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65276A - 一种充电线圈定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线圈定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65276A
CN107465276A CN201710663146.8A CN201710663146A CN107465276A CN 107465276 A CN107465276 A CN 107465276A CN 201710663146 A CN201710663146 A CN 201710663146A CN 107465276 A CN107465276 A CN 107465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 coil
coil
square
distance
loc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631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文文
张新国
庄国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OT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OT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OT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OT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631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652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65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52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02J7/025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线圈定位设备,包括用于发出一组极性相反、固定相位差的方波信号的信号产生装置;用于将方波信号进行放大的信号放大装置;发出电磁波的天线组件;用于检测信号放大装置的发送电流或功率的状态检测装置;根据出功率值换算得到充电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距离的控制装置;向使用者展示距离值的反馈装置和/或者通讯装置。本发明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通过发射不同于基准频率值f0的方波信号,使得根据信号放大装置的功率值换算得到距离从而进行定位得以实现。而且,在定位过程中仅需测量充电端的功率,不需要与体内植入设备进行通讯,因此响应速度更快。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线圈定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线圈定位设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植入式医疗器械种类多样、应用范围广泛,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植入式医疗产品多采用高能量密度的锂原电池进行供电,寿命大多较短。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植入式医疗产品的功能变的更加复杂,耗电量也随着增加,常规的锂原电池的寿命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应用需求,因此,开发寿命更长的可充电的植入式医疗器械产品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由于植入式医疗产品需要长期植入患者体内,需要使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金属钛壳密封,并且和体外的充电装置间有皮肤等组织隔离,因此需要通过无线方式对体内植入式医疗设备进行能量传输。
目前主流的近距离无线充电技术一般采用电磁感应原理,这种充电方法需要发送和接收线圈之间存在很好的磁耦合才能有效的提高充电效率。然而当医疗设备植入体内后,患者很难对植入体内的医疗设备准确定位,存在由于体内外装置对不准确或者长时间对位引起体内植入式医疗器械发热增加的问题。
针对对位问题,目前已有的比较常规的对位方案有:
在充电间隙,周期性的进行体内外设备的信息交互,通过分析体内外设备的能量传输效率来判断对位是否准确,这种方案可以找到最佳的充电位置,但是对位调节速度受体内、外装置无线通信周期限制,存在调节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定位时相应速度慢的问题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定位时响应速度快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线圈定位设备,包括控制装置、信号产生装置、信号放大装置、状态监测装置、天线组件以及反馈装置和/或通讯装置;
信号产生装置,用于发出一组极性相反、固定相位差的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的频率为f0或者(101%-130%)f0,其中L为充电端天线组件中充电线圈的电感,单位为H,C为充电端天线组件中匹配电容的电容值,单位为F,fo为谐振频率值,单位为Hz;
信号放大装置,用于将方波信号进行放大;
天线组件,包括充电线圈、匹配电容和铁芯,用于接收信号产生装置产生的或者放大后的方波信号,并发出电磁波,充电线圈与匹配电容形成LC震荡;
状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信号放大装置的发送电流或功率;
控制装置,接收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信号放大装置的功率值或者根据接收到发送电流值计算出功率值,并根据该功率值与距离—功率值曲线换算得到充电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
反馈装置,用于向使用者反应充电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值;
通讯装置,用于将充电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值发送到智能设备上,通过智能设备向使用者反应充电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值。
优选地,本发明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信号产生装置发出的方波信号的频率为(105%-110%)f0。
优选地,本发明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状态检测装置为电量检测芯片,用于检测信号放大装置的电流值。
优选地,本发明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所述反馈装置为显示屏,显示屏显示控制装置11换算得到的距离或者以图形方式表示出距离的大小。
优选地,本发明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所述铁芯包括中间的中间凸出部和位于边缘的边缘凸出部,中间凸出部与边缘凸出部之间为容纳充电线圈容纳槽。
优选地,本发明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所述铁芯为铁氧体铁芯。
优选地,本发明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所述中间凸出部与边缘凸出部在厚度方向上平齐。
优选地,本发明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所述方波信号由至少两对极性相反单一谐波组成,每对单一谐波之间具有固定相位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通过发射不同于基准频率值f0的方波信号,可以测得斜率不为0的距离—功率值曲线,从而使可以通过信号放大装置的功率值换算得到距离从而进行定位得以实现。而且,在定位过程中仅需测量充电端的功率,不需要与体内植入设备仅需通讯,因此相应速度快。
