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3272A - 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3272A
CN107543272A CN201610478193.0A CN201610478193A CN107543272A CN 107543272 A CN107543272 A CN 107543272A CN 201610478193 A CN201610478193 A CN 201610478193A CN 107543272 A CN107543272 A CN 107543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ides
bladeless fan
wind wheel
centrifugal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81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勇
李曙光
李春宏
贾铌
柳州
刘伟龙
梁浩
覃平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104781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32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3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327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其包括外壳(1)和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蜗壳部分(2)和出风部分(3),所述出风部分(3)为环形的结构形式,且所述蜗壳部分(2)包括设置于其一侧的第一进风口(21)和设置于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的第二进风口(22),所述出风部分(3)上设置有出风口(31)。通过本发明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具有较大风量输出及空气放大倍数,出风更加均匀,规避了常规风扇出风对人强烈冲击感,其出风令人倍感到舒适柔,适合老人、小孩降暑,久吹不倦,且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无叶片风扇,多数呈纵向柱状,例如专利号为CN201220499032.7公开了一种无叶制冷风扇,包括无叶制冷风扇主体,及设置在无叶制冷风扇主体上方的扇头,及设置在无叶制冷风扇主体下方的基座,及设置在基座内部的冰柜,所述无叶制冷风扇主体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无叶制冷风扇主体上设置有连接电源的电源线,通过设置在无叶制冷风扇主体上方的扇头将冰柜内的冷气排出,及CN201220141573.2的专利也公开一种无叶冷风扇,该无叶冷风扇通过风扇前壳与风扇后壳相卡接形成壳体,所述的壳体上部为呈圆环状的喷嘴,壳体的下部空腔内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转轴上安装有向喷嘴方向输送气体的叶轮,驱动电机下方的底盖上设有冰晶盒,位于驱动电机下方的壳体上开设有若干进风口。但是上述无叶风扇存在风量小、空气放大倍数较小、且出风不均、送风距离短等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无叶片风扇存在出风风量小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无叶片风扇存在出风风量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其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蜗壳部分和出风部分,所述出风部分为环形的结构形式,且所述蜗壳部分包括设置于其一侧的第一进风口和设置于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部分上设置有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蜗壳部分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离心风轮、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离心风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离心风轮和所述第二离心风轮之间为对称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蜗壳部分内部在所述第一离心风轮和所述第二离心风轮的排气口气流后方的位置共同地形成有导流风道。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离心风轮和所述第二离心风轮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隔离二者的隔板。
优选地,所述出风部分具有中心轴线,且在其中部沿该中心轴线贯通延伸地设置成空心的结构、形成所述出风部分的出风通道。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通道相连通、使得气流通过所述出风口流向所述出风通道中,并且气流在所述出风口处沿着所述中心轴线方向朝两侧对称地出风。
优选地,在所述外壳内部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处的位置还设置有湿帘。
优选地,在所述外壳内部还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用于将其内部的水输送至所述湿帘位置处的水泵。
优选地,在所述外壳内部还设置有将从所述水泵中泵送而来的水进行引导并配送至所述湿帘中的分水盒。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本发明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采用底部两侧进风、上部出风的结构形式,将气流从底部两侧吸入并从上部的圆形风环送出,能够使得整个风道空间大,狭长,有利于流体的流通,使得流体流动更顺畅,具有较大风量输出及空气放大倍数,出风更加均匀,规避了常规风扇出风对人强烈冲击感,其出风令人倍感到舒适柔,适合老人、小孩降暑,久吹不倦,且安全可靠;
2.通过本发明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采用双离心风轮的结构形式,其送风距离大大延长、出风速度大,运行状态更为平稳、稳定性能更高;
3.通过本发明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采用两侧对称出风的结构形式,使得整个出风风道被分成两部分,使得扫风面积更大、出风效果更好。
