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3009B -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3009B
CN107483009B CN201710742494.4A CN201710742494A CN107483009B CN 107483009 B CN107483009 B CN 107483009B CN 201710742494 A CN201710742494 A CN 201710742494A CN 107483009 B CN107483009 B CN 107483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optimizer
optimizers
switching tube
byp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424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83009A (zh
Inventor
王新宇
徐君
俞雁飞
邹云飞
顾亦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424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3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3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3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83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3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0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 H02M3/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using capacitors charged and discharged alternately by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e.g. charge pump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02M1/0077Plural converter units whose outputs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根据实时接收的多路输入优化器中N个子优化器的输入输出检测信号,判断各个子优化器是否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低电压值;并在该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存在至多M个子优化器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电压值时,控制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也即,本方法在多路输入优化器串联为优化器组的光伏发电系统中,通过控制相应开关管导通来实现对于无输入的子优化器的有源旁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MOSFET的体二极管实现旁路所导致的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以及采用额外并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实现旁路所导致的系统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目前常用的buck-boost型单路输入优化器拓扑;图2所示为基于优化器的典型光伏发电系统结构框图,其中,各个优化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相应的光伏电池板PV,多个优化器的输出端串联构成一个优化器组的输出,多个优化器组的输出并联后连接至逆变器的直流母线。
当优化器组内某一优化器对应的光伏电池板发生遮挡或者故障等原因导致优化器无功率输入时,此优化器通常通过MOSFET(比如图1中开关管S2、S3和S4)的体二极管,或者,额外为MOSFET或输出端直流母线电容并联性能较好的二极管(比如肖特基二极管),实现旁路。
但是,MOSFET的体二极管性能较差,压降较高,产生的热量较大,因此对系统散热要求较高,如果散热系统无法处理对应热量,将导致MOSFET烧毁,容易影响系统运行可靠性;而肖特基二极管的使用又增加了系统成本,两种旁路方案均存在不可避免的缺点。尤其是对于采用多路输入优化器电路拓扑(图3所示为一种buck-boost型两路输入优化器电路拓扑)的光伏发电系统,上述两种旁路方案的缺点将会随着N的增大而更为突出,严重影响系统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采用多路输入优化器电路拓扑的光伏发电系统,采用MOSFET的体二极管实现旁路所导致的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以及采用额外并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实现旁路所导致的系统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N个子优化器的多路输入优化器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多个多路输入优化器串联为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组;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实时接收的所述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各个子优化器的输入输出检测信号,判断各个子优化器是否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低电压值;
若所述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存在至多M个子优化器满足所述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电压值,则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M为小于N的正整数;所述有源旁路开关管为位于子优化器的旁路回路内的开关管。
优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多路输入优化器中的其他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预设限幅值;
若所述其他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预设限幅值,则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
优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M个子优化器是否存在输出电流;
若所述M个子优化器存在输出电流,则返回所述判断各个子优化器是否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低电压值的步骤。
优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上的电流是否反向;
若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上的电流反向,则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
优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是否小于预设低电压值;
若所述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小于所述预设低电压值,则返回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的步骤。
优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流是否大于预设低电流值;
若所述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流大于所述预设低电流值,则执行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的步骤。
优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之后,还包括:
再次判断所述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流是否大于预设低电流值;
若所述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流不大于所述预设低电流值,则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
返回所述根据实时接收的所述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各个子优化器的输入输出检测信号,判断各个子优化器是否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低电压值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子优化器为buck-boost型电路拓扑,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及第一电感;其中:
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的连接点,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电感及所述第四开关管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及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负极相连;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及所述第一电感的连接点相连;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及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连接点相连;
所述有源旁路开关管包括: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或者,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
