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4901A - 一种QoS保障方法及网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QoS保障方法及网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4901A
CN107534901A CN201580079646.6A CN201580079646A CN107534901A CN 107534901 A CN107534901 A CN 107534901A CN 201580079646 A CN201580079646 A CN 201580079646A CN 107534901 A CN107534901 A CN 107534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os
plane gateway
message
user plane
indic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96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4901B (zh
Inventor
陈中平
周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148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70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34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4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4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4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04L12/1407Policy-and-charging control [PCC]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4On-line charging system [O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5Off-line charg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6Policy and charg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QoS保障方法及网关,通信技术领域,可以为不同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具体方案为:用户面网关获取QoS保障信息,并根据QoS保障信息,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其中,QoS保障信息为控制面网关发送给用户面网关的,或者QoS保障信息为用户面网关由控制面网关发送的QoS参数转换得到的。本发明用于用户设备的QoS保障过程中。

Description

一种QoS保障方法及网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质量QoS保障方法及网关。
背景技术
分组核心演进(Evolved Packet Core,EPC)网络中,可以将业务流汇聚在承载中,并将承载汇聚在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连接(即会话)中,以提供QoS保障。
现有的EPC网络中,通过Open Flow协议实现了数据转发层和控制层分离,通过Open Flow技术实现了报文的转发。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仅能够对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层报文进行处理,然后根据处理结果实现报文的转发,不能够为用户设备提供相应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QoS保障方法及网关,可以为用户设备提供相应的QoS保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服务质量QoS保障方法,应用于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PC,所述EPC中包括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面网关获取服务质量QoS参数;
所述控制面网关将所述QoS参数映射为QoS保障信息,所述控制面网关中配置有所述QoS参数到所述QoS保障信息的映射关系;
所述控制面网关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QoS保障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
本方案中,控制面网关可以获取QoS参数,并将QoS参数映射 为用户面网关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所需要的QoS保障信息;然后可以通过与用户面网关的交互,指示用户面网关根据QoS保障信息,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即通过本方案可以为用户设备提供相应的QoS保障。
并且,由于在本方案中,EPC中包括一个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因此当QoS参数映射与QoS保障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后,仅需要更新一个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简化了更新过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保障包括带宽保障,所述带宽保障包括: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和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保障信息包括带宽保障参数;
其中,所述带宽保障参数包括:流量监管参数或流量整形参数,所述流量监管参数用于对进入网络的用户流量的速率进行流量监管,所述流量整形参数用于对流出网络的用户流量的速率进行流量整形;
所述流量监管参数包括:承诺信息速率CIR、承诺突发尺寸CBS、峰值信息速率PIR、峰值突发尺寸PBS;
所述流量整形参数包括:速率和队列深度,所述速率为预先设置的允许报文传输的最大速率,所述队列深度用于表示每个用户设备可以缓存的报文个数的最大值。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参数包括:最大比特率MBR或者保证比特速率GBR和接入点粒度最大聚合比特率APN_AMBR;
所述控制面网关将所述QoS参数映射为QoS保障信息,包括:
所述控制面网关将所述GBR映射为所述CIR和所述CBS,将所述APN_AMBR映射为所述PIR和所述PBS;
或者,
所述控制面网关将所述MBR映射为所述速率和所述队列深度。
本方案中,用户面网关为用户设备提供的QoS保障具体可以为带宽保障,即用户面网关可以为用户设备带宽保障,避免网络拥塞对用户设备的数据传输的影响,从而保证用户设备的正常数据传输。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带宽保障参数还包括第一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待执行所述带宽保障的报文的特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特征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结合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或者,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TE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或者,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业务流模板TFT,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所述TFT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或者,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或者,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元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IP 5元组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本方案中,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待执行带宽保障的报文的特征,如此便可以指示用户面网关针对性的对特定的报文(携带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的特征的报文)执行带宽保障,可以有效限定执行带宽保障的范围。
结合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执行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或者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的报文执行所述会话级带宽保障;
或者,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TEID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会话级带宽保障;
或者,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TFT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所述TFT的报文执行所述会话级带宽保障;
或者,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承载级带宽保障;
或者,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元组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IP 5元组的报文执行所述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本方案中,第一特征信息中不仅包含待执行带宽保障的报文的特征,还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关执行带宽保障的级别(即具体执行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或者业务流级带宽保障);如此,便可以指示用户面网关针对性的对特定的报文(携带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的特征的报文)执行特定级别的带宽保障(如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或业务流级带宽保障)。由于带宽保障是按照业务流粒度划分为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和业务流级带宽保障的,因此,通过本方案,不仅可以有效限定执行带宽保障的范围,还可以具体限定执行带宽保障的粒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保障包 括QoS重标记,所述QoS重标记包括:承载级的QoS重标记和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保障信息包括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参数;所述QoS参数包括:分配和保持优先权ARP和QoS等级标识QCI。
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QoS保障信息还包括第二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待执行所述QoS重标记的报文的特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特征的报文执行所述QoS重标记。
结合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QoS重标记;
或者,
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元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IP 5元组的报文执行所述QoS重标记。
本方案中,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待执行QoS重标记的报文的特征,如此便可以指示用户面网关针对性的对特定的报文(携带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的特征的报文)执行QoS重标记,可以有效限定执行QoS重标记的范围。
结合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还用于指示待执行的QoS重标记为所述承载级的QoS重标记或者所述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当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承载级的QoS重标记;
或者,
当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元组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 网关对包含所述IP 5元组的报文执行所述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本方案中,第二特征信息中不仅包含待执行QoS重标记的报文的特征,还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关执行QoS重标记的级别(即具体执行承载级的QoS重标记或者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如此,便可以指示用户面网关针对性的对特定的报文(携带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的特征的报文)执行特定级别的QoS重标记(如承载级的QoS重标记或者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由于QoS重标记是按照业务流粒度划分为承载级的QoS重标记或者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的,因此,通过本方案,不仅可以有效限定执行QoS重标记的范围,还可以具体限定执行QoS重标记的粒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保障还包括:承载级的隧道标记。
结合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承载级的隧道标记。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面网关获取服务质量QoS参数,包括:
所述控制面网关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信息和签约信息,得到所述QoS参数;
或者,
所述控制网关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报文进行深度包检测DPI,得到所述QoS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控制面网关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QoS保障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网关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创建对象请求消息,所述创建对象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EPC时的用户 业务上下文,所述用户业务上下文包括会话上下文、承载上下文和业务流上下文,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用户业务上下文为所述用户设备创建会话对象、承载对象以及业务流对象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一个所述会话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承载上下文,或者一个所述会话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上下文;一个所述承载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上下文。
通过指示用户面网关创建相应对象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是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其中,控制面网关可以基于具体应用和场景按需指示用户面网关配置相应对象,可以提高用户面网关的可编程性和扩转性。并且,对象在实例化以后,用户面网关中配置的对象可以按照控制面网关对对象的控制,接收特定的属于该对象的报文,并按照控制面网关的动作编排,对接受的报文进行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QoS参数映射与QoS保障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后,所述控制面网关更新所述映射关系。
由于在本方案中,EPC中包括一个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因此当QoS参数映射与QoS保障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后,仅需要更新一个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简化了更新过程。
结合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控制面网关更新所述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网关采用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将所述QoS参数映射为更新后的QoS保障信息;
所述控制面网关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更新后的QoS保障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更新后的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控制面网关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QoS保障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网关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QoS保障终止消息,所述QoS保障终止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终止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QoS保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面网关,包含于于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PC,所述EPC中还包括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所述控制面网关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服务质量QoS参数;
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QoS参数映射为QoS保障信息,所述控制面网关中配置有所述QoS参数到所述QoS保障信息的映射关系;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QoS保障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保障包括带宽保障,所述带宽保障包括: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和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保障信息包括带宽保障参数;
其中,所述带宽保障参数包括:流量监管参数或流量整形参数,所述流量监管参数用于对进入网络的用户流量的速率进行流量监管,所述流量整形参数用于对流出网络的用户流量的速率进行流量整形;
所述流量监管参数包括:承诺信息速率CIR、承诺突发尺寸CBS、峰值信息速率PIR、峰值突发尺寸PBS;
所述流量整形参数包括:速率和队列深度,所述速率为预先设置的允许报文传输的最大速率,所述队列深度用于表示每个用户设 备可以缓存的报文个数的最大值。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参数包括:最大比特率MBR或保证比特速率GBR和接入点粒度最大聚合比特率APN_AMBR;
所述映射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GBR映射为所述CIR和所述CBS,将所述APN_AMBR映射为所述PIR和所述PBS;
或者,
将所述MBR映射为所述速率和所述队列深度。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带宽保障参数还包括第一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待执行所述带宽保障的报文的特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特征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结合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一特征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一特征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执行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或者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执行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或者业务流级带宽保障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保障包括QoS重标记,所述QoS重标记包括:承载级的QoS重标记和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保障信息包括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参数;所述QoS参数包 括:分配和保持优先权ARP和QoS等级标识QCI。
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保障信息还包括第二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待执行所述QoS重标记的报文的特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特征的报文执行所述QoS重标记。
结合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第二特征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还用于指示待执行的QoS重标记为所述承载级的QoS重标记或者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特征信息用于指示待执行的QoS重标记为承载级的QoS重标记或者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保障还包括:承载级的隧道标记。
当QoS保障为承载级的隧道标记时,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承载级的隧道标记。
结合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信息和签约信息,得到所述QoS参数;
或者,
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报文进行深度包检测DPI,得到所述QoS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 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QoS保障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之前,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创建对象请求消息,所述创建对象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EPC时的用户业务上下文,所述用户业务上下文包括会话上下文、承载上下文和业务流上下文,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用户业务上下文为所述用户设备创建会话对象、承载对象以及业务流对象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一个所述会话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承载上下文,或者一个所述会话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上下文;一个所述承载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上下文。
结合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面网关,还包括:
更新单元,用于在QoS参数映射与QoS保障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后,更新所述映射关系。
结合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映射单元,还用于采用所述更新单元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将所述QoS参数映射为更新后的QoS保障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更新单元更新后的QoS保障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更新后的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
结合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QoS保障信息之后,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QoS保障终止消息,所述QoS保障终止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终止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QoS保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控制面网关,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系统总线和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 器通过所述系统总线连接,当所述控制面网关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控制面网关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QoS保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控制面网关的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所述控制面网关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QoS保障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或者第三方面提供的控制面网关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QoS保障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服务质量QoS保障方法,应用于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PC,所述EPC中包括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用户面网关接收所述控制面网关发送的QoS保障信息;
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
本方案中,用户面网关可以根据控制面网关发送的QoS保障信息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即通过本方案可以为用户设备提供相应的QoS保障。
并且,由于在本方案中,EPC中包括一个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因此当QoS参数映射与QoS保障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后,仅需要更新一个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简化了更新过程。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QoS保障包括带宽保障,所述带宽保障包括: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和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或者,QoS保障包括QoS重标记,所述QoS重标记包括:承载 级的QoS重标记和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或者,QoS保障包括:承载级的隧道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QoS保障信息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当QoS保障为QoS重标记时,所述QoS保障信息为DSCP参数;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具体包括:所述用户面网关在进行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转发时,将IP报文的DSCP字段修改为DSCP参数。
