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7446A -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7446A
CN107547446A CN201710619563.2A CN201710619563A CN107547446A CN 107547446 A CN107547446 A CN 107547446A CN 201710619563 A CN201710619563 A CN 201710619563A CN 107547446 A CN107547446 A CN 107547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user terminal
guarantee
remaining
de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195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森林
李永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195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74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7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获取为至少一个用户终端预配置的保证带宽;当根据所述保证带宽和第一使用带宽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确定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时,计算剩余带宽,该剩余带宽为网络设备为全部用户终端提供的接入通信网络的总带宽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之间的差值;根据剩余带宽,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且扩展的保证带宽不大于剩余带宽。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拓扑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课堂学习、视频电话、看电视或电影、下载等活动。这些上网活动对网络带宽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造成个别用户终端网络流量速率的爆发式增长,从而挤占其他用户终端使用的带宽,造成其他用户终端网络使用体验感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带宽管理功能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
现有的带宽分配方法中,一般根据各个用户终端的带宽配置,按照预设的带宽分配算法为每个用户终端分配一定的带宽,保证各个用户终端的需求。其中,对用户终端进行带宽配置具体为,对该用户终端配置最大带宽和保证带宽。最大带宽为用户终端通信时,其可使用的最大流量速率,设置最大带宽可以防止该用户终端占用其他用户终端的带宽资源。保证带宽为在网络繁忙的情况下仍能保证该用户终端通信的最小流量速率。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带宽分配方法能够保证用户终端的最小流量需求,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用户终端1的最大带宽为100M,保证带宽为50M,用户终端2的最大带宽为60M,保证带宽为20M,现有网络为用户终端提供的总带宽为100M。某一时刻,用户终端1需要50M带宽,用户终端2需要50M带宽。根据现有的带宽分配方法分配带宽,可以首先保证为用户终端1分配50M带宽,为用户终端2分配20M带宽,剩余的30M带宽由用户终端1和用户终端2公平竞争。也就是说,最终用户终端1可能分配到65M带宽,用户终端2分配到35M带宽,即用户终端1所分配的带宽存在富余,用户终端2所分配的带宽不足。可见,根据现有的带宽分配方法进行带宽分配时,用户所分配到的带宽不够合理,带宽利用率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以提高带宽利用率。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宽调整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为在第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获取为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每个用户终端预配置的保证带宽;
当根据所述保证带宽和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确定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时,计算剩余带宽,所述剩余带宽为所述网络设备为全部用户终端提供的接入通信网络的总带宽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剩余带宽,扩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且扩展的保证带宽不大于所述剩余带宽。
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带宽调整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为在第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为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每个用户终端预配置的保证带宽;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保证带宽和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确定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剩余带宽,所述剩余带宽为所述网络设备为全部用户终端提供的接入通信网络的总带宽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之间的差值;
扩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剩余带宽,扩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且扩展的保证带宽不大于所述剩余带宽。
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为在第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获取为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每个用户终端预配置的保证带宽;
当根据所述保证带宽和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确定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时,计算剩余带宽,所述剩余带宽为所述网络设备为全部用户终端提供的接入通信网络的总带宽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剩余带宽,扩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且扩展的保证带宽不大于所述剩余带宽。
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为在第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获取为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每个用户终端预配置的保证带宽;
当根据所述保证带宽和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确定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时,计算剩余带宽,所述剩余带宽为所述网络设备为全部用户终端提供的接入通信网络的总带宽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剩余带宽,扩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且扩展的保证带宽不大于所述剩余带宽。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终端的使用带宽和保证带宽确定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带宽,并根据剩余带宽,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由于保证带宽为在网络繁忙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用户终端通信的最小流量速率,而将剩余带宽合理地分配给第一用户终端,扩展了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使第一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可以相应地提高,从而能够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调整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时的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第一用户终端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调整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调整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能够提高带宽利用率。