4.通过本发明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采用湿帘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对吸入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加湿作用,同时配合水泵的方式能够解决水箱容量不足的问题,增大泵水的功率,提高水的流量,提高加湿降温的作用,并配合分水盒的方式,能够起到引导和分配来水的作用和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的正面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的风环出口风速。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外壳,2—蜗壳部分,21—第一进风口,22—第二进风口,3—出风部分,31—出风口,32—出风通道,4—第一离心风轮,5—第二离心风轮,6—导流风道,7—隔板,8—湿帘,9—水箱,10—水泵,11—分水盒,1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其包括外壳1和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部、位于下方的蜗壳部分2和设置于所述蜗壳部分2上端的出风部分3,所述出风部分3为圆环形状的结构形式,且所述蜗壳部分2包括设置于其下部一侧的第一进风口21和设置于所述蜗壳部分2下部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的第二进风口22,位于上方的所述出风部分3上设置有出风口31。
通过本发明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采用底部两侧进风、上部出风的结构形式,将气流从底部两侧吸入并从上部的圆形风环送出,能够使得整个风道空间大,狭长,有利于流体的流通,使得流体流动更顺畅,具有较大风量输出及空气放大倍数;送风距离大大延长、出风速度大且均匀,规避了常规风扇出风对人强烈冲击感,其出风令人倍感到舒适柔,适合老人、小孩降暑,久吹不倦,且安全可靠。
双风进风式的叶轮布置相对于单进风叶轮的结构而言,结构紧凑,且风轮需要与蜗壳及出风环进行匹配,即需要对蜗壳及出风环进行多次匹配优化修改,在保证出风的风量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也需要满足用户在对其体验时对噪音要求,因此对该无叶冷风扇内部整个风道持续优化,最终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优良风道,是该无叶冷风扇的关键核心,而并非是简单的对两个风轮进行的组合装配。
优选地,所述蜗壳部分2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进风口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离心风轮4、与所述第二进风口2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离心风轮5。通过采用双离心风轮的结构形式,使得本发明的无叶风扇结构的整机运行稳定性更高,风速大,流量大,送风距离远,有效地提高了无叶风扇结构的工作性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离心风轮4和所述第二离心风轮5之间为对称地设置。这是两个离心风轮彼此之间的优选设置形式和布置方式,这样能够有效地使得无叶风扇底部从两侧对称地实现进风、增大了进风量和提高了进风速度和均匀程度,且这样的设置方式有效地节省了空间,使得结构布置更为紧凑,减小了无叶风扇的整体占地空间。
优选地,所述蜗壳部分2内部在所述第一离心风轮4和所述第二离心风轮5的排气口气流后方的位置共同地形成有导流风道6。通过在蜗壳部分内部在第一、第二离心风轮排气后方共同形成导流风道的结构形式,能够使得从两个离心风轮经过增压增速后的气流通过导流风道共同地导入至无叶风扇的出风部分中,完成风体或气流的有效传递作用,还可以使得整个风道与外壳紧密贴合,以达到美观效果。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离心风轮4和所述第二离心风轮5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隔离二者的隔板7。通过采用隔离第一和第二离心风轮之间的隔板的结构形式,有效地将蜗壳部分中的两个离心风轮之间分隔开来,防止两个离心风轮在工作过程当中发生干扰或共振等情况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小振动和噪声,并且通过设置隔板的结构形式而且还能起到支撑电机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出风部分3具有中心轴线,且在其中部沿该中心轴线贯通延伸地设置成空心的结构、形成所述出风部分3的出风通道32。这是形成无叶风扇的具体结构和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从空心结构的出风通道中沿着中心轴线通过柯恩达效应进行出风,达到无叶出风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31与所述出风通道32相连通、使得气流通过所述出风口31流向在所述出风通道32中,并且气流在所述出风口处沿着所述中心轴线方向朝两侧对称地出风。通过采用沿两侧对称出风的结构形式和实施方式,能够使得出风范围大大增加,并且出风效果更好,增大扫风面积,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程度。
优选地,在所述外壳1内部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21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22处的位置还设置有湿帘8;和/或,在所述蜗壳部分2内部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21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22处的位置还设置有净化部件。通过在两个进风口中的其中一个以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湿帘的结构形式,能够有效地对吸入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加湿作用,实现冷风扇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在两个进风口中的其中一个以上的相应位置设置净化部件(例如滤网等)的结构形式,能够有效地对吸入的空气气流进行过滤的作用,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优选地,在所述外壳1内部下方还设置有水箱9,所述水箱9内部设置有用于将其内部的水输送至所述湿帘8位置处的水泵10。通过在外壳内部下方设置水箱的结构形式,能够有效地对起到降温和加湿空气的水进行储存的作用,并使得结构紧凑和简化,通过在水箱的内部设置水泵的结构形式,能够有效地将水箱中的水输送至湿帘的位置处,完成水的泵送的同时,还起到解决水箱容量不足的问题,增大泵水的功率,提高水的流量,提高加湿降温的作用。
优选地,在所述湿帘8的上端位置处还设置有将从所述水泵10中泵送而来的水进行引导并配送至所述湿帘8中的分水盒11。通过在湿帘的上端位置设置分水盒的结构形式,能够有效地将水泵泵送而来的水引导并分配至湿帘内部,起到引导和分配来水的作用和目的。
