虚拟机请求中携带的参数作具体限定。
步骤S405:将所述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发送至所述云控制器。
如图4所示的云自助服务集群还可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具体步骤如下:
接收到目的用户登录请求时,获取所述目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当所述目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匹配时,触发显示所述集群资源调度策略选择界面。
例如用户在云自助服务集群的登录界面中,输入登录名A和密码A,云自助服务集群中存储有各个合法用户的登录名和密码的对应关系,如果云自助服务集群存储有登录名A,且记录的登录名A的密码与用户输入的密码相同,则确定当前登录的用户为合法用户,此时可以显示所述集群资源调度策略选择界面。否则,可以生成用户非法或登录名错误或密码错误的指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集群控制器的云资源调度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云控制器发送的虚拟机建立指令;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其中,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可以包括:
依据预先设置的计算节点资源调度策略,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所述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云自助服务集群的云资源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显示集群资源调度策略选择界面;确定所述集群资源调度策略选择界面中,用户输入或选择的目的集群资源调度策略;依据所述目的集群资源调度策略生成目的标签信息;生成包含所述目的标签信息的建立虚拟机请求;将所述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发送至所述云控制器,所述目的标签信息是所述云控制器依据预先建立的集群与标签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的依据,以便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资源调度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云资源调度装置与上文描述的云资源调度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云控制器的云资源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云资源调度装置包括:接收模块501、获取模块502以及发送模块503,其中: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建立虚拟机的请求,所述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包括目的标签信息。
获取模块502,用于依据预先建立的集群与标签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
与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表明了属于该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
发送模块503,用于向目的集群的目的集群控制器发送虚拟机建立指令,所述虚拟机建立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云资源调度装置中,获取模块502可以依据建立虚拟机的请求中的目的标签信息,确定出与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目的集群的目的标签信息能够表明属于该目的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因此可以从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选择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即,在选择宿主计算节点时,首先选择由具有共同性能属性的计算节点组成的目的集群,再从该目的集群中获取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与现有技术中直接从海量的计算节点中获取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相比,大大缩短了选择目的宿主计算节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创建虚拟机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云控制器的云资源调度装置中确定集群标签信息的模块。该模块为确定模块,确定模块用于依据属于该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确定该集群的标签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应用于云控制器的云资源调度装置中确定模块的几种可选结构,具体如下:
第一种确定模块的可选结构如下:
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处理进程的速度信息均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高性能标签信息。
第二种确定模块的可选结构如下:
确定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均具有安全镜像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安全标签信息。
第三种确定模块的可选结构如下:
确定模块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集群的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大于等于预设流量值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流量标签信息。
第四种确定模块的可选结构如下:
确定模块包括:第四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处理器架构类型,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相应架构标签信息。
第五种确定模块的可选结构如下:
确定模块包括: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集群为目标租户的独占集群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所述目标租户标签信息。
第六种确定模块的可选结构如下:
确定模块包括: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集群中至少一个计算节点的镜像为普通镜像,所述集群的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小于所述预设流量值,且所述集群为非目标租户独占集群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普通标签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集群控制器的云资源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云资源调度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控制器发送的虚拟机建立指令。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其中,确定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依据预先设置的计算节点资源调度策略,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所述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云自助服务集群的云资源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云资源调度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集群资源调度策略选择界面;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集群资源调度策略选择界面中,用户输入或选择的目的集群资源调度策略;第一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目的集群资源调度策略生成目的标签信息;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含所述目的标签信息的建立虚拟机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发送至所述云控制器,所述目的标签信息是所述云控制器依据预先建立的集群与标签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的依据,以便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云资源调度系统的硬件架构,如图6所示。
云控制器11包括多个服务器61,服务器61中包括存储器611和处理器612。
存储器611用于存储集群与标签信息对应关系以及处理器612调用的程序。处理器612用于接收建立虚拟机的请求,以及从存储器611中获得与所述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向所述目的集群的目的集群控制器发送虚拟机建立指令。
处理器611和存储器612之间可以通过数据总线连接。
目的集群控制器121包括存储器62和处理器63。处理器63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虚拟机建立指令时,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存储器62用于存储数据,例如资源调度策略,记录有计算节点的标识与虚拟机标识的对应关系。
处理器62和存储器63之间可以通过数据总线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云资源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云控制器,用于接收建立虚拟机的请求,所述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包括目的标签信息;依据预先建立的集群与标签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向所述目的集群的目的集群控制器发送虚拟机建立指令,所述对应关系包含至少两个集群,任意两个集群的标签信息不同,与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表明了属于所述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同一集群中所有计算节点具有相同的性能属性;所述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至少包括安全标签信息、流量标签信息、目标租户标签信息与普通标签信息;
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虚拟机建立指令时,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所述云控制器在建立集群与标签信息对应关系时,用于依据属于所述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并具体用于:
当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均具有安全镜像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安全标签信息;所述安全镜像是指将计算节点中磁盘中的数据进行加固后,备份至另一磁盘中;
和/或,当所述集群的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大于等于预设流量值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流量标签信息;所述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是指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使用流量总和;
和/或,当所述集群为目标租户的独占集群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所述目标租户标签信息;