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调整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为路由器、交换机等包含带宽管理功能的设备。进一步的,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现有的DPI设备。该DPI设备可以理解为应用了深度包检测(Deep PacketInspection,DPI)机制的路由器或交换机。其中,该DPI机制一般包含带宽管理功能。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时的一种场景示意图。在该图中,局域网(图中虚线框内)中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这些用户终端分别通过出口设备与DPI设备相连,并通过该DPI设备连接公网(Internet)。其中,图中的出口设备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图2中的DPI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执行主体的网络设备可以预先为网络中的各个用户终端进行带宽预配置,该带宽预配置包括用户终端的最大带宽和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其中,最大带宽为用户终端通信时可使用的最大流量速率,配置最大带宽可以防止该用户终端占用其他用户终端的带宽资源。保证带宽为在网络繁忙的情况下仍能保证该用户终端通信的最小流量速率。另外,上述对用户终端的带宽预配置可以存储在带宽配置文件中。
初始时,可以为每个用户终端预先配置最大带宽L和保证带宽G。其中,所配置的最大带宽和保证带宽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各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不能大于总带宽B,即B≥∑N Gi。其中,N为网络中的用户终端总数量,Gi为第i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
(2)每个用户终端的最大带宽不得大于总带宽,即B≥Li。其中,Li为第i个用户终端的最大带宽。
(3)每个用户终端的最大带宽需大于保证带宽,即Li≥Gi
其中,总带宽为网络设备为全部用户终端提供的接入通信网络的带宽的总和,即网络物理连接总的最大流量速率。该通信网络可以理解为公网。
在初始配置时,如果各个用户终端之间存在级别之分,则可以根据用户终端的级别,配置具有不同级别的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例如,高级别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高于低级别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如,高级别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高于低级别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比例为10%或20%等值)。针对同一级别的各个用户终端,当用户终端包含的IP地址的数量较多时,可以将该用户终端的最大带宽设置得较大。
在本实施例中,该带宽调整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01~步骤S104:
步骤S101:确定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该第一使用带宽为在第一时刻对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的使用带宽。
其中,用户终端的使用带宽可以理解为用户终端在当前网络中实际使用的带宽。
具体的,可以按照预设的采样周期对用户终端的使用带宽进行采样处理。第一时刻为某个采样时刻。采样周期可以为预设值,例如3秒、5秒等值。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每个用户终端可以使用多个IP地址接入当前网络,而对用户终端的使用带宽进行采样时,通常是按照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进行,因此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确定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步骤2:
步骤1:在第一时刻对某一用户终端在使用各个IP地址接入当前网络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该用户终端在使用各个IP地址接入当前网络时的使用带宽。
步骤2:根据存储的该用户终端与多个IP地址的对应关系以及获取的该用户终端在使用各个IP地址接入当前网络时的使用带宽,确定该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
具体的,上述步骤2可以包括:针对该用户终端,根据存储的该用户终端与多个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用户终端对应的全部IP地址。累加该用户终端在使用每个IP地址接入当前网络时的使用带宽,得到使用带宽的累加和。将得到的使用带宽的累加和作为该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
作为一个例子,已知用户终端1对应的IP地址包括IPa和IPb,用户终端2对应的IP地址包括IPc和IPd。可以获取用户终端1在使用IPa、IPb接入当前网络时的使用带宽,还可以获取用户终端2在使用IPc和IPd接入当前网络时的使用带宽。即用户终端1在使用IPa、IPb接入当前网络时的使用带宽为256kbps、256kbps,用户终端2在使用IPc、IPd接入当前网络时的使用带宽为128kbps和256kbps。此时,将属于用户终端1的全部IP地址对应的使用带宽进行相加处理,得到用户终端1的第一使用带宽为256kbps+256kbps=512kbps,用户终端2的第一使用带宽为128kbps+256kbps=384kbps。
在确定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之后,还可以将该第一使用带宽和第一时刻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以便在后续需要使用该第一使用带宽时可以直接从存储的使用带宽与时刻的对应关系中获取。
步骤S102:获取为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每个用户终端预配置的保证带宽。
具体的,获取每个用户终端预配置的保证带宽时,可以直接从带宽配置文件中获取每个用户终端对应的保证带宽。其中,带宽配置文件中存储有各个用户终端对应的保证带宽。
步骤S103:当根据上述保证带宽和第一使用带宽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确定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时,计算剩余带宽,该剩余带宽为网络设备为全部用户终端提供的接入通信网络的总带宽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之间的差值。
具体的,可以根据保证带宽和第一使用带宽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当各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均等于对应的保证带宽时,将预设级别的用户终端确定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例如,预设级别可以为高级别用户终端。这样可以提高高级别用户终端的带宽,满足高级别用户终端的上网体验。
或者,当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大于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时,将该用户终端确定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
作为一个例子,已知某局域网中包括用户终端1(级别C,级别最低)、用户终端2(级别B)和用户终端3(级别A,级别最高)三个用户终端。这三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分别为10MB、15MB和20MB,这三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分别为10MB、15MB和20MB,则可以确定这三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均等于对应的保证带宽。这时,可以将级别最高的用户终端3确定为第一用户终端,也可以将级别较高的用户终端3和用户终端2均确定为第一用户终端。
