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8955B - 环行器失真消除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环行器失真消除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8955B
CN107408955B CN201580077631.6A CN201580077631A CN107408955B CN 107408955 B CN107408955 B CN 107408955B CN 201580077631 A CN201580077631 A CN 201580077631A CN 107408955 B CN107408955 B CN 107408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ceiv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daptive filter
trans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76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8955A (zh
Inventor
C·B·莫里森
G·A·马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filed Critical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7408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8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8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8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4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 H04B1/48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in circuits for connect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to a common transmission path, e.g. by energy of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一种电信系统,可以包括与将天线耦合到发送路径和接收路径的环行器设备一起使用的失真消除子系统。失真消除子系统可以包括校正电路和消除电路。在一些方面,校正电路可以包括处理设备或自适应滤波器,以校正由定向耦合器生成的发送信号样本中的缺陷。校正电路还可以包括用于从发送信号样本中去除接收信号分量的加法器设备。消除电路可以经由自适应滤波器接收校正电路的输出信号。可以对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与接收信号求和,以最小化接收信号的失真。

Description

环行器失真消除子系统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要求于2015年4月24日提交的标题为“Transmit and Receive CombiningUsing Circulator with Distortion Cancellation”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No.62/152,115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电信,并且更具体地(虽然不一定排他地)涉及在电信系统中使用的环行器失真消除子系统。
背景技术
电信系统可以包括分布式天线系统(“DAS”)、中继器、无线电接入网络或者可以被用来扩展蜂窝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的另一种系统。例如,DAS可以将覆盖范围扩展到建筑物、隧道内或受地形特征阻挡的区域中的传统低信号覆盖区域。DAS可以包括与载波系统(诸如蜂窝服务供应商的基站收发站)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头端单元。DAS还可以包括与头端单元物理上分离但是经由合适的通信介质与头端单元通信的远程单元。在一些方面,DAS可以配备有产生在接收带宽内的失真产物(distortion product)的部件。失真产物可以包括对接收信号的不期望的干扰。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电信系统可以包括可以将天线耦合到发送路径和接收路径的环行器设备。天线可以定位在电信系统中,以发送下行链路信号并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电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可以耦合到天线的定向耦合器,以生成由环行器设备路由到天线的发送信号的样本。可以将校正电路耦合到定向耦合器,以对样本中由于定向耦合器的有限方向性导致的缺陷进行校正。校正电路可以包括处理设备和数据库设备。数据库设备可以包括可由处理设备使用以校正样本中的缺陷的校准信息。可以将自适应滤波器耦合到校正电路,以生成输出信号。可以通过调整经校正的发送信号的电平和相位来生成输出信号。加法器设备可以位于接收路径中,以对输出信号和穿过接收路径的接收信号求和,以减少由发送信号引起的接收信号的失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失真消除子系统可以包括校正电路和消除电路。校正电路可以能够耦合到第一定向耦合器和第二定向电路,以接收由环行器设备路由到天线的发送信号的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校正电路可以包括可以耦合到处理设备和第一加法器设备的第一自适应滤波器。可以将第一自适应滤波器定位在校正电路中,以校正由第一定向耦合器和第二定向耦合器的有限方向性引起的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中的缺陷。可以将消除电路耦合到接收路径以接收由环行器设备路由到接收路径的接收信号。也可以将消除电路耦合到校正电路,以接收由校正电路生成的经校正的发送信号。消除电路可以包括第二自适应滤波器和第二加法器设备。可以将第二自适应滤波器耦合到校正电路,以通过使用经校正的发送信号来生成输出信号。可以将第二加法器设备耦合到接收路径并且耦合到第二自适应滤波器,以减少由发送信号分量引起的接收信号的失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方法,可以包括从定向耦合器接收发送信号的样本。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从环行器设备接收穿过接收路径的接收信号。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对样本中由于定向耦合器的有限方向性导致的缺陷进行校正来生成经校正的发送信号。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由自适应滤波器通过调整经校正的发送信号的电平和相位来生成输出信号。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经由加法器设备对接收信号和输出信号求和,以减少由发送信号引起的接收信号的失真。
