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7472A - 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7472A
CN107547472A CN201610476148.1A CN201610476148A CN107547472A CN 107547472 A CN107547472 A CN 107547472A CN 201610476148 A CN201610476148 A CN 201610476148A CN 107547472 A CN107547472 A CN 107547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fid
network side
user terminal
authentication device
label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61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冬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761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74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7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4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系统,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其中用户终端在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后,将读取出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认证装置以便进行认证,在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返回认证成功指示的情况下,允许用户进行相应的操作,同时在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发送的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后,将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写入RFID电子标签,以便对RFID电子标签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动态更新。本发明通过利用RFID电子标签进行动态认证,从而实现了同一用户终端可针对不同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与切换。

Description

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网集群对讲机认证的方式存在如下缺陷和不足:
1.目前PTT(Push To Talk,一按即通)客户端登录时,通过对客户端烧录的用户帐号,进行身份认证。如需不同身份用户使用同一终端,无法区别认证。
2.如同一台终端需要切换用户,需进行烧录来改变客户端中原有的用户帐号,非常不便。
3.如终端遗失,无法判定真实使用者的身份,有较高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系统,通过利用RFID电子标签进行用户身份识别,从而实现了同一用户终端可针对不同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与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包括:
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
将读取出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认证装置以便进行认证;
在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返回认证成功指示的情况下,允许用户进行相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读取出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认证装置以便进行认证后,还包括:
在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发送的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后,将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写入RFID电子标签,以便对RFID电子标签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动态更新。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RFID电子标签出现在读取区域后,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RFID电子标签出现在读取区域包括:
在光线感应器检测到RFID读取区域的覆盖程度超过预定值时,判断RFID电子标签出现在读取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返回认证失败指示的情况下,拒绝用户进行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用户终端,包括RFID读写模块、接口模块和认证管理模块,其中:
RFID读写模块,用于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
接口模块,用于将读取出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认证装置以便进行认证;
认证管理模块,用于在接口模块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返回认证成功指示的情况下,允许用户进行相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RFID读写模块还用于在接口模块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发送的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后,将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写入RFID电子标签,以便对RFID电子标签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动态更新。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终端还包括光线感应器,其中:
光线感应器,用于在检测到RFID电子标签出现在读取区域后,触发RFID读写模块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线感应器具体在检测到RFID读取区域的覆盖程度超过预定值时,判断RFID电子标签出现在读取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认证管理模块还用于在接口模块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返回认证失败指示的情况下,拒绝用户进行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系统,包括网络侧认证装置、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户终端,其中:
网络侧认证装置,用于对用户终端上报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认证,在认证成功后向用户终端返回认证成功指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侧认证装置还用于在认证成功后,对用户终端上报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更新处理,以生成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并将电子标签更新信息下发给用户终端,以便对RFID电子标签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动态更新。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侧认证装置还用于在认证失败后向用户终端返回认证失败指示。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用户终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用户终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RFID动态感应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子标签信息动态更新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本发明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1所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由用户终端来执行。其中:
步骤101,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
可选地,在检测到RFID电子标签出现在读取区域后,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
