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4965B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4965B
CN107534965B CN201680021370.0A CN201680021370A CN107534965B CN 107534965 B CN107534965 B CN 107534965B CN 201680021370 A CN201680021370 A CN 201680021370A CN 107534965 B CN107534965 B CN 1075349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atic repeat
pucch
repeat request
hybrid automatic
request respo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13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4965A (zh
Inventor
相羽立志
铃木翔一
横枕一成
高桥宏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534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4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4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4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Abstract

一种终端装置,包括接收部,其接收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3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一信息,并接收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4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二信息;发送部,其发送HARQ‑ACK及/或CSI;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及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来执行与HARQ‑ACK及/或CSI的发送相关的处理。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本申请基于2015年4月2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5-090912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本申请。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已研究了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及无线网络(以下,称为“Long Term Evolution(LTE)”或“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非专利文献4及非专利文献5)。在LTE中,基站装置也称为eNodeB(evolvedNodeB,演进节点B),终端装置也称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LTE是呈蜂窝状地配置由基站装置覆盖的多个区域的蜂窝通信系统。此处,单一的基站装置也可以管理多个小区。
LTE对应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采用了TDD方式的LTE也称为TD-LTE或LTE TDD。在TDD中,上行链路信号与下行链路信号受到时分复用。另外,LTE对应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
在3GPP中,载波聚合已标准化,该载波聚合能够在终端装置多达5个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中,同时进行发送及/或接收。
另外,在3GPP中,已研究了在终端装置超过五个的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中,同时进行发送及/或接收(非专利文献1)。而且,研究了终端装置在主小区以外的服务小区即辅小区中进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非专利文献6)。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件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211 V12.4.0(2014-12)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12)",6th-January 2015.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212 V12.3.0(2014-12)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Release12)",6th-January 2015.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6.213 V12.4.0(2014-12)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Release 12)",7th-January 2015.
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6.321 V12.4.0(2014-12)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Medium Access Control(MAC)protocolspecification(Release 12)",5th-January 2015.
非专利文献5:"3GPP TS 36.331 V12.4.1(2014-12)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Protocolspecification(Release 12)",7th-January 2015.
非专利文献6:"New WI proposal:LTE Carrier Aggregation EnhancementBeyond5 Carriers",RP-142286,Nokia Corporation,NTT DoCoMo Inc.,Nokia Networks,3GPP TSG RAN Meeting#66,Hawaii,United States of America,8th-11th December2014.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如上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尚未充分研究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时的处理相关的具体方法。
本发明的若干方式是鉴于上述方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解决问题的手段
(1)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若干方式采取了如下所述的手段。即,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终端装置包括接收部,其接收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3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一信息,并接收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4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二信息;发送部,其发送HARQ-ACK及/或CSI;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及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执行以下的处理(1)至处理(4)中的任一个处理:处理(1)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处理(2)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处理(3)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处理(4)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
(2)另外,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基站装置包括发送部,其发送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3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一信息,并发送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4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二信息;接收部,其接收HARQ-ACK及/或CSI;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及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执行以下的处理(1)至处理(4)中的任一个处理:处理(1)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处理(2)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处理(3)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处理(4)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
(3)另外,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通信方法是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接收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3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一信息,并接收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4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二信息;发送HARQ-ACK及/或CSI;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及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执行以下的处理(1)至处理(4)中的任一个处理:处理(1)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处理(2)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处理(3)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处理(4)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
(4)另外,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通信方法是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发送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3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一信息,并发送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4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二信息;接收HARQ-ACK及/或CSI;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及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执行以下的处理(1)至处理(4)中的任一个处理:处理(1)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处理(2)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处理(3)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处理(4)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
(5)另外,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集成电路是搭载于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其使终端装置发挥如下功能,即,接收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3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一信息,并接收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4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二信息;发送HARQ-ACK及/或CSI;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及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执行以下的处理(1)至处理(4)中的任一个处理:处理(1)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处理(2)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处理(3)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处理(4)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
(6)另外,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集成电路是搭载于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其使基站装置发挥如下功能,即,发送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3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一信息,并发送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4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二信息;接收HARQ-ACK及/或CSI;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及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执行以下的处理(1)至处理(4)中的任一个处理:处理(1)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处理(2)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处理(3)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处理(4)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若干方式,能够高效地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时隙的结构的图。
图3是对本实施方式中的PUCCH小区群组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用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用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规定值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用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的另一图。
图7是用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的另一图。
图8是用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的另一图。
图9是用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PUCCH资源的分配方法进行说明的另一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方框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的结构的概略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装置
Figure GDA0001760384780000071
及基站装置3。以下,终端装置
Figure GDA0001760384780000072
也称为终端装置1。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物理信道及物理信号进行说明。
在图1中,在从终端装置1朝向基站装置3的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此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
·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UC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此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也可以包含用于表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另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也可以包含用于请求UL-SCH资源的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另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也可以包含HARQ-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HARQ-ACK也可以表示针对下行链路数据(Transport block、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Data Unit:MAC PDU、Downlink-Shared Channel:DL-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的HARQ-ACK。
即,HARQ-ACK也可以表示ACK(acknowledgement,响应)或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否定响应)。此处,HARQ-ACK也称为ACK/NACK、HARQ反馈、HARQ响应、HARQ信息或HARQ控制信息。
PUS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Uplink-Shared Channel:UL-SCH)。另外,PUSCH也可以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以及HARQ-ACK及/或CSI。另外,PUSCH也可以仅用于发送CSI,或仅用于发送HARQ-ACK及CSI。即,PUSCH也可以仅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此处,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在上位层(higher layer)中交换(收发)信号。例如,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中收发RRC信令(也称为RRC message:Radio Resource Control message、RRC information:Radio Resource Control information)。另外,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中收发MAC控制元素。此处,RRC信令及/或MAC控制元素也称为上位层信号(higher layer signaling)。
PUSCH也可以用于发送RRC信令及MAC控制元素。此处,基站装置3所发送的RRC信令也可以是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装置1共享的信令。另外,基站装置3所发送的RRC信令也可以是某终端装置1专用的信令(也称为dedicated signaling)。即,也可以使用某终端装置1专用的信令来发送用户装置特有(用户装置固有)的信息。
PRACH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ACH也可以用于表示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切换过程、连接重新建立(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针对上行链路发送的同步(时序调整)及PUSCH资源的请求。
在图1中,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此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虽不用于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但由物理层使用。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 Signal:UL RS)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下的两个类型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
DMRS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相关联。DMRS与PUSCH或PUCCH受到时间复用。基站装置3使用DMRS来修正PUSCH或PUCCH的传输路径。以下,将一起发送PUSCH与DMRS仅称为发送PUSCH。以下,将一起发送PUCCH与DMRS仅称为PUCCH。
SRS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无关。基站装置3使用SRS来测定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
在图1中,在从基站装置3朝向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此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
·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PHICH(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MCH(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
PBCH用于广播由终端装置1共用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Broadcast Channel:BCH)。
PCFICH用于发送如下信息,该信息指示用于发送PDCCH的区域(OFDM符号)。
PHICH用于发送HARQ指示符(HARQ反馈、响应信息),该HARQ指示符(HARQ反馈、响应信息)表示针对基站装置3所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的ACK(ACKnowledgement)或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PDCCH及EPDC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此处,针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定义多个DCI格式。即,将针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定义为DCI格式,并映射至信息比特。
例如,也可以定义DCI格式(例如DCI格式1A、DCI格式1C)作为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该DCI格式(例如DCI格式1A、DCI格式1C)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PDSCH(发送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
此处,在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含与PDSCH的调度相关的信息。例如,在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含载波指示符字段(CIF:Carrier Indicator Field)、关于资源块分配的信息、关于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的信息等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此处,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也称为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或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ssignment)。
另外,例如定义DCI格式(例如DCI格式0、DCI格式4)作为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该DCI格式(例如DCI格式0、DCI格式4)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PUSCH(发送一个上行链路传输块)。
