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26580B - 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26580B
CN107526580B CN201610594591.9A CN201610594591A CN107526580B CN 107526580 B CN107526580 B CN 107526580B CN 201610594591 A CN201610594591 A CN 201610594591A CN 107526580 B CN107526580 B CN 1075265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identifier
identification
category
authent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945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26580A (zh
Inventor
杨珣镛
张枫枫
胡晶晶
刘慧�
杨启波
陈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945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265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26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6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26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6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1Installation
    • G06F8/62Uninsta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的应用识别请求,其中,应用识别请求用于请求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获取与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根据对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本发明解决了由于无法识别终端应用的应用类别导致误删重要应用所引起的系统运行异常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终端上往往会安装很多不同应用的应用客户端,例如,即时通讯应用、游戏应用、拍照应用等。然而,随着终端中所安装的应用客户端的数量的增加,终端中的存储空间不仅会大大减小,而且还会影响终端的运行速度。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一些应用开发商开发了用于对终端所安装的应用客户端进行管理的工具类应用,通过利用这些工具类应用删除不必要的应用客户端来达到释放终端的存储空间的目的,然而,在终端已安装的众多应用客户端中,其中一些是终端系统正常运行所依赖的重要应用,这些重要应用的应用客户端一旦被误删,将可能导致整个终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而,对于如何识别出非重要应用的应用客户端,以对其进行删除操作,已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由于无法识别终端应用的应用类别导致误删重要应用所引起的系统运行异常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包括:接收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的应用识别请求,其中,上述应用识别请求用于请求识别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获取与上述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根据对上述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上述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其中,在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上述应用类别为上述目标应用类别时,为上述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应用识别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的应用识别请求,其中,上述应用识别请求用于请求识别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上述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识别单元,用于根据对上述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上述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其中,在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上述应用类别为上述目标应用类别时,为上述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的应用识别请求之后,获取与该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并根据对该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也就是说,根据对与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实现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进行准确识别,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识别终端应用的应用类别导致误删重要应用所引起的系统运行异常的问题,并在识别出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该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从而实现对识别出的终端中安装的非重要应用客户端执行删除操作,以释放终端的存储空间,达到提高终端运行速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终端应用识别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终端应用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终端应用识别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终端应用识别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终端应用识别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用于实施上述终端应用识别方法的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述终端应用识别方法的实施例。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终端102接收对安装在该终端102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的应用识别请求,其中,该应用识别请求用于请求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获取与该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并根据对上述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来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该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的应用识别请求之后,获取与该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并根据对该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也就是说,根据与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实现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进行准确识别,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识别终端应用的应用类别导致误删重要应用所引起的系统运行异常的问题,并在识别出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该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从而实现对终端中安装的非重要应用客户端进行删除操作,以释放终端的存储空间,达到提高终端运行速度的效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PC机、数字电视及其他运行有应用客户端的硬件设备。上述只是一种示例,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2,接收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的应用识别请求,其中,应用识别请求用于请求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
S204,获取与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
