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65907A -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65907A
CN107465907A CN201710700682.0A CN201710700682A CN107465907A CN 107465907 A CN107465907 A CN 107465907A CN 201710700682 A CN201710700682 A CN 201710700682A CN 107465907 A CN107465907 A CN 107465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site
image
mobile terminal
acquisition parameters
vi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006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65907B (zh
Inventor
徐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006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65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65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5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65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5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61Image signal generators with monoscopic-to-stereoscopic image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若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采集第一图像;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获取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拍摄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合成,生成三维图像。由于在第一拍摄位置拍摄第一图像后,确定第二拍摄位置,从而可以通过一个移动终端实现三维图像的拍摄,因此降低了对三维图像拍摄的操作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3D(即三维)技术是近期得到大力发展的一项高新科技,逐步获得用户和市场的青睐和认可。其中裸眼3D显示技术是指无需借助外接设备辅助,用户可通过肉眼直接观赏三维影像呈现3D效果;目前移动终端应用的主流方案为柱状透镜技术。众所周知,现有的移动终端实现3D拍摄通常是通过两台移动终端进行拼接,并建立通信连接,然后通过软件获取两台移动终端拍摄照片,最后合成三维图像。由于需要通过两台移动终端配合实现三维图像的拍摄,因此操作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三维图像拍摄的操作难度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若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采集第一图像;
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
获取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拍摄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合成,生成三维图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采集第一图像;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拍摄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
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合成三维图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拍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拍摄方法的步骤。
这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采集第一图像;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获取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拍摄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合成,生成三维图像。由于在第一拍摄位置拍摄第一图像后,确定第二拍摄位置,从而可以通过一个移动终端实现三维图像的拍摄,因此降低了对三维图像拍摄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若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采集第一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主要应用在移动终端中,用于进行3D拍照处理。其中,移动终端上具有至少一个摄像头,该摄像头可以用于进行拍摄照片。
该步骤中,用户可以通过语音、遥控和按键等操作向移动终端输入第一拍摄指令。移动终端接收到该第一拍摄指令时,将会对摄像头捕捉的画面进行采集形成第一图像。
步骤102,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
该步骤中,在拍摄第一图像的同时,可以记录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具体的,第一拍摄位置为用户选择的一个拍摄点,可以包括经纬度信息以及高度信息等。该第一拍摄位置可以通过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和蜂窝网络对移动终进行定位当前的位置,从而得到第一拍摄位置。上述对焦位置可以自动设置,也可由用户手动设置。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首先选定一个拍摄点,然后选择好相应的视角后,设置拍摄参数;最后输入第一拍摄指令进行拍摄图像,在拍摄图像时,记录当前的拍摄位置以及对焦位置。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
在合成三维图像时,通常需要采用两张不同视角图片。该步骤中,当在第一拍摄位置拍摄形成第一图像后,将会计算第二拍摄位置。具体的,第一拍摄位置可以为左眼图像,也可以为右眼图像;同样的第二拍摄位置可以为左眼图像,也可以为右眼图像。
本实施例中,可以首先确定第一图像为左眼图像或者右眼图像后,再计算第二拍摄位置;也可以分别以第一拍摄位置为左眼图像或右眼图像计算获得两个第二拍摄位置,然后用户可以选择一个第二拍摄位置,从而确定第一拍摄位置拍摄的照片为左眼图像,还是第二拍摄位置拍摄的照片为左眼图像。在计算第二拍摄位置时,若确定第一拍摄位置为左眼图像/右眼图像,则计算获得的一个第二拍摄位置;若未确定第一拍摄位置为左眼图像还是右眼图像,则计算获得的两个第二拍摄位置。
在计算获得第二拍摄位置后,将会输出第二位置的位置信息,以提醒用户将移动终端移动至第二拍摄位置进行拍摄。
步骤104,获取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拍摄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
该步骤中,当用户将移动终端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后,用户可以输入第二拍摄指令,以拍摄形成第二图像。具体的,第二拍摄指令的输入方式可以与第一拍摄指令的输入方式相同,例如可以通过语音、遥控或按键等方式实现第二拍摄指令的输入。
步骤105,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合成,生成三维图像。
该步骤中,可以将第一图像的数据和第二图像的数据输入到立体图像模型中,然后由立体图像模型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立体图,然后根据立体图的深度信息生成深度图,最后通过深度图和立体图像重构并生成多视点的3D图像。
这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采集第一图像;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获取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拍摄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合成,生成三维图像。由于在第一拍摄位置拍摄第一图像后,确定第二拍摄位置,从而可以通过一个移动终端实现三维图像的拍摄,因此降低了对三维图像拍摄的操作难度。
应理解,确定第二拍摄位置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一图像的景深信息计算第二拍摄位置。具体的,参照图2,上述步骤102包括:
步骤1021,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景深信息。
该步骤中,可以计算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确定第一图像的景深信息。该对焦位置可以由用户设定,也可以由移动终端自动选择。
步骤1022,根据所述景深信息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确定所述第二拍摄位置。
该步骤中,在确定景深信息后,可以根据景深信息和第一拍摄位置计算第二拍摄位置,若此时已经确定第一拍摄位置拍摄的图片作为左眼图像或者右眼图像,则此时计算获得一个第二拍摄位置,将计算获得的第二拍摄位置确定为下一次拍摄位置。若未确定第一拍摄位置拍摄的图片作为左眼图像还是右眼图像,则将计算获得两个第二拍摄位置,用户可以从中选择一个第二拍摄位置作为下一次拍摄的位置。然后可以通过语音播报和画面显示等方式输出第二拍摄位置,以引导用户将移动终端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第一拍摄位置的拍摄参数和第二拍摄位置的拍摄参数可以预先设置好,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为保证功合成三维图像的成功率以及拍摄的智能化程度,参照图3,在上述步骤103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6,记录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的第一拍摄参数;
