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7377A - 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7377A
CN107547377A CN201710590503.2A CN201710590503A CN107547377A CN 107547377 A CN107547377 A CN 107547377A CN 201710590503 A CN201710590503 A CN 201710590503A CN 107547377 A CN107547377 A CN 107547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
multicast
tunnel
automatically
flu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905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47377B (zh
Inventor
杨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905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7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7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47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量后,若不存在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或者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则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若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则建立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并通过所述相容性隧道发送所述组播流量。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减少每条组播流量产生的BGP路由数量,避免BGP路由占用大量内存资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组播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中,可以通过BGP(Border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路由携带组播控制信息,且各个PE(Provider EdgeRouter,服务提供商边缘路由器)根据BGP路由携带的组播控制信息,构建组播隧道(如P2MP(Point-to-Multipoint,点对多点)组播隧道),各PE可以通过组播隧道发送组播流量,使得组播流量到达各VPN的用户侧。
组播隧道可以包括相容性隧道(Inclusive PMSI(Provider Multicast ServiceInterface,运营商组播服务接口)tunnel,相容性组播服务隧道,本文简称为相容性隧道)和选择性隧道(Selective Provider Multicast Service Interface tunnel,选择性组播服务隧道,本文简称为选择性隧道),这两种隧道的区别在于:
创建时机不同:在运营商网络部署完成后,创建相容性隧道,在网络运行过程中,相容性隧道一直存在,所有组播流量都可以在相容性隧道上传输。与此不同的是,选择性隧道是按需求创建,具体的,在组播流量满足切换条件后,才创建选择性隧道,并将组播流量从相容性隧道切换到选择性隧道。当组播流量不满足切换条件后,组播流量不再通过选择性隧道传输,并删除选择性隧道。
隧道能够到达的PE不同:相容性隧道能够到达所有PE,而选择性隧道是服务于某些组播流量的,只能到达这些组播流量需要到达的PE,而不是到达所有PE,因此,选择性隧道的PE集合可以是相容性隧道的PE集合的子集。
在组播流量从相容性隧道切换到选择性隧道的过程中,每条组播流量都会产生多个BGP路由,例如,当组播流量的规格达到256K时,则这256K个组播流量产生的BGP路由数量很大,从而占用大量内存资源,并影响设备处理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PE,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量后,若不存在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或者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则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若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则建立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并通过所述相容性隧道发送所述组播流量;其中,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是本地存在接收者的第三PE发送的;
其中,所述相容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所述第二PE,所述第二PE是所述第一PE之外的所有PE,所述第三PE是第二PE中的部分或者全部PE。
本申请提供一种组播流量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PE,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量后,若不存在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或者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则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建立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时,则建立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是本地存在接收者的第三PE发送的;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相容性隧道发送所述组播流量;
其中,所述相容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所述第二PE,所述第二PE是所述第一PE之外的所有PE,所述第三PE是第二PE中的部分或者全部PE。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减少每条组播流量产生的BGP路由数量,从而避免BGP路由占用大量内存资源的问题,提高设备处理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所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组播VPN的组网示意图;
图2A-图2D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A-图3D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BGP路由的格式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组播流量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组播流量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一PE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此外,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如图1所示,为组播VPN的组网示意图,VPN1包括PE1、PE2、PE3、PE4,VPN2包括PE1、PE3,为了方便描述,以VPN1为例说明组播流量传输过程。
动态创建组播VPN的相容性隧道。在此过程中,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所有PE之间两两建立BGP对等体。如PE1与PE2建立BGP对等体,PE1与PE3建立BGP对等体,以此类推,对此建立过程不再赘述。
步骤2、所有PE均自动发送域内相容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该域内相容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RD(Route Distinguisher,路由标识符)和IP地址(即本PE全局唯一标识地址),根据RD和IP地址可以在网络中唯一确定出一个PE,PE发送的域内相容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可以被其它所有PE收到。
例如,PE1可以接收到PE2发送的域内相容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并从这个路由中获取到PE2的IP地址。PE1可以接收到PE3发送的域内相容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并从这个路由中获取到PE3的IP地址。PE1可以接收到PE4发送的域内相容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并从这个路由中获取到PE4的IP地址。
步骤3、PE在获取到其它PE的IP地址之后,则PE可以通过各种协议(例如: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资源预留协议)-TE(Traffic Engineering,流量工程)P2MP LSP(Link State Packet,链路状态包)、PI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协议无关组播)-SSM(Source-Specific Multicast,指定信源组播)、PIM-SM(ProtocolIndependent Multicast Sparse Mode,稀疏模式协议无关组播)等)创建本PE到其它PE的点对多点隧道(即P2MP组播隧道),而这个点对多点隧道也就是相容性隧道,对此相容性隧道的创建过程不再详加赘述。例如,PE1可以创建点对多点的相容性隧道,其目的节点集合可以为PE2,PE3,PE4。
在相容性隧道创建完成后,则组播流量可以通过相容性隧道进行发送。以私网侧使用PIM-SM协议,PE1为RP(Rendezvous Point,汇聚点),组播源在CE1a(Customer EdgeRouter,用户网络边缘路由器),接收者在CE2和CE4,CE3b没有接收者为例,当组播源发出的组播流量到达PE1(对此组播流量到达PE1的过程不再赘述)时,则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的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4、PE1在接收到组播流量之后,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给其它所有PE。该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RD、组播流量的源地址(如地址长度和具体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如地址长度和具体地址)。
步骤5、PE2、PE3和PE4收到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后,从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中解析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并根据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查询本地是否存在组播接收者,如PE2/PE4存在组播接收者,PE3不存在组播接收者。
步骤6、针对存在组播接收者的PE2/PE4,向PE1返回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可以包括RD、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域)号、组播流量的源地址(如地址长度和具体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如地址长度和具体地址)。针对不存在组播接收者的PE3,不返回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
其中,该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中的组播流量的源地址与该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中的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相同,该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中的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与该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中的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相同。
步骤7、PE1接收到任意一条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如PE2和/或PE4发送的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时,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该组播流量可以被传输给PE2、PE3和PE4,而PE2/PE4可以将收到的组播流量发送给接收者。
在采用上述方式发送组播流量之后,该组播流量可以被传输给PE2、PE3和PE4,由于PE3没有组播接收者,因此,组播流量在到达PE3后,PE3会丢弃组播流量,从而造成公网带宽的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将相容性隧道切换到选择性隧道,而相容性隧道切换到选择性隧道的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8、在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之后,如果满足切换条件,则PE1发送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给其它所有PE。该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RD、组播流量的源地址(如地址长度和具体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如地址长度和具体地址)、发起切换的PE1的IP地址。
