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3219B - 报文发送方法及报文发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报文发送方法及报文发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93219B
CN107493219B CN201610410007.XA CN201610410007A CN107493219B CN 107493219 B CN107493219 B CN 107493219B CN 201610410007 A CN201610410007 A CN 201610410007A CN 107493219 B CN107493219 B CN 107493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interval parameter
value
warm
message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100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93219A (zh
Inventor
魏群
王新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4100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32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93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3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93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3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7Interconnected r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报文发送方法以及一种报文发送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为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大于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设备的热启动不会对与各指定端口连接的各对端设备产生影响,不会导致对端设备的重启,使得微波设备热启动的过程中不会引起网络震荡。

Description

报文发送方法及报文发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报文发送方法以及一种报文发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生成树协议(简称ST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局域网的环网保护技术,该协议通过某种算法阻塞环网中的端口,达到消除网络环路、防止广播风暴的目的。同时,该协议还具备链路的备份功能,即使网络出现链路故障也能够进行倒换。生成树协议由最开始的IEEE802.1D STP,逐步发展出IEEE 802.1W RSTP和IEEE802.1s MSTP协议,改进后的STP协议具有收敛快、负载均衡的优点。
图1中示出了一个简单的环网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设备A、设备B和设备C组成环网并开启STP协议。初始化阶段,设备的每个端口都会发送STP协议报文,将网元优先级、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端口优先级、端口ID等信息向网络广播。收到协议报文的端口会将本端口的信息和报文中的信息比较并进行计算,最终确定整个网络的网元角色、端口角色和端口状态。网络中的最优设备为根桥,在图1所示中,将设备A的网元角色定为根桥,设备B、设备C的网元角色定义为非根桥。端口角色包括指定端口、根端口和替换端口;端口状态有阻塞状态和转发状态。根桥的所有端口角色均为指定端口,网元A的指定端口向网元B、C发送网络中的最高优先级的信息;网元B、C和网元A相连的端口由于与根桥直连,称为根端口,根端口只收不发STP报文。图1所示中,设备B上带ⅹ标记的端口称为替换端口,同样只收不发STP报文;设备C与设备B直连的端口为指定端口,向替换端口发送高优先级的报文。通过协议计算,替换端口的端口状态为阻塞,对业务报文不学习不转发,其他端口状态为转发。网络中只有指定端口能够向下游优先级较低的网元发送协议报文,下游网元通过分析协议报文确定根端口和替换端口状态。
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指定端口发送的协议报文将不能送达对端,根端口和替换端口在超时时间AgeTime内没有接收到指定端口的协议报文,就会因信息老化而重新计算,最终变成指定端口,端口状态变为转发,超时时间AgeTime一般是6倍的发包周期(即报文发送间隔,默认2s)。另外,如果设备重启,在热启动的过程中,热启动过程只对CPU重启,交换芯片和PHY芯片(物理层芯片)不重启,且重启的过程相邻网元无法感知,业务不中断。如果开启了STP协议,CPU重启过程中协议会重新上电,上电过程中STP停止发送协议报文,比如设备A重启,重启时间必然超过超时时间AgeTime,设备B、C都会因为收不到高优先级的报文而重新计算端口状态,整个网络就会产生震荡,导致业务中断甚至网络风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报文发送方法以及一种报文发送装置,以使得设备热启动的过程中不会引起网络震荡。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
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为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大于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
一种报文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
第一报文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时,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为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大于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其在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时,是以一个比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大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作为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来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由于在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时,将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改大,与指定端口连接的对端设备在基于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确定超时时间时,就会得到一个较大的超时时间,将重启时间延长,从而当前设备的热启动不会对与各指定端口连接的各对端设备产生影响,不会导致对端设备的重启,使得微波设备热启动的过程中不会引起网络震荡。
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接收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
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为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大于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的简单的环网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一个实施例中的报文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的报文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2中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
步骤S201:接收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
步骤S202: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为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大于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其在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时,是以一个比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大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作为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来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由于在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时,将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改大,与指定端口连接的对端设备在基于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确定超时时间时,就会得到一个较大的超时时间,将重启时间延长,从而当前设备的热启动不会对与各指定端口连接的各对端设备产生影响,不会导致对端设备的重启,使得微波设备热启动的过程中不会引起网络震荡。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提及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指的是在正常的报文发送过程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通常情况下为报文发送过程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默认值。上述提及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指的是设定的在设备热启动过程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
为了确保在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之后,能够恢复到正常的报文发送过程。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报文发送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03:接收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通知消息;
步骤S204:通过各所述指定端口发送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为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
从而,在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之后,将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调整回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可以按照正常的报文发送间隔来发送报文,对于与各指定端口连接的对端设备而言,也不会长时间处于一个重启时间较长的状态,确保了正常的报文通信过程。
其中,上述步骤S202中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可以采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得到。以下结合其中几种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在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是直接对报文发送间隔参数进行赋值。
在其中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通常可以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以便于可以在相关的用户交互界面上进行显示和便于用户进行设置,而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则可以作为一个固定值,直接赋值给报文发送间隔参数即可。
据此,在上述步骤S201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步骤S202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将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赋值为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