如果这三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分别为10MB、20MB和5MB,则可以确定用户终端1的第一使用带宽等于保证带宽,用户终端2的第一使用带宽大于保证带宽,用户终端3的第一使用带宽小于保证带宽。这时,可以将用户终端2确定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
另外,上述总带宽为网络设备为全部用户终端提供的接入通信网络的最大带宽。通信网络可以理解为公网。
由于在初始配置时,各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不大于总带宽,因此可知剩余带宽为不小于零的值。
步骤S104:根据上述剩余带宽,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且扩展的保证带宽不大于上述剩余带宽。
其中,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可以理解为增大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或提高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扩展的保证带宽不大于上述剩余带宽,可以保证各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不大于总带宽。
具体的,在根据上述剩余带宽,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时,可通过多种实施方式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例如,将每个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均增大第一数值;或者,按照预设的用户终端级别与扩展比例的对应关系,扩展每个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其中,第一数值为剩余带宽除以第一用户终端总数量的商值。
在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之后,当扩展后的保证带宽大于第一用户终端的最大带宽时,还应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最大带宽,以使扩展后的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和用户终端的最大带宽满足上述条件(2)和(3)。其中,扩展后的用户终端的最大带宽不小于扩展后的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且不大于总带宽。
例如,用户终端1初始的保证带宽为20MB,最大带宽为50MB。如果用户终端1扩展后的保证带宽为51MB,则此时51MB>50MB,需将最大带宽扩展为落在区间[51MB,总带宽]内的带宽值。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为在网络繁忙时网络设备为用户终端分配的最小流量速率。当提高了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之后,用户终端所分配到的带宽才能更有效地提高。
在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之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扩展后的保证带宽为第一用户终端分配带宽。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扩展后的保证带宽为第一用户终端分配带宽时,可以采用令牌桶算法为用户终端分配带宽。
采用令牌桶算法,根据扩展后的保证带宽为第一用户终端分配带宽时,具体可以为,根据扩展后的保证带宽,调整令牌的存放速率,并按照调整后的存放速率向令牌桶中存放令牌,以使第一用户终端获得调整后的保证带宽。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终端的使用带宽和保证带宽确定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带宽,并根据剩余带宽,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由于保证带宽为在网络繁忙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用户终端通信的最小流量速率,而将剩余带宽合理地分配给第一用户终端,扩展了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使第一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可以相应地提高,从而能够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3中,根据上述保证带宽和第一使用带宽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确定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的步骤,可以包括:
当第一使用带宽与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一大小关系时,将上述用户终端确定为第一用户终端。
其中,第一大小关系可以包括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使用带宽与保证带宽的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比值阈值;
第一使用带宽与保证带宽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阈值。
其中,第一比值阈值可以设置为大于1的值,也可以设置为接近1的值,例如0.9左右的值等。第一差值阈值可以设置为大于0的值,也可以设置为小于0但接近0的值。第一差值阈值的数量级可以根据各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数量级确定,例如,当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为MB级别的数值时,第一差值阈值的数量级也可以确定为MB级别。
进一步的,为了更准确地确定出第一用户终端,当第一使用带宽与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一大小关系时,并且该用户终端使用带宽的变化率大于预设的第一变化率阈值时,将该用户终端确定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3中,根据上述保证带宽和第一使用带宽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确定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的步骤,可以按照图3所示流程示意图进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01~步骤S303:
步骤S301:在第一使用带宽与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一大小关系之后,确定用户终端的第二使用带宽,第二使用带宽为在第一时刻的前一时刻对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其中,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且与第一时刻相邻的采样时刻。
具体的,可以从存储的使用带宽与时刻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第一时刻的前一时刻的使用带宽。
步骤S302:根据第一使用带宽和第二使用带宽,确定用户终端使用带宽的变化率。
具体的,可以采用公式(T1-T2)/T1,确定用户终端使用带宽的变化率。其中,T1为第一使用带宽,T2为第二使用带宽。
步骤S303:当变化率大于预设的第一变化率阈值时,将用户终端确定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
其中,第一变化率阈值为正数值,例如可以取0.1、0.15等值。本实施例中,该变化率可以理解为增长率。
可以理解的是,当使用带宽的变化率大于一个正数值时,认为该用户终端的使用带宽处于不断增大的状态,将该用户终端确定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用户终端,准确性更高。
可见,本实施例可以将第一使用带宽和保证带宽满足第一大小关系,并且使用带宽的增长率大于第一变化率阈值的用户终端,确定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用户终端,从而更准确地确定第一用户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终端的使用带宽也可能比保证带宽小得多。为了进一步提高带宽的利用率,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减小部分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从而增大剩余带宽,以便更多地提高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
具体的,在步骤S103之前,即在计算剩余带宽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和步骤2:
步骤1:当第一使用带宽与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二大小关系时,将该用户终端确定为待缩减保证带宽的第二用户终端。
