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5205A - 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05205A
CN107505205A CN201710680545.5A CN201710680545A CN107505205A CN 107505205 A CN107505205 A CN 107505205A CN 201710680545 A CN201710680545 A CN 201710680545A CN 107505205 A CN107505205 A CN 107505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high voltage
air bag
annular high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05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05205B (zh
Inventor
王洪涛
李晓静
陈云娟
刘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6805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052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05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5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05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5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generated by pneumatic or hydraulic pressure
    • G01N3/12Pressure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8Performing tests at high or low temper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3Generation of the force
    • G01N2203/0042Pneumatic or hydraulic means
    • G01N2203/0044Pneumat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2Environment of the test
    • G01N2203/023Pressure
    • G01N2203/0232High pres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及方法,包括约束反力装置、环形高压加载气囊、气管、柔性可缩箍套、柔性传力橡胶。环形高压加载气囊为环状筒结构,柔性可缩箍套黏贴于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内环表面,由弧形套管、弧形压簧、弧形连杆、弧形加载传力板组成,为圆筒状结构,柔性传力橡胶黏贴于弧形加载传力板内表面,直接与圆柱形锚固体模型接触。在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加载约束作用下,柔性可缩箍套可实现自动内缩,保证收缩过程中模型横断面始终为圆形。本发明可适用于室内圆柱形锚固体模型拉拔试验中,模型体表面径向均布应力作用的有效模拟,保证圆柱形模型在加载过程中横断面始终为圆形。

Description

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锚杆(索)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拟室内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径向均布围岩应力作用的轴对称柔性约束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岩土锚固技术可充分发挥和提高岩土体的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显著缩小结构物体积和减轻结构的自重,有效控制岩土体的变形,是岩土工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有效的一种加固技术,而且随着当前经济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各种新型锚杆、锚索也呈现出不断涌现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现有锚杆、锚索种类已超过600种。
众所周知,当现场锚固技术施工完毕后,所构成的锚固系统由锚杆(索)杆体、锚固剂与岩土体的三种介质共同组成,包含锚杆(索)-锚固剂与锚固剂-岩土体两个界面。沿锚杆(索)锚固段轴向取一定长度范围,通过等比例制作锚固体模型试件(包括锚杆(索)杆体、锚固剂及杆体周围一定范围岩土体),开展室内拉拔试验,分析在拉拔荷载作用下锚杆(索)从岩土体中拔出过程中的力学失效行为,是研究锚固系统承载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然而,当地下硐室埋深较大,地应力水平较高时,围岩应力大小也是影响锚固系统承载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现有拉拔试验中还较少考虑该因素,相关试验研究成果也未曾见到。尤其,人们一般习惯将锚杆(索)杆体、锚固剂及岩土体构成的锚固体试件加工成圆柱形模型,若采用传统液压油缸配合刚性推力器的方式,从圆柱体表面沿环向施加径向均布围岩压力,实现难度较大,需对油缸结构进行特殊设计才可满足要求,且由于与传统液压油缸配合的刚性加载推力器与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试件表面接触面积也非常有限,无法保证圆柱形模型表面围岩压力沿环向分布的均匀性。一旦试验过程圆柱形锚固体模型受到非均匀加载压力作用而产生开裂或挤压变形,锚固体模型横断面将难以保证圆形,进而无法有效模拟模型表面环向均布围岩应力作用,降低试验精度。