S206,根据对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运行有Android操作系统的终端中的应用管理平台中,通过该应用管理平台实现对终端中所安装的各类应用的有效管理,例如,该应用管理平台可以为工具类应用,在该工具类应用中,通过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实现对不同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的准确识别,进而达到针对不同应用类别分别配置不同权限,以执行不同的管理操作的目的。上述仅是一种示例,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目标应用类别、关键应用类别、系统应用类别。其中,上述目标应用类别的应用可以但不限于为:第三方开发商(如非厂商及系统开发商)通过付费或者合作的方式在出厂时预先安装在终端分区内的应用。系统应用类别的应用可以但不限于为:厂商或系统开发商开发的一些功能型应用,并在出厂时预先安装在系统内,如图库、相机、厂商安全中心、账户服务等。核心应用类别的应用可以但不限于为:一些系统运行强依赖的应用,如系统默认桌面、电话、短信、应用程序管理,这些应用如果被破坏或删除,则整个终端的操作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认证标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应用签名、应用发行标识。其中,上述应用签名可以但不限于为数字签名,利用该数字签名来将应用程序安装到终端的操作系统中,其中,该应用签名用于标识应用程序的作者和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以实现对该应用程序的自我认证。此外,上述应用发行标识可以但不限于为应用发行者标识,例如组织发行者信息,应用签名生成的数字证书中会标明该证书是由谁发行的,标注的发行者即为签名证书的组织发行者,可通过此信息判断该应用开发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的应用识别请求之后,获取与该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并根据对该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也就是说,根据对与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实现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进行准确识别,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识别终端应用的应用类别导致误删重要应用所引起的系统运行异常的问题,并在识别出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该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从而实现对识别出的终端中安装的非重要应用客户端执行删除操作,以释放终端的存储空间,达到提高终端运行速度的效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获取与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包括:
S1,响应应用识别请求获取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S2,根据应用标识获取第一应用的安装路径,其中,安装路径包括: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第一路径用于安装出厂前安装的应用,第二路径用于安装出厂后安装的应用;
S3,在安装路径指示为第一路径时,按照第一路径提取第一应用的认证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中不同的应用将被安装在不同路径下,其中,在安装路径指示为第二路径下的应用可以但不限于被识别为出厂后自行安装的用户应用,也就是说,将被直接识别为非重要应用。这里,第二路径可以但不限于为data/app;此外,在安装路径指示为第一路径下的应用可以但不限于被识别为出厂前预安装的应用。其中上述预安装的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目标应用类别、关键应用类别、系统应用类别。例如,第一路径可以但不限于为system/app。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路径可以但不限于直接区分出厂前预安装的应用,及出厂后自行安装的应用。进一步,通过按照第一路径提取应用的认证标识,将实现对预安装的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进行细化识别,从而达到准确识别出终端所安装的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以克服相关技术中无法识别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所导致的误删重要应用的问题。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对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包括:
S1,判断认证标识是否满足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
S2,在认证标识满足认证条件时,则识别出第一应用所属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应用签名与系统标识中操作系统的系统签名是否不一致;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不一致时,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User ID,UID)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阈值;在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大于等于预定阈值时,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是否与系统标识中系统的发行标识不匹配。
也就是说,利用认证标识对第一路径下预安装的应用进行认证判断,判断是否满足上述认证条件,在满足上述认证条件时,则判定该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以便于为该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从而实现通过对目标应用类别中的应用执行删除操作,达到释放终端存储空间,提高终端运行速度的目的。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一致时,或者,在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小于预定阈值时,可以但不限于判定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则为该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也就是说,为了保证终端中的操作系统可以正常运行,为上述识别出的关键应用类别配置默认使用权限,以使上述关键应用类别中的应用可以正常使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匹配时,可以但不限于判定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则为该第一应用配置停止使用权限,以达到减轻终端处理开销及处理负荷的目的。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根据对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之后,还包括:将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的识别结果上报云数据库,其中,云数据库用于验证识别结果;接收云数据库在验证出识别结果为错误结果时所发送的应用类别调整指令;根据应用类别调整指令调整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在云数据库中可以但不限于存储经过大量数据分析校验后得到的全量应用信息,其中,该全量应用信息中包括不同应用的应用标识与对应的应用类别的映射关系,因而,通过将识别结果上报云数据库,以实现由云数据库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并在云数据库验证出错误时,接收云数据库发送的应用类别调整指令,以对终端中的识别结果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终端应用识别的准确性,进一步保证对终端中安装的应用的操作的准确性,避免由于误操作导致终端操作系统运行异常的问题。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根据对与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实现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进行准确识别,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识别终端应用的应用类别导致误删重要应用所引起的系统运行异常的问题,并在识别出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该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从而实现对识别出的终端中安装的非重要应用客户端执行删除操作,以释放终端的存储空间,达到提高终端运行速度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对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包括:
S1,判断认证标识是否满足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