下面介绍一下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优选实施例
通过双风离心风轮的送风方式,将风从下部两侧吸入,风经风扇下部的两侧湿帘穿过,降温后由双离心风轮将其由上部圆形风环送出,具较大风量输出及空气放大倍数;规避了常规风扇出风对人强烈冲击感,其出风令人倍感到舒适柔,适合老人、小孩降暑,久吹不倦,且安全可靠。
本发明解决了如下技术问题
1、风扇出风风量大,且具有较大的空气放大倍数;
2、通过湿帘蒸发降低周围空气温度;
3、出风口均匀及送风距离远;
无叶风扇原理如图1-2所示:主要包括外壳1,风道出风口31,导流风道6,电机12,第一离心风轮4,第二离心风轮5,分水盒1,湿帘,8,水泵10,水箱9等结构组成。
(1)进风方式:接通风扇导电控制开关后,电机12开始工作,通过电机12提供动力源而开始运转,与此同时,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轴上的第一离心风轮4、第二离心风轮5在电机12的驱动下开始旋转运行,第一离心风轮4和第二离心风轮5旋转运行时,第一离心风轮4和第二离心风轮5上的叶片通过旋转对周围的气体做功,空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第一离心风轮4和第二离心风轮5内部向第一离心风轮4和第二离心风轮5径向流出,进入风道内部,此时第一离心风轮4和第二离心风轮5内部压力降低,第一离心风轮4和第二离心风轮5外部空气流经湿帘后,进入第一离心风轮4和第二离心风轮5中,在第一离心风轮4和第二离心风轮5的带动下空气不断从外部流经湿帘8进入导流风道6中。
(2)出风方式:在第一离心风轮4和第二离心风轮5的作用下,空气不断流入导流风道6中,由于导流风道6与风道出风口31(优选为圆环形)相连,因此空气在导流风道6中运行时,受到导流风道6及风道出风口31的约束作用后,按照预定的轨迹从风道出风口31中流出;由于气流从风道出风口31流出后,将会带动风道出风口31内侧的空气沿着出风通道32向出风方向流动,此时风道出风口31内侧空气压力降低,风扇后部空气迅速向风道出风口31内侧流动,即在风道出风口31内侧产生科恩达效应,使该冷风扇出风量有一定的空气增大效应,有效的增大了该无叶冷风扇出风量。
(3)降温及加湿方式:风扇开始运行时,将水泵10置于水箱9中,通过水泵10运转时的吸水、排水功能,水泵10将水箱9中的冷水吸入后排入位于风扇两侧湿帘8上方的分水盒11中,在分水盒11的作用下,水流均匀流入湿帘8中,水流在湿帘8中缓慢流动,在湿帘8的作用下,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迅速增大,且此时空气由外部流经湿帘8向导流风道6内流动,由于水流吸收热量后流入水箱9中,使得流经湿帘8的空气温度降低,且部分水流吸收热量后产生蒸发现象,在第一离心风轮4和第二离心风轮5的带动下流入风道,使得从风道出风口31中流出的空气不仅温度较低,而且具有加湿效果。
手板测试数据如下:
一出口风速测试
环出口宽度为20mm时,离风环出口0.6m处风速约为2.2m/s;
风环出口风速如图3所示:
二风量测试
测试时间:2016-02-23
测试地点:中国广东
三噪声测试
测试时间:2016-02-23
测试地点:中国广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蜗壳部分(2)和出风部分(3),所述出风部分(3)为环形的结构形式,且所述蜗壳部分(2)包括设置于其一侧的第一进风口(21)和设置于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的第二进风口(22),所述出风部分(3)上设置有出风口(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部分(2)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进风口(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离心风轮(4)、与所述第二进风口(2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离心风轮(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风轮(4)和所述第二离心风轮(5)之间为对称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3之一所述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部分(2)内部在所述第一离心风轮(4)和所述第二离心风轮(5)的排气口气流后方的位置共同地形成有导流风道(6)。
5.根据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离心风轮(4)和所述第二离心风轮(5)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隔离二者的隔板(7)。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分(3)具有中心轴线,且在其中部沿该中心轴线贯通延伸地设置成空心的结构、形成所述出风部分(3)的出风通道(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31)与所述出风通道(32)相连通、使得气流通过所述出风口(31)流向在所述出风通道(32)中,并且气流在所述出风口(31)处沿着所述中心轴线方向朝两侧对称地出风。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1)内部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21)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22)处的位置还设置有湿帘(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1)内部还设置有水箱(9),所述水箱(9)内部设置有用于将其内部的水输送至所述湿帘(8)位置处的水泵(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1)内部还设置有将从所述水泵(10)中泵送而来的水进行引导并配送至所述湿帘(8)中的分水盒(11)。
CN201610478193.0A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Withdrawn CN1075432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8193.0A CN107543272A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8193.0A CN107543272A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3272A true CN107543272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961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8193.0A Withdrawn CN107543272A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327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1042A (zh) * 2018-08-03 2018-12-11 杰马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立式出风水冷扇
