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0108A - 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0108A
CN107450108A CN201710555402.1A CN201710555402A CN107450108A CN 107450108 A CN107450108 A CN 107450108A CN 201710555402 A CN201710555402 A CN 201710555402A CN 107450108 A CN107450108 A CN 107450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sert
log data
curve
magnetic resonance
targe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54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50108B (zh
Inventor
夏亚良
魏小东
陈鑫
王红梅
曹来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5554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501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50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0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501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01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1/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combin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1V1/00 - G01V9/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测井数据,其中,测井数据包括第一测井数据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根据第一测井数据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根据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和第一测井数据,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根据第一测井数据,利用第二甜点指示曲线,识别甜点;对具有甜点的目标区域进行地震反演,确定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由于该方案通过将核磁共振数据、第一测井数据、地震反演相结合,通过第二甜点指示曲线识别甜点,进而通过地震反演建立甜点区的分布平面,因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甜点区的确定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确定目标区域储层中的甜点区时,现有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往往是根据一些测井数据(例如:声波测井数据、深电阻率测井数据、自然伽马测井数据等等),识别目标区域储层中的水层、油层和干层,进而确定目标区域储层中的甜点区。
但是,具体实施时,现有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由于自身技术的局限性,无法对储层中的流体进行较为精确的识别,导致应用现有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确定储层中的甜点准确度较差、误差较大。尤其对于复杂孔隙结构型储层中甜点区的确定,上述问题较为明显。具体的,复杂孔隙结构型储层,例如碎屑岩油藏中的复杂孔隙结构型储层,在测井上表现为“低伽马,高声波时差,低-中电阻率”的测井特征。通过现有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由于无法对该类储层中的流体进行较为准确的识别,通常会将此类储层解释为水层或差油层,有的甚至解释为油层,进而导致对甜点区的错误判断。综上可知,现有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具体实施时,往往存在甜点区的确定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甜点区的确定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的甜点区的确定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测井数据,所述测井数据包括第一测井数据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和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根据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利用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识别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甜点;
对所述具有甜点的目标区域进行地震反演,确定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包括:声波测井数据、深电阻率测井数据、自然伽马测井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和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包括:
根据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通过储层流体识别,得到流体识别结果;
根据所述流体识别结果,建立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和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包括:
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上式中,R1为第一甜点指示参数,Rt地层电阻率测井数据,Rw为水层电阻率测井数据,T2LM为核磁共振测井横向弛豫时间的对数平均值,T2LMC为核磁共振测井干层横向弛豫时间的对数平均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获取以下测井曲线中的至少两种作为甜点敏感曲线: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深电阻率测井曲线、声波测井曲线;
将所述甜点敏感曲线和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进行交会分析,根据交会分析的结果,建立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甜点敏感曲线包括: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深电阻率测井曲线的情况下,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上式中,R2为第二甜点指示参数,RT为深电阻率测井数据,GR为自然伽马测井数据,A为第一系数,B为第二系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确定:在测井数据不包括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确定水层和干层;根据所述水层和干层,通过反算确定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在所述测井数据包括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通过回归计算,确定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利用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识别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甜点,包括: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通过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确定第二甜点指示参数;
将目标区域中所述第二甜点指示参数大于零的区域,确定为所述甜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地震反演,确定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包括:
对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甜点进行地震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反演;