附图说明
图1是可以包括根据一方面的失真消除子系统的电信系统的环境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方面的失真消除子系统和环行器设备的示例的部分框图。
图3是根据一方面的失真消除子系统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根据一方面的失真消除子系统的校正电路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方面的用于最小化电信系统中接收信号的失真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某些方面和示例涉及电信系统,该电信系统包括用于环行器设备的失真消除子系统,其中环行器设备将天线耦合到接收路径和发送路径二者。失真消除子系统可以包括校正电路和消除电路。校正电路可以经由耦合到天线的定向耦合器来接收发送信号的样本,并且可以处理样本以校正由定向耦合器引起的样本中的有限方向性。在一些方面,有限方向性可以部分地是定向耦合器的有限隔离特性的结果,并且可引起样本的测量中的误差。校正电路可以包括耦合到自适应滤波器的处理设备,以识别并校正样本的缺陷。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可以与来自定向耦合器的未经处理的样本求和,以生成仅(或主要)具有发送信号分量的经校正的发送信号。消除电路可以接收穿过接收路径的接收信号以及来自校正电路的经校正的发送信号二者。在一些方面,消除电路可以包括耦合到校正电路的自适应滤波器,以调整经校正的发送信号的相位和功率电平。可以对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与接收信号求和,以消除或以其它方式最小化由发送信号分量引起的接收信号的失真。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失真消除子系统在使用环行器设备作为组合发送路径和接收路径的组合设备的电信系统中会是有用的。例如,失真消除子系统的校正电路可以有效地生成仅具有或主要具有发送信号分量的发送信号的样本。与可以是线性的并且不产生失真的其它组合设备不同,环行器设备可能使得难以获得包含极少或不包含期望的接收信号的分量的发送信号的样本。
下面讨论某些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给出这些例示性示例是为了向读者介绍这里讨论的一般主题,而不是意在限制所公开的概念的范围。以下部分参照附图描述各种附加方面和示例,其中相似的标号指示相似的元件,并且方向性描述被用来描述例示性示例,但是与例示性示例一样,不应当被用来限制本公开。下面描述的各个附图描绘本公开的实现方式的示例,但是不应当被用来限制本公开。
图1是可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失真消除子系统的电信系统环境的示例的框图。图1中的电信系统是DAS 100,但是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电信系统。DAS 100可以经由DAS 100中的头端单元104通信耦合到基站102。DAS 100还包括头端单元104和多个远程单元106A、106B。每个远程单元106A、106B分别包括天线108A、108B。虽然图1仅示出一个头端单元104和两个远程单元106A、106B,但是DAS 100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头端单元和远程单元,而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方面,头端单元104可以包括可以与DAS 100中的其它收发器设备或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的主单元或其它合适的单元。在一些方面,头端单元104可以包括光学收发器或可以向远程单元106A、106B发送信号的其它合适机构。头端单元104可以与相同DAS 100的不同覆盖区中的远程单元106A、106B进行通信。
在一些方面,远程单元106A、106B可以与定位于DAS 100的由远程单元106A、106B提供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中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例如,远程单元106A、106B可以定位在阻止或限制与运营商(carrier)直接通信的建筑物、隧道或其它结构中。终端设备的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移动站、移动设备、接入终端、订户站、远程站、用户终端、订户单元、蜂窝电话、智能电话等。远程单元106A、106B可以放大经由头端单元104从基站102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并分别通过使用天线108A、108B辐射该下行链路信号。头端单元104可以按照任何合适的方式通信耦合到基站102和远程单元106A、106B。合适的通信链路可以是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有线连接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经由铜缆、光纤或另一种合适的通信介质的连接。无线连接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RF通信链路或微波链路。远程单元106A、106B还可以恢复来自移动用户装备的上行链路信号,并向头端单元104提供该上行链路信号。在一些方面,上行链路信号可以在头端单元104处被加在一起并提供给基站102。
基站102和头端单元104之间的通信链路的类型可以与头端单元104和远程单元106A、106B之间的通信链路的类型相同或不同。虽然图1描绘了头端单元104和远程单元106A、106B之间的直接链路,但是其它实现方式也是可以的。例如,在一些方面,头端单元104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扩展单元或其它中间设备通信耦合到远程单元106A、106B。
在一些方面,远程单元106A可以包括环行器设备110。环行器设备110可以将远程单元106A的天线108A耦合到远程单元106A、106B的接收路径112和发送路径114。接收路径112和发送路径114可以包括形成信号路径的一个或多个通信链接的部件。形成接收路径112或发送路径114的部件之间的通信链路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缆、光纤或另一种合适的通信介质。在一些示例中,接收路径112或发送路径114的方面可以包括自由空间。
