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6501A -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76501A
CN107476501A CN201710867673.0A CN201710867673A CN107476501A CN 107476501 A CN107476501 A CN 107476501A CN 201710867673 A CN201710867673 A CN 201710867673A CN 107476501 A CN107476501 A CN 107476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umenon
cushion block
concrete
concrete cushion
multifunctional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76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76501B (zh
Inventor
刘备
彭思瑶
郭鲲鹏
周玉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Key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Yuhui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Yuhui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Yuhui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676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765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76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6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76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65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20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of material other than metal or with only additional metal parts, e.g. concrete or plastics spacers with metal binding wi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及其使用方法,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的顶面,且当所述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倾倒在平面上时,至少存在一种状态是呈现出所述第一本体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二本体的最高点不在同一高度。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在现浇结构中,也可在预制构件制作过程中应用,亦可作为预制混凝土生产过程模具的支撑垫块,通用性得到提高,不仅可以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还可以控住混凝土的浇筑标高,不同使用状态实现了不同厚度和标高的控制,垫块的作用得到了延伸,解决了普通垫块作为混凝土保护层控制作用单一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其多用用途。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设置马道、马镫、垫块等,常用的垫块有砼垫块、钢制垫块、塑料垫块。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混凝土保护层进行控制,其浇筑标高也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而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混凝土垫块大部分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不能通用或者适用于预制混凝土制作中,因此,开发出一种即适用于传统现浇结构,又适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并可控制浇筑标高的混凝土垫块将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应用在现浇结构和预制构件中,能够很好的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浇筑标高的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的顶面,且当所述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倾倒在平面上时,至少存在一种状态是呈现出所述第一本体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二本体的最高点不在同一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的顶面未与所述第一本体接触的部分设有第一条形凹槽和第二条形凹槽,且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和所述第二条形凹槽相互交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面设有第一凹面,且周缘形成有三个以上支点或两条支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面由开设在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面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弧形凹槽形成,并相应形成四角支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的内侧面设有第三条形凹槽和第四条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凹面,且周缘形成有三个以上支点或两条支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均呈长方体形,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个相邻的侧面分别齐平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个相邻的侧面,所述第一本体的另外两个侧面分别向外超出所述第二本体的另外两个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的内部或顶面植有信息载体。
所述多功能混凝土垫块的使用方法,包括两种使用状态,具体如下:
第一种使用状态,第一本体在下,第二本体在上,放置在使用平面上,第一本体的底面与使用平面接触,第一本体用于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第二本体用于控制混凝土浇筑标高;
第二种使用状态,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倾倒,放置在使用平面上,第二本体的外侧面与使用平面接触,第二本体用于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第一本体用于控制混凝土浇筑标高。