此处,在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含与PUSCH的调度相关的信息。例如,在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含载波指示符字段(CIF:Carrier Indicator FieId)、关于资源块分配及/或调频(Resource block assignment and/or hopping resourceallocation)的信息、关于MCS及/或冗余版本(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and/orredundancy version)的信息、用于指示发送层的数量的信息(Precoding informationand numberof layers)等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此处,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也称为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或上行链路分配(Uplink assignment)。
终端装置1在使用下行链路分配调度了PDSCH的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所调度的PDSCH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另外,终端装置1在使用上行链路许可调度了PUSCH的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所调度的PUSCH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及/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此处,终端装置1也可以监视候选PDCCH(PDCCH candidates)及/或候选EPDCCH(EPDCCH candidates)的集合。以下,PDCCH也可以表示PDCCH及/或EPDDCH。此处,候选PDCCH是表示存在由基站装置3配置及/或发送PDCCH的可能性的候选。另外,监视也可以包含终端装置1根据受到监视的所有DCI格式,尝试对候选PDCCH的集合内的各个PDCCH进行解码这一含义。
另外,终端装置1所监视的候选PDCCH的集合也称为搜索空间。搜索空间中也可以包含公共搜索空间(CSS:Common Search Space)。例如,CSS也可以定义为多个终端装置1共享的空间。另外,搜索空间中也可以包含用户装置特有的搜索空间(USS:UE-specificSearch Space)。例如,也可以至少基于对终端装置1分配的C-RNTI来定义USS。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CSS及/或USS中监视PDCCH,并检测发往自身装置的PDCCH。
此处,基站装置3利用分配给终端装置1的RNTI来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在PDCCH中发送)。具体来说,对DCI格式(也可以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附加CRC(Cyclic Redundancycheck:循环冗余检查)奇偶比特,在附加了该CRC奇偶比特后,通过RNTI对CRC奇偶比特加扰。此处,也可以根据DCI格式的有效载荷获得对DCI格式附加的CRC奇偶比特。
终端装置1尝试对附加有通过RNTI加扰后的CRC奇偶比特的DCI格式进行解码,检测出CRC成功后的DCI格式作为发往自身装置的DCI格式(也称为盲解码)。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检测伴随通过RNTI加扰后的CRC的PDCCH。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检测伴随DCI格式的PDCCH,该DCI格式附加有通过RNTI加扰后的CRC奇偶比特。
此处,RNTI中也可以包含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符)。C-RNTI是用于RRC连接及调度的识别的针对终端装置1的特殊(唯一)的识别符。另外,C-RNTI也可以用于动态地(dynamically)被调度的单播发送。
另外,RNTI中也可以包含SPS C-RNTI(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C-RNTI,半静态调度C-RNTI)。SPSC-RNTI是用于半持续调度的针对终端装置1的特殊(唯一)的识别符。另外,SPSC-RNTI也可以用于半持续地(semi-persistently)被调度的单播发送。
PDS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另外,PDSCH用于发送系统信息消息。此处,系统信息消息也可以是小区特有(小区固有)的信息。另外,系统信息包含于RRC信令。另外,PDSCH用于发送RRC信令及MAC控制元素。
PMCH用于发送多播数据(Multicast Channel:MCH)。
在图1中,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此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虽不用于发送从上位层输出的信息,但由物理层使用。
·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
同步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1取得下行链路的频率区域及时间区域的同步。在TDD方式中,同步信号配置于无线帧内的子帧0、子帧1、子帧5、子帧6。在FDD方式中,同步信号配置于无线帧内的子帧0与子帧5。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1对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输路径进行修正。此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1算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下的七个类型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固有参考信号)
·与PDSCH相关联的URS(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用户设备固有参考信号)
·与EPDCCH相关联的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NZP CSI-RS(Non-Zero Powe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非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ZP CSI-RS(Zero Powe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MBSFN RS(Multimedi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 over SingleFrequency Network Reference signal,利用单频网络的多媒体广播及多播服务的参考信号)
·PRS(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定位参考信号)
此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及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下行链路信号。另外,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上行链路信号。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统称为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物理信号。
BCH、MCH、UL-SCH及DL-SCH是传输信道。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所使用的信道称为传输信道。MAC层所使用的传输信道的单位也称为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或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在MAC层中,按传输块控制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传输块是MAC层递送(deliver)给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被映射至码字,并对每个码字进行编码处理。
以下,对载波聚合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对终端装置1设定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终端装置1经由多个服务小区进行通信的技术被称为小区聚合或载波聚合。
此处,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分别应用于对终端装置1设定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另外,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对终端装置1设定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的一部分。另外,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分别应用于后述的对终端装置1设定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的群组(例如PUCCH小区群组)。另外,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对终端装置1设定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的群组的一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应用TDD(Time Division Duplex)及/或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此处,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一个或全部的多个服务小区应用TDD或FDD。另外,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聚合应用TDD的服务小区与应用FDD的服务小区。此处,对应于FDD的帧构造也称为帧构造类型1(Frame structure type1)。另外,对应于TDD的帧构造也称为帧构造类型2(Frame structure type 2)。
此处,所设定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包含一个主小区与一个或多个辅小区。主小区也可以是进行了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开始了连接重新建立(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或在切换过程中被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此处,也可以在建立了RRC连接的时间点,或在建立了RRC连接后,设定辅小区。
此处,在下行链路中,对应于服务小区的载波称为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另外,在上行链路中,对应于服务小区的载波称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另外,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及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统称为分量载波。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中,同时进行多个物理信道中的发送及/或接收。此处,一个物理信道也可以在多个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中的一个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中被发送。
此处,主小区用于发送PUCCH。另外,主小区无法被去激活(primary cell cannotbe deactivated)。另外,跨载波调度不应用于主小区(Cross-carrier scheduling doesnot apply to primary cell)。即,总是使用主小区中的PDCCH来调度主小区(primarycell is always scheduled via its PDCCH)。
另外,在某辅小区中设定了PDCCH(也可以是PDCCH监视)的情况下,跨载波调度也可以不应用于所述某辅小区(In acase that PDCCH(PDCCH monitoring)of a secondarycell is configured,cross-carries scheduling may not apply this secondarycell)。即,在此情况下,也可以总是使用该辅小区中的PDCCH来调度该辅小区。另外,在某辅小区中未设定PDCCH(也可以是PDCCH监视)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跨载波调度,并总是使用另一个服务小区(one other serving cell)中的PDCCH来调度该辅小区。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发送PUCCH的辅小区称为PUCCH辅小区及特殊辅小区。另外,不用于发送PUCCH的辅小区称为非PUCCH辅小区、非特殊辅小区、非PUCCH服务小区及非PUCCH小区。另外,主小区及PUCCH辅小区统称为PUCCH服务小区及PUCCH小区。
此处,PUCCH服务小区(主小区、PUCCH辅小区)总是具有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及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另外,在PUCCH服务小区(主小区、PUCCH辅小区)中设定PUCCH的资源。
另外,非PUCCH服务小区(非PUCCH辅小区)也可以仅具有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另外,非PUCCH服务小区(非PUCCH辅小区)也可以具有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及上行链路分量载波。
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PUCCH服务小区中进行PUCCH传输。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主小区中进行PUCCH传输。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PUCCH辅小区中进行PUCCH传输。即,终端装置1不在非特殊辅小区中进行PUCCH传输。
此处,也可以将PUCCH辅小区定义为主小区及并非辅小区的服务小区。
即,PUCCH辅小区也可以用于发送PUCCH。此处,PUCCH辅小区也可以不被去激活(PUCCH secondary cell may notbe deactivated)。另外,如下所述,PUCCH辅小区也可以被激活及/或去激活。
另外,跨载波调度也可以不应用于PUCCH辅小区(Cross-carrier scheduling maynot apply to PUCCH secondary cell)。即,也可以总是使用PUCCH辅小区中的PDCCH来调度PUCCH辅小区(PUCCH secondary cell is always scheduled via itsPDCCH)。此处,跨载波调度也可以应用于PUCCH辅小区(Cross-carrier scheduling may apply to PUCCHsecondary cell)。即,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服务小区中的PDCCH来调度PUCCH辅小区。
例如,在PUCCH辅小区中设定了PDCCH(也可以是PDCCH监视)的情况下,跨载波调度也可以不应用于该PUCCH辅小区(In a case that PDCCH(PDCCH monitoring)of a PUCCHsecondary cell is configured,cross-carries scheduling may not apply thisPUCCH secondary cell)。即,在此情况下,也可以总是使用该PUCCH辅小区中的PDCCH来调度该PUCCH辅小区。另外,在PUCCH辅小区中未设定PDCCH(也可以是PDCCH监视)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跨载波调度,并总是使用另一个服务小区中的PDCCH来调度该PUCCH辅小区。
此处,也可以在上行链路(例如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与下行链路(例如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之间定义链接(linking)。即,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之间的链接,识别针对下行链路分配的服务小区(通过下行链路分配而被调度的进行PDSCH上发送(下行链路的发送)的服务小区)。另外,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之间的链接,识别针对上行链路许可的服务小区(通过上行链路许可而被调度的进行PUSCH传输(上行链路传输)的服务小区)。此处,该下行链路分配或该上行链路中无载波指示符字段。
即,在主小区中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分配也可以对应于主小区中的下行链路传输。另外,在主小区中接收到的上行链路许可也可以对应于主小区中的上行链路传输。另外,在PUCCH辅小区中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分配也可以对应于PUCCH辅小区中的下行链路传输。另外,在PUCCH辅小区中接收到的上行链路许可也可以对应于PUCCH辅小区中的上行链路传输。
另外,在某辅小区(PUCCH辅小区及/或非PUCCH辅小区)中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分配也可以对应于所述某辅小区中的下行链路传输。另外,在某辅小区(PUCCH辅小区及/或非PUCCH辅小区)中接收到的上行链路许可也可以对应于所述某辅小区中的上行链路传输。
此处,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来设定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例如,也可以设定一个或多个辅小区,以与主小区一起形成多个服务小区的集合。此处,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服务小区中也可以包含PUCCH辅小区。
即,PUCCH辅小区也可以由基站装置3设定。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上位层信号,该上位层信号包含用于设定PUCCH辅小区的信息(索引)。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例如MAC控制元素)将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激活(activate)或去激活(deactivate)。例如,激活或去激活的机制也可以基于MAC控制元素及与去激活相关联的计时器(deactivation timer)的组合。
此处,由基站装置3激活或去激活的辅小区中也可以包含PUCCH辅小区。即,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单一的命令(a single activation/deactivation command)来独立地将包含PUCCH辅小区的多个辅小区激活或去激活。即,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MAC控制元素,发送用于将辅小区激活或去激活的单一的命令。
另外,也可以由上位层(例如RRC层)为每个终端装置1,设定一个共用值作为与去激活相关联的计时器的值。另外,也可以对每个辅小区保存(应用)与去激活相关联的计时器(计时器的值)。此处,也可以仅对每个非PUCCH辅小区保存与去激活相关联的计时器(计时器的值)。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不对PUCCH辅小区应用与去激活相关联的计时器,而仅对每个非PUCCH辅小区保存(应用)与去激活相关联的计时器。
另外,也可以分别设定针对PUCCH辅小区的与去激活相关联的计时器、及针对非PUCCH辅小区的与去激活相关联的计时器。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上位层信号,该上位层信号包含针对PUCCH辅小区的与去激活相关联的计时器及用以进行设定的信息。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上位层信号,该上位层信号包含针对非PUCCH辅小区的与去激活相关联的计时器及用以进行设定的信息。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时隙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时隙的结构的图。在图2中,横轴表示时间轴,纵轴表示频率轴。此处,也可以对OFDM符号应用标准CP(normal Cyclic Prefix,标准循环前缀)。另外,也可以对OFDM符号应用扩展CP(extended Cyclic Prefix,扩展循环前缀)。另外,在各个时隙中发送的物理信号或物理信道由资源栅格表现。
此处,在下行链路中,资源栅格也可以由多个副载波与多个OFDM符号定义。另外,在上行链路中,资源栅格也可以由多个副载波与多个SC-FDMA符号定义。另外,构成一个时隙的副载波的数量也可以依赖于小区的带宽。构成一个时隙的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的数量也可以为7。此处,资源栅格内的各个元素称为资源元素。另外,也可以使用副载波的序号与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的序号来识别资源元素。
此处,资源块也可以用于表现某物理信道(PDSCH或PUSCH等)针对资源元素的映射。另外,资源块也可以定义虚拟资源块与物理资源块。某物理信道也可以首先映射至虚拟资源块。然后,虚拟资源块也可以映射至物理资源块。也可以根据时间区域中的7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与频率区域中的12个连续的副载波来定义一个物理资源块。因此,一个物理资源块包含(7×12)个资源元素。另外,一个物理资源块也可以在时间区域中,对应于一个时隙,在频率区域中,对应于180kHz。另外,物理资源块在频率区域中,从0开始被标记了序号。
图3是对本实施方式中的PUCCH小区群组进行说明的图。图3表示了三个例子(Example(a)、Example(b)、Example(c))作为PUCCH小区群组的设定(结构、定义)的例子。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的群组称为PUCCH小区群组。PUCCH小区群组也可以是与PUCCH传输(PUCCH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相关联的群组。此处,某服务小区属于任一个PUCCH小区群组。此处,当然也可以与图3所示的例子不同地设定PUCCH小区群组。
此处,PUCCH小区群组也可以由基站装置3设定。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包含如下信息(也可以是索引、小区群组索引)的上位层信号,该信息(也可以是索引、小区群组索引)用于设定PUCCH小区群组。
此处,本实施方式当然也能够应用于与上述PUCCH小区群组不同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的群组。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与使用载波指示符字段(CIF)所指示的服务小区对应地设定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的群组。即,基站装置3也可以与上行链路传输相关联地设定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的群组。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与下行链路传输相关联地设定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的群组。
以下,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的群组也称为小区群组。即,PUCCH小区群组包含于小区群组。此处,基站装置3及/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各个小区群组中执行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动作。即,基站装置3及/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一个小区群组中执行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动作。
此处,例如,基站装置3及/或终端装置1也可以支持多达32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下行链路的小区,up to 32 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s)的载波聚合。即,基站装置3及/或终端装置1能够在多达32个服务小区中,同时进行多个物理信道中的发送及/或接收。此处,上行链路的分量载波的数量也可以小于下行链路的分量载波的数量。
另外,基站装置3及/或终端装置1例如也可以支持多达5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下行链路的小区,up to 5 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s)的载波聚合。即,基站装置3及/或终端装置1能够在多达5个服务小区中,同时进行多个物理信道中的发送及/或接收。此处,上行链路的分量载波的数量也可以小于下行链路的分量载波的数量。
