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4394B - 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及iptv容灾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及iptv容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4394B
CN107404394B CN201610341822.5A CN201610341822A CN107404394B CN 107404394 B CN107404394 B CN 107404394B CN 201610341822 A CN201610341822 A CN 201610341822A CN 107404394 B CN107404394 B CN 107404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tandby
control center
databas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418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4394A (zh
Inventor
童浩
刘会军
黄胜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3418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0439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4542 priority patent/WO20171981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404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4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4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4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4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monitoring of server load, available bandwidth, upstream requests
    • H04N21/2404Monitoring of server processing errors or hardware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4Management at additional data server, e.g. shopping server, rights management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及IPTV容灾系统,在不同网络中设置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降低单一区域网络或者设备故障对系统服务的影响。同时在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过程中,备中心平台的备服务提供设备接入所述主中心平台,与主中心平台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本发明中的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在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过程中可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避免备中心平台的备服务提供设备在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时限制,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可降低了主中心平台的压力。另外由于备中心平台在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过程中就已提供部分服务,因此在主中心平台故障进行切换时,只需将主中心平台上的那部分业务切换备中心平台即可,可同时提升主备切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及IPTV容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网络电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及IPTV容灾系统。
背景技术
IPTV,是利用宽带网络为媒介传送电视信息的系统。IPTV主要功能有直播、点播、回看、时移、个人本地节目录制、个人网络节目录制、Web On TV、Flash On TV、在线游戏等。近些年随着媒体的蓬勃发展以及宽带业务的普及,IPTV节目量快速增长,用户数也在节节攀升,这使得后台服务设备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如何让系统在承载大量的用户的同时更加稳定就成为服务提供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上述问题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法。
第一种方法:通过负载均衡策略使系统降低对单点设备的压力,并且主备机的组网方式可以在单点故障时通过启动备机来降低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但是这种方法所有的设备仍在同一网络,当出现此区域大面积的网络问题或者系统的某中心控制节点出现故障时,则将长时间无法提供服务。
第二种方法: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通过主备机的物理地址分离来实现异地容灾,降低了单一区域网络或者设备故障对系统服务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主平台单独提供服务,备平台在主平台出现故障时启动代替主平台提供服务。但这种方案存在备平台在主平台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系统资源浪费,且一旦主平台出现故障后主、备平台之间切换较慢,需要人工进行干预才能正常切换,切换时间较长,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及IPTV容灾系统,解决现有IPTV容灾方案中,备平台仅在主平台出现故障后启动提供服务,存在资源浪费,且主、备切换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PTV容灾系统,包括:设置于不同网络中的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
在所述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过程中,所述备中心平台的备服务提供设备接入所述主中心平台,与所述主中心平台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中心平台包括主业务控制中心,与该主业务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的主接口设备、主数据库以及主服务提供设备;所述主接口设备与所述主数据库相连为所述主数据库提供数据;所述主服务提供设备与所述主数据库相连,从所述主数据库读取数据或写入数据到所述主数据库;
所述备服务提供设备与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和所述主数据库相连,从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获取业务,并对所述主数据库写入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服务提供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业务服务器群组和主用户接入服务器,所述备服务提供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备业务服务器群组和备用户接入服务器;
所述主业务服务器群组和备业务服务器群组分别与所述主数据库以及用户服务器群组相连,获取对应的服务业务;
所述主用户接入服务器和备用户接入服务器与主业务控制中心相连获取对应的业务服务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备中心平台还包括备接口设备、备数据库、备业务控制中心;
所述备接口设备作为所述主接口设备的备用接口设备;
所述备数据库与所述主数据库和备业务服务器群组相连,从所述主数据库获取同步数据,为所述备业务服务器群组提供读数据;