和/或,当所述集群中至少一个计算节点的镜像为普通镜像,所述集群的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小于所述预设流量值,且所述集群为非目标租户独占集群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普通标签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云资源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还包括高性能标签信息和架构标签信息,所述云控制器在依据属于所述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时,还具体用于:
当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处理进程的速度信息均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高性能标签信息;
和/或,依据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处理器架构类型,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相应架构标签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云资源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在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时,具体用于:
依据预先设置的计算节点资源调度策略,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所述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云资源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在依据预先设置的计算节点资源调度策略,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所述目的宿主计算节点时,具体用于:
实时监控所述目的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调度参数,所述调度参数包括:资源剩余量或能耗量或加入所述目的集群的时间顺序;
将调度参数满足所述资源调度策略的计算节点,确定为所述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云资源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在实时监控所述目的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调度参数时,具体用于:
确定目的宿主计算节点资源调度策略选择界面中,用户选择或输入的目的节点资源调度策略;
实时监控所述目的集群中各计算节点中,与所述目的节点资源调度策略对应的调度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云资源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在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时,具体用于:
记录前一虚拟机的宿主计算节点的标识;
依据轮询计算节点的顺序,将所述前一虚拟机的宿主计算节点的下一计算节点,确定为所述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云资源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还用于:
实时监控所述目的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资源利用数据,所述资源利用数据包括CPU占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占用率和能耗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确定出当前资源利用数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源计算节点,以及当前资源利用数据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目标计算节点;
将所述源计算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虚拟机迁移至所述目标计算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云资源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云自助服务集群,所述云自助服务集群用于:
显示集群资源调度策略选择界面;
确定所述集群资源调度策略选择界面中,用户输入或选择的目的集群资源调度策略;
依据所述目的集群资源调度策略生成目的标签信息;
生成包含所述目的标签信息的建立虚拟机请求;
将所述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发送至所述云控制器。
9.一种云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云控制器,所述云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接收建立虚拟机的请求,所述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包括目的标签信息;
依据预先建立的集群与标签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与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表明了属于所述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所述对应关系包含至少两个集群,任意两个集群的标签信息不同,同一集群中所有计算节点具有相同的性能属性;所述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至少包括安全标签信息、流量标签信息、目标租户标签信息与普通标签信息;
向目的集群的目的集群控制器发送虚拟机建立指令,所述虚拟机建立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在建立集群与标签信息对应关系时,依据属于所述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其中包括:
当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均具有安全镜像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安全标签信息;所述安全镜像是指将计算节点中磁盘中的数据进行加固后,备份至另一磁盘中;
和/或,当所述集群的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大于等于预设流量值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流量标签信息;所述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是指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使用流量总和;
和/或,当所述集群为目标租户的独占集群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所述目标租户标签信息;
和/或,当所述集群中至少一个计算节点的镜像为普通镜像,所述集群的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小于所述预设流量值,且所述集群为非目标租户独占集群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普通标签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云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还包括高性能标签信息和架构标签信息,所述依据属于所述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还包括:
当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处理进程的速度信息均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高性能标签信息;
和/或,依据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处理器架构类型,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相应架构标签信息。
11.一种云资源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云控制器,所述云资源调度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建立虚拟机的请求,所述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包括目的标签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依据预先建立的集群与标签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与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表明了属于所述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所述对应关系包含至少两个集群,任意两个集群的标签信息不同,同一集群中所有计算节点具有相同的性能属性;所述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至少包括安全标签信息、流量标签信息、目标租户标签信息与普通标签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目的集群的目的集群控制器发送虚拟机建立指令,所述虚拟机建立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目的集群控制器从所述目的集群中的各计算节点中,确定出待建立虚拟机的目的宿主计算节点;
确定模块,用于依据属于所述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均具有安全镜像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安全标签信息;所述安全镜像是指将计算节点中磁盘中的数据进行加固后,备份至另一磁盘中;
和/或,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集群的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大于等于预设流量值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流量标签信息;所述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是指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使用流量总和;
和/或,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集群为目标租户的独占集群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所述目标租户标签信息;
和/或,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集群中至少一个计算节点的镜像为普通镜像,所述集群的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小于所述预设流量值,且所述集群为非目标租户独占集群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普通标签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云资源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还包括高性能标签信息和架构标签信息,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处理进程的速度信息均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高性能标签信息;
和/或,第四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处理器架构类型,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相应架构标签信息。