图3(a)表示了将第一小区群组、第二小区群组设定为小区群组(此处为PUCCH小区群组)。例如,在图3(a)中,基站装置3也可以在第一小区群组中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终端装置3也可以在第一小区群组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也可以在第一小区群组的PUCCH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在第一小区群组中,20个服务小区(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下行链路小区)已被设定或激活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也可以收发针对该20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发送与20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对应的HARQ-ACK(针对PDSCH上发送的HARQ-ACK、针对传输块的HARQ-ACK)。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发送与20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对应的CSI。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按小区群组发送SR。同样地,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第二小区群组中收发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同样地,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也可以如图3(b)所示,设定小区群组并收发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另外,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也可以如图3(c)所示,设定小区群组并收发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此处,一个小区群组(例如PUCCH小区群组)也可以包含至少一个服务小区(例如PUCCH服务小区)。另外,一个小区群组(例如PUCCH小区群组)也可以仅包含一个服务小区(例如PUCCH服务小区)。另外,例如,一个PUCCH小区群组也可以包含一个PUCCH服务小区及一个或多个非PUCCH服务小区。
此处,包含主小区的小区群组称为主小区群组。另外,不包含主小区的小区群组称为辅小区群组。另外,包含主小区的PUCCH小区群组称为主PUCCH小区群组。另外,不包含主小区的PUCCH小区群组称为辅PUCCH小区群组。
即,辅PUCCH小区群组也可以包含PUCCH辅小区。例如,针对主PUCCH小区群组的索引也可以总是被定义为0。另外,针对辅PUCCH小区群组的索引也可以由基站装置3(也可以是网络装置)设定。
此处,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用于指示PUCCH辅小区的信息包含于上位层信号及/或PDCCH(由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发送。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用以指示PUCCH辅小区的信息来决定PUCCH辅小区。此处,PUCCH辅小区的小区索引也可以由规格书等预先规定。
如上所述,PUCCH服务小区中的PUCCH也可以用于发送针对该PUCCH服务小区所属的PUCCH小区群组中所含的服务小区(PUCCH服务小区、非PUCCH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HARQ-ACK、CSI(例如周期性CSI)及/或SR)。
即,针对PUCCH小区群组中所含的服务小区(PUCCH服务小区、非PUCCH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HARQ-ACK、CSI(例如周期性CSI)及/或SR)是由该PUCCH小区群组中所含的PUCCH服务小区中的PUCCH发送。
此处,本实施方式也可以仅用于发送HARQ-ACK。另外,本实施方式也可以仅用于发送CSI(例如周期性CSI)。另外,本实施方式也可以仅用于发送SR。另外,本实施方式也可以用于HARQ-ACK的发送、CSI(例如周期性CSI)的发送、及/或SR的发送。
即,也可以设定针对HARQ-ACK的发送的小区群组(也可以是PUCCH小区群组)。另外,也可以设定针对CSI(例如周期性CSI)的发送的小区群组(也可以是PUCCH小区群组)。另外,也可以设定针对SR的发送的小区群组(也可以是PUCCH小区群组)。
例如,也可以单独地设定针对HARQ-ACK的发送的小区群组、针对CSI(例如周期性CSI)的发送的小区群组、及/或针对SR的发送的小区群组。另外,也可以设定共享的小区群组作为针对HARQ-ACK的发送的小区群组、针对CSI(例如周期性CSI)的发送的小区群组、及/或针对SR的发送的小区群组。
此处,针对HARQ-ACK的发送的小区群组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两个。针对CSI的发送的小区群组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两个。针对SR的发送的小区群组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另外,也可以不设定(定义)针对CSI(例如周期性CSI)的发送的小区群组、及/或针对SR的发送的小区群组。
此处,也可以针对PUCCH定义(支持)多个格式。PUCCH支持的格式(PUCCH所支持的格式)也称为PUCCH格式。例如,通过使用以下的PUCCH格式,支持PUCCH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组合(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组合的发送)。
·格式1
·格式1a
·格式1b
·格式2
·格式2a
·格式2b
·格式3
·格式4
也可以针对肯定SR(positive SR)定义PUCCH格式1。例如,肯定SR也可以用于表示请求UL-SCH资源。此处,否定SR(negative SR)也可以用于表示不请求UL-SCH资源。以下,PUCCH格式1也称为第一PUCCH格式。
另外,也可以针对1比特的HARQ-ACK(1-bit HARQ-ACK)、或伴随肯定SR的1比特的HARQ-ACK(1-bit HARQ-ACK with positive SR)定义PUCCH格式1a。另外,也可以针对2比特的HARQ-ACK(2-bit HARQ-ACK)、或伴随肯定SR的2比特的HARQ-ACK(2-bit HARQ-ACK withpositive SR)定义PUCCH格式1b。另外,也可以针对通过信道选择的4比特以下的HARQ-ACK的发送(up to 4-bit HARQ-ACK with channel selection)定义PUCCH格式1b。以下,PUCCH格式1a及/或PUCCH格式1b也称为第二PUCCH格式。
另外,也可以针对HARQ-ACK未被复用时的CSI报告(aCSI report when notmultiplexed with HARQ-ACK)定义PUCCH格式2。另外,也可以针对复用了1比特的HARQ-ACK的CSI报告(a CSI report multiplexed with 1-bit HARQ-ACK)定义PUCCH格式2a。另外,也可以针对复用了2比特的HARQ-ACK的CSI报告(a CSI report multiplexed with 2-bitHARQ-ACK)定义PUCCH格式2b。此处,也可以针对复用了针对扩展循环前缀的HARQ-ACK的CSI报告(a CSI report multiplexed with HARQ-ACK for extended cyclic prefix)定义PUCCH格式2。以下,PUCCH格式2、PUCCH格式2a及/或PUCCH格式2b也称为第三PUCCH格式。
另外,也可以针对10比特以下的HARQ-ACK(up to 10-bit HARQ-ACK)定义PUCCH格式3。例如,也可以针对FDD或FDD-TDD主小区帧构造类型1,针对10比特以下的HARQ-ACK定义PUCCH格式3。
另外,也可以针对20比特以下的HARQ-ACK(up to 20-bit HARQ-ACK)定义PUCCH格式3。例如,也可以针对TDD,针对20比特以下的HARQ-ACK定义PUCCH格式3。另外,也可以针对21比特以下的HARQ-ACK(up to 21-bit HARQ-ACK)定义PUCCH格式3。例如,也可以针对FDD-TDD主小区帧构造类型2,针对21比特以下的HARQ-ACK定义PUCCH格式3。
另外,也可以针对与10比特的HARQ-ACK及1比特的肯定/否定SR对应的11比特以下(up to 11-bit corresponding to up to 10-bit HARQ-ACK and 1-bit positive/negative SR)定义PUCCH格式3。例如,也可以针对FDD或FDD-TDD,针对与10比特的HARQ-ACK及1比特的肯定/否定SR对应的11比特以下定义PUCCH格式3。
另外,也可以针对与20比特的HARQ-ACK及1比特的肯定/否定SR对应的21比特以下(up to 21-bit corresponding to up to 20-bit HARQ-ACK and 1-bit positive/negative SR)定义PUCCH格式3。例如,也可以针对TDD,针对与20比特的HARQ-ACK及1比特的肯定/否定SR对应的21比特以下定义PUCCH格式3。另外,也可以针对与21比特的HARQ-ACK及1比特的肯定/否定SR对应的22比特以下(up to 22-bit corresponding to up to 21-bitHARQ-ACK and 1-bit positive/negative SR)定义PUCCH格式3。例如,也可以针对FDD-TDD主小区帧构造类型2,针对与21比特的HARQ-ACK及1比特的肯定/否定SR对应的22比特以下定义PUCCH格式3。
此处,在使用PUCCH格式3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HARQ-ACK、SR及/或CSI)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第一编码方法(例如Reed Muller code(Reed Muller coding)或(32,0)block code((32,0)block coding))。此处,例如,也可以预先通过规格书等获取针对(32,0)block code的基准序列(Basis sequences)。
另外,也可以针对HARQ-ACK及针对一个服务小区的CSI报告(HARQ-ACK and a CSIreport for one serving cell)定义PUCCH格式3。另外,也可以针对HARQ-ACK、1比特的肯定/否定SR、及针对一个服务小区的CSI报告(HARQ-ACK、1-bit positive/negative SR(ifany)and a CSI report for one serving cell)定义PUCCH格式3。以下,PUCCH格式3也称为第四PUCCH格式。
另外,也可以针对与多达32个服务小区(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下行链路小区)对应的HARQ-ACK定义PUCCH格式4。另外,也可以针对HARQ-ACK及CSI报告定义PUCCH格式4。另外,也可以针对HARQ-ACK及SR定义PUCCH格式4。另外,也可以针对HARQ-ACK、SR及CSI报告定义PUCCH格式4。此处,CSI报告也可以是针对一个服务小区的CSI报告。另外,CSI报告也可以是针对多个服务小区的CSI报告。另外,SR也可以是肯定SR及/或否定SR。以下,PUCCH格式4也称为第五PUCCH格式。
此处,在使用PUCCH格式4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第二编码方法(例如Tail biting convolutional encoder(Tail biting convolutional coding),或Turbo encoder(Turbo coding))。
即,使用PUCCH格式4发送(可发送)的每子帧的比特数(Number of bits persubframe)也可以大于使用PUCCH格式3发送(可发送)的每子帧的比特数。即,使用PUCCH格式4发送(可发送)的每子帧的信息量也可以大于使用PUCCH格式3发送(可发送)的每子帧的信息量。另外,如上所述,也可以针对使用了PUCCH格式3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与使用了PUCCH格式4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使用不同的编码方法。
此处,在使用第三PUCCH格式发送HARQ-ACK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已设定的服务小区的数量、与针对各服务小区(所述已设定的各个服务小区)设定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决定HARQ-ACK比特的数量。另外,在使用第五PUCCH格式发送HARQ-ACK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已设定或激活的服务小区的数量、与针对各服务小区(所述已设定或激活的各个服务小区)设定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决定HARQ-ACK比特的数量。
另外,在使用第四PUCCH格式发送HARQ-ACK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已设定的服务小区的数量、与针对各服务小区(所述已设定的各个服务小区)设定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决定HARQ-ACK比特的数量。另外,在使用第五PUCCH格式发送HARQ-ACK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已设定或激活的服务小区的数量、与针对各服务小区(所述已设定或激活的各个服务小区)设定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决定HARQ-ACK比特的数量。
此处,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设定了支持多达两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a downlink transmission mode that supports up to two transport blocks)的服务小区使用2比特的HARQ-ACK比特,除此以外,(例如针对设定了支持一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a downlink transmission mode that supports one transport block)的服务小区)使用1比特的HARQ-ACK比特。此处,例如支持多达两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也可以包含发送模式3、发送模式4、发送模式8、发送模式9及/或发送模式10。另外,支持一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也可以包含发送模式1、发送模式2、发送模式5、发送模式6及/或发送模式7。
如上所述,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例如RRC信令),将服务小区设定给终端装置1。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将下行链路发送模式(例如RRC信令)设定给终端装置1。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与PDSCH上的发送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设定给终端装置1。即,也可以针对使用了第三PUCCH格式及/或第四PUCCH格式的HARQ-ACK的发送,在RRC层中(基于RRC层中的信息)决定HARQ-ACK的比特数。
此处,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使用上位层信号发送的信息)及/或PDCCH(使用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设定终端装置1针对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例如HARQ-ACK的发送)而使用伴随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的任一个格式。即,基站装置3也可以设定终端装置1使用伴随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来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设定终端装置1使用PUCCH格式3。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设定终端装置1针对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使用PUCCH格式4。
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按小区群组,设定终端装置1使用伴随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的任一个PUCCH格式。即,基站装置3也可以针对各小区群组,独立地设定终端装置1使用伴随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的任一个PUCCH格式。即,也可以由基站装置3设定终端装置1使用伴随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的任一个PUCCH格式。
另外,也可以在设定了伴随帧构造类型1及/或帧构造类型2的大于一个的服务小区(大于一个且为5个以下的服务小区)的情况下,由基站装置3设定终端装置1使用伴随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的任一个PUCCH格式。另外,也可以在设定了伴随帧构造类型1及/或帧构造类型2的大于5个的服务小区的情况下,由基站装置3设定终端装置1使用伴随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的任一个PUCCH格式。
以下,虽基本地记载终端装置1的动作,但基站装置3当然进行对应于终端装置1的动作。另外,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动作也可以按小区群组进行。即,基站装置3及/或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一个小区群组中进行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动作。
另外,例如,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动作也能够应用于设定PUCCH格式3的情况。另外,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动作也能够应用于针对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例如HARQ-ACK的发送)设定PUCCH格式4的情况。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动作也能够应用于设定一个服务小区的情况。另外,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动作也能够应用于设定大于一个的服务小区的情况。另外,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动作也能够应用于设定大于5个的服务小区的情况。此处,所谓设定大于一个的服务小区的情况,是指设定大于一个且为5个以下的服务小区的情况。
图4是用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以下,进行PDCCH检测、及基于该PDCCH检测的PDSCH上的发送(PDSCH解码)的子帧也称为第一子帧。例如,第一子帧表示为子帧n-4。另外,发送针对该PDSCH上的发送(PDSCH解码)的HARQ-ACK的子帧也称为第二子帧。例如,第二子帧表示为子帧n。
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第一子帧中的PDCCH检测而指示的PDSCH上的发送,在第二子帧中,使用第一PUCCH资源及/或第二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即,在终端装置1使用第二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的情况下,第一PUCCH资源被使用。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第一子帧中的PDCCH检测而指示的PDSCH上的发送,在第二子帧中,使用第三PUCCH资源及/或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即,在终端装置1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的情况下,第三PUCCH资源被使用。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第一子帧中的PDCCH检测而指示的PDSCH上的发送,在第二子帧中,使用第四PUCCH资源及/或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即,在终端装置1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的情况下,第四PUCCH资源被使用。此处,第一PUCCH资源、第三PUCCH资源及第四PUCCH资源将后述。
此处,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PDSCH上的发送被调度的服务小区(及/或服务小区的小区索引的值),使用不同的PUCCH格式及/或不同的PUCCH资源来发送HARQ-ACK。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PDSCH上的发送被调度的服务小区(及/或服务小区的小区索引的值)、及对应的子帧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例如the total number of bits ina subframe corresponding to HARQ-ACK,SR,and/or,CSI),使用不同的PUCCH格式及/或不同的PUCCH资源来发送HARQ-ACK。
此处,小区索引中包含与用于对辅小区进行识别的识别码相关联的辅小区索引(也称为ScellIndex)(The Information Element'ScellIndex'concerns a shortidentity,used to identify an SCell)。另外,小区索引中包含与用于对服务小区进行识别的识别码相关联的服务小区索引(也称为ServCellIndex)(The Information Element'ServCellIndex'concerns a short identity,used to identify a serving cell((i.e.the PCell or anSeell))。
此处,服务小区索引的值“0”也可以应用于主小区。另外,也可以使用所分配的辅小区索引的值作为应用于辅小区的服务小区索引的值。以下,辅小区索引(ScellIndex)及/或服务小区索引(ServCellIndex)也称为小区索引。
此处,基站装置3也可以对终端装置1设定小区索引(小区索引的值)。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包含小区索引的上位层信号。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小区索引来对服务小区的小区索引进行识别。即,小区索引也可以是上位层中的索引(也称为RRC层中的索引、RRC的索引)。
此处,终端装置1也可以仅针对主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a PDSCHtransmission only on the primary cell),使用第二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仅针对小区索引为“0”的服务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a PDSCHtransmission only on the serving cell with ServCellIndex=“0”),使用第二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仅针对PUCCH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二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仅针对PUCCH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由上位层设定的第一PUCCH资源(以下,也称为第1-1PUCCH资源)来发送HARQ-ACK(也可以使用第1-1PUCCH资源及/或第二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包含如下信息的上位层信号,该信息用于设定第1-1PUCCH资源。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与如下第一PUCCH资源不同的第一PUCCH资源(第1-1PUCCH资源)来发送仅针对PUCCH辅小区中的PDSCH上发送的HARQ-ACK,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发送仅针对主小区中的PDSCH上发送的HARQ-ACK。
此处,例如,与第一PUCCH资源不同的第一PUCCH资源(第1-1PUCCH资源)也可以是指示(设定)了与针对第一PUCCH资源的资源索引不同的资源索引的PUCCH资源。另外,与第一PUCCH资源不同的第一PUCCH资源(第1-1PUCCH资源)也可以是指示(设定)了与针对第一PUCCH资源的正交序列索引不同的正交序列索引的PUCCH资源。另外,与第一PUCCH资源不同的第一PUCCH资源(第1-1PUCCH资源)也可以是指示(设定)了与针对第一PUCCH资源的循环移位不同的循环移位的值的PUCCH资源。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仅针对PUCCH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仅针对PUCCH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如上所述,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设定(指示)终端装置1使用第四PUCCH格式或第五PUCCH格式中的哪一个PUCCH格式。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至少一个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此处,该辅小区中也可以包含PUCCH辅小区。另外,该辅小区中也可以不包含PUCCH辅小区。即,该辅小区中也可以仅包含非PUCCH辅小区。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一个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的检测,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此处,该辅小区中也可以包含PUCCH辅小区。另外,该辅小区中也可以不包含PUCCH辅小区。即,该辅小区中也可以仅包含非PUCCH辅小区。
