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5015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交换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交换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35015B CN107535015B CN201580079144.3A CN201580079144A CN107535015B CN 107535015 B CN107535015 B CN 107535015B CN 201580079144 A CN201580079144 A CN 201580079144A CN 107535015 B CN107535015 B CN 1075350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c frame
- cpri
- bts
- uplink
- down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交换设备,该方法包括:CPRI交换设备接收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MAC帧,上行MAC帧为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CPRI交换设备将上行MAC帧承载在CPRI上,并将承载后的上行MAC帧发送给第一BTS,以供第一BTS将上行MAC帧转发到传输网。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交换设备降低了室内覆盖场景下的布线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网络中,室内覆盖一直是网络运营商较难解决的覆盖区域,随着数据业务的不断开展,室内数据业务更加集中,因此,室内良好覆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小站pico射频拉远单元(pico Radio Remote Unit:简称:pRRU)与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CPRI)交换设备互联,以传递pRRU的AxC数据,再将CPRI交换设备通过CPRI与基带处理单元(Base band Unit;简称:BBU)互联,以将pRRU的AxC数据传输至BBU,其中,CPRI交换设备需要完成多个pRRUAxC的射频合路。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所有的pRRU都需要通过以太网线连接到就近的CPRI交换设备上,而且该以太网线采用CPRI协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案解决室内覆盖问题时需要通过穿墙、打孔等操作重新布置网线,使得布线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交换设备,降低了室内覆盖场景下的布线难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系统内,所述系统包括无线回传设备、CPRI交换设备和第一基站收发台BTS和至少一个第二BTS,所述第二BTS通过无线方式接入所述无线回传设备,所述无线回传设备与所述CPRI交换设备连接,所述CPRI交换设备与所述第一BTS存在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CPRI交换设备接收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介质访问控制MAC帧,所述上行MAC帧为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
所述CPRI交换设备将所述上行MAC帧承载在所述CPRI上,并将承载后的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以供所述第一BTS将所述上行MAC帧转发到传输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CPRI交换设备将所述上行MAC帧承载在所述CPRI上,并将承载后的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包括:
所述CPRI交换设备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上行MAC帧;
所述CPRI交换设备根据所述CPRI时隙,将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系统内,所述系统包括无线回传设备、CPRI交换设备和第一基站收发台BTS和至少一个第二BTS,所述第二BTS通过无线方式接入所述无线回传设备,所述无线回传设备与所述CPRI交换设备连接,所述CPRI交换设备与所述第一BTS存在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CPRI交换设备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所述下行MAC帧是承载在所述CPRI上的;所述下行MAC帧中携带有所述第二BTS的IP地址;
所述CPRI交换设备根据所述IP地址,确定转发所述下行MAC帧的端口;
所述CPRI交换设备根据确定出的端口将所述下行MAC帧发送给所述无线回传设备,以供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将所述下行MAC帧转换为无线下行MAC帧后,发送给所述第二BTS。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CPRI交换设备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包括:
所述CPRI交换设备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下行MAC帧;
所述CPRI交换设备根据所述CPRI时隙,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介质访问控制MAC帧,所述上行MAC帧为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MAC帧承载在所述CPRI上;
发送模块,用于将承载后的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以供所述第一BTS将所述上行MAC帧转发到传输网。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上行MAC帧;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PRI时隙,将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所述下行MAC帧是承载在所述CPRI上的;所述下行MAC帧中携带有所述第二BTS的IP地址;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地址,确定转发所述下行MAC帧的端口;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端口将所述下行MAC帧发送给所述无线回传设备,以供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将所述下行MAC帧转换为无线下行MAC帧后,发送给所述第二BTS。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下行MAC帧;
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PRI时隙,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PRI交换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介质访问控制MAC帧,所述上行MAC帧为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
处理器,用于将所述上行MAC帧承载在所述CPRI上;