根据反演结果,提取甜点的厚度数据;
根据所述甜点的厚度数据,建立目标区域的甜点区的分布平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确定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油气开发。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甜点区的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测井数据,所述测井数据包括第一测井数据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和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利用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识别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甜点;
确定模块,用于对具有甜点的目标区域中的进行地震反演,确定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建立模块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通过储层流体识别,得到流体识别结果;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流体识别结果,建立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建立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获取以下测井曲线中的至少两种作为甜点敏感曲线: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深电阻率测井曲线、声波测井曲线;
第二建立单元,用于将所述甜点敏感曲线和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进行交会分析,根据交会分析的结果建立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第一测井数据、地震反演方法相结合,即:根据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通过流体识别,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再根据第一甜点指示曲线,结合对应的第一测井数据,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数据识别甜点的优势延拓到不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区域,以对所有区域的甜点进行较为准确的识别;再对所识别出的具有甜点的目标区域进行地震反演,建立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以对目标区域中的甜点区进行较为准确的确定。因此,解决了现有的甜点区确定方法中存在的甜点区的确定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复杂孔隙结构型储层中的甜点区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图3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常规测井对复杂孔隙结构型疑难储层的甜点区进行识别分析的示意图;
图4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核磁共振测井对复杂孔隙结构型疑难储层的甜点区进行识别分析的示意图;
图5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综合应用常规测井及核磁共振测井进行岩性识别及储层甜点区分析的示意图;
图6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获取的R曲线识别储层甜点图版示意图;
图7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获取的R曲线与常规曲线相关性分析示意图;
图8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装置对某井储层甜点识别成果分析示意图;
图9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获得的某碎屑岩油藏储层厚度分布图;
图10是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获得的某碎屑岩油藏储层甜点区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现有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往往只是根据目标区域的第一测井数据,例如声波测井数据、深电阻率测井数据、自然伽马测井数据等,通过简单的水层和油层的识别来确定甜点。由于不能对储层中的流体进行较为准确的识别导致现有方法具体实施时,常常存在确定甜点准确度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这种问题,在对复杂孔隙结构型储层中的甜点区进行确定时,尤为明显。针对产生上述技术问题的根本原因,本申请考虑核磁共振测井数据不同于第一测井数据,具有准确识别储层流体的优势。但是,核磁共振测井成本较高,不可能获取到目标区域中所有测井的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因此,考虑可以将核磁共振数据和第一测井数据相结合,综合利用上述两种测井数据的优势,将基于核磁共振数据识别储层流体的优势推广到其他不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测井区域,以对目标区域中的甜点进行识别,再利用地震反演的优势,建立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从而解决现有的甜点区确定方法中存在的甜点区的确定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复杂孔隙结构型储层中的甜点区的技术效果。
基于上述创新思想之一,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甜点区的确定方法。请参阅图1的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的处理流程图。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101:获取目标区域的测井数据,其中,所述测井数据包括第一测井数据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测井数据可以为区别于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测井数据。具体的,上述第一测井数据可以包括除核磁共振测井数据以外的测井数据,例如声波测井数据、深电阻率测井数据、自然伽马测井数据等。其中,上述第一测井数据具体可以包括:声波测井数据、深电阻率测井数据、自然伽马测井数据等等。当然,具体实施时,根据具体情况和施工要求,上述第一测井数据也可以包括除上述列举的除核磁共振测井数据以外的其他测井数据。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测井数据通常纵向分辨率比较高,对于常规储层(即普通结构的储层,例如非复杂孔隙结构的储层),对油层和水层的识别效果比较好。上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通常在储层流体识别方面效果比较好,尤其是对于复杂孔隙结构型的储层(即非常规储层中的一种)。对于这类储层,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可以较为有效地区分干层、水层和油层,具有较好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施工时,对于目标区域中的多个测井,考虑到实施成本,通常情况下,多个测井中只有部分测井同时具有对应的第一测井数据和对应的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其他测井只具有对应的第一测井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实施时,可以先根据具有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测井的核磁共振数据,应用核磁共振数据在储层流体识别中的优势,通过识别对应测井区域的储层流体,建立基于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第一甜点曲指示曲线。再根据该测井的第一测井数据,通过第一测井数据来表征第一甜点指示曲线的甜点指示参数,从而得到基于第一测井数据的第二甜点指示曲线。由于,第二甜点指示曲线是根据第一测井数据确定甜点指示参数的,同时第二甜点指示曲线又是基于第一甜点指示曲线所确定的。因此,可以将利用第二甜点指示曲线确定第二甜点指示参数,再用第二甜点指示参数识别甜点的方法推广应用到其他不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测井区域。同时,由于第二甜点指示曲线是基于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得到的,而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又是基于核磁共振数据得到的,具有识别储层流体的优势。因此,通过第二甜点指示曲线识别不具有核磁共振数据的测井区域中的甜点时,没有直接应用对应的核磁共振测井数据,但依旧具有识别储层流体的优势,所以,比单纯地应用第一测井数据识别甜点区的精度更高、效果更好。