当QoS保障为承载级的隧道标记时,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面网关在上行报文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隧道协议GTP隧道时,解封装上行报文,以提取上行报文的外层报文DSCP,并将上行报文的外层报文DSCP写入上行报文的内层报文的报文头;
在上行报文入分组数据网络PDN侧隧道时,提取上行报文的内层报文DSCP,并将上行报文的内层报文DSCP写入上行报文的外层报文的报文头;
在下行报文出PDN侧隧道时,解封装下行报文,以提取下行报文的外层报文DSCP,并将下行报文的外层报文DSCP写入下行报文的内层报文的报文头;
在所述下行报文入GTP隧道时,提取下行报文的内层报文DSCP,并将下行报文的内层报文DSCP写入下行报文的外层报文的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网关,包含于于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PC,所述EPC中还包括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该用户面网关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各种可选方式所述的QoS保障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是为了执行上述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各种可选方式所述的QoS保障方法, 而对用户面网关进行的逻辑上的划分。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网关,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系统总线和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系统总线连接,当所述用户面网关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用户面网关执行本发明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QoS保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用户面网关的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所述用户面网关执行本发明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QoS保障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或者第七方面提供的用户面网关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QoS保障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QoS保障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QoS保障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QoS保障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QoS保障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QoS保障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网关的组成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面网关的组成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面网关的组成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网关的组成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面网关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描述的各种技术可用于第三代合作伙伴技术(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和GSM/EDGE无线接入网(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GERAN)。UTRAN中通常包含多个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和无线传输节点NodeB,用于实现通用移动陆地业务(Universal Mobile Terrestrial Service,UMTS)网络中无线接入功能。GERAN中通常包含多个基站和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用于实现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网络中无线接入功能。
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中还包括: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ing Node,SGSN)、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ing Node,GGSN)和 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HLR)。其中,SGSN用于实现GPRS/UMTS网络中路由转发、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以及用户信息存储等功能。GGSN用于连接外部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其中,PDN可以为因特网(Internet)、虚拟私有网络(Virtual PrivateNetwork,VPN)、IP多媒体业务(IP Mutimedia Service,IMS)网络,或者由运营商提供的无线应用协议(Wir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网络等。HLR用于存储用户关于网络业务的签约信息和鉴权数据。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EPC中的核心网设备主要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实体(Serving Gateway,S-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实体(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和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其中,E-UTRAN用于实现所有与演进网络无线有关的功能。MME负责控制面的移动性管理,包括用户上下文和移动状态管理,分配用户临时身份标识(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TMSI)等。S-GW是3GPP接入网络间的用户面锚点,终止E-TURAN的接口。P-GW是3GPP接入网络和非3GPP接入网络之间的用户面锚点与PDN的接口。HSS用于存储用户签约信息。MME、S-GW、P-GW和HSS通常作为核心网的网元。
其中,由于S-GW、P-GW和GGSN在平台架构上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统称之为网关。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网关的控制面(Control Plane)和用户面(User Plane)分离。网关的控制面实体(GW-C)可以称为控制面网关(Control Plane Gateway),也可以称为网关控制器(Gateway Controller)、控制节点(Control Node)或者控制网关(Control Gateway)。网关的用户面实体(GW-U)可以称为用户面网关(User Plane Gateway),也可以称为分组数据转发网关(Packet  Data Forwarding Gateway)、路由转发节点(Routing Forwarding Node)或者交换节点(Switch Node)。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方法所应用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EPC中可以包括控制面网关(用GW-C表示)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用GW-U表示)。其中,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控制面网关和MME/SGSN都是采用通用计算平台,因此两者可以合一设置。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QoS保障方法及网关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QoS保障方法,EPC中包括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如图4所示,包括:
S101、控制面网关获取QoS参数。
示例性的,控制面网关获取QoS参数的方法可以包括:控制面网关根据用户设备的接入信息和签约信息,得到QoS参数;或者,控制网关对用户设备的报文进行深度包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得到所述QoS参数。
其中,用户设备的接入信息可以包括该用户设备当前接入网络的相关信息,如当前接入网络的无线接入类型(Radio Access Type,RAT),该RAT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当前接入网络为2G网络、3G网络或者4G网络等。用户设备的签约信息主要指该用户设备的账号签约数据里包括的QoS签约信息,如接入点粒度最大聚合比特率(per APN 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APN_AMBR和QoS等级标识(QoS Class Identifier,QCI)。其中,不同的无线接入类型下的QoS签约信息可能不同。
S102、控制面网关将QoS参数映射为QoS保障信息。
其中,控制面网关中配置有QoS参数到QoS保障信息的映射关系,控制面网关可以根据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将QoS参 数映射为QoS保障信息。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EPC中包括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即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控制面网关可以对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进行控制,如此,当QoS参数映射与QoS保障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后,则仅需要更新一个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分别对多个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进行更新,本方案的更新方法更加简单方便。
S103、控制面网关向用户面网关发送QoS保障信息。
S104、用户面网关接收QoS保障信息,并根据QoS保障信息,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中的QoS保障可以包括带宽保障和QoS重标记(Remark)。其中,带宽保障按照业务粒度可以分为: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和业务流级带宽保障。QoS重标记按照业务粒度可以分为:承载级的QoS重标记和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面网关和用户面网关通过S18接口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QoS保障方法,控制面网关可以获取QoS参数,并将QoS参数映射为用户面网关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所需要的QoS保障信息;然后可以通过与用户面网关的交互,指示用户面网关根据QoS保障信息,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即通过本方案可以为用户设备提供相应的QoS保障。
并且,由于在本方案中,EPC中包括一个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因此当QoS参数映射与QoS保障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后,仅需要更新一个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简化了更新过程。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实现上述带宽保障,具体的,用户面网关可以按照带宽保障的粒度分别创建会话(Session)对象、承载(Bearer)对象或业务流(Flow)对象 中的至少一项,通过会话对象、承载对象或者业务流对象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
具体的,在S103之前,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面网关向用户面网关发送创建对象请求消息,创建对象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户设备接入EPC时的用户业务上下文;用户面网关接收控制面网关发送的创建对象请求消息,并根据创建对象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用户业务上下文为用户设备创建会话对象、承载对象或业务流对象中的至少一项。相应的,S104具体可以为:用户面网关接收QoS保障信息,并根据QoS保障信息,通过会话对象、承载对象或业务流对象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
其中,用户业务上下文包括会话上下文、承载上下文或业务流上下文中的至少一项,创建对象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关根据用户业务上下文为用户设备创建会话对象、承载对象以及业务流对象中的至少一项。会话上下文、承载上下文和业务流上下文之间相互关联;具体的,一个会话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承载上下文,或者一个会话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上下文;一个承载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上下文。