此处,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第一子帧中的PDCCH检测而指示的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在第二子帧中,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第一子帧中的PDCCH检测而指示的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在第二子帧中,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第一子帧中的PDCCH检测而指示的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在第二子帧中,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第一子帧中的PDCCH检测而指示的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在第二子帧中,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
此处,例如“第一规定值”(或“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由规范等预先规定且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已知的值。此处,“第一规定值”(或“第二规定值”)也可以不包含对主小区应用的小区索引的值。即,“第一规定值”(或“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使用辅小区索引而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小区索引的值中的任一个值。
例如,“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4”或“9”。例如,针对TDD,“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4”。例如,针对FDD,“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9”。例如,针对TDD及FDD,“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4”。
另外,例如,“第一规定值”也可以由基站装置3设定。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选择“第一规定值”,并将用以表示“第一规定值”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另外,例如,“第二规定值”也可以由基站装置3设定。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选择“第二规定值”,并将用以表示“第二规定值”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用以表示“第一规定值”的信息、及/或用以表示“第二规定值”的信息包含于上位层信号进行发送。
另外,例如,“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小区索引的值中的从小(从低)算起的“第四个值”或“第九个值”。即,“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小区索引的值时的“第四个值”或“第九个值”。
例如,针对TDD,“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小区索引的值时的“第四个值”。另外,针对FDD,“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小区索引的值时的“第九个值”。另外,针对TDD及FDD,“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小区索引的值时的“第四个值”
同样地,例如,“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5”或“10”。例如,针对TDD,“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5”。例如,针对FDD,“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5”。例如,针对TDD及FDD,“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10”。
另外,例如,“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小区索引的值中的从小(从低)算起的“第五个值”或“第十个值”。即,“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小区索引的值时的“第五个值”或“第十个值”。
例如,针对TDD,“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小区索引的值时的“第五个值”。另外,针对FDD,“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小区索引的值时的“第十个值”。另外,针对TDD及FDD,“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小区索引的值时的“第五个值”。
例如,在基站装置3设定了“1”、“3”、“4”、“6”、“10”、“12”、“15”、“31”作为分别针对8个辅小区的小区索引的情况下,“第一规定值”为“6”。即,从小到大地排列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小区索引时(即,按“1”、“3”、“4”、“6”、“10”、“12”、“15”、“31”的顺序排列时)的“第四个值”为“6”。另外,在此情况下,“第二规定值”为“10”。
即,在此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小区索引为“6”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小区索引大于“6”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
此处,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第一子帧中的两个PDCCHs检测而指示的主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及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在第二子帧中,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第一子帧中的两个PDCCHs检测而指示的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及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在第二子帧中,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第一子帧中的两个PDCCHs检测而指示的主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及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在第二子帧中,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第一子帧中的两个PDCCHs检测而指示的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及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在第二子帧中,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第一子帧中的两个PDCCHs检测而指示的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及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在第二子帧中,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的检测,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如下情况,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所述情况是指未检测出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但检测出了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
以下,将如下动作也记载为第一动作,所述动作是指如上所述,终端装置1基于调度了PDSCH的服务小区,切换第四PUCCH格式及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此处,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设定了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且设定了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的情况下,进行第一动作。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未设定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而设定了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的情况下,总是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以下,将总是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的动作也记载为第二动作。
基站装置3也可以设定终端装置1执行第一动作,或执行第二动作。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包含如下信息的上位层信号,该信息用于设定执行第一动作及/或执行第二动作。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用以设定执行第一动作及/或执行第二动作的信息,执行第一动作或第二动作。
图5是用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规定值(“第一规定值”及/或“第二规定值”)进行说明的图。图5记载了如下情况下的处理作为一例,该情况是指由基站装置3设定了“1”、“3”、“4”、“6”、“10”、“12”、“15”、“31”作为分别针对8个辅小区的小区索引。图4中的规定值(“第一规定值”及/或“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使用图5所说明的值。
此处,在图5中,小区索引为“0”的服务小区也可以与主小区对应。此处,图5中表示针对主小区设定了支持多达两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
另外,图5中表示分别针对小区索引为“3”的服务小区、小区索引为“6”的服务小区、及小区索引为“12”的服务小区,设定了支持多达两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另外,表示了分别针对小区索引为“1”的服务小区、小区索引为“4”的服务小区、小区索引为“10”的服务小区、小区索引为“15”的服务小区及小区索引为“31”的服务小区,设定了支持一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
终端装置1在发送HARQ-ACK的情况下,也可以连结针对不同服务小区的HARQ-ACK比特,生成该连结后的比特的序列(the sequence of bits)。此处,如上所述,也可以至少基于已设定的服务小区的数量、与针对各服务小区(各个所述已设定的服务小区)设定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决定HARQ-ACK比特的数量(HARQ-ACK的比特序列)。
如图5所示,例如,“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按小区索引的值的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结HARQ-ACK比特,使该连结后的比特的数量不超过第三规定值(例如10比特)的小区索引的最大值(例如“10”)。即,“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按小区索引的值的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结HARQ-ACK比特,使该连结后的HARQ-ACK比特的数量达到不超过第三规定值(例如10比特)的最大值(例如9比特)时的小区索引的值(例如“10”)。
另外,“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至少满足以下条件的值(最大值、小区索引的最大值)。此处,条件也可以是从“0”的小区索引到“第一规定值”的小区索引为止依次连结HARQ-ACK比特,使该连结后的HARQ-ACK比特的数量不超过第三规定值(例如10比特)。
另外,如图5所示,例如,“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按小区索引的值的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结HARQ-ACK比特,使该连结后的比特的数量超过第三规定值(例如10比特)时的小区索引的最小值(例如“12”)。即,“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按小区索引的值的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结HARQ-ACK比特,使该连结后的HARQ-ACK比特的数量达到超过第三规定值(例如10比特)的最小值(例如11比特)时的小区索引的值(例如“12”)。
另外,“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至少满足以下的条件的值(最小值、小区索引的最小值)。此处,条件也可以是从“0”的小区索引到“第二规定值”的小区索引为止依次连结HARQ-ACK比特,使该连结后的HARQ-ACK比特的数量超过第三规定值(例如10比特)。
此处,例如,“第三规定值”也可以是由规范等预先规定且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已知的值。例如,“第三规定值”也可以是“10”、“20”或“21”。例如,针对FDD或FDD-TDD主小区帧构造类型1,“第三规定值”也可以是“10”。另外,针对TDD,“第三规定值”也可以是“20”。另外,针对FDD-TDD主小区帧构造类型2,“第三规定值”也可以是“21”。
另外,“第三规定值”也可以是“11”、“21”或“22”。例如,针对FDD或FDD-TDD主小区帧构造类型1,“第三规定值”也可以是“11”。另外,针对TDD,“第三规定值”也可以是“21”。另外,针对FDD-TDD主小区帧构造类型2,“第三规定值”也可以是“22”。
即,“第三规定值”也可以基于所述PUCCH格式3支持(针对PUCCH格式3定义)的HARQ-ACK的比特数决定。另外,“第三规定值”也可以基于所述PUCCH格式3支持(针对PUCCH格式3定义)的HARQ-ACK及SR的比特数而确定。
此处,在设定了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相关联的小区群组(例如主小区群组、辅小区群组)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仅针对通过第一子帧中的PDCCH检测而指示的主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一PUCCH资源及第二PUCCH格式。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小区不包含主辅小区。另外,主小区群组也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PUCCH小区群组。另外,辅小区群组也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PUCCH小区群组。
另外,在设定了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相关联的小区群组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通过第一子帧中的PDCCH检测而指示的辅小区(PUCCH辅小区及/或非PUCCH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三PUCCH资源及第四PUCCH格式、或第四PUCCH资源及第五PUCCH格式。
此处,在双连接中,终端装置1也可以(同时)连接主eNB(MeNB:Master eNB)及辅eNB(SeNB:Secondary eNB)。另外,在设定双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两个MAC实体(two MAC entities)。此处,两个MAC实体中的一个MAC实体也可以表示针对主小区群组的MAC实体。另外,两个MAC实体中的另一个MAC实体也可以表示针对辅小区群组的MAC实体。另外,在未设定双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一个MAC实体。
图6是用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的图。此处,图6表示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HARQ-ACK)时的处理方法。另外,图6表示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HARQ-ACK)时的处理方法。
如图6所示,例如,针对不同服务小区的HARQ-ACK比特的连结结果即HARQ-ACK的比特序列也可以按小区索引的值的从小(从低)到大(到高)的顺序被依次连结,直到达到由上位层设定的服务小区的数量为止。此处,由上位层设定的服务小区中也可以包含主小区。例如,在获取了“0”作为针对主小区的小区索引,且获取了“1”、“3”、“4”、“6”、“10”、“12”、“15”、“31”作为分别针对8个辅小区的小区索引的情况下,也可以按“0”、“1”、“3”、“4”、“6”、“10”、“12”、“15”、“31”的顺序连结HARQ-ACK的比特序列。
而且,在针对各服务小区的处理中,也可以基于下行链路发送模式来连结HARQ-ACK的比特序列。例如,在针对某小区设定了支持一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连结1比特的HARQ-ACK比特。另外,在针对某小区设定了支持多达两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连结2比特的HARQ-ACK比特。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基于图6所示的处理而获取的HARQ-ACK的比特序列(也可以是HARQ-ACK)。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发送基于图6所示的处理而获取的HARQ-ACK的比特序列(也可以是HARQ-ACK)。
图7是用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的图。此处,图7表示了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HARQ-ACK)时的处理方法。
如图7所示,例如,针对不同服务小区的HARQ-ACK的比特的连结的结果即HARQ-ACK的比特序列也可以按小区索引的值的从小(从低)到大(到高)的顺序被依次连结。此处,也可以连结HARQ-ACK的比特序列,直到对由上位层设定的服务小区的数量与第四规定值进行比较后的更小的值为止。例如,在由上位层设定的服务小区的数量为“24”,且第四规定值为“5”的情况下,连结HARQ-ACK的比特序列直到“5”为止。即,在此情况下,从更小(更低)的小区索引的值起,连结HARQ-ACK的比特序列直到“第五个值”为止。
此处,例如,“第四规定值”也可以是由规范等预先规定且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已知的值。例如,“第四规定值”也可以是“5”或“10”。例如,针对TDD,“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5”。例如,针对FDD,“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10”。例如,针对TDD及FDD,“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5”。
而且,在针对各服务小区的处理中,也可以基于下行链路发送模式来连结HARQ-ACK的比特序列。例如,在针对某小区设定了支持一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连结1比特的HARQ-ACK比特。另外,在针对某小区设定了支持多达两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连结2比特的HARQ-ACK比特。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基于图7所示的处理而获取的HARQ-ACK的比特序列(也可以是HARQ-ACK)。
图8是用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的图。此处,图8表示了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HARQ-ACK)时的处理方法。
如图8所示,例如,针对不同服务小区的HARQ-ACK的比特的连结的结果即HARQ-ACK的比特序列也可以按小区索引的值的从小(从低)到大(到高)的顺序依次被连结。此处,也可以连结HARQ-ACK的比特序列直到第五规定值为止。
此处,例如,“第五规定值”也可以是由规范等预先规定且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已知的值。例如,“第五规定值”也可以是“11”、“21”或“22”。例如,针对FDD或FDD-TDD主小区帧构造类型1,“第五规定值”也可以是“11”。另外,针对TDD,“第五规定值”也可以是“21”。另外,针对FDD-TDD主小区帧构造类型2,“第五规定值”也可以是“22”。
另外,“第五规定值”也可以是“12”、“22”或“23”。例如,针对FDD或FDD-TDD主小区帧构造类型1,“第五规定值”也可以是“12”。另外,针对TDD,“第五规定值”也可以是“22”。另外,针对FDD-TDD主小区帧构造类型2,“第五规定值”也可以是“23”。
即,“第五规定值”也可以对应于“第三规定值”。例如,“第五规定值”也可以是(“第三规定值”+1)。此处,“第三规定值”如上所述。
而且,在针对各服务小区的处理中,也可以基于下行链路发送模式来连结HARQ-ACK的比特序列。例如,在针对某小区设定了支持一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连结1比特的HARQ-ACK比特。另外,在针对某小区设定了支持多达两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连结2比特的HARQ-ACK比特。
此处,当在针对某服务小区的某子帧中,既未检测出PDSCH,也未检测出指示下行链路的SPS(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半静态调度)释放的PDCCH时(in a case thatneither PDSCH nor PDCCH is detected),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所述某服务小区生成NACK。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设定了支持一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的服务小区生成单一的NACK,针对设定了支持多达两个传输块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的服务小区生成两个NACK。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发送基于图8所示的处理而获取的HARQ-ACK的比特序列(也可以是HARQ-ACK)。
图9是用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PUCCH资源的分配方法进行说明的另一图。
此处,基站装置3也可以对终端装置3指示(设定、分配)PUCCH的资源。此处,PUCCH的资源也可以包含第一PUCCH资源(也称为n(1)PUCCH)、第二PUCCH资源(也称为n(2)PUCCH)、第三PUCCH资源(也称为n(3)PUCCH)及第四PUCCH资源(也称为n(4)PUCCH)。
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包含第一信息的上位层的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设定第一PUCCH资源。例如,SR也可以由第一PUCCH资源发送。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包含第二信息的上位层信号,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针对SR传输的周期及/或偏移。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基站装置3的设定来发送SR。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第一PUCCH资源及/或第一PUCCH格式来发送SR。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及PDCCH来指示第一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包含第三信息的上位层信号,该第三信息用于设定第一PUCCH资源。例如,针对第二PUCCH格式的HARQ-ACK也可以由第一PUCCH资源来发送。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用以发送PDCCH的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元素)(例如CCE的最小索引(lowest index))及第三信息来决定第一PUCCH资源。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第一PUCCH资源来发送针对第二PUCCH格式的HARQ-ACK。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第一PUCCH资源及/或第二PUCCH格式来发送HARQ-ACK。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包含第四信息的上位层信号,该第四信息用于设定第二PUCCH资源。例如,CSI(例如周期性CSI)也可以由第二PUCCH资源发送。此处,也可以针对各服务小区设定第二PUCCH资源。即,也可以报告针对各服务小区的CSI(例如周期性CSI)。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包含第五信息的上位层信号,该第五信息用于指示针对周期性CSI报告(periodic CSI report)的周期及/或偏移。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基站装置3的设定而周期性地报告CSI。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第二PUCCH资源及/或第三PUCCH格式来报告周期性CSI。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及PDCCH(也可以是由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指示第三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来发送用以设定与第三PUCCH资源相关联的多个值的第六信息,并进一步基于由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中设置的值(也称为1stARI:1stACK Resource Indicator),通过指示所述多个值中的一个值来指示第三资源。