其中,第二大小关系包括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使用带宽与保证带宽的比值小于预设的第二比值阈值;
第一使用带宽与保证带宽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阈值。
其中,第二比值阈值可以不大于第一比值阈值,第二差值阈值可以不大于第一差值阈值,该条件可以避免出现同一个用户终端既被确定为待缩减保证带宽的第二用户终端,又被确定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第二比例阈值可以设置为大于零、小于1的值。第二差值阈值可以设置为小于0的值。第二差值阈值的数量级可以根据各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数量级确定,例如,当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为MB级别的数值时,第二差值阈值的数量级也可以确定为MB级别。
步骤2:缩减第二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
其中,缩减第二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可以理解为减小第二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或降低第二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
具体的,在缩减第二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时,可以将第二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减小预设百分数,即将第二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减小为G*(1-预设百分数)。其中,预设百分数可以为预设值,该预设值可以为10%~40%之间的值,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值。
进一步的,为了更准确地确定出第二用户终端,当第一使用带宽与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二大小关系时,并且该用户终端使用带宽的变化率小于预设的第二变化率阈值时,将该用户终端确定为第二用户终端。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使用带宽与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二大小关系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步骤3:
步骤1:确定用户终端的第二使用带宽,第二使用带宽为在第一时刻的前一时刻对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其中,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且与第一时刻相邻的采样时刻。
具体的,可以从存储的使用带宽与时刻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第一时刻的前一时刻的使用带宽。
步骤2:根据第一使用带宽和第二使用带宽,确定用户终端使用带宽的变化率。
具体的,可以采用公式(T1-T2)/T1,确定用户终端使用带宽的变化率。其中,T1为第一使用带宽,T2为第二使用带宽。
步骤3:当上述变化率小于预设的第二变化率阈值时,将该用户终端确定为待缩减保证带宽的第二用户终端。
其中,第二变化率阈值为负数值,例如可以取-0.1、-0.15等值。本实施例中,该变化率可以理解为减小率。
可以理解的是,当使用带宽的变化率小于一个负数值时,认为该用户终端的使用带宽处于不断减小的状态,将该用户终端确定为待缩减保证带宽的用户终端,准确性更高。
可见,本实施例可以将第一使用带宽和保证带宽满足第二大小关系,并且使用带宽的减小率小于第二变化率阈值的用户终端,确定为待缩减保证带宽的第二用户终端,从而更准确地确定第二用户终端。
相应的,步骤S103中计算剩余带宽的步骤,可以包括:将总带宽与更新后的各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之间的差值作为剩余带宽。其中,更新后的各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包括没有被缩减的保证带宽和已经被缩减的保证带宽。
可见,本实施例可以在计算剩余带宽之前确定待缩减保证带宽的第二用户终端,并缩减第二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以使计算得到的剩余带宽更多。进而,可以将更多的剩余带宽合理地分配至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带宽,提高带宽利用率。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4,根据上述剩余带宽,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步骤3:
步骤1:判断上述剩余带宽是否不小于第一浮动带宽,第一浮动带宽为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保证带宽与预设的第一百分数的乘积,如果是,则说明剩余带宽足够多,可以用于将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扩展第一浮动带宽,执行步骤2;如果否,则说明剩余带宽不够多,无法用于将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扩展第一浮动带宽,执行步骤3。
当第一用户终端的数量大于一个时,第一浮动带宽可以为各个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保证带宽的和值与预设的第一百分数的乘积。
其中,第一百分数可以为预设值,例如可以为15%、20%等值。
步骤2:将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扩展后的第一保证带宽为第一保证带宽与第一浮动带宽之和。
步骤3:获取第三用户终端的第二保证带宽,并判断第二浮动带宽与上述剩余带宽的和值是否不小于第一浮动带宽,如果不小于,则根据第二浮动带宽,将第二保证带宽进行缩减处理,利用缩减的保证带宽与上述剩余带宽,将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如果小于,则利用上述剩余带宽将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
其中,第三用户终端的级别低于第一用户终端的级别,第二浮动带宽为第二保证带宽与预设的第二百分数的乘积。第二百分数可以为预设值,例如可以为10%~40%之间的值,当然也可以取其他值。
当无法从全部用户终端中确定出级别低于第一用户终端的级别的第三用户终端时,可以直接执行利用上述剩余带宽将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的步骤。
在本步骤中,根据第二浮动带宽,将第二保证带宽进行缩减处理时,具体可以为,将第二保证带宽进行缩减,使缩减的保证带宽为:第一浮动带宽与上述剩余带宽的差值。其中,该差值小于第二浮动带宽。也可以为,将第二保证带宽进行缩减,使缩减后的第二保证带宽为:第二保证带宽与第二浮动带宽之差。
利用缩减的保证带宽与上述剩余带宽,将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时,可以理解为:将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使扩展后的第一保证带宽为第一保证带宽与第一浮动带宽之和。
利用上述剩余带宽将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时,可以将上述剩余带宽全部分配给第一用户终端,也可以将上述剩余带宽中的部分带宽分配给第一用户终端。具体的,利用上述剩余带宽将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的步骤可以为,将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使扩展后的第一保证带宽为第一保证带宽与上述剩余带宽之和。也可以为,将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使扩展后的第一保证带宽为第一保证带宽与目标带宽值之和,目标带宽小于上述剩余带宽。
作为一个例子,已知某局域网中包括用户终端0(级别D)、用户终端1(级别C,)、用户终端2(级别B)、用户终端3(级别A)和用户终端4(级别A)五个用户终端。其中,各个级别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级别A、级别B、级别C、级别D。第一用户终端包括:用户终端3和用户终端2。这四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分别为9MB、10MB、15MB、20MB和22MB。第一百分数取20%,第二百分数取30%。
第一浮动带宽=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第一百分数=(15MB+20MB)*20%=7MB。
如果当前的剩余带宽为10MB,则可以确定剩余带宽不小于第一浮动带宽。这时,可以将用户终端2的保证带宽扩展为:15MB*20%=3MB;将用户终端3的保证带宽扩展为:20MB*20%=4MB。
如果当前的剩余带宽为5MB,则可以确定剩余带宽小于第一浮动带宽。这时,可以从低于用户终端2的级别的用户终端中,确定第三用户终端,例如为用户终端0,得到第二浮动带宽为:
第二浮动带宽=用户终端0的保证带宽*第二百分数=9MB*30%=2.7。
可以确定第二浮动带宽与上述剩余带宽的和值为:2.7MB+5MB=7.7MB。可见,该和值不小于第一浮动带宽7MB。这时,可以将用户终端0的保证带宽减小2MB,将这2MB和上述剩余带宽5MB用于扩展用户终端2和用户终端3的保证带宽。
如果当前的剩余带宽为1MB,则可以确定剩余带宽小于第一浮动带宽。这时,可以从小于用户终端2的级别的用户终端中,确定第三用户终端,例如为用户终端0和用户终端1,得到第二浮动带宽为:
第二浮动带宽=(用户终端0+用户终端1)的保证带宽*第二百分数=(9MB+10MB)*30%=5.7。
可以确定第二浮动带宽与上述剩余带宽的和值为:5.7MB+1MB=6.7MB。可见,该和值小于第一浮动带宽7MB。这时可以利用剩余带宽1MB,将用户终端2和用户终端3的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例如,可以使用户级别较高的用户终端3的保证带宽增加1MB。
另外,由于第一用户终端可以包括具有不同级别的多个用户终端,为了优先保证高级别用户终端的带宽需求,可以按照级别从高到低,针对每一个第一用户终端分别执行上述步骤1~步骤3。
可见,本实施例可以在剩余带宽不小于第一浮动带宽时,直接将第一保证带宽增加第一浮动带宽;在剩余带宽小于第一浮动带宽时,利用对第三用户终端减小的保证带宽和剩余带宽,将第一保证带宽增加第一浮动带宽,或直接利用剩余带宽,将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同时,还可以按照级别的高低优先保证高级别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兼顾了高级别用户终端的带宽需求,从而能够使分配的带宽更加合理。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调整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图4所示实施例为对图1所示实施例的改进实施例。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401~步骤S405:
步骤S401:确定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该第一使用带宽为在第一时刻对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的使用带宽。
步骤S402:获取为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每个用户终端预配置的保证带宽。
其中,步骤S401、S402分别与图1中的步骤S101、S102相同,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
步骤S403:当第一使用带宽与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二大小关系时,将该用户终端确定为待缩减保证带宽的第二用户终端,缩减第二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
步骤S404:当第一使用带宽与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一大小关系时,将该用户终端确定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计算剩余带宽,该剩余带宽为网络设备为全部用户终端提供的接入通信网络的总带宽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之间的差值。
其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为不同的用户终端。步骤S403和步骤S404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图1实施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内容。步骤S403也可以在确定第一用户终端之后、计算剩余带宽之前执行,具体过程与单独执行步骤S403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405:根据上述剩余带宽,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且扩展的保证带宽不大于上述剩余带宽。
其中,步骤S405与图1中的步骤S104相同,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终端的使用带宽和保证带宽确定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带宽,并根据剩余带宽,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由于保证带宽为在网络繁忙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用户终端通信的最小流量速率,而将剩余带宽合理地分配给第一用户终端,扩展了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使第一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可以相应地提高,从而能够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调整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并与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501,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为在第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为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每个用户终端预配置的保证带宽;
第二确定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保证带宽和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确定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
计算模块504,用于计算剩余带宽,所述剩余带宽为所述网络设备为全部用户终端提供的接入通信网络的总带宽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之间的差值;
扩展模块505,用于根据所述剩余带宽,扩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且扩展的保证带宽不大于所述剩余带宽。
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503具体可以用于:
当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一大小关系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确定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包括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的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比值阈值;
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阈值。
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在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一大小关系之后,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二使用带宽,所述第二使用带宽为在所述第一时刻的前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第四确定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使用带宽和第二使用带宽,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带宽的变化率;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503,具有用于当所述变化率大于预设的第一变化率阈值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确定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其中,第一变化率阈值为正数值。
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在计算剩余带宽之前,当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二大小关系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确定为待缩减保证带宽的第二用户终端;
缩减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缩减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
其中,所述第二大小关系包括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的比值小于预设的第二比值阈值;