13.一种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集群与标签信息对应关系以及处理器调用的程序,所述对应关系包含至少两个集群,任意两个集群的标签信息不同,同一集群中所有计算节点具有相同的性能属性;所述集群对应的标签信息至少包括安全标签信息、流量标签信息、目标租户标签信息与普通标签信息;
处理器用于接收建立虚拟机的请求,所述建立虚拟机的请求包括目的标签信息;以及从存储器中获得与所述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目的集群,向所述目的集群的目的集群控制器发送虚拟机建立指令;
所述云控制器在建立集群与标签信息对应关系时,用于依据属于所述集群的各计算节点所共有的性能属性,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并具体用于:
当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均具有安全镜像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安全标签信息;所述安全镜像是指将计算节点中磁盘中的数据进行加固后,备份至另一磁盘中;
和/或,当所述集群的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大于等于预设流量值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流量标签信息;所述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是指所述集群中各计算节点使用流量总和;
和/或,当所述集群为目标租户的独占集群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所述目标租户标签信息;
和/或,当所述集群中至少一个计算节点的镜像为普通镜像,所述集群的网络资源的网络流量小于所述预设流量值,且所述集群为非目标租户独占集群时,确定所述集群的标签信息为普通标签信息。
CN201610482025.9A 2016-06-27 2016-06-27 云资源调度系统、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547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2025.9A CN107547595B (zh) 2016-06-27 2016-06-27 云资源调度系统、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2025.9A CN107547595B (zh) 2016-06-27 2016-06-27 云资源调度系统、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595A CN107547595A (zh) 2018-01-05
CN107547595B true CN107547595B (zh) 2021-05-25

Family

ID=60962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82025.9A Active CN107547595B (zh) 2016-06-27 2016-06-27 云资源调度系统、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75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6415A (zh) * 2018-03-16 2022-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方法、装置和主节点
CN108762891A (zh) * 2018-06-06 2018-11-0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平台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0688193B (zh) * 2018-07-04 2023-05-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磁盘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9344011B (zh) * 2018-10-22 2022-03-0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09739614A (zh) * 2018-11-22 2019-05-10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机新建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032135A (zh) * 2019-12-24 2021-06-25 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图生产系统及其方法
CN113344311A (zh) * 2020-03-03 2021-09-03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及电子设备
CN111427678A (zh) * 2020-03-23 2020-07-17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诊断云平台中的虚拟化资源调度系统、方法
CN113032107B (zh) * 2021-05-24 2022-05-10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数据库的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05449B (zh) * 2021-09-30 2024-04-05 杭州阿里云飞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计算资源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2789A (zh) * 2013-09-18 2014-05-21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云服务资源自动分配方法和系统
CN104010028A (zh) * 2014-05-04 2014-08-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云平台下性能加权的虚拟资源动态管理策略方法
CN104753977A (zh) * 2013-12-26 2015-07-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模糊聚类的地震处理解释基础设施云资源调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3408A (zh) * 2013-11-29 2015-06-0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OpenStack云计算管理平台建立虚拟机实例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70339B (zh) * 2014-03-06 2017-12-1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11182185B2 (en) * 2014-06-27 2021-11-23 Vmware, Inc. Network-based signaling to control virtual machine placement
CN105653372B (zh) * 2015-12-30 2019-03-29 中电科华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云平台实现多虚拟化混合管理与调度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2789A (zh) * 2013-09-18 2014-05-21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云服务资源自动分配方法和系统
CN104753977A (zh) * 2013-12-26 2015-07-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模糊聚类的地震处理解释基础设施云资源调度方法
CN104010028A (zh) * 2014-05-04 2014-08-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云平台下性能加权的虚拟资源动态管理策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集群资源模糊聚类划分模型";那丽春;《计算机工程》;20120528;正文第1-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595A (zh) 2018-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7595B (zh) 云资源调度系统、方法及装置
US11442790B2 (en) Resource scheduling system, method and server for ensuring high availability of services
US20200364608A1 (en) Communicating in a feder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
CN109800160B (zh) 机器学习系统中的集群服务器故障测试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7534570A (zh) 虚拟化网络功能监控
CN110784515B (zh) 基于分布式集群的数据存储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US10439957B1 (en) Tenant-base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US10021111B2 (en) Location based authentication of users to a virtual machine in a computer system
EP3442201B1 (en) Cloud platform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cloud platform
CN111628941A (zh) 一种网络流量的分类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0303678B2 (en) Application resiliency management using a database driver
US8543680B2 (en) Migrating device management between object managers
CN106533961B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90004844A1 (en) Cloud platform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cloud platform
CN106406980B (zh) 一种虚拟机的部署方法和装置
US104694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sioning of resources to support applications and their varying demands
CN106487903A (zh) 一种基于虚拟化的SaaS云平台的节点选取方法及系统
US9317355B2 (en) Dynamically determining an external systems management application to report system errors
CN107426012B (zh) 一种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故障恢复方法及其装置
US10067778B2 (en) Management system,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virtual machines
CN102868594B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221847B (zh) 监控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757093B1 (en) Identification of runtime credential requirements
US11799796B1 (en) Closed loop change management for cloud-based systems
CN111767152A (zh) 探测资源闲置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