本发明实施例这里的对象是对一类拥有特定功能和属性的实物的抽象表达,对象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实例化,以赋予其相应属性和待执行的相关动作。其中,对象的属性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征,对象的动作用来描述对象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面网关可以向用户面网关指定对象的属性和具体的动作。
其中,用户设备的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用户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或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GRE)标识key(即GRE key)中的任一项均可以作为会话对象的属性。其中,每一个用户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或者每一个GRE key均可以唯一对应一个会话对象。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 ID,TEID)或者业务流模板(Traffic Flow Template,TFT)均可以作为承载对象的属性。 其中,一组隧道TEID或者一个TFT均可以唯一对应一个承载对象。报文的IP 5元组(Tuples)可以作为业务流对象的属性,一个特定的5Tuples可以唯一对应一个业务流对象。
对象的动作可以包括:带宽保障、QoS重标记(Remark)。其中,带宽保障可以包括流量监管或流量整形。具体的,流量监管、流量整形以及QoS重标记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本发明实施例的后续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对象的动作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动作,如对象的动作还可以包括QoS标记(Marking)。对象的动作的其他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方案中,控制面网关可以基于具体应用和场景按需指示用户面网关配置相应对象,可以提高用户面网关的可编程性和扩转性。并且,对象在实例化以后,用户面网关中配置的对象可以按照控制面网关对对象的控制,接收特定的属于该对象的报文,并按照控制面网关的动作编排,对接受的报文进行处理。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QoS保障方法,EPC中包括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本实施例中以QoS保障具体为带宽保障,即控制面网关指示用户面网关为用户设备提供带宽保障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QoS保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QoS保障信息具体为带宽保障参数,如图5所示,该QoS保障方法包括:
S201、控制面网关获取QoS参数。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QoS参数可以包括:最大比特率(Maximum Bit Rate,MBR)或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和接入点粒度最大聚合比特率(per APN 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APN_AMBR)。
GBR用于表示系统保证承载的最小比特速率,即使在网络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相应的比特速率;MBR定义了GBR承 载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能够达到的速率上限;APN_AMBR用于表示一个接入点(Access Piont Name,APN)中的所有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连接中所有Non-GBR承载的最大聚合比特率。其中,Non-GBR为未配置保证带宽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面网关获取QoS参数的方法可以参考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S202、控制面网关将QoS参数映射为带宽保障参数。
控制面网关将QoS参数映射为带宽保障参数的方法具体可以包括:控制面网关将GBR映射为CIR和CBS,将APN_AMBR映射为PIR和PBS,将MBR映射为速率和队列深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带宽保障参数可以包括:流量监管参数或流量整形参数。
其中,流量监管参数用于对进入网络的用户流量的速率进行流量监管(Traffic Policing,TP),以保证承诺访问速率(Committed Access Rate,CAR),即将进入网络的用户流量的速率限制在约定的范围之内,从而避免引起网络拥塞。
示例性的,流量监管参数可以包括:承诺信息速率(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CIR)、承诺突发尺寸(Committed Burst Size,CBS)、峰值信息速率(Peak Information Rate,PIR)和峰值突发尺寸(Peak Burst Size,PBS)。
其中,流量整形参数用于对流出网络的用户流量的速率进行流量整形(Traffic Shaping,TS),以调整流出网络的用户流量的速率,使得用户流量(包括报文)以比较均匀的速度向外发送。其中,流量整形通常可以通过缓冲区和令牌桶来实现。具体的,当报文的发送速度过快时,首先在缓冲区进行缓存,在令牌桶的控制下再均匀地发送这些被缓冲的报文。
示例性的,流量整形参数可以包括:速率(Rate)和队列深度(Queue-depth)。Rate一般由运营商规划给出,用于表示允许报文传输的最大速率;Queue-depth用于表示每个用户设备可以缓存的报 文个数的最大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业务流的粒度将带宽保障划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和业务流级带宽保障。其中,至少一个承载汇聚在一个会话中,至少一个业务流汇聚在一个承载中。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面网关可以根据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实现上述映射,具体的映射方法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S203、控制面网关向用户面网关发送带宽保障参数。
S204、用户面网关接收控制面网关发送的带宽保障参数,并根据带宽保障参数,为用户设备提供带宽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面网关根据带宽保障参数,为用户设备提供带宽保障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用户面网关根据带宽保障参数,为用户设备提供带宽保障的相关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优选的,为了明确用户面网关执行上述带宽保障的范围,即用户面网关需要对哪些报文执行上述带宽保障,带宽保障参数还可以包括第一特征信息,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待执行带宽保障的报文的特征,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关对包含该特征的报文执行带宽保障。
示例性的,第一特征信息指示用户面网关对包含在第一特征信息中的特征所指示的报文执行带宽保障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
若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则可以指示用户面网关对包含该用户设备的IP地址的报文执行带宽保障;
若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TEID,则可以指示用户面网关对既包含该用户设备的IP地址,又包含TEID的报文执行带宽保障;
若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TFT,则可以指示用户面网关对既包含该用户设备的IP地址,又包含TFT的报文执行带宽保障;
若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则可以指示用户面网关对包含该TEID的报文执行带宽保障;
若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元组(Tuples),则可以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关对包含该IP 5Tuples的报文执行带宽保障。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特征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待执行的带宽保障的级别,待执行的带宽保障的级别包括会话级、承载级或业务流级。
示例性的,第一特征信息指示待执行的带宽保障的级别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
若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则可以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关对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的报文执行会话级带宽保障;
若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TEID,则可以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关对既包含该用户设备的IP地址,又包含该TEID的报文执行会话级带宽保障;
若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TFT,则可以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关对既包含该用户设备的IP地址,又包含该TFT的报文执行会话级带宽保障;
若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则可以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关对包含TEID的报文执行承载级带宽保障;
若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Tuples,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关对包含IP 5Tuples的报文执行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可选的,当带宽保障为业务流级带宽保障时,在S204之前,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面网关向用户面网关发送业务流流量阈值;用户面网关接收控制面网关发送的业务流流量阈值;用户面网关监测用户设备的累计流量是否超出第一流量阈值;若用户设备的累计流量超出第一流量阈值,用户面网关则向控制面网关发送该用户设备的累计流量,并指示用户设备的本地累计流量超出业务流流量阈值。控制面网关可以结合户设备的累计流量,将GBR映射为CIR和CBS。
示例性的,控制面网关结合用户设备的累计流量,将GBR映射为CIR和CBS的方法可以包括:控制面网关在将GBR映射为CIR和CBS时,根据用户设备的累计流量超出第二流量阈值的流量值,调高CIR和CBS。其中,控制面网关中可以预先配置上述流量值与CIR和CBS的调节粒度或者布进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第二流量阈值小于第一流量阈值。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在用户面网关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即S202)之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205-S206:
S205、用户面网关向控制面网关发送QoS响应消息,QoS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关确认为用户设备提供带宽保障。
S206、控制面网关接收用户面网关发送的QoS响应消息,并确定用户面网关已开始为用户设备提供带宽保障。
可以想到的是,控制面网关在接收到用户面网关发送的QoS响应消息后,则可以确定用户面网关已开始为用户设备提供带宽保障。
进一步的,由于QoS参数映射与QoS保障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控制面网关需要及时更新保存的映射关系。具体的,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207:
S207、在QoS参数映射与带宽保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后,控制面网关更新映射关系。
由于在本方案中,EPC中包括一个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因此当QoS参数映射与带宽保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后,仅需要更新一个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分别对多个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进行更新,本方案的更新方法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用户面网关可以根据更新后的带宽保障参数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208:
S208、控制面网关采用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将QoS参数映射为更新后的带宽保障参数。
相应的,S203可以替换为S203′,S204可以替换为S204′:
S203′、用户面网关接收控制面网关发送的带宽保障参数,并根据带宽保障参数,为用户设备提供带宽保障。
S204′、用户面网关根据更新后的带宽保障参数,为用户设备提供带宽保障。
进一步的,用户面网关还可以根据控制面网关的指示,终止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面网关向用户面网关发送QoS保障终止消息,QoS保障终止消息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关终止为用户设备提供带宽保障。