在步骤10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7,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第二拍摄位置的第二拍摄参数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拍摄参数和第二拍摄参数所包含的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上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或第二拍摄参数包括对焦点、曝光时间、焦距、光圈和感光度iso中的至少一项。通常的,记录的第一拍摄参数的内容与需要设置的第二拍摄参数的内容相同,当然也可以是记录的第一拍摄参数的内容包含第二拍摄参数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第一拍摄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拍摄参数设置为所述第二拍摄参数。具体的,对第二拍摄参数的设置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将第一拍摄参数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直接设置为第二拍摄参数的内容,也可以将第一拍摄参数中的内容进行适应性调整,然后设置为第二拍摄参数的内容。例如,可以对焦点的位置进行微调。
由于记录了第一拍摄位置的第一拍摄参数,并根据第一拍摄参数设置第二拍摄参数,从而无需用户进行拍摄参数的多次设置,因此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同时由于两次拍摄的参数基本一致,因此可以保证两次拍摄照片的一致性,从而提高合成三维图像的成功率。
进一步的,参照图4,在上述步骤10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8,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移动到所述第二拍摄位置。
该步骤中,移动终端中可以设有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的移动,并判断移动终端是否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应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拍摄位置可以是一个较小的拍摄范围,当移动终端移动到该较小的拍摄范围内时,则确定移动终端已经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该第二拍摄位置还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空间坐标位置,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该空间坐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定范围时,确定移动终端已经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
步骤109,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移动到所述第二拍摄位置,则输出提示信息。
该步骤中,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移动终端已位于第二拍摄位置,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移动第二拍摄位置后,将会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是语音信息、振动信息和显示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将移动终端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之前,用户误触发拍摄操作,还可以在移动终端移动到第二拍摄位置之前禁止拍摄指令的输入。
进一步的,参照图5,在上述步骤105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0,记录合成的三维图像的视角信息;
该步骤中,可以根据第一拍摄位置和第二拍摄位置确定三维图像的视角信息,并进行储存。
步骤111,若接收到携带有目标视角信息的视角切换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视角信息,调整三维图像的显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个立体图像模型,多个立体图像模型可以对不同视角位置拍摄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合成不同视角的三维图像。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视角切换指令调用相应的立体图像模型生成三维图像,并进行显示,从而可以对三维图像进行旋转显示。与此同时,当用户同时输入的视角切换指令包含多个目标视角信息时,可以显示多个视角状态,从而达到对比显示的目的。
参照图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拍摄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如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
采集模块601,用于若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采集第一图像;
信息获取模块602,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
确定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
图像获取模块604,用于获取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拍摄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
合成模块605,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合成三维图像。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603包括:
景深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景深信息;
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景深信息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确定所述第二拍摄位置。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参数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的第一拍摄参数;
参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第二拍摄位置的第二拍摄参数进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或第二拍摄参数包括对焦点、曝光时间、焦距、光圈和感光度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参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拍摄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拍摄参数设置为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移动到所述第二拍摄位置;
提示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移动到所述第二拍摄位置,则输出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移动终端已位于第二拍摄位置。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视角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合成的三维图像的视角信息;
调整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携带有目标视角信息的视角切换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视角信息,调整三维图像的显示状态。
这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采集第一图像;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获取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拍摄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合成,生成三维图像。由于在第一拍摄位置拍摄第一图像后,确定第二拍摄位置,从而可以通过一个移动终端实现三维图像的拍摄,因此降低了对三维图像拍摄的操作难度。
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拍摄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如图7所示,移动终端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704、用户接口703和摄像头706。移动终端7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5。
其中,用户接口7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 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7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7021和应用程序7022。
其中,操作系统7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7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7022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7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702并可在处理器7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若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采集第一图像;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获取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拍摄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合成,生成三维图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景深信息;根据所述景深信息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确定所述第二拍摄位置。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记录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的第一拍摄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第二拍摄位置的第二拍摄参数进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所述第二拍摄参数均包括对焦点、曝光时间、焦距、光圈和感光度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一拍摄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拍摄参数设置为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移动到所述第二拍摄位置;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移动到所述第二拍摄位置,则输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移动终端已位于第二拍摄位置。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记录合成的三维图像的视角信息;若接收到携带有目标视角信息的视角切换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视角信息,调整三维图像的显示状态。