优选的,所述子优化器为buck型电路拓扑,包括: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及第二电感;其中:
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所述第三电容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的连接点,依次通过所述第五开关管及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一端及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负极相连;
所述第六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及所述第二电感的连接点相连;
所述有源旁路开关管为所述第六开关管。
优选的,所述子优化器为boost型电路拓扑,包括: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及第三电感;其中:
所述第五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所述第五电容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的连接点,依次通过所述第三电感及所述第八开关管与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开关管的一端及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负极相连;
所述第七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感及所述第八开关管的连接点相连;
所述有源旁路开关管包括:所述第七开关管和所述第八开关管。
本发明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根据实时接收的多路输入优化器中N个子优化器的输入输出检测信号,判断各个子优化器是否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低电压值;并在该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存在至多M个子优化器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电压值时,控制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也即,本方法在多路输入优化器串联为优化器组的光伏发电系统中,通过控制相应开关管导通来实现对于无输入的子优化器的有源旁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MOSFET的体二极管实现旁路所导致的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以及采用额外并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实现旁路所导致的系统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内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内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buck-boost型单路输入优化器的电路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提供的buck-boost型两路输入优化器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uck-boost型两路输入优化器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uck型两路输入优化器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oost型两路输入优化器的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采用多路输入优化器电路拓扑的光伏发电系统,采用MOSFET的体二极管实现旁路所导致的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以及采用额外并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实现旁路所导致的系统成本高的问题。
该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N个子优化器的多路输入优化器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多个多路输入优化器串联为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组;假设N取2,则图3所示的buck-boost型两路输入优化器电路拓扑、图4所示的buck型两路输入优化器电路拓扑,以及图5所示的boost型两路输入优化器电路拓扑,均可以通过该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来实现对于无输入子优化器的旁路。具体的,该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参见图6,包括:
S101、根据实时接收的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各个子优化器的输入输出检测信号,判断各个子优化器是否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低电压值;
该预设无输入条件可以是没有输入电流/输入电压,或者输入电流/输入电压低于相应的阈值,该预设低电压值的取值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上述判断条件的具体设置只要能够表征相应的光伏电池板存在遮挡或者故障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若该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存在至多M个子优化器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电压值,则执行步骤S102;
S102、控制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
在多路输入优化器内部,当至少1个子优化器有输入(相应光伏电池板能够供电)时,则该多路输入优化器就可以工作。以图3为例,假定第一个子优化器无输入,第二个子优化器有输入,那么此两路输入优化器的电源属于正常供电,也能够保证正常的辅电供电,可以正常工作。因此,M的取值为小于N的正整数,以保证该多路输入优化器能够正常工作。
其中,有源旁路开关管为位于子优化器的旁路回路内的开关管。
当子优化器为图3所示的buck-boost型电路拓扑时,具体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及第一电感L1;其中:
第一电容C1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第一电容C1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的连接点,依次通过第一开关管S1、第一电感L1及第四开关管S4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
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管S3的一端、第二开关管S2的一端及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负极相连;
第二开关管S2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S1及第一电感L1的连接点相连;
第三开关管S3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L1及第四开关管S4的连接点相连;
相应的,该有源旁路开关管包括:第二开关管S2和第四开关管S4,或者,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
当子优化器为图4所示的buck型电路拓扑时,具体包括: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开关管S5、第六开关管S6及第二电感L2;其中:
第三电容C3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第三电容C3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的连接点,依次通过第五开关管S5及第二电感L2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相连;
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六开关管S6的一端及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负极相连;
第六开关管S6的另一端与第五开关管S5及第二电感L2的连接点相连;
相应的,该有源旁路开关管为第六开关管S6。
当子优化器为图5所示的boost型电路拓扑时,具体包括: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开关管S7、第八开关管S8及第三电感L3;其中:
第五电容C5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第五电容C5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的连接点,依次通过第三电感L3及第八开关管S8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相连;
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与第七开关管S7的一端及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负极相连;
第七开关管S7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感L3及第八开关管S8的连接点相连;
相应的,该有源旁路开关管包括:第七开关管S7和第八开关管S8。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在多路输入优化器串联为优化器组的光伏发电系统中,通过控制相应开关管(即上述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来实现对于无输入的子优化器的有源旁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MOSFET的体二极管实现旁路所导致的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以及采用额外并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实现旁路所导致的系统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体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参见图7,包括:
S201、根据实时接收的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各个子优化器的输入输出检测信号,判断各个子优化器是否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低电压值;
若该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存在至多M个子优化器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电压值,则该M个子优化器即为无输入子优化器,执行步骤S202;
S202、控制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
M为小于N的正整数,以保证该多路输入优化器能够正常工作。
其中,有源旁路开关管为位于子优化器的旁路回路内的开关管,有源旁路开关管可以视其具体应用的优化器电路拓扑而定,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S203、判断该多路输入优化器中的其他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预设限幅值;
若其他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大于预设限幅值,则执行步骤S204;若其他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不大于预设限幅值,则返回步骤S202。
S204、控制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
如果检测到其他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达到预设限幅值时,将上述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以防止能量回灌,对其他正常有输入的优化器电容进行充电,幅值超过限幅值。
S205、判断M个子优化器是否存在输出电流;
若M个子优化器存在输出电流,则返回判断步骤S201;若M个子优化器不存在输出电流,则结束。
步骤S205是为了避免因功率差异过大等因素导致部分优化器输出电压达到限幅值的情况。
以图2和图3为例进行说明,假设,一个优化器组包含10个如图3所示两路输入优化器,系统正常工作需要至少7个优化器。优化器输出电压的预设限幅值为90V,即每个子优化器的预设限幅值为45V。
假设此时系统正常工作,但是一个如图3所示的两路输入优化器中,第一个输入连接的光伏电池板发生故障,导致此优化器的第一子优化器无输入,此优化器检测到此情况并执行图7所示的利用开关管进行有源旁路的方案。
具体的,当检测到其第一子优化器无输入,其输出电压为-1V(小于预设低电压值Vth,Vth=1V)时,控制第一子优化器中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图3中的第二开关管S2和第四开关管S4)导通;然后检测第二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当检测到第二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达到45V时,将上述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在关断上述有源旁路开关管后检测到第一子优化器有输出电流,则开通有源旁路开关管;此时,可以表明为其他同一串内部分优化器损坏、不工作或阴影等导致本优化器中第二子优化器输出电压上升。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体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参见图8,包括:
S301、根据实时接收的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各个子优化器的输入输出检测信号,判断各个子优化器是否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低电压值;
若该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存在至多M个子优化器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电压值,则该M个子优化器即为无输入子优化器,执行步骤S302;
S302、控制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
M为小于N的正整数,以保证该多路输入优化器能够正常工作。
其中,有源旁路开关管为位于子优化器的旁路回路内的开关管,有源旁路开关管可以视其具体应用的优化器电路拓扑而定,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S303、判断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上的电流是否反向;
若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上的电流反向,则执行步骤S304;若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上的电流不反向,则返回步骤S302;
S304、控制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
步骤S303与S304与图7所示的S203和S204的目的相同,均是为了防止能量回灌,对其他正常有输入的优化器电容进行充电,幅值超过限幅值。
S305、判断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是否小于预设低电压值;
若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小于预设低电压值,则返回步骤S302;若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不小于预设低电压值,则结束。
其余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为另外一种可选择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进行选用,此处不做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体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参见图9,包括:
S401、根据实时接收的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各个子优化器的输入输出检测信号,判断各个子优化器是否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低电压值;
若该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存在至多M个子优化器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电压值,则执行步骤S402;
S402、判断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流是否大于预设低电流值;
若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流大于预设低电流值,则执行步骤S403;若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流不大于预设低电流值,则返回步骤S402;
S403、控制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
M为小于N的正整数,以保证该多路输入优化器能够正常工作。
其中,有源旁路开关管为位于子优化器的旁路回路内的开关管,有源旁路开关管可以视其具体应用的优化器电路拓扑而定,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S404、再次判断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流是否大于预设低电流值;
若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流不大于预设低电流值,则执行步骤S405;若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流大于预设低电流值,则返回步骤S403;
S405、控制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
返回步骤S401。
其余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为另外一种可选择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进行选用,此处不做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N个子优化器的多路输入优化器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每个多路输入优化器内,N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端依次串联,串联的两端作为相应多路输入优化器的输出端;多个多路输入优化器串联为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组;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实时接收的所述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各个子优化器的输入输出检测信号,判断各个子优化器是否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低电压值;
若所述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存在至多M个子优化器满足所述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电压值,则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M为小于N的正整数;所述子优化器为buck-boost型电路拓扑、buck型电路拓扑及boost型电路拓扑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有源旁路开关管为位于子优化器的旁路回路内的开关管,以避免采用MOSFET的体二极管实现旁路所导致的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以及采用额外并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实现旁路所导致的系统成本高的问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多路输入优化器中的其他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预设限幅值;