S2,在认证标识满足认证条件时,则识别出第一应用所属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判断认证标识是否满足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对第一应用的认证标识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的系统标识进行比对,判断比对的结果是否满足认证条件。其中上述系统标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签名、发行标识。上述认证条件可以但不限于为: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应用签名与系统标识中操作系统的系统签名是否不一致;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不一致时,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阈值;在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大于等于预定阈值时,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是否与系统标识中系统的发行标识不匹配。也就是说,在判断出满足上述认证条件时,则判定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一致时,或者,在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小于预定阈值时,可以但不限于判定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则为该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匹配时,可以但不限于判定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则为该第一应用配置停止使用权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识别出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后,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接收对第一应用的应用操作请求;响应该应用操作请求根据所配置的权限对第一应用执行对应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用操作请求可以但不限于为管理操作请求,例如,删除请求,则在第一应用被配置为删除权限时,删除该第一应用,在第一应用被配置为默认使用权限时,保留并继续使用第一应用;在第一应用被配置为停止使用权限时,保留第一应用,但停止使用该第一应用。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判断认证标识是否满足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实现对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进行准确识别,并根据识别的结果对不同应用类别的应用执行不同的管理操作,以达到提高终端中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判断认证标识是否满足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包括:
S1,获取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的系统标识,其中,系统标识包括:系统签名、发行标识;
S2,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应用签名与系统标识中操作系统的系统签名是否不一致;
S3,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不一致时,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阈值;
S4,在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大于等于预定阈值时,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是否与系统标识中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不匹配;
S5,在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不匹配时,判定认证标识满足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应用签名与系统标识中操作系统的系统签名是否一致之后,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一致时,则判定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是否小于预定阈值之后,在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小于预定阈值时,则判定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
也就是说,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一致时,或者,在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小于预定阈值时,可以但不限于判定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并为上述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可以但不限于为数字签名,在二者一致时,表示该第一应用属于关键应用类别,则可以为上述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其中,上述默认使用权限可以但不限于为可用权限,也就是说,在接收到用于对该第一应用执行管理操作的操作请求后,该第一应用将被继续使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用户标识可以但不限于用于标识终端中的一个应用的应用程序,其中,在终端安装应用的应用程序时,可以但不限于根据应用的应用类别为其配置对应的用户标识的取值,且在该应用在终端上的存续期间,上述用户标识的取值保持不变。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预定阈值可以但不限于在Android操作系统中被配置为10000,也就是说,在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判断出为小于10000时,则判定该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如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例如,系统默认桌面、电话、短信、应用管理程序等。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是否与系统标识中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相匹配之后,在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匹配时,则判定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停止使用权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包括:所以第一应用的应用发行者标识,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操作系统的系统发行者标识、终端的设备制造标识。例如,以Android操作系统为例,上述系统发行者标识可以但不限于包括:Android、Google。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匹配时,则可以判定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并为其配置停止使用权限。也就是说,在接收到用于对该第一应用执行管理操作的操作请求后,该第一应用将被停止继续使用。例如,上述系统应用类别中的应用可以为图库、相机、厂商安全中心、账户服务等。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操作系统的任意一个发行标识均不一致时,则判定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并为其配置删除权限。也就是说,在接收到用于对该第一应用执行管理操作的操作请求后,该第一应用将被删除。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利用认证标识对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进行准确识别,以实现针对不同应用类别配置不同权限,从而使终端在管理所安装的应用(例如清理所安装的应用)时,针对不同应用类别可以执行不同操作,以实现在释放存储空间。提高运行速度的同时,提高操作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获取与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包括:
S1,响应应用识别请求获取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S2,根据应用标识获取第一应用的安装路径,其中,安装路径包括: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第一路径用于安装出厂前安装的应用,第二路径用于安装出厂后安装的应用;
S3,在安装路径指示为第一路径时,按照第一路径提取第一应用的认证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中不同的应用将被安装在不同路径下,其中,在安装路径指示为第二路径下的应用可以但不限于被识别为出厂后自行安装的用户应用,也就是说,将被直接识别为非重要应用。这里,第二路径可以但不限于为data/app;此外,在安装路径指示为第一路径下的应用可以但不限于被识别为出厂前预安装的应用。其中上述预安装的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目标应用类别、关键应用类别、系统应用类别。例如,第一路径可以但不限于为system/app。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对第一路径下的第一应用提取认证标识,以实现对出厂前预安装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识别,从而达到准确识别出终端所安装的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以克服相关技术中无法识别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所导致的误删重要应用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根据对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之后,还包括:
S1,将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的识别结果上报云数据库,其中,云数据库用于验证识别结果;
S2,接收云数据库在验证出识别结果为错误结果时所发送的应用类别调整指令;
S3,根据应用类别调整指令调整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云数据库中可以但不限于存储有经过大量数据分析校验后得到的全量应用信息,其中,该全量应用信息中包括不同应用的应用标识与对应的应用类别的映射关系。因而,通过将识别结果上报云数据库,以实现由云数据库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并在云数据库验证出错误时,接收云数据库发送的应用类别调整指令,以对终端中的识别结果进行调整。其中,上述应用类别调整指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调整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进一步,在调整第一应用的应用类别之后,再调整该第一应用的配置权限。
