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7984A -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7984A
CN107437984A CN201610368154.5A CN201610368154A CN107437984A CN 107437984 A CN107437984 A CN 107437984A CN 201610368154 A CN201610368154 A CN 201610368154A CN 107437984 A CN107437984 A CN 107437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frequency sequence
pilot frequency
sent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681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7984B (zh
Inventor
张朝阳
王献斌
张昱
吴艺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681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37984B/zh
Priority to EP17802221.6A priority patent/EP3454496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86033 priority patent/WO201720237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437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7984A/zh
Priority to US16/200,355 priority patent/US1101882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7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7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03M13/136Reed-Muller [RM]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可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为Reed‑Muller序列;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典型无线通信网络(比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网络)中,上行数据共享信道(Shared Data Channels)的选择基于调度/准许(Scheduling/Grant)机制,完全受基站(Base Station,简称为“BS”)控制。在该机制中,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首先向BS发出上行调度请求。当BS接收到该请求后,向UE发出上行Grant以通知该UE为该UE分配给的上行传输资源。UE据此在经过准许的上行传输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大规模用户接入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当海量用户接入时,如果沿用上述Scheduling/Grant机制,则一方面将导致巨大的信令传输开销以及BS资源分配的调度压力,另一方面将造成显著的传输时延。鉴于此,下一代通信网络为支撑海量用户接入将采用免授权(Grant Free)传输方式。
上述海量用户接入的免授权传输,由于允许多个UE在同一时频资源上竞争传输,因此会导致竞争冲突,降低免授权传输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为Reed-Muller序列;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应用 于免授权传输。
因此,本申请利用Reed-Muller序列实现导频序列,可以生成大量序列,且不同的序列之间具有很好的互相关性,可以提高免授权传输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是基于Reed-Muller序列生成公式生成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二阶Reed-Muller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的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
可选地,在针对二阶公式生成Reed-Muller序列时,p可以取值为0。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从导频序列集合中获取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导频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两个Reed-Muller序列。
对于如何从导频集合中选择待发送导频序列,可以随机选择,也可以基于导频索引,例如,该导频索引可以利用随机数生成器生成,例如,可以利用伪噪声(Pseudo-noise,PN)序列,设置不同的初值,以产生不同的随机数序列,并由此得到该导频索引,其中,可能的初值选取方法包括终端的标识、系统帧号、时隙编号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该系统帧号可以是传输目标导频序列所在的帧的序号,时隙编号可以是传输目标导频序列所在的时隙的编号,小区标识可以是该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具体为: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其中,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确定m行m列的矩阵p和m行的向量b;根据公式生成二阶Reed-Muller序列,作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 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所述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可选地,不同的导频序列长度可以对应具有不同数量元素的集合,也即可以依据导频序列的长度,确定矩阵p的集合和向量b的集合,并从矩阵p的集合和向量b的集合中分别选择矩阵p和向量b。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具体为:根据待使用时频资源大小,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至第七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矩阵p为二元对称矩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至第八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m行m列的矩阵p和m行的向量b,具体为: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该矩阵p的集合包括多个m行m列的矩阵p;以及可以从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m行的向量b,其中,该向量b的集合包括多个m行的向量b。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矩阵p的集合中的矩阵p为对角线为0的二元对称矩阵,其中,矩阵p的各个元素为0或1;和/或,所述向量b的集合中的向量b为二元向量,其中,向量b的各个元素为0或1。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或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系统帧号、时隙编号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导频索引;所述选择所述矩阵p,具体为: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所述选择所述向量b,具体为: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至第十一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矩阵p的集合和所述向量b的集合,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指示,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接收信号,其中,所述接收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其中,所述导频序列为Reed-Muller序列;从所述接收信号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二阶Reed-Muller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的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接收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接收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向量b的集合和矩阵p的集合,其中,向量b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向量b,所述矩阵p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矩阵p,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指示,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每个所述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检测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在成功译码所述数据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确认反馈消息;在未成功译码所述数据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否认反馈消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终端设备 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从导频序列集合中获取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导频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序列。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得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其中,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确定m行m列的矩阵p和m行的向量b;根据公式生成序列,作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得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确定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得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得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矩阵p的集合中的矩阵为对角线为0的二元对称矩阵,其中,矩阵的各个元素为0或1;和/或,所述向量b的集合中的向量为二元向量,其中,向量的各个元素为0或1。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得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系统帧号、时隙编号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导频索引;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得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矩阵p的集合和向量b的集合。