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阈值。
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在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二大小关系之后,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二使用带宽,所述第二使用带宽为在所述第一时刻的前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第七确定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使用带宽和第二使用带宽,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带宽的变化率;
所述第五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变化率小于预设的第二变化率阈值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确定为待缩减保证带宽的第二用户终端;其中,第二变化率阈值为负数值。
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扩展模块505可以包括:
判断子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判断所述剩余带宽是否不小于第一浮动带宽,所述第一浮动带宽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保证带宽与预设的第一百分数的乘积;
第一扩展子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当所述剩余带宽不小于所述第一浮动带宽时,将所述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扩展后的所述第一保证带宽为所述第一保证带宽与所述第一浮动带宽之和;
第二扩展子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当所述剩余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浮动带宽时,获取第三用户终端的第二保证带宽,并判断第二浮动带宽与所述剩余带宽的和值是否不小于所述第一浮动带宽,如果不小于,则根据所述第二浮动带宽,将所述第二保证带宽进行缩减处理,利用缩减的保证带宽与所述剩余带宽,将所述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如果小于,则利用所述剩余带宽将所述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
其中,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级别低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级别,所述第二浮动带宽为所述第二保证带宽与预设的第二百分数的乘积。
由于上述装置实施例是基于方法实施例得到的,与该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因此装置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和通信总线604,其中,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通过通信总线6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6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调整方法。该带宽调整方法,包括:
确定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为在第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获取为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每个用户终端预配置的保证带宽;
当根据所述保证带宽和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确定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时,计算剩余带宽,所述剩余带宽为所述网络设备为全部用户终端提供的接入通信网络的总带宽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剩余带宽,扩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且扩展的保证带宽不大于所述剩余带宽。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网络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网络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终端的使用带宽和保证带宽确定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带宽,并根据剩余带宽,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由于保证带宽为在网络繁忙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用户终端通信的最小流量速率,而将剩余带宽合理地分配给第一用户终端,扩展了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使第一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可以相应地提高,从而能够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调整方法。该带宽调整方法,包括:
确定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为在第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获取为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每个用户终端预配置的保证带宽;
当根据所述保证带宽和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确定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时,计算剩余带宽,所述剩余带宽为所述网络设备为全部用户终端提供的接入通信网络的总带宽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剩余带宽,扩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且扩展的保证带宽不大于所述剩余带宽。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终端的使用带宽和保证带宽确定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带宽,并根据剩余带宽,扩展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由于保证带宽为在网络繁忙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用户终端通信的最小流量速率,而将剩余带宽合理地分配给第一用户终端,扩展了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使第一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可以相应地提高,从而能够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带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为在第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获取为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每个用户终端预配置的保证带宽;
当根据所述保证带宽和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确定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时,计算剩余带宽,所述剩余带宽为所述网络设备为全部用户终端提供的接入通信网络的总带宽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剩余带宽,扩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且扩展的保证带宽不大于所述剩余带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保证带宽和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确定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一大小关系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确定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包括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的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比值阈值;