发送器,用于将承载后的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以供所述第一BTS将所述上行MAC帧转发到传输网。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上行MAC帧;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根据所述CPRI时隙,将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PRI交换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所述下行MAC帧是承载在所述CPRI上的;所述下行MAC帧中携带有所述第二BTS的IP地址;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IP地址,确定转发所述下行MAC帧的端口;
发送器,用于根据确定出的端口将所述下行MAC帧发送给所述无线回传设备,以供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将所述下行MAC帧转换为无线下行MAC帧后,发送给所述第二BTS。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下行MAC帧;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CPRI时隙,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交换设备,CPRI交换设备接收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MAC帧,该上行MAC帧为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CPRI交换设备将上行MAC帧承载在CPRI上,并将承载后的上行MAC帧发送给第一BTS,以供第一BTS将上行MAC帧发送到传输网。由于第二BTS通过无线方式将上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以使无线回传设备通过以太网将该上行MAC转发到CPRI交换设备,因此,在有线难以部署的位置,可以通过放置第二BTS来解决布线困难的问题,由此可以降低布线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CPRI交换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CPRI交换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基站的组网架构中主要包括: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CPRI交换设备与pRRU,其中,BTS通过CPRI接口与CPRI交换设备进行数据传输,CPRI交换设备通过以太网CPRI接口与pRRU进行数据传输。在现有的基站系统中,所有的pRRU都需要通过以太网线连接到就近的CPRI交换设备上,该以太网线在物理上采用CAT5网线,在协议上采用CPRI协议,由于,CPRI协议不能直接承载在以太网上,因此,现有技术中不能重用楼宇中现成的以太网络,而是需要重新进行布线,导致布线难度很大。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对基站的组网架构进行了修改,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系统中包括第一BTS、CPRI交换设备、无线回传设备、至少一个第二BTS和pRRU,其中,第一BTS通过CPRI接口与CPRI交换设备进行通信,无线回传设备可以利用现有系统中的以太网CPRI网线与CPRI交换设备进行通信,也可以利用室内现有的以太网线,与CPRI交换设备进行通信,其中,无线回传设备通过非授权频谱或授权频谱,为第二BTS提供无线回传,而且无线回传可以是带内或者带外。对于无线回传设备与CPRI交换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本实施例在此不作特别限制。基于本实施例的基站组网架构,可以将无线回传设备部署在有线容易部署的位置,而对于有线难以部署的位置,可以通过放置第二BTS来解决,其中,第二BTS通过无线回传方式接入无线回传设备。另外,对于容易布线的地方,可以依然采用现有的部署方式,将pRRU通过以太网CPRI方式接入CPRI交换设备,以达到与现有的基站组网的最大程度的兼容。
另外,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一BTS可以将至少一个第二BTS通过无线回传设备和CPRI交换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汇聚,并将汇聚之后的数据统一发送到传输网。
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任意执行数据传输方法的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集成在CPRI交换设备中。
在上述图2所示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CPRI交换设备接收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MAC帧,该上行MAC帧为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
在本实施例中,CPRI交换设备例如可以为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等,第二BTS将无线上行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帧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以使无线回传设备对接收到的无线上行MAC帧进行转换,以获得上行MAC帧。由此可见,在室内布线困难的位置,可以布置第二BTS,以使第二BTS通过无线方式与无线回传设备进行通信,不但可以降低系统成本,而且降低了布线的难度。
无线回传设备将无线上行MAC帧进行转换之后,无线回传设备将完成二层无线交换机的功能,以将第二BTS的上行MAC帧通过以太网转发送到CPRI交换设备。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当无线回传设备接收到上行MAC帧之后,需要先读取该上行MAC帧中的源MAC地址,再读取上行MAC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无线回传设备中预先存储的地址表中查找与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以将该上行MAC帧直接复制到与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上,并从此端口进行上行MAC帧的发送。
步骤302、CPRI交换设备将上行MAC帧承载在CPRI上,并将承载后的上行MAC帧发送给第一BTS,以供第一BTS将上行MAC帧转发到传输网。
在本实施例中,CPRI交换设备与第一BTS之间存在CPRI接口,CPRI交换设备在接收到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MAC帧后,会将该上行MAC帧承载在CPRI上,然后将承载在CPRI上的上行MAC帧转发到第一BTS,再由第一BTS将该上行MAC帧转发到传输网,以完成数据的上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CPRI交换设备接收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MAC帧,该上行MAC帧为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CPRI交换设备将上行MAC帧承载在CPRI上,并将承载后的上行MAC帧发送给第一BTS,以供第一BTS将上行MAC帧发送到传输网。由于第二BTS通过无线方式将上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以使无线回传设备通过以太网将该上行MAC转发到CPRI交换设备,因此,在有线难以部署的位置,可以通过放置第二BTS来解决布线困难的问题,由此可以降低布线的复杂度。
