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17248B - 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17248B
CN107517248B CN201710675574.2A CN201710675574A CN107517248B CN 107517248 B CN107517248 B CN 107517248B CN 201710675574 A CN201710675574 A CN 201710675574A CN 107517248 B CN107517248 B CN 1075172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server
client
connection
domain n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55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17248A (zh
Inventor
李凯
林远东
陈威凛
梁爽
吴磊
江洋
彭现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ivox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ivox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ivox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ivox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755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17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17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7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17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7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将所述第一IP地址根据预设的配置解析为第二IP地址;将所述第二IP地址作为服务器IP返回客户端;通过所述服务器IP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本发明可有效提升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连接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行各业都会把自己的技术封装成标准的互联网服务,存储在云平台上。具体的,可以将各个平台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封装,只是简单的为某个程序设计语言提供应用程序接口(API)的一些文件,但也可能包括能与某种嵌入式系统通讯的复杂的硬件。SDK还经常包括示例代码、支持性的技术注解或者其他的为基本参考资料澄清疑点的支持文档等。
封装后的SDK可以由用户使用,使用户在开发自己的应用时,通过方便的加入一个第三方类库或SDK,就能够使用封装
目前用户在使用封装的SDK,一般包括如下流程:封装的SDK初始化,并读取客户配置的服务器的域名地址,通过用户当地的域名服务解析出服务器的IP地址,然后通过HTTP或WebSocket协议进行网络连接。
但通过封装于云平台的SDK实现正常网络连接的成功率总是无法突破预设值,预设值根据封装的不同的SDK关联,可以是97%、95%等,导致总有部分用户(如剩下3%、5%的用户)无法正常通过封装的SDK正常连接。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通过封装于云平台的SDK实现正常网络连接的成功率较小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一种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
将所述第一IP地址根据预设的配置解析为第二IP地址;
将所述第二IP地址作为服务器IP返回客户端;
通过所述服务器IP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包括:
检测所述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是否包括HTTP DNS解析方式;
若包括,则直接访问HTTP DNS接口获取所述第一IP地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还包括:
若不包括,则通过本地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获取对应的IP地址;
检测所述IP地址与所述SDK初始化期间获得的服务器IP列表中的对应IP地址是否相同;
若不同,则从所述服务器IP列表中选择一IP地址作为所述第一IP地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配置为预设的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与对应服务器IP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将所述第一IP地址根据预设的配置解析为第二IP地址,包括: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一IP地址解析为与所述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相匹配的服务器的第二IP地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是否连接成功;
若否,则检测当前的连接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否,则获取备用服务器地址或自定义地址再次进行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一种基于SDK的网络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
解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IP地址根据预设的配置解析为第二IP地址;
返回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IP地址作为服务器IP返回客户端;
连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IP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参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是否包括HTTP DNS解析方式;
访问模块,用于在所述参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包括HTTP DNS解析方式时,直接访问HTTP DNS接口获取所述第一IP地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还包括:
本地解析模块,用于在所述参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不包括HTTP DNS解析方式时,通过本地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获取对应的IP地址;
地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IP地址与所述SDK初始化期间获得的服务器IP列表中的对应IP地址是否相同;