这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采集第一图像;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获取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拍摄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合成,生成三维图像。由于在第一拍摄位置拍摄第一图像后,确定第二拍摄位置,从而可以通过一个移动终端实现三维图像的拍摄,因此降低了对三维图像拍摄的操作难度。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拍摄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如图8所示,移动终端800包括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路810、存储器820、输入单元830、显示单元840、处理器850、音频电路860、通信模块870、电源880和摄像头890。
其中,输入单元83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8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830可以包括触控面板831。触控面板8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831上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8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该处理器850,并能接收处理器85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831。除了触控面板831,输入单元8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832,其他输入设备8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8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800的各种菜单界面。显示单元840可包括显示面板8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41。
应注意,触控面板831可以覆盖显示面板841,形成触摸显示屏,当该触摸显示屏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85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85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其中处理器850是移动终端8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第一存储器8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第二存储器822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8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800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85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8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820并可在处理器85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50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若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采集第一图像;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获取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拍摄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合成,生成三维图像。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50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景深信息;根据所述景深信息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确定所述第二拍摄位置。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50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记录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的第一拍摄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第二拍摄位置的第二拍摄参数进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所述第二拍摄参数均包括对焦点、曝光时间、焦距、光圈和感光度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50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一拍摄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拍摄参数设置为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50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移动到所述第二拍摄位置;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移动到所述第二拍摄位置,则输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移动终端已位于第二拍摄位置。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50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记录合成的三维图像的视角信息;若接收到携带有目标视角信息的视角切换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视角信息,调整三维图像的显示状态。
这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采集第一图像;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获取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拍摄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合成,生成三维图像。由于在第一拍摄位置拍摄第一图像后,确定第二拍摄位置,从而可以通过一个移动终端实现三维图像的拍摄,因此降低了对三维图像拍摄的操作难度。
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20,处理器850读取存储器82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具体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50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拍摄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采集第一图像;
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
获取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拍摄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合成,生成三维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景深信息;
根据所述景深信息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确定所述第二拍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的第一拍摄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第二拍摄位置的第二拍摄参数进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所述第二拍摄参数均包括对焦点、曝光时间、焦距、光圈和感光度中的至少一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第二拍摄位置的第二拍摄参数进行设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拍摄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拍摄参数设置为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移动到所述第二拍摄位置;
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移动到所述第二拍摄位置,则输出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移动终端已位于第二拍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合成,生成三维图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合成的三维图像的视角信息;
若接收到携带有目标视角信息的视角切换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视角信息,调整三维图像的显示状态。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第一拍摄指令,采集第一图像;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位置和对焦位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第二拍摄位置;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拍摄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
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合成三维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景深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拍摄位置和所述对焦位置,确定景深信息;