步骤9、PE2、PE3和PE4收到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后,从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解析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并根据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查询本地是否存在组播接收者,如PE2/PE4存在组播接收者,PE3不存在组播接收者。
步骤10、针对存在组播接收者的PE2/PE4,向PE1返回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Route Key(选择键)字段和本PE2/PE4的IP地址。其中,该RouteKey字段可以用于携带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的所有内容。针对不存在组播接收者的PE3,不返回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步骤11、PE1在接收到PE2、PE4发送的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后,创建选择性隧道,该选择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为PE2和PE4,而不包括PE3。这样,PE1通过选择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时,该组播流量可以被传输给PE2和PE4,但是不会被传输给PE3,因此,PE2/PE4可以将收到的组播流量发送给接收者。
在上述过程中,PE1可以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给其它所有PE,以下结合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介绍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的发送过程:
应用场景1:如图2A所示,私网侧为PIM-SM或BIDIR-PIM,RP在任一PE,组播源和PE1直连。组播源可以直接将组播流量发送到PE1,PE1在接收到组播流量后,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给其它所有PE。PE2/PE4收到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后,发现存在组播接收者,向PE1返回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PE1在接收到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时,会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
应用场景2:如图2B所示,私网侧为PIM-SM或BIDIR-PIM,RP在PE1,组播源和CE1a直连。CE1a在收到组播流量后,将组播流量封装在注册协议报文中,并将注册协议报文单播发送到PE1。PE1收到注册协议报文后,根据注册协议报文中的内容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给其它所有PE。PE2/PE4收到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后,发现存在组播接收者,向PE1返回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PE1在接收到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时,会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
应用场景3:如图2C所示,私网侧为PIM-SM或BIDIR-PIM,RP在PE4,组播源和CE1a直连。CE1a在接收到组播流量后,可以将组播流量封装在注册协议报文中,并将注册协议报文单播发送到PE4。PE4在接收到注册协议报文后,根据注册协议报文中的内容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给其它所有PE。
由于PE4存在接收者,因此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直连PE是PE1,向PE1发送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PE2在收到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后,由于PE2存在接收者,因此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直连PE是PE1,向PE1发送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PE1接收到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后,向CE1a发送PIM协议的加入报文,CE1a在接收到加入报文后,将组播流量发送给PE1。PE1在收到组播流量后,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给其它所有PE。PE2/PE4收到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后,发现存在组播接收者,向PE1返回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PE1收到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时,会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
应用场景4:如图2D所示,私网侧为PIM-SM或BIDIR-PIM,RP在任一CE(如CE2),组播源和CE1a直连,RP所在的CE2需要与任一PE(如PE4)建立MSDP(Multicast SourceDiscovery Protocol,组播源发现协议)连接。CE1a在接收到组播流量后,将组播流量封装在注册协议报文中,并将注册协议报文单播发送到CE2。CE2在接收到注册协议报文后,由于CE2和PE4建立了MSDP连接,因此CE2将组播流量的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封装在SA(SourceActive,组播源发现)报文中,通过MSDP连接将SA报文发送给PE4。PE4在接收到SA报文后,根据SA报文中的内容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给其它所有PE。
由于PE4存在接收者,因此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直连PE是PE1,向PE1发送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PE2在收到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后,由于PE2存在接收者,因此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直连PE是PE1,向PE1发送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PE1接收到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后,向CE1a发送PIM协议的加入报文,CE1a在接收到加入报文后,将组播流量发送给PE1。PE1在收到组播流量后,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给其它所有PE。PE2/PE4收到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后,发现存在组播接收者,向PE1返回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PE1收到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时,会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
应用场景5:如图1所示,私网侧为PIM-SSM,组播源和任一CE/PE直连,如组播源和CE1a直连。CE2/CE4在接收到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nternet组管理协议)报文后,生成对应的组播表项,并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上游为PE2/PE4,因此CE2/CE4向PE2/PE4发送加入报文。
PE2/PE4在接收到加入报文后,发现是SSM组播组,则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直连PE是PE1,向PE1发送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PE1接收到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后,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上游在CE1a,则向CE1a发送加入报文,CE1a在接收到加入报文后,将组播流量发送给PE1。PE1在收到组播流量后,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给其它所有PE。PE2/PE4收到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后,发现存在组播接收者,向PE1返回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PE1收到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时,会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
应用场景6:私网侧为PIM-D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dense Mode,密集模式协议无关组播)协议,组播源与PE1直连,实现流程参见应用场景1。
应用场景7:私网侧为PIM-DM协议,组播源与任一CE直连,如组播源与CE1a直连。在此应用场景下,CE1a在接收到组播流量后,可以将组播流量扩散至附近设备,最终将组播流量扩散到私网侧的PE1,后续流程参见应用场景1。
在组播流量的传输过程中,参见步骤1-步骤11所示,可以涉及如下BGP路由: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也就是说,每条组播流量会产生4个BGP路由,如当组播流量的规格达到256K时,则这256K个组播流量共产生256K*4=1024K个BGP路由,BGP路由的数量很大,占用大量内存资源,影响设备处理性能。
针对上述发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组播VPN的场景中。针对组播流量传输过程中,每个组播流量均产生“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不再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并使用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代替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的功能,可以不再发送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并使用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代替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的功能。基于上述方式,每条组播流量只产生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从而可以减少每条组播流量产生的BGP路由数量,从而避免BGP路由占用大量内存资源的问题,提高设备处理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涉及如下隧道:I-PMSI Tunnel(Inclusive PMSI tunnel,相容性组播服务隧道,简称为相容性隧道)、S-PMSI Tunnel(Selective PMSI tunnel,选择性组播服务隧道,简称为选择性隧道)。此外,还可以涉及如下BGP路由:Intra-AS I-PMSIA-D route(Intranal Autonomous System Inclusive Provider Multicast ServiceInterface Auto-Discovery route,简称为域内相容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S-PMSI A-Droute(Selective Provider Multicast Service Interface Auto-Discovery route,简称为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Leaf A-D route(Leaf Auto-Discovery route,简称为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Source-Active A-D route(Source-Active Auto-Discoveryroute,简称为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C-multicast route(Customer multicastroute,简称为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
参见图3A所示,为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的格式示意图,该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RD、组播流量的源地址(如地址长度和具体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如地址长度和具体地址)。参见图3B所示,为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格式示意图,该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RD、组播流量的源地址(如地址长度和具体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如地址长度和具体地址)、发起切换的PE的全局唯一IP地址。通过比较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发现,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比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多了一个全局唯一IP地址,因此,可以使用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代替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的功能,以减少BGP路由的数量。