针对该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环形高压加载气囊、柔性可缩箍套、柔性传力橡胶等构件,提出了一种轴对称柔性约束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可有效模拟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径向均布围岩应力作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室内锚固体拉拔试验中,较少考虑围岩应力作用影响,或是采用传统液压油缸配合刚性推力器的加载方式,难以有效模拟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环向均布围岩应力作用等不足,提出一种轴对称柔性约束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可实现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径向均布围岩应力有效模拟,且保证加载过程模型体横断面始终为圆形,提高试验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模拟室内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径向均布围岩应力作用的轴对称柔性约束加载装置,包括圆筒状的约束反力装置,在所述的约束反力装置内设有一个环形高压加载气囊,所述的环形高压加载气囊与一个进气管和一个出气管相连,在所述的环形高压加载气囊的内圈设有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柔性可缩箍套,在柔性可缩箍套的内圈安装有间隔设置的柔性传力橡胶,所述的柔性传力橡胶的内圈是事先制作完好的圆柱形锚固体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圆柱形锚固体模型包括圆柱形岩土体试件;在所述的圆柱形岩土体试件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锚杆,所述的锚杆与圆柱形岩土体试件之间通过锚固剂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约束反力装置,包括圆筒侧壁、顶盖和底盖;所述的圆筒侧壁顶、底两端设有外伸环形翼缘,供与顶盖、底盖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圆筒侧壁表面设有两个出口,供环形高压加载气囊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伸出。
所述的顶盖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孔,圆孔尺寸与锚固体模型锚杆(索)钻孔尺寸一致。
所述的底盖上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形凸起肋,圆形凸起肋直径大小与圆柱形锚固体模型外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的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可采用高强纤维织布与高分子聚合物的涂覆复合物进行制作,为环状筒结构。通过利用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进气、出气,可实现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加载、卸载。
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可缩箍套黏贴于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内环表面,包括多个弧形套管、弧形压簧、弧形连杆和弧形加载传力板;多个弧形加载传力板沿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内圈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设,沿环形高压加载气囊轴向分节设置,具体横截面分块数量由锚固体模型直径确定,轴向分节数量由锚固体模型长度确定;
所述的弧形套管安装于弧形加载传力板的上、下两端部及弧形加载传力板轴向分节处;所述的弧形压簧安装于弧形套管内,所述的弧形连杆端头内置于弧形套管内部,并与弧形压簧端部相连。
进一步的,弧形加载传力板内表面黏贴有柔性传力橡胶,尺寸大小与弧形加载传力板一致,柔性传力橡胶外表面直接作用于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试件表面。
在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加载约束作用下,弧形连杆端头可压缩弧形压簧,实现柔性可缩箍套内缩,并保证收缩过程中横断面可始终保持圆形。当柔性可缩箍套处于松弛状态时,其外径与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内环直径一致。
所述的用于模拟室内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径向均布围岩应力作用的轴对称柔性约束加载装置,具体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圆筒侧壁与底盖进行螺栓连接,构成环形高压加载气囊的约束反力装置。
步骤二:将环形高压加载气囊、柔性可缩箍套、柔性传力橡胶置于约束反力装置内部,保证环形高压加载气囊进气管与出气管从反力装置圆筒侧壁伸出。
步骤三:沿底盖表面圆形凸起肋,将事先制作完好的圆柱形岩土体试件置于约束反力装置内部中心位置,保证被环形高压加载气囊、柔性可缩箍套、柔性传力橡胶沿环向包围。
步骤四:将圆筒侧壁与顶盖进行螺栓连接。
步骤五:采用气泵及气压控制系统等装置,通过进气管对环形高压加载气囊进行充气,当气压值达到设计值时停止充气,实现圆柱形岩土体模型表面径向均布围岩应力作用的模拟。
步骤六:保证圆柱形岩土体模型表面径向围岩应力大小不变,沿顶盖中心圆孔大小,对岩土体模型中心位置进行钻孔,并利用锚固剂安装锚杆(索)。
步骤七:锚杆(索)安装完成后,保证圆柱形岩土体模型表面径向围岩应力大小不变,利用拉力试验机或空心油压千斤顶对锚杆进行拉拔,并记录试验数据。
本发明中该种轴对称柔性约束加载装置可适用于模拟室内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径向均布围岩应力作用,也可适用于岩土体室内试验其他各种圆柱形模型试件环向表面径向加载压力的模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可有效模拟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径向均布围岩应力作用,符合高地应力环境下锚固体受力特点,使传统的锚固体拉拔试验更为真实有效。
2)可有效保证圆柱形锚固体模型,在加载过程中横断面始终保持圆形,实现环向均布围岩应力加载。有效避免受加工制作精度影响使模型出现横断面非真正圆形、或沿环向存在加工缺陷、或产生模型加载变形开裂等问题时,产生径向加载压力不均匀,防止锚固体试件产生非对称变形破坏,影响试验精度。