进一步地,还包括作为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模具的支撑垫块的使用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通过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内部或顶面植入信息载体进行全过程追踪的使用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由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结合构成,具有两种使用状态,不仅可以应用在现浇结构中,也可应用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过程中,亦可作为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模具的支撑垫块,通用性得到提高,不仅可以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还可以控住混凝土的浇筑标高,不同使用状态实现了不同厚度和标高的控制,垫块的作用得到了延伸,解决了普通垫块作为混凝土保护层控制作用单一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其多用用途。
2.本发明的特殊形状,使其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更好的结合,能在多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下使用,而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第一本体、11第一条形凹槽、12第二条形凹槽、13第一凹面、14四角支点、2第二本体、21第三条形凹槽、22第四条形凹槽、23第二凹面、24支棱、25信息载体、3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为方便理解,以下方向性的描述是以第一种使用状态为基准的。
本发明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包括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所述第二本体2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1的顶面,且当所述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倾倒在平面上时,至少存在一种状态是呈现出所述第一本体1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二本体2的最高点不在同一高度。
本发明具有两种使用状态,第一种使用状态下,第一本体在下,第二本体在上,第一本体作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第二本体作为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第二种使用状态下,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倾倒,由于至少存在一种状态是呈现出所述第一本体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二本体的最高点不在同一高度,因此,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功能可以互换,第一本体作为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第二本体作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本发明不仅可应用在现浇结构中,亦可在预制构件制作过程中应用,能够很好的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浇筑标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1的顶面未与所述第一本体1接触的部分设有第一条形凹槽11和第二条形凹槽12,且所述第一条形凹槽11和所述第二条形凹槽12相互交叉。参见图4,第一条形凹槽和所述第二条形凹槽用于放置和支撑两个方向的钢筋3(一般第一条形凹槽和第二条形凹槽相互垂直设置),起到控制保护层厚度的作用,可以实现钢筋任意放置在第一条形凹槽和所述第二条形凹槽中的一个作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基准面,也就是垫块的安置方向不受钢筋方向的限制,方便垫块的使用。
第一条形凹槽11和所述第二条形凹槽12不限于是图1例示的弧形断面,还可以是矩形断面、倒梯形断面、倒三角行断面等,凹面形式是为了方便本体的制作和钢筋的放置。一般,第一条形凹槽11深度在5-10mm,截面宽度10-20mm;第二条形凹槽12深度与第一条形凹槽11相差一个5mm的级别。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1的底面设有第一凹面13,且周缘形成有三个以上支点或两条支棱。第一凹面最大深度为5-10mm。混凝土浇筑时,浆液可以沿第一凹面填充,使得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成型外观质感一致。第一凹面用于在不同使用状态起到填充浇筑混凝土浆液,使其表面观感一致。支点或支棱起到支撑以及保证浆液通过的作用。
图1例示的一种结构中,所述第一凹面13由在所述第一本体1的底面开设两条相互垂直的弧形凹槽形成,并相应形成四角支点14。这样设计不仅稳定,而且浆液填充快速而均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本体2的内侧面(这里所述的内侧面是指,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下除与使用平面接触的一侧面以外的其它侧面)设有第三条形凹槽21和第四条形凹槽22。第三条形凹槽和第四条形凹槽根据不同的使用方法可以作为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浇筑标高之用,其参数同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三条形凹槽21和第四条形凹槽22一般水平设置,可以在同一高度,也可不在同一个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本体2的外侧面(这里所述的外侧面是指,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下与使用平面接触的一侧面)设有第二凹面23,且周缘形成有三个以上支点或两条支棱。第二凹面所起的作用与第一凹面相同。
图1例示的一种结构中,所述第二凹面23由在所述第二本体2的外侧面开设弧形凹槽形成,并相应形成两条相互平行的支棱24。这样设计同样不仅稳定,而且浆液填充快速而均匀。
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可以为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等任意形状。仅需如图1所示,能够设置第一条形凹槽、所述第二条形凹槽、第三条形凹槽和所述第四条形凹槽的形式,满足钢筋的放置和支撑;能够设置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满足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浆液能填充接触面即可。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均呈长方体形,所述第二本体2的两个相邻的侧面分别齐平于所述第一本体1的两个相邻的侧面,所述第一本体1的另外两个侧面分别向外超出所述第二本体2的另外两个侧面。这样设计,第二本体2具有两个相邻的内侧面和两个相邻的外侧面。两个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三条形凹槽和第四条形凹槽,两个外侧面上均设有第二凹面。在图3例示的状态下,再向后翻转90°,同样可以使用,而且只要第一本体1的长宽尺寸不同,则可以用于混凝土保护层不同厚度的控制。实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一本体的长L1和宽b1的大小一般为50mm,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成不同的尺寸;高度h1根据现行规范要求,一般为15-50mm,作为优选尺寸常为15mm、20mm、25mm、50mm;第二本体的长L2一般为20-30mm,b2在L2对应的尺寸上减少5mm,以第四条形凹槽为分界,下部高h2和上部高h3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一次性预制成型,方便制作,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砼制、钢制、塑料,优选混凝土材质,具有强度高,形状规则,使用方便等优点,能够克服水泥沙浆垫块及塑料垫块的强度低、防水性差等缺点;混凝土垫块具有强度高,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克服了砂浆垫块、塑料垫块,钢制垫块存在的弊端,保证其具有很高的相容性。