参见图3C所示,为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的格式示意图,该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可以包括RD、AS号、组播流量的源地址(如地址长度和具体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如地址长度和具体地址)。参见图3D所示,为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的格式示意图,该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Route Key字段和本机的全局唯一IP地址,该Route Key字段用于携带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图3B所示)中的所有内容,也就是说,该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RD、组播流量的源地址(如地址长度和具体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如地址长度和具体地址)、发起切换的PE的全局唯一IP地址、本机的全局唯一IP地址。通过比较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发现,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比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多了两个全局唯一IP地址,而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比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多了一个AS号,因此,可以使用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代替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的功能,以减少BGP路由的数量。
在一个例子中,为了实现“使用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代替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的功能”,则:在需要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时,不再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而是发送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为了方便描述,将代替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的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称为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此外,在需要发送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时,还是直接发送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为了方便描述,将这个路由称为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并可以撤销之前发送的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RD、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本机IP字段,且该本机IP字段为预设第一标识(如全0)。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RD、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本机IP字段,且该本机IP字段为路由发送者的全局唯一IP地址。
其中,预设第一标识是一个与正常IP地址不同的IP地址,表示这个IP地址需要被忽略,接收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设备,不会基于预设第一标识进行处理(如查表、转发等处理),如预设第一标识可以为全0或全1。
综上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和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相比,区别在于: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本机IP字段为预设第一标识(如全0),而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本机IP字段为全局唯一IP地址。其中,本机IP字段可以如图3B所示的Originating Router's IP Addr字段。
在一个例子中,为了实现“使用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代替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的功能”,则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需要发送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时,不再发送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而是发送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为了方便描述,将代替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的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称为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此外,在需要发送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时,还是直接发送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为了方便描述,将这个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称为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并可以撤销之前发送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选择键字段和本机IP字段,选择键字段用于携带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的所有内容(如RD、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预设第一标识),本机IP字段为预设第二标识(如全0),即,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包括两个全0的IP字段。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选择键字段和本机IP字段,选择键字段用于携带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的所有内容(如RD、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发送者的全局唯一IP地址),本机IP字段为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的发送者的全局唯一IP地址。
其中,预设第二标识是一个与正常IP地址不同的IP地址,表示这个IP地址需要被忽略,接收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的设备,不会基于预设第二标识进行处理(如查表、转发等处理),如预设第二标识可以为全0或全1。
综上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和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相比,区别在于: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包括两个全0的IP字段,而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包括的两个IP字段,一个是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发送者的全局唯一IP地址,另一个是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的发送者的全局唯一IP地址。其中,上述IP字段可以是Originating Router's IP Addr字段。
在一个例子中,由于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还包括AS号,而代替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并没有携带AS号,且所述AS号的作用是实现跨自治域的组播VPN,也就是说,AS号只有在跨自治域时才起到作用,因此,在“使用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代替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的功能”时,还可以先判断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的发送者,与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发送者,是否位于同一个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域)。如果是,则可以发送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如果否,则仍然发送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而不是发送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在上述应用场景下,参见图4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组播流量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PE。其中,第一PE是与组播源关联的PE,例如,当组播源直接与PE连接时,则第一PE就是与这个组播源连接的PE,当组播源直接与CE连接时,则第一PE就是与这个CE连接的PE。
步骤401,第一PE在接收到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量后,若不存在该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或者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则可以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其中,所述第二PE可以是第一PE之外的其它所有PE。
在一个例子中,若存在该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则第一PE可以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该组播流量。若存在该组播流量与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则第一PE通过选择性隧道发送该组播流量。针对第一PE通过相容性隧道或者选择性隧道发送该组播流量的过程,将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后续过程中介绍。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PE在接收到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量之后,并不是向第二PE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而是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其中,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可以至少包括:RD、所述组播流量的源地址、所述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以及预设第一标识(如全0)。
步骤402,若第一PE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建立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并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该组播流量。
在一个例子中,该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可以是本地存在接收者的第三PE发送的,而且,所述第三PE可以是第二PE中的部分或者全部PE。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PE向第二PE(其它所有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后,第二PE可以接收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并从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解析出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根据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查询本地是否存在组播接收者。如果存在组播接收者,则这个第二PE也是第三PE,并向第一PE返回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如果不存在组播接收者,这个第二PE不是第三PE,不向第一PE返回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其中,针对本地存在组播接收者的第三PE,还可以确定本第三PE与第一PE是否位于同一个自治域。如果位于同一个自治域,则第三PE可以向第一PE返回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如果位于不同自治域,则第三PE可以向第一PE返回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而不是返回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综上所述,第一PE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后,若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和/或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均建立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并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该组播流量。