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地址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IP地址与所述SDK初始化期间获得的服务器IP列表中的对应IP地址不同时,从所述服务器IP列表中选择一IP地址作为所述第一IP地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配置为预设的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与对应服务器IP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解析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一IP地址解析为与所述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相匹配的服务器的第二IP地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连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是否连接成功;
次数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连接失败时,检测当前的连接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值;
其中,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所述次数检测模块检测到当前的连接次数小于预设值时,获取备用服务器地址或自定义地址再次进行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以上所述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客户端通过SDK进行网络连接时,首先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然后将第一IP地址根据预设的配置解析为第二IP地址,将第二IP地址作为服务器IP返回客户端,通过所述服务器IP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中,第二IP地址与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关联,因此,将第一IP地址转换为第二IP地址可以避免客户端所在的运营商线路的问题,如北方网通用户或其他线路的用户,导致连接服务器地址极慢和不稳定,从而提升网络连接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120的流程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基于SDK的网络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基于SDK的网络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包括步骤S120至步骤S180。
步骤S120,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
步骤S140,将第一IP地址根据预设的配置解析为第二IP地址;
步骤S160,将第二IP地址作为服务器IP返回客户端;
步骤S180,通过服务器IP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
以上所述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客户端通过SDK进行网络连接时,首先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然后将第一IP地址根据预设的配置解析为第二IP地址,将第二IP地址作为服务器IP返回客户端,通过所述服务器IP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中,第二IP地址与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关联,因此,将第一IP地址转换为第二IP地址可以避免客户端所在的运营商线路的问题,如北方网通用户或其他线路的用户,导致连接服务器地址极慢和不稳定,从而提升网络连接的成功率。
其中,步骤S120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包括步骤S121和步骤S122。
步骤S121,检测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是否包括HTTP DNS解析方式;
步骤S122,若包括,则直接访问HTTP DNS接口获取第一IP地址。
客户端在开机启动相关的SDK时,在SDK初始化完成后可以获取到服务器域名。为了避免客户端DNS解析劫持,把服务器域名解析到当地的其他IP地址上去,导致后面的连接不成功,本实施例中,当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中配置了优先HTTP DNS的情况下,则直接绕过用户本地DNS解析,使用HTTP DNS的方式,进行域名解析。
使用HTTP DNS的方式,进行域名解析时,客户端可以直接访问HttpDNS接口,获取业务在域名配置管理系统上配置的访问延迟最优的IP。(基于容灾考虑,还是保留次选使用运营商LocalDNS解析域名的方式)。客户端向获取IP地址后直接往此IP地址发送业务协议请求。以Http请求为例,通过在header中指定host字段,向HttpDNS返回的IP发送标准的Http请求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S120还包括步骤S123至步骤S125。
步骤S123,若不包括,则通过本地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获取对应的IP地址;
步骤S124,检测IP地址与SDK初始化期间获得的服务器IP列表中的对应IP地址是否相同;
步骤S125,若不同,则从服务器IP列表中选择一IP地址作为第一IP地址。
其中,当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不包括HTTP DNS解析方式时,本实施例则通过本地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获取对应的IP地址。但当客户端DNS解析被劫持时,本地解析出的IP地址必然是错误的,为此,本实施例将解析出的IP地址与SDK初始化期间获得的服务器IP列表中的对应IP地址进行对比,如果对应的两个IP地址相同,则由本地解析出的IP正确,可以直接作为第一IP地址,否则,本地解析错误,可以优选的从服务器IP列表中选择任一IP地址作为第一IP地址。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SDK满足客户端侧的SDK初始化期间可以生成对应的服务器IP列表(Server IP List),该服务器IP列表存储的是与SDK相关的域名及解析这些域名后生成的IP地址。由此,通过服务器IP列表可以避免解析被劫持。
进一步的,预设的配置为预设的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与对应服务器IP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步骤S140将第一IP地址根据预设的配置解析为第二IP地址,包括:
根据关联关系,将第一IP地址解析为与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相匹配的服务器的第二IP地址。
一般而言,通过由步骤S120解析出的第一IP地址并不能同时体现客户端所属的运营商和所在的区域,如果直接建立客户端与第一IP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之间的连接,由于第一IP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不稳定及返回对应的服务器IP较慢,容易影响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为此,可以将第一IP地址转换为第二IP地址,由于第二IP地址匹配于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可避免服务器不稳定并提高连接速度,提升连接成功率。