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景深信息和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确定所述第二拍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参数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拍摄位置的第一拍摄参数;
参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对第二拍摄位置的第二拍摄参数进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拍摄参数和/或第二拍摄参数包括对焦点、曝光时间、焦距、光圈和感光度中的至少一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拍摄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拍摄参数设置为所述第二拍摄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移动到所述第二拍摄位置;
提示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移动到所述第二拍摄位置,则输出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移动终端已位于第二拍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视角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合成的三维图像的视角信息;
调整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携带有目标视角信息的视角切换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视角信息,调整三维图像的显示状态。
1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方法的步骤。
CN201710700682.0A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7465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0682.0A CN107465907B (zh)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0682.0A CN107465907B (zh)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5907A true CN107465907A (zh) 2017-12-12
CN107465907B CN107465907B (zh) 2019-08-20

Family

ID=60549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00682.0A Active CN107465907B (zh)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6590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1936A (zh) * 2018-06-07 2019-12-17 钰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产生深度图像的图像装置和相关的电子装置
CN110677561A (zh) * 2018-07-02 2020-01-1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合成方法与系统
CN111918049A (zh) * 2020-08-14 2020-11-10 广东申义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三维成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5836A (zh) * 2012-04-20 2012-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片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150002167A (ko) * 2013-06-28 2015-01-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스테레오 카메라 아웃-포커싱 장치 및 방법
CN104853080A (zh) * 2014-02-13 2015-08-1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
JP2015207998A (ja) * 2014-04-22 2015-11-19 蘇州比特速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6791782A (zh) * 2016-12-19 2017-05-31 北京星辰美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基于单摄像头的立体图像的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026973A (zh) * 2016-02-02 2017-08-08 株式会社摩如富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与摄影辅助器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5836A (zh) * 2012-04-20 2012-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片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150002167A (ko) * 2013-06-28 2015-01-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스테레오 카메라 아웃-포커싱 장치 및 방법
CN104853080A (zh) * 2014-02-13 2015-08-1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
JP2015207998A (ja) * 2014-04-22 2015-11-19 蘇州比特速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7026973A (zh) * 2016-02-02 2017-08-08 株式会社摩如富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与摄影辅助器材
CN106791782A (zh) * 2016-12-19 2017-05-31 北京星辰美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基于单摄像头的立体图像的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1936A (zh) * 2018-06-07 2019-12-17 钰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产生深度图像的图像装置和相关的电子装置
CN110677561A (zh) * 2018-07-02 2020-01-1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合成方法与系统
CN110677561B (zh) * 2018-07-02 2021-06-1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合成方法与系统
CN111918049A (zh) * 2020-08-14 2020-11-10 广东申义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三维成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8049B (zh) * 2020-08-14 2022-09-06 广东申义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三维成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5907B (zh) 201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7952B (zh) 一种去除指定对象的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402379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71183B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方法
CN103543873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31178B (zh) 一种自拍方法和移动终端
KR101858604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8245888A (zh) 虚拟对象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7507239A (zh) 一种图像分割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172361A (zh) 一种全景拍摄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584375B (zh) 一种物体信息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13764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317993A (zh)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65907A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707823A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495032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092359A (zh) 虚拟现实视角重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791438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KR20110123098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6612371A (zh) 移动终端
CN107590469A (zh) 一种人脸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03224B (zh)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068055A (zh) 一种构图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7346332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6973237A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78194A (zh) 验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