3)柔性可缩箍套通过配合使用环形高压加载气囊、柔性传力橡胶,保证加载装置在对锚固体试件传力时,使作用在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径向加载压力分布更为均匀,避免传统刚性传力板加载造成模型表面受力不均匀现象,提高试验加载精度。
4)柔性可缩箍套通过利用弧形套管、弧形压簧、弧形连杆、弧形加载传力板等构件,可实现径向自由伸缩,可用于满足不同直径锚固体模型的加载。
5)柔性可缩箍套中弧形加载传力板沿轴向分节设置,可用于满足不同长度锚固体模型的加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心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Ⅰ截面俯视图;
图3为图1中Ⅱ-Ⅱ截面俯视图。
其中:1—顶盖;2—圆筒侧壁;3—底盖;4—圆形凸起肋;5—进气管;6—出气管;7—环形高压加载气囊;8—弧形套管;9—弧形压簧;10—弧形连杆;11—弧形加载传力板;12—柔性传力橡胶;13—锚杆;14—锚固剂;15—岩土体。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的室内锚固体拉拔试验中,较少考虑围岩应力作用影响,或是采用传统液压油缸配合刚性推力器的加载方式,难以有效模拟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环向均布围岩应力作用等不足,提出一种轴对称柔性约束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可实现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径向均布围岩应力有效模拟,且保证加载过程模型体横断面始终为圆形,提高试验精度。
以室内圆柱形锚杆锚固体模型拉拔试验为例,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模拟室内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径向均布围岩应力作用的轴对称柔性约束加载装置,包括圆筒状的约束反力装置,在所述的约束反力装置内设有一个环形高压加载气囊,所述的环形高压加载气囊与一个进气管和一个出气管相连,在所述的环形高压加载气囊的内圈设有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柔性可缩箍套,在柔性可缩箍套的内圈安装有间隔设置柔性传力橡胶,所述的柔性传力橡胶的内圈是事先制作完好的圆柱形岩土体试件;在所述的圆柱形岩土体试件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锚杆,所述的锚杆与圆柱形岩土体试件之间通过锚固剂固定。
具体的结构包括顶盖1、圆筒侧壁2、底盖3、圆形凸起肋4、进气管5、出气管6、环形高压加载气囊7、弧形套管8、弧形压簧9、弧形连杆10、弧形加载传力板11、柔性传力橡胶12。所述的圆筒侧壁2、顶盖1、底盖3,通过采用螺栓连接共同组成了圆筒状约束反力装置,可为环形高压加载气囊7充气加载提供反力。所述的圆筒侧壁2设有两个出口,供环形高压加载气囊7气孔伸出,所述的顶盖1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孔,圆孔尺寸与锚固体模型锚杆13钻孔尺寸一致。所述的环形高压加载气囊7采用高强纤维织布与高分子聚合物的涂覆复合物进行制作,为环状筒结构,所述的气管与环形高压加载气囊7相连,包括进气管5与出气管6,通过利用气管进气、出气,可实现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加载、卸载。
所述的柔性可缩箍套黏贴于环形高压加载气囊7内环表面,由弧形套管8、弧形压簧9、弧形连杆10、弧形加载传力板11组成,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的弧形加载传力板11沿柔性可缩箍套横截面环向均匀间隔布设,沿柔性可缩箍套轴向分节设置,具体横截面分块数量由锚固体模型直径确定,轴向分节数量由锚固体模型长度确定。所述的弧形套管8安装于弧形加载传力板11的上、下两端部及弧形加载传力板轴向分节处。所述的弧形压簧9安装于弧形套管8内,所述的弧形连杆10端头内置于弧形套管8内部,并与弧形压簧9端部相连。所述的柔性传力橡胶12黏贴于弧形加载传力板11内表面,尺寸大小与弧形加载传力板11一致,柔性传力橡胶12外表面直接作用于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试件表面。
在环形高压加载气囊7加载约束作用下,弧形连杆10端头可压缩弧形压簧9,实现柔性可缩箍套内缩,并保证收缩过程中横断面可始终保持圆形。当柔性可缩箍套处于松弛状态时,其外径与环形高压加载气囊7内环直径一致。
采用本发明该种用于模拟室内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径向均布围岩应力作用的轴对称柔性约束加载装置,进行室内圆柱形锚杆锚固体拉拔试验时,其具体操作方法步骤为:
(1)将圆筒侧壁2与底盖3进行螺栓连接,构成环形高压加载气囊7的约束反力装置。
(2)将环形高压加载气囊7、柔性可缩箍套、柔性传力橡胶12置于约束反力装置内部,保证环形高压加载气囊7进气管5与出气管6从反力装置圆筒侧壁2伸出。
(3)沿底盖3表面圆形凸起肋4,将事先制作完好的圆柱形岩土体试件15置于约束反力装置内部中心位置,保证被环形高压加载气囊7、柔性可缩箍套、柔性传力橡胶12沿环向包围。
(4)将圆筒侧壁2与顶盖1进行螺栓连接。
(5)采用气泵及气压控制系统等装置,通过进气管5对环形高压加载气囊7进行充气,当气压值达到设计值时停止充气,实现圆柱形岩土体模型15表面径向均布围岩应力作用的模拟。
(6)保证圆柱形岩土体模型15表面径向围岩应力大小不变,沿顶盖1中心圆孔大小,对岩土体模型15中心位置进行钻孔,并利用锚固剂14安装锚杆13。
(7)锚杆13安装完成后,保证圆柱形岩土体模型15表面径向围岩应力大小不变,利用拉力试验机或空心油压千斤顶对锚杆13进行拉拔,并记录试验数据。
本发明该种用于模拟室内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表面径向均布围岩应力作用的轴对称柔性约束加载装置,其约束反力装置、柔性可缩箍套、柔性传力橡胶等构件尺寸参数,以及具体操作方法流程,可根据具体实际圆柱形锚杆(索)锚固体模型尺寸及试验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Claims (10)