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的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还包括步骤S190至步骤S192。
步骤S190,检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是否连接成功;
步骤S191,若否,则检测当前的连接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值;
步骤S192,若否,则获取备用服务器地址或自定义地址再次进行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步骤S190检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是否成功,至少包括两种状态,包括:当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一次性连接成功后,检测后续二者之间的连接是否断开;或者当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第一次连接未成功。无论是哪种状态,当检测到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断开时,本实施例则进一步检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值,预设值优选为3次、5次等,本实施例不限于不同预设值参数的设置。当小于预设值时,则获取备用服务器地址或自定义地址再次进行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当大于预设值时,则向客户端返回连接失败。
由于互联网本身的不稳定性,经常存在瞬间的网络堵塞,造成连接消息的发送和返回超时,尤其是移动用户使用WebSocket协议时,还会因为WebSocket握手协议头被中间代理篡改导致连接失败。因此,本实施例设置的预设值可以避免瞬间的网络堵塞导致连接失败,提升连接的成功率。
结合本实施例以上内容可知,本实施例可同时解决以下导致连接成功率降低的问题:
客户端DNS解析劫持,把服务器域名解析到了当地的其他IP地址上去,导致后面的连接不成功的问题;
客户端所在的运营商线路问题,如北方网通用户或其他线路的用户,导致连接服务器地址极慢和不稳定的问题;
互联网本身的不稳定性,瞬间的网络堵塞,造成连接消息的发送和返回超时,尤其移动用户使用WebSocket协议时,还会因为WebSocket握手协议头被中间代理篡改导致连接失败的问题。
本实施例经实际测试,可以将连接成功率提升最低99.5%,极大地提升了连接的成功率。
如图4所示,一实施例的基于SDK的网络连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20、解析模块140、返回模块160、连接模块180。
获取模块120,用于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
解析模块140,用于将第一IP地址根据预设的配置解析为第二IP地址;
返回模块160,用于将第二IP地址作为服务器IP返回客户端;
连接模块180,用于通过服务器IP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
以上所述基于SDK的网络连接装置,客户端通过SDK进行网络连接时,首先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然后将第一IP地址根据预设的配置解析为第二IP地址,将第二IP地址作为服务器IP返回客户端,通过所述服务器IP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中,第二IP地址与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关联,因此,将第一IP地址转换为第二IP地址可以避免客户端所在的运营商线路的问题,如北方网通用户或其他线路的用户,导致连接服务器地址极慢和不稳定,从而提升网络连接的成功率。
其中,获取模块120包括:
参数检测模块121,用于检测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是否包括HTTP DNS解析方式;
访问模块122,用于在参数检测模块检测到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包括HTTP DNS解析方式时,直接访问HTTP DNS接口获取第一IP地址。
客户端在开机启动相关的SDK时,在SDK初始化完成后可以获取到服务器域名。为了避免客户端DNS解析劫持,把服务器域名解析到当地的其他IP地址上去,导致后面的连接不成功,本实施例中,当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中配置了优先HTTP DNS的情况下,则直接绕过用户本地DNS解析,使用HTTP DNS的方式,进行域名解析。
使用HTTP DNS的方式,进行域名解析时,客户端可以直接访问HttpDNS接口,获取业务在域名配置管理系统上配置的访问延迟最优的IP。(基于容灾考虑,还是保留次选使用运营商LocalDNS解析域名的方式)。客户端向获取IP地址后直接往此IP地址发送业务协议请求。以Http请求为例,通过在header中指定host字段,向HttpDNS返回的IP发送标准的Http请求即可。
进一步的,获取模块120还包括:
本地解析模块123,用于在参数检测模块检测到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不包括HTTP DNS解析方式时,通过本地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获取对应的IP地址;
地址检测模块124,用于检测IP地址与SDK初始化期间获得的服务器IP列表中的对应IP地址是否相同;
选择模块125,用于在地址检测模块检测到IP地址与SDK初始化期间获得的服务器IP列表中的对应IP地址不同时,从服务器IP列表中选择一IP地址作为第一IP地址。
其中,当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不包括HTTP DNS解析方式时,本实施例则通过本地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获取对应的IP地址。但当客户端DNS解析被劫持时,本地解析出的IP地址必然是错误的,为此,本实施例将解析出的IP地址与SDK初始化期间获得的服务器IP列表中的对应IP地址进行对比,如果对应的两个IP地址相同,则由本地解析出的IP正确,可以直接作为第一IP地址,否则,本地解析错误,可以优选的从服务器IP列表中选择任一IP地址作为第一IP地址。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SDK满足客户端侧的SDK初始化期间可以生成对应的服务器IP列表(Server IP List),该服务器IP列表存储的是与SDK相关的域名及解析这些域名后生成的IP地址。由此,通过服务器IP列表可以避免解析被劫持。
进一步的,预设的配置为预设的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与对应服务器IP之间的关联关系,解析模块140还用于:
根据关联关系,将第一IP地址解析为与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相匹配的服务器的第二IP地址。
一般而言,通过,获取模块120解析出的第一IP地址并不能同时体现客户端所属的运营商和所在的区域,如果直接建立客户端与第一IP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之间的连接,由于第一IP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不稳定及返回对应的服务器IP较慢,容易影响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为此,可以将第一IP地址转换为第二IP地址,由于第二IP地址匹配于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可避免服务器不稳定并提高连接速度,提升连接成功率。
如图5所示,另一实施例的基于SDK的网络连接装置还包括:
连接检测模块190,用于检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是否连接成功;
次数检测模块191,用于在连接检测模块检测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连接失败时,检测当前的连接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值;
其中,连接模块180还用于在次数检测模块检测到当前的连接次数小于预设值时,获取备用服务器地址或自定义地址再次进行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连接检测模块190检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是否成功,至少包括两种状态,包括:当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一次性连接成功后,检测后续二者之间的连接是否断开;或者当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第一次连接未成功。无论是哪种状态,当检测到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断开时,本实施例则进一步检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值,预设值优选为3次、5次等,本实施例不限于不同预设值参数的设置。当小于预设值时,则获取备用服务器地址或自定义地址再次进行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当大于预设值时,则向客户端返回连接失败。
由于互联网本身的不稳定性,经常存在瞬间的网络堵塞,造成连接消息的发送和返回超时,尤其是移动用户使用WebSocket协议时,还会因为WebSocket握手协议头被中间代理篡改导致连接失败。因此,本实施例设置的预设值可以避免瞬间的网络堵塞导致连接失败,提升连接的成功率。
结合本实施例以上内容可知,本实施例可同时解决以下导致连接成功率降低的问题:
客户端DNS解析劫持,把服务器域名解析到了当地的其他IP地址上去,导致后面的连接不成功的问题;
客户端所在的运营商线路问题,如北方网通用户或其他线路的用户,导致连接服务器地址极慢和不稳定的问题;
互联网本身的不稳定性,瞬间的网络堵塞,造成连接消息的发送和返回超时,尤其移动用户使用WebSocket协议时,还会因为WebSocket握手协议头被中间代理篡改导致连接失败的问题。
本实施例经实际测试,可以将连接成功率提升最低99.5%,极大地提升了连接的成功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
将所述第一IP地址根据预设的配置解析为第二IP地址;
将所述第二IP地址作为服务器IP返回客户端;
通过所述服务器IP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
所述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包括:
检测所述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是否包括HTTP DNS解析方式;
若包括,则直接访问HTTP DNS接口获取所述第一IP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还包括:
若不包括,则通过本地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获取对应的IP地址;
检测所述IP地址与所述SDK初始化期间获得的服务器IP列表中的对应IP地址是否相同;
若不同,则从所述服务器IP列表中选择一IP地址作为所述第一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配置为预设的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与对应服务器IP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将所述第一IP地址根据预设的配置解析为第二IP地址,包括: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一IP地址解析为与所述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相匹配的服务器的第二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是否连接成功;
若否,则检测当前的连接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否,则获取备用服务器地址或自定义地址再次进行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5.一种基于SDK的网络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的域名解析策略进行域名解析,以获取解析的第一IP地址;
解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IP地址根据预设的配置解析为第二IP地址;
返回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IP地址作为服务器IP返回客户端;
连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IP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参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是否包括HTTP DNS解析方式;
访问模块,用于在所述参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包括HTTPDNS解析方式时,直接访问HTTP DNS接口获取所述第一IP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包括:
本地解析模块,用于在所述参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SDK初始化中的配置参数不包括HTTP DNS解析方式时,通过本地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获取对应的IP地址;
地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IP地址与所述SDK初始化期间获得的服务器IP列表中的对应IP地址是否相同;
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地址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IP地址与所述SDK初始化期间获得的服务器IP列表中的对应IP地址不同时,从所述服务器IP列表中选择一IP地址作为所述第一IP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配置为预设的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与对应服务器IP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解析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一IP地址解析为与所述客户端所属运营商和所在区域相匹配的服务器的第二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连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是否连接成功;
次数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所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连接失败时,检测当前的连接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值;