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与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相连,作为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的备用业务控制中心。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与主中心平台中的各成员之间,以及与所述备中心平台中的备业务控制中心、备业务服务器群组、备用户接入服务器以及备数据库之间设有故障监测机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内的各成员设有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各平台内的成员之间通过内网地址进行通信,平台之间的成员之间通过外网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监测到所述备数据库故障时,切换所述备业务服务器群组与所述主数据库建链;
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监测到所述主数据库故障时,将所述备数据库置为可读写,通知所述主业务服务器群组、备业务服务器群组和主接口设备接入所述备数据库。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监测到主接口设备故障时,切换到备接口设备,并将所述主数据库与所述备接口设备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监测到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故障时,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启动代替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提供服务;
所述主中心平台中的各成员,以及与备业务服务器群组、备用户接入服务器和备数据库监测到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故障,切换到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并与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之间建立故障监测机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监测到所述备中心平台整体异常时,由所述主业务服务器群组为所述用户服务器群组提供服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监测到所述主中心平台整体异常时,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启动,拆除与所述主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机制,启动所述备接口设备;
所述备业务服务器群组和备用户接入服务器切换到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用户接入服务器和备用户接入服务器同时为机顶盒提供主接入地址和备接入地址;所述主中心平台整体异常启动后,所述备用户接入服务器接收所述机顶盒根据所述备接入地址发起的接入请求将其接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包括:
在不同网络中设置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
在所述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过程中,所述备中心平台的备服务提供设备接入所述主中心平台,与所述主中心平台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及IPTV容灾系统,在不同网络中设置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降低单一区域网络或者设备故障对系统服务的影响。同时在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过程中,备中心平台的备服务提供设备接入所述主中心平台,与主中心平台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本发明中的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在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过程中可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避免备中心平台的备服务提供设备在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时限制,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可降低了主中心平台的压力。另外由于备中心平台在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过程中就已提供部分服务,因此在主中心平台故障进行切换时,只需将主中心平台上的那部分业务切换备中心平台即可,可同时提升主备切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PTV容灾系统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PTV容灾系统与外网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备数据库故障时处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数据库故障时处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接口设备故障时处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业务控制中心故障时处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备中心平台故障时处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中心平台故障时处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在不同网络中设置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并在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过程中,将备中心平台的备服务提供设备部分接入主中心平台,以与该主中心平台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既能提升资源利用率,又能提升主、备平台的切换效率。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的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诠释说明。
本实施例针对IPTV系统容灾,提供一种容灾方法,设置包括在不同网络中的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的IPTV容灾系统;然后在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过程中,备中心平台的备服务提供设备接入主中心平台,与主中心平台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既能降低单一区域网络或者设备故障对系统服务的影响,提升资源利用率,又能提升主备切换效率。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IPTV容灾系统包含两个中心机房,分别称之为主中心平台1和备中心平台2,二者都可以单独提供完整的IPTV服务。本实施例中的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设置在不同的物理区域实现设备物理分离,即: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可以分别部署在不同的地市,或者同一地市的不同区域的机房中;也即本实施例中的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位于不同的网络,备中心平台则作为主中心平的备用平台。