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来发送用以设定与4个第三PUCCH资源对应的4个值的第六信息。而且,基站装置3也可以基于由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中设置的值(例如2比特的信息的字段中设置的“00”、“01”、“10”、“11”)来指示所述4个值中的一个值,由此,指示与该一个值对应的一个第三资源。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与4个第三PUCCH资源对应的4个值,基于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中设置的值对应的一个值,决定与该一个值对应的一个第三PUCCH资源。
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基于由PDCCH发送的针对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针对PUCCH的发送功率命令字段(以下,也称为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指示第三PUCCH资源。即,也可以基于用以指示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与一个第三PUCCH资源对应的一个值。
此处,也可以对于针对PUCCH传输的发送功率命令,使用针对主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即,用于指示主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另外,也可以对于针对PUCCH传输的发送功率命令,使用针对PUCCH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即,也可以是用于指示PUCCH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
此处,基站装置3也可以基于针对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或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指示第三PUCCH资源。
即,也可以基于用以指示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或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与一个第三PUCCH资源对应的一个值。
即,用于指示第三PUCCH资源的第一ARI(1stARI)也可以包含于针对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或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
此处,当在某子帧中,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分配来指示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多个辅小区(或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多个辅小区)中的多个PDSCHs传输时,基站装置3也可以设置相同的值作为第一ARI的值。
另外,也可以假设(assume),当在某子帧中,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分配指示了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多个辅小区(或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多个辅小区)中的多个PDSCHs传输时,终端装置1设置相同的值作为第一ARI的值。
即,对应于一个第三PUCCH资源的相同的值也可以在针对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或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辅小区)的各个下行链路分配中,由某子帧发送(也可以假设为被发送)。
即,同一第三PUCCH资源的值也可以在针对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或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辅小区)的各个下行链路分配中,由某子帧发送(也可以假设为被发送)。
例如,如上所述,在基站装置3设定了“1”、“3”、“4”、“6”、“10”、“12”、“15”、“31”作为分别针对8个辅小区的小区索引的情况下,“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6”。另外,“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10”。
即,在设定了“1”、“3”、“4”、“6”、“10”、“12”、“15”、“31”作为分别针对8个辅小区的小区索引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针对小区索引的值为“6”以下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决定第三PUCCH资源。另外,在此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小于“10”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决定第三PUCCH资源。
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由某子帧发送的针对小区索引的值为“6”以下的多个辅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分别设置相同的值。另外,也可以在由某子帧发送的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小于“10”的多个辅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分别设置相同的值。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及/或PDCCH(也可以是由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设定第四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包含第七信息的上位层信号,该第七信息用于设定第四PUCCH资源。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第四PUCCH资源与PDCCH相关联而指示该第四PUCCH资源。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PDCCH来决定第四PUCCH资源。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PDCCH来发送用于指示第四PUCCH资源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及PDCCH(也可以是由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指示第四PUCCH资源。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来发送用以设定与第四PUCCH资源相关联的多个值的第八信息,并进一步基于由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中设置的值(也称为2ndARI:2ndACK Resource Indicator)来指示所述多个值中的一个值,由此,指示第四资源。
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来发送用以设定与4个第四PUCCH资源对应的4个值的第八信息。而且,基站装置3也可以基于由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中设置的值(例如2比特的信息的字段中设置的“00”、“01”、“10”、“11”)来指示所述4个值中的一个值,由此,指示与该一个值对应的一个第四资源。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根据与4个第四PUCCH资源对应的4个值,基于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中设置的值对应的一个值,决定与该一个值对应的一个第四PUCCH资源。
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基于由PDCCH发送的针对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指示第四PUCCH资源。即,也可以基于用以指示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与一个第四PUCCH资源对应的一个值。
此处,基站装置3也可以基于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或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下的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指示第四PUCCH资源。
即,也可以基于用以指示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或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与一个第四PUCCH资源对应的一个值。
即,用于指示第四PUCCH资源的第二ARI(2ndARI)也可以包含于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或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
此处,当在某子帧中,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分配来指示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多个辅小区(或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下的多个辅小区)中的多个PDSCHs传输时,基站装置3也可以设置相同的值作为第二ARI的值。
另外,也可以假设(assume),当在某子帧中,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分配指示了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多个辅小区(或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多个辅小区)中的多个PDSCHs传输时,终端装置1设置相同的值作为第二ARI的值。
即,对应于一个第四PUCCH资源的相同的值也可以在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或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辅小区)的各个下行链路分配中,由某子帧发送(也可以假设为被发送)。
即,同一第四PUCCH资源的值也可以在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或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辅小区)的各个下行链路分配中,由某子帧发送(也可以假设为被发送)。
例如,如上所述,在基站装置3设定了“1”、“3”、“4”、“6”、“10”、“12”、“15”、“31”作为分别针对8个辅小区的小区索引的情况下,“第一规定值”也可以是“6”。另外,“第二规定值”也可以是“10”。
即,在设定了“1”、“3”、“4”、“6”、“10”、“12”、“15”、“31”作为分别针对8个辅小区的小区索引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大于“6”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决定第四PUCCH资源。另外,在此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针对小区索引的值为“10”以下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决定第四PUCCH资源。
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由某子帧发送的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大于“6”的多个辅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分别设置相同的值。另外,也可以在由某子帧发送的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小于“10”的多个辅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分别设置相同的值。
此处,如上所述,基站装置3也可以设定终端装置1执行第一动作,或执行第二动作。例如,基站装置3在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第一动作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也可以发送第一ARI及第二ARI。另外,基站装置3在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第二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发送第二ARI。
即,基站装置3在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第一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针对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指示第三PUCCH资源,并基于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指示第四PUCCH资源。
即,基站装置3在设定了针对终端装置1执行第一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指示第三PUCCH资源,并基于针对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指示第四PUCCH资源。
此处,基站装置3在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第二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针对辅小区(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及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指示第四PUCCH资源。
即,基站装置3在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第二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针对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及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指示第四PUCCH资源。
即,基站装置3在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第二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及针对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TPC命令字段中设置的值来指示第四PUCCH资源。
此处,基站装置3在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第二动作的情况下,当在某子帧中,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分配来指示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一个或多个辅小区、及/或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多个PDSCHs传输时,也可以设置相同的值作为第二ARI的值。
即,基站装置3在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第二动作的情况下,当在某子帧中,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分配来指示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一个或多个辅小区、及/或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辅小区中的多个PDSCHs传输时,也可以设置相同的值作为第二ARI的值。
另外,也可以假设(assume)当在某子帧中,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分配指示了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一个或多个辅小区、及/或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多个PDSCHs传输时,被设定了第二动作的终端装置1设置相同的值作为第二ARI的值。
即,也可以假设(assume)当在某子帧中,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分配指示了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一个或多个辅小区、及/或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辅小区中的多个PDSCHs传输时,被设定了第二动作的终端装置1设置相同的值作为第二ARI的值。
即,同一第四PUCCH资源的值也可以在针对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及/或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的各个下行链路分配中,由某子帧发送(也可以假设为被发送)。
即,同一第四PUCCH资源的值也可以在针对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辅小区、及/或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上的辅小区的各个下行链路分配中,由某子帧发送(也可以假设为被发送)。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用于指示第四PUCCH资源的第九信息,包含于所述的用于将服务小区激活或去激活的单一的命令(或MAC控制元素)进行发送。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用于指示第四PUCCH资源的第二ARI,包含于所述的用于将服务小区激活或去激活的单一的命令(或MAC控制元素)进行发送。即,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至少使用用于将PUCCH辅小区激活或去激活的单一的命令来指示第四PUCCH资源。
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用于将服务小区激活或去激活的单一的命令(或MAC控制元素)中所含的第九信息(或第二ARI)来决定第四PUCCH资源。此处,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PUSCH及/或PUCCH来发送针对下行链路数据(PDSCH上的发送)的HARQ-ACK,该下行链路数据(PDSCH上的发送)包含用于指示第四PUCCH资源的单一的命令。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针对下行链路数据(PDSCH的发送)发送HARQ-ACK,该下行链路数据(PDSCH上的发送)包含用于将PUCCH辅小区激活或去激活的单一的命令。此处,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下行链路数据(PDSCH上的发送)不发送HARQ-ACK,该下行链路数据(PDSCH上的发送)包含用于将不包含PUCCH辅小区的辅小区激活或去激活的单一的命令。
以下,记载HARQ-ACK与CSI的同时发送。
此处,如上所述,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第三PUCCH格式、第四PUCCH格式及/或第五PUCCH格式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此处,例如,基站装置3能够发送包含第十信息(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的上位层信号,该第十信息(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用于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此处,第十信息也可以用于允许使用第三PUCCH格式同时发送(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HARQ-ACK与CSI。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包含第十一信息(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的上位层信号,该第十一信息(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3)用于允许使用第四PUCCH格式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包含第十二信息(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4)的上位层信号,该第十二信息(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Format4)用于允许使用第五PUCCH格式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
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针对各个PUCCH小区群组,使用上位层信号将第十信息、第十一信息及/或第十二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各个PUCCH小区群组,使用上位层信号从基站装置3接收第十信息、第十一信息及/或第十二信息。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将多个PUCCH小区群组共享的信息(第十信息、第十一信息及/或第十二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从基站装置3接收多个PUCCH小区群组共享的信息(第十信息、第十一信息及/或第十二信息)。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针对各个PUCCH服务小区,使用上位层信号将第十信息、第十一信息及/或第十二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各个PUCCH服务小区,使用上位层信号从基站装置3接收第十信息、第十一信息及/或第十二信息。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将多个PUCCH服务小区共享的信息(第十信息、第十一信息及/或第十二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上位层信号,从基站装置3接收多个PUCCH服务小区共享的信息(第十信息、第十一信息及/或第十二信息)。
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分别针对主小区群组及辅小区群组,使用上位层信号将第十信息、第十一信息及/或第十二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分别针对主小区群组及辅小区群组,使用上位层信号从基站装置3接收第十信息、第十一信息及/或第十二信息。
以下,记载CSI报告(例如周期性CSI)与HARQ-ACK在不伴随PUSCH的同一子帧中发生冲突时的终端装置1的动作。
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如下条件,使用第三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所述条件是指基于第十信息,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此处,也可以使用第二PUCCH资源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一个服务小区。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如下条件,使用第三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所述条件是指基于第十信息,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且HARQ-ACK仅与主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对应。此处,也可以使用第二PUCCH资源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大于一个的服务小区。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如下条件,使用第三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所述条件是指基于第十信息,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且HARQ-ACK仅与PUCCH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对应。此处,也可以使用第二PUCCH资源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大于一个的服务小区。