其中,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所述次数检测模块检测到当前的连接次。
CN201710675574.2A 2017-08-09 2017-08-09 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517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5574.2A CN107517248B (zh) 2017-08-09 2017-08-09 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5574.2A CN107517248B (zh) 2017-08-09 2017-08-09 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7248A CN107517248A (zh) 2017-12-26
CN107517248B true CN107517248B (zh) 2021-01-29

Family

ID=60723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5574.2A Active CN107517248B (zh) 2017-08-09 2017-08-09 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172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0201B (zh) * 2018-12-15 2023-07-18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Ui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15651B (zh) * 2021-02-09 2023-09-26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WebSocket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15610B (zh) * 2022-04-29 2024-04-19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网络请求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0715A (zh) * 2014-01-29 2014-05-0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实现方法、客户端和云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425626B1 (es) * 2011-05-12 2014-06-05 Telefónica, S.A. Método para la resolución de dns de peticiones de contenido en un servicio cdn
CN102790808B (zh) * 2011-05-16 2015-11-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和系统、一种客户端
CN103731472B (zh) * 2011-06-15 2018-01-1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p2p技术下载文件的方法和系统、客户端
CN103581351B (zh) * 2012-07-27 2019-07-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访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04246A (zh) * 2016-04-12 2016-06-2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dn架构的网络分流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0715A (zh) * 2014-01-29 2014-05-0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实现方法、客户端和云服务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接入httpDNS;anualday;《博客https://blog.csdn.net/anualday》;20160712;正文第3部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7248A (zh)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7254B (zh) 云服务器访问方法、装置、云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766103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network connections
CN108809890B (zh) 漏洞检测方法、测试服务器及客户端
CN107517248B (zh) 基于sdk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5808399B (zh) 一种远程调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13037B (zh) 一种域名重定向方法和系统
CN108028835B (zh) 自动配置服务器和服务器执行的方法
CN108173979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468265A (zh) 局域网终端在线状态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4363288A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31148B (zh)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74669B (zh) Vpn客户端代理dns解析方法及系统
US7181653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network connections
CN107770035B (zh) 一种推送离线通知的方法和装置
CN115941541A (zh) 检测网络连接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22305B (zh) 处理dns查询请求的方法、装置、路由器及存储介质
CN111190743A (zh) 一种解决前端本地开发跨域问题的方法和装置
CN115664761A (zh) 单点登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721231A (zh) 一种业务质量感知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05025114A (zh)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及系统
CN112887255A (zh)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及装置
DK2030463T3 (en) Process, system and computer software product for problem solving
CN107968845B (zh) Dhcp服务器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及dhcp中继
CN105577464A (zh) 双栈用户网络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418852B (zh) 访问控制方法、代理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