请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主中心平台1具体包括主业务控制中心11、与主业务控制中心11通信连接的主接口设备12、主数据库13以及主服务提供设备14。主接口设备12包括但不限于主接口机121和主门户模块122,其与主数据库13相连为主数据库13提供数据,这部分数据主要是入口数据,本实施例中所有数据来源入口都接入主数据库13,主数据库13写入可以读写。主服务提供设备14与主数据库相连,从主数据库13读取数据或写入数据到主数据库13。本实施例汇总的主服务提供设备14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业务服务器群组141(由业务服务器组成)和主用户接入服务器142;其中主业务服务器群组141与主数据库13连接;主用户接入服务器142在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11上注册获取对应的业务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的备中心平台2具体包括备业务控制中心21、备接口设备22、备数据库23以及备服务提供设备24;备业务控制中心21与主业务控制中心11连接,作为主业务控制中心11的备用业务控制中心。备接口设备22作为主接口设备12的备用接口设备,其包括对应的备接口机221和备门户模块222。备数据库23与主数据库13相连接,其可通过数据同步机制从主数据库13获取数据进行同步存储。备服务提供设备24在主中心平台1正常运行过程中,就接入该主中心平台1与该主中心平台1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具体的,备服务提供设备24接入主数据库13和主业务控制中心11,从主业务控制中心11获取对应的服务业务,对主数据库13写入数据。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备中心平台2作为主中心平台1的备用平台,其并不仅是在主中心平台1故障时代替该主中心平台1提供服务。在主中心平台1的正常工作过程中,也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而非闲置,可提升资源利用率。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备服务提供设备24包括备业务服务器群组241(由业务服务器组成)和备用户接入服务器242,其中备业务服务器群组241与主数据库13可仅与主数据库13连接,其提供服务时可对主数据库13写入数据,或从主数据库13读取数据。当然,由于主数据库13和备数据库23数据同步存储,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备业务服务器群组241还可同时与备数据库23连接,数据的写服务请求主数据库13,数据的读服务请求备数据库23。备用户接入服务器242在主业务控制中心11上注册获取对应的业务服务器,为用户提供服务。
主业务控制中心11为其他设备、成员提供注册服务,例如注册服务为每2分钟一次或每1分钟一次等。主业务控制中心11可以通过注册通道将服务根据不同平台和设备分配给对应的主业务服务器群组和备业务服务器群组。备业务控制中心21则作为主业务控制中心11的备用业务控制中心,在主业务控制中心11正常情况下不提供服务。
本实施例中,主业务控制中心11与主中心平台中的各成员(包括但不限于主接口机121、主门户模块122、主数据库13、主业务服务器群组141、主用户接入服务器142)之间,以及与备中心平台中的备业务控制中心21、备业务服务器群组241、备用户接入服务器242以及备数据库23之间设有故障监测机制;这样主业务控制中心11可以监测与之连接的各成员的状态,且本实施例中的故障检测机制可以是双向监测,这样各成员也可以实时监测到主业务控制中心11的状态。例如,本实施例中的故障监测机制可以是通过心跳监测。主业务控制中心11与上述各被监测成员之间存在心跳,心跳的目的是上报自己的状态并获取对方的状态,例如可以设置为心跳间隔为3秒,当3次心跳不通时,则认为出现故障。例如在主业务控制中心11与备业务控制中心21之间建立上述心跳监测机制,备业务控制中心21连续三次未正常获取到主业务控制中心11的心跳消息时,则可认为主业务控制中心11故障,备业务控制中心21启动代替主业务控制中心11提供服务。
主中心平台1和备中心平台2的其他成员与主业务控制中心11之间设置的心跳机制,心跳间隔也可为3秒,3次心跳不通可立刻向该主业务控制中心11再次发起注册,如果注册不通则认为主业务控制中心11故障,将向备业务控制中心21发起注册服务,注册服务成功,通过注册返回结果更新服务,并保持与备业务控制中心21的心跳和注册业务。
请参见图3所示,该图所示为本实施例的IPTV容灾系统与外网的用户服务器群组3的连接方式。图中的三个网络平面为主中心平台内网,备中心平台内网和用户服务器群组3(外网)网络平面;用户服务器群组3只存在外网地址,主中心平台1和备中心平台内2的各成员设有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各平台内的成员之间通过内网地址进行通信,平台之间的成员之间通过外网通信。用户服务器群组3与主业务控制中心11的外网地址进行通讯,并分别与主、备中心平台的业务服务器群组通过外网地址通讯。主中心平台1和备中心平台2之间的成员跨平台交互时则通过外网地址进行通讯,因此各成员均配置本平台交互服务器的内网地址,和其它平台的交互服务器的外网地址。
用户服务器群组3向主业务控制中心11注册服务,主业务控制中心11根据用户服务器群组3区域分别与主、备平台的业务服务器群组提供服务,主业务控制中心11是根据不同平台之间的使用不同网段来判断其属于主中心平台还是备中心平台。
本实施例中的主用户接入服务器142和备用户接入服务器242可同时为机顶盒提供主接入地址和备接入地址;机顶盒支持同时配置主接入地址和备接入地址。正常情况下机顶盒根据主接入地址接入主中心平台1;主中心平台1异常时,则根据备接入地址自动接入备中心平台2获取业务。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IPTV容灾系统,下面以出现故障进行主、备切换的具体过程对本发明做示例说明。
请参见图4所示,主业务控制中心11监测到备中心平台2的备数据库23故障时,切换备业务服务器群组241与主数据库13建链,由主数据库13为这些备业务服务器群组241提供读写服务。
请参见图5所示,主业务控制中心11监测到主数据库13故障时,将备数据库23置为可读写,通知主业务服务器群组141、备业务服务器群组241和主接口设备12接入备数据库。
请参见图6所示,主业务控制中心11监测到主接口设备12故障时,切换到备接口设备22,并将主数据库13与备接口设备22连接。
请参见图7所示,备业务控制中心21监测到主业务控制中心11故障时,备业务控制中心21启动代替主业务控制中心提供服务;主中心平台1中的各成员,以及备业务服务器群组241、备用户接入服务器242和备数据库23监测到主业务控制中心11故障,切换到备业务控制中心21,并与备业务控制中心21之间建立故障监测机制。此时备业务控制中心21提供服务分发工作。
请参见图8所示,主业务控制中心11监测到与备中心平台2整体异常(包括但不限于备中心平台2断电或掉网,主业务控制中心11可通过心跳发现备中心平台的各设备未上报状态时进行判定,此时备中心平台的各设备均无法提供服务)时,主业务控制中心11分配主业务服务器群组给用户服务群组提供服务,也即由主业务服务器群组141为用户服务器群组3提供服务。此时机顶盒都只通过主接入地址请求接入主中心平台进行登录操作进行登录操作。
请参见图9所示,备业务控制中心21监测到主中心平台1整体异常(包括但不限于主中心平台1断电或掉网,备业务控制中心21可以在启动后判断主中心平台1的各设备未上报状态时进行判定)时,备业务控制中心21启动,拆除与主数据库13之间的数据同步机制,启动备接口设备22;备业务服务器群组241和备用户接入服务器242切换到备业务控制中心21。由于主用户接入服务器142和备用户接入服务器242可同时为机顶盒提供主接入地址和备接入地址;因此在主中心平台1整体异常启动后,备用户接入服务器242接收机顶盒根据备接入地址发起的接入请求将其接入。
通过对上述各种异常发生时的切换情况的介绍,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主中心平台与备中心平台之间支持单设备异常的切换,也支持整个平台异常的切换。且在主中心平台正常情况下,可以利用两个平台的设备提供服务,有效的分担了系统的负荷。另外IPTV系统设备通过分区域部署,在组网设计中,对不同平台设备之间的通讯区分了内外网,当整个平台出现故障或者平台单个节点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进行切换,同时解决了区域间网络不通导致的服务异常,减少了中断服务的几率,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意简单修改、等同变化、结合或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IPTV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不同网络中的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
在所述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过程中,所述备中心平台的备服务提供设备接入所述主中心平台,与所述主中心平台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
所述主中心平台包括主业务控制中心,与该主业务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的主接口设备、主数据库以及主服务提供设备;所述主接口设备与所述主数据库相连为所述主数据库提供数据;所述主服务提供设备与所述主数据库相连,从所述主数据库读取数据或写入数据到所述主数据库;