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CPRI交换设备将上行MAC帧承载在CPRI上,并将承载后的上行MAC帧发送给第一BTS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在上述图2所示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CPRI交换设备接收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MAC帧,上行MAC帧为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
步骤401与步骤30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2、CPRI交换设备获取CPRI时隙;该CPRI时隙用于承载上行MAC帧。
在本实施例中,在CPRI交换设备与第一BTS之间的CPRI通道上,需要预先分配CPRI时隙,该CPRI时隙叫做天线载波容器,上行MAC帧承载在该天线载波容器中。其中,天线载波容器的大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设置,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可以根据上行MAC帧的流量规划和设置天线载波容器的大小,对于天线载波容器的大小的具体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作特别限制。
步骤403、CPRI交换设备根据CPRI时隙,将上行MAC帧发送给第一BTS。
在本实施例中,CPRI交换设备根据获取到的CPRI时隙,将接收到的上行MAC帧发送给第一BTS,以使第一BTS提取出上行MAC帧,并将该上行MAC帧发送到传输网,至此,即可完成上行MAC帧的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CPRI交换设备接收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MAC帧,该上行MAC帧为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CPRI交换设备将上行MAC帧承载在CPRI上,并将承载后的上行MAC帧发送给第一BTS,以供第一BTS将上行MAC帧发送到传输网。由于第二BTS通过无线方式将上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以使无线回传设备通过以太网将该上行MAC转发到CPRI交换设备,因此,在有线难以部署的位置,可以通过放置第二BTS来解决布线困难的问题,由此可以降低布线的复杂度。
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或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pRRU通过以太网CPRI向第一BTS发送上行数据包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在上述图2所示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CPRI交换设备接收pRRU通过以太网CPRI发送的上行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在室内容易布线的地方,可以将pRRU通过以太网CPRI接入CPRI交换设备,因此,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pRRU可以通过以太网CPRI将上行数据包直接发送给CPRI交换设备。
步骤502、CPRI交换设备通过CPRI将上行数据包发送给第一BTS,以供第一BTS将上行数据包发送到传输网。
在本实施例中,CPRI交换设备接收到pRRU发送的上行数据包之后,通过CPRI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包发送给第一BTS,第一BTS再将该上行数据包发送到传输网,至此,即可完成上行数据包的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CPRI交换设备接收pRRU通过以太网CPRI发送的上行数据包,CPRI交换设备通过CPRI将上行数据包发送给第一BTS,以供第一BTS将上行数据包发送到传输网,由于在容易布线的位置,可以部署pRRU,并通过CPRI交换设备和第一BTS将上行数据包发送到传输网,由此可以最大程度的兼容现有基站的组网架构。
图6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任意执行数据传输方法的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集成在CPRI交换设备中。
在上述图2所示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601、CPRI交换设备接收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下行MAC帧是承载在CPRI上的;下行MAC帧中携带有第二BTS的IP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BTS接收从传输网下发的下行MAC帧,其中,该下行MAC帧中携带的目的IP地址为第二BTS的IP地址,也即第一BTS需要将接收到的下行MAC帧发送到哪一个第二BTS。为此,第一BTS在接收到下行MAC帧之后,先将该下行MAC帧承载在CPRI上,再将承载在CPRI上的下行MAC帧发送给CPRI交换设备,由CPRI交换设备进行下行MAC帧的转发。
步骤602、CPRI交换设备根据IP地址,确定转发下行MAC帧的端口。
在本实施例中,CPRI交换设备接收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之后,会读取该下行MAC帧中携带的目的IP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端口,以确定从哪一个端口发送下行MAC帧时,才能将该下行MAC帧发送到所携带的IP地址对应的第二BTS。
步骤603、CPRI交换设备根据确定出的端口将下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以供无线回传设备将下行MAC帧转换为无线下行MAC帧后,发送给第二BTS。
在本实施例中,CPRI交换设备确定出发送下行MAC帧的端口之后,会将下行MAC帧复制到该端口,并将下行MAC帧从该端口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无线回传设备从无线回传通道中提取出下行MAC帧之后,将该下行MAC帧转换为无线下行MAC帧,并通过读取下行MAC帧中携带的目的IP地址,在地址表中查找与该目的IP地址对应的端口,将转换后的无线下行MAC帧发送给第二BTS,以使第二BTS对无线下行MAC帧继续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CPRI交换设备通过接收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并将下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以供无线回传设备将下行MAC帧转换为无线下行MAC帧后,发送给第二BTS。由于CPRI交换设备将下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后,以使无线回传设备通过无线方式将下行MAC帧发送给第二BTS,因此,在有线难以部署的位置,可以通过放置第二BTS来解决布线困难的问题,由此可以降低布线的复杂度。
图7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四的基础上,CPRI交换设备接收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在上述图6所示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701、CPRI交换设备获取CPRI时隙;CPRI时隙用于承载下行MAC帧。
在本实施例中,在CPRI交换设备与第一BTS之间的CPRI通道上,需要预先分配CPRI时隙,该CPRI时隙叫做天线载波容器,下行MAC帧承载在该天线载波容器中。其中,天线载波容器的大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设置,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可以根据下行MAC帧的流量规划和设置天线载波容器的大小,对于天线载波容器的大小的具体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作特别限制。