2.本发明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最优选择为频率上偏5%-10%((105%-110%)f0),在此范围内不仅可以在定位过程中节约用电,还能得到更加灵敏的定位结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植入式医疗设备无线充电系统的框图;
图2是充电线圈与匹配电容的一种设置方式;
图3是充电线圈与匹配电容另一种设置方式;
图4是信号放大装置的一种设置方式;
图5是信号放大装置的另一种设置方式;
图6a是电芯的第一种具体结构的实施方式;
图6b是图6a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a是电芯的第二种具体结构的实施方式;
图7b是图7a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a是电芯的第三种具体结构的实施方式;
图8b是图8a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方波信号的波形图。
附图标记为:
11-控制装置;12-信号产生装置;14-信号放大装置;15-天线组件;16- 状态监测装置;21-接收线圈;31-充电线圈;32-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线圈定位设备,包括,控制装置11、信号产生装置 12、信号放大装置14、状态监测装置16、天线组件15以及反馈装置和/或通讯装置,
信号产生装置12,用于发出一组极性相反、固定相位差的方波信号,由至少两对极性相反单一谐波组成,每对单一谐波之间具有固定相位差,如图9所示为两对共4个单一谐波,方波信号的频率为(70%-99%)f0或者(101%-130%) f0,其中L为充电线圈31的电感,单位为H,C为匹配电容的电容值,单位为F,fo为谐振频率值,单位为Hz;
信号放大装置14,用于将方波信号进行放大,如图4或5所示,为全桥驱动方式或者半桥驱动方式;
天线组件15,包括充电线圈31、匹配电容和铁芯,用于接收放大后的方波信号,并发出电磁波,充电线圈31与匹配电容形成LC震荡,充电线圈31与匹配电容可串联(图2)或者并联(图3)设置,铁芯优选为铁氧体铁芯,铁芯结构为具有中间的中间凸出部321和位于边缘的边缘凸出部322,中间凸出部321 与边缘凸出部322之间为容纳充电线圈31容纳槽,如图6a和6b(中间凸出部 321与边缘凸出部322平齐)、图7a和7b(中间凸出部321高于边缘凸出部322)、图8a和8b(无边缘凸出部322),分别为三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铁芯的正面投影可以为圆形或是多边形,中间凸出部321优选与充电线圈31平齐;
状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信号放大装置14的发送电流或功率,可采用电量采集芯片信号放大装置14的发送电流以得到功率值;
控制装置11,接收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或者根据接收到发送电流值计算出功率值,并根据该功率值与距离—功率值曲线换算得到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之间的距离;
反馈装置,用于向使用者反应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之间的距离值,反馈装置可以是显示屏,显示控制装置11换算得到的距离或者以图形方式表示出距离的大小,可以是发声器,发出“嘀嘀嘀”,距离越近时发声频率越快(越急促),距离越远时发声频率越小,还可以是指示灯,通过指示灯点亮的数量或者闪烁频率来表示距离大小,也可以是震动电机,通过震动强度来表示距离;
通讯装置,用于将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之间的距离值发送到智能设备上,通过智能设备向使用者反应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之间的距离值,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智能设备上的显示屏或者其它反馈方式反应出距离。
充电线圈定位设备与植入体内的接收线圈21和与接收线圈21连接的充电电池一同使用,接收线圈21能够接收到天线组件15的电磁波并产生电流为充电电池充电。
本实施例采用的原理是:通过发出方波信号,当能量接收线圈21距离天线组件15较远时,天线组件15和能量接收线圈21的耦合度很低,通过天线组件 15内部的磁芯对磁力线的引导,充电端处于低负载(频率上浮时)或者高负载 (频率下浮时)的稳定状态,低负载时耗电量小,高负载时耗电量大;当天线组件15逐渐靠近能量接收线圈21时,天线组件15和能量接收线圈21的耦合度逐渐增强,负载变大或者变小,驱动装置的耗电量会随着磁耦合程度的增强而增加或者减小,直到线圈组件和能量接收线圈21完全对准时,耦合程度最好,负载最大或者最小,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也最大或者最小,信号放大装置14 的功率与线圈之间的耦合程度成线性关系,这就形成了距离—功率值曲线,控制装置11可以直观的通过功率来判断天线组件15和能量接收线圈21之间的对位关系,天线组件15和能量接收线圈21耦合程度达到最好,此位置时的充电效率最高,即可确定最佳的充电位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内植入医疗设备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发出一组极性相反、固定相位差的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的频率为70%f0,其中L为充电线圈31的电感,单位为H,C为匹配电容的电容值,单位为F,fo为谐振频率值,单位为Hz;
S2:通过信号放大装置14将方波信号放大后,通过充电线圈31形成电磁波,并将充电线圈31靠近接收线圈21;
S3:测量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调节充电线圈31位置,直到功率值最大时即完成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的对准。
在S3步骤中,测量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还包括通过功率值计算得到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距离,并向使用者反馈该距离信息的过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内植入医疗设备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发出一组极性相反、固定相位差的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的频率为90%f0,其中L为充电线圈31的电感,单位为H,C为匹配电容的电容值,单位为F,fo为谐振频率值,单位为Hz;
S2:通过信号放大装置14将方波信号放大后,通过充电线圈31形成电磁波,并将充电线圈31靠近接收线圈21;
S3:测量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调节充电线圈31位置,直到功率值最大时即完成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的对准。
在S3步骤中,测量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还包括通过功率值计算得到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距离,并向使用者反馈该距离信息的过程。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内植入医疗设备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发出一组极性相反、固定相位差的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的频率为99%f0,其中L为充电线圈31的电感,单位为H,C为匹配电容的电容值,单位为F,fo为谐振频率值,单位为Hz;
S2:通过信号放大装置14将方波信号放大后,通过充电线圈31形成电磁波,并将充电线圈31靠近接收线圈21;
S3:测量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调节充电线圈31位置,直到功率值最大时即完成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的对准。