例如,在光线感应器检测到RFID读取区域的覆盖程度超过预定值时,判断RFID电子标签出现在读取区域。
步骤102,将读取出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认证装置以便进行认证。
步骤103,在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返回认证成功指示的情况下,允许用户进行相应的操作,即用户可正常使用该用户终端。
此外,在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返回认证失败指示的情况下,拒绝用户进行操作,即用户无法使用该用户终端。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通过利用RFID电子标签进行用户身份识别,从而实现了同一用户终端可针对不同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与切换。
图2为本发明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步骤201,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
步骤202,将读取出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认证装置以便进行认证。
步骤203,在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发送的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后,将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写入RFID电子标签,以便对RFID电子标签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动态更新。
即,用户在使用RFID电子标签通过认证后,网络侧认证装置将电子标签信息进行更新,并将电子标签更新信息通过用户终端写入RFID电子标签中。从而,即便RFID电子标签被非法复制,由于电子标签信息被动态更新,因此也就无法通过认证。
图3为本发明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用户终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用户终端可包括RFID读写模块301、接口模块302和认证管理模块303。其中:
RFID读写模块301用于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接口模块302用于将读取出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认证装置以便进行认证。认证管理模块303用于在接口模块302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返回认证成功指示的情况下,允许用户进行相应的操作。
此外,认证管理模块303还用于在接口模块302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返回认证失败指示的情况下,拒绝用户进行操作。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RFID的用户终端身份认证方法,通过利用RFID电子标签进行用户身份识别,从而实现了同一用户终端可针对不同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与切换。
可选地,RFID读写模块301还用于在接口模块302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发送的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后,将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写入RFID电子标签,以便对RFID电子标签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动态更新。
图4为本发明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用户终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图4所述实施例相比,除RFID读写模块401、接口模块402和认证管理模块403外,还包括光线感应器404。其中:
光线感应器404用于在检测到RFID电子标签出现在读取区域后,触发RFID读写模块401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
其中,光线感应器404可具体在检测到RFID读取区域的覆盖程度超过预定值时,判断RFID电子标签出现在读取区域。
如图5所示,用户终端上设有RFID读写模块502和光线感应器503,RFID读写模块502处于常闭状态。当RFID电子标签501完全覆盖读取区域时,光线感应器503触发RFID读写模块502开启,采用感应耦合(Inductive Coupling)的方式实现数据读取。
图6为本发明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系统。如图6所示,该系统可包括用户终端601和网络侧认证装置602,其中用户终端601为权利要求3-4中任一项涉及的用户终端。其中:
网络侧认证装置602用于对用户终端601上报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认证,在认证成功后向用户终端601返回认证成功指示。
此外,网络侧认证装置602还用于在认证失败后向用户终端601返回认证失败指示。
可选地,网络侧认证装置602还用于在认证成功后,对用户终端601上报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更新处理,以生成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并将电子标签更新信息下发给用户终端601,以便对RFID电子标签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动态更新。
本发明电子标签信息动态更新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其中:
步骤701,用户终端读取RFID电子标签中的电子标签信息TAG-A。
步骤702,用户终端将读取的电子标签信息TAG-A发送给网络侧认证装置。
步骤703,网络侧认证装置对接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TAG-A进行认证。
步骤704,在认证通过后,网络侧认证装置对电子标签信息TAG-A进行更新,以生成电子标签信息TAG-B。
步骤705,网络侧认证装置将电子标签信息TAG-B下发给用户终端。
步骤706,用户终端将电子标签信息TAG-B写入RFID电子标签中,从而实现对电子标签信息的动态更新。
从而,在用户每次使用RFID电子标签认证成功后,RFID电子标签中的电子标签信息都会被动态更新,由此即使RFID电子标签被非法复制,也能确保系统安全。
本发明可适用于多用户使用同一终端的场景。以巡检人员为例,每天有很多班次,不同班次人员会使用同一对讲机终端,在这种情况下巡检人员可使用电子标签进行认证。
此外,对于安全级别较高的用户,例如公安、消费等,由于需要利用电子标签认证接入,因此就算终端遗失,没有相应电子标签也无法进行认证,或者即便电子标签被复制,原有电子标签动态更新后复制的电子标签也无法进行认证。
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1)认证更加安全:以集群公网对讲机为例,目前的终端都是通过客户端用户帐号进行认证,安全系数较低。本发明采用动态RFID认证,极大增强了认证的安全系数。
2)用户切换方便:以集群公网对讲机为例,目前的帐号更改必须硬件烧录,本发明通过不同电子标签可进行快速切换用户,较现有方法更高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
将读取出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认证装置以便进行认证;
在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返回认证成功指示的情况下,允许用户进行相应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读取出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认证装置以便进行认证后,还包括:
在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发送的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后,将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写入RFID电子标签,以便对RFID电子标签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动态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RFID电子标签出现在读取区域后,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检测RFID电子标签出现在读取区域包括:
在光线感应器检测到RFID读取区域的覆盖程度超过预定值时,判断RFID电子标签出现在读取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返回认证失败指示的情况下,拒绝用户进行操作。
6.一种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读写模块、接口模块和认证管理模块,其中:
RFID读写模块,用于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
接口模块,用于将读取出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认证装置以便进行认证;