步骤702、CPRI交换设备根据CPRI时隙,接收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
在本实施例中,CPRI交换设备根据获取到的CPRI时隙,接收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并将该下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
步骤703、CPRI交换设备根据IP地址,确定转发下行MAC帧的端口。
步骤704、CPRI交换设备根据确定出的端口将下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以供无线回传设备将下行MAC帧转换为无线下行MAC帧后,发送给第二BTS。
步骤703-步骤704与步骤602-步骤603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CPRI交换设备通过接收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并将下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以供无线回传设备将下行MAC帧转换为无线下行MAC帧后,发送给第二BTS。由于CPRI交换设备将下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后,以使无线回传设备通过无线方式将下行MAC帧发送给第二BTS,因此,在有线难以部署的位置,可以通过放置第二BTS来解决布线困难的问题,由此可以降低布线的复杂度。
图8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第一BTS向pRRU发送下行数据包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在上述图2所示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801、CPRI交换设备接收第一BTS发送的下行数据包。
步骤802、CPRI交换设备将下行数据包通过以太网CPRI发送给pRRU,以供pRRU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在室内容易布线的地方,可以将pRRU通过以太网CPRI接入CPRI交换设备,将CPRI交换设备通过CPRI接入第一BTS中,故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第一BTS可以将下行数据包承载在CPRI上,并将承载后的下行数据包发送给CPRI交换设备,CPRI交换设备接收到下行数据包之后,通过以太网CPRI将该下行数据包发送给pRRU,以使pRRU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CPRI交换设备接收第一BTS发送的下行数据包,CPRI交换设备将下行数据包通过以太网CPRI发送给pRRU,以供pRRU对下行数据包进行处理,由于在容易布线的位置,可以部署pRRU,并通过CPRI交换设备和第一BTS将传输网下发的下行数据包发送到pRRU,由此可以最大程度的兼容现有的基站组网架构。
图9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1、处理模块12和发送模块13。
其中,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介质访问控制MAC帧,所述上行MAC帧为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处理模块12用于将所述上行MAC帧承载在所述CPRI上;发送模块13用于将承载后的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以供所述第一BTS将所述上行MAC帧转发到传输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CPRI交换设备接收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MAC帧,该上行MAC帧为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CPRI交换设备将上行MAC帧承载在CPRI上,并将承载后的上行MAC帧发送给第一BTS,以供第一BTS将上行MAC帧发送到传输网。由于第二BTS通过无线方式将上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以使无线回传设备通过以太网将该上行MAC转发到CPRI交换设备,因此,在有线难以部署的位置,可以通过放置第二BTS来解决布线困难的问题,由此可以降低布线的复杂度。
图10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在图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发送模块13还包括获取单元131和发送单元132。
获取单元131用于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上行MAC帧;
发送单元132用于根据所述CPRI时隙,将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21、确定模块22和发送模块23。
其中,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所述下行MAC帧是承载在所述CPRI上的;所述下行MAC帧中携带有所述第二BTS的IP地址;确定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IP地址,确定转发所述下行MAC帧的端口;发送模块23用于根据确定出的端口将所述下行MAC帧发送给所述无线回传设备,以供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将所述下行MAC帧转换为无线下行MAC帧后,发送给所述第二BTS。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CPRI交换设备通过接收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并将下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以供无线回传设备将下行MAC帧转换为无线下行MAC帧后,发送给第二BTS。由于CPRI交换设备将下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后,以使无线回传设备通过无线方式将下行MAC帧发送给第二BTS,因此,在有线难以部署的位置,可以通过放置第二BTS来解决布线困难的问题,由此可以降低布线的复杂度。
图1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图10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接收模块21还包括获取单元211和接收单元212。
获取单元211用于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下行MAC帧;
接收单元212用于根据所述CPRI时隙,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3为本发明CPRI交换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PRI交换设备包括接收器31、处理器32和发送器33。
其中,接收器31用于接收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介质访问控制MAC帧,所述上行MAC帧为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处理器32用于将所述上行MAC帧承载在所述CPRI上;发送器33用于将承载后的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以供所述第一BTS将所述上行MAC帧转发到传输网。
本实施例的CPRI交换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接收器31还用于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上行MAC帧;
所述发送器33还用于根据所述CPRI时隙,将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