S102: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和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在储层流体识别方面的优势,进而更加准确地识别区域中甜点。具体实施时,可以先选择同时具备第一测井数据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测井。根据该测井的第一测井数据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对测井区域进行储层流体识别,进而建立基于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
S102-1:根据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通过储层流体识别,得到流体识别结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储层流体识别,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根据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并结合试油、录井、岩心分析的数据,进行具体的储层流体识别,以获得上述流体识别结果。
S102-2:根据所述流体识别结果,建立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具体实施时,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根据第一测井数据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可以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上式中,R1可以为第一甜点指示参数,Rt可以为地层电阻率测井数据,Rw可以为水层电阻率测井数据,T2LM可以为核磁共振测井横向弛豫时间的对数平均值,T2LMC可以为核磁共振测井干层横向弛豫时间的对数平均值。
S103:根据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将考虑到储层流体的甜点区的确定方式推广到不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只具备第一测井数据的其他测井,可以根据同时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和第一测井数据的第一甜点指示曲线,以及该测井的第一测井数据,建立可以利用第一测井数据近似表征第一甜点指示参数的第二甜点指示曲线。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
S103-1: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获取以下测井曲线中的至少两种作为甜点敏感曲线: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深电阻率测井曲线、声波测井曲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选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测井曲线作为敏感曲线,可以在后续的进行交会分析的过程中更好地放大甜点的特征,有助于建立更加准确的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S103-2:将所述甜点敏感曲线和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进行交会分析,根据交会分析的结果,建立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可以根据第一测井数据获取自然伽马(GR)测井曲线、深电阻率(RT)测井曲线作为甜点敏感曲线;再将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深电阻率测井曲线、第一甜点指示曲线进行交会分析,根据交会分析结果,建立用第一测井数据近似表征第一甜点指示参数的第甜点指示曲线。当然,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选择其他测井曲线,例如声波测井曲线(DT)与其他测井曲线组合作为甜点敏感曲线,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甜点敏感曲线包括: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深电阻率测井曲线的情况下,为了确定上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具体实施时,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上式中,R2可以为第二甜点指示参数,RT可以为深电阻率测井数据,GR可以为自然伽马测井数据,A可以为第一系数,B可以为第二系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确定第一系数、第二系数的具体数值,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是否同时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和第一测井数据,分情况进行处理。具体处理过程可以包括:在测井数据不包括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确定水层和干层;根据所述水层和干层,通过反算确定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在所述测井数据包括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通过回归计算,确定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
S104: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利用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识别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甜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只具备第一测井数据的测井区域,同时又能应用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在储层流体识别中的优势,可以根据该测井区域的第一测井数据,利用第二甜点指示曲线,识别该区域中的甜点。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识别的目标区域中的甜点具体可以是与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所对应的测井中的甜点。
S014-1:根据所述测井数据,通过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确定第二甜点指示参数。
S104-2:将目标区域中所述第二甜点指示参数大于零的区域,确定为所述甜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甜点指示参数与基于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建立的第一甜点指示曲线所确定的第一甜点指示参数近似相等。如此,可以仅根据第一测井数据,通过第二甜点指示曲线确定第二甜点指示参数。其中,第二甜点指示参数与第一甜点指示参数近似,也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在储层流体识别中的优势。进而,可以通过第二甜点指示参数,对目标区域,即该测井区域,进行相对较为准确的甜点的识别。即,将该区域中第二甜点指示参数大于0的点,确定为甜点。如此,可以确定目标区域具有甜点,进而可以对该具有甜点的目标区域进行后续的地震反演,以获得该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出目标区域的甜点后,为了提高所识别的准确度、减少误差,还可以根据试油资料、录井等资料对所确定的甜点进行误差分析,以删除被误认为是甜点的区域,从而进一步提高确定甜点的准确度。
S105:对具有甜点的目标区域进行地震反演,确定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对目标区域中整体的甜点区的分布平面进行预测研究,具体实施时可以考虑地震反演在平面预测上的优势,可以结合地震优势,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地震反演,确定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