本方案中,控制面网关可以获取QoS参数,并将QoS参数映射为用户面网关为用户设备提供带宽保障所需要的带宽保障参数;然后可以通过与用户面网关的交互,指示用户面网关根据带宽保障参数,针对不同的报文执行不同粒度的带宽保障。即通过本方案可以为不同用户设备提供不同粒度的带宽保障。并且,可以简化当QoS参数映射与带宽保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时,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的更新过程。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实现上述带宽保障。其中,控制面网关指示用户面网关创建对象(会话对象、承载对象或业务流对象中的至少一项)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对象的动作具体为带宽保障(包括流量监管或流量整形),控制面网关可以通过第一特征信息向用户面网关指示对象的属性及其执行带宽保障(动作)的粒度。控制面网关通过第一特征信息向用户面网关指示对象的属性及其执行带宽保障(动作)的粒度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考本实施例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方案中,控制面网关可以基于具体应用和场景按需指示用户面网关配置相应对象,可以提高用户面网关的可编程性和扩转性。并且,对象在实例化以后,用户面网关中配置的对象可以按照控制面网关对对象的控制,接收特定的属于该对象的报文,并按照控制 面网关的动作编排,对接受的报文进行处理。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QoS保障方法,EPC中包括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本实施例中以QoS保障具体为QoS重标记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QoS保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QoS保障参数具体为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参数,如图8所示,该QoS保障方法包括:
S301、控制面网关获取QoS参数。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QoS参数可以包括:分配和保持优先权(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ARP)和QoS等级标识(QoS Class Identifier,QCI)。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面网关获取QoS参数的方法可以参考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S302、控制面网关将QoS参数映射为DSCP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面网关将QoS参数映射为DSCP参数的方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S303、控制面网关向用户面网关发送DSCP参数。
S304、用户面网关接收控制面网关发送的DSCP参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用户面网关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的方法可以包括S305:
S305、用户面网关在进行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转发时,将IP报文的DSCP字段修改为DSCP参数。
优选的,为了明确用户面网关执行上述QoS保障(QoS重标记)的范围,即用户面网关需要对哪些报文执行上述QoS重标记,QoS保障信息还包括第二特征信息,第二特征信息用于指示待执行QoS重标记的报文的特征。
示例性的,第二特征信息指示用户面网关对包含在第二特征信息中的特征所指示的报文执行QoS重标记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若 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则可以指示用户面网关对包含该TEID的报文执行QoS重标记;若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Tuples,则可以指示用户面网关对包含IP 5Tuples的报文执行QoS重标记。
进一步的,第二特征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待执行的QoS重标记为承载级的QoS重标记或者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示例性的,第二特征信息指示待执行的QoS标记为承载级的QoS Remark或业务流级的QoS Remark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若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则指示用户面网关对包含TEID的报文执行承载级的QoS Remark;若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Tuples,则指示用户面网关对包含IP 5Tuples的报文执行业务流级的QoS Remark。
进一步的,在用户面网关在进行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转发时,将IP报文的DSCP字段修改为DSCP参数(即S302)之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S306、用户面网关向控制面网关发送QoS响应消息,QoS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用户面网关确认为用户设备提供QoS重标记。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实现上述承载级的QoS重标记,具体创建对象的方法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控制面网关也可以在QoS参数映射与DSCP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后,更新映射关系。
由于在本方案中,EPC中包括一个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因此当QoS参数映射与DSCP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后,仅需要更新一个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分别对多个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进行更新,本方案的更新方法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中QoS保障还可以包括:承载级的隧道标记(marking)。当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时,则可以指示用户面网关对包含TEID的报文执行承载级的隧道标记。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面网关为用户设备提供承载级的隧道标记的具体方法可以包括:
用户面网关在上行报文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ing Protocol,GTP)隧道时,解封装上行报文,以提取上行报文的外层报文DSCP,并将上行报文的外层报文DSCP写入上行报文的内层报文的报文头;
在上行报文入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侧隧道时,提取上行报文的内层报文DSCP,并将上行报文的内层报文DSCP写入上行报文的外层报文的报文头;
在下行报文出PDN侧隧道时,解封装下行报文,以提取下行报文的外层报文DSCP,并将下行报文的外层报文DSCP写入下行报文的内层报文的报文头;
在所述下行报文入GTP隧道时,提取下行报文的内层报文DSCP,并将下行报文的内层报文DSCP写入下行报文的外层报文的报文。
本方案中,控制面网关可以获取QoS参数,并将QoS参数映射为用户面网关为用户设备提供QoS重标记所需要的DSCP参数;然后可以通过与用户面网关的交互,指示用户面网关根据DSCP参数,针对不同的报文执行不同粒度的QoS重标记。即通过本方案可以为不同用户设备提供不同粒度的QoS重标记。并且,可以简化当QoS参数映射与DSCP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时,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的更新过程。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页可以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为用户设备提供QoS重标记和承载级的隧道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创建会话对象、承载对象以及业务流对象的方法与实施例一中创建会话对象、承载对象以及业务流对象的方法类似,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面网关,包含于于EPC,所述EPC 中还包括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如图9所示,所述控制面网关包括:获取单元41、映射单元42和发送单元43。
获取单元41,用于获取服务质量QoS参数。
映射单元42,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41获取的所述QoS参数映射为QoS保障信息,所述控制面网关中配置有所述QoS参数到所述QoS保障信息的映射关系。
发送单元43,用于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映射单元42映射得到的所述QoS保障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应用场景中,所述QoS保障包括带宽保障,所述带宽保障包括: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和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进一步的,所述QoS保障信息包括带宽保障参数。
其中,所述带宽保障参数包括:流量监管参数或流量整形参数,所述流量监管参数用于对进入网络的用户流量的速率进行流量监管,所述流量整形参数用于对流出网络的用户流量的速率进行流量整形。
所述流量监管参数包括:承诺信息速率CIR、承诺突发尺寸CBS、峰值信息速率PIR、峰值突发尺寸PBS。
所述流量整形参数包括:速率和队列深度,所述队列深度用于表示每个用户设备可以缓存的报文个数的最大值。
进一步的,所述QoS参数包括:最大比特率MBR或者保证比特速率GBR和接入点粒度最大聚合比特率APN_AMBR。
所述映射单元42,具体用于:
将所述GBR映射为所述CIR和所述CBS,将所述APN_AMBR映射为所述PIR和所述PBS;或者,将所述MBR映射为所述速率和所述队列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带宽保障参数还包括第一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待执行所述带宽保障的报文的特征,用于指 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特征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结合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一特征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执行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或者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执行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或者业务流级带宽保障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应用场景中,所述QoS保障包括QoS重标记,所述QoS重标记包括:承载级的QoS重标记和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进一步的,所述QoS保障信息包括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参数;所述QoS参数包括:分配和保持优先权ARP和QoS等级标识QCI。
进一步的,所述QoS保障信息还包括第二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待执行所述QoS重标记的报文的特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特征的报文执行所述QoS重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特征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还用于指示待执行的QoS重标记为所述承载级的QoS重标记或者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特征信息用于指示待执行的QoS重标记为承载级的QoS重标记或者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应用场景中,所述QoS保障还可以包括:承载级的隧道标记。
当QoS保障为承载级的隧道标记时,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承载级的隧道标记。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单元4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信息和签约信息,得到所述QoS参数;
或者,
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报文进行深度包检测DPI,得到所述QoS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43,还用于在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QoS保障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之前,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创建对象请求消息,所述创建对象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EPC时的用户业务上下文,所述用户业务上下文包括会话上下文、承载上下文和业务流上下文,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用户业务上下文为所述用户设备创建会话对象、承载对象以及业务流对象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一个所述会话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承载上下文,或者一个所述会话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上下文;一个所述承载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上下文。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所述控制面网关,还可以包括:更新单元44。
