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7246B - 一种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7246B
CN107437246B CN201710542800.XA CN201710542800A CN107437246B CN 107437246 B CN107437246 B CN 107437246B CN 201710542800 A CN201710542800 A CN 201710542800A CN 107437246 B CN107437246 B CN 1074372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images
image
features
lea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428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7246A (zh
Inventor
李玺
魏李娜
吴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7105428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372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37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7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7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7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5Combinations of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8Activation fun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4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video content
    • G06V20/41Higher-level, semantic clustering, classification or understanding of video scenes, e.g. detection, labelling or Markovian modelling of sport events or news i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16Video; Image seque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081Training; Lear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深度模型,用于在一组相互关联的图像中发现其共同显著目标的问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用于训练显著性检测的多组图像数据集,并定义算法目标;共享卷积层,对组内图像进行共同的语义特征学习;分别对每帧图像进行单独的特征表达;在特征层同时学习组内图像的互动关系和语义信息,得到组内图像共享特征;建立组内共享特征和单张图像特征的互动及关联关系的联合学习框架;使用所述学习框架检测图像组的共同显著性结果。本发明用于真实图像数据的显著性分析,面对各类复杂情况具有较佳的效果和鲁棒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共同显著性目标检测被定义为如下问题:在包含多张图像的一组图形中中发现具有共同属性的显著性前景目标。近年来,在计算机视觉任务如图像或视频分割、目标定位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任务主要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如何产生有效的特征表达;第二是如何对组内图像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建模从而更好的得到最终的显著性图。针对第一点,本发明认为共同显著性检测任务重的特征表达不仅应该反映单张图像的独有特性,而且应该表达图像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第二点,本发明认为组内图像相互之间在不同方面都是上下文相关的,而共同显著性检测任务可以利用组内图像之间的一致性信息获取它们的互动信息,并且相互增强各自的显著性区域。传统方法一般将单张图像的特有特征与组内图像的共同特性分别计算,或者不考虑单张图像的属性,尽管这些方法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这却不能很好的互动语义信息,这在本任务中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统计建模的有效性,目前基于学习的方法逐渐被应用到显著性检测任务中。现有的基于学习的方法主要采用深度学习框架,输入一组图像,输出检测的显著性图。深度学习能够有效地解决特征表达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利用以图像组为基础(整组输入和整组输出)的机制。在Co-saliency检测中,组内图像相互关联,例如具有相似目标,显著性目标的颜色、形状、对比度等关联性强,因此我们的工作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在特征层面上对组内图像的互动关系和语义信息进行了学习,以得到更好的组内共享特征。另外,为了保证每张图像的个性特征,我们对组内的每张图像进行单独的特征表达。结合上述两方面,我们设计了一个统一的端到端深度学习框架对组内共享特征和单张图像特征的互动及关联关系进行联合学习,从而使模型更具准确性和鲁棒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用于训练显著性检测的多组图像数据集,并定义算法目标;
S2、对组内图像进行共同的语义特征学习;
S3、分别对每帧图像进行单独的特征表达;
S4、在特征层同时学习组内图像的互动关系和语义信息,得到组内图像共享特征;
S5、建立组内共享特征和单张图像特征的互动及关联关系的联合学习框架;
S6、使用所述学习框架检测图像组的共同显著性结果。
基于上述方案,各步骤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的用于训练显著性检测的多组图像数据集,包括相互关联的图像组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21
其中Ii为第i张图像,K为图像组中图像张数;
定义算法目标为:检测组内图像的共同显著性区域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22
其中Ri为第i张图像的显著性区域。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对组内图像进行共同的语义特征学习具体包括:
S21、对图像数据集进行分组处理,提取每张图像的Gist特征和Lab特征并计算图像之间的欧氏距离度量得到与每张图像最相似的4张图像,组成每组5张图像,作为训练的算法输入;
S22、使用每一层加入ReLU激活函数的十三层卷积操作和max-pooling操作对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23
每一张图像Ii提取初始的高层语义特征si,即:
Si=fshared(Ii;θShared)
其中θshared为卷积参数;
S23、通过整组输入,得到每张图像初始特征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31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分别对每帧图像进行单独的特征表达具体包括:
使用三层卷积操作,对每张图像进行更深层的特征提取,输入为所述高层语义特征si,即:
xi=fsingle(Si;θsingle)
其中θsingle为卷积参数,xi为提取到的更深层的特征。