第四方面,提供了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其中,所述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 2的m次方个元素;i2=-1;从所述接收信号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向量b的集合和矩阵p的集合,其中,向量b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向量b,所述矩阵p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矩阵p。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单元。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单元。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单元。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单元。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高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 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高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Reed-Muller序列的示意性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时频资源利用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为“UMTS”)、以及未来的5G通信系统等。
本发明结合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终端设备也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为“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为“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简称为“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本发明结合网络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为“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简称为“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为“eNB”或“eNodeB”),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由于大量连接的存在,使得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和现有的通信系统存在很大差异。大量连接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接入UE以及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用于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相关的调度信令的传输。
图1示出了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02和终端设备104~114(图中简称为UE)通过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或其它方式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可以是指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简称为“PLMN”)或者D2D网络或者M2M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本发明提出了免授权(Grant Free)传输的一种方案。Grant free传输可以解决未来网络大量的MTC类业务,以及满足低时延、高可靠的业务传输。Grant free传输可以针对的是上行数据传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Grant free传输也可以叫做其他名称,比如叫做自发接入、自发多址接入、或者基于竞争的多址接入等。Grant Free传输可以理解为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含义中的任意一种含义,或,多种含义,或者多种含义中的部分技术特征的组合:
1、免授权传输可以指:网络设备预先分配并告知终端设备多个传输资源;终端设备有上行数据传输需求时,从网络设备预先分配的多个传输资源中选择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使用所选择的传输资源发送上行数据;网络设备在所述预先分配的多个传输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资源上检测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检测可以是盲检测,也可能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某一个控制域进行检测,或者是其他方式进行检测。
2、免授权传输可以指:网络设备预先分配并告知终端设备多个传输资源,以使终端设备有上行数据传输需求时,从网络设备预先分配的多个传输资源中选择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使用所选择的传输资源发送上行数据。
3、免授权传输可以指:获取预先分配的多个传输资源的信息,在有上行数据传输需求时,从所述多个传输资源中选择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使用所选择的传输资源发送上行数据。获取的方式可以从网络设备获取。
4、免授权传输可以指:不需要网络设备动态调度即可实现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动态调度可以是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的每次上行数据传输通过信令来指示传输资源的一种调度方式。可选地,实现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传输可以理解为允许两个或两个以上终端设备的数据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选地,所述传输资源可以是UE接收所述的信令的时刻以后的一个或多个传输时间单位的传输资源。一个传输时间单位可以是指一次传输的最小时间单元,比如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简称为“TTI”),数值可以为1ms,或者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传输时间单元。
5、免授权传输可以指:终端设备在不需要网络设备授权的情况下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所述授权可以指终端设备发送上行调度请求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接收调度请求后,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授权,其中所述上行授权指示分 配给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资源。
6、免授权传输可以指:一种竞争传输方式,具体地可以指多个终端在预先分配的相同的时频资源上同时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而无需基站进行授权。
所述的数据可以为包括业务数据或者信令数据。
所述盲检测可以理解为在不预知是否有数据到达的情况下,对可能到达的数据进行的检测。所述盲检测也可以理解为没有显式的信令指示下的检测。
所述传输资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资源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时域资源,如无线帧、子帧、符号等;频域资源,如子载波、资源块等;空域资源,如发送天线、波束等;码域资源,如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SCMA”)码本组、低密度签名(Low Density Signature,简称为“LDS”)组、CDMA码组等;上行导频资源。
如上的传输资源可以根据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控制机制进行的传输:上行功率控制,如上行发送功率上限控制等;调制编码方式设置,如传输块大小、码率、调制阶数设置等;重传机制,如HARQ机制等。
还应理解,图1的实施例是以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进行描述,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其它接入设备(例如,无线接入点)。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以下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进行说明。
免授权传输的一个瓶颈问题是导频数量。如果导频数量较少,一方面无法通过导频区分每个用户,需要用户共享导频,而当发生导频碰撞时,基站无法进行准确的用户检测和信道估计,不能成功解调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免授权传输可以指免授权多址接入,也可以被称为自发多址接入,或者基于竞争的多址接入等。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到了利用Reed-Muller序列实现导频序列。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Reed-Muller序列可以为其他名称。Reed-Muller序列可以是由一组或多组Reed_Muller码生成的序列。由于Reed-Muller序列的生成方式可以生成大量序列,且不同的序列之间具有很好的互相关性,另外可以利用快速重建算法大大降低序列检测的复杂度。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Reed-Muller序列实现导频序列不仅可以用于免授权传输,还可以用于其他传输场景。
以下将说明Reed-Muller的生成方式。
一、用于生成Reed-Muller序列的一阶函数可以定义为:
其中,2m是序列长度,a和b是长度为m的比特向量,bTa表示向量内积。当给定b时,遍历所有可能的a,可得到一个长度为2m的序列,如图2所示的H矩阵的一列,称为一个序列(也可以称为码字)。由于b有2m种可能的取值,因此有2m个不同的序列。可以证明,一阶Reed-Muller函数生成的2m个序列相互正交,构成m长向量空间的一组正交基。
二、用于生成Reed-Muller序列的二阶函数可以定义为:
其中p是m行m列的矩阵,a和b分别是长度为m的比特向量,i2=-1。这里p,a,b的所有元素都为0或1。任意给定P和b,可以生成具有2m个元素的码字,即为一个序列。共存在2m(m -1)/2个不同的p和2m个不同的b,一共可以生成个2m(m+1)/2序列,因此可以提供大量的导频序列,适应大规模接入的要求。
可选地,可以从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矩阵p,以及从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向量b。
可选地,不同的导频序列长度可以对应具有不同数量元素的集合,也即可以依据导频序列的长度,确定矩阵p的集合和向量b的集合,并从矩阵p的集合和向量b的集合中分别选择矩阵p和向量b。
可选地,所述矩阵p的集合中的矩阵为对角线为0的二元对称矩阵,其中,矩阵的各个元素为0或1。此时,上述公式2得到的函数值为实数。
可选地,所述向量b的集合中的向量为二元向量,其中,向量的各个元素为0或1。
