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4921B - 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04921B
CN107504921B CN201710538150.1A CN201710538150A CN107504921B CN 107504921 B CN107504921 B CN 107504921B CN 201710538150 A CN201710538150 A CN 201710538150A CN 107504921 B CN107504921 B CN 1075049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head
mounting blocks
measuring
measu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81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04921A (zh
Inventor
元少飞
叶贵青
谢祖平
刘维波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381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04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04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4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04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4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01B11/27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底板、安装块、测量头及测试块。安装块设置于底板上,安装块开设有贯穿孔。测量头设置于底板上,且测量头与安装块沿贯穿孔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测试块的一端用于插设于贯穿孔内,且测试块插设于贯穿孔内时,测试块位于安装块与测量头之间。测量装置测量光学部件时,光学部件的准直头与安装块相连接,准直头的通孔与贯穿孔相连通。光学部件测量时,准直头与安装块相连接,可以避免准直头上的光学镜片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能够防止光学镜片被污染。

Description

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元件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部件在生产完成之后,需要对光学部件进行测量,检测光学部件中的激光头与准直头之间的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光学部件中的光学镜片容易被污染和损坏,因此处理光学镜片时应格外小心。但是,在光学部件的测量中,不可避免地将光学镜片长时间裸露在空气,容易将光学镜片污染。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光学部件测量时,光学镜片易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测量装置。
一种测量装置,包括:
底板;
安装块,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安装块开设有贯穿孔;
测量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测量头与所述安装块沿所述贯穿孔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及
测试块,所述测试块的一端用于插设于所述贯穿孔内,且所述测试块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贯穿孔内时,所述测试块位于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测量头之间;
其中,所述测量装置测量光学部件时,所述光学部件的准直头与所述安装块相连接,所述准直头的通孔与所述贯穿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块开设固定孔,所述准直头的外侧壁突出形成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开设有安装孔,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孔内,以将所述准直头与所述安装块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安装块还开设有第二定位孔,定位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以定位所述准直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准直头插设于所述贯穿孔内,以将所述准直头与所述安装块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球头柱塞,所述安装块开设有柱塞孔,所述柱塞孔与所述贯穿孔相连通,所述球头柱塞的一端穿过所述柱塞孔伸入所述贯穿孔内,所述准直头插设于所述贯穿孔内时,所述球头柱塞的一端与所述准直头的侧壁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准直头的外径等于所述贯穿孔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所述光学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防尘罩开设有容纳腔,所述防尘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孔及所述测量头相连接,所述安装块的贯穿孔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盖板,所述防尘罩的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盖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防尘罩上,所述盖板用于覆盖所述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两端的端面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均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安装块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测量头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以将所述防尘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块及所述测量头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侧壁均设置有防尘带。