此处,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由上位层设定的第二PUCCH资源(以下,也称为第2-1PUCCH资源),发送仅针对PUCCH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的HARQ-ACK及CSI。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发送包含如下信息的上位层信号,该信息用于设定第2-1PUCCH资源。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与如下的第二PUCCH资源不同的第二PUCCH资源(第2-1PUCCH资源),发送仅针对PUCCH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的HARQ-ACK及CSI,所述第二PUCCH资源用于发送仅针对主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的HARQ-ACK及CSI。
此处,例如,与第二PUCCH资源不同的第二PUCCH资源(第2-1PUCCH资源)也可以是指示(设定)了与针对第二PUCCH资源的资源索引不同的资源索引的PUCCH资源。另外,与第二PUCCH资源不同的第二PUCCH资源(第2-1PUCCH资源)也可以是指示(设定)了与针对第二PUCCH资源的正交序列索引不同的正交序列索引的PUCCH资源。另外,与第二PUCCH资源不同的第二PUCCH资源(第2-1PUCCH资源)也可以是指示(设定)了与针对第二PUCCH资源的循环移位不同的循环移位的值的PUCCH资源。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如下条件,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所述条件是指基于第十一信息,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且HARQ-ACK仅对应于PUCCH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此处,也可以使用第三PUCCH资源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大于一个的服务小区。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大于5个的服务小区。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第四PUCCH格式。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如下条件,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所述条件是指基于第十二信息,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且HARQ-ACK仅与PUCCH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对应。此处,也可以使用第四PUCCH资源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大于一个的服务小区。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大于5个的服务小区。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第五PUCCH格式。
而且,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如下条件,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所述条件是指基于第十一信息,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且HARQ-ACK与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对应。此处,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对终端装置1设定大于一个的服务小区。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对终端装置1设定大于5个的服务小区。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对终端装置1设定第四PUCCH格式。
例如,在此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如下条件,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所述条件是指所述子帧中的对应上行链路控制信息(HARQ-ACK、SR及/或CSI)的比特的总数并非为规定值(例如22比特)以上。此处,也可以使用第三PUCCH资源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如下条件,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所述条件是指基于第十二信息,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且HARQ-ACK对应于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此处,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大于一个的服务小区。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大于5个的服务小区。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第五PUCCH格式。
例如,在此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如下条件,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所述条件是指所述子帧中的对应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比特的总数并非为规定值(例如使用第五PUCCH格式发送的比特数)以上。此处,也可以使用第四PUCCH资源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
此处,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如下条件,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所述条件是指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且HARQ-ACK与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对应。此处,也可以使用第三PUCCH资源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如下条件,使用第四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所述条件是指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且HARQ-ACK与小区索引的值小于“第二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对应。此处,也可以使用第三PUCCH资源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
此处,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大于一个的服务小区。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大于5个的服务小区。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基于第十一信息及/或第十二信息,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此处,也可以仅在基于第十一信息,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且基于第十二信息,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时,才适用所述情况。即,在基于第十一信息,不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且基于第十二信息,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情况下,也可以总是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
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第四PUCCH格式。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第五PUCCH格式。此处,也可以仅在设定了第四PUCCH格式,且设定了第五PUCCH格式的情况下,才适用所述情况。即,在未设定第四PUCCH格式,且设定了第五PUCCH格式的情况下,也可以总是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如下条件,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所述条件是指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且HARQ-ACK与小区索引的值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对应。此处,也可以使用第四PUCCH资源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
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至少基于如下条件,使用第五PUCCH格式来报告在PUCCH中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所述条件设是指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且HARQ-ACK对应于小区索引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此处,也可以使用第四PUCCH资源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
此处,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大于一个的服务小区。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大于5个的服务小区。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基于第十二信息,允许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终端装置1设定第五PUCCH格式。
此处,在不适合于所述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丢弃CSI而仅发送HARQ-ACK。即,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第十信息、第十一信息、第十二信息及/或所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丢弃CSI而仅发送HARQ-ACK。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虽记载了如下情况作为一例,该情况是指设定了“1”、“3”、“4”、“6”、“10”、“12”、“15”、“31”作为分别针对8个辅小区的小区索引,但所述记载当然也能够适用于除此以外的设定。
以上,参照附图记述了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相关联的方法/处理,但具体结构并不限于所述记载,还包含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另外,将本实施方式的所述方法/处理适当加以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方框图。如图所示,终端装置1包含上位层处理部101、控制部103、接收部105、发送部107与收发天线部109。另外,上位层处理部101包含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及发送功率控制部1015。另外,接收部105包含解码部1051、解调部1053、复用分离部1055、无线接收部1057与信道测定部1059。另外,发送部107包含编码部1071、调制部1073、复用部1075、无线发送部1077与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
上位层处理部1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至发送部107。另外,上位层处理部101对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进行处理。
上位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对自身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进行管理。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位层信号来设置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即,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表示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信息来设置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配置于上行链路的各信道的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107。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也称为设定部1011。
此处,上位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对经由接收部105接收到的DCI格式(调度信息)进行解释,基于对所述DCI格式进行解释所得的结果而生成控制信息以对接收部105及发送部107进行控制,并将该控制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3。
另外,上位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发送功率控制部1015基于由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管理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TPC命令等,控制针对PUSCH传输及PUCCH传输的发送功率。
另外,控制部103基于来自上位层处理部101的控制信息生成控制信号以对接收部105及发送部107进行控制。控制部103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105及发送部107,并对接收部105及发送部107进行控制。
另外,接收部105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部109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所得信息输出至上位层处理部101。
另外,无线接收部1057通过正交解调,将经由收发天线部109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转换(下变频:down convert)为基带信号,去除多余的频率成分,并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来控制放大电平,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成分及正交成分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所得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1057从转换所得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的部分,对去除了CP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 Transform:FFT),提取频率区域的信号。
另外,复用分离部1055将提取到的信号分别分离为PHICH、PDCCH、EPDCCH、PDSCH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另外,复用分离部1055根据从信道测定部1059输入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对PHICH、PDCCH、EPDCCH及PDSCH的传输路径进行补偿。另外,复用分离部1055将分离出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至信道测定部1059。
另外,解调部1053将PHICH乘以对应的符号而进行合成,对合成所得的信号进行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至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对发往自身装置的PHICH进行解码,将解码所得的HARQ指示符输出至上位层处理部101。解调部1053对PDCCH及/或EPDCCH进行QPSK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至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尝试对PDCCH及/或EPDCCH进行解码,在解码成功的情况下,将解码所得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对应的RNTI输出至上位层处理部101。
另外,解调部1053对PDSCH进行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64QAM等已由下行链路许可通知的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至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基于已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的关于编码率的信息进行解码,将解码所得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至上位层处理部101。
另外,信道测定部105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1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或信道状态进行测定,并将测定出的路径损耗或信道状态输出至上位层处理部101。另外,信道测定部1059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算出下行链路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并输出至复用分离部1055。信道测定部1059进行信道测定及/或干扰测定,以计算CQI(也可以是CSI)。
另外,发送部107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而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位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进行编码及调制,复用PUCCH、PUSCH及已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并经由收发天线部109发送至基站装置3。另外,发送部107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另外,编码部1071对从上位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卷积编码、分组编码等编码。另外,编码部1071基于用以调度PUSCH的信息进行Turbo编码。
另外,调制部1073以BPSK、QPSK、16QAM、64QAM等已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的调制方式、或按信道预先决定的调制方式,对从编码部1071输入的编码比特进行调制。调制部1073基于用以调度PUSCH的信息来决定受到空间复用的数据序列的数量,将因使用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SM(Spatial Multiplexing,空间复用)而由同一PUSCH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映射至多个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预编码(precoding)。
另外,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基于用以对基站装置3进行识别的物理层小区识别符(physical layer cell identity:PCI,称为Cell ID等)、配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带宽、由上行链路许可通知的循环移位、与DMRS序列的生成相关的参数的值等,生成由预定的规则(公式)求出的序列。复用部1075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并列地对PUSCH的调制符号进行排序后,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另外,复用部1075按发送天线端口,复用PUCCH与PUSCH的信号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即,复用部1075按发送天线端口,将PUCCH与PUSCH的信号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于资源元素。
另外,无线发送部1077对复用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IFFT),生成SC-FDMA符号,对所生成的SC-FDMA符号附加CP,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使用低通滤波器去除多余的频率成分,上变频(up convert)为载波频率,进行功率放大,并输出至收发天线部109而进行发送。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的结构的概略方框图。如图所示,基站装置3包含上位层处理部301、控制部303、接收部305、发送部307及收发天线部309。另外,上位层处理部301包含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调度部3013及发送功率控制部3015。另外,接收部305包含解码部3051、解调部3053、复用分离部3055、无线接收部3057与信道测定部3059。另外,发送部307包含编码部3071、调制部3073、复用部3075、无线发送部3077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
上位层处理部301对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进行处理。另外,上位层处理部301生成控制信息,以对接收部305及发送部307进行控制,并将该控制信息输出至控制部303。
另外,上位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生成或从上位节点取得配置于下行链路的PDSCH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信息、RRC消息、MAC CE(ControlElement,控制元素)等,并输出至发送部307。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对终端装置1各自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进行管理。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也可以基于上位层信号,对各个终端装置1设置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即,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发送/广播表示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信息。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也称为设定部3011。
另外,上位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调度部3013根据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及从信道测定部3059输入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或信道质量等,决定分配物理信道(PDSCH及PUSCH)的频率及子帧、物理信道(PDSCH及PUSCH)的编码率及调制方式以及发送功率等。调度部3013基于调度结果生成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以对接收部305及发送部307进行控制,并将该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输出至控制部303。调度部3013还决定进行发送处理及接收处理的时序。
另外,上位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发送功率控制部3015基于由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管理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TPC命令等,控制终端装置1针对PUSCH传输及PUCCH传输的发送功率。
另外,控制部303基于来自上位层处理部301的控制信息生成控制信号,以对接收部305及发送部307进行控制。控制部303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送至接收部305及发送部307,对接收部305及发送部307进行控制。