应理解,在针对二阶公式生成Reed-Muller序列时,如果将p=0,则二阶公式等同于上述一阶公式,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二阶公式生成导频序列的各种可选方案,也适用于利用一阶公式生成导频序列的情况。
应理解,导频序列还可以通过更高阶的Reed-Muller函数得到。
以上已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Reed-Muller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下将结合图3所示的方法200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如何进行导频传输。可选地, 该方法200可以应用于免授权传输,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
在210中,终端设备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为Reed-Muller序列。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发送导频序列可以是基于Reed-Muller序列生成公式生成的,例如,可以是基于上述一阶或二阶Reed-Muller序列生成公式生成的,也可以是更高阶的Reed-Muller序列生成公式生成的。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从导频集合中获取该待发送导频序列,该导频序列集合可以包括至少两个Reed-Muller序列。其中,导频集合中的导频是可以基于Reed-Muller序列公式生成的,并存储在终端设备中,其中,可以以表格的方式进行存储。
对于如何从导频集合中选择待发送导频序列,可以随机选择,也可以基于导频索引,当然导频索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称为其他名称,比如导频编号。导频索引可以作为从导频集合中选择导频序列的依据,形式可以多样,举例地,该导频索引可以利用随机数生成器生成,例如,可以利用伪噪声(Pseudo-noise,PN)序列,设置不同的初值,以产生不同的随机数序列,并由此得到该导频索引,其中,可能的初值选取方法包括终端的标识、系统帧号、时隙编号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该系统帧号可以是传输目标导频序列所在的帧的序号,时隙编号可以是传输目标导频序列所在的时隙的编号,小区标识可以是该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标识。
可选地,可以在终端设备上预存各种导频序列长度对应的导频序列集合,在确定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之后,可以从该长度对应的序列集合中,选择待发送导频序列。
可选地,如图3所示,该方法200还可以包括220: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可选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终端设备有相应接收动作,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确定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越长,可选择的导频数量越多,则可区分的终端数量也越多,但是相应的资源开销和检测的复杂度也会提成。因此,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变化来调整导频序列长度。例如可以根据时段来进行区分,比如,晚间的用户数量较少,则可以采用较短的序列长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首先确定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2m, 然后选择m行m列的矩阵p和m行的向量b;利用所述矩阵p和所述向量m,根据公式2,获取二阶Reed-Muller序列,作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可选地,在确定了导频序列的长度之后,可以从该长度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矩阵p,其中,该矩阵p的集合包括多个m行m列的矩阵p;以及可以从该长度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m行的向量b,其中,该向量b的集合包括多个m行的向量b。
可选地,对于如何从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矩阵p,以及从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向量b,可以基于导频索引。该导频索引可以利用随机数生成器生成,例如,可以利用PN序列,设置不同的初值,可以产生不同的随机数序列,并由此得到该导频索引,其中,可能的初值选取方法包括终端的标识、系统帧号、时隙编号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该系统帧号可以是传输目标导频序列所在的帧的序号,时隙编号可以是传输目标导频序列所在的时隙的编号,小区标识可以是该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标识。
可选地,可以采取相同的导频索引从矩阵p的集合选择矩阵p,以及从向量b的集合选择向量b,当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导频索引分别从矩阵p的集合选择矩阵p,从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向量b。
可选地,如图3所示,该方法200还可以包括230: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可选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终端设备有相应接收动作,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矩阵p的集合和向量b的集合。举例地,终端设备可以预存储多个矩阵p的集合和多个向量b的集合;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通知需要使用的矩阵p的集合的索引和向量b的集合的索引;终端根据网络设备通知的矩阵p的集合的索引,从多个矩阵p的集合选择矩阵p的集合,以及根据网络设备通知的向量b的集合的索引从多个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向量b的集合,从而可以从选择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矩阵p,以及从选择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向量b。
可选地,用于指示矩阵p的集合的信息和用于指示向量b的集合的信息可以承载在不同的指示信息中。该不同的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同一消息的不同的字段中,或者,可以承载在不同的消息中。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在确定矩阵p和向量b之后,可以按照上述公式2,生成导频序列。或者,也可以在终端设备上预存各个矩阵p和向量b所对应的导频序列,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矩阵p和向量b,查找得到对应的导频序 列,其中,预存的各个导频序列也可以是基于上述公式2生成的。
应理解,图3所示的220和230均是该方法200的可选操作。方法200即可以包括220,而不包括230;或者,可以包括230,而不包括220;或者包括220和230。例如,在包括220而不包括230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待发送导频序列长度从自身存储的信息中,查找该导频序列长度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和向量b的集合。例如,在包括230,而不包括220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待发送时频资源大小确定待发送导频序列长度,并从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矩阵p,以及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向量b。
可选地,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通过同一广播消息发送,也可以通过不同广播消息发送。
可选地,该待发送导频序列为用于用户状态检测的导频序列,例如,状态监测参考信号(Activity Detection Reference Signal,ADRS)。此时,终端设备采用可用带宽的部分带宽发送该目标导频序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免授权传输的导频可以包括ADRS和数据调解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其中,ADRS用于用户状态检测,可以通过Reed-Muller序列实现,仅在部分子带发送,DMRS用于数据解调的信道估计,采用序列分组增加导频数量,可以允许不同导频之间部分碰撞。其中,ADRS和DMRS的传输可以但不限于参考图4所示。
可选地,ADRS和DMRS可以一一对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两种功能的导频分离,可以整体降低导频资源开销,降低信道估计的复杂度。
在240中,终端设备发送该待发送导频序列,可选地,向网络设备发送。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导频序列所占的时频资源大小小于待使用的时频资源时,可以对该导频资源进行补长处理,即可以将该导频的部分位重复承载在多余的时频资源上。
在250中,网络设备获取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所述导频序列为Reed-Muller序列,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终端设备。
在260中,网络设备从所述接收信号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
应理解,虽然图3仅示出了一个终端设备,但仅仅是图示的方便,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即,可以存在多个终端设备采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导频序列。网络设备在获取到包括多个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之后,可以从该接收信号中,分别获取每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
具体地,假设网络设备接收的导频序列为多个活跃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叠加:
其中,hi为用户i的信道增益,S表示活跃用户数量,n表示噪声信号。
在接收到叠加的导频序列之后,网络设备可以对该导频序列进行检测,得到各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
以下将结合图5介绍一种可选的检测方法300。
分为S步对导频序列进行检测,其中每一步估计一个活跃用户状态并进行信道估计。令y1=y,第k步如下
在310中,对接收信号y进行交织相乘:
其中,chirps为噪声和不同pi之间的交叉项,a是长度为m的比特向量,共有2m个取值,e是长度m的单位向量,e的可能的取值数量是m,yk(a)表示向量yk与a的对应位置处的元素,相当于对yk(a)进行交织, 表示对交织后的向量乘以为yk(a)的共轭。其中,进行交织相乘后的处理得到的值等效于等式右侧的值。
例如,当m=2时,a有2m=4种可能取值,用二进制表示为:00,01,10,11,而e有2种可能取值,用二进制表示为:10,01。上式yk(a)表示向量yk对应位置的元素,比如yk(00)表示第1个元素,yk(01)表示第2个元素,依次类推。上式表示对a和e的按位求模2和。当e=10,a分别取00,01,10,11时,分别为10,11,00,01。因此相当于对y(a)进行交织。当e=10时,表示向量(yk(10),yk(11),yk(00),yk(01))和向量对应位置相乘,即
在320中,对交织相乘后得到的向量进行哈达玛变换,得到pi