上述测量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测量装置测量光学部件时,将光学部件的准直头与安装块相连接,从光纤传输过来的激光,经过激光头和准直头后,通过安装块的贯穿孔射入到测量头上,测量头获得激光的功率。然后,将测试块的一端插设于贯穿孔内,激光穿过测试块后射入到测量头上,测量头获得激光的功率。通过前后两次激光功率的差值,可以快速判断激光头与准直头之间的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光学部件测量时,准直头与安装块相连接,可以避免准直头上的光学镜片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能够防止光学镜片被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光学部件安装于测量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光学部件安装于测量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测量装置的半剖视图;
图8为图6中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部件100,该光学部件100包括光纤110、激光头120、准直头130、连接块140及光学镜片150。激光头120的一端与传输激光的光纤110相连通,激光通过光纤110传输至激光头120内。准直头130的一端与激光头120的另一端相连接。准直头130沿其轴向开设有通孔(图未标),激光能够通过激光头120传输至通孔内。光学镜片150设置于通孔内,且光学镜片150位于准直头130的另一端。
准直头130另一端的外侧壁突出形成连接块140,连接块140开设有安装孔142和第一定位孔144。具体地,安装孔142与第一定位孔144均开设有两个,两个安装孔142与两个第一定位孔144交替排列。
请参阅图2,为图1所示光学部件100安装于测量装置200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的测量装置200用于测量光学部件100,能够防止光学部件100测量时光学镜片150被污染。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该测量装置200包括底板210、安装块220、测量头230、测试块240、防尘罩250、盖板260、支撑块270及拉手280。
底板210用于承载测量装置200的其他零部件。底板210为长条形,底板210的一端开设有散热槽212。底板210上设置有定位凸柱214,用于定位测量头230。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凸柱214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定位凸柱214设置于散热槽212的一侧,另外两个定位凸柱214设置于散热槽212的另一侧。
请一并参阅图3,安装块220设置于底板210上。具体地,安装块22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于底板210上。安装块220开设有贯穿孔222。本实施方式中,贯穿孔222的延伸方向与底板210的延伸方向一致。安装块220还开设有固定孔224及第二定位孔226,用于与连接块140相连接。具体地,固定孔224与第二定位孔226均为两个,两个固定孔224与两个第二定位孔226交替排列。连接块140与安装块220相连接时,两个固定孔224与两个安装孔142相对应,两个第一定位孔144与两个第二定位孔226相对应。
测量头230设置于底板210上,且测量头230与安装块220沿贯穿孔222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具体地,测量头230的侧壁与定位凸柱214相抵,以定位确定测量头230的安装位置,且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从而将测量头230固定于底板210上。测量头230的散热孔与散热槽212相对,以便测量头230通风散热。测量头230为功率计探头,可以获得激光的功率。
测试块240的一端用于插设于贯穿孔222内。测量块的一端插设于贯穿孔222内后,测试块240位于安装块220与测量头230之间。本实施方式中,测量块包括大头端及小头端,小头端与大头端相连接。小头端插设于贯穿孔222内,且小头端的直径等于贯穿孔222的直径,以确保测试块240与安装块220装配后的同轴度,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请一并参阅图4,防尘罩250设置于底板210上,防尘罩250开设有容纳腔。防尘罩250的两端分别与测量头230及安装块220相连接,安装块220的贯穿孔222与容纳腔相连通。防尘罩250用于密封测量头230与安装块220之间的间隙,防止测试块240与测量头230接收激光的元件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被污染。
本实施方式中,防尘罩250两端的端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52及第二连接孔254,第一连接孔252与第二连接孔254均与容纳腔相连通。并且,第一连接孔252的形状与安装块220的形状相适应,第二连接孔254的形状与测量头230的形状相适应。安装块220的一端插设于第一连接孔252内,测量头230的一端插设于第二连接孔254内,从而将防尘罩250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块220及测量头230相连接。第一连接块140的侧壁及第二连接孔254的侧壁均设置有防尘带(图未示)。具体地,防尘带为海绵胶带。防尘带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容纳腔内,起到良好的防尘作用。
防尘罩250的顶端还开设有开口256,开口256与容纳腔相连通。盖板260可滑动地设置于防尘罩250的顶端,盖板260用于覆盖开口256。盖板260可滑动地设置于防尘罩250的顶端,可以方便测试块240的安装与取出。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开口256相对两侧的侧壁开设有滑槽258,盖板260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侧的滑槽258内,以将盖板260可滑动地设置于防尘罩250的顶端。盖板260为透明材料,具体地,盖板260的材料为亚克力材料。透明盖板260可以方便观察防尘罩250内的情况。盖板260上设置有推块262,可以方便推动盖板260滑动。