例如,在工具类应用的客户端识别出第一应用App-1所属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客户端将该识别结果上传云数据库,以便于云数据库进行验证,在云数据库验证出识别结果为错误结果时,如,验证得到该第一应用App-1所属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则向终端中该工具类应用的客户端发送应用类别调整指令,即,调整为系统应用类别;进一步,对应用类别调整后的第一应用App1的配置权限进行对应调整(调整为停止使用权限),以避免在接收到应用操作请求后执行误操作。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云数据库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以提高终端应用识别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对终端中安装的应用的操作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终端应用识别方法的终端应用识别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1)第一接收单元302,用于接收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的应用识别请求,其中,应用识别请求用于请求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
2)获取单元304,用于获取与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
3)识别单元306,用于根据对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运行有Android操作系统的终端中的应用管理平台中,通过该应用管理平台实现对终端中所安装的各类应用的有效管理,例如,该应用管理平台可以为工具类应用,在该工具类应用中,通过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实现对不同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的准确识别,进而达到针对不同应用类别分别配置不同权限,以执行不同的管理操作的目的。上述仅是一种示例,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目标应用类别、关键应用类别、系统应用类别。其中,上述目标应用类别的应用可以但不限于为:第三方开发商(如非厂商及系统开发商)通过付费或者合作的方式在出厂时预先安装在终端分区内的应用。系统应用类别的应用可以但不限于为:厂商或系统开发商开发的一些功能型应用,并在出厂时预先安装在系统内,如图库、相机、厂商安全中心、账户服务等。核心应用类别的应用可以但不限于为:一些系统运行强依赖的应用,如系统默认桌面、电话、短信、应用程序管理,这些应用如果被破坏或删除,则整个终端的操作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认证标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应用签名、应用发行标识。其中,上述应用签名可以但不限于为数字签名,利用该数字签名来将应用程序安装到终端的操作系统中,其中,该应用签名用于标识应用程序的作者和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以实现对该应用程序的自我认证。此外,上述应用发行标识可以但不限于为应用发行者标识,例如组织发行者信息,应用签名生成的数字证书中会标明该证书是由谁发行的,标注的发行者即为签名证书的组织发行者,可通过此信息判断该应用开发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的应用识别请求之后,获取与该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并根据对该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也就是说,根据对与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实现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进行准确识别,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识别终端应用的应用类别导致误删重要应用所引起的系统运行异常的问题,并在识别出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该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从而实现对识别出的终端中安装的非重要应用客户端执行删除操作,以释放终端的存储空间,达到提高终端运行速度的效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单元304包括:1)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应用识别请求获取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2)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应用标识获取第一应用的安装路径,其中,安装路径包括: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第一路径用于安装出厂前安装的应用,第二路径用于安装出厂后安装的应用;3)提取模块,用于在安装路径指示为第一路径时,按照第一路径提取第一应用的认证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中不同的应用将被安装在不同路径下,其中,在安装路径指示为第二路径下的应用可以但不限于被识别为出厂后自行安装的用户应用,也就是说,将被直接识别为非重要应用。这里,第二路径可以但不限于为data/app;此外,在安装路径指示为第一路径下的应用可以但不限于被识别为出厂前预安装的应用。其中上述预安装的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目标应用类别、关键应用类别、系统应用类别。例如,第一路径可以但不限于为system/app。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路径可以但不限于直接区分出厂前预安装的应用,及出厂后自行安装的应用。进一步,通过按照第一路径提取应用的认证标识,将实现对预安装的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进行细化识别,从而达到准确识别出终端所安装的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以克服相关技术中无法识别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所导致的误删重要应用的问题。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识别单元306包括:1)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认证标识是否满足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2)识别模块,用于在认证标识满足认证条件时,则识别出第一应用所属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应用签名与系统标识中操作系统的系统签名是否不一致;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不一致时,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阈值;在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大于等于预定阈值时,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是否与系统标识中系统的发行标识不匹配。
也就是说,利用认证标识对第一路径下预安装的应用进行认证判断,判断是否满足上述认证条件,在满足上述认证条件时,则判定该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以便于为该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从而实现通过对目标应用类别中的应用执行删除操作,达到释放终端存储空间,提高终端运行速度的目的。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一致时,或者,在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小于预定阈值时,可以但不限于判定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则为该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也就是说,为了保证终端中的操作系统可以正常运行,为上述识别出的关键应用类别配置默认使用权限,以使上述关键应用类别中的应用可以正常使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匹配时,可以但不限于判定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则为该第一应用配置停止使用权限,以达到减轻终端处理开销及处理负荷的目的。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根据对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之后,还包括:将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的识别结果上报云数据库,其中,云数据库用于验证识别结果;接收云数据库在验证出识别结果为错误结果时所发送的应用类别调整指令;根据应用类别调整指令调整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在云数据库中可以但不限于存储经过大量数据分析校验后得到的全量应用信息,其中,该全量应用信息中包括不同应用的应用标识与对应的应用类别的映射关系,因而,通过将识别结果上报云数据库,以实现由云数据库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并在云数据库验证出错误时,接收云数据库发送的应用类别调整指令,以对终端中的识别结果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终端应用识别的准确性,进一步保证对终端中安装的应用的操作的准确性,避免由于误操作导致终端操作系统运行异常的问题。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根据对与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实现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进行准确识别,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识别终端应用的应用类别导致误删重要应用所引起的系统运行异常的问题,并在识别出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该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从而实现对识别出的终端中安装的非重要应用客户端执行删除操作,以释放终端的存储空间,达到提高终端运行速度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识别单元306包括:
1)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认证标识是否满足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
2)识别模块,用于在认证标识满足认证条件时,则识别出第一应用所属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判断认证标识是否满足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对第一应用的认证标识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的系统标识进行比对,判断比对的结果是否满足认证条件。其中上述系统标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签名、发行标识。上述认证条件可以但不限于为: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应用签名与系统标识中操作系统的系统签名是否不一致;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不一致时,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阈值;在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大于等于预定阈值时,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是否与系统标识中系统的发行标识不匹配。也就是说,在判断出满足上述认证条件时,则判定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一致时,或者,在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小于预定阈值时,可以但不限于判定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则为该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匹配时,可以但不限于判定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则为该第一应用配置停止使用权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识别出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后,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接收对第一应用的应用操作请求;响应该应用操作请求根据所配置的权限对第一应用执行对应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用操作请求可以但不限于为管理操作请求,例如,删除请求,则在第一应用被配置为删除权限时,删除该第一应用,在第一应用被配置为默认使用权限时,保留并继续使用第一应用;在第一应用被配置为停止使用权限时,保留第一应用,但停止使用该第一应用。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判断认证标识是否满足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实现对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进行准确识别,并根据识别的结果对不同应用类别的应用执行不同的管理操作,以达到提高终端中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判断模块包括:
1)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的系统标识,其中,系统标识包括:系统签名、发行标识;
2)第一判断子模块,应用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应用签名与系统标识中操作系统的系统签名是否不一致;
3)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不一致时,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阈值;
4)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在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大于等于预定阈值时,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是否与系统标识中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不匹配;
5)第一判定模块,应用在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不匹配时,判定认证标识满足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1)第二判定模块,用于在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应用签名与系统标识中操作系统的系统签名是否一致之后,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一致时,则判定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或者,2)第二判定模块,用于在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是否小于预定阈值之后,在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小于预定阈值时,则判定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
也就是说,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一致时,或者,在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小于预定阈值时,可以但不限于判定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并为上述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可以但不限于为数字签名,在二者一致时,表示该第一应用属于关键应用类别,则可以为上述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其中,上述默认使用权限可以但不限于为可用权限,也就是说,在接收到用于对该第一应用执行管理操作的操作请求后,该第一应用将被继续使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用户标识可以但不限于用于标识终端中的一个应用的应用程序,其中,在终端安装应用的应用程序时,可以但不限于根据应用的应用类别为其配置对应的用户标识的取值,且在该应用在终端上的存续期间,上述用户标识的取值保持不变。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预定阈值可以但不限于在Android操作系统中被配置为10000,也就是说,在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判断出为小于10000时,则判定该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如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例如,系统默认桌面、电话、短信、应用管理程序等。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1)第三判定模块,用于在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是否与系统标识中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相匹配之后,在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匹配时,则判定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停止使用权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包括:所以第一应用的应用发行者标识,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操作系统的系统发行者标识、终端的设备制造标识。例如,以Android操作系统为例,上述系统发行者标识可以但不限于包括:Android、Google。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匹配时,则可以判定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并为其配置停止使用权限。也就是说,在接收到用于对该第一应用执行管理操作的操作请求后,该第一应用将被停止继续使用。例如,上述系统应用类别中的应用可以为图库、相机、厂商安全中心、账户服务等。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操作系统的任意一个发行标识均不一致时,则判定上述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并为其配置删除权限。也就是说,在接收到用于对该第一应用执行管理操作的操作请求后,该第一应用将被删除。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利用认证标识对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进行准确识别,以实现针对不同应用类别配置不同权限,从而使终端在管理所安装的应用(例如清理所安装的应用)时,针对不同应用类别可以执行不同操作,以实现在释放存储空间。提高运行速度的同时,提高操作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获取单元304包括:
1)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应用识别请求获取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2)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应用标识获取第一应用的安装路径,其中,安装路径包括: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第一路径用于安装出厂前安装的应用,第二路径用于安装出厂后安装的应用;
3)提取模块,用于在安装路径指示为第一路径时,按照第一路径提取第一应用的认证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中不同的应用将被安装在不同路径下,其中,在安装路径指示为第二路径下的应用可以但不限于被识别为出厂后自行安装的用户应用,也就是说,将被直接识别为非重要应用。这里,第二路径可以但不限于为data/app;此外,在安装路径指示为第一路径下的应用可以但不限于被识别为出厂前预安装的应用。其中上述预安装的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目标应用类别、关键应用类别、系统应用类别。例如,第一路径可以但不限于为system/app。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对第一路径下的第一应用提取认证标识,以实现对出厂前预安装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识别,从而达到准确识别出终端所安装的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以克服相关技术中无法识别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所导致的误删重要应用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如图4所示,还包括:
1)上报单元402,用于在根据对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之后,将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的识别结果上报云数据库,其中,云数据库用于验证识别结果;
2)第二接收单元404,用于接收云数据库在验证出识别结果为错误结果时所发送的应用类别调整指令;
3)调整单元406,用于根据应用类别调整指令调整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云数据库中可以但不限于存储有经过大量数据分析校验后得到的全量应用信息,其中,该全量应用信息中包括不同应用的应用标识与对应的应用类别的映射关系。因而,通过将识别结果上报云数据库,以实现由云数据库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并在云数据库验证出错误时,接收云数据库发送的应用类别调整指令,以对终端中的识别结果进行调整。其中,上述应用类别调整指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调整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进一步,在调整第一应用的应用类别之后,再调整该第一应用的配置权限。
例如,在工具类应用的客户端识别出第一应用App-1所属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客户端将该识别结果上传云数据库,以便于云数据库进行验证,在云数据库验证出识别结果为错误结果时,如,验证得到该第一应用App-1所属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则向终端中该工具类应用的客户端发送应用类别调整指令,即,调整为系统应用类别;进一步,对应用类别调整后的第一应用App1的配置权限进行对应调整(调整为停止使用权限),以避免在接收到应用操作请求后执行误操作。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云数据库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以提高终端应用识别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对终端中安装的应用的操作的准确性。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环境可以但不限于参照实施例1中的应用环境,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实施上述终端应用识别方法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应用示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用于管理终端应用的工具类应用中,假设在终端安装的工具应用App-x中接收到管理操作请求,例如,该管理操作请求用于清理删除不必要的应用客户端。进一步,结合图5所示具体说明在接收到上述管理操作请求之后,执行终端识别方法的具体步骤:
S502,接收用于识别第一路径system/app中第一应用App-1所属的应用类别的应用识别请求;
S504,获取第一应用App-1的应用标识,并读取该第一应用App-1的应用签名、用户标识(User ID,UID)及应用发行标识,假设应用发行标识包括:组织发行者信息包括Android、Google、终端设备制造标识A,应用签名为X、用户标识的取值为p;
S506,判断该应用签名是否与该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系统签名(如Android主签名)不一致,如一致,则判定该第一应用App-1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即系统核心组件);
S508,判断该第一应用App-1的用户标识UID的取值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阈值10000,如小于预定阈值10000,则判定该第一应用App-1所属的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即系统核心组件);
S510,判断该第一应用App-1的发行标识是否与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系统发行标识(如Android、Google、终端设备制造标识A)不一致,如一致,则判定该第一应用App-1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若判定该第一应用App-1的发行标识与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系统发行标识不一致,则判定该第一应用App-1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
进一步,若该终端连接网络,则该工具应用的客户端会将上述识别结果上传到云数据库,云数据库利用全量应用信息表对上述识别结果进行匹配校验。例如,假设上述识别结果指示该第一应用App-1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但云数据库验证为系统应用类别或关键应用类别(如系统核心组件),,则云数据库通过向终端上工具应用的客户端发送应用类别调整指令,以将该第一应用App-1所属的应用类别调整为系统应用类别或关键应用类别(如核心组件),进一步,对其配置权限做对应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准确识别出终端安装的不同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如目标应用类别、系统应用类别及关键应用类别(如系统核心组件),从而实现对目标应用类别配置删除权限,对系统应用类别配置停止使用权限,对关键应用类别配置默认使用权限,以达到对终端内应用的合理管理,释放终端内的存储空间,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的同时,保证终端的运行速度。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终端应用识别方法的终端,如图6所示,该终端包括:
1)通讯接口602,设置为接收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的应用识别请求,其中,应用识别请求用于请求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
2)处理器604,与通讯接口602连接,设置为获取与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还设置为根据对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
3)存储器606,与通讯接口602及处理器604连接,设置为存储认证标识、认证结果及识别得到的结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网络中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接收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的应用识别请求,其中,应用识别请求用于请求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
S2,获取与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
S3,根据对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其中,在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时,为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判断认证标识是否满足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
S2,在认证标识满足认证条件时,则识别出第一应用所属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获取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的系统标识,其中,系统标识包括:系统签名、发行标识;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应用签名与系统标识中系操作统的系统签名是否一致;在应用签名与系统签名不一致时,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是否小于预定阈值;在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大于等于预定阈值时,判断认证标识中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是否与系统标识中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相匹配;在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不匹配时,判定认证标识满足与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对安装在所述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的应用识别请求,其中,所述应用识别请求用于请求识别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