1.一种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约束反力装置,在所述的约束反力装置内设有一个环形高压加载气囊,所述的环形高压加载气囊与一个进气管和一个出气管相连,在所述的环形高压加载气囊的内圈设有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柔性可缩箍套,在柔性可缩箍套的内圈安装有间隔设置的柔性传力橡胶,所述的柔性传力橡胶的内圈是事先制作完好的圆柱形锚固体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约束反力装置,包括圆筒侧壁、顶盖和底盖;所述的圆筒侧壁顶、底两端设有外伸环形翼缘,供与顶盖、底盖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圆筒侧壁表面设有两个出口,供环形高压加载气囊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伸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孔,圆孔尺寸与锚固体模型锚杆钻孔尺寸一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盖上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形凸起肋,圆形凸起肋直径大小与圆柱形锚固体模型外径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可采用高强纤维织布与高分子聚合物的涂覆复合物进行制作,为环状筒结构;通过利用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进气、出气,可实现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加载、卸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可缩箍套黏贴于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内环表面,包括多个弧形套管、弧形压簧、弧形连杆和弧形加载传力板;多个弧形加载传力板沿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内圈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设,沿环形高压加载气囊轴向分节设置;所述的弧形套管安装于弧形加载传力板的上、下两端部及弧形加载传力板轴向分节处;所述的弧形压簧安装于弧形套管内,所述的弧形连杆端头内置于弧形套管内部,并与弧形压簧端部相连;
在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加载约束作用下,弧形连杆端头可压缩弧形压簧,实现柔性可缩箍套内缩,并保证收缩过程中横断面可始终保持圆形;当柔性可缩箍套处于松弛状态时,其外径与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内环直径一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加载传力板内表面黏贴有柔性传力橡胶,尺寸大小与弧形加载传力板一致,柔性传力橡胶外表面直接作用于圆柱形锚固体模型试件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加载传力板在沿环形高压加载气囊圆周方向上的分块数量由锚固体模型直径确定,沿环形高压加载气囊轴向方向上的分节数量由锚固体模型长度确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形锚固体模型包括圆柱形岩土体试件;在所述的圆柱形岩土体试件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锚杆,所述的锚杆与圆柱形岩土体试件之间通过锚固剂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圆筒侧壁与底盖进行螺栓连接,构成环形高压加载气囊的约束反力装置;
步骤二:将环形高压加载气囊、柔性可缩箍套、柔性传力橡胶置于约束反力装置内部,保证环形高压加载气囊进气管与出气管从反力装置圆筒侧壁伸出;
步骤三:沿底盖表面圆形凸起肋,将事先制作完好的圆柱形岩土体试件置于约束反力装置内部中心位置,保证被环形高压加载气囊、柔性可缩箍套、柔性传力橡胶沿环向包围;
步骤四:将圆筒侧壁与顶盖进行螺栓连接;
步骤五:采用气泵及气压控制系统等装置,通过进气管对环形高压加载气囊进行充气,当气压值达到设计值时停止充气,实现圆柱形岩土体模型表面径向均布应力作用的模拟;
步骤六:保证圆柱形岩土体模型表面径向围岩应力大小不变,沿顶盖中心圆孔大小,对岩土体模型中心位置进行钻孔,并利用锚固剂安装锚杆;
步骤七:锚杆安装完成后,保证圆柱形岩土体模型表面径向围岩应力大小不变,利用拉力试验机或空心油压千斤顶对锚杆进行拉拔,并记录试验数据。
CN201710680545.5A 2017-08-10 2017-08-10 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7505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0545.5A CN107505205B (zh) 2017-08-10 2017-08-10 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0545.5A CN107505205B (zh) 2017-08-10 2017-08-10 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5205A true CN107505205A (zh) 2017-12-22
CN107505205B CN107505205B (zh) 2023-10-24

Family

ID=60690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0545.5A Active CN107505205B (zh) 2017-08-10 2017-08-10 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05205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8637A (zh) * 2017-08-10 2017-10-20 山东建筑大学 用于测试高应力环境锚杆或锚索锚固界面力学性能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7288163A (zh) * 2017-08-10 2017-10-24 山东建筑大学 用于富水软弱地层锚固体界面粘结性能测试的装置及方法
CN108195689A (zh) * 2018-04-04 2018-06-22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 一种厚壁圆筒巷道围岩破坏与支护模拟实验方法及装置
CN108756865A (zh) * 2018-04-13 2018-11-0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高压单腔式旁压仪探头
CN109269903A (zh) * 2018-09-20 2019-01-25 浙江大学 不同约束条件下锚链与土切向抗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9283059A (zh) * 2018-12-07 2019-01-2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可视化三向加载拉拔试验箱