具体地,由于向量的长度是2m,变换后得到向量的长度也是2m,从2m 个值中寻找幅值最大的元素,其编号即为pi的某一列。当m=2,e=10时,进行哈达玛变换后得到长度为4的向量,如果第1个元素的幅值最大,则pi的第一列为00,如果第2个元素的幅值最大,则pi的第一列为01,依次类推。当e=01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得到pi的第2列的取值。
重复这个过程,可以恢复出pi,其中,该操作的复杂度是O(m22m),即复杂度与m22m成正比。
在330中,对信号yk(a)进行向量相乘:
对上式右侧进行Hadamard变换,会在bi处产生峰值,据此可以恢复出pi bi。其中,该操作的复杂度是O(22m)即复杂度与22m成正比。
在340中,确定用户的导频序列,通过解优化问题确定终端设备i对应的信道增益,并更新接收信号。
根据pi和bi,利用上述公式2获取用户的导频序列;
解优化问题确定终端设备i对应的信道增益:
更新接收信号:
通过上述算法,基站完成用户状态的检测和信道估计,实现Grant-free接入的重要一步。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数据的译码情况,向终端设备发送反馈消息,该反馈消息用于指示导频序列是否被检测到和数据是否被成功译码。
终端设备通过免授权接入网络设备而发送数据可能有多种结果,第一种是网络设备检测到了导频序列,并且数据成功译码;第二种是网络设备检测到了导频序列,但是数据未成功译码;第三种是网络设备未检测到导频序列。在第一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确认反馈(Acknowledge,ACK)消息,在第二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否认反馈(Non-Acknowledge,NACK)消息。在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NACK时,可以向网络设备重新发送数据。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上述按照公式1或公式2或者更高阶的 公式生成的序列称为Reed-Muller序列,但是也可以有别的称法,只要按照公式1、公式2或相应的变形公式生成的序列,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可选地,该方法400可以用于免授权传输。
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410,终端设备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从导频序列集合中获取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导频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序列。其中,导频序列集合中的导频序列可以是基于公式生成的序列,并存储在所述终端设备上。
对于如何从导频集合中选择待发送导频序列,可以随机选择,也可以基于导频索引,例如,该导频索引可以利用随机数生成器生成,例如,可以利用伪噪声(Pseudo-noise,PN)序列,设置不同的初值,以产生不同的随机数序列,并由此得到该导频索引,其中,可能的初值选取方法包括终端的标识、系统帧号、时隙编号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该系统帧号可以是传输目标导频序列所在的帧的序号,时隙编号可以是传输目标导频序列所在的时隙的编号,小区标识可以是该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标识。
可选地,可以在终端设备上预存各种导频序列长度对应的导频序列集合,在确定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之后,可以从该长度对应的序列集合中,选择待发送导频序列。
可选地,如图6所示,该方法400还可以包括420: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可选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终端设备有相应接收动作,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确定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其中,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确定m行m列的矩阵p和m行的向量b;根据公式生成序列,作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可选地,终端设备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对于如何从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矩阵p,以及从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向量b,可以基于导频索引。该导频索引可以利用随机数生成器生成,例如,可以利用PN序列,设置不同的初值,可以产生不同的随机数序列,并由此得到该导频索引,其中,可能的初值选取方法包括终端的标识、系统帧号、时隙编号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该系统帧号可以是传输目标导频序列所在的帧的序号,时隙编号可以是传输目标导频序列所在的时隙的编号,小区标识可以是该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标识。
可选地,可以采取相同的导频索引从矩阵p的集合选择矩阵p,以及从向量b的集合选择向量b,当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导频索引分别从矩阵p的集合选择矩阵p,从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向量b。
可选地,如图6所示,该方法400还可以包括430: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可选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终端设备有相应接收动作,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矩阵p的集合和向量b的集合。举例地,终端设备可以预存储多个矩阵p的集合和多个向量b的集合;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通知需要使用的矩阵p的集合的索引和向量b的集合的索引;终端根据网络设备通知的矩阵p的集合的索引,从多个矩阵p的集合选择矩阵p的集合,以及根据网络设备通知的向量b的集合的索引从多个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向量b的集合,从而可以从选择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矩阵p,以及从选择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向量b。
可选地,用于指示矩阵p的集合的信息和用于指示向量b的集合的信息可以承载在不同的指示信息中。该不同的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同一消息的不同的字段中,或者,可以承载在不同的消息中。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在确定矩阵p和向量b之后,按照公式生成导频序列。或者,也可以在终端设备上预存各个矩阵p和向量b所对应的导频序列,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矩阵p和向量b,查找得到对应的导频序列,其中,预存的各个导频序列也可以是基于上述公式 生成的。
应理解,图6所示的420和430均是该方法400的可选操作。方法400 即可以包括420,而不包括430;或者,可以包括430,而不包括420;或者包括420和430。例如,在包括420而不包括430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待发送导频序列长度从自身存储的信息中,查找该导频序列长度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和向量b的集合。例如,在包括430,而不包括420时,终端设备可以待发送时频资源大小确定待发送导频序列长度,并从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矩阵p,以及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向量b。
可选地,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通过同一广播消息发送,也可以通过不同广播消息发送。
可选地,所述矩阵p的集合中的矩阵为对角线为0的二元对称矩阵,其中,矩阵的各个元素为0或1;和/或,所述向量b的集合中的向量为二元向量,其中,向量的各个元素为0或1。
可选地,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用于用户状态检测。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可用带宽的部分带宽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440,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在450中,网络设备获取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其中,所述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终端设备。
在460中,网络设备从所述接收信号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
应理解,虽然图6仅示出了一个终端设备,但仅仅是图示的方便,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即,可以存在多个终端设备可以采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导频序列。网络设备在获取到包括多个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的接收信号之后,可以从该接收信号中,分别获取每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终端设备通过免授权接入网络设备而发送数据可能有多种结果,第一种是网络设备检测到了导频序列,并且数据成功译码;第二种是网络设备检测 到了导频序列,但是数据未成功译码;第三种是网络设备未检测到导频序列。在第一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确认反馈(Acknowledge,ACK)消息,在第二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否认反馈(Non-Acknowledge,NACK)消息。在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NACK时,可以向网络设备重新发送数据。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该终端设备700包括:获取单元710,用于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为Reed-Muller序列;发送单元720,用于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应用于免授权传输。
可选地,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是基于Reed-Muller序列生成公式生成的。
可选地,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二阶Reed-Muller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的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710具体用于:从导频序列集合中获取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导频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两个Reed-Muller序列。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710具体用于: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其中,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确定m行m列的矩阵p和m行的向量b;