本实施例的CPRI交换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4为本发明CPRI交换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PRI交换设备包括接收器41、处理器42和发送器43。
其中,接收器4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所述下行MAC帧是承载在所述CPRI上的;所述下行MAC帧中携带有所述第二BTS的IP地址;处理器42用于根据所述IP地址,确定转发所述下行MAC帧的端口;发送器43用于根据确定出的端口将所述下行MAC帧发送给所述无线回传设备,以供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将所述下行MAC帧转换为无线下行MAC帧后,发送给所述第二BTS。
本实施例的CPRI交换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接收器41还用于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下行MAC帧;
所述接收器41还用于根据所述CPRI时隙,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
本实施例的CPRI交换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系统内,所述系统包括无线回传设备、CPRI交换设备和第一基站收发台BTS和至少一个第二BTS,所述第二BTS通过无线方式接入所述无线回传设备,所述无线回传设备与所述CPRI交换设备连接,所述CPRI交换设备与第一BTS存在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CPRI交换设备接收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介质访问控制MAC帧,所述上行MAC帧为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
所述CPRI交换设备将所述上行MAC帧承载在所述CPRI上,并将承载后的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以供所述第一BTS将所述上行MAC帧转发到传输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RI交换设备将所述上行MAC帧承载在所述CPRI上,并将承载后的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包括:
所述CPRI交换设备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上行MAC帧;
所述CPRI交换设备根据所述CPRI时隙,将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
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系统内,所述系统包括无线回传设备、CPRI交换设备和第一基站收发台BTS和至少一个第二BTS,所述第二BTS通过无线方式接入所述无线回传设备,所述无线回传设备与所述CPRI交换设备连接,所述CPRI交换设备与第一BTS存在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CPRI交换设备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所述下行MAC帧是承载在所述CPRI上的;所述下行MAC帧中携带有所述第二BTS的IP地址;
所述CPRI交换设备根据所述IP地址,确定转发所述下行MAC帧的端口;
所述CPRI交换设备根据确定出的端口将所述下行MAC帧发送给所述无线回传设备,以供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将所述下行MAC帧转换为无线下行MAC帧后,发送给所述第二BT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RI交换设备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包括:
所述CPRI交换设备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下行MAC帧;
所述CPRI交换设备根据所述CPRI时隙,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
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介质访问控制MAC帧,所述上行MAC帧为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MAC帧承载在CPRI上;
发送模块,用于将承载后的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第一BTS,以供所述第一BTS将所述上行MAC帧转发到传输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上行MAC帧;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PRI时隙,将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所述下行MAC帧是承载在CPRI上的;所述下行MAC帧中携带有第二BTS的IP地址;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地址,确定转发所述下行MAC帧的端口;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端口将所述下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以供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将所述下行MAC帧转换为无线下行MAC帧后,发送给所述第二BT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下行MAC帧;
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PRI时隙,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
9.一种CPRI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无线回传设备发送的上行介质访问控制MAC帧,所述上行MAC帧为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在接收到第二BTS发送的上行无线MAC帧后进行转换得到的;
处理器,用于将所述上行MAC帧承载在CPRI上;
发送器,用于将承载后的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第一BTS,以供所述第一BTS将所述上行MAC帧转发到传输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CPRI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上行MAC帧;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根据所述CPRI时隙,将所述上行MAC帧发送给所述第一BTS。
11.一种CPRI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所述下行MAC帧是承载在CPRI上的;所述下行MAC帧中携带有第二BTS的IP地址;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IP地址,确定转发所述下行MAC帧的端口;
发送器,用于根据确定出的端口将所述下行MAC帧发送给无线回传设备,以供所述无线回传设备将所述下行MAC帧转换为无线下行MAC帧后,发送给所述第二BTS。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CPRI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获取CPRI时隙;所述CPRI时隙用于承载所述下行MAC帧;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CPRI时隙,接收所述第一BTS发送的下行MAC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5/080056 WO2016187872A1 (zh) | 2015-05-28 | 2015-05-28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交换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35015A CN107535015A (zh) | 2018-01-02 |