所述备中心平台还包括备接口设备、备数据库、备业务控制中心;所述备接口设备作为所述主接口设备的备用接口设备;所述备数据库与所述主数据库和备业务服务器群组相连,从所述主数据库获取同步数据,为所述备业务服务器群组提供读数据;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与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相连,作为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的备用业务控制中心;
所述备服务提供设备与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和所述主数据库相连,在所述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过程中,从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获取业务,并对所述主数据库写入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PTV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服务提供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业务服务器群组和主用户接入服务器,所述备服务提供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备业务服务器群组和备用户接入服务器;
所述主业务服务器群组和备业务服务器群组分别与所述主数据库以及用户服务器群组相连,获取对应的服务业务;
所述主用户接入服务器和备用户接入服务器与主业务控制中心相连获取对应的业务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IPTV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与主中心平台中的各成员之间,以及与所述备中心平台中的备业务控制中心、备业务服务器群组、备用户接入服务器以及备数据库之间设有故障监测机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IPTV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内的各成员设有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各平台内的成员之间通过内网地址进行通信,平台之间的成员之间通过外网通信。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IPTV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监测到所述备数据库故障时,切换所述备业务服务器群组与所述主数据库建链;
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监测到所述主数据库故障时,将所述备数据库置为可读写,通知所述主业务服务器群组、备业务服务器群组和主接口设备接入所述备数据库。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IPTV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监测到主接口设备故障时,切换到备接口设备,并将所述主数据库与所述备接口设备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IPTV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监测到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故障时,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启动代替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提供服务;
所述主中心平台中的各成员,以及与备业务服务器群组、备用户接入服务器和备数据库监测到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故障,切换到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并与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之间建立故障监测机制。
8.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IPTV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监测到所述备中心平台整体异常时,由所述主业务服务器群组为所述用户服务器群组提供服务。
9.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IPTV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监测到所述主中心平台整体异常时,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启动,拆除与所述主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机制,启动所述备接口设备;
所述备业务服务器群组和备用户接入服务器切换到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IPTV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户接入服务器和备用户接入服务器同时为机顶盒提供主接入地址和备接入地址;所述主中心平台整体异常启动后,所述备用户接入服务器接收所述机顶盒根据所述备接入地址发起的接入请求将其接入。
11.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不同网络中设置主中心平台和备中心平台;
在所述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过程中,所述备中心平台的备服务提供设备接入所述主中心平台,与所述主中心平台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
其中,所述主中心平台包括主业务控制中心,与该主业务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的主接口设备、主数据库以及主服务提供设备;所述主接口设备与所述主数据库相连为所述主数据库提供数据;所述主服务提供设备与所述主数据库相连,从所述主数据库读取数据或写入数据到所述主数据库;
所述备中心平台还包括备接口设备、备数据库、备业务控制中心;所述备接口设备作为所述主接口设备的备用接口设备;所述备数据库与所述主数据库和备业务服务器群组相连,从所述主数据库获取同步数据,为所述备业务服务器群组提供读数据;所述备业务控制中心与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相连,作为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的备用业务控制中心;
所述备服务提供设备与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和所述主数据库相连,在所述主中心平台正常运行过程中,从所述主业务控制中心获取业务,并对所述主数据库写入数据。
CN201610341822.5A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及iptv容灾系统 Active CN107404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1822.5A CN107404394B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及iptv容灾系统
PCT/CN2017/084542 WO2017198144A1 (zh) 2016-05-20 2017-05-16 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及iptv容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1822.5A CN107404394B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及iptv容灾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4394A CN107404394A (zh) 2017-11-28
CN107404394B true CN107404394B (zh) 2022-04-12

Family

ID=60325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1822.5A Active CN107404394B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及iptv容灾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04394B (zh)