相应地,在上述步骤S203接收到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通知消息之后,步骤S204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二协议报文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将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赋值为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在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存储在本地数据库的情况下,还可以是先从数据库读取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之后,再将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赋值给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
在另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也可以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便于可以在相关的用户交互界面上进行显示和便于用户进行设置。从而,在此情况下,是针对报文发送间隔参数事先设置了两个值:一个为上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该值作为一个默认值供正常的报文发送过程使用,另一个为上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该值供热启动过程使用。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的大小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设定,只要基于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确定的超时时间大于设备的热启动时间即可。
据此,在上述步骤S201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步骤S202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读取设定的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并将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赋值给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
相应地,在上述步骤S203接收到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通知消息之后,步骤S204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二协议报文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读取设定的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并将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赋值给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结合热启动时间来确定。
在其中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该热启动时间可以是由微波设备预估的热启动时间。此时,在上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中,可以包括有所述微波设备预估的热启动时间。
据此,在上述步骤S201的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步骤S202的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根据所述微波设备预估的热启动时间确定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
其中,微波设备预估热启动时间的方式可以采用任何可能的方式,在该示例中可以只需要能够得到微波设备预估的该热启动时间即可,而基于热启动时间确定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的具体过程,可以采用任何可能的方式进行。
在另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该热启动时间可以直接基于微波设备上一次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确定。此时,在上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中,可以包括所述微波设备上一次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
据此,在上述步骤S201的接收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步骤S202的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根据所述微波设备上一次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确定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基于热启动时间确定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的具体过程,可以采用任何可能的方式进行。
另一方面,在此情况下,对于微波设备而言,还可以在热启动完成之后,记录当前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并用当前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更新所述微波设备存储的上一次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从而可以对存储的热启动时间进行更新,便于下一次热启动时使用。
以下结合图1中所示的简单的环网结构示意图,就其中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进行举例说明。
微波设备进入热启动流程的场景有多种,一种是用户登录微波设备点击热启动按钮发出热启动指令之后,设备会进入热启动流程。另外一种是微波设备自身检测到运行异常时会自动进入热启动流程。微波设备在进行真正的热启动之前,会向各业务模块发出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在生成树协议中该消息为warmboot before消息,收到该通知消息的各业务模块会进行数据保存或其他处理。等到热启动完成后,微波设备会向各业务模块发送热启动完成的通知消息,在生成树协议中该消息为warmboot after消息,通知各业务模块热启动完成。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是与协议报文发送有关的业务模块的处理过程。
结合图1所示的环网结构,以微波设备的STM协议模块的处理过程为例,设备A在要进行真正的热启动之前,会向各个业务模块发送warmboot before消息(即上述实施例中的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STP协议模块接收到warmboot before消息后,遍历所有的发包端口即上述指定端口,并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协议报文(即上述第一协议报文),该第一协议报文中的hellotime参数(即上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由配置值(即上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调整为一个更大的值(即上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
helloTime是STP协议报文的一个标准参数,称为报文发送间隔,是用户可配的一个参数。设备会以此间隔发送协议报文,同时发送的协议报文中会携带此参数。对端设备收到协议报文后会用helloTime计算超时时间AgeTime,AgeTime超时仍未收到协议报文,就会认为信息超时,并重新计算端口状态。因此,若在设备热启动开始时将helloTime的值调整为一个更大的值,对端设备将计算出一个更大的AgeTime,将重启时间延长,那么设备热启动将不会被相邻网元的STP协议模块感知到,不会导致对端设备的重启,使得微波设备热启动的过程中不会引起网络震荡。
如上所述,hellotime的新的取值要考虑设备的热启动时间,对端设备根据hellotime计算出的Agetime需要保证设备热启动完成。设定的hellotime的具体值可以结合实际需要来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在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可以将hellotime的新的取值设置为300秒。
另一方面,在接收到warmboot before消息之后,在发送第一协议报文时,可以是连续发送预定数目份的该第一协议报文,以确保对端设备能够接收到该第一协议报文的可靠性。该预定数目可以结合实际需要来设定,基于不会因为网络不稳定而丢包的可靠性以及发送的协议报文的有效性的考虑,以对端设备是以hellotime的6倍来确定Agetime为例,该预定数目可以设定为3~5,即STP协议模块会连续发送3~5份上述第一协议报文。
设备B、C的STP协议模块的根端口收到该第一协议报文后,会用该第一协议报文中的hellotime的值和预定系数相乘得到一个较大的Agetime的值,即在Agetime内即便收不到A的协议报文也不会老化;同时设备C的指定端口发送的协议报文的hellotime也会被更新。从而,设备A热启动,设备B、C的STP协议模块不会感知到网络拓扑的变化,端口状态保持稳定。
设备A热启动完成后,设备A的STP协议模块通过指定端口恢复发送hellotime的值为配置值(即上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的协议报文(即上述第二协议报文),设备B、C的STP协议模块接收到该报文后,计算出正常的AgeTime。同时,设备C的指定端口也会更新报文中的hellotime参数。
图3中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报文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的装置包括:
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
第一报文发送单元302,用于在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301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时,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为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大于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其在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时,是以一个比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大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作为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来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由于在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时,将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改大,与指定端口连接的对端设备在基于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确定超时时间时,就会得到一个较大的超时时间,将重启时间延长,从而当前设备的热启动不会对与各指定端口连接的各对端设备产生影响,不会导致对端设备的重启,使得微波设备热启动的过程中不会引起网络震荡。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提及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指的是在正常的报文发送过程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通常情况下为报文发送过程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默认值。上述提及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指的是设定的在设备热启动过程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
为了确保在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之后,能够恢复到正常的报文发送过程。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报文发送装置还可以包括:
热启动完成消息接收单元303,用于接收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通知消息;
第二报文发送单元304,用于在热启动完成消息接收单元303接收到所述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通知消息时,通过各所述指定端口发送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为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
从而,在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之后,将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调整回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可以按照正常的报文发送间隔来发送报文,对于与各指定端口连接的对端设备而言,也不会长时间处于一个重启时间较长的状态,确保了正常的报文通信过程。
上述第一报文发送单元302在发送第一协议报文时,可以是连续发送预定数目份的该第一协议报文,以确保对端设备能够接收到该第一协议报文的可靠性。该预定数目可以结合实际需要来设定,基于不会因为网络不稳定而丢包的可靠性以及发送的协议报文的有效性的考虑,以对端设备是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6倍来确定超时时间为例,该预定数目可以设定为3~5。
其中,上述第一报文发送单元302发送的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可以采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得到。以下结合其中几种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在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是直接对报文发送间隔参数进行赋值。
在其中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通常可以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以便于可以在相关的用户交互界面上进行显示和便于用户进行设置,而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则可以作为一个固定值,直接赋值给报文发送间隔参数即可。
据此,图4中示出了一个具体示例中的报文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示例中的装置在图3所示的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赋值单元305。
其中,该赋值单元305,用于在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301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第一报文发送单元302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将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赋值为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还用于在热启动完成消息接收单元303接收到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通知消息之后、第二报文发送单元304通过各所述指定端口发送第二协议报文之前,将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赋值为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
其中,在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存储在本地数据库的情况下,赋值单元305还可以是先从数据库读取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之后,再将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赋值给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
在另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也可以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便于可以在相关的用户交互界面上进行显示和便于用户进行设置。从而,在此情况下,是针对报文发送间隔参数事先设置了两个值:一个为上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该值作为一个默认值供正常的报文发送过程使用,另一个为上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该值供热启动过程使用。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的大小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设定,只要基于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确定的超时时间大于设备的热启动时间即可。
据此,上述赋值单元305,可以在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301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第一报文发送单元302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先读取设定的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再将读取的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赋值给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
相对应地,上述赋值单元305,可以在热启动完成消息接收单元303接收到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通知消息之后、第二报文发送单元304通过各所述指定端口发送第二协议报文之前,先读取设定的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再将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赋值给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结合热启动时间来确定。
在其中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该热启动时间可以是由微波设备预估的热启动时间。此时,在上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中,可以包括有所述微波设备预估的热启动时间。
据此,如图4所示,该具体示例中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参数值第一确定单元306。
其中,该参数值第一确定单元306,用于在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301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第一报文发送单元302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根据所述微波设备预估的热启动时间确定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其中,微波设备预估热启动时间的方式可以采用任何可能的方式,在该示例中可以只需要能够得到微波设备预估的该热启动时间即可,而基于热启动时间确定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的具体过程,可以采用任何可能的方式进行。
此时,上述赋值单元305 ,在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301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第一报文发送单元302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是将参数值第一确定单元306确定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赋值给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
在另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该热启动时间可以直接基于微波设备上一次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确定。此时,在上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中,可以包括有所述微波设备上一次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
据此,如图4所示,该具体示例中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参数值第二确定单元307。
其中,该参数值第二确定单元307,用于在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301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第一报文发送单元302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根据所述微波设备上一次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确定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基于热启动时间确定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的具体过程,可以采用任何可能的方式进行。
此时,上述赋值单元305 ,在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301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第一报文发送单元302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是将参数值第二确定单元307确定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赋值给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
另一方面,在此情况下,对于微波设备而言,还可以在热启动完成之后,记录当前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并用当前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更新所述微波设备存储的上一次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从而可以对存储的热启动时间进行更新,便于下一次热启动时使用。
如上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可以结合各种可能的方式确定,只要使得对端设备根据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计算出的超时时间能够确保设备热启动完成即可,在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该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可以设置为300秒。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系统的存储介质中,并被该计算机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报文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
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为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大于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
其中,所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微波设备预估的热启动时间或所述微波设备上一次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接收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通知消息;
通过各所述指定端口发送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为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还包括步骤:将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赋值为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