S105-1:对具有甜点的目标区域进行地震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反演。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地震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反演具体可以是基于第二甜点指示曲线的地震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反演。其中,所述地震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反演,要求地震约束是为了使得所确定的井间甜点的接触关系、连通关系更加准确、可靠,而不是简单通过插值进行反演。如此,获得的反演结果与地下实际的地质情况更为接近,反演结果相对更加准确。
S105-2:根据反演结果,提取甜点的厚度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反演结果,建立的甜点识别标准;结合上述甜点识别标准,提取甜点的厚度数据。
S105-3:根据所述甜点的厚度数据,建立目标区域的甜点区的分布平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较于现有方法,通过将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第一测井数据、地震反演方法相结合,即:根据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通过流体识别,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再根据第一甜点指示曲线,结合对应的第一测井数据,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数据识别甜点的优势延拓到不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区域,以对目标区域的其他甜点进行较为准确的识别;再对所识别出的具有甜点的目标区域进行地震反演,建立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因此,解决了现有的甜点确定方法中存在的甜点区的确定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复杂孔隙结构型储层中的甜点区的技术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确定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后,为了对目标区域进行具体的油气开发,所述方法具体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油气开发。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实施时,可以以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作为参考依据,在甜点无井的地方开展井位建议工作,或者完善油田开发井网布设,或者对目标区域进行油藏类型研究等。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通过将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第一测井数据、地震反演方法相结合,即:根据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通过流体识别,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再根据第一甜点指示曲线,结合对应的第一测井数据,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数据识别甜点的优势延拓到不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区域,以对目标区域的其他甜点进行较为准确的识别;再对所识别出的具有甜点的目标区域进行地震反演,建立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因此,解决了现有的甜点区确定方法中存在的甜点区的确定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复杂孔隙结构型储层中的甜点区的技术效果;通过基于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测井所建立的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建立相应的第二甜点指示曲线,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数据识别流体的优势推广到对目标区域中不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测井区域,达到了可以对不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区域进行较为准确的甜点区的确定,提高了甜点区的确定精度,降低了实施成本。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甜点区的确定装置,如下面的实施方式所述。由于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甜点区的确定方法相似,因此甜点区的确定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甜点区的确定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请参阅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甜点区的确定装置的一种组成结构图,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201、第一建立模块202、第二建立模块203、识别模块204、确定模块205,下面对该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获取模块201,具体可以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测井数据,其中,所述测井数据包括第一测井数据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
第一建立模块202,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和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第二建立模块203,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识别模块204,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利用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识别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甜点。
确定模块205,具体可以用于对具有甜点的目标区域进行地震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反演,确定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和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所述第一建立模块202具体可以包括:
识别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通过储层流体识别,得到流体识别结果;
第一建立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流体识别结果,建立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根据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所述第二建立模块203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获取以下测井曲线中的至少两种作为甜点敏感曲线: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深电阻率测井曲线、声波测井曲线;
第二建立单元,具体可以用于将所述甜点敏感曲线和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进行交会分析,根据交会分析的结果建立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在本说明书中,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这样的形容词仅可以用于将一个元素或动作与另一元素或动作进行区分,而不必要求或暗示任何实际的这种关系或顺序。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参照元素或部件或步骤(等)不应解释为局限于仅元素、部件、或步骤中的一个,而可以是元素、部件、或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等。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装置,通过将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第一测井数据、地震反演方法相结合,即:通过第一建立模块202根据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通过流体识别,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通过第二建立模块203根据第一甜点指示曲线,结合对应的第一测井数据,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数据识别甜点的优势延拓到不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区域,以对目标区域中的其他甜点进行较为准确的识别;再通过确定模块205对所识别出的具有甜点的目标区域进行地震反演,建立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因此,解决了现有的甜点确定方法中存在的甜点区的确定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复杂孔隙结构型储层中的甜点区的技术效果;通过基于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测井所建立的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建立相应的第二甜点指示曲线,将基于核磁共振测井数据识别流体的优势推广到对目标区域中不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测井区域,达到了可以对不具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区域进行较为准确的甜点区的确定,提高了甜点区的确定精度,降低了实施成本。