根据公式生成二阶Reed-Muller序列,作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可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终端设备700还包括接收单元73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所述获取单元7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710具体用于:根据待使用时频资源大小,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矩阵p为二元对称矩阵。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710具体用于: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可选地,所述矩阵p的集合中的矩阵p为对角线为0的二元对称矩阵,其中,矩阵p的各个元素为0或1;和/或,所述向量b的集合中的向量b为二元向量,其中,向量b的各个元素为0或1。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7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系统帧号、时隙编号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导频索引;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可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73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矩阵p的集合,和/或,所述向量b的集合。
可选地,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用于用户状态检测。
可选地,所述发送单元720具体用于:通过可用带宽的部分带宽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可选地,所述发送单元720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可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终端设备700还包括接收单元730,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和所述导频序列是否被成功译码。具体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确认反馈消息,所述确认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导频序列被检测到并且所述数据被成功译码;或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否认反馈消息,所述否认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导频序列被检测到但所述数据未被成功译码。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700可以对应于方法200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具有方法200中的终端设备的相应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8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8所示,该网络设备800包括:接收单元810,用于获取接收信号,其中,所述接收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其中,所述导频序列为Reed-Muller序列;获取单元820,用于从所述接收信号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
可选地,所述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二阶Reed-Muller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的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 素;i2=-1。
可选地,如图8所示,所述网络设备800还包括发送单元830,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可选地,如图8所示,所述网络设备800还包括发送单元830,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向量b的集合,和/或矩阵p的集合,其中,向量b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向量b,所述矩阵p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矩阵p。
可选地,如图8所示,所述网络设备800还包括发送单元830,所述接收单元810还用于:根据每个所述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检测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所述发送单元830还用于:在所述数据被成功译码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确认反馈消息;在所述数据未被成功译码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否认反馈消息。
应理解,该网络设备800可以对应于方法200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具有方法200中的网络设备的相应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9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9所示,该终端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收发器930和总线系统940。存储器920,用于存放程序指令。处理器910可以调用存储器920中存放的程序指令。处理器910、存储器920和收发器930通过总线系统940相连。
其中,处理器910用于调用存储器9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为Reed-Muller序列;控制收发器930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900应用于免授权传输。
可选地,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是基于Reed-Muller序列生成公式生成的。
可选地,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二阶Reed-Muller序列;其中,m为导频序列的长度;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的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调用存储器9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从导频序列集合中获取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导频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两个Reed-Muller序列。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调用存储器9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其中,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确定m行m列的矩阵p和m行的向量b;根据公式生成二阶Reed-Muller序列,作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调用存储器9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收发器930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调用存储器9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根据待使用时频资源大小,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矩阵p为二元对称矩阵。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调用存储器9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可选地,所述矩阵p的集合中的矩阵p为对角线为0的二元对称矩阵,其中,矩阵p的各个元素为0或1;和/或,所述向量b的集合中的向量b为二元向量,其中,向量b的各个元素为0或1。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调用存储器9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系统帧号、时隙编号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导频索引;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调用存储器9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控制器收发器930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矩阵p的集合和所述向量b的集合。
可选地,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用于用户状态检测。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调用存储器9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通过可用带宽的部分带宽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调用存储器9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收发器930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可选地,处理器910用于调用存储器9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收发器930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和所述导频序列是否被成功译码。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900可以对应于方法200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具有方法200中的终端设备的相应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0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2所示,该网络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收发器1030和总线系统1040。存储器1020,用于存放程序指令。处理器1010可以调用存储器1020中存放的程序指令。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和收发器1030通过总线系统1040相连。
其中,处理器1010用于调用存储器10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收发器1030获取接收信号,其中,所述接收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其中,所述导频序列为Reed-Muller序列;从所述接收信号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
