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4874A -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4874A
CN107544874A CN201610466077.7A CN201610466077A CN107544874A CN 107544874 A CN107544874 A CN 107544874A CN 201610466077 A CN201610466077 A CN 201610466077A CN 107544874 A CN107544874 A CN 107544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logical address
running status
judging
abno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660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660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487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9721 priority patent/WO201722001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4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48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运行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控制使用所述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其中,所述第二磁盘为所述第一磁盘的备用磁盘。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由于磁盘损坏而导致业务不能正常处理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了业务处理稳定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业务中4k视频(分辨率为4096*2160的视频)的普及和内容提供网(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简称为CDN)技术的发展,庞大的元数据存储成为了软件业务提供服务的基础。于此同时磁盘容量也在飞速提升,TB级别容量的磁盘已经成了标配,然而,机械磁盘由于其电器特性的原因,导致机械磁盘的存在一定的损坏率,且无法事先预知磁盘的损坏。
磁盘损坏一般又分为文件系统损坏和物理损坏。对于磁盘文件系统的损坏,一般通过软件方式来进行修复。但是对磁盘进行修复时,必须停止该磁盘提供的所有服务,从而降低系统的服务能力。当磁盘物理损坏时,就必需到机房去更换硬盘,此时该磁盘也不能正常处理业务。
因此,相关技术中存在由于磁盘损坏而导致业务不能正常处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由于磁盘损坏而导致软件服务的稳定性不可预期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业务处理方法,包括: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运行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控制使用所述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其中,所述第二磁盘为所述第一磁盘的备用磁盘。
可选地,在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之前,还包括,采用预定方式对所述第一磁盘进行监测,获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的监测结果。
可选地,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的情况下,根据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是否为异常;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的输入/输出I/O性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磁盘的I/O性能,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可选地,在将所述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之后,还包括,向业务层上报已将所述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用于通知所述业务层与所述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
可选地,在将所述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第一磁盘进行修复;在修复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磁盘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所述第二磁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替换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运行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控制使用所述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其中,所述第二磁盘为所述第一磁盘的备用磁盘。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得模块,用于采用预定方式对所述第一磁盘进行监测,获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的监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判断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的情况下,根据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是否为异常;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的输入/输出I/O性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磁盘的I/O性能,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上报模块,用于向业务层和/或应用层上报已将所述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用于通知所述业务层/或所述应用层与所述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修复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磁盘进行修复;
迁移模块,用于在修复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磁盘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所述第二磁盘。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运行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控制使用所述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其中,所述第二磁盘为所述第一磁盘的备用磁盘。
可选地,在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之前,还包括,采用预定方式对所述第一磁盘进行监测,获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的监测结果。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的情况下,根据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是否为异常;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的输入/输出I/O性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磁盘的I/O性能,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将所述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之后,还包括,向业务层上报已将所述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用于通知所述业务层与所述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将所述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第一磁盘进行修复;在修复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磁盘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所述第二磁盘。
通过本发明,在第一磁盘运行状态异常的情况时,将第一磁盘的备用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进行业务处理,由于备用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在磁盘损坏时,业务层的数据可以更新到备用磁盘上,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由于磁盘损坏而导致业务不能正常处理的问题,达到提高业务处理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磁盘容灾系统的部署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装置的判断模块52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三;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业务处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移动终端的业务处理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步骤S204,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磁盘运行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控制使用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其中,第二磁盘为第一磁盘的备用磁盘。