认证管理模块,用于在接口模块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返回认证成功指示的情况下,允许用户进行相应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RFID读写模块还用于在接口模块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发送的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后,将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写入RFID电子标签,以便对RFID电子标签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动态更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线感应器,其中:
光线感应器,用于在检测到RFID电子标签出现在读取区域后,触发RFID读写模块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出电子标签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光线感应器具体在检测到RFID读取区域的覆盖程度超过预定值时,判断RFID电子标签出现在读取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认证管理模块还用于在接口模块接收到网络侧认证装置返回认证失败指示的情况下,拒绝用户进行操作。
11.一种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侧认证装置、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其中:
网络侧认证装置,用于对用户终端上报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认证,在认证成功后向用户终端返回认证成功指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网络侧认证装置还用于在认证成功后,对用户终端上报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更新处理,以生成电子标签更新信息,并将电子标签更新信息下发给用户终端,以便对RFID电子标签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动态更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网络侧认证装置还用于在认证失败后向用户终端返回认证失败指示。
CN201610476148.1A 2016-06-27 2016-06-27 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系统 Pending CN1075474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6148.1A CN107547472A (zh) 2016-06-27 2016-06-27 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6148.1A CN107547472A (zh) 2016-06-27 2016-06-27 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472A true CN107547472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961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6148.1A Pending CN107547472A (zh) 2016-06-27 2016-06-27 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747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9994A (zh) * 2018-07-13 2018-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电子标签、控制端及系统
CN111092719A (zh) * 2018-10-23 2020-05-0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数据刷新方法及其系统、支付方法及其系统
WO2022141600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鉴权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6053A (zh) * 2014-07-04 2014-09-24 饶渐平 一种移动售后服务方法
CN104809565A (zh) * 2015-04-24 2015-07-29 柳州市网中网络策划中心 具有信息推送和虹膜识别功能的图书管理系统
CN104992211A (zh) * 2015-07-24 2015-10-21 沈阳工程学院 一种防复制的rfid电子标签系统及其方法
CN105225023A (zh) * 2014-06-26 2016-01-06 黄金富知识产权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第三代公民身份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5023A (zh) * 2014-06-26 2016-01-06 黄金富知识产权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第三代公民身份证系统
CN104066053A (zh) * 2014-07-04 2014-09-24 饶渐平 一种移动售后服务方法
CN104809565A (zh) * 2015-04-24 2015-07-29 柳州市网中网络策划中心 具有信息推送和虹膜识别功能的图书管理系统
CN104992211A (zh) * 2015-07-24 2015-10-21 沈阳工程学院 一种防复制的rfid电子标签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9994A (zh) * 2018-07-13 2018-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电子标签、控制端及系统
CN111092719A (zh) * 2018-10-23 2020-05-0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数据刷新方法及其系统、支付方法及其系统
WO2022141600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鉴权方法及通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1957500A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an authentication function
CN101599129A (zh) 基于标记信息提供服务的方法、对应标记和标记阅读设备
CN107547472A (zh) 基于rfid实现身份认证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系统
CN102171703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执行功能管理的系统和方法以及程序
CN101835157B (zh) 一种双频天线手机
CN205263913U (zh) 一种二维码锁区域门禁系统
CN101002213A (zh) 网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4166917A (zh) Nfc交易事件的通知方法及系统
CN110781474B (zh) 一种自动化卡片认领装置及方法
CN108109251A (zh) 一种基于隐形二维码的门禁系统
CN102572095B (zh) 一种基于指纹的标识信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189445A (zh) 一种基于手机nfc的门禁系统
CN110610566A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访客管理与防非法入侵系统及方法
CN108347730A (zh) 一种无线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162610A (zh) 指纹登陆式实名制虚拟sim卡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8734828A (zh) 云门禁信息验证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201805472U (zh) 一种双频天线手机
CN110287662A (zh) 一种工程机械电子身份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CN105160268A (zh) 数据跟踪及监控系统、智能路由器及其数据跟踪监控方法
CN110011805A (zh) 基于低功耗蓝牙系统的双向认证防伪系统及方法
CN110910133B (zh) 一种具有余额提醒的不可复制的城市一卡通
CN102054205A (zh) 基于射频识别的监考系统及方法
CN104573555B (zh) 用于终端的联系人管理方法及管理装置和终端
CN106296504A (zh) 一种基于nfc的校园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6921102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云的智能互联网信贷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