可选地,所述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二阶Reed-Muller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的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
可选地,处理器1010用于调用存储器10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收发器1030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可选地,处理器1010用于调用存储器10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收发器1030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向量b的集合,和/或矩阵p的集合,其中,向量b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向量b,所述矩阵p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矩阵p。
其中,处理器1010用于调用存储器10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每个所述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检测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在成功译码所述数据时,控制收发器1030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确认反馈消息;在未成功译码所述数据时,控制收发器1030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否认反馈消息。
应理解,该网络设备1000可以对应于方法200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具有方法200中的网络设备的相应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1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3所示,该终端设备1100包括:获取单元1110,用于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发送单元1120,用于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110用于从导频序列集合中获取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导频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序列。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110具体用于: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其中,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确定m行m列的矩阵p和m行的向量b;根据公式生成序列,作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可选地,如图13所示,所述终端设备1110还包括接收单元113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110具体用于: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可选地,所述矩阵p的集合中的矩阵为对角线为0的二元对称矩阵,其中,矩阵的各个元素为0或1;和/或,所述向量b的集合中的向量为二元向量,其中,向量的各个元素为0或1。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1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系统帧号、时隙编号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导频索引;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可选地,如图13所示,所述终端设备1110还包括接收单元113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矩阵p的集合和/或向量b的集合。
可选地,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用于用户状态检测。
可选地,所述发送单元1120通过可用带宽的部分带宽发送所述待发送导 频序列。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1100可以对应于方法400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具有方法400中的终端设备的相应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2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2所示,该网络设备1200包括接收单元1210和获取单元1220。其中,接收单元1210用于获取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其中,所述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获取单元1220用于从所述接收信号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
可选地,如图12所示,该网络设备1200还包括发送单元123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可选地,如图12所示,该网络设备1200还包括发送单元123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向量b的集合和矩阵p的集合的至少一种,其中,向量b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向量b,所述矩阵p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矩阵p。
应理解,该终网络设备1200可以对应于方法400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具有方法400中的网络设备的相应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3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3所示,该终端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10、存储器1320、收发器1330和总线系统1340。存储器1320,用于存放程序指令。处理器1310可以调用存储器1320中存放的程序指令。处理器1310、存储器1320和收发器1330可以通过总线系统1340相连。
其中,处理器1310用于调用存储器13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 生成的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控制收发器1320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可选地,处理器1310用于调用存储器13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 下操作:从导频序列集合中获取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导频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序列。
可选地,处理器1310用于调用存储器13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其中,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确定m行m列的矩阵p和m行的向量b;根据公式生成序列,作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可选地,处理器1310用于调用存储器13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收发器1330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可选地,处理器1310用于调用存储器13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可选地,所述矩阵p的集合中的矩阵为对角线为0的二元对称矩阵,其中,矩阵的各个元素为0或1;和/或,所述向量b的集合中的向量为二元向量,其中,向量的各个元素为0或1。
可选地,处理器1310用于调用存储器13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系统帧号、时隙编号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导频索引;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可选地,处理器1310用于调用存储器13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收发器1310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矩阵p的集合和/或向量b的集合。
可选地,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用于用户状态检测。
可选地,处理器1310用于调用存储器13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收发器1330通过可用带宽的部分带宽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1300可以对应于方法400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具有方法400中的终端设备的相应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4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4所示,该终端设备1400包括处理器1410、存储器1420、收发器1430和总线系统1440。存储器1420,用于存放程序指令。处理器1410可以调用存储器1420 中存放的程序指令。处理器1410、存储器1420和收发器1430可以通过总线系统1440相连。
其中,处理器1410用于调用存储器14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收发器1430获取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其中,所述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从所述接收信号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
可选地,处理器1410用于调用存储器14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收发器1430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可选地,处理器1410用于调用存储器14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收发器1430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向量b的集合和矩阵p的集合的至少一种,其中,向量b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向量b,所述矩阵p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矩阵p。
应理解,该终网络设备1400可以对应于方法400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具有方法400中的网络设备的相应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e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4)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为Reed-Muller序列;