另外,接收部305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部309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所得信息输出至上位层处理部301。无线接收部3057通过正交解调,将经由收发天线部309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转换(下变频:down convert)为基带信号,去除多余的频率成分,并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来控制放大电平,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成分及正交成分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所得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另外,接收部305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另外,无线接收部3057从转换所得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CP(Cyclic Prefix)的部分。无线接收部3057对去除了CP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FFT),提取频率区域的信号,并输出至复用分离部3055。
另外,复用分离部3055将从无线接收部3057输入的信号分离为PUCCH、PUSCH、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信号。再者,基站装置3预先基于由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决定且通知各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许可中所含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进行所述分离。另外,复用分离部3055根据从信道测定部3059输入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对PUCCH与PUSCH的传输路径进行补偿。另外,复用分离部3055将分离出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至信道测定部3059。
另外,解调部3053对PUSCH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IDFT),取得调制符号,并分别针对PUCCH与PUSCH的调制符号,使用BPSK(BinaryPhase Shift Keying)、QPSK、16QAM、64QAM等预定的或由自身装置预先利用上行链路许可而分别通知终端装置1的调制方式,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解调部3053基于预先利用上行链路许可分别通知终端装置1的受到空间复用的序列的数量、与指示对该序列进行的预编码的信息,分离因使用MIMO SM而由同一PUSCH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
另外,解码部3051以预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定的或由自身装置预先利用上行链路许可而通知终端装置1的编码率,对解调所得的PUCCH与PUSCH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并向上位层处理部101输出解码所得的上行链路数据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重传PUSCH的情况下,解码部3051使用从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缓冲器中所保存的编码比特、与解调所得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信道测定部305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3055输入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传输路径的估计值、信道质量等进行测定,并输出至复用分离部3055及上位层处理部301。
另外,发送部307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而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及调制,复用PHICH、PDCCH、EPDCCH、PDSCH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经由收发天线部309将信号发送至终端装置1。
另外,编码部3071使用分组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预定的编码方式,对从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及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或使用由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决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调制部3073利用BPSK、QPSK、16QAM、64QAM等预定的或由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决定的调制方式,对从编码部3071输入的编码比特进行调制。
另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生成根据如下规则求出的终端装置1已知的序列作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所述规则是基于用以对基站装置3进行识别的物理层小区识别符(PCI)等而预先决定的规则。复用部3075复用经调制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与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即,复用部3075将经调制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与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于资源元素。
另外,无线发送部3077对复用后的调制符号等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生成OFDM符号,对所生成的OFDM符号附加CP,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去除多余的频率成分,上变频(up convert)为载波频率,进行功率放大,并输出至收发天线部309进行发送。
更具体来说,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包括发送部107,该发送部107针对小区索引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使用第一PUCCH资源及PUCCH格式3来发送HARQ-ACK,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使用第二PUCCH资源及PUCCH格式4来发送HARQ-ACK。
此处,所述第一规定值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由基站装置设定的小区索引的值时的第四个小区索引的值,至少基于针对小区索引为所述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与使用了所述PUCCH格式3的HARQ-ACK的发送相对应的所述第一PUCCH资源,至少基于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与使用了所述PUCCH格式4的HARQ-ACK的发送相对应的所述第二PUCCH资源。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包括发送部,该发送部针对小区索引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使用第一PUCCH资源及PUCCH格式3来发送HARQ-ACK,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第二PUCCH资源及PUCCH格式4来发送HARQ-ACK。
此处,所述第一规定值是使比特序列为10以下的最大的小区索引的值,通过从与主小区对应的HARQ-ACK比特依次连结至与小区索引为所述第一规定值的服务小区对应的HARQ-ACK比特为止,获取所述比特序列,至少基于针对小区索引为所述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与使用了所述PUCCH格式3的HARQ-ACK的发送相对应的所述第一PUCCH资源,至少基于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与使用了所述PUCCH格式4的HARQ-ACK的发送相对应的所述第二PUCCH资源。
另外,根据由上位层设定的4个第一PUCCH资源,基于针对小区索引为所述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所述第一PUCCH资源,根据由上位层设定的4个第二PUCCH资源,基于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所述第二PUCCH资源。
另外,在某子帧中的针对小区索引为所述第一规定值以下的多个辅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分别设置指示同一第一PUCCH资源的值,在某子帧中的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多个辅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分别设置指示同一第二PUCCH资源的值。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包括接收部305,该接收部305针对小区索引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使用第一PUCCH资源及PUCCH格式3来接收HARQ-ACK,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使用第二PUCCH资源及PUCCH格式4来接收HARQ-ACK。
此处,所述第一规定值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对终端装置设定的小区索引的值时的第四个小区索引的值,至少基于针对小区索引为所述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与使用了所述PUCCH格式3的HARQ-ACK的发送相对应的所述第一PUCCH资源,至少基于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与使用了所述PUCCH格式4的HARQ-ACK的发送相对应的所述第二PUCCH资源。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包括接收部305,该接收部305针对小区索引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使用第一PUCCH资源及PUCCH格式3来接收HARQ-ACK,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使用第二PUCCH资源及PUCCH格式4来接收HARQ-ACK。
此处,所述第一规定值是使比特序列为10以下的最大的小区索引的值,通过从与主小区对应的HARQ-ACK比特依次连结至与小区索引为所述第一规定值的服务小区对应的HARQ-ACK比特为止,获取所述比特序列,至少基于针对小区索引为所述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与使用了所述PUCCH格式3的HARQ-ACK的发送相对应的所述第一PUCCH资源,至少基于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与使用了所述PUCCH格式4的HARQ-ACK的发送相对应的所述第二PUCCH资源。
另外,根据由上位层设定的4个第一PUCCH资源,基于针对小区索引为所述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所述第一PUCCH资源,根据由上位层设定的4个第二PUCCH资源,基于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所述第二PUCCH资源。
另外,在某子帧中的针对小区索引为所述第一规定值以下的多个辅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分别设置指示同一第一PUCCH资源的值,在某子帧中的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多个辅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分别设置指示同一第二PUCCH资源的值。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包括:接收部105,接收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3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一信息,并接收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4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二信息;以及发送部107,发送HARQ-ACK及/或CSI;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及HARQ-ACK是否与小区索引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对应,执行以下的处理(1)至处理(4)中的任一个处理。
此处,处理(1)是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的处理,处理(2)是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的处理,处理(3)是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的处理,处理(4)是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的处理。
另外,根据由上位层设定的4个第一PUCCH资源,基于针对小区索引为所述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所述第一PUCCH资源,根据由上位层设定的4个第二PUCCH资源,基于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所述第二PUCCH资源。
另外,在某子帧中的针对小区索引为所述第一规定值以下的多个辅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分别设置指示同一第一PUCCH资源的值,在某子帧中的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多个辅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分别设置指示同一第二PUCCH资源的值。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包括:发送部307,发送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3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一信息,并发送用于允许使用PUCCH格式4来同时发送HARQ-ACK与CSI的第二信息;以及接收部305,接收HARQ-ACK及/或CSI;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HARQ-ACK是否对应于小区索引为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及HARQ-ACK是否对应于小区索引大于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中的PDSCH的发送,执行以下的处理(1)至处理(4)中的任一个处理。
此处,处理(1)是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的处理,处理(2)是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与HARQ-ACK被复用的CSI的处理,处理(3)是使用所述PUCCH格式3,在第一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的处理,处理(4)是使用所述PUCCH格式4,在第二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并丢弃CSI的处理。
另外,根据由上位层设定的4个第一PUCCH资源,基于针对小区索引为所述第一规定值以下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所述第一PUCCH资源,根据由上位层设定的4个第二PUCCH资源,基于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辅小区的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设置的值,指示所述第二PUCCH资源。
另外,在某子帧中的针对小区索引为所述第一规定值以下的多个辅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分别设置指示同一第一PUCCH资源的值,在某子帧中的针对小区索引大于所述第一规定值的多个辅小区的多个下行链路分配中所含的信息字段中,分别设置指示同一第二PUCCH资源的值。
由此,能够有效地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使与本发明相关的基站装置3及终端装置1工作的程序也可以是对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进行控制,以实现与本发明相关的所示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使电脑发挥功能的程序)。而且,由这些装置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暂时存储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然后存储至Flash 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各种ROM或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并根据需要而由CPU读取,进行修正、写入。
此外,也可以利用电脑来实现所述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将用以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存储于电脑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将该存储介质所存储的程序读入至电脑系统,通过执行该程序来实现所述控制功能。
此外,此处提及的“电脑系统”是内置于终端装置1或基站装置3的电脑系统,其包含OS或周边设备等硬件。另外,“电脑可读取的存储介质”是指软盘、磁光盘、ROM、CD-ROM等可移动媒体、内置于电脑系统的硬盘等存储装置。
进一步地,“电脑可读取的存储介质”还包含像通过因特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路那样,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存程序的媒体;像成为此时的服务器或客户端的电脑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将程序保存一定时间的媒体。另外,所述程序可以是用以实现所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而且还可以是能够通过与已记录于电脑系统的程序进行组合来实现所述功能的程序。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能够实现为包含多个装置的集合体(装置群组)。构成装置群组的各个装置也可以具备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关的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或者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装置群组只要具有基站装置3的大概的各功能或各功能块即可。另外,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关的终端装置1也能够与作为集合体的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可以是EUTRAN(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可以具有针对eNodeB的上位节点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现实为典型的集成电路即LSI,也可以实现为芯片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可以单独地实现芯片化,也可以将一部分或全部加以集成而实现芯片化。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实现。另外,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记载了终端装置作为通信装置的一例,但本申请的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定型或非可动型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清扫、洗衣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货机及其他生活设备等的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具体结构不限于此实施方式,还包含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另外,本发明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不同实施方式所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加以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另外,将所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要素即产生同样效果的要素彼此调换所得的结构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至少能够应用于手机、个人电脑、平板型电脑等。
符号说明
1(1A、1B、1C) 终端装置
3 基站装置
101 上位层处理部
103 控制部
105 接收部
107 发送部
301 上位层处理部
303 控制部
305 接收部
307 发送部
1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1013 调度信息解释部
1015 发送功率控制部
3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3013 调度部
3015 发送功率控制部

Claims (8)

1.一种终端装置,是使用包括主小区和辅小区的多个服务小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部,其接收用于设定第一动作或第二动作的切换的第一信息;
接收用于指示使用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的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信息;
接收用于指示使用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三信息;及
发送部,其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发送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发送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丢弃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并且发送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丢弃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并且发送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所述第一动作是基于调度了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服务小区,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或者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动作,
所述第二动作是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以及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中,设置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动作,
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和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或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是否与所述辅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对应,
所述发送部确定:
是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发送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是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发送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是丢弃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并且发送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还是丢弃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并且发送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
基于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确定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
或基于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确定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