其中,该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选择键字段和本机IP字段;该选择键字段用于携带上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的所有内容,如RD、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预设第一标识(如全0)等;该本机IP字段为预设第二标识(如全0)。该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可以包括:RD、自治域号(即AS号)、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PE建立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是指:第一PE记录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该相容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第二PE,即第一PE之外的其它所有PE。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PE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是指:第一PE在接收到组播流量后,通过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目的组地址查询上述对应关系,若存在对应的相容性隧道,说明存在该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并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向目的节点集合的每个第二PE发送该组播流量。
为了实现上述过程,第一PE还可以创建组播VPN的相容性隧道。具体的,第一PE与每个第二PE建立BGP对等体,并接收每个第二PE发送的域内相容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该域内相容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包括RD、第二PE的IP地址。然后,第一PE就可以利用第二PE的IP地址,通过各种协议(例如:RSVP-TE P2MP LSP、PIM-SSM、PIM-SM等)创建本PE到每个第二PE的点对多点隧道(即P2MP组播隧道),这个点对多点隧道也就是相容性隧道。
在一个例子中,在第一PE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之后,由于相容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第一PE之外的其它所有PE,因此,组播流量会被发送给第一PE之外的其它所有PE,而这些PE中可能包括本地没有接收者的PE,而发送给本地没有接收者的PE的组播流量,会被PE丢弃,从而造成公网带宽的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满足组播流量的切换条件(该切换条件可以根据经验配置,例如,配置过滤源地址,表示当组播流量的源地址与该过滤源地址匹配时,则该组播流量满足切换条件;又例如,配置过滤组地址,表示当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与该过滤组地址匹配时,则该组播流量满足切换条件;又例如,配置流量阈值,表示当组播流量的传输数据量达到该流量阈值时,则该组播流量满足切换条件)时,还可以将相容性隧道切换到选择性隧道。为了实现这一切换过程,参见图4B所示,组播流量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3,第一PE向第二PE发送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然后,可以向第二PE发送针对上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一撤销路由。
其中,在满足组播流量的切换条件时,第一PE就可以向第二PE发送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由于之前已经发送过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因此向第二PE发送针对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一撤销路由。
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RD、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本机IP字段,本机IP字段为第一PE的全局唯一IP地址。
步骤404,若第一PE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建立组播流量与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将组播流量从相容性隧道切换到选择性隧道发送,即通过选择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而不再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PE向第二PE(其它所有PE)发送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后,第二PE可以接收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从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解析出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根据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查询本地是否存在组播接收者。如果存在组播接收者,则这个第二PE也是第三PE,并向第一PE返回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如果不存在组播接收者,则这个第二PE不是第三PE,不会向第一PE返回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PE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后,第二PE还可以在本地路由表中记录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第一PE向第二PE发送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后,第二PE还可以在本地路由表中记录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进一步的,第一PE向第二PE发送针对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一撤销路由后,第二PE可以接收到第一撤销路由,并根据第一撤销路由从本地路由表中删除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在一个例子中,第三PE向第一PE发送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后,若这个第三PE向第一PE发送的是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则第三PE还可以向第一PE发送针对上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二撤销路由。若这个第三PE向第一PE发送的是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则不再发送撤销路由。
在一个例子中,第三PE向第一PE发送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后,第一PE还可以在本地路由表中记录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第三PE向第一PE发送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后,第一PE还可以在本地路由表中记录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第三PE向第二PE发送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后,第一PE可以在本地路由表中记录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第三PE向第一PE发送针对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二撤销路由后,第一PE可以接收到第二撤销路由,根据第二撤销路由从本地路由表中删除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其中,上述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包括:选择键字段和本机IP字段,该选择键字段用于携带上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的所有内容(如RD、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第一PE的全局唯一IP地址,其不是全0),本机IP字段为第三PE的全局唯一IP地址(其不是全0)。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PE建立组播流量与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是指:第一PE记录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选择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可以包括第三PE,即本地存在组播流量的接收者的PE,而不是第一PE之外的其它所有PE。如第一PE接收到PE2和PE4返回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时,选择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PE2和PE4。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PE将组播流量从相容性隧道切换到选择性隧道发送是指:第一PE在接收到组播流量后,通过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目的组地址查询上述对应关系,若存在对应的选择性隧道,则说明存在该组播流量与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并通过选择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即向目的节点集合的每个第三PE发送该组播流量。由于第三PE是本地存在组播流量的接收者的PE,因此发送给第三PE的组播流量,第三PE会发送给接收者,不丢弃收到的组播流量。
针对步骤401,针对“第一PE接收到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量后,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况:若组播源与第一PE直连,则第一PE可以接收组播源发送到第一PE的组播流量,并向第二PE发送上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或者,若第一PE是RP,则第一PE可以接收到与组播源连接的CE发送的注册协议报文,该注册协议报文封装有组播源发送给CE的组播流量;然后,第一PE从注册协议报文解析出组播流量,并向第二PE发送上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或者,第一PE在接收到第三PE发送的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和/或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后,则向与组播源连接的CE发送加入报文,并接收CE根据加入报文发送的组播流量,并向第二PE发送上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以下结合图2A至图2D所示的应用场景,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第一PE是PE1,第二PE包括PE2、PE3和PE4,第三PE包括PE2和PE4。
应用场景1:如图2A所示,私网侧为PIM-SM或BIDIR-PIM,RP在任一PE或者CE,组播源和PE1直连,在此应用场景下,则相应处理流程包括:
步骤1、组播源直接将组播流量发送到PE1。
步骤2、PE1在接收到组播流量后,向第二PE(PE2、PE3和PE4)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而不是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
步骤3、第二PE(PE2、PE3和PE4)在接收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后,从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解析出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并根据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查询本地是否存在组播接收者,如PE2/PE4(PE2/PE4在后续过程称为第三PE)存在组播接收者,PE3不存在组播接收者。
步骤4、针对存在组播接收者的第三PE(PE2/PE4),向PE1返回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或者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针对不存在组播接收者的PE3,则不向PE1返回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或者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
其中,第三PE通过查找单播路由,发现与组播源的直连PE是PE1,因此,第三PE向PE1返回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或者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