CN109444018A (zh) * 2018-11-19 2019-03-08 浙江海洋大学 水封石油洞库回注水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CN109470550A (zh) * 2018-09-20 2019-03-15 浙江大学 可模拟复杂应力下锚链与土切向作用的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9632511A (zh) * 2019-01-27 2019-04-16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岩石力学模拟实验装置
CN109765098A (zh) * 2019-01-15 2019-05-17 哈尔滨经纬复合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均布应力的柔性高压囊体系统应用
CN111207972A (zh) * 2020-01-13 2020-05-29 白逸凡 一种调节节理角度和位置的岩石试件制作模具及使用方法
CN111458126A (zh) * 2020-04-17 2020-07-28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均布载荷随动加载装置
CN113865961A (zh) * 2021-09-30 2021-12-31 太原理工大学 环向均匀加载预应力和竖向加载稳定应力的试件制作模具
CN113984361A (zh) * 2021-10-26 2022-01-28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发动机机匣内压力试验装置
CN114441328A (zh) * 2022-01-28 2022-05-06 山东交通学院 模拟深部岩体应力方向性的锚固界面性能试验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9134714A (ru) * 2009-09-17 2011-03-27 Владимир Иванович Каширский (RU) Способ лабораторного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прочности и деформируемости материалов под контролируемой трехосной нагрузко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2012339A (zh) * 2010-12-15 2011-04-13 山东大学 适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超薄柔性均布压力加载装置
CN102589774A (zh) * 2011-12-21 2012-07-18 山东科技大学 锚固界面应力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3590842A (zh) * 2013-11-21 2014-02-19 山东大学 可自动退锚的全螺纹锚杆预紧力施加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3443860U (zh) * 2013-09-17 2014-02-19 陈万祥 深部岩体高地应力模拟加载装置及试验装置
CN207095962U (zh) * 2017-08-10 2018-03-13 山东建筑大学 用于圆柱锚固模型均布围岩应力模拟的约束加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9134714A (ru) * 2009-09-17 2011-03-27 Владимир Иванович Каширский (RU) Способ лабораторного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прочности и деформируемости материалов под контролируемой трехосной нагрузко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2012339A (zh) * 2010-12-15 2011-04-13 山东大学 适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超薄柔性均布压力加载装置
CN102589774A (zh) * 2011-12-21 2012-07-18 山东科技大学 锚固界面应力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03443860U (zh) * 2013-09-17 2014-02-19 陈万祥 深部岩体高地应力模拟加载装置及试验装置
CN103590842A (zh) * 2013-11-21 2014-02-19 山东大学 可自动退锚的全螺纹锚杆预紧力施加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7095962U (zh) * 2017-08-10 2018-03-13 山东建筑大学 用于圆柱锚固模型均布围岩应力模拟的约束加载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汉鹏;王琦;李海燕;李为腾;张敦福;: "模型试验柔性均布压力加载系统研制及其应用" *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8637A (zh) * 2017-08-10 2017-10-20 山东建筑大学 用于测试高应力环境锚杆或锚索锚固界面力学性能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7288163A (zh) * 2017-08-10 2017-10-24 山东建筑大学 用于富水软弱地层锚固体界面粘结性能测试的装置及方法
CN107288163B (zh) * 2017-08-10 2023-06-02 山东建筑大学 用于富水软弱地层锚固体界面粘结性能测试的装置及方法
CN108195689A (zh) * 2018-04-04 2018-06-22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 一种厚壁圆筒巷道围岩破坏与支护模拟实验方法及装置
CN108756865A (zh) * 2018-04-13 2018-11-0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高压单腔式旁压仪探头