远程单元106A还可以包括失真消除子系统116,该失真消除子系统116可以经由天线108A的端口或经由接收路径112耦合到环行器设备110。虽然环行器设备110和失真消除子系统116在图1中被示为设置在远程单元106A中,但是环行器设备110和失真消除子系统116可以设置在DAS 100的任何单元或多个单元中(例如,头端单元104、远程单元106B、扩展单元等)。
图2示出了环行器设备110以及天线108A、接收路径112、发送路径114和失真消除子系统116的框图。环行器设备可以是可以按照环形方式单向传递射频(“RF”)功率的三端口设备。环行器设备110包括三个端口200、202、204。如环行器设备110内的箭头所例示的那样,功率可以从端口200传递到端口202,从端口202传递到端口204,并且从端口204传递到端口200。在一些方面,环行器设备110可以防止功率沿相反的方向(例如,从端口200到端口204)传递。环行器设备110在端口200处耦合到天线108A,在端口202处耦合到接收路径112,并在端口204处耦合到发送路径114。在端口200、202、204之间的功率的传送可以允许环行器设备110分别经由发送路径114和接收路径112将发送器和接收器组合到天线108A。以这种方式,天线108A可以是用于发送器和接收器的共享天线,并且端口200可以是用于天线108A的天线端口。在一些方面,功率可以通过环行器设备110从发送路径114(经由端口204)传送到天线108A(经由端口200),并从天线108A(经由端口200)传送到接收路径112(经由端口202),但是不能将功率从发送路径114直接传递到接收路径112。
失真消除子系统116可以在端口200处耦合到环行器设备110和天线108A。失真消除子系统116还可以在端口202处耦合到接收路径112。失真消除子系统116可以经由定向耦合器206耦合到环行器设备110和天线108A。失真消除子系统116可以包括定向耦合器206、校正电路208和消除电路210。在一些方面,定向耦合器206可以由环行器设备110耦合到天线108A。定向耦合器206可以是用于在信号路径中提供信号的样本的无源设备。例如,定向耦合器206可以对从发送路径114路由到天线108A的发送信号进行采样。每个定向耦合器206可以具有三个端口: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和耦合端口。发送信号可以由定向耦合器206在输入端口处接收,发送信号的样本可以从耦合端口发送,并且定向耦合器206可以在输出端口处被耦合到天线108A。在一些方面,定向耦合器206可以被配置为测量由环行器设备110路由到天线108的发送信号的正向和反射功率。正向和反射功率可以求和,以生成发送信号的样本。
发送信号的样本可以被路由到校正电路208。校正电路208可以包括被布置和配置为对由定向耦合器206引起的有限方向性进行校正的电路部件。例如,由于定向耦合器206中的有限的隔离性,正向功率的一部分可能由于有限的方向性而泄漏到反射端口中,从而引起发送信号样本中的缺陷。校正电路208可以对发送信号样本中的缺陷进行校正。在一些方面,校正电路208还可以去除或减少发送信号样本的不期望的分量。例如,环行器设备110的有限的隔离特性可以允许被路由到天线108A的发送信号包括由环行器设备110从天线108A路由到接收路径112的接收信号分量所引起的失真产物。在一些方面,校正电路208可以包括加法器设备,以将由校正电路208处理以去除缺陷的发送信号样本与先前未由校正电路208处理的另一个发送信号样本求和,以生成没有接收信号分量的信号。
校正电路208可以耦合到消除电路210。消除电路210可以将失真消除子系统116耦合到接收路径112。在一些方面,消除电路210可以包括用于接收穿过接收路径112的接收信号的设备。可以在消除电路210中包括附加的部件,以最小化接收信号中的由环行器设备110接收并被路由通过环路器设备110的发送信号的分量所产生的失真产物。例如,消除电路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设备,以将穿过接收路径112的接收信号与仅(或主要)具有发送信号分量的信号求和,以最小化接收信号中的由发送信号分量产生的失真产物。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图2的失真消除子系统116中可以包括的校正电路208和消除电路210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环行器设备110可以分别经由端口200、202、204将天线108A耦合到接收路径112和发送路径114。定向耦合器206A、206B耦合到靠近环行器设备110的端口200的天线108A。在一些方面,定向耦合器206A、206B可以耦合到天线108A、108B,以对由环行器设备110路由到天线108A的发送信号进行采样。虽然图2中示出了两个定向耦合器206A、206B,但是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定向耦合器来对发送信号进行采样,包括一个定向耦合器,而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但是,在一些方面,来自单个定向耦合器的样本可以包含可能不期望消除的接收信号的某个电平。在这些方面,可以使用多个定向耦合器(例如,两个定向耦合器206A、206B)来获得样本。定向耦合器206A、206B可以将发送信号的样本路由到校正电路208,以去除样本中由定向耦合器206A、206B的有限方向性引起的缺陷。校正电路208的输出可以被路由到消除电路210,以最小化在穿过接收路径112的接收信号中由穿过发送路径114的发送信号的分量引起的失真产物。
消除电路210可以被定位在接收路径112中,以接收穿过接收路径112的接收信号。在一些方面,接收器设备300可以被定位在环行器设备110和消除电路210之间的接收路径112中,如图3所示。在附加和替代方面,接收器设备302、304可以分别定位在定向耦合器206A、206B和校正电路208之间。在一些方面,接收器设备300、302、304可以包括全接收器(full receiver)。例如,接收器设备300、302、3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设备,包括混频器、滤波器或其它设备,这取决于用于对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进行采样的方法。在其它方面,接收器设备300、302、304可以包括具有模数转换器的数字接收器。在某个方面,接收器设备300、302、304可以被配置为在将发送信号或接收信号的接收样本分别路由到消除电路210或校正电路208之前对它们进行数字化。