其中,若第三PE与PE1位于同一个自治域,则向PE1返回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若第三PE与PE1位于不同自治域,则向PE1返回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为方便描述,后续以向PE1返回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为例。
步骤5、PE1接收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如PE2和/或PE4发送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时,建立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并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该组播流量。其中,相容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第二PE(PE2、PE3和PE4),因此组播流量会被发送给第二PE(PE2、PE3和PE4)。
步骤6、在满足组播流量的切换条件时,PE1可以向第二PE(PE2、PE3和PE4)发送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然后,PE1可以向第二PE(PE2、PE3和PE4)发送针对上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一撤销路由。
步骤7、第二PE(PE2、PE3和PE4)在接收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之后,可以从所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解析出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并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的组地址查询出本地是否存在组播接收者,例如,第三PE(PE2/PE4)存在组播接收者,而PE3不存在组播接收者。
步骤8、针对存在组播接收者的第三PE(PE2/PE4),向PE1返回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向PE1发送针对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二撤销路由。针对不存在组播接收者的PE3,不发送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其中,第三PE通过查找单播路由,发现与组播源的直连PE是PE1,因此,第三PE向PE1发送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以及第二撤销路由。
步骤9、PE1接收到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如PE2/PE4发送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时,建立组播流量与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并将该组播流量从相容性隧道切换到所述选择性隧道发送。其中,选择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第三PE(PE2/PE4),因此组播流量会被发送给第三PE(PE2/PE4)。
应用场景2:如图2B所示,私网侧为PIM-SM或BIDIR-PIM,RP在PE1,组播源和CE1a直连,CE1a连接PE1。在此应用场景下,则处理流程包括:
步骤1、组播源直接将组播流量发送到CE1a,CE1a在收到组播流量后,将组播流量封装在注册协议报文中,并将注册协议报文单播发送到PE1。
步骤2、PE1在接收到注册协议报文后,从注册协议报文中解析出组播流量,并向第二PE(PE2、PE3和PE4)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步骤3-步骤9,与应用场景1的步骤3-步骤9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应用场景3:如图2C所示,私网侧为PIM-SM或BIDIR-PIM,RP在任一PE(如PE4),组播源和CE1a直连。在此应用场景下,则处理流程包括:
步骤1、组播源直接将组播流量发送到CE1a,CE1a在收到组播流量后,将组播流量封装在注册协议报文中,并将注册协议报文单播发送到PE4。
步骤2、PE4在接收到注册协议报文后,从注册协议报文中解析出组播流量,并向其它所有PE(PE1、PE2和PE3)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步骤3、由于PE4存在接收者,因此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直连PE是PE1,向PE1发送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或者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为了方便描述,后续以PE4向PE1发送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为例。
步骤4、PE2在接收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之后,由于PE2存在接收者,因此,PE2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直连PE是PE1,并可以向PE1发送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或者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为了方便描述,后续以PE2向PE1发送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5、PE1在接收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或者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后,向CE1a发送PIM协议的加入报文。
步骤6、CE1a在接收到加入报文后,将组播流量发送给PE1。
步骤7、PE1在接收到组播流量后,向第二PE(PE2、PE3和PE4)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而不是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
步骤8、第二PE(PE2、PE3和PE4)在接收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后,从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解析出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并根据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查询本地是否存在组播接收者,如PE2/PE4(PE2/PE4在后续过程称为第三PE)存在组播接收者,PE3不存在组播接收者。
步骤9、针对存在组播接收者的第三PE(PE2/PE4),向PE1返回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或者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针对不存在组播接收者的PE3,则不向PE1返回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或者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
步骤10、PE1接收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如PE2和/或PE4发送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时,建立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并通过相容性隧道发送该组播流量。其中,相容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第二PE(PE2、PE3和PE4),因此组播流量会被发送给第二PE(PE2、PE3和PE4)。
步骤11、在满足组播流量的切换条件时,PE1可以向第二PE(PE2、PE3和PE4)发送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然后,PE1可以向第二PE(PE2、PE3和PE4)发送针对上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一撤销路由。
步骤12、第二PE(PE2、PE3和PE4)在接收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之后,可以从所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解析出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并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的组地址查询出本地是否存在组播接收者,例如,第三PE(PE2/PE4)存在组播接收者,而PE3不存在组播接收者。
步骤13、针对存在组播接收者的第三PE(PE2/PE4),向PE1返回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向PE1发送针对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二撤销路由。针对不存在组播接收者的PE3,不发送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步骤14、PE1接收到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如PE2/PE4发送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时,建立组播流量与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并将组播流量从相容性隧道切换到所述选择性隧道发送。其中,选择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第三PE(PE2/PE4),因此组播流量会被发送给第三PE(PE2/PE4)。
应用场景4:如图2D所示,私网侧为PIM-SM或BIDIR-PIM,RP在任一CE(如CE2),组播源和CE1a直连,RP所在的CE2需要与任一PE(如PE4)建立MSDP连接。在此应用场景下,则相应的处理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1、组播源直接将组播流量发送到CE1a,CE1a在收到组播流量后,将组播流量封装在注册协议报文中,并将注册协议报文单播发送到CE2。
步骤2、CE2在接收到注册协议报文后,由于CE2和PE4建立了MSDP连接,因此,CE2可以将组播流量的源地址和目的组地址封装在SA报文中,并通过MSDP连接将SA报文发送给PE4。PE4在接收到SA报文后,根据SA报文中的内容向其它所有PE(PE1、PE2和PE3)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步骤3-步骤14,与应用场景3的步骤3-步骤14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应用场景5:如图1所示,私网侧为PIM-SSM,组播源和任一CE/PE直连,如组播源和CE1a直连。在此应用场景下,则处理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1、CE2在接收到IGMP报文(如IGMPv3报文)之后,可以生成与IGMP报文对应的组播表项,并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上游为PE2,因此,CE2可以向上游的PE2发送加入报文。同理,CE4在接收到IGMP报文之后,可以生成与IGMP报文对应的组播表项,并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上游为PE4,因此,CE4可以向上游的PE4发送加入报文。
步骤2、PE2/PE4在接收到加入报文后,发现是SSM组播组,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直连PE是PE1,向PE1发送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或者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其中,PE2/PE4可以根据加入报文中的组播源和目的组播组等信息,生成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或者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步骤3、PE1收到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或者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后,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上游在CE1a,因此向CE1a发送加入报文。
步骤4、CE1a在接收到加入报文后,将组播流量发送给PE1。
步骤5-步骤12,与应用场景3的步骤7-步骤14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应用场景6:私网侧为PIM-DM协议,组播源与PE1直连,实现流程参见应用场景1。应用场景7:私网侧为PIM-DM协议,组播源与CE1a直连。在此应用场景下,CE1a在接收到组播流量后,可以将组播流量扩散至附近设备,最终将组播流量扩散到私网侧的PE1,后续流程参见应用场景1。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图2A至图2D,还可以部署一个RR(Route Reflector,路由反射器),这样,所有的BGP路由都需要发送给路由反射器,由路由反射器对相同的BGP路由进行优化,且路由反射器只转发一条相同的BGP路由,从而可以减少路由数量。例如,路由反射器接收到相同的BGP路由1和BGP路由2时,只转发BGP路由1或者BGP路由2,从而可以对BGP路由进行优化。