若所述其他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预设限幅值,则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M个子优化器是否存在输出电流;
若所述M个子优化器存在输出电流,则返回所述判断各个子优化器是否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低电压值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上的电流是否反向;
若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上的电流反向,则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是否小于预设低电压值;
若所述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压小于所述预设低电压值,则返回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流是否大于预设低电流值;
若所述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流大于所述预设低电流值,则执行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导通之后,还包括:
再次判断所述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流是否大于预设低电流值;
若所述M个子优化器的输出电流不大于所述预设低电流值,则控制所述M个子优化器内的有源旁路开关管关断;
返回所述根据实时接收的所述多路输入优化器中各个子优化器的输入输出检测信号,判断各个子优化器是否满足预设无输入条件且输出电压小于预设低电压值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优化器为buck-boost型电路拓扑,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及第一电感;其中:
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的连接点,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电感及所述第四开关管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及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负极相连;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及所述第一电感的连接点相连;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及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连接点相连;
所述有源旁路开关管包括: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或者,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优化器为buck型电路拓扑,包括: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及第二电感;其中:
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所述第三电容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的连接点,依次通过所述第五开关管及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一端及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负极相连;
所述第六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及所述第二电感的连接点相连;
所述有源旁路开关管为所述第六开关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优化器为boost型电路拓扑,包括: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及第三电感;其中:
所述第五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所述第五电容与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正极的连接点,依次通过所述第三电感及所述第八开关管与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开关管的一端及相应的光伏电池板的负极相连;
所述第七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感及所述第八开关管的连接点相连;
所述有源旁路开关管包括:所述第七开关管和所述第八开关管。
CN201710742494.4A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483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2494.4A CN107483009B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2494.4A CN107483009B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3009A CN107483009A (zh) 2017-12-15
CN107483009B true CN107483009B (zh) 2020-05-22

Family

ID=60602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42494.4A Active CN107483009B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30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3777B (zh) * 2018-10-12 2022-05-24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优化器以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13224959B (zh) * 2021-04-21 2023-05-26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逆变器控制方法及ups
CN113595393B (zh) * 2021-08-24 2023-03-3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Dc/dc模块、发电系统和dc/dc模块保护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6132B (zh) * 2015-01-26 2017-05-31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低损耗的光伏电池板输出功率优化器的硬件电路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3009A (zh) 2017-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18114B2 (en) Boost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method, inverter, apparatus, and system
EP3719983B1 (en) Boost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US10128756B2 (en) DC-DC converter with high transformer ratio
AU2014245740B2 (en) Inverter device
US20170310239A1 (en) Cascaded h-bridge inverter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fault thereof
CN107483009B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器旁路控制方法
CN101820710B (zh) 一种开路保护电路
US9966866B2 (en)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DC-DC converter, and power conditioner
CN104506132A (zh) 一种高效率低损耗的光伏电池板输出功率优化器的硬件电路
US20090219006A1 (en) Electric power converter
US20210313929A1 (en) Compens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 power module, and photovoltaic system
CN111525815B (zh) 双向dcdc变换电路、储能变流器和充放电控制方法
US20230089905A1 (en) Bridgeless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 circuit
US11929634B2 (en) DC micro-grid system, charging loop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1637431B2 (en) Inverter
CN112383219B (zh) 一种三电平升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9896911U (zh) 燃料电池的直流-直流变换器
US9716445B2 (en) Inverter grid-connec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ree-phase alternating current grid-connected transition
CN104057181A (zh) 用于逆变焊机的缺相保护电路
CN112701913A (zh) 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与应用装置
CN102957313B (zh) 非隔离dc/dc地线均流电路
CN203787954U (zh) 直流电力系统中的断路开关组件和直流电力系统
US20170012546A1 (en) Dc-dc converter, and solar power controller and mobile body using same
CN107681893A (zh) 电压转换装置
JP6037585B1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