在一些方面,校正电路208可以包括如图3中所示的处理设备306和数据库设备308。处理设备306可以包括单个处理设备或多个处理设备。处理设备306的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数据库设备308可以耦合到处理设备306。在一些方面,数据库设备308可以包括具有保留所存储的信息的存储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12(例如,电可擦除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速存储器,或者任何其它类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在附加和替代方面中,数据库设备308可以包括介质,处理设备306可以从该介质中读取指令或其它存储的信息,用于处理由定向耦合器206A、206B发送的信号样本。例如,校正耦合器方向性所需的处理的值可以存储在数据库设备308中,以供处理设备306使用。在一些方面,耦合到环行器设备110的天线108A可以包括具有相关联的测量方法的校准标准,该测量方法可以被采用并存储在数据库设备308中,以供处理设备306使用。在其他方面,数据库设备308中存储的值可以通过使用与用于矢量网络分析器的校准处理类似的校准处理来获得。在一个示例中,两个定向耦合器206A、206B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可以产生具有散射参数(“S参数”)矩阵的四端口模型。处理设备306可以执行将四端口矩阵减小成两端口矩阵的指令,从而产生具有三个未知值的方程。未知值可以由处理设备306使用存储于数据库设备308中的使用不同的反射系数的测量方法来确定。在一些方面,校正电路208的输出可以包括仅具有或主要具有发送信号的分量的信号。
消除电路210可以耦合到校正电路208,以接收校正电路208的输出。图3中示出的消除电路210包括自适应滤波器310、加法器设备312和适配电路(adaptation circuit)314。在一些方面,自适应滤波器310可以被配置为使用传递函数w1(n)对从校正电路208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以这种方式,自适应滤波器310可以调整从校正电路208接收的信号的电平和相位。加法器设备312可以耦合到自适应滤波器310并且定位在接收路径112中,以便接收来自自适应滤波器310的输出信号以及穿过接收路径112的信号。虽然图3中仅示出了一个加法器设备,但是在其它示例中,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加法器设备。来自自适应滤波器310的输出信号可以与来自接收路径112中的接收设备300的接收信号一起,以从接收信号中消除由发送信号生成的失真产物。
在一些方面,适配电路314可以耦合到自适应滤波器310和加法器设备312,以调整自适应滤波器310的误差。在一些方面,自适应滤波器310的误差可以由适配电路314进行调整,以最小化发送信号分量对加法器设备312的输出的贡献。例如,适配电路314可以被定位成接收加法器设备312的输出。适配电路314的输出可以是基于加法器设备312的输出的误差信号,其被反馈到自适应滤波器310,以调整自适应滤波器310的误差。放大器316可以定位在发送路径114中。在一些方面,放大器316可以是定位于环行器设备110的端口204附近的低噪声放大器,该低噪声放大器用于在环行器设备110将发送信号路由到天线108A以进行传输之前减少穿过发送路径114的发送信号中的噪声并放大该发送信号。例如,由图3中的实线箭头表示的发送信号318可以表示穿过信号路径的发送信号。在一些方面,放大器316可以放大发送信号318,并且环行器设备110可以将发送信号318路由到天线108A以进行传输。
在附加的方面,定向耦合器206A、206B可以在由天线108A进行传输之前对发送信号318进行采样,以分别生成样本318A、318B。样本318A、318B可以分别包括由虚线箭头表示的由于缺陷320A、320B导致的误差。缺陷320A、320B可以由定向耦合器206A、206B的有限方向性引起。在一个示例中,定向耦合器206A可以是20dB耦合器。定向耦合器206A可以接收沿正向方向(从左到右)行进的发送信号318的样本318A,其中所耦合的信号,即样本318A,比入射电平低20dB。该样本还可以包含由于沿相反方向(从右到左)行进的信号而导致的误差,其中沿相反方向(从右到左)行进的信号是由于缺陷320A导致的。对于具有30dB方向性的定向耦合器206A而言,这个误差分量的电平可以比沿正向方向中行进的等电平信号所产生的电平低30dB。分别具有缺陷320A、320B的样本318A、318B可以分别被发送到接收机设备302、304。
在一些方面,接收器设备302、304可以数字化相应的样本318A、318B(包括缺陷(320A、320)),以生成经数字化的样本318A′、318B′并将其输出到校正电路208,用于校正缺陷320A、320B的处理。校正电路208可以输出经校正的发送信号322。在一些方面,经校正的发送信号322可以仅(或主要)包含发送信号分量,而不包含接收信号分量或缺陷320A、320B。经校正的发送信号322可以被路由到消除电路210,以供进一步处理。例如,经校正的发送信号322可以被路由到消除电路210的自适应滤波器310。
自适应滤波器310可以调整经校正的发送信号322的电平和相位,以生成输出信号324。除了由校正电路208生成的经校正的发送信号322,消除电路210也可以定位在接收路径112中以接收穿过接收路径的信号。例如,接收信号326可以表示从天线108A接收并由环行器设备110路由到接收路径112的接收信号。环行器设备110可以将接收信号326路由到接收器设备300。在一些方面,接收器设备300可以数字化接收信号326,以生成经数字化的接收信号326′,以路由到消除电路210。消除电路210中的加法器设备312可以接收来自自适应滤波器310的输出信号324以及经数字化的接收信号326二者。加法器设备312可以对输出信号324和经数字化的接收信号326求和,以最小化在经数字化的接收信号326中的发送信号分量。在一些方面,组合信号328可以表示由具有极少或没有由发送信号318产生的失真产物的接收信号。
图4示出了可以包括在校正电路208′中的部件的示意图。在一些方面,校正电路208′中的部件可以替代或补充图3中描述的校正电路208′的部件。校正电路208′可以包括耦合到图3中示出的数据库设备308的处理设备306。处理设备306还可以耦合到自适应滤波器400。自适应滤波器400可以耦合到加法器设备402。自适应滤波器400还可以耦合到图3中示出的定向耦合器206B。在一些方面,自适应滤波器400可以经由接收器设备304耦合到定向耦合器206B。加法器设备402还可以耦合到图3中示出的定向耦合器206A。在一些方面,加法器设备402可以经由接收器设备302耦合到定向耦合器206A。处理设备306可以接收经数字化的样本318A′、318B′。在一些方面,处理设备306可以如以上相对于图3描述的那样使用基于定向耦合器206A、206B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S参数矩阵来处理经数字化的样本318A′、318B′,以确定真实的发送信号(例如,由没有缺陷320A、320B的发送信号样本318A、318B所表示的发送信号318)。经数字化的样本318B′可以被路由到自适应滤波器400。传递函数w2(n)可以由自适应滤波器应用到经数字化的样本318B′以生成信号404,如上面相对于图3所描述的那样,其中自适应滤波器400使用由处理设备306基于经数字化的样本318A′、318B′和数据库设备308中的信息所确定的值。在一些方面,信号404可以表示没有由于定向耦合器206A、206B的有限方向性导致的任何缺陷320A、320B的发送信号318。加法器设备402可以将经由图3中示出的接收器设备302从定向耦合器206A接收的经数字化的样本318A′与信号404求和,以生成不具有接收信号分量的经校正的发送信号322。