在这样的应用场景下,针对第一PE将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第二PE的过程,则第一PE可以先将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以使路由反射器对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第二PE。也就是说,路由反射器在接收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后,若存在与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是相同的BGP路由,则针对这些相同的BGP路由,路由反射器可以只发送一个BGP路由。若不存在与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是相同的BGP路由,则路由反射器可以发送接收到的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此外,针对第三PE将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第一PE的过程,则第三PE可以先将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以使所述路由反射器对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第一PE,这样,第一PE可以接收到路由反射器发送的经过优化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也就是说,路由反射器在接收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之后,若存在与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是相同的BGP路由,则针对这些相同的BGP路由,所述路由反射器可以只发送一个BGP路由。若不存在与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是相同的BGP路由,则所述路由反射器可以发送接收到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以下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路由反射器的处理流程进行详细说明。本应用场景下,以图2C为例进行说明,其它应用场景的处理类似,后续不再赘述。
在图2C中,组播源与CE1a连接,P1作为路由反射器,PE1/PE2/PE3/PE4均与路由反射器建立BGP连接,但是PE1/PE2/PE3/PE4之间并不建立BGP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组播源直接将组播流量发送到CE1a,CE1a在接收到组播流量后,可以将该组播流量封装在注册协议报文中,并将该注册协议报文单播发送到PE4。PE4在接收到该注册协议报文后,从该注册协议报文中解析出组播流量,并向路由反射器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此外,由于PE4存在接收者,因此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直连PE是PE1,应该向PE1发送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且PE4先将该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
路由反射器可以将PE4发送的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和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记录在本地,并转发该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和该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
PE2在接收到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时,发现本地存在接收者,因此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直连PE是PE1,应该向PE1发送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且PE2先将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路由反射器将PE2发送的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记录在本地,由于已经发送过相同的BGP路由(PE4发送的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因此不再转发该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
PE1在接收到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后,向CE1a发送PIM协议的加入报文。CE1a在接收到加入报文后,将组播流量发送给PE1。PE1在接收到组播流量之后,应该向PE2、PE3和PE4发送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且PE1先将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路由反射器将PE1发送的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记录在本地,由于已经发送过相同的BGP路由(即PE4发送的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因此不再转发该激活组播源自动发现路由。
在满足组播流量的切换条件时,PE1应该向PE2、PE3和PE4发送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且PE1先将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路由反射器将PE1发送的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记录在本地,并将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转发给PE2、PE3和PE4。PE2/PE4在接收到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之后,应该向PE1返回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且先将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路由反射器将PE2发送的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PE4发送的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记录在本地,由于PE2发送的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携带PE2的全局唯一IP地址、PE4发送的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携带PE4的全局唯一IP地址,因此,PE2发送的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与PE4发送的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并不相同,路由反射器将PE2发送的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PE4发送的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均发送给PE1,以使PE1根据PE2发送的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PE4发送的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创建选择性隧道。
在另一个例子中,组播源将组播流量发送到CE1a,CE1a在收到组播流量后,将该组播流量封装在注册协议报文中,并将注册协议报文单播发送到PE4。PE4在接收到注册协议报文后,从该注册协议报文中解析出组播流量,并向路由反射器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此外,由于PE4存在接收者,因此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直连PE是PE1,应该向PE1发送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且PE4先将该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
路由反射器将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和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记录在本地,转发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和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PE2在接收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时,发现本地存在接收者,因此通过查询单播路由,发现组播源的直连PE是PE1,应该向PE1发送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且PE2先将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
路由反射器在接收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后,将PE2发送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记录在本地,由于已经发送过相同的BGP路由(PE4发送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因此不再转发该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PE1在接收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之后,可以向CE1a发送PIM协议的加入报文。CE1a在接收到加入报文之后,可以将组播流量发送给PE1。PE1在接收到所述组播流量之后,应该向PE2、PE3和PE4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且PE1可以先将该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路由反射器可以将PE1发送的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记录在本地,由于已经发送过相同的BGP路由(即PE4发送的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因此,路由反射器不再转发该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在满足组播流量的切换条件时,PE1应该向PE2、PE3和PE4发送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且PE1先将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路由反射器将PE1发送的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记录在本地,并将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转发给PE2、PE3和PE4。PE2/PE4在接收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之后,应该向PE1返回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且先将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路由反射器将PE2发送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PE4发送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记录在本地,由于PE2发送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携带PE2的全局唯一IP地址、PE4发送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携带PE4的全局唯一IP地址,因此,PE2发送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与PE4发送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并不相同,路由反射器将PE2发送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PE4发送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均发送给PE1,以使PE1根据PE2发送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PE4发送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创建选择性隧道。
基于上述路由反射器,可以减少BGP路由的发送数量,节省设备内存资源。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组播流量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PE,如图5所示,为所述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501,用于在接收到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量后,若不存在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或者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则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建立模块502,用于当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时,则建立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是本地存在接收者的第三PE发送的;
所述发送模块501,还用于通过所述相容性隧道发送所述组播流量;
其中,所述相容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所述第二PE,所述第二PE是所述第一PE之外的所有PE,所述第三PE是第二PE中的部分或者全部PE。
所述发送模块501,还用于在通过所述相容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后,在满足所述组播流量的切换条件时,向所述第二PE发送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所述建立模块502,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时,建立组播流量与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是本地存在接收者的第三PE发送的,选择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第三PE;