更新单元44,用于在QoS参数映射与QoS保障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后,更新所述映射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映射单元42,还用于采用所述更新单元44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将所述QoS参数映射为更新后的QoS保障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43,还用于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更新单元44更新后的QoS保障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更新后的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43,还用于在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QoS保障信息之后,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QoS保障终止消息,所述QoS保障终止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终止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所述QoS保障。
本方案中,控制面网关可以获取QoS参数,并将QoS参数映射为用户面网关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所需要的QoS保障信息;然后可以通过与用户面网关的交互,指示用户面网关根据QoS保障信息,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即通过本方案可以为用户设备提供相应的QoS保障。并且,可以简化当QoS参数映射与QoS保障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时,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的更新过程。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面网关,包含于EPC中,该EPC中包含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如图11所示,该控制面网关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系统总线53和通信接口54。
所述存储器5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存储器52为所述控制面网关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计算机执行指令的可读介质。
所述处理器5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所述处理器51与所述存储器52通过所述系统总线53连接,当所述控制面网关运行时,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存储器52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控制面网关执行上述实施所述的QoS保障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器51可以为上述装置实施例中的功能单元(如获取单元41和保障单元42等)的集成,即上述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该处理器51中,该处理器51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各功能单元的所有功能。
其中,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1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54具体可以为集成了发射和接收功能的通信端口(如天线)。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控制面网关的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所述控制面网关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QoS保障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网关中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内容,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本方案中,控制面网关可以获取QoS参数,并将QoS参数映射为用户面网关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所需要的QoS保障信息;然后可以通过与用户面网关的交互,指示用户面网关根据QoS保障信息,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即通过本方案可以为用户设备提供相应的QoS保障。并且,可以简化当QoS参数映射与QoS保障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时,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的更新过程。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面网关,包含于EPC中,该EPC中包含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如图12所示,该用户面网关包括:接收单元61和保障单元62。
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所述控制面网关发送的QoS保障信息;
保障单元6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应用场景中,QoS保障包括带宽保障,所述带宽保障包括: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和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应用场景中,QoS保障可以包括QoS重标记,所述QoS重标记包括:承载级的QoS重标记和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应用场景中,QoS保障还可以包括:承载级的隧道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QoS保障信息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当QoS保障为QoS重标记时,所述QoS保障信息为DSCP参数。
此时,所述保障单元62,具体用于在进行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转发时,将IP报文的DSCP字段修改为DSCP参数。
进一步的,当QoS保障为承载级的隧道标记时,所述保障单元62,具体用于:
在上行报文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隧道协议GTP隧道时,解封装上行报文,以提取上行报文的外层报文DSCP,并将上行报文的外层报文DSCP写入上行报文的内层报文的报文头;
在上行报文入分组数据网络PDN侧隧道时,提取上行报文的内层报文DSCP,并将上行报文的内层报文DSCP写入上行报文的外层报文的报文头;
在下行报文出PDN侧隧道时,解封装下行报文,以提取下行报文的外层报文DSCP,并将下行报文的外层报文DSCP写入下行报文的内层报文的报文头;
在所述下行报文入GTP隧道时,提取下行报文的内层报文DSCP,并将下行报文的内层报文DSCP写入下行报文的外层报文的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网关中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内容,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本方案中,用户面网关可以根据控制面网关发送的QoS保障信 息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即通过本方案可以为用户设备提供相应的QoS保障。并且,可以简化当QoS参数映射与QoS保障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时,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的更新过程。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面网关,包含于EPC中,该EPC中包含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如图13所示,该控制面网关包括:处理器71、存储器72、系统总线73和通信接口74。
所述存储器7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存储器52为所述用户面网关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计算机执行指令的可读介质。
所述处理器71可能是一个CPU,或者是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所述处理器71与所述存储器72通过所述系统总线73连接,当所述用户面网关运行时,所述处理器71执行所述存储器72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用户面网关执行上述实施所述的QoS保障方法。
通信接口74具体可以为集成了发射和接收功能的通信端口(如天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网关中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内容,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用户面网关的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所述用户面网关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QoS保障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网关中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内容,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本方案中,用户面网关可以根据控制面网关发送的QoS保障信息为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即通过本方案可以为用户设备提供相应的QoS保障。并且,可以简化当QoS参数映射与QoS保障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时,控制面网关中配置的映射关系的更新过程。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 一种服务质量QoS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PC,所述EPC中包括控制面网关和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面网关获取服务质量QoS参数;
    所述控制面网关将所述QoS参数映射为QoS保障信息,所述控制面网关中配置有所述QoS参数到所述QoS保障信息的映射关系;
    所述控制面网关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QoS保障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保障包括带宽保障,所述带宽保障包括: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和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保障信息包括带宽保障参数;
    其中,所述带宽保障参数包括:流量监管参数或流量整形参数,所述流量监管参数用于对进入网络的用户流量的速率进行流量监管,所述流量整形参数用于对流出网络的用户流量的速率进行流量整形;
    所述流量监管参数包括:承诺信息速率CIR、承诺突发尺寸CBS、峰值信息速率PIR、峰值突发尺寸PBS;
    所述流量整形参数包括:速率和队列深度,所述速率为预先设置的允许报文传输的最大速率,所述队列深度用于表示每个用户设备可以缓存的报文个数的最大值。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参数包括:最大比特率MBR或者保证比特速率GBR和接入点粒度最大聚合比特率APN_AMBR;
    所述控制面网关将所述QoS参数映射为QoS保障信息,包括:
    所述控制面网关将所述GBR映射为所述CIR和所述CBS,将所述APN_AMBR映射为所述PIR和所述PBS;
    或者,
    所述控制面网关将所述MBR映射为所述速率和所述队列深度。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保障参数还包括第一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待执行所述带宽保障的报文的特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特征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或者,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TE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或者,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业务流模板TFT,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所述TFT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或者,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或者,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元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IP 5元组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执行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或者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的报文执行所述会话级带宽保障;
    或者,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TEID时,用 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会话级带宽保障;
    或者,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TFT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所述TFT的报文执行所述会话级带宽保障;