所述终端获取与所述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
所述终端判断所述认证标识中的应用签名和应用发行标识是否满足与所述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
在所述认证标识满足所述认证条件时,则识别出所述第一应用所属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
将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所述目标应用类别的识别结果上报云数据库,其中,所述云数据库用于验证所述识别结果;
接收所述云数据库在验证出所述识别结果为错误结果时所发送的应用类别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应用类别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
在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所述目标应用类别时,所述终端为所述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
其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包括:
响应所述应用识别请求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根据所述应用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的安装路径,其中,所述安装路径包括: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所述第一路径用于安装出厂前安装的应用,所述第二路径用于安装出厂后安装的应用;
在所述安装路径指示为所述第一路径时,按照所述第一路径提取所述第一应用的所述认证标识,其中,所述认证标识包括:应用签名和应用发行标识,所述应用签名用于标识应用程序的作者和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信任关系,所述应用签名生成的数字证书用于确定应用开发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为所述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之后,还包括:
接收对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操作请求;
响应所述应用操作请求,根据所配置的权限对所述第一应用执行对应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认证标识是否满足与所述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所运行的所述操作系统的系统标识,其中,所述系统标识包括:系统签名、发行标识;
判断所述认证标识中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签名与所述系统标识中所述操作系统的系统签名是否不一致;
在所述应用签名与所述系统签名不一致时,判断所述认证标识中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阈值;
在所述第一应用的所述用户标识大于等于所述预定阈值时,判断所述认证标识中所述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是否与所述系统标识中所述系统的发行标识不匹配;
在所述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所述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不匹配时,判定所述认证标识满足与所述终端所运行的所述操作系统匹配的所述认证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断所述认证标识中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签名与所述系统标识中所述操作系统的系统签名是否一致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应用签名与所述系统签名一致时,则判定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其中,在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所述关键应用类别时,为所述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或者
在所述判断所述认证标识中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是否小于预定阈值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应用的所述用户标识小于所述预定阈值时,则判定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其中,在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所述关键应用类别时,为所述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认证标识中所述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是否与所述系统标识中所述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相匹配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所述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匹配时,则判定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其中,在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所述系统应用类别时,为所述第一应用配置停止使用权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的所述发行标识包括:所以第一应用的应用发行者标识,所述操作系统的所述发行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操作系统的系统发行者标识、所述终端的设备制造标识。
7.一种终端应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安装在终端中的待识别的第一应用的应用识别请求,其中,所述应用识别请求用于请求识别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应用类别;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应用匹配的认证标识;
识别单元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认证标识中的应用签名和应用发行标识是否满足与所述终端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匹配的认证条件;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认证标识满足所述认证条件时,则识别出所述第一应用所属应用类别为目标应用类别;
上报单元,用于在根据对所述认证标识进行认证的认证结果识别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是否为目标应用类别之后,将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所述目标应用类别的识别结果上报云数据库,其中,所述云数据库用于验证所述识别结果;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云数据库在验证出所述识别结果为错误结果时所发送的应用类别调整指令;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类别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
所述终端应用识别装置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所述目标应用类别时,为所述第一应用配置删除权限;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应用识别请求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标识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的安装路径,其中,所述安装路径包括: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所述第一路径用于安装出厂前安装的应用,所述第二路径用于安装出厂后安装的应用;
提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安装路径指示为所述第一路径时,按照所述第一路径提取所述第一应用的所述认证标识,其中,所述认证标识包括:应用签名和应用发行标识,所述应用签名用于标识应用程序的作者和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信任关系,所述应用签名生成的数字证书用于确定应用开发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用于接收对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操作请求;响应所述应用操作请求,根据所配置的权限对所述第一应用执行对应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所运行的所述操作系统的系统标识,其中,所述系统标识包括:系统签名、发行标识;