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或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表示至少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调度的所述服务小区的数量。
3.一种基站装置,是使用包括主小区和辅小区的多个服务小区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部,其发送用于设定第一动作或第二动作的切换的第一信息;
发送用于指示使用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的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信息;
发送用于指示使用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三信息;及
接收部,其接收使用了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的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接收使用了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已被丢弃并且接收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判断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已被丢弃并且接收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所述第一动作是基于调度了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服务小区,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或者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动作,
所述第二动作是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以及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中,设置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动作,
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和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或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是否与所述辅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对应,
所述接收部确定:
是接收使用了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的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是接收使用了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是判断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已被丢弃并且接收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还是判断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已被丢弃并且接收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基于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而被确定,
或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基于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而被确定,
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或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表示至少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调度的所述服务小区的数量。
5.一种通信方法,是用于使用包括主小区和辅小区的多个服务小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用于设定第一动作或第二动作的切换的第一信息;
接收用于指示使用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的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信息;
接收用于指示使用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三信息;
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发送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发送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丢弃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并且发送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丢弃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并且发送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所述第一动作是基于调度了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服务小区,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或者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动作,
所述第二动作是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以及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中,设置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动作,
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和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或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是否与所述辅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对应,
确定:
是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发送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是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发送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是丢弃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并且发送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还是丢弃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并且发送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确定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
或基于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确定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
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或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表示至少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调度的所述服务小区的数量。
7.一种通信方法,是用于使用包括主小区和辅小区的多个服务小区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送用于设定第一动作或第二动作的切换的第一信息;
发送用于指示使用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的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二信息;
发送用于指示使用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同时发送的第三信息;
接收使用了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的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接收使用了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已被丢弃并且接收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判断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已被丢弃并且接收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所述第一动作是基于调度了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服务小区,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或者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动作,
所述第二动作是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以及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中,设置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使用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动作,
至少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和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或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是否与所述辅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对应,
确定以下:
是接收使用了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的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是接收使用了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的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是判断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已被丢弃并且接收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还是判断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已被丢弃并且接收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3基于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而被确定,
或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4基于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而被确定,
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或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比特数表示至少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调度的所述服务小区的数量。
CN201680021370.0A 2015-04-28 2016-04-25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075349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0912A JP2018107482A (ja) 2015-04-28 2015-04-28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5-090912 2015-04-28
PCT/JP2016/062924 WO2016175173A1 (ja) 2015-04-28 2016-04-25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4965A CN107534965A (zh) 2018-01-02
CN107534965B true CN107534965B (zh) 2021-11-16

Family

ID=57198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1370.0A Active CN107534965B (zh) 2015-04-28 2016-04-25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0486B2 (zh)
EP (1) EP3291624B1 (zh)
JP (1) JP2018107482A (zh)
CN (1) CN107534965B (zh)
SG (1) SG11201708575VA (zh)
WO (1) WO20161751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91623B1 (en) * 2015-04-28 2020-09-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2018107482A (ja) * 2015-04-28 2018-07-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8306720B (zh) * 2017-01-13 2022-06-2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uci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161275A1 (en) * 2017-03-08 2018-09-1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CN108259154B (zh) * 2018-01-12 2022-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EP3917202A1 (en) * 2019-01-21 2021-12-01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US20220166555A1 (en) * 2019-03-15 2022-05-26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7036780B2 (ja) * 2019-09-30 2022-03-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3817252A1 (en) * 2019-10-29 2021-05-05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US11889502B2 (en) * 2020-02-24 2024-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stage feedback procedures
WO2023108447A1 (en) * 2021-12-15 2023-06-22 Zte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constructing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codebook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339A (zh) * 2011-08-12 2012-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CN103582003A (zh) * 2012-08-03 2014-02-12 英特尔公司 协调多点(CoMP)系统的定期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3112B2 (en) * 2006-03-17 2011-11-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782645B1 (ko) * 2010-01-17 2017-09-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670379B2 (en) * 2010-10-02 2014-03-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on the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LTE-A
US8482406B2 (en) * 2011-01-28 2013-07-09 Ultraclenz, Llc Sanitization compliance monitoring system
EP2702718B1 (en) * 2011-04-29 2015-10-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subframe restrictions
EP2562954A1 (en) * 2011-08-26 2013-02-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arch space reconfiguration for enhanced-PDCCH
KR101595197B1 (ko) * 2011-09-23 2016-02-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5793067B2 (ja) * 2011-11-24 2015-10-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5873708B2 (ja) * 2011-12-19 2016-03-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9794913B2 (en) * 2012-01-27 2017-10-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or methods for providing EPDCCH in a multiple carrier based and/or quasi-collated network
KR101619400B1 (ko) * 2012-08-16 2016-05-11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및 사운딩 참조신호의 전송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8923880B2 (en) * 2012-09-28 2014-12-30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joinder of user equipment with wireless cell
US9397796B2 (en) * 2013-03-13 2016-07-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uting and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578822B (zh) * 2013-10-09 2017-04-11 創新音速股份有限公司 適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功率餘裕報告之通訊方法和通訊裝置
EP3096577B1 (en) * 2014-01-15 2019-02-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KR102120497B1 (ko) * 2014-01-29 2020-06-08 이노스카이 주식회사 Harq ack/nack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WO2015115465A1 (ja) * 2014-01-30 2015-08-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900879B2 (en) * 2014-03-06 2018-0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67146B2 (en) * 2014-08-06 2018-01-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JP6652505B2 (ja) * 2015-01-28 2020-0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7211305B (zh) * 2015-01-28 2020-11-17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EP4358460A2 (en) * 2015-03-20 2024-04-24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and receiving csi
EP3270535B1 (en) * 2015-03-30 2021-02-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sen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EP3291623B1 (en) * 2015-04-28 2020-09-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2018107482A (ja) * 2015-04-28 2018-07-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1323169B2 (en) * 2018-03-08 2022-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ultaneous uplink transmissions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339A (zh) * 2011-08-12 2012-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CN103582003A (zh) * 2012-08-03 2014-02-12 英特尔公司 协调多点(CoMP)系统的定期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4965A (zh) 2018-01-02
US10750486B2 (en) 2020-08-18
EP3291624A1 (en) 2018-03-07
SG11201708575VA (en) 2017-11-29
JP2018107482A (ja) 2018-07-05
EP3291624A4 (en) 2019-02-27
WO2016175173A1 (ja) 2016-11-03
US20180124751A1 (en) 2018-05-03
EP3291624B1 (en) 2020-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3946B2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6739521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7534965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7211439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7211305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7534964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WO2016121457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7710804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4531218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7710807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7736050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2018041999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6125580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7002804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8042001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7002801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7002813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6125584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18042000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