    或者,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承载级带宽保障;
    或者,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元组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IP 5元组的报文执行所述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保障包括QoS重标记,所述QoS重标记包括:承载级的QoS重标记和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保障信息包括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参数;所述QoS参数包括:分配和保持优先权ARP和QoS等级标识QCI。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保障信息还包括第二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待执行所述QoS重标记的报文的特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特征的报文执行所述QoS重标记。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QoS重标记;
    或者,
    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元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IP 5元组的报文执行所述QoS重标记。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还用于指示待执行的QoS重标记为所述承载级的QoS重标记或者所述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当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承载级的QoS重标记;
    或者,
    当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元组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IP 5元组的报文执行所述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13. 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面网关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QoS保障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网关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创建对象请求消息,所述创建对象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EPC时的用户业务上下文,所述用户业务上下文包括会话上下文、承载上下文和业务流上下文,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用户业务上下文为所述用户设备创建会话对象、承载对象以及业务流对象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一个所述会话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承载上下文,或者一个所述会话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上下文;一个所述承载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上下文。
  14. 一种控制面网关,其特征在于,包含于于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PC,所述EPC中还包括至少两个用户面网关,所述控制面网关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服务质量QoS参数;
    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QoS参数映射为QoS保障信息,所述控制面网关中配置有所述QoS参数到所述QoS保障信息的映射关系;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QoS保障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面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QoS保障包括带宽保障,所述带宽保障包括: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和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面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QoS保障信息包括带宽保障参数;
    其中,所述带宽保障参数包括:流量监管参数或流量整形参数,所述流量监管参数用于对进入网络的用户流量的速率进行流量监管,所述流量整形参数用于对流出网络的用户流量的速率进行流量整形;
    所述流量监管参数包括:承诺信息速率CIR、承诺突发尺寸CBS、峰值信息速率PIR、峰值突发尺寸PBS;
    所述流量整形参数包括:速率和队列深度,所述速率为预先设置的允许报文传输的最大速率,所述队列深度用于表示每个用户设备可以缓存的报文个数的最大值。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面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QoS参数包括:最大比特率MBR或者保证比特速率GBR和接入点粒度最大聚合比特率APN_AMBR;
    所述映射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GBR映射为所述CIR和所述CBS,将所述APN_AMBR映射为所述PIR和所述PBS;
    或者,
    将所述MBR映射为所述速率和所述队列深度。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控制面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保障参数还包括第一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待执行所述带宽保障的报文的特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特征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面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的报文执行所 述带宽保障;
    或者,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TE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或者,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业务流模板TFT,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所述TFT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或者,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或者,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元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IP 5元组的报文执行所述带宽保障。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控制面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执行会话级带宽保障、承载级带宽保障或者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的报文执行所述会话级带宽保障;
    或者,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TEID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会话级带宽保障;
    或者,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TFT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所述TFT的报文执行所述会话级带宽保障;
    或者,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承载级带宽保障;
    或者,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元组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IP 5元组的报文执行所述业务流级带宽保障。
  21.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面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QoS保障包括QoS重标记,所述QoS重标记包括:承载级的QoS重标记和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面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QoS保障信息包括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参数;所述QoS参数包括:分配和保持优先权ARP和QoS等级标识QCI。
  23. 根据权利要求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QoS保障信息还包括第二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待执行所述QoS重标记的报文的特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特征的报文执行所述QoS重标记。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面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QoS重标记;
    或者,
    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元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IP 5元组的报文执行所述QoS重标记。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控制面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还用于指示待执行的QoS重标记为所述承载级的QoS重标记或者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当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TEID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TEID的报文执行所述承载级的QoS重标记;
    或者,
    当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包含IP 5元组时,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对包含所述IP 5元组的报文执行所述业务流级的QoS重标记。
  26. 根据权利要求14-2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所述QoS保障 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QoS保障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QoS保障之前,向所述用户面网关发送创建对象请求消息,所述创建对象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接入所述EPC时的用户业务上下文,所述用户业务上下文包括会话上下文、承载上下文和业务流上下文,以指示所述用户面网关根据所述用户业务上下文为所述用户设备创建会话对象、承载对象以及业务流对象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一个所述会话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承载上下文,或者一个所述会话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上下文;一个所述承载上下文关联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流上下文。
  27. 一种控制面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系统总线和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系统总线连接,当所述控制面网关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控制面网关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QoS保障方法。
  28. 一种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控制面网关的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所述控制面网关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QoS保障方法。
CN201580079646.6A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QoS保障方法及网关 Active CN107534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4831.4A CN112867070B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QoS保障方法及网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97700 WO2017101066A1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QoS保障方法及网关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4831.4A Division CN112867070B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QoS保障方法及网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4901A true CN107534901A (zh) 2018-01-02