现有技术中,没有通过结合预制混凝土技术的特点,将信息技术植入垫块中,实现砼垫块的多功能性的应用。而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本体2的内部或顶面植有信息载体25。图1例示的是信息载体植在第二本体的顶面的情况,信息载体25包含但不限于RFID芯片、二维码、标识编码,垫块携带信息,在预制技术中,对使用本发明垫块的混凝土结构从制作、维护等整个生命周期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起到全过程追踪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垫块的多功能性。芯片在混凝土垫块制作过程中植入,二维码在混凝土垫块成型后黏贴,标志编码可以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采用模具成型,也可以在成型后雕刻或喷涂。这一方式使得垫块可以携带需要信息,尤其在预制构件制作过程中可以做到全过程追踪。如在第一中使用状态下时,第二本体的上表面位于预制构件的表面,使得垫块自身作为标识,同时垫块携带信息,方便信息的集中植入和管理,减少了预制构件成型时或成型后对预制构件信息标记工作。
具体实施中,第二本体的形状为长方体,第二本体的形状也可以为正方体、圆柱体等任意形状,仅需如图1的第三条形凹槽和第四条形凹槽在相邻面上设置,在第一种使用状态下时,作为标高控制线,在第二种使用状态和第二种使用状态旋转90°后的使用状态时,作为如第一种使用状态中第一条形凹槽和第二条形凹槽放置和支撑钢筋,起到保护层厚度控制;另一个相邻面设置的第二凹面,在第二种使用状态下时,第二凹面能够与浇筑的混凝土更好的结合。
本发明可用于但不限于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混凝土浇筑标高、作为预制混凝土生产过程模具的支撑垫块。
本发明多功能混凝土垫块的使用方法,包括多种使用状态,具体如下:
第一种使用状态,如图3所示,第一本体1在下,第二本体2在上,放置在使用平面上,第一本体1的底面与使用平面接触,第一本体用于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第二本体用于控制混凝土浇筑标高;可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梁、板等水平构件使用,亦可用于预制墙板、预制叠合板等卧式预制构件中;第一凹面贴近底面,当混凝土浇筑高度淹没过第一本体时,混凝土浆液由于外压力作用,填满第一凹面,使得预制或现浇混凝土构件表面观感一致,提高混凝土成型的质量;
处于第一种使用状态下时,第一本体的高度h1,在现浇或预制板中,可取15mm;在现浇或预制梁,可取20mm;在其他构件中,也可根据要求选择上述优先尺寸中的参数;第二本体的高度h2和h3的选择,在现浇构件中,h2与h3的和,可取构件的厚度或者高度;在预制构件中,非叠合构件取用同现浇构件,叠合构件h2可取预制高度,h3可取现浇层高度;
在预制叠合构件中使用,第一本体作为混凝土保护层控制,第二本体中第三条形凹槽和第四条形凹槽作为预制混凝厚度控制,即为预制时,混凝土浇筑标高的控制,第二本体的顶面作为现浇层混凝土浇筑标高的控制;在预制构件中使用,第一本体同预制叠合构件,第二本体的顶面作为预制混凝土浇筑标高的控制,第二本体可植入信息载体,进行预制构件的信息管理。
以第一种使用状态为例,使用步骤为:在预制或现浇混凝土浇筑前,按600mm*600mm的间距布置,如图4的安放状态;然后放置钢筋3,调整垫块使钢筋位于其第一条形凹槽和第二条形凹槽,绑扎钢筋及与其整体固定;浇筑混凝土至第三条形凹槽、第四条形凹槽的表面亦或是第二本体的表面。
第二种使用状态,如图4所示,第二种使用状态下,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倾倒,放置在使用平面上,第二本体2的外侧面与使用平面接触,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功能互换,第二本体用于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第一本体用于控制混凝土浇筑标高;其中,保护层厚度和浇筑标高控制方法同第一种使用状态。
第二本体上的第三条形凹槽和第四条形凹槽将用来放置和支撑钢筋,不在作为标高控制。垫块尺寸b2在L2对应的尺寸上减少5mm,将第二种使用状态置于另一面,形成新的使用状态,实现不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第三种使用状态,在预制构件制作过程中,作为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模具的支撑垫块的使用状态。
第四种使用状态,通过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内部或顶面植入信息载体进行全过程追踪的使用状态。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所述第二本体(2)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1)的顶面,且当所述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倾倒在平面上时,至少存在一种状态是呈现出所述第一本体(1)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二本体(2)的最高点不在同一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的顶面未与所述第一本体(1)接触的部分设有第一条形凹槽(11)和第二条形凹槽(12),且所述第一条形凹槽(11)和所述第二条形凹槽(12)相互交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的底面设有第一凹面(13),且周缘形成有三个以上支点或两条支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面(13)由在所述第一本体(1)的底面开设两条相互垂直的弧形凹槽形成,并相应形成四角支点(14)。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2)的内侧面设有第三条形凹槽(21)和第四条形凹槽(22)。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2)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凹面(23),且周缘形成有三个以上支点或两条支棱。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均呈长方体形,所述第二本体(2)的两个相邻的侧面分别齐平于所述第一本体(1)的两个相邻的侧面,所述第一本体(1)的另外两个侧面分别向外超出所述第二本体(2)的另外两个侧面。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垫块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种使用状态,具体如下:
第一种使用状态,第一本体(1)在下,第二本体(2)在上,放置在使用平面上,第一本体(1)的底面与使用平面接触,第一本体(1)用于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第二本体(2)用于控制混凝土浇筑标高;
第二种使用状态,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倾倒,放置在使用平面上,第二本体(2)的外侧面与使用平面接触,第二本体(2)用于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第一本体(1)用于控制混凝土浇筑标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垫块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为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模具的支撑垫块的使用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垫块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在所述第二本体(2)的内部或顶面植入信息载体(25)进行全过程追踪的使用状态。
CN201710867673.0A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7476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7673.0A CN107476501B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7673.0A CN107476501B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6501A true CN107476501A (zh) 2017-12-15
CN107476501B CN107476501B (zh) 2019-07-19

Family

ID=60586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7673.0A Active CN107476501B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7650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6811545A (zh) * 1967-08-14 1969-02-18
CN201184017Y (zh) * 2008-01-23 2009-01-21 莱西市建筑总公司 负弯矩筋定位座
CN201241428Y (zh) * 2008-06-10 2009-05-20 贺绍勤 一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用砼制品槽形马凳
CN201924516U (zh) * 2010-12-15 2011-08-10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马凳
CN202248545U (zh) * 2011-10-08 2012-05-30 青岛理工大学 砂浆组装式通长负筋保护层厚度定位器
CN204626794U (zh) * 2015-04-20 2015-09-09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楼层板马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6811545A (zh) * 1967-08-14 1969-02-18
CN201184017Y (zh) * 2008-01-23 2009-01-21 莱西市建筑总公司 负弯矩筋定位座
CN201241428Y (zh) * 2008-06-10 2009-05-20 贺绍勤 一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用砼制品槽形马凳
CN201924516U (zh) * 2010-12-15 2011-08-10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马凳
CN202248545U (zh) * 2011-10-08 2012-05-30 青岛理工大学 砂浆组装式通长负筋保护层厚度定位器
CN204626794U (zh) * 2015-04-20 2015-09-09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楼层板马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6501B (zh) 2019-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6803B (zh) 一种具有凹凸纹路的3d打印配筋砌体剪力墙结构
CN103276916B (zh) 一种固封轻质混凝土板墙墙洞的构造方法及填充板件
CN103291001B (zh) 控制楼板钢筋网表面保护层厚度的方法及所用模具
CN204676609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加强型防水结构
CN205857242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梁无砖胎膜构造结构
CN108661225A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
CN111764522A (zh) 一种防渗漏建筑楼板后浇带结构及浇筑方法
CN209670362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装置
CN109811787A (zh) 一种采用拼装式预制基础构件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538969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胎模
CN107476501A (zh)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CN201074373Y (zh) 具有加高型垫块的pcm空心楼盖结构
CN106088583A (zh) 建筑顶面混凝土双模结构
CN103878868A (zh) 一种新型立浇施工工艺在预制四角空心混凝土块中的应用
CN101046080B (zh) 渗水型纯平地坪铺砖施工方法及预制构件
CN207567600U (zh) 一种预制墩、板快速连接结构
CN207775725U (zh) 一种桥梁专用一次性填充轻质复合芯模
CN104631675B (zh) 一种双面预制叠合板
CN210395459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底板与侧壁背水面连接处防水节点结构
CN209260730U (zh) 一种斜面素混凝土结构
CN207499212U (zh) 新砌墙加固结构
CN208323721U (zh) 一种十字拖具模具和十字拖具
CN105856415B (zh) 预制箱梁梁底楔块干砂调节施工方法
CN206903200U (zh) 结构一体化保温装饰外模板
CN207419438U (zh) 水垫塘排水暗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1

Address after: Ronghe Avenue, Xiaoc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aog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2900

Patentee after: Hubei Key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loud Valley Road and green Luan Road intersection 200 meters south

Patentee before: ANHUI YUHUI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