进一步的,步骤S4中,在特征层同时学习组内图像的互动关系和语义信息,得到组内图像共享特征具体包括:
S41、对组内图像IG,利用融合策略将上述初始特征s进行拼接操作;
S42、对融合后的特征,通过每一层加入ReLU激活函数的三层卷积操作进行组内互动关系的学习,得到图像组的语义特征:
X=fintra(s;θintra)
其中θintra为卷积参数。
进一步的,步骤S5中,建立组内共享特征和单张图像特征的互动及关联关系的联合学习框架具体包括:
S51、建立联合学习框架包括两个方面:图像组的共享特征X和单张图像的独立特征xi,作为该步骤的输入,通过拼接操作、卷积操作以及反卷积操作,输出组内每张图像各自的显著性检测值R;
S52、神经网络的结构表示为映射(x,X)→R,用公式表示为:
R=fcollaborative(xX;θcollaborative)
其中θcollaborative为卷积参数,x为单张图像的独立特征xi的集合。
进一步的,步骤S6中,使用所述学习框架检测图像组的共同显著性结果包括:
基于由S1~S5建立的统一的端到端联合学习框架,采用组输入、组输出,在训练中,将多组图像输入该神经网络中,所有的卷积参数θ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学习得到,其中错误率由显著性图与真值比较得到,损失函数采用平方欧氏损失函数;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41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42
分别为原始图像和真值的训练样本集,N为图像组的数目,则损失函数计算公式表示为: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43
其中θ={θshared,θsingle,θintra,θcollaborative}为卷积参数。
本发明的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相比于现有的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发明的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定义了显著性检测中的两个个重要问题,即图像的显著性特征表达、图像之间的互动关系建模。通过寻求这两个方向的解决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场景中的图像组的共同显著性检测。
其次,本发明提出了一个统一的以组为单位的深度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该方法实现组输入、组输出,并利用图像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组内图像的一致性表达(例如共同前景和相似背景等),同时也对单张图像的独有特性(独有目标和特有属性)进行特征表达。有效地提升了显著性检测的结果。
最后,本发明的显著性检测方法提出端到端的深度学习网络去联合优化特征表达学习过程和协同学习过程,从而得到了更加鲁棒的共同显著性结果。
本发明的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在视频、图像分割和视频压缩中,能够有效提高场景分析的准确度和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例如,在视频语义提取及压缩任务中,本发明的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视频中显著性目标区域,从而判断出视频中最具价值的重要部分,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原始图像;
图3为实施例中的共同显著性结果与真值、其他方法的效果对比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联合学习框架相对于单张图像的显著性检测效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相反,本发明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
参考图1,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获取所述的用于训练显著性检测的多组图像数据集,包括相互关联的图像组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51
其中Ii为第i张图像,K为图像组中图像张数;
定义算法目标为:检测组内图像的共同显著性区域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52
其中Ri为第i张图像的显著性区域。
其次,对组内图像进行共同的语义特征学习具体包括:
第一步,对图像数据集进行分组处理,提取每张图像的Gist特征和Lab特征并计算图像之间的欧氏距离度量得到与每张图像最相似的4张图像,组成每组5张图像,作为训练的算法输入。
第二步,使用十三层卷积操作(每一层加入ReLU激活函数)或者max-pooling操作对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53
每一张图像Ii提取初始的高层语义特征si,即:
Si=fshared(Ii;θShared)
其中θshared为卷积参数;
第三步,通过整组输入,得到每张图像初始特征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54
接下来,分别对每帧图像进行单独的特征表达具体包括:
使用三层卷积操作,对每张图像进行更深层的特征提取,输入为上述共享特征si,即:
xi=fsingle(Si;θsingle)
其中θsingle为卷积参数,xi为提取到的更深层的特征;
之后,在特征层同时学习组内图像的互动关系和语义信息,得到组内图像共享特征具体包括:
第一步,对组内图像IG,利用融合策略将上述初始特征s进行拼接操作;
第二步,对融合后的特征,通过三层卷积操作(每一层加入ReLU激活函数)进行组内互动关系的学习,得到图像组的语义特征:
X=fintra(s;θintra)
其中θintra为卷积参数;
然后,建立组内共享特征和单张图像特征的互动及关联关系的联合学习框架具体包括:
第一步,建立联合学习框架包括两个方面:图像组的共享特征X和单张图像的独立特征xi,作为该步骤的输入,通过拼接操作、卷积操作以及反卷积操作,输出组内每张图像各自的显著性检测值R;
第二步,神经网络的结构表示为映射(x,X)→R,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R=fcollaborative(x,X;θcollaborative)
其中θcollaborative为卷积参数,x为单张图像的独立特征xi的集合。
最后,使用所述学习框架检测图像组的共同显著性结果包括:
基于由S1~S5建立的统一的端到端联合学习框架,采用组输入、组输出,在训练中,将多组图像输入该神经网络中,所有的卷积参数θ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学习得到,其中错误率由显著性图与真值比较得到,损失函数采用平方欧氏损失函数;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61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62
分别为原始图像和真值的训练样本集,N为图像组的数目,则损失函数计算公式表示为: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63
其中θ={θshared,θsingle,θintra,θcollaborative}为卷积参数。
下面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具体实施例中,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效果。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实现方法如前所述,不再详细阐述具体的步骤,下面仅针对案例数据展示其效果。本发明在三个具有真值标注的数据集上实施,分别为:
iCoseg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643张图像,有38个分组。
MSRC-V2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591张图像,有23个分组。