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免授权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是基于Reed-Muller序列生成公式生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二阶Reed-Muller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的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从导频序列集合中获取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导频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两个Reed-Muller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具体为:
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其中,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
确定m行m列的矩阵p和m行的向量b;
根据公式生成二阶Reed-Muller序列,作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所述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具体为:
根据待使用时频资源大小,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p为二元对称矩阵。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m行m列的矩阵p和m行的向量b,具体为:
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
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p的集合中的矩阵p为对角线为0的二元对称矩阵,其中,矩阵p的各个元素为0或1;
和/或
所述向量b的集合中的向量b为二元向量,其中,向量b的各个元素为0或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系统帧号、时隙编号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导频索引;
所述选择所述矩阵p,具体为: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
所述选择所述向量b,具体为: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矩阵p的集合和所述向量b的集合;
所述确定m行m列的矩阵p和m行的向量b,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指示,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用于用户状态检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可用带宽的部分带宽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确认反馈消息,所述确认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导频序列被检测到并且所述数据被成功译码;或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否认反馈消息,所述否认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导频序列被检测到但所述数据未被成功译码。
18.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接收信号,其中,所述接收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其中,所述导频序列为Reed-Muller序列;
从所述接收信号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二阶Reed-Muller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的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接收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接收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向量b的集合,和/或矩阵p的集合,其中,向量b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向量b,所述矩阵p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矩阵p。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检测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在成功译码所述数据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确认反馈消息;
在未成功译码所述数据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否认反馈消息。
2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为Reed-Muller序列;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应用于免授权传输。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是基于Reed-Muller序列生成公式生成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二阶Reed-Muller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的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
27.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从导频序列集合中获取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所述导频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两个Reed-Muller序列。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其中,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
确定m行m列的矩阵p和m行的向量b;
根据公式生成二阶Reed-Muller序列,作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待使用时频资源大小,确定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31.根据权利要求28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p为二元对称矩阵。
32.根据权利要求27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
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p的集合中的矩阵p为对角线为0的二元对称矩阵,其中,矩阵p的各个元素为0或1;
和/或
所述向量b的集合中的向量b为二元向量,其中,向量b的各个元素为0或1。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系统帧号、时隙编号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导频索引;
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
根据所述导频索引,从所述m对应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35.根据权利要求33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矩阵p的集合和所述向量b的集合;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指示,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矩阵p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矩阵p;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向量b的集合中,选择所述向量b。
3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用于用户状态检测。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可用带宽的部分带宽发送所述待发送导频序列。
38.根据权利要求23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确认反馈消息,所述确认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导频序列被检测到并且所述数据被成功译码;或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否认反馈消息,所述否认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导频序列被检测到但所述数据未被成功译码。
4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获取接收信号,其中,所述接收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其中,所述导频序列为Reed-Muller序列;
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接收信号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序列是基于公式生成的二阶Reed-Muller序列;其中,导频序列的长度为2的m次方,m为正整数;p为m行m列的矩阵;b为m行的向量;a为长度为m的由0和1组成的比特向量,总共有2的m次方种可能的取值,对应所述导频序列的2的m次方个元素;i2=-1。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发送导频序列的长度。
43.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向量b的集合和矩阵p的集合,其中,向量b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向量b,所述矩阵p的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矩阵p。
44.根据权利要求40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根据每个所述终端设备的导频序列,检测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被成功译码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确认反馈消息;在所述数据未被成功译码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否认反馈消息。
CN201610368154.5A 2016-05-27 2016-05-27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4379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8154.5A CN107437984B (zh) 2016-05-27 2016-05-27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EP17802221.6A EP3454496B1 (en) 2016-05-27 2017-05-26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CT/CN2017/086033 WO2017202375A1 (zh) 2016-05-27 2017-05-26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6/200,355 US11018827B2 (en) 2016-05-27 2018-11-26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8154.5A CN107437984B (zh) 2016-05-27 2016-05-27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7984A true CN107437984A (zh) 2017-12-05