图5示出了描述根据一方面的用于最小化电信系统中接收信号的失真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该处理是相对于图3-图4来描述的,但是其它实现方式是可以的。
在方框500中,校正电路208、208′可以接收分别由定向耦合器206A、206B采样的样本318A、318B。在一些方面,样本318A、318B可以是经数字化的样本318A′、318B′。例如,穿过发送路径114的发送信号318可以是模拟信号。定向耦合器206A、206B可以耦合到天线108A,以在发送信号318被环行器设备110路由到天线108A之后对发送信号318进行采样。定向耦合器206A、206B可以将具有缺陷320A、320B的样本318A、318B分别路由到接收器设备302、304。接收器设备302、304可以使用包括在接收器设备302、304中的一个或多个模数转换器将样本318A、318B从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经数字化的样本318A′、318B′(其分别包括缺陷320A、320B)可以由校正电路208′的处理设备306接收,如图4中所示。经数字化的样本318B′还可以被路由到自适应滤波器400。经数字化的样本318A′还可以被路由到加法器设备402。
在方框502中,消除电路210可以接收穿过接收路径112的接收信号326。接收信号326可以被环行器设备110路由到接收路径112。在一些方面,接收信号326可以包括可由消除电路210接收的经数字化的接收信号326′。例如,接收信号326可以是由天线108A接收并由环行器设备110路由到接收路径112的模拟信号。接收器设备300可以定位在接收路径112中并且包括用于生成经数字化的接收信号326′的一个或多个模数转换器。在一些方面,经数字化的接收信号326′可以由消除电路210的加法器设备312接收。
在方框504中,校正电路208、208′可以生成经校正的发送信号322。在一些方面,校正电路208′可以通过去除或以其它方式校正来自经数字化的样本318A′、318B′中的缺陷320A、320B来生成经校正的发送信号322,如图4中所示。在一些方面,处理设备306可以被用来校正缺陷320A、320B。例如,处理设备306可以执行来自数据库设备308的指令,以识别包括在经数字化的样本318A′、318B′中的缺陷320A、320B。在一些方面,处理设备306可以将信号输出到自适应滤波器400,以从经数字化的样本318A′、318B′中去除缺陷320A、320B。在一些方面,加法器设备402可以对自适应滤波器400的输出和来自定向耦合器206A的经数字化的样本318A′求和,以生成具有极少或没有缺陷320A、320B或接收信号分量的经校正的发送信号322。
在方框506中,自适应滤波器310可以生成如图3中所示的输出信号324。在一些方面,可以从经校正的发送信号322生成输出信号324。例如,自适应滤波器310可以应用传递函数w1(n)来调整经校正的发送信号322的电平和经校正的发送信号322的相位。在一些方面,自适应滤波器310可以是闭环自适应滤波器,其可以使用由适配电路314生成的误差信号来调整自适应滤波器310中的任何误差。
在方框508中,加法器设备312可以对由自适应滤波器310生成的输出信号324和经数字化的接收信号326′求和。在一些方面,输出信号324可以仅(或主要)包括发送信号分量。在附加的方面中,经数字化的接收信号326′可以由于环行器设备110在接收路径112和发送路径114之间的有限隔离性而包括一些发送信号分量。将输出信号324与经数字化的接收信号326′组合可以最小化来自经数字化的接收信号326′的发送信号分量,以生成信号328。在一些方面,信号328可以是经数字化的接收信号328,其具有极少的或没有来自发送信号318的失真产物。在一些方面,经数字化的接收信号328可以由适配电路314采样,以生成用于调谐自适应滤波器310的误差信号,用于校正自适应滤波器310中的误差。
示例(包括所例示的示例)的以上描述仅仅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给出的,并不意在是详尽的或者意在将主题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许多修改、适应及其使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清楚的。给出上述例示性示例是为了向读者介绍这里讨论的一般主题,而非意在限制所公开的概念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电信系统,包括:
环行器设备,能够耦合在(i)天线与(ii)发送路径和接收路径之间,所述天线能够定位在所述电信系统中,以发送下行链路信号以及接收上行链路信号;
多个定向耦合器,能够耦合到所述天线,并且被配置为在发送信号由所述环行器设备路由到所述天线之后生成所述发送信号的样本;
校正电路,能够耦合到所述多个定向耦合器,其中所述校正电路被配置为校正所述样本中由于所述多个定向耦合器的有限方向性而导致的缺陷并且输出经校正的发送信号;
自适应滤波器,耦合到所述校正电路,其中所述自适应滤波器被配置为通过调整经校正的发送信号的电平和相位来生成输出信号;以及
加法器设备,在所述接收路径中,其中所述加法器设备被配置为对所述输出信号与在所述接收路径中的接收信号求和,以减少由所述发送信号引起的所述接收信号的失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信系统,其中所述校正电路包括:
处理设备;
数据库设备,包括能够由所述处理设备使用以校正所述样本中的所述缺陷的校准信息;以及
第二自适应滤波器,能够耦合到所述处理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信系统,还包括第二加法器设备,所述第二加法器设备能够耦合到所述多个定向耦合器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二自适应滤波器,以生成没有接收信号分量的经校正的发送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信系统,其中所述校正电路能够通过对应的接收器设备耦合到所述多个定向耦合器,所述对应的接收器设备能够定位在所述多个定向耦合器和所述校正电路之间,其中所述对应的接收器设备被配置为从所述多个定向耦合器接收所述样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信系统,其中所述对应的接收器设备包括具有被配置为数字化所述样本的模数转换器的数字接收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信系统,还包括接收器设备,所述接收器设备定位在所述环行器设备和所述加法器设备之间的所述接收路径中,其中所述接收器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信系统,其中所述环行器设备能够定位在所述电信系统的远程单元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信系统,其中所述环行器设备能够定位(i)在所述发送路径和所述天线之间以将功率从所述发送路径传送到所述天线,以及(ii)在所述天线和所述接收路径之间以在所述天线和所述接收路径之间传送功率。
9.一种电信系统,包括:
环行器设备,能够耦合在(i)天线与(ii)发送路径和接收路径之间,所述天线能够定位在所述电信系统中,以发送下行链路信号以及接收上行链路信号;