Cosal2015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2015张图像,有50个分组。
本实例在每个数据集上选取两组数据进行实验,两组实例都分别提取每张图像的Gist特征和Lab特征并计算图像之间的欧氏距离度量得到每张图像最相似的4张,组成每组5张图像,如图2所示;
2)通过十三层卷积操作,得到每张图像的初始特征;
3)使用三层卷积操作,对每张图像进行更深层的特征提取;
4)对组内5张图像,利用融合策略,将上述初始特征进行拼接操作,并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卷积操作,实现组内互动关系的学习,得到该图像组的语义特征;
5)建立组内共享特征和单张图像特征的互动及关联关系的联合学习框架,得到最终的显著性图,如图3所示,同时加入其它方法的结果对比;
6)为验证本发明中联合学习框架的效果,对比最终的共同显著性结果与单张图像的显著性结果,可以看出,共同显著性结果加强了组内共同目标区域,并且减弱了其他区域。如图4所示。
5)本实例检测结果的检测精度见表1所示。图中数据显示了本发明在平均F-measure,AUC以及MAE三个指标上的表现,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在整体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其中F-measure表示准确度与回归之间的目标检索平衡度: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71
其中η2在实验中设置为0.3。AUC指标是指ROC曲线下方的面积,可以较好的反应检测结果。MAE是指显著性图与真值之间的像素级的平均误差。
表1本实例各评价指标
Figure GDA0002458020440000081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本发明可以在各种真实图像数据上建模图像的上下文关联关系,从而得到准确的显著性检测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用于训练显著性检测的多组图像数据集,并定义算法目标;
S2、对组内图像进行共同的语义特征学习;
S3、分别对每帧图像进行单独的特征表达;
S4、在特征层同时学习组内图像的互动关系和语义信息,得到组内图像共享特征;
S5、建立组内共享特征和单张图像特征的互动及关联关系的联合学习框架;
S6、使用所述学习框架检测图像组的共同显著性结果;
所述步骤S1中,所述的用于训练显著性检测的多组图像数据集,包括相互关联的图像组
Figure FDA0002458020430000013
其中Ii为第i张图像,K为图像组中图像张数;
定义算法目标为:检测组内图像的共同显著性区域
Figure FDA0002458020430000014
其中Ri为第i张图像的显著性区域;
所述步骤S2中,对组内图像进行共同的语义特征学习具体包括:
S21、对图像数据集进行分组处理,提取每张图像的Gist特征和Lab特征并计算图像之间的欧氏距离度量得到与每张图像最相似的4张图像,组成每组5张图像,作为训练的算法输入;
S22、使用每一层加入ReLU激活函数的十三层卷积操作和max-pooling操作对
Figure FDA0002458020430000011
每一张图像Ii提取初始的高层语义特征si,即:
si=fshared(Ii;θshared)
其中θshared为卷积参数;
S23、通过整组输入,得到每张图像初始特征
Figure FDA0002458020430000012
所述步骤S3中,分别对每帧图像进行单独的特征表达具体包括:
使用三层卷积操作,对每张图像进行更深层的特征提取,输入为所述高层语义特征si,即:
xi=fsingle(si;θsingle)
其中θsingle为卷积参数,xi为提取到的更深层的特征;
所述步骤S4中,在特征层同时学习组内图像的互动关系和语义信息,得到组内图像共享特征具体包括:
S41、对组内图像IG,利用融合策略将上述初始特征s进行拼接操作;
S42、对融合后的特征,通过每一层加入ReLU激活函数的三层卷积操作进行组内互动关系的学习,得到图像组的语义特征:
X=fintra(s;θintra)
其中θintra为卷积参数;
所述步骤S5中,建立组内共享特征和单张图像特征的互动及关联关系的联合学习框架具体包括:
S51、建立联合学习框架包括两个方面:图像组的共享特征X和单张图像的独立特征xi,作为该步骤的输入,通过拼接操作、卷积操作以及反卷积操作,输出组内每张图像各自的显著性检测值R;
S52、神经网络的结构表示为映射(x,X)→R,用公式表示为:
R=fcollaborative(x,X;θcollaborative)
其中θcollaborative为卷积参数,x为单张图像的独立特征xi的集合。
CN201710542800.XA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 Active CN1074372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2800.XA CN107437246B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2800.XA CN107437246B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7246A CN107437246A (zh) 2017-12-05
CN107437246B true CN107437246B (zh) 2020-08-18

Family

ID=60460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42800.XA Active CN107437246B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372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8502A (zh) * 2017-12-08 2018-05-15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对象协同检测方法
WO2019136591A1 (zh) * 2018-01-09 2019-07-18 深圳大学 基于弱监督时空级联神经网络的显著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8961220B (zh) * 2018-06-14 2022-07-12 上海大学 一种基于多层卷积特征融合的图像协同显著性检测方法
CN111144175B (zh) * 2018-11-05 2023-04-1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919059B (zh) * 2019-02-26 2021-01-26 四川大学 基于深度网络层次化与多任务训练的显著性物体检测方法
CN109886221B (zh) * 2019-02-26 2021-02-02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基于图像显著性检测的采砂船识别方法
CN111914850B (zh) * 2019-05-07 2023-09-1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图片特征提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介质
CN111178142A (zh) * 2019-12-05 2020-05-19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时空上下文学习的手部姿态估计方法
CN112164048B (zh) * 2020-09-25 2023-03-1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磁瓦表面缺陷自动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2070181B (zh) * 2020-11-16 2021-02-19 深圳市华汉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流的协同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4888A (zh) * 2015-11-16 2016-03-16 浙江大学 结合颜色和深度信息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CN105512661A (zh) * 2015-11-25 2016-04-20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