支撑块270设置于底板210上。光学部件100的准直头130与安装块220相连接时,支撑块270用于支撑光学部件100的激光头120。拉手280设置于底板210上。具体地,拉手28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设置于底板210上。拉手280可以方便移动测量装置200。
上述测量装置200测量光学部件100的具体过程为:
将激光头120设置于支撑块270上,调整光学部件100的位置,使两个第一定位孔144与两个第二定位孔226相对,定位销依次穿设于第一固定孔224与第二固定孔224内,以定位准直头130,保证安装精度。螺钉等经固件依次穿设于安装孔142与固定孔224内,从而将准直头130与安装块220相连接。推动盖板260,使盖板260覆盖防尘罩250的开口256。从光纤110传输的激光,依次经过激光头120、准直头130及光学镜片150后射入安装块220的贯穿孔222内。激光经过贯穿孔222后射入到测量头230上,测量头230获得此时激光的功率。
然后,将盖板260推开,将测试块240的小头端插设于贯穿孔222内,推动盖板260,使盖板260覆盖防尘罩250的开口256。从光纤110传输的激光,依次经过激光头120、准直头130及光学镜片150后射入安装块220的贯穿孔222内,激光经过贯穿孔222和测试块240后,射入到测量头230上,测量头230获得激光的功率。通过前后两次激光功率的差值,就可以快速判断准直头130与激光头120之间的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
上述测量装置2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光学部件100测量时,准直头130通过连接块140与安装块220相连接,通孔内的光学镜片150被密封,能够避免光学镜片150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能够防止光学镜片150被污染。测试块240设置于防尘罩250内,测量头230接收激光的元件也位于防尘罩250内,能够避免测试块240与测量头230接收激光的元件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能够防止测试块240与测量头230被污染。
请参阅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部件300。该光学部件300包括光纤310、激光头320、准直头330及光学镜片(图未示)。激光头320的一端与传输激光的光纤310相连通,激光通过光纤310传输至激光头320内。准直头330的一端与激光头320的另一端相连接。准直头330沿其轴向开设有通孔332,激光能够通过激光头320传输至通孔332内。光学镜片设置于通孔332内,且光学部件300位于准直头330的另一端。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部件300安装于测量装置400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中的测量装置400用于测量光学部件300,能够防止光学部件300测量时光学镜片被污染。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该测量装置400包括底板410、安装块420、测量头430、测试块440、防尘罩450、盖板460、球头柱塞470及拉手480。
底板410用于承载测量装置400的其他零部件。底板410为长条形,底板410的一端开设有散热槽412。底板410上设置有定位凸柱414,用于定位测量头430。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凸柱414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定位凸柱414设置于散热槽412的一侧,另外两个定位凸柱414设置于散热槽412的另一侧。
安装块420设置于底板410上。具体地,安装块42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于底板410上。安装块420开设有贯穿孔422。本实施方式中,贯穿孔422的延伸方向与底板410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且,贯穿孔422为阶梯孔,包括第一孔422a及第二孔422b,第一孔422a及第二孔422b同轴设置,第一孔422a的孔径大于第二孔422b的孔径。具体地,第一孔422a的孔径等于准直头330的外径,第一孔422a的深度等于准直头330的长度。安装块420的顶部开设有柱塞孔424,柱塞孔424与贯穿孔422相连通。具体地,柱塞孔424与第一孔422a相连通。
测量头430设置于底板410上,且测量头430与安装块420沿贯穿孔422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具体地,测量头430的侧壁与定位凸柱414相抵,以定位确定测量头430的安装位置,且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从而将测量头430固定于底板410上。测量头430的散热孔与散热槽412相对,以便测量头430通风散热。测量头430为功率计探头,可以获得激光的功率。
测试块440的一端用于插设于贯穿孔422内。测量块的一端插设于贯穿孔422内后,测试块440位于安装块420与测量头430之间。本实施方式中,测量块包括大头端及小头端,小头端插设于贯穿孔422内,且小头端的直径等于贯穿孔422的直径,以确保测试块440与安装块420装配后的同轴度,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请一并参阅图8,防尘罩450设置于底板410上,防尘罩450开设有容纳腔。防尘罩450的两端分别与测量头430及安装块420相连接,安装块420的贯穿孔422与容纳腔相连通。防尘罩450用于密封测量头430与安装块420之间的间隙,用于防止测试块440及测量头430接收激光的元件被污染。
本实施方式中,防尘罩450两端的端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52及第二连接孔454,第一连接孔452与第二连接孔454均与容纳腔相连通。并且,第一连接孔452的形状与安装块420的形状相适应,第二连接孔454的形状与测量头430的形状相适应。安装块420的一端插设于第一连接孔452内,测量头430的一端插设于第二连接孔454内,从而将防尘罩450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块420及测量头430相连接。第一连接孔452的侧壁及第二连接孔454的侧壁均设置有防尘带(图未示)。具体地,防尘带为海绵胶带。防尘带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容纳腔内,起到良好的防尘作用。