校正电路,能够耦合到第一定向耦合器和第二定向耦合器,其中所述校正电路被配置为在发送信号由环行器设备路由到天线之后接收所述发送信号的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所述校正电路包括能够耦合到处理设备和第一加法器设备的第一自适应滤波器,其中所述校正电路被配置为校正所述第一样本和所述第二样本中由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和所述第二定向耦合器的有限方向性引起的缺陷;以及
消除电路,能够耦合到(i)接收路径,以接收由所述环行器设备路由到所述接收路径的接收信号;以及(ii)所述校正电路,以接收由所述校正电路生成的经校正的发送信号,所述消除电路包括第二自适应滤波器和第二加法器设备,所述第二自适应滤波器能够耦合到所述校正电路,以使用所述经校正的发送信号来生成输出信号,所述第二加法器设备能够耦合到所述接收路径并且能够耦合到所述第二自适应滤波器,其中所述第二加法器设备被配置为减少由发送信号分量引起的所述接收信号的失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信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对应并且与所述第二定向耦合器对应的数字接收器,所述数字接收器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数字化所述第一样本和所述第二样本的模数转换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信系统,还包括数字接收器,所述数字接收器能够定位在所述环行器设备和所述消除电路之间的所述接收路径中,其中所述数字接收器被配置为数字化所述接收信号。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信系统,其中所述处理设备能够耦合到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和所述第二定向耦合器,以接收所述第一样本和所述第二样本,
其中所述第一自适应滤波器能够耦合到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以接收所述第一样本,
其中所述第一加法器设备能够耦合到所述第二定向耦合器,以接收所述第二样本。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信系统,还包括能够耦合到所述处理设备的数据库设备,所述数据库设备包括用于使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样本和所述第二样本中的所述缺陷的指令。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信系统,其中所述消除电路还包括适配电路,所述适配电路能够耦合到所述第二加法器设备和所述第二自适应滤波器,其中所述适配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加法器设备的输出来校正所述第二自适应滤波器中的误差。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信系统,其中所述校正电路和所述消除电路能够定位在所述电信系统的远程单元中。
16.一种用于减少电信系统中接收信号的失真的方法,包括:
在发送信号由环行器设备路由到天线之后从多个定向耦合器接收所述发送信号的样本,其中所述天线能够定位在电信系统中,以发送下行链路信号以及接收上行链路信号;
从环行器设备接收穿过接收路径的接收信号;
由校正电路通过校正所述样本中由于所述多个定向耦合器的有限方向性导致的缺陷而生成经校正的发送信号;
由自适应滤波器通过调整所述经校正的发送信号的电平和相位而生成输出信号;以及
经由加法器设备对所述接收信号和所述输出信号求和,以减少由所述发送信号引起的所述接收信号的失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经校正的发送信号不包括接收信号分量。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经由适配电路来调整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的误差,以减少发送信号分量对所述加法器设备的输出的贡献,其中所述适配电路定位在所述加法器设备和所述自适应滤波器之间的信号路径中。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经由一个或多个数字接收器来数字化从所述多个定向耦合器接收的所述样本和从所述环行器设备接收的所述接收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样本包括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
其中生成所述经校正的发送信号包括:
由处理设备识别所述样本中的所述缺陷;
经由耦合到所述处理设备的第二自适应滤波器对所述第一样本进行滤波;以及
经由第二加法器设备对来自所述第二自适应滤波器的信号和所述第二样本求和。
CN201580077631.6A 2015-04-24 2015-12-08 环行器失真消除子系统 Active CN1074089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52115P 2015-04-24 2015-04-24
US62/152,115 2015-04-24
PCT/IB2015/059445 WO2016170407A1 (en) 2015-04-24 2015-12-08 Circulator distortion cancellation sub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8955A CN107408955A (zh) 2017-11-28
CN107408955B true CN107408955B (zh) 2020-01-10

Family

ID=54849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7631.6A Active CN107408955B (zh) 2015-04-24 2015-12-08 环行器失真消除子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554245B2 (zh)
EP (3) EP3286840B1 (zh)
CN (1) CN107408955B (zh)
WO (1) WO20161704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1120A1 (en) 2015-03-04 2016-09-0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Intermodulation byproduct cancellation in one or more nodes of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EP3286840B1 (en) 2015-04-24 2020-06-10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Circulator distortion cancellation subsystem