CN105740915A (zh) * 2016-03-04 2016-07-06 浙江大学 一种融合感知信息的协同分割方法
CN106157319A (zh) * 2016-07-28 2016-11-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区域和像素级融合的显著性检测方法
CN106780448A (zh) * 2016-12-05 2017-05-31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迁移学习与特征融合的超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分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4888A (zh) * 2015-11-16 2016-03-16 浙江大学 结合颜色和深度信息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CN105512661A (zh) * 2015-11-25 2016-04-20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
CN105740915A (zh) * 2016-03-04 2016-07-06 浙江大学 一种融合感知信息的协同分割方法
CN106157319A (zh) * 2016-07-28 2016-11-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区域和像素级融合的显著性检测方法
CN106780448A (zh) * 2016-12-05 2017-05-31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迁移学习与特征融合的超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分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bined Saliency Enhancement Based On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Fan Li et al.;《2016 2n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20170511;全文 *
Cosaliency Detection Based on Intrasaliency Prior Transfer and Deep Intersaliency Mining;Dingwen Zhang 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20151111;第27卷(第6期);全文 *
Co-saliency Detection via Looking Deep and Wide;Dingwen Zhang et al.;《2015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20151015;全文 *
DeepSaliency: Multi-Task Deep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Xi Li 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160609;第25卷(第8期);全文 *
基于MDT的空时显著性检测及其在运动分割中的应用;周文明 等;《微型电脑应用》;20110731;第27卷(第7期);全文 *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目标检测技术研究;郭文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70215(第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7246A (zh) 2017-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7246B (zh) 一种基于端到端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共同显著性检测方法
Wang et al. Adaptive fusion for RGB-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Cong et al. CIR-Net: Cross-modality interaction and refinement for RGB-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Von Stumberg et al. Gn-net: The gauss-newton loss for multi-weather relocalization
Xu et al. Pvsnet: Pixelwise visibility-aware multi-view stereo network
Bi et al. Cross-modal hierarchical interaction network for RGB-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CN111260661B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视觉语义slam系统及方法
Xu et al. Automatic building rooftop extraction from aerial images via hierarchical RGB-D priors
WO2019169884A1 (zh) 基于深度信息的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和装置
Su et al. Uncertainty guided multi-view stereo network for depth estimation
CN113095371B (zh) 一种面向三维重建的特征点匹配方法及系统
CN113902991A (zh) 一种基于级联特征融合的孪生网络目标跟踪方法
CN108388901B (zh) 基于空间-语义通道的协同显著目标检测方法
CN112329662A (zh) 基于无监督学习的多视角显著性估计方法
CN113763474B (zh) 一种基于场景几何约束的室内单目深度估算方法
CN115294371B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互补特征可靠描述与匹配方法
CN114155273B (zh) 一种结合历史轨迹信息的视频图像单目标跟踪方法
CN113627367B (zh) 一种基于多维信息聚合的立体视频显著性检测方法
CN111008555B (zh) 一种无人机图像弱小目标增强提取方法
Pang et al. Siamese tracking combing frequency channel attention with adaptive template
CN113689329A (zh) 一种用于稀疏点云增强的最短路径插值法
CN113705562A (zh) 目标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13108A (zh) 一种基于超大感受野特征优化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Huang et al. Weighted large margin nearest center distance-based human depth recovery with limited bandwidth consumption
Zhang et al. A robust RGB‐D visual odometry with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n dynamic indoor sce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