防尘罩450的顶端还开设有开口456,开口456与容纳腔相连通。盖板460可滑动地设置于防尘罩450的顶端,盖板460用于覆盖开口456。盖板460可滑动地设置于防尘罩450的顶端,可以方便测试块440的安装与取出。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开口456相对两侧的侧壁开设有滑槽458,盖板460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侧的滑槽458内,以将盖板460可滑动地设置于防尘罩450的顶端。盖板460为透明材料,具体地,盖板460的材料为亚克力材料。透明盖板460可以方便观察防尘罩450内的情况。盖板460上设置有推块,可以方便推动盖板460滑动。
球头柱塞470的一端穿过柱塞孔424伸入第一孔422a内,准直头330插设于第一孔422a内时,球头柱塞470的一端与准直头330的侧壁相抵,以定位和固定准直头330。拉手480设置于安装块420上。具体地,拉手48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设置于安装块420的顶部。拉手480可以方便移动测量装置400。
上述测量装置400测量光学部件300的具体过程为:
将准直头330插设于第一孔422a内,从而将准直头330与安装块420相连接。推动盖板460,使盖板460覆盖防尘罩450的开口456。从光纤310传输的激光,依次经过激光头320、准直头330后射入安装块420的贯穿孔422内。激光经过贯穿孔422后射入到测量头430上,测量头430获得此时激光的功率。
然后,将盖板460推开,将测试块440的小头端插设于贯穿孔422内,推动盖板460,使盖板460覆盖防尘罩450的开口456。从光纤310传输的激光,依次经过激光头320、准直头330及光学镜片后射入安装块420的贯穿孔422内,激光经过贯穿孔422和测试块440后,射入到测量头430上,测量头430获得激光的功率。通过前后两次激光功率的差值,就可以快速判断准直头330与激光头320之间的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
上述测量装置4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光学部件300测量时,准直头330插设于第一孔422a内,通孔332内的光学镜片被密封,能够避免光学镜片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能够防止光学镜片被污染。测试块440位于防尘罩450内,测量头430接收激光的元件也位于防尘罩450内,能够避免测试块440及测量头430接收激光的元件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能够防止测试块440及测量头430被污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安装块,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安装块开设有贯穿孔;
测量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测量头与所述安装块沿所述贯穿孔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及
测试块,所述测试块的一端用于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贯穿孔内,且所述测试块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贯穿孔内时,所述测试块位于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测量头之间;
其中,所述测量装置测量光学部件时,所述光学部件的准直头与所述安装块相连接,所述准直头的通孔与所述贯穿孔相连通;
所述测量头用于测得所述测试块插设于所述贯穿孔前、后两次的激光功率,所述测量装置通过比较所述两次的激光功率,进而测试所述光学部件的准直头与激光头的同轴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开设固定孔,所述准直头的外侧壁突出形成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开设有安装孔,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孔内,以将所述准直头与所述安装块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安装块还开设有第二定位孔,定位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以定位所述准直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头插设于所述贯穿孔内,以将所述准直头与所述安装块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头柱塞,所述安装块开设有柱塞孔,所述柱塞孔与所述贯穿孔相连通,所述球头柱塞的一端穿过所述柱塞孔伸入所述贯穿孔内,所述准直头插设于所述贯穿孔内时,所述球头柱塞的一端与所述准直头的侧壁相抵,所述准直头的外径等于所述贯穿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所述光学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防尘罩开设有容纳腔,所述防尘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块及所述测量头相连接,所述安装块的贯穿孔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防尘罩的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盖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防尘罩上,所述盖板用于覆盖所述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两端的端面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均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安装块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测量头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以将所述防尘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块及所述测量头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侧壁均设置有防尘带。