在一个具体实施场景中,应用本申请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装置,对某区域的碎屑岩储层进行关于甜点的平面预测。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阅下述内容。
对目标区域的初始情况分析:某碎屑岩油藏现处于开发初期,复杂孔隙结构型疑难储层发育,目前共钻井43口,其中核磁共振测井8口。具体施工时,可以结合试油、岩心、录井等资料,确定储层甜点的核磁共振测井响应特征及常规测井响应特征,明确两种测井在储层甜点识别上的具体优势,即:核磁共振测井能有效区分储层甜点与复杂孔隙结构干层,而常规测井能有效地划分储层甜点与水层。将两种优势以及地震在平面预测的优势相结合,对目标区域的甜点区进行确定。具体可以参阅图3的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常规测井对复杂孔隙结构型疑难储层的甜点区进行识别分析的示意图和图4的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核磁共振测井对复杂孔隙结构型疑难储层的甜点区进行识别分析的示意图。
S1:采用第一甜点指示曲线的建立公式共完成8口有核磁共振测井储层甜点识别。
即,结合核磁共振测井及常规测井在储层甜点识别中的优势,开展储层流体识别,具体可以参阅图5的在一个场景示例中综合应用常规测井及核磁共振测井进行岩性识别及储层甜点分析的示意图。可以通过构建数学公式,将储层甜点特征放大,形成储层甜点指示曲线R1(即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上式中,Rt可以表示为地层电阻率测井,Rw可以表示为水层电阻率测井值,T2LM可以表示为核磁共振测井横向弛豫时间T2对数平均值,T2LMC可以表示为干层横向弛豫时间T2对数平均值。
进而通过指示曲线R1所确定的参数值对甜点进行识别。具体可以参阅图6的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获取的R1曲线识别储层甜点图版示意图。通常,R1>0时为储层甜点。R1≦0时为干层或水层。油藏不同,水层与干层的R1值域区间会产生变化,会存在值域叠值情况。
S2:并统计回归了第二甜点指示曲线中的第一系数A和第二系数B的数值,即A=0.35;B=0.8。从而可以确定第二甜点指示曲线R2
即,将R1曲线与常规测井储层甜点敏感曲线(GR自然伽马、DT声波测井曲线、RT深电阻率等)进行交会分析,放大储层甜点常规测井曲线特征,并构建R1与储层甜点敏感曲线关系,并确立相关参数(以确定第二甜点指示曲线)。具体可以参阅图7的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获取的R曲线与常规曲线相关性分析示意图。可知R2曲线与RT/GR具有较好的对数关系。其中,具体的R2曲线具体可以表示为:
式中,A和B为系数,不同的油田参数不一样。在有核磁测井情形下,系数A和B可以通过步骤(2-4)回归得到;在无核磁测井的情形下,可以利用水层和干层进行反算得到(水层与干层R2≦0)。
S3:通过第二甜点指示曲线完成全油藏43口井(即不具有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测井)的储层甜点定量评价(即确定甜点)。
即,应用上述数学公式计算研究区所有井的储层甜点指示曲线(第二甜点指示曲线),结合储层甜点判别标准及曲线特征,对全区进行储层甜点识别。具体可以参阅图8的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装置对某井储层甜点识别成果分析示意图。其中,测井解释井段3706.5-3719.6m,共解释油层4层,厚度8.5m;储层甜点曲线指示该井段不发育储层甜点;该井段采用32/64in油嘴试油,无流体。再结合试油、录井等资料对甜点识别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S4:结合地震,在储层平面分布研究基础上,开展基于R2曲线的地震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反演。具体可以参阅图9的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获得的某碎屑岩油藏储层厚度分布图。提取储层甜点厚度,并编制相应的储层甜点厚度平面分布图。具体可以参阅图10的在一个场景示例中应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获得的某碎屑岩油藏储层甜点区分布图。从而可以完成储层甜点区平面预测
结合试油、试采等资料对解释成果进行误差分析,采用上述方法对储层甜点区识别精度达到99%以上。在该碎屑岩油藏共完成复杂孔隙结构型疑难储层识别42层,厚度达93m。在地震波阻抗反演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R2曲线的地震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反演,从而完成了储层甜点区平面分布特征有效预测。具体可以参阅表1的具体数据。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指示曲线R具体可以是指示曲线R1,也可以是指示曲线R2。例如,对于核磁共振测井,可以使用指示曲线R1作为指示曲线R,对于非核磁共振测井,可以使用指示曲线R2作为指示曲线R。
表1某碎屑岩复杂孔隙结构型疑难储层识别统计表(部分)
通过上述场景示例,验证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甜点区的确定/装置,确实可以解决现有的甜点区确定方法中存在的甜点区的确定不准确、误差大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复杂孔隙结构型储层中的甜点区的技术效果。
尽管本申请内容中提到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必须是行业标准或实施例所描述的情况等,某些行业标准或者使用自定义方式或实施例描述的实施基础上略加修改后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相同、等同或相近、或变形后可预料的实施效果。应用这些修改或变形后的数据获取、处理、输出、判断方式等的实施例,仍然可以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案范围之内。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或模块等,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类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实施方式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

Claims (13)

1.一种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测井数据,所述测井数据包括第一测井数据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和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根据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利用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识别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甜点;
对具有甜点的目标区域进行地震反演,确定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包括:声波测井数据、深电阻率测井数据、自然伽马测井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和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包括:
根据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通过储层流体识别,得到流体识别结果;