在S3步骤中,测量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还包括通过功率值计算得到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距离,并向使用者反馈该距离信息的过程。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内植入医疗设备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发出一组极性相反、固定相位差的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的频率为 101%f0,其中L为充电线圈31的电感,单位为H,C为匹配电容的电容值,单位为F,fo为谐振频率值,单位为Hz;
S2:通过信号放大装置14将方波信号放大后,通过充电线圈31形成电磁波,并将充电线圈31靠近接收线圈21;
S3:测量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调节充电线圈31位置,直到功率值最小时即完成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的对准。
在S3步骤中,测量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还包括通过功率值计算得到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距离,并向使用者反馈该距离信息的过程。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内植入医疗设备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发出一组极性相反、固定相位差的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的频率为 105%f0,其中L为充电线圈31的电感,单位为H,C为匹配电容的电容值,单位为F,fo为谐振频率值,单位为Hz;
S2:通过信号放大装置14将方波信号放大后,通过充电线圈31形成电磁波,并将充电线圈31靠近接收线圈21;
S3:测量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调节充电线圈31位置,直到功率值最小时即完成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的对准。
在S3步骤中,测量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还包括通过功率值计算得到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距离,并向使用者反馈该距离信息的过程。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内植入医疗设备无线充电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发出一组极性相反、固定相位差的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的频率为130%f0,其中L为充电线圈31的电感,单位为H,C为匹配电容的电容值,单位为F,fo为谐振频率值,单位为Hz;
S2:通过信号放大装置14将方波信号放大后,通过充电线圈31形成电磁波,并将充电线圈31靠近接收线圈21;
S3:测量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调节充电线圈31位置,直到功率值最小时即完成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的对准。
在S3步骤中,测量得到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后,还包括通过功率值计算得到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距离,并向使用者反馈该距离信息的过程。
实施例2-7中设置电量检测芯片检测信号放大装置14的电流值以获得充电端的功率值,使得对功率值得测量更为精确。
效果实施例
本实验是对比不同频率下的静态发射电流和耦合最好时的发射电流,其中天线组件15中充电线圈31的电感L为2.5mH,匹配电容的电容C为0.1uF,谐振频率为10KHz,实验时天线组件15和接收线圈21保持水平放置,且天线组件15和接收线圈21保持垂直高度为1cm距离。
静态发射电流为距离足够大的时候(四周无接收端),发射出去的电流值,耦合最好时的发射电流即为接收线圈21与充电线圈31对准时的发射电流。在上述过程中,电压保持不变,只需将电流与电压进行乘积就可得到功率。
表 不同频率下静态发射电流和耦合最好时的发射电流的结果
通过上表说明:
1.上浮和下浮都会产生绝对差值,距离—功率值曲线的斜率不为0,可以通过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换算得到距离从而进行定位,而基准频率下距离—功率值曲线的斜率为0,不能进行定位。而且,在定位过程中仅需测量充电端的功率,不需要与体内植入设备进行通讯,因此响应速度快。
2.绝对差值越大,说明曲线斜率越大,定位时误差越小。
3.频率上浮时定位过程中耗电少,可以省电。因此,最优选择为上偏5%-10%((105%-110%)f0)。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充电线圈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11)、信号产生装置(12)、信号放大装置(14)、状态监测装置(16)、天线组件(15)以及反馈装置和/或通讯装置;
信号产生装置(12),用于发出一组极性相反、固定相位差的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的频率为(70%-99%)f0或者(101%-130%)f0,其中L为充电端天线组件中充电线圈的电感,单位为H,C为充电端天线组件中匹配电容的电容值,单位为F,fo为谐振频率值,单位为Hz;
信号放大装置(14),用于将方波信号进行放大;
天线组件(15),包括充电线圈(31)、匹配电容和铁芯,用于接收信号产生装置(12)产生的或者放大后的方波信号,并发出电磁波,充电线圈(31)与匹配电容形成LC震荡;
状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信号放大装置(14)的发送电流或功率;
控制装置(11),接收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信号放大装置(14)的功率值或者根据接收到发送电流值计算出功率值,并根据该功率值与距离—功率值曲线换算得到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之间的距离;
反馈装置,用于向使用者反应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之间的距离值;
通讯装置,用于将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之间的距离值发送到智能设备上,通过智能设备向使用者反应充电线圈(31)与接收线圈(21)之间的距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信号产生装置(12)发出的方波信号的频率为(105%-110%)f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状态检测装置为电量检测芯片,用于检测信号放大装置(14)的电流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装置为显示屏,显示屏显示控制装置11换算得到的距离或者以图形方式表示出距离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包括中间的中间凸出部和位于边缘的边缘凸出部,中间凸出部与边缘凸出部之间为容纳充电线圈容纳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为铁氧体铁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凸出部与边缘凸出部在厚度方向上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线圈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波信号由至少两对极性相反单一谐波组成,每对单一谐波之间具有固定相位差。