CN109269903A (zh) * 2018-09-20 2019-01-25 浙江大学 不同约束条件下锚链与土切向抗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9470550B (zh) * 2018-09-20 2020-06-19 浙江大学 可模拟复杂应力下锚链与土切向作用的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9470550A (zh) * 2018-09-20 2019-03-15 浙江大学 可模拟复杂应力下锚链与土切向作用的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9444018A (zh) * 2018-11-19 2019-03-08 浙江海洋大学 水封石油洞库回注水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CN109283059A (zh) * 2018-12-07 2019-01-2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可视化三向加载拉拔试验箱
CN109765098A (zh) * 2019-01-15 2019-05-17 哈尔滨经纬复合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均布应力的柔性高压囊体系统应用
CN109632511A (zh) * 2019-01-27 2019-04-16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岩石力学模拟实验装置
CN109632511B (zh) * 2019-01-27 2022-05-03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岩石力学模拟实验装置
CN111207972A (zh) * 2020-01-13 2020-05-29 白逸凡 一种调节节理角度和位置的岩石试件制作模具及使用方法
CN111207972B (zh) * 2020-01-13 2021-05-25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调节节理角度和位置的岩石试件制作模具及使用方法
CN111458126B (zh) * 2020-04-17 2022-02-18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均布载荷随动加载装置
CN111458126A (zh) * 2020-04-17 2020-07-28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均布载荷随动加载装置
CN113865961A (zh) * 2021-09-30 2021-12-31 太原理工大学 环向均匀加载预应力和竖向加载稳定应力的试件制作模具
CN113984361A (zh) * 2021-10-26 2022-01-28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发动机机匣内压力试验装置
CN113984361B (zh) * 2021-10-26 2024-04-16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发动机机匣内压力试验装置
CN114441328A (zh) * 2022-01-28 2022-05-06 山东交通学院 模拟深部岩体应力方向性的锚固界面性能试验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5205B (zh) 202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5205A (zh) 模拟圆柱锚固模型表面均布应力的柔性加载装置及方法
CN207095962U (zh) 用于圆柱锚固模型均布围岩应力模拟的约束加载装置
US10907320B2 (en) Test apparatus for pile-soil interface she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US11150232B2 (en) Laborat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simulating cement sheath consolidation in frozen soil strata
CN207181166U (zh) 一种考虑围岩应力影响的锚杆锚固体界面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CN107268637A (zh) 用于测试高应力环境锚杆或锚索锚固界面力学性能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7401403B (zh) 页岩气井多级压裂水泥环气密封完整可视评价装置和方法
CN107288163B (zh) 用于富水软弱地层锚固体界面粘结性能测试的装置及方法
CN102619226B (zh) 一种压力分散型让压锚索
CN108007792B (zh) 在役深海海底埋地管道地震-高压载荷联合加载试验方法
US20170175354A1 (en) Root key type pressure bearing mechanism in anchor hole, root key type anchor cable and anchor hole grouting method
CN106959270A (zh) 固井一界面胶结强度养护装置、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4695893A (zh) 封隔器胶筒接触应力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4802927A (zh) 一种模拟深水吸力锚负压安装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6894784A (zh) 高温高压封隔器及耐温耐压胶筒
CN110220787A (zh) 一种测定裂隙岩体试件水岩耦合弱化效应的加载路径方法
CA3048262C (en) Measurement cell and associated measurement method
CN207051170U (zh) 一种测试遇水软化岩层锚杆锚固力学性能的试验装置
CN105699211B (zh) 一种岩石渗流-应力耦合剪切流变试验的测试方法
CN110578494B (zh) 一种水泥环初始应力状态监测实验装置
CN108982225B (zh) 一种侧向非均布载荷作用下射孔套管-水泥环应变模拟试验装置
CN107806117B (zh) 桩基模型试验中侧向土压力的实现装置及实现方法
CN113607633B (zh) 轴对称应力条件下顶管泥浆套减阻性能测定装置及方法
CN203881626U (zh) 岩体三轴压缩试验系统
CN108226006A (zh) 水泥基材料流体渗透率的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