根据所述流体识别结果,建立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和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包括:
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mrow> <msub> <mi>R</mi> <mn>1</mn> </msub> <mo>=</mo> <mi>lg</mi> <mfrac> <mrow> <mi>R</mi> <mi>t</mi> </mrow> <mrow> <mi>R</mi> <mi>w</mi> </mrow> </mfrac> <mo>*</mo> <mi>lg</mi> <mfrac> <mrow> <mi>T</mi> <mn>2</mn> <mi>L</mi> <mi>M</mi> </mrow> <mrow> <mi>T</mi> <mn>2</mn> <msub> <mi>LM</mi> <mi>C</mi> </msub> </mrow> </mfrac> </mrow>
上式中,R1为第一甜点指示参数,Rt地层电阻率测井数据,Rw为水层电阻率测井数据,T2LM为核磁共振测井横向弛豫时间的对数平均值,T2LMC为核磁共振测井干层横向弛豫时间的对数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获取以下测井曲线中的至少两种作为甜点敏感曲线: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深电阻率测井曲线、声波测井曲线;
将所述甜点敏感曲线和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进行交会分析,根据交会分析的结果,建立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甜点敏感曲线包括: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深电阻率测井曲线的情况下,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mrow> <msub> <mi>R</mi> <mn>2</mn> </msub> <mo>=</mo> <mi>A</mi> <mo>*</mo> <mi>l</mi> <mi>n</mi> <mrow> <mo>(</mo> <mfrac> <mrow> <mi>R</mi> <mi>T</mi> </mrow> <mrow> <mi>G</mi> <mi>R</mi> </mrow> </mfrac> <mo>)</mo> </mrow> <mo>+</mo> <mi>B</mi> </mrow>
上式中,R2为第二甜点指示参数,RT为深电阻率测井数据,GR为自然伽马测井数据,A为第一系数,B为第二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按照以下方式确定:
在测井数据不包括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确定水层和干层;根据所述水层和干层,通过反算确定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
在所述测井数据包括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通过回归计算,确定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利用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识别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甜点,包括: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通过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确定第二甜点指示参数;
将目标区域中所述第二甜点指示参数大于零的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甜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目标区域中进行地震反演,确定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包括:
对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甜点进行地震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反演;
根据反演结果,提取甜点的厚度数据;
根据所述甜点的厚度数据,建立目标区域的甜点区的分布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油气开发。
11.一种甜点区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测井数据,所述测井数据包括第一测井数据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和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建立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建立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利用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识别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甜点;
确定模块,用于对具有甜点的目标区域中进行地震反演,确定目标区域中甜点区的分布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立模块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和所述第一测井数据,通过储层流体识别,得到流体识别结果;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流体识别结果,建立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建立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井数据,获取以下测井曲线中的至少两种作为甜点敏感曲线: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深电阻率测井曲线、声波测井曲线;
第二建立单元,用于将所述甜点敏感曲线和所述第一甜点指示曲线进行交会分析,根据交会分析的结果建立所述第二甜点指示曲线。
CN201710555402.1A 2017-07-10 2017-07-10 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4501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5402.1A CN107450108B (zh) 2017-07-10 2017-07-10 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5402.1A CN107450108B (zh) 2017-07-10 2017-07-10 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0108A true CN107450108A (zh) 2017-12-08
CN107450108B CN107450108B (zh) 2019-03-15

Family

ID=60488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5402.1A Active CN107450108B (zh) 2017-07-10 2017-07-10 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5010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3730A (zh) * 2018-07-12 2019-01-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原位转化开发甜点区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97264A (zh) * 2018-03-23 2019-10-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渗气藏薄储层甜点地震预测方法
CN110984951A (zh) * 2019-12-23 2020-04-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页岩油开发井网部署方法
CN113027444A (zh) * 2021-04-25 2021-06-2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河湖相页岩油的甜点区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4991745A (zh) * 2021-11-01 2022-09-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2011A (zh) * 2010-10-13 2011-05-0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构建伪核磁t2谱的方法