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一大小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二使用带宽,所述第二使用带宽为在所述第一时刻的前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根据所述第一使用带宽和第二使用带宽,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带宽的变化率;
当所述变化率大于预设的第一变化率阈值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确定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其中,第一变化率阈值为正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剩余带宽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二大小关系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确定为待缩减保证带宽的第二用户终端;
缩减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
其中,所述第二大小关系包括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的比值小于预设的第二比值阈值;
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二大小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二使用带宽,所述第二使用带宽为在所述第一时刻的前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根据所述第一使用带宽和第二使用带宽,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带宽的变化率;
当所述变化率小于预设的第二变化率阈值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确定为待缩减保证带宽的第二用户终端;其中,第二变化率阈值为负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剩余带宽,扩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剩余带宽是否不小于第一浮动带宽,所述第一浮动带宽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保证带宽与预设的第一百分数的乘积;
如果是,则将所述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扩展后的所述第一保证带宽为所述第一保证带宽与所述第一浮动带宽之和;
如果否,则获取第三用户终端的第二保证带宽,并判断第二浮动带宽与所述剩余带宽的和值是否不小于所述第一浮动带宽,如果不小于,则根据所述第二浮动带宽,将所述第二保证带宽进行缩减处理,利用缩减的保证带宽与所述剩余带宽,将所述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如果小于,则利用所述剩余带宽将所述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
其中,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级别低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级别,所述第二浮动带宽为所述第二保证带宽与预设的第二百分数的乘积。
7.一种带宽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第一使用带宽,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为在第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为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每个用户终端预配置的保证带宽;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保证带宽和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确定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剩余带宽,所述剩余带宽为所述网络设备为全部用户终端提供的接入通信网络的总带宽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的和值之间的差值;
扩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剩余带宽,扩展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且扩展的保证带宽不大于所述剩余带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一大小关系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确定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大小关系包括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的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比值阈值;
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差值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一大小关系之后,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二使用带宽,所述第二使用带宽为在所述第一时刻的前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使用带宽和第二使用带宽,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带宽的变化率;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有用于当所述变化率大于预设的第一变化率阈值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确定为待扩展保证带宽的第一用户终端;其中,第一变化率阈值为正数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计算剩余带宽之前,当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二大小关系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确定为待缩减保证带宽的第二用户终端;
缩减模块,用于缩减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保证带宽;
其中,所述第二大小关系包括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的比值小于预设的第二比值阈值;
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差值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使用带宽与所述保证带宽满足预设的第二大小关系之后,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二使用带宽,所述第二使用带宽为在所述第一时刻的前一时刻对所述用户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进行采样处理得到;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使用带宽和第二使用带宽,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带宽的变化率;
所述第五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变化率小于预设的第二变化率阈值时,将所述用户终端确定为待缩减保证带宽的第二用户终端;其中,第二变化率阈值为负数值。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剩余带宽是否不小于第一浮动带宽,所述第一浮动带宽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保证带宽与预设的第一百分数的乘积;
第一扩展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剩余带宽不小于所述第一浮动带宽时,将所述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扩展后的所述第一保证带宽为所述第一保证带宽与所述第一浮动带宽之和;