通过上述步骤,在第一磁盘运行状态异常的情况时,将第一磁盘的备用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进行业务处理,由于备用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在磁盘损坏时,业务层的数据可以更新到备用磁盘上,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由于磁盘损坏而导致业务不能正常处理的问题,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步骤S202之前,还可以采用预定方式对第一磁盘进行监测,获得用于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的监测结果。上述预定方式可以包括多种,例如,扫描操作系统内核日志、检测磁盘S.M.A.R.T信息、监测磁盘的I/O性能等。对操作系统内核日志的扫描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根据需要手动设置。检测磁盘S.M.A.R.T信息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而监测磁盘的I/O性能可以是在闲时进行监测,也可以在忙时进行监测。具体地监测方式根据需要进行限定。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预定方式对第一次盘进行监测,获得用于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的监测结果,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磁盘监测,提高了磁盘异常状态判断的效率。
可选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例如,在监测结果为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的情况下,根据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又例如,在监测结果为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是否为异常。再例如,在监测结果为第一磁盘的输入/输出I/O性能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磁盘的I/O性能,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不同的监测方式采用不同的方式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异常,提高了磁盘异常判断内的灵活性。
可选地,在步骤S204之后,还可以向业务层上报已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用于通知业务层与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业务层上报已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业务层根据上报结果进行业务处理,业务层可以获知磁盘损坏以及正常磁盘的状况,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步骤S204之后,还可以对第一磁盘进行修复(例如,软修复),在修复成功的情况下,将第一磁盘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磁盘。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修复成功后的第一磁盘中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磁盘,保证了业务数据的可以准确调度,提高了业务处理的准确性。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IPTV、CDN、大数据、云存储等业务。
基于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为说明方案的整个流程交互,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采用磁盘阵列作为存储的设备中,实现磁盘容灾系统。如图3所示,在部署时,在每个磁盘阵列中按照N:1计划预留出容灾磁盘(与上述第二磁盘功能类似)。业务使用存储时,只用到大部分磁盘。预留的磁盘作为存储容灾磁盘使用。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开始。
步骤S404,接收应用的主动请求。
步骤S406,采用容灾磁盘替换服务。
磁盘容灾系统可以处理业务的主动换盘请求,将业务认为需要更换的磁盘用容灾磁盘替换。
步骤S408,分析内核信息。
步骤S410,判断是否有异常磁盘信息,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16。
步骤S412,跟踪磁盘S.M.A.R.T信息。
步骤S414,判断S.M.A.R.T信息是否发生较大波动,如果是,执行步骤S416。
步骤S416,采用容灾磁盘接替损坏磁盘。
对于上述步骤S408至步骤S416,磁盘容灾系统会提供标准接口给应用层调用,该系统会将可以用的磁盘实时上报给应用层。应用层从接口中获取到可用的磁盘信息,而该系统会实时监测磁盘使用状态(如,内核日志、磁盘的S.M.A.R.T信息等),将监测到异常状态的磁盘不上报给业务层使用,同时会启用预备的磁盘(容灾磁盘),并自动将预配磁盘(容灾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之前异常磁盘(损坏磁盘,作用同前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上报给业务层,那么,业务层的数据就会实时的更新到这个新盘上去,从而实现磁盘存储容灾的高实时性。
磁盘容灾系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的一种或者几种监测磁盘使用状态,对磁盘损坏进行预判,采用容灾磁盘预先替换(接替)即将损坏的磁盘,保证业务的稳定运行:自动扫描操作系统内核日志,根据内核日志的异常关键字列表实时找出异常磁盘,并且对已经筛选出的磁盘进行记录保证不会出现重复筛选;连续检测磁盘S.M.A.R.T信息,并保存每次获取的信息形成磁盘状态的线性列表,当发现S.M.A.R.T信息状态发生较大的波动时,对磁盘各项指标进行详细判断,看是否达到了预警状态的阈值,如果达到预警状态的阀值,则对该盘进行容灾处理;闲时监测磁盘的I/O性能,在忙时大幅降低检测频率避免对正常业务造成性能冲击,根据磁盘的I/O性能判断异常磁盘。
步骤S418,判断是否物理损坏,如果是,执行步骤S424,如果否,执行步骤S420。
步骤S420,后台自动修复。
步骤S422,判断是否修复成功,如果是,执行步骤S426,如果否,执行步骤S424。
步骤S424,通知维护人员更换。
步骤S426,后台进行数据恢复,纳入容灾分组。
对于上述步骤S418至步骤S426,判断故障磁盘(坏盘)是否为物理损坏,根据故障磁盘的故障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
如果磁盘物理损坏,需要采购新的磁盘并到现场进行更换,可以先将预先容灾磁盘上报给业务使用,通知维护人员更换(通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提醒消息、亮灯、提示声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等待联系好客户更换时间后,再进行磁盘更换。
相关技术中,对于磁盘物理损坏,需要到机房更换磁盘,在更换硬盘的这段时间需要对上层应用做特殊处理,要求上层应用不能读写坏磁盘从而引发其他的未知错误,从而使得上层应用在设计和开发时就需要将底层异常处理考虑进去,增加了上层应用设计上和实现的复杂度。而通过将预先容灾磁盘上报给业务使用的上述方式,可以提升业务的不间断服务能力。
如果故障磁盘不是物理损坏,则对故障磁盘(损坏磁盘)进行软修复,修复成功,则数据自动迁移:将监测到文件系统等软件损坏的磁盘在后台尝试软件修复,如果修复成功,则自动在闲时,将数据迁移到替代他的新盘(接替坏盘的容灾磁盘)上去,并将修复成功后的该盘作为新的容灾磁盘使用。
可选地,可以预置命令接口,实现不中断业务扩容\维护:在发现存储能力不足时,将新设备上电,接入容灾控制软件后,磁盘容灾系统将新增的可用磁盘上报给业务,业务就可以直接使用新增的可用磁盘,实现不中断业务扩容\维护。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N:1容灾硬盘配置,当监测到磁盘异常时,可以快速将容灾磁盘逻辑地址替换为故障磁盘的逻辑地址:磁盘容灾系统实时监测操作系统的存储性能和其它存储指标,能及时发现性能下降或有损坏的磁盘,然后将此磁盘隔离,使用容灾磁盘替换该故障磁盘提供服务。在后台,磁盘容灾系统对该故障磁盘进行软件修复和元数据拷贝,如果无法修复则通知维护人员更换磁盘,可以为用户提供高稳定性,高性能的以及高灵活性的数据存储服务。