CN201710663146.8A 2017-08-05 2017-08-05 一种充电线圈定位设备 Pending CN1074652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3146.8A CN107465276A (zh) 2017-08-05 2017-08-05 一种充电线圈定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3146.8A CN107465276A (zh) 2017-08-05 2017-08-05 一种充电线圈定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5276A true CN107465276A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48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63146.8A Pending CN107465276A (zh) 2017-08-05 2017-08-05 一种充电线圈定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6527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3840A (zh) * 2018-03-29 2019-10-11 Tdk株式会社 无线供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N111296311A (zh) * 2019-10-18 2020-06-19 北京智慧中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定时发送位置信息的动物电子牌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88A (zh) * 1989-05-24 1991-02-20 麦克罗尼克森Pty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的定位装置
CN102157990A (zh) * 2011-03-31 2011-08-17 深圳市锘特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植入式医疗装置的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设备
WO2013089458A1 (ko) * 2011-12-16 2013-06-20 전자부품연구원 인체 영향을 최소화할 수 있는 무선 전력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3944281A (zh) * 2014-04-15 2014-07-23 清华大学 一种能量发射端及无线能量传输方法
CN105433946A (zh) * 2015-12-31 2016-03-30 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定位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88A (zh) * 1989-05-24 1991-02-20 麦克罗尼克森Pty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的定位装置
CN102157990A (zh) * 2011-03-31 2011-08-17 深圳市锘特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植入式医疗装置的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设备
WO2013089458A1 (ko) * 2011-12-16 2013-06-20 전자부품연구원 인체 영향을 최소화할 수 있는 무선 전력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3944281A (zh) * 2014-04-15 2014-07-23 清华大学 一种能量发射端及无线能量传输方法
CN105433946A (zh) * 2015-12-31 2016-03-30 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定位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3840A (zh) * 2018-03-29 2019-10-11 Tdk株式会社 无线供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N111296311A (zh) * 2019-10-18 2020-06-19 北京智慧中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定时发送位置信息的动物电子牌
CN111296311B (zh) * 2019-10-18 2021-11-16 北京智慧中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定时发送位置信息的动物电子牌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6828B2 (en) Apparatu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pparatus for wireless power reception and coil structure
Kim et al. Free-positioning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for small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a bowl-shaped transmitting coil
CN102157990B (zh) 用于植入式医疗装置的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设备
US9318780B2 (en) Wirelessly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power transmitter
CN103069689B (zh) 非接触供电系统以及非接触供电系统的金属异物检测装置
US20130241306A1 (en) Mobile wireless power system
CN100588025C (zh) 一种电磁感应储能系统
WO2012003140A3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employing electric fields
KR20140031783A (ko) 교차 연결된 무선 전력 수신기를 배제하기 위한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8155728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动态稳定续航无线充电系统
EP3566320B1 (en) Device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or power
US10623061B2 (en) Stackable connector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power
Fang et al.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for capsule endoscopy based on strongly coupled magnetic resonance theory
Ahire et al. Compensation topologie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in medical implant applications: A review
CN107465276A (zh) 一种充电线圈定位设备
CN107465275A (zh) 一种体内植入医疗设备充电线圈定位方法
CN107317375A (zh) 一种体内植入医疗设备无线充电设备
CN107302249A (zh) 一种体内植入式医疗设备无线充电方法
KR101341510B1 (ko) 무선 전력 전송을 위한 자기 에너지 빔포밍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79003B (zh) 一种植入式医疗器械装置
JP2013115876A (ja)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3892820A (zh) 一种植入式无线无源膀胱压力检测系统
CN107332311A (zh) 一种体内植入医疗设备无线充电系统
CN108988500A (zh) 便携式无辐射非接插式充电设备及充电方法
CN203278406U (zh) 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