在接收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通知消息之后,通过各所述指定端口发送第二协议报文之前,还包括步骤:将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赋值为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还包括步骤:根据所述微波设备预估的热启动时间确定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还包括步骤:根据所述微波设备上一次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确定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各所述指定端口连续发送预定数目份所述第一协议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数目的取值范围为3~5。
8.一种报文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
第一报文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时,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一协议报文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为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大于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
其中,所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微波设备预估的热启动时间或所述微波设备上一次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报文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热启动完成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通知消息;
第二报文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热启动完成消息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通知消息时,通过各所述指定端口发送第二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中的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为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报文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赋值单元,用于在所述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所述第一报文发送单元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将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赋值为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还用于在所述热启动完成消息接收单元接收到微波设备热启动完成通知消息之后、所述第二报文发送单元通过各所述指定端口发送第二协议报文之前,将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的值赋值为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标准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报文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参数值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所述第一报文发送单元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根据所述微波设备预估的热启动时间确定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报文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参数值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热启动准备消息接收单元接收到微波设备准备热启动通知消息之后、所述第一报文发送单元通过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协议报文之前,根据所述微波设备上一次热启动的热启动时间确定所述报文发送间隔参数热启动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报文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发送单元通过各所述指定端口连续发送预定数目份所述第一协议报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报文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数目的取值范围为3~5。
CN201610410007.XA 2016-06-12 2016-06-12 报文发送方法及报文发送装置 Active CN107493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10007.XA CN107493219B (zh) 2016-06-12 2016-06-12 报文发送方法及报文发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10007.XA CN107493219B (zh) 2016-06-12 2016-06-12 报文发送方法及报文发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3219A CN107493219A (zh) 2017-12-19
CN107493219B true CN107493219B (zh) 2020-10-20

Family

ID=60641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10007.XA Active CN107493219B (zh) 2016-06-12 2016-06-12 报文发送方法及报文发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932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6159B (zh) * 2018-08-30 2022-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时延确定性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2704A (zh) * 2012-09-03 2013-01-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ssu的软重启升级过程中的链路保护方法和设备
CN103825817A (zh) * 2014-02-18 2014-05-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协议重启后不间断路由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01061B2 (en) * 2006-01-10 2010-09-21 Cisco Technology, Inc. Seamless spanning tree upgrade of a linecard
CN101686187A (zh) * 2008-09-27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业务中断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984055B (zh) * 2012-12-03 2015-11-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ssu的软重启升级方法和设备
CN103560947B (zh) * 2013-10-25 2016-11-23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中间系统邻居关系震荡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2704A (zh) * 2012-09-03 2013-01-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ssu的软重启升级过程中的链路保护方法和设备
CN103825817A (zh) * 2014-02-18 2014-05-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协议重启后不间断路由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3219A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83329B1 (en) Continuity check protocol optim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9495322B (zh) 网络故障定位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140372576A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fabric configuration i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576698B2 (en) 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timeout period control
EP169784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protocol network failures in a cluster system
US9537846B2 (en) Integrity check optim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in live connectivity frames
CN106817264B (zh) 一种链路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05112348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ink failures
US928807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configuration, and network node
CN110351141B (zh) FlexE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元
US20180270083A1 (en) Network nodes in a ring network
CN112491700A (zh) 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91031B (zh) 业务报文传输方法及节点设备
US890279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low-complexity spanning tree algorithm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7493219B (zh) 报文发送方法及报文发送装置
CN107204888B (zh) 一种切换超时时间的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US20210377125A1 (en) Network Topology Discovery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14071811A1 (zh) Trill网络构建方法、节点及系统
KR101324857B1 (ko) 디지털 보호 계전기의 통신을 위한 이더넷 통신 링크 방법 또는 이를 수행하는 디지털 보호 계전기
CN107786441B (zh) 一种通信方法、OpenFlow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US10887206B2 (en) Interconnect port link state monitoring utilizing unstable link state analysis
RU2678713C2 (ru) Способ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и реализации функции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администрирования и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а такж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сылки
WO2021098477A1 (zh) 信号劣化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40965A (zh) 一种增强rstp中故障快速收敛的方法
CN114143904A (zh) 一种基于5g融合网络分流器的cpe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