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通用的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Disks,简称为RAID)1或者双击备份,本优选实施例中的磁盘容灾系统硬件成本低,性能比热1:1备份机制明显提高。应用场景更加灵活,特别是对磁盘进行扩容时,不需要对设备进行下电和进行繁琐的存储配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判断模块52、替换模块5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判断模块52,用于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替换模块54,与上述判断模块52相连,用于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磁盘运行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控制使用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其中,第二磁盘为第一磁盘的备用磁盘。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6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5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获得模块62。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获得模块62,与上述判断模块52相连,用于采用预定方式对第一磁盘进行监测,获得用于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的监测结果。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装置的判断模块52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判断模块52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判断单元72、第二判断单元74、第三判断单元76。下面对该判断模块52进行说明。
第一判断单元72,用于在监测结果为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的情况下,根据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第二判断单元74,用于在监测结果为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是否为异常;
第三判断单元76,用于在监测结果为第一磁盘的输入/输出I/O性能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磁盘的I/O性能,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三,如图8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5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上报模块82。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上报模块82,与上述替换模块相连,用于向业务层和/或应用层上报已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用于通知业务层/或应用层与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
上报模块可以通过接口通知业务层/或应用层与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通知的方式还可以包括,将第二磁盘作为可用磁盘上报给业务层/或应用层。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四,如图9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5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修复模块92、迁移模块9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修复模块92,用于对第一磁盘进行修复;迁移模块94,与上述修复模块92相连,用于在修复成功的情况下,将第一磁盘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磁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S2,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磁盘运行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控制使用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其中,第二磁盘为第一磁盘的备用磁盘。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之前,还包括,采用预定方式对第一磁盘进行监测,获得用于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的监测结果。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S1,在监测结果为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的情况下,根据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S2,在监测结果为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是否为异常;
S3,在监测结果为第一磁盘的输入/输出I/O性能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磁盘的I/O性能,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之后,还包括,向业务层上报已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用于通知业务层与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在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之后,还包括,
S1,对第一磁盘进行修复;
S2,在修复成功的情况下,将第一磁盘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磁盘。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在判断结果为第一磁盘运行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控制使用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其中,第二磁盘为第一磁盘的备用磁盘。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之前,还包括,采用预定方式对第一磁盘进行监测,获得用于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的监测结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监测结果为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的情况下,根据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在监测结果为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是否为异常;在监测结果为第一磁盘的输入/输出I/O性能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磁盘的I/O性能,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之后,还包括,向业务层上报已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用于通知业务层与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之后,还包括,对第一磁盘进行修复;在修复成功的情况下,将第一磁盘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第二磁盘。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运行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控制使用所述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其中,所述第二磁盘为所述第一磁盘的备用磁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之前,还包括,
采用预定方式对所述第一磁盘进行监测,获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的监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的情况下,根据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是否为异常;
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的输入/输出I/O性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磁盘的I/O性能,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之后,还包括,
向业务层上报已将所述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用于通知所述业务层与所述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磁盘进行修复;
在修复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磁盘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所述第二磁盘。
6.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替换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运行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控制使用所述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其中,所述第二磁盘为所述第一磁盘的备用磁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采用预定方式对所述第一磁盘进行监测,获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的监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的情况下,根据扫描的系统内核日志,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磁盘的S.M.A.R.T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是否为异常;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监测结果为所述第一磁盘的输入/输出I/O性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磁盘的I/O性能,判断所述第一磁盘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异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向业务层和/或应用层上报已将所述第二磁盘的逻辑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磁盘的逻辑地址,用于通知所述业务层/或所述应用层与所述第二磁盘进行业务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修复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磁盘进行修复;