第一判断子模块,应用判断所述认证标识中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签名与所述系统标识中所述操作系统的系统签名是否不一致;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应用签名与所述系统签名不一致时,判断所述认证标识中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是否大于等于预定阈值;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的所述用户标识大于等于所述预定阈值时,判断所述认证标识中所述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是否与所述系统标识中所述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不匹配;
第一判定模块,应用在所述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所述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不匹配时,判定所述认证标识满足与所述终端所运行的所述操作系统匹配的所述认证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认证标识中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签名与所述系统标识中所述操作系统的系统签名是否一致之后,在所述应用签名与所述系统签名一致时,则判定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其中,在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所述关键应用类别时,为所述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或者
第二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认证标识中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标识是否小于预定阈值之后,在所述第一应用的所述用户标识小于所述预定阈值时,则判定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关键应用类别,其中,在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所述关键应用类别时,为所述第一应用配置默认使用权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认证标识中所述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是否与所述系统标识中所述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相匹配之后,在所述第一应用的发行标识与所述操作系统的发行标识匹配时,则判定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系统应用类别,其中,在所述第一应用所属的所述应用类别为所述系统应用类别时,为所述第一应用配置停止使用权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的所述发行标识包括:所以第一应用的应用发行者标识,所述操作系统的所述发行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操作系统的系统发行者标识、所述终端的设备制造标识。
13.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应用识别方法。
CN201610594591.9A 2016-07-26 2016-07-26 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526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94591.9A CN107526580B (zh) 2016-07-26 2016-07-26 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94591.9A CN107526580B (zh) 2016-07-26 2016-07-26 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6580A CN107526580A (zh) 2017-12-29
CN107526580B true CN107526580B (zh) 2020-02-07

Family

ID=60748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94591.9A Active CN107526580B (zh) 2016-07-26 2016-07-26 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265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1589A (zh) * 2018-03-16 2018-09-1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界面设置方法及终端
CN108959929B (zh) * 2018-07-23 2021-01-01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929233B (zh) * 2019-11-22 2022-11-15 连尚(新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880767A (zh) * 2020-06-11 2020-11-03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书籍阅读应用程序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0140A (zh) * 2013-09-11 2013-12-11 昆山富泰科电脑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应用分类及使用权限设定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0416A (zh) * 2012-11-07 2014-05-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安装或卸载方法及装置
CN103595774A (zh) * 2013-11-01 2014-02-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基于服务器端的系统应用卸载方法与装置
CN104023032B (zh) * 2014-06-23 2017-11-24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信执行环境技术的应用受限卸载方法、服务器和终端
CN104200159B (zh) * 2014-09-05 2017-07-2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配置应用程序的权限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0140A (zh) * 2013-09-11 2013-12-11 昆山富泰科电脑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应用分类及使用权限设定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6580A (zh) 2017-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5082B2 (en) Persistent mobile device enrollment
EP3552098B1 (en) Operating system update management for enrolled devices
AU2014235181B9 (en) Certificate based profile confirmation
CN107526580B (zh) 终端应用识别方法及装置
US10187425B2 (en) Issuing security commands to a client device
US20170118647A1 (en) Transmitting Management Commands to a Client Device
EP3163489B1 (en) Token-based control of software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CN108804938B (zh) 一种权限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15508549A (ja) モバイル環境用のトロイの木馬化された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特定
CN110677453A (zh) 基于ZooKeeper的分布式锁服务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34440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4021340A (zh) 一种恶意应用安装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US20190220716A1 (en) Barcode-based enrollment of devices with a management service
CN110061988B (zh) 嵌入式设备的鉴权方法、嵌入式设备、业务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301557B (zh) eSIM卡状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0557B (zh) 一种命令执行方法以及装置
CN111093186B (zh) 一种eSIM卡运营商文件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3596600A (zh) 直播嵌入程序的安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36859B (zh) 操作系统的版本更新方法、服务器以及终端
US20230102816A1 (en) Automatic updating of application functionality
CN111176678B (zh) 一种软件受控自动更新方法及装置
US11429362B2 (en) Device experience application launcher
US20240176911A1 (en) Device certification based on device capabilities
KR20090062370A (ko) 전산자원 관리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17668784A (zh) 账号权限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