US11196138B1 (en) * 2020-09-30 2021-12-07 Nxp Usa, Inc. Circulator with integrated directional couple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luding the sam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0358A (zh) * 2011-06-01 2014-03-19 安德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非双工器隔离子系统的宽带分布式天线系统
EP2752997A1 (en) * 2013-01-04 2014-07-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nsmitter noise suppression in recei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6198A (en) * 1993-01-28 1995-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Linear amplifier control
US5994957A (en) * 1997-12-19 1999-11-3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Feed forward amplifier improvement
US7043208B2 (en) * 2002-10-15 2006-05-0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111640B2 (en) * 2005-06-22 2012-02-07 Knox Michael E Antenna feed network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US9780437B2 (en) * 2005-06-22 2017-10-03 Michael E. Knox Antenna feed network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US7876867B2 (en) * 2006-08-08 2011-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US8249540B1 (en) * 2008-08-07 2012-08-21 Hypres, Inc. Two stage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2169837B1 (en) * 2008-09-29 2013-01-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suppressing noise in a transmitter device
US8045926B2 (en) * 2008-10-15 2011-10-2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ulti-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for advanced Tx antenna monitoring and calibration in MIMO and smart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89056B2 (en) * 2008-12-01 2013-07-16 Rockstar Consortium Us Lp Frequency agile filter using a digital filter and bandstop filtering
US8036606B2 (en) * 2009-02-03 2011-10-11 Ubidyn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8218677B2 (en) * 2009-03-02 2012-07-10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nsmitter characterization for digital pre-distortion using offset preamble subcarriers
US8295212B2 (en) * 2009-08-05 2012-10-23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DD/TMA with hybrid bypass switch of receiving amplifier
JP4860735B2 (ja) * 2009-08-26 2012-01-25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ユニット及び移動体通信端末試験システム
US8880010B2 (en) * 2009-12-30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loop transmit noise cancellation
US8542623B2 (en) * 2010-01-13 2013-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 of RF reference in a digital baseban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repeater
US10230419B2 (en) * 2011-02-03 2019-03-1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Adaptive techniques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s
US8379699B2 (en) * 2011-03-11 2013-0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pread spectrum pilot signals in an electronic duplexer
CA2859307C (en) * 2011-12-14 2015-02-10 Redline Communications Inc. Single channel full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855175B2 (en) * 2012-08-02 2014-10-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ow complexity all-digital PIM compensator