CN107437984B CN107437984B (zh) 2020-11-10

Family

ID=60412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68154.5A Active CN107437984B (zh) 2016-05-27 2016-05-27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18827B2 (zh)
EP (1) EP3454496B1 (zh)
CN (1) CN107437984B (zh)
WO (1) WO201720237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7469A (zh) * 2015-10-16 2019-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imo系统安全配对方法
WO2020052646A1 (zh) * 2018-09-14 2020-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200056A1 (zh) * 2019-04-02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调导频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WO2022042259A1 (zh) * 2020-08-24 2022-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042215A1 (zh) * 2020-08-28 2022-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71744B2 (en) * 2018-02-06 2021-11-09 Apple Inc. Up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transmission schem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823A (zh) * 2008-01-14 2009-07-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Reed-Muller译码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译码器
US20150043470A1 (en) * 2012-03-16 2015-0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4468022A (zh) * 2013-09-18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格式组合的译码方法及装置
US9197367B2 (en) * 2010-10-02 2015-11-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on the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LTE-A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4332A (zh) * 2002-11-01 2004-05-0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字通信系统的信道编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PL3565153T3 (pl) * 2010-05-11 2022-12-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posób nadawania informacji o randze kanału zstępującego przez fizyczny, współdzielony kanał wstępujący
US8775490B2 (en) * 2011-02-04 2014-07-08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ive sensing with reduced compression complexit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823A (zh) * 2008-01-14 2009-07-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Reed-Muller译码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译码器
US9197367B2 (en) * 2010-10-02 2015-11-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on the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LTE-A
US20150043470A1 (en) * 2012-03-16 2015-0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4468022A (zh) * 2013-09-18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格式组合的译码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 Data Channel Desig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2,R1-161117》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7469A (zh) * 2015-10-16 2019-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imo系统安全配对方法
WO2020052646A1 (zh) * 2018-09-14 2020-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12660A (zh) * 2018-09-14 202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12660B (zh) * 2018-09-14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200056A1 (zh) * 2019-04-02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调导频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769923A (zh) * 2019-04-02 2020-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调导频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WO2022042259A1 (zh) * 2020-08-24 2022-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042215A1 (zh) * 2020-08-28 2022-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54496A1 (en) 2019-03-13
WO2017202375A1 (zh) 2017-11-30
US20190097769A1 (en) 2019-03-28
CN107437984B (zh) 2020-11-10
EP3454496A4 (en) 2019-09-04
EP3454496B1 (en) 2023-12-06
US11018827B2 (en)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0336B2 (en)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7437984A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EP259156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in a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71031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72676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tting data
CN10473748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肯定应答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2152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139916B (zh) 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11950237B2 (en) Sequence bas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CN11122648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CN107872298A (zh) 免授权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148246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699740A (zh) 具有缩短的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的传输块尺寸
WO2022046323A1 (en) Resource mapping for a scheduling request on a 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
US10349398B2 (en) Non-orthogo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710853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8029108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EP3857758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involved in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CN109842479A (zh) 在非授权传输中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KR2020014405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피드백 정보의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02965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7046455A (zh) 基于频分双工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harq处理
KR102522787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직교 시퀀스를 이용한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7733596A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KR20200127861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