所述发送模块501,还用于将所述组播流量对应的隧道,从所述相容性隧道切换到所述选择性隧道,并通过所述选择性隧道发送所述组播流量。
所述发送模块501,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PE发送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后,向第二PE发送针对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一撤销路由;
所述组播流量传输装置还包括(在图中未体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PE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二撤销路由,其中,所述第二撤销路由是所述第三PE在发送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后发送的。
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包括: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本机IP字段,且所述本机IP字段为预设第一标识;所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包括: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本机IP字段,且所述本机IP字段为所述第一PE的全局唯一IP地址;
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包括:选择键字段和本机IP字段,所述选择键字段用于携带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的所有内容,所述本机IP字段为预设第二标识;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包括:选择键字段和本机IP字段,所述选择键字段用于携带所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的所有内容,所述本机IP字段为所述第三PE的全局唯一IP地址。
所述建立模块502,具体用于在建立组播流量与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和/或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则建立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是与所述第一PE位于同一个自治域的第三PE发送的,所述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是与所述第一PE位于不同自治域的第三PE发送的;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包括:自治域号、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发送模块501,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量后,向所述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过程中,若所述组播源与所述第一PE直连,则接收所述组播源发送到所述第一PE的组播流量,并向所述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或者,若所述第一PE是RP,接收与组播源连接的CE发送的注册协议报文,所述注册协议报文封装有所述组播源发送给CE的组播流量;从所述注册协议报文解析出组播流量,并向所述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或者,在接收到所述第三PE发送的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和/或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后,向与所述组播源连接的CE发送加入报文,接收所述CE根据所述加入报文发送的组播流量,并向所述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所述发送模块501,还用于将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以使路由反射器对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所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所述第二PE;
所述组播流量传输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路由反射器发送的经过优化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PE,从硬件层面而言,硬件架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6所示。包括: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其中: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代码。
处理器:与机器可读存储介质通信,读取和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所述指令代码,实现本申请上述示例公开的组播流量传输操作。
这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而且,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者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者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服务提供商边缘路由器PE,该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量后,若不存在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或者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则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若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则建立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并通过所述相容性隧道发送所述组播流量;其中,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是本地存在接收者的第三PE发送的;
其中,所述相容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所述第二PE,所述第二PE是所述第一PE之外的所有PE,所述第三PE是第二PE中的部分或者全部P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所述相容性隧道发送所述组播流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所述组播流量的切换条件时,向所述第二PE发送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若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则建立所述组播流量与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组播流量从所述相容性隧道切换到所述选择性隧道发送;其中,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是本地存在接收者的第三PE发送的,所述选择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所述第三P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向所述第二PE发送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之后,向所述第二PE发送针对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一撤销路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PE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二撤销路由,所述第二撤销路由是第三PE在发送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后发送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包括: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本机IP字段,且所述本机IP字段为预设第一标识;所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包括: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本机IP字段,且所述本机IP字段为所述第一PE的全局唯一IP地址;
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包括:选择键字段和本机IP字段,所述选择键字段用于携带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的所有内容,所述本机IP字段为预设第二标识;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包括:选择键字段和本机IP字段,所述选择键字段用于携带所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的所有内容,所述本机IP字段为所述第三PE的全局唯一IP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和/或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则建立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是与所述第一PE位于同一个自治域的第三PE发送的,所述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是与所述第一PE位于不同自治域的第三PE发送的;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包括:自治域号、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量后,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过程,包括:
若所述组播源与所述第一PE直连,则接收所述组播源发送到所述第一PE的组播流量,并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或者,
若所述第一PE是汇聚点RP,接收与组播源连接的用户网络边缘路由器CE发送的注册协议报文,所述注册协议报文封装有所述组播源发送给CE的组播流量;从所述注册协议报文解析出组播流量,并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或者,
在接收到第三PE发送的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和/或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后,向与所述组播源连接的CE发送加入报文,接收所述CE根据所述加入报文发送的组播流量,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所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以使所述路由反射器对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所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所述第二PE;接收所述路由反射器发送的经过优化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9.一种组播流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服务提供商边缘路由器PE,该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量后,若不存在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或者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则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建立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时,则建立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是本地存在接收者的第三PE发送的;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相容性隧道发送所述组播流量;
其中,所述相容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所述第二PE,所述第二PE是所述第一PE之外的所有PE,所述第三PE是第二PE中的部分或者全部PE。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通过所述相容性隧道发送组播流量后,在满足所述组播流量的切换条件时,向所述第二PE发送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时,建立组播流量与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是本地存在接收者的第三PE发送的,选择性隧道的目的节点集合包括第三PE;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组播流量对应的隧道,从所述相容性隧道切换到所述选择性隧道,并通过所述选择性隧道发送所述组播流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第二PE发送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后,向所述第二PE发送针对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一撤销路由;