迁移模块,用于在修复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磁盘中存储的数据迁移到所述第二磁盘。
CN201610466077.7A 2016-06-23 2016-06-23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5448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66077.7A CN107544874A (zh) 2016-06-23 2016-06-23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PCT/CN2017/089721 WO2017220013A1 (zh) 2016-06-23 2017-06-23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66077.7A CN107544874A (zh) 2016-06-23 2016-06-23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4874A true CN107544874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84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66077.7A Pending CN107544874A (zh) 2016-06-23 2016-06-23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4874A (zh)
WO (1) WO201722001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5073A (zh) * 2020-04-22 2021-10-22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存储单元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4713A (zh) * 2018-09-03 2020-03-1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状态管理方法与装置
CN111782431A (zh) * 2020-06-22 2020-10-16 深圳乐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722179B (zh) * 2021-08-13 2024-02-1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盘健康状态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3741A1 (en) * 2001-03-19 2002-09-19 Kazuki Maeda Data reception system capable of replacing recording medium
CN101567211A (zh) * 2009-05-27 2009-10-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磁盘可用性的方法和磁盘阵列控制器
CN101840311A (zh) * 2009-12-30 2010-09-22 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raid系统的自动修复方法以及raid系统
CN103019894A (zh) * 2012-12-25 2013-04-03 创新科存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冗余磁盘阵列的重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3741A1 (en) * 2001-03-19 2002-09-19 Kazuki Maeda Data reception system capable of replacing recording medium
CN101567211A (zh) * 2009-05-27 2009-10-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磁盘可用性的方法和磁盘阵列控制器
CN101840311A (zh) * 2009-12-30 2010-09-22 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raid系统的自动修复方法以及raid系统
CN103019894A (zh) * 2012-12-25 2013-04-03 创新科存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冗余磁盘阵列的重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5073A (zh) * 2020-04-22 2021-10-22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存储单元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535073B (zh) * 2020-04-22 2024-04-16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存储单元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20013A1 (zh)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69001B (zh) 用于在服务器整合环境中执行业务连续性策略的方法和装置
US10558517B2 (en) Proactive cloud orchestration
CN107544874A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868877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enabling an application for business continuity
EP2871803A1 (en) Network node failure predictive system
CN102761479B (zh) 链路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4717077B (zh) 一种管理数据中心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10200616A1 (en) Multi-factor cloud service storage device error prediction
CN105187249A (zh) 一种故障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8429629A (zh) 设备故障恢复方法和装置
CN111858240B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的监控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CN111522501A (zh) 磁盘阵列空间划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515812A (zh) 资源的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999587A (zh) 用于故障转移的跨不同服务器的镜像数据库的布置
CN114884838A (zh) Kubernetes组件的监控方法及服务器
US11722383B2 (en) Method for mitigating disruption during maintenance of an edge gateway node
CN108156040A (zh) 一种分布式云存储系统中的中央控制节点
CN110247980A (zh) 一种局域网中的网关控制方法及网关
CN10950826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网数据节点备份方法及备份系统
CN105487946A (zh) 一种故障计算机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105037A (zh) 一种基于文件校验的分布式视频cdn资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US20230129273A1 (en) Wafer bond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10968456B (zh) 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故障磁盘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JP7082285B2 (ja) 監視システム、監視方法および監視プログラム
CN106534262A (zh) 一种网络信息系统故障的切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17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Applicant after: ZTE Corp.

Address before: Yuhuatai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12 Bauhinia Road No. 68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