CN107534901B CN107534901B (zh) 2021-01-29

Family

ID=590554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4831.4A Active CN112867070B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QoS保障方法及网关
CN201580079646.6A Active CN107534901B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QoS保障方法及网关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4831.4A Active CN112867070B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QoS保障方法及网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917812B2 (zh)
EP (1) EP3370457B1 (zh)
CN (2) CN112867070B (zh)
MY (1) MY194704A (zh)
WO (1) WO201710106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3754A (zh) * 2021-09-13 2021-12-10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系统、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8521B (zh) 2015-10-28 2022-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0999355B (zh) * 2017-08-09 2021-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离用户面的服务质量实现
CN108092915A (zh) * 2017-12-01 2018-05-29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服务质量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982382B (zh) * 2017-12-28 2020-12-0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服务质量流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US11483246B2 (en) * 2020-01-13 2022-10-25 Vmware, Inc. Tenant-specific quality of service
US11599395B2 (en) 2020-02-19 2023-03-07 Vmware, Inc. Dynamic core allocation
US11539633B2 (en) 2020-08-31 2022-12-27 Vmware, Inc. Determining whether to rate limit traffic
US11799784B2 (en) 2021-06-08 2023-10-24 Vmware, Inc. Virtualized QoS support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US20240064555A1 (en) * 2022-08-19 2024-02-22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Lan-aware quality of service orchestr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0410A1 (en) * 2013-01-11 2014-07-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ser-plane congestion management
CN104349400A (zh) * 2013-07-23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有线传输检测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US9055557B1 (en) * 2012-03-26 2015-06-09 Juniper Networks, Inc.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rule programming and lookup in wireless 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305866T2 (de) * 2003-03-07 2007-06-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Anbieten von differenzierten Diensten
US20060160533A1 (en) * 2005-01-19 2006-07-20 Joey Chou Method and system of network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rovisioning for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s
US8588061B2 (en) * 2005-10-07 2013-11-19 Brixham Solutions Ltd. Application wire
US20080089324A1 (en) * 2006-10-13 2008-04-17 Cisco Technology, Inc Indicating or remarking of a dscp for rtp of a flow (call) to and from a server
GB0705787D0 (en) * 2007-03-26 2007-05-02 Vodafone Plc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8599689B2 (en) * 2008-08-22 2013-12-03 Blackberry Limited Network quality of service update control
US8565242B2 (en) * 2008-11-04 2013-10-22 Blackberry Limited Transport protocol performance using network bit rate information
US20110113146A1 (en) * 2009-11-10 2011-05-12 Li Gordon Yong Dynamic quality of service (qos) setup over wired and wireless networks
US9055556B2 (en) * 2010-04-01 2015-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radios and mapping applications to radios on a wireless device
US8942104B2 (en) * 2010-08-05 2015-01-27 Apple Inc. Packet classification and prioritization using a UDP checksum in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US8660026B2 (en) * 2010-12-20 2014-02-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apping management
KR101762730B1 (ko) * 2011-02-22 2017-07-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그룹 기반 mtc 디바이스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100916A2 (zh) * 2011-04-13 2011-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传输、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02811204A (zh) * 2011-06-01 2012-12-05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组核心演进中基于深度包检测的承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733678B (zh) * 2012-08-15 201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数据服务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128243A1 (en) * 2013-02-25 2014-08-2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gateway for conveying traffic across a packet oriented mobile service network
US9271197B2 (en) * 2013-05-22 2016-02-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evolved packet core architecture
EP3132622B1 (en) * 2014-04-15 2019-09-2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Interworking with bearer-based system
WO2016147235A1 (ja) * 2015-03-19 2016-09-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近接サービス通信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55557B1 (en) * 2012-03-26 2015-06-09 Juniper Networks, Inc.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rule programming and lookup in wireless 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s
WO2014110410A1 (en) * 2013-01-11 2014-07-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ser-plane congestion management
CN104349400A (zh) * 2013-07-23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有线传输检测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3754A (zh) * 2021-09-13 2021-12-10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系统、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83754B (zh) * 2021-09-13 2023-09-26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系统、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4901B (zh) 2021-01-29
WO2017101066A1 (zh) 2017-06-22
EP3370457A1 (en) 2018-09-05
US20180279161A1 (en) 2018-09-27
CN112867070B (zh) 2023-04-11
CN112867070A (zh) 2021-05-28
US20210136622A1 (en) 2021-05-06
US10917812B2 (en) 2021-02-09
MY194704A (en) 2022-12-15
EP3370457A4 (en) 2018-11-07
EP3370457B1 (en) 2023-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36622A1 (en) Qos guarantee method and gateway
ES2964700T3 (es) Métodos y aparatos para el control de la calidad de servicio
US9794969B2 (en) Bearer allo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serving gateway
CN107005460B (zh) 一种网关配置方法和网关设备
WO2017143915A1 (zh) 一种实现接入点带宽限制的方法和装置
US10536457B2 (en) User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ystem
US1104462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core network device
US1089343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7295564B (zh) 一种基于流的承载管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6107404A1 (zh) 业务流传输路径优化方法、装置及mme
US20180255481A1 (en) Service flow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70099221A1 (en) Service packet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045515A1 (zh)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809750A (zh) 一种VoLTE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972870B2 (en)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404877B1 (en)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830224B1 (ko) 패킷 트래픽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439228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t least one dynamic virtual connection between a mobile terminal and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 associ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7088189A1 (zh) 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