所述组播流量传输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三PE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的第二撤销路由,其中,所述第二撤销路由是所述第三PE在发送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后发送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包括: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本机IP字段,且所述本机IP字段为预设第一标识;所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包括: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本机IP字段,且所述本机IP字段为所述第一PE的全局唯一IP地址;
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包括:选择键字段和本机IP字段,所述选择键字段用于携带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的所有内容,所述本机IP字段为预设第二标识;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包括:选择键字段和本机IP字段,所述选择键字段用于携带所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中的所有内容,所述本机IP字段为所述第三PE的全局唯一IP地址。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在建立组播流量与选择性隧道的对应关系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第三PE返回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和/或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则建立所述组播流量与相容性隧道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是与所述第一PE位于同一个自治域的第三PE发送的,所述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是与所述第一PE位于不同自治域的第三PE发送的;用户侧组播加入路由包括:自治域号、组播流量的源地址、组播流量的目的组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接收到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量后,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的过程中,若所述组播源与所述第一PE直连,则接收所述组播源发送到所述第一PE的组播流量,并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或者,若所述第一PE是汇聚点RP,接收与组播源连接的用户网络边缘路由器CE发送的注册协议报文,所述注册协议报文封装有所述组播源发送给CE的组播流量;从所述注册协议报文解析出组播流量,并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或者,在接收到第三PE发送的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和/或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后,向与所述组播源连接的CE发送加入报文,接收所述CE根据所述加入报文发送的组播流量,并向第二PE发送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所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路由反射器,以使路由反射器对所述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所述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第一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第二选择性隧道自动发现路由发送给所述第二PE;
所述组播流量传输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路由反射器发送的经过优化的第一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第二叶子节点自动发现路由。
CN201710590503.2A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547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0503.2A CN107547377B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0503.2A CN107547377B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377A true CN107547377A (zh) 2018-01-05
CN107547377B CN107547377B (zh) 2020-04-03

Family

ID=60970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90503.2A Active CN107547377B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73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6079A (zh) * 2020-03-31 2020-08-1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隧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132230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报文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143142A (zh) * 2020-09-02 2022-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77221A1 (en) * 2002-03-18 2003-09-18 Hamid Ould-Brahim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an auto-discovery mechanism for provider-provisioned layer-2 and layer-3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CN1988507A (zh) * 2006-12-14 2007-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发组播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路由器
CN101247210A (zh) * 2008-03-12 2008-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组播源发现协议实现组播转发树的方法
CN103326944A (zh) * 2012-03-21 2013-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US20160043876A1 (en) * 2014-08-07 2016-02-11 Alcatel-Lucent Usa Inc. Controlled switching of multicast traffic between selective and inclusive routes based on number of multicast receivers
CN106817308A (zh) * 2016-12-30 2017-06-09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流的转发系统、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77221A1 (en) * 2002-03-18 2003-09-18 Hamid Ould-Brahim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an auto-discovery mechanism for provider-provisioned layer-2 and layer-3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CN1988507A (zh) * 2006-12-14 2007-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发组播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路由器
CN101247210A (zh) * 2008-03-12 2008-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组播源发现协议实现组播转发树的方法
CN103326944A (zh) * 2012-03-21 2013-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US20160043876A1 (en) * 2014-08-07 2016-02-11 Alcatel-Lucent Usa Inc. Controlled switching of multicast traffic between selective and inclusive routes based on number of multicast receivers
CN106817308A (zh) * 2016-12-30 2017-06-09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流的转发系统、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2230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报文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526079A (zh) * 2020-03-31 2020-08-1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隧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26079B (zh) * 2020-03-31 2023-10-1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隧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43142A (zh) * 2020-09-02 2022-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377B (zh) 2020-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44793B2 (en) Maximally redundant trees to redundant multicast source nodes for multicast protection
US9118564B2 (en) Providing PIM-SM support for mRSVP-TE based multicas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US9154316B2 (en) PIM sparse-mode emulation over MPLS LSP's
US9059943B2 (en) Method of routing multicast traffic
US9083632B2 (en) Method to transport bidir PIM over a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ed network
US7830787B1 (en) Flooding control for multicast distribution tunnel
US8339973B1 (en) Multicast traceroute over MPLS/BGP IP multicast VPN
US7936702B2 (en) Interdomain bi-directional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US20080123650A1 (en) Technique for avoiding IP lookup with multipoint-to-multipoint label switched paths
CN107040400A (zh) 网络装置及方法
US9203631B2 (en) Multicast distribution trees for mRSVP-TE based multicas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US201003292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Multicast Route Leaking Between VRFs in Different VPNs
US9325605B2 (en) On-demand boot strap router source announcements
US9160683B2 (en) Providing PIM-SSM support for MRSVP-TE based multicas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CN103546381A (zh) 基于内部网关协议创建双向组播分发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73459B (zh) IPv6组播孤岛间的组播报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547377A (zh) 一种组播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959611A (zh)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16169B (zh) 点到多点的组播实现方法、网络节点和系统
US11811546B2 (en) Selective multicast ethernet tag extension for optimal source driven multicast forwarding
CN106817308A (zh) 一种组播流的转发系统、方法及装置
WO2013148661A1 (en) Rsvp-te mp2mp solution
WO2018010568A1 (zh) 信息的通告方法、转发条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4601478A (zh) 消息转发、发送、接收、组播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