CN110107974A (zh) * 2019-05-31 2019-08-09 杰马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斜流冷风扇
CN110131869A (zh) * 2019-05-31 2019-08-16 杰马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用于冷风扇的导流装置
WO2021196259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杰马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无叶冷风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26750A1 (en) * 2009-03-04 2010-09-09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Fan assembly
CN201811372U (zh) * 2010-05-10 2011-04-2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式冷风扇
CN102230482A (zh) * 2011-07-04 2011-11-02 李耀强 无叶风扇
CN103104514A (zh) * 2011-11-09 2013-05-15 余姚市华昌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叶风扇
CN204025178U (zh) * 2014-05-28 2014-12-17 漳州万利达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进风空气过滤器
CN104879308A (zh) * 2014-06-30 2015-09-02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
CN205897415U (zh) * 2016-06-24 2017-0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26750A1 (en) * 2009-03-04 2010-09-09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Fan assembly
CN201811372U (zh) * 2010-05-10 2011-04-2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式冷风扇
CN102230482A (zh) * 2011-07-04 2011-11-02 李耀强 无叶风扇
CN103104514A (zh) * 2011-11-09 2013-05-15 余姚市华昌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叶风扇
CN204025178U (zh) * 2014-05-28 2014-12-17 漳州万利达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进风空气过滤器
CN104879308A (zh) * 2014-06-30 2015-09-02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
CN205897415U (zh) * 2016-06-24 2017-0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1042A (zh) * 2018-08-03 2018-12-11 杰马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立式出风水冷扇
CN110107974A (zh) * 2019-05-31 2019-08-09 杰马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斜流冷风扇
CN110131869A (zh) * 2019-05-31 2019-08-16 杰马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用于冷风扇的导流装置
WO2021196259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杰马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无叶冷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5236B (zh) 一种通风装置
CN107543272A (zh) 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CN106015046B (zh) 一种塔扇结构
CN203810563U (zh) 空调器
CN104456882B (zh) 风道系统及其送风方法、具有该风道系统的风扇和空调器
CN106839572A (zh) 风道结构和冰箱
CN107747763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160162A (zh) 悬角空调室内机
CN104879846A (zh) 空调器
CN205689467U (zh) 一种塔扇结构
CN205897415U (zh) 一种两侧进风式无叶风扇
CN102901197B (zh) 一种空调内机出风结构
CN207299183U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WO2019062626A1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1935326U (zh) 一种通风装置
CN107726497A (zh) 一种离心式低噪切向出风平流挂壁式制冷风扇
CN107606703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4374008B (zh) 空调器及该空调器的送风方法
CN207422415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4165447B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422417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6973859U (zh) 换热风道结构及空调机组
CN208025673U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212130856U (zh) 空气离心制冷机
CN207140661U (zh) 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