CN201710538150.1A 2017-07-04 2017-07-04 测量装置 Active CN1075049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8150.1A CN107504921B (zh) 2017-07-04 2017-07-04 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8150.1A CN107504921B (zh) 2017-07-04 2017-07-04 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4921A CN107504921A (zh) 2017-12-22
CN107504921B true CN107504921B (zh) 2019-09-06

Family

ID=60679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8150.1A Active CN107504921B (zh) 2017-07-04 2017-07-04 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049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02490B2 (ja) * 2019-10-17 2023-12-21 株式会社キョクトー スポット溶接用電極検査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3080B1 (en) * 2009-07-08 2011-04-2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ulti-axis optical mount
CN102998806A (zh) * 2012-12-25 2013-03-27 江苏康莱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射式调节光纤准直器光机同轴度的方法
CN103018920A (zh) * 2012-12-20 2013-04-03 江苏康莱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式调节光纤准直器光机同轴度的方法
CN103235389A (zh) * 2013-05-02 2013-08-07 哈尔滨理工大学 基于光纤耦合的光纤旋转准直器及其机械轴和光轴同轴调试方法
CN203117549U (zh) * 2013-03-14 2013-08-07 安徽中科瀚海光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双光纤准直器耦合调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66967A1 (en) * 2008-04-29 2009-10-29 Dan Allen Open Frame Mounting Bracke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3080B1 (en) * 2009-07-08 2011-04-2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ulti-axis optical mount
CN103018920A (zh) * 2012-12-20 2013-04-03 江苏康莱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式调节光纤准直器光机同轴度的方法
CN102998806A (zh) * 2012-12-25 2013-03-27 江苏康莱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射式调节光纤准直器光机同轴度的方法
CN203117549U (zh) * 2013-03-14 2013-08-07 安徽中科瀚海光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双光纤准直器耦合调试装置
CN103235389A (zh) * 2013-05-02 2013-08-07 哈尔滨理工大学 基于光纤耦合的光纤旋转准直器及其机械轴和光轴同轴调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4921A (zh) 2017-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2298170T3 (da) Testapparat til undersøgelse af kropsvæsker
JPS60140143A (ja) 僅かな検査量のための光度計のヘッド
CN107504921B (zh) 测量装置
SE9103165L (sv) Stressnivaamaetningsanordning
US695664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optical transceivers
US10274419B2 (en) Container having a measuring cell
JP2021105608A (ja) モバイル機器の生理学的測定の汎用性および精度を向上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662269B2 (en) Fiber-optic interconnection stabilization apparatus
CN213274779U (zh) 一种积分球及激光器老化测试设备
CN210803655U (zh) 一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筛选箱和筛选装置
CN209386976U (zh) 一种快速测量激光套管尺
CN107855959B (zh) 夹持装置
ATE214811T1 (de) Gerät zum einbau einer lichtquelle innerhalb eines systems zur kopplung von licht in eine optische faser oder ein faserbündel
CN211262052U (zh) 一种长度测量仪计量校准装置
CN104101488B (zh) 一种光纤插芯组件的方向性精密检测方法
JPS59222774A (ja) 発光素子用試験装置
US20120217969A1 (en) Led probe
CN208205983U (zh) 一种圆盘外端面窄槽直径检测装置
CN209390072U (zh) 一种多通道光纤衰减测试装置
CN205482691U (zh) 一种汽车催化器总成检具
CN209689517U (zh) 灯具的面差量化检具及包含其的检具总成
DE69836380D1 (de) Wellenlängenmesssystem
CN220602888U (zh) 一种用于灯具光衰检测设备
CN108151664B (zh) 一种间隙测量设备
CN219608390U (zh) 光纤摸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