第二扩展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剩余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浮动带宽时,获取第三用户终端的第二保证带宽,并判断第二浮动带宽与所述剩余带宽的和值是否不小于所述第一浮动带宽,如果不小于,则根据所述第二浮动带宽,将所述第二保证带宽进行缩减处理,利用缩减的保证带宽与所述剩余带宽,将所述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如果小于,则利用所述剩余带宽将所述第一保证带宽进行扩展处理;
其中,所述第三用户终端的级别低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级别,所述第二浮动带宽为所述第二保证带宽与预设的第二百分数的乘积。
1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710619563.2A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Pending CN1075474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9563.2A CN107547446A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9563.2A CN107547446A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446A true CN107547446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971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9563.2A Pending CN107547446A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744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6022A (zh) * 2018-01-10 2018-08-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28945A (zh) * 2018-12-25 2019-05-07 中电福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宽带关键质量指标的异常阈值判定方法
CN113726691A (zh) * 2021-08-20 2021-11-3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预留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3482A1 (en) * 2001-12-27 2003-07-03 Kim Seung Hwan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bandwidth in AT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N101232449A (zh) * 2008-02-27 2008-07-30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391585A (zh) * 2012-05-07 2013-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560978A (zh) * 2013-10-14 2014-02-05 北京邮电大学 光接入网带宽动态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26802A (zh) * 2013-08-26 2015-03-18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带宽的动态调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3482A1 (en) * 2001-12-27 2003-07-03 Kim Seung Hwan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bandwidth in AT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N101232449A (zh) * 2008-02-27 2008-07-30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391585A (zh) * 2012-05-07 2013-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426802A (zh) * 2013-08-26 2015-03-18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带宽的动态调整方法
CN103560978A (zh) * 2013-10-14 2014-02-05 北京邮电大学 光接入网带宽动态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6022A (zh) * 2018-01-10 2018-08-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28945A (zh) * 2018-12-25 2019-05-07 中电福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宽带关键质量指标的异常阈值判定方法
CN113726691A (zh) * 2021-08-20 2021-11-3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预留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726691B (zh) * 2021-08-20 2024-04-3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预留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0151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rottling service requests having non-uniform workloads
CN104396215B (zh) 用于带宽分配和估计的方法和装置
US1056039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ffic restriction
US941990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rottling service requests using work-based tokens
CN107547446A (zh)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5721350B (zh) 一种智能分配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29316B (zh) 一种分配通信配额的方法及相应的在线计费系统
CN113037786B (zh) 智能算力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992233B (zh) 网络业务的容量基线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4243332A (zh) 基于dpi识别的分通道应用流量控制方法
CN107454019A (zh) 软件定义网络动态带宽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197458A1 (zh) 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11467B (zh) 综合效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1654561B (zh) 一种ip地址数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35144A (zh) 服务器输出流量限速方法、装置、服务器及dns系统
US10623330B2 (en) Distributed bandwidth allocation and throttling
CN106161285A (zh) 一种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3328906B (zh) 一种流量实时监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ishnaswamy et al. An open NFV and cloud architectural framework for managing application virality behaviour
CN107465629A (zh) 限速方法及装置
CN107920028A (zh)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166964B (zh) 一种待扩容基站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7198007A1 (zh) 确定路由策略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17166A (zh)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接入设备
CN111181875A (zh) 带宽调节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