CN104453874A (zh) * 2014-10-23 2015-03-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砂砾岩储层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CN104912550A (zh) * 2015-05-05 2015-09-1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定量计算储层产液剖面方法
US20160082667A1 (en) * 2014-04-07 2016-03-24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Wellbore Logging Tool Design Customization and Fabrication Using 3D Printing and Physics Model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2011A (zh) * 2010-10-13 2011-05-0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构建伪核磁t2谱的方法
US20160082667A1 (en) * 2014-04-07 2016-03-24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Wellbore Logging Tool Design Customization and Fabrication Using 3D Printing and Physics Modeling
CN104453874A (zh) * 2014-10-23 2015-03-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砂砾岩储层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CN104912550A (zh) * 2015-05-05 2015-09-1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定量计算储层产液剖面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7264A (zh) * 2018-03-23 2019-10-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渗气藏薄储层甜点地震预测方法
CN109113730A (zh) * 2018-07-12 2019-01-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原位转化开发甜点区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13730B (zh) * 2018-07-12 2021-11-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原位转化开发甜点区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84951A (zh) * 2019-12-23 2020-04-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页岩油开发井网部署方法
CN110984951B (zh) * 2019-12-23 2021-02-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页岩油开发井网部署方法
CN113027444A (zh) * 2021-04-25 2021-06-2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河湖相页岩油的甜点区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4991745A (zh) * 2021-11-01 2022-09-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0108B (zh) 201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riffiths et al. Surface-wave dispersion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models that account for shear-wave velocity uncertainty
Yee et al. Elastic and large-strain nonlinear seismic site response from analysis of vertical array recordings
Gringarten et al. Teacher's aide variogram interpretation and modeling
CN107450108B (zh) 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Verma et al. Estima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brittleness volume
US1111251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sonic slowness in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CN106526669A (zh) 一种页岩油气藏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
US10087723B2 (en) Methodology for building realistic numerical forward stratigraphic models in data sparse environment
CN108897066A (zh) 碳酸盐岩裂缝密度定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US20220291418A1 (en) An integrated geomechanics model for predicting hydrocarbon and migration pathways
Saboorian-Jooybari et al. Fracture identif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parameters by dual laterolog data
CN105277979B (zh) 一种地震属性的优化方法和装置
Askari et al. A fully integrated method for dynamic rock type characterization development in one of Iranian off-shore oil reservoir
CN107229076A (zh) 一种基于测井资料进行温度响应特征分析的方法
Katterbauer et al. Intelligent Reconciliation of Well Logs–A Pathway Towards 4IR Assisted Log Interpretation
Chen et al. 3D Geomechanical Modeling for an Extra Deep Fractured Carbonate Reservoir, Northwest China
CN106842316A (zh) 裂缝确定方法和装置
Al-Ameri et al. Investigating geomechanical considerations on suitable layer selection for hydraulically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placement in tight reservoirs
US1170361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aracterizing a hydrocarbon-bearing rock form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measurements
Cherian et al. The impact of laminated rock on hydraulic fracture propagation in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US20210232868A1 (en) Categorizng fractures in a subsurface formation
CN106285661A (zh) 一种基于判定指数的低阻油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Adisornsupawat et al. Enhanced Geomechanical Modeling with Advanced Sonic Processing to Delineate and Evaluate Tight Gas Reservoirs
Bejaoui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imulation of a complex fractured carbonate field offshore Tunisia
CN107589457A (zh) 测井资料尺度粗化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