WO (1) WO20171981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9430B (zh) * 2018-01-31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设备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9451063B (zh) * 2018-12-24 2021-08-17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热备方法和系统
CN113497974B (zh) * 2020-03-18 2023-03-3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状态检测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13890850B (zh) * 2020-07-01 2023-06-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路由容灾系统及方法
CN115134213B (zh) * 2021-03-25 2023-09-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26779A (zh) * 2022-03-23 2022-07-0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备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5086150B (zh) * 2022-05-31 2023-12-29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容灾控制系统
CN117170983B (zh) * 2023-11-02 2024-03-01 卓望数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容灾切换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638A (zh) * 2008-07-25 2010-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容灾系统及其容灾方法
CN102231677A (zh) * 2011-06-23 2011-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tv系统中一种基于双中心容灾的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2420818A (zh) * 2011-11-28 2012-04-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270271A (zh) * 2011-12-21 2015-01-0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应用中的容灾备份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75850B2 (en) * 2003-12-05 2010-03-09 Zte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soft-switch allopatric disaster recovery based on packet network
CN101631011B (zh) * 2008-07-16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适于进行ip流媒体实时处理及转发设备的热备方法及系统
CN102402562A (zh) * 2010-09-14 2012-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异地容灾方法及系统
CN102355595A (zh) * 2011-09-23 2012-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电视多平台容灾方法及系统
CN103812675A (zh) * 2012-11-08 2014-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业务交付平台异地容灾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US9690676B2 (en) * 2013-03-15 2017-06-27 Aerohive Networks, Inc. Assigning network device subnets to perform network activities using network device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638A (zh) * 2008-07-25 2010-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容灾系统及其容灾方法
CN102231677A (zh) * 2011-06-23 2011-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tv系统中一种基于双中心容灾的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2420818A (zh) * 2011-11-28 2012-04-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270271A (zh) * 2011-12-21 2015-01-0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应用中的容灾备份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4394A (zh) 2017-11-28
WO2017198144A1 (zh) 2017-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4394B (zh) 一种iptv系统容灾方法及iptv容灾系统
US11734138B2 (en) Hot standby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722875B2 (en) Master device, slave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1217353B (zh) 一种呼叫中心多点双机冗余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2916825A (zh) 一种双机热备系统的管理设备、管理方法及双机热备系统
CN102394914A (zh) 集群脑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905247B (zh) 一种基于多客户裁决的双机备份方法及系统
CN103856760A (zh) 一种视频监控设备间纵向虚拟化装置
CN102098201A (zh) 一种实现l2tp用户接入备份的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11031341A (zh) 一种基于心跳的双机热备方法
CN104506372A (zh) 一种实现主备服务器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14461428A (zh) 一种用于双机集群脑裂的仲裁方法
CN104580502A (zh)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双机热备的方法
CN108737188B (zh) 一种网卡故障切换系统
CN105812161A (zh) 一种控制器故障备份方法和系统
CN103414920B (zh) 通过信令流量判断业务状态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52617A (zh) 一种互动电视异地容灾系统及方法
CN112218321B (zh) 主备链路切换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98594B (zh) 一种多集群下应用故障的处理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CN114143569B (zh) 一种网页录制和直播方法及系统
CN111752758B (zh) 一种双主架构的InfluxDB高可用系统
KR20200072941A (ko) 실시간 오류 감지를 통한 vrrp 기반의 네트워크 장애 대응 방법 및 장치
CN108667509B (zh) 集群加入方法、装置及集群设备
CN110971872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集群的视频图像信息采集方法
CN116684660B (zh) Ip摄像机接管方法、装置、网络视频录像机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