CN107535015B true CN107535015B (zh) | 2020-01-10 |
Family
ID=57392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79144.3A Active CN107535015B (zh) | 2015-05-28 | 2015-05-28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交换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35015B (zh) |
WO (1) | WO2016187872A1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26890A (zh) * | 2004-04-09 | 2007-03-07 |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 基于射频拉远的基站的信号传输方法和系统 |
CN102098080A (zh) * | 2009-12-09 | 2011-06-15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数字微波射频拉远覆盖系统及方法 |
CN103002601A (zh) * | 2011-09-19 | 2013-03-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通信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89088B2 (en) * | 2011-01-07 | 2015-03-24 |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 OFDM signal processing in a base transceiver system |
-
2015
- 2015-05-28 WO PCT/CN2015/080056 patent/WO201618787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5-28 CN CN201580079144.3A patent/CN1075350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26890A (zh) * | 2004-04-09 | 2007-03-07 |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 基于射频拉远的基站的信号传输方法和系统 |
CN102098080A (zh) * | 2009-12-09 | 2011-06-15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数字微波射频拉远覆盖系统及方法 |
CN103002601A (zh) * | 2011-09-19 | 2013-03-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通信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35015A (zh) | 2018-01-02 |
WO2016187872A1 (zh) | 2016-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54795B2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 |
US10194331B2 (en) | Remote radio unit hub (RHUB), indoor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 |
JP5763767B2 (ja) | 再配置可能な無線ノードおよびマクロセル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との協同動作方法 | |
US10212735B2 (en) |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ngle-frequenc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
EP2273847B1 (en) | Multi-mode base st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 thereof | |
EP3687249B1 (en) | Method for indicating time domain resource in relay network,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 |
US914329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signal path of a radio communication | |
CN107079524B (zh) |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和控制器 | |
US10218561B2 (en) |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and network management server | |
US20200252996A1 (en) | Hybrid Base Station and RRH | |
WO2016176926A1 (zh) | 一种基站工作频段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
EP3890195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g3-plc bootstrap in hybrid networks | |
EP3478001B1 (en) | S1ap signaling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KR20060007731A (ko) | 이종 무선망을 이용한 셀룰라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CN110876171B (zh) | 一种多跳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JP2013187604A5 (zh) | ||
CN107535015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交换设备 | |
CN114424621B (zh) |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1836367A (zh) | 一种带内中继方法、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08307448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
CN103987073A (zh) | 基于无线协议扩展的控制方法 | |
CN110838931B (zh) | 用于通信系统中自动配置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US11638181B2 (en) | Method to retrieve security keys of UE in gateways | |
TWI670984B (zh) | 網路通訊裝置、無線基地台以及無線中繼器 | |
EP3094128A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ordinated communic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