US8917792B2 (en) * 2012-12-12 2014-12-23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cancellation of intermodulation and harmonic distortion in a baseband receiver
US9077440B2 (en) * 2013-01-04 2015-07-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igital suppression of transmitter intermodulation in receiver
WO2015063757A1 (en) * 2013-10-28 2015-05-07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FREQUENCY INDEPENDENT ISOLATION OF DUPLEXED PORT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EP3286840B1 (en) 2015-04-24 2020-06-10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Circulator distortion cancellation subsystem
US10554246B2 (en) * 2018-03-30 2020-02-0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oadband high-isolation circulator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0358A (zh) * 2011-06-01 2014-03-19 安德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非双工器隔离子系统的宽带分布式天线系统
EP2752997A1 (en) * 2013-01-04 2014-07-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nsmitter noise suppression in recei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54245B2 (en) 2020-02-04
US20180138938A1 (en) 2018-05-17
US10819385B2 (en) 2020-10-27
WO2016170407A1 (en) 2016-10-27
EP3799317A1 (en) 2021-03-31
CN107408955A (zh) 2017-11-28
EP4156529A1 (en) 2023-03-29
EP3286840A1 (en) 2018-02-28
US20200177227A1 (en) 2020-06-04
EP3799317B1 (en) 2022-11-16
EP3286840B1 (en) 202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9385B2 (en) Circulator distortion cancellation subsystem
US10212716B2 (en) Channelization for signal boosters
US20180352518A1 (en) Self-optimizing network entity for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5493416A (zh) 全双工中继装置
JP2012516635A (ja) 分散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の信号をデジタル的に等化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60344483A1 (en) Antenna Calibration in Communications
WO2017080345A1 (en) High performance pim cancellation with feedback
AU2019203070A1 (en) Selectively combining uplink signal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20110299430A1 (en) Active antenna array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radio signals with synchronous digital data interface
WO2017080349A1 (en) High performance pim cancellation with feed forward structure
US9048931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feeder shar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0566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 full duplex
US9979501B2 (en) Frequency independent isolation of duplexed port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EP410786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git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9319099B2 (en) Isolation requirement mitigation for IDU-ODU interconnections in microwave systems
US8099056B2 (en) Digital hybrid amplifier calibration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EP2903165A1 (en) Method For Converting An Analogue Signal Into A Digital Signal, Analogue-To-Digital Converter System, Receiver Apparatus And Network Node Thereof
US11204380B2 (en) Module tuning using virtual gain correction
EP3386115A1 (en) Re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uppressing interference
KR100285963B1 (ko) 음영지역용기지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