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3063A - 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3063A
CN107403063A CN201710615198.8A CN201710615198A CN107403063A CN 107403063 A CN107403063 A CN 107403063A CN 201710615198 A CN201710615198 A CN 201710615198A CN 107403063 A CN107403063 A CN 107403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terminal
information
diabetes
doctor
intermediate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151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剑波
杨文�
杨一文
韦玉和
项守奎
衡卫军
黄华英
韦金华
向红丁
包文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reen Gardening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reen Gardening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reen Gardening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reen Gardening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151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030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03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3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和方法,包括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中间服务器、保险承保服务器以及提供给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所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中间服务器、保险承保服务器以及提供给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之间通过互联网相通信连接,通过数据分析自动化反应;结合其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糖尿病人和营养师或者医生面对面的方式来指导病人自我管理(iTLC)以解决治疗糖尿病而无法实现远程服务并且效率低下的缺陷。

Description

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糖尿病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中国糖尿病发病人数全球第一,超过100,000,000人,发病率高达9.7%,近年中华糖尿病协会统计糖尿病及其前期的新增人数为50,000,000人,医疗保健费用超千亿。
1976年Haynes R B&Sackett D L撰写的“遵从治疗性的生活方式”一书中,将生活方式与疾病治疗的研究内容带入人们的视野之中。198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创建了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通过降低高胆固醇饮食来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其创造的TLC法单独使用或与药物管理相结合,控制升高的胆固醇。
而TLC法由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来对糖尿病人进行监督和唤醒病人自我意识,医生负责治疗糖尿病人,但是目前只是通过糖尿病人和营养师或者医生面对面的方式来指导TLC或治疗糖尿病,这样的方式无法实现远程服务,并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和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糖尿病人和营养师或者医生面对面的方式来指导TLC或治疗糖尿病而无法实现远程服务并且效率低下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和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包括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中间服务器、保险承保服务器以及提供给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
所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提供给营养师的第二智能终端、中间服务器、保险承保服务器以及提供给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之间通过互联网相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中包括诊断模块;
所述第二智能终端中包括咨询模块;
所述第三智能终端中包括请求模块;
所述中间服务器中包括三五防糖法的信息;
另外糖尿病人还配置有血糖仪,所述血糖仪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血糖仪,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输出端连接有无线通讯电路;
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互联网相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智能终端、第二智能终端和第三智能终端均为智能手机、PDA、笔记本电脑、PC机或掌上电脑。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配置给糖尿病人的血糖仪对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进行测量,测量后得到的血糖水平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电路经由互联网发送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或提供给营养师的第二智能终端;
步骤2:若所述血糖水平的数据发送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服务器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异常血糖值并自动发送给医生,医生就能通过异常的血糖水平的数据来判断糖尿病人的糖尿病症状的情况,并根据该情况通过诊断模块录入诊断信息并发送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中显示;
步骤3:若所述血糖水平的数据发送到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就能通过异常血糖水平的数据来判断糖尿病人的糖尿病症状的情况,并根据该情况通过咨询模块录入个性化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信息并发送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中显示;
步骤4: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中间服务器发送请求治疗、饮食、运动、心理、教育方面求助的信息,这样所述中间服务器就把上述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显示;
步骤5: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发送请求诊断的信息,然后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中的诊断模块就让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和所述第三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这样糖尿病人通过请求模块发送问题到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显示,而医生通过诊断模块录入对该问题做出的回答并把该回答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显示;
步骤6: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发送请求咨询的信息,然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中的咨询模块就让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和所述第三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这样糖尿病人通过请求模块发送问题到所述第二智能终端显示,而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通过咨询模块录入对该问题做出的回答并把该回答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还能与保险承保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这样为糖尿病人提供糖尿病并发症ICU抢救补偿保障,保障范围涵盖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截肢、眼盲等多种高并发症,30-65周岁的糖尿病人均可投保,续保可以保至68周岁,最低每年100元,最高保额达6万,并发后进入ICU抢救即可根据天数进行补偿。
进一步地,所述医生可以分成等级来进行咨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无须通过糖尿病人和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医生助理或者医生面对面的方式来指导TLC或治疗糖尿病,并且实现了远程服务并且诊断和咨询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包括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中间服务器、保险承保服务器以及提供给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
所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中间服务器、保险承保服务器以及提供给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之间通过互联网相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中包括诊断模块;
所述第二智能终端中包括咨询模块;
所述第三智能终端中包括请求模块;
所述中间服务器中包括三五防糖法等糖尿病智能和信息化管理的信息;
另外糖尿病人还配置有血糖仪,所述血糖仪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血糖仪,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输出端连接有无线通讯电路;
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互联网相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第二智能终端和第三智能终端均为智能手机、PDA、笔记本电脑、PC机或掌上电脑。
所述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配置给糖尿病人的血糖仪对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进行测量,测量后得到的血糖水平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电路经由互联网发送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或提供给营养师的第二智能终端;
步骤2:若所述血糖水平的数据发送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服务器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异常血糖值并自动发送给医生,医生就能通过异常的血糖水平的数据来判断糖尿病人的糖尿病症状的情况,并根据该情况通过诊断模块录入诊断信息并发送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中显示;
步骤3:若所述血糖水平的数据发送到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就能通过异常血糖水平的数据来判断糖尿病人的糖尿病症状的情况,并根据该情况通过咨询模块录入个性化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信息并发送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中显示;
步骤4: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中间服务器发送请求治疗、饮食、运动、心理、教育方面求助的信息,这样所述中间服务器就把上述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显示;
步骤5: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发送请求诊断的信息,然后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中的诊断模块就让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和所述第三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这样糖尿病人通过请求模块发送问题到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显示,而医生通过诊断模块录入对该问题做出的回答并把该回答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显示;
步骤6: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发送请求咨询的信息,然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中的咨询模块就让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和所述第三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这样糖尿病人通过请求模块发送问题到所述第二智能终端显示,而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通过咨询模块录入对该问题做出的回答并把该回答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还能与保险承保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这样为糖尿病人提供糖尿病并发症ICU抢救补偿保障,保障范围涵盖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截肢、眼盲等多种高并发症,30-65周岁的糖尿病人均可投保,续保可以保至68周岁,最低每年100元,最高保额达6万,并发后进入ICU抢救即可根据天数进行补偿。
所述医生可以分成等级来进行咨询。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施例无须通过糖尿病人和营养师或者医生面对面的方式来指导TLC或治疗糖尿病,并且实现了远程服务并且诊断和咨询效率提高。
实施例2
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包括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中间服务器、保险承保服务器以及提供给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
所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中间服务器、保险承保服务器以及提供给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之间通过互联网相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中包括诊断模块;
所述第二智能终端中包括咨询模块;
所述第三智能终端中包括请求模块;
所述中间服务器中包括三五防糖法及糖尿病管理的信息;
另外糖尿病人还配置有血糖仪,所述血糖仪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血糖仪,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电源、输入电路和A/D转换电路,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单元,所述A/D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测量血糖浓度值接口电路,所述单片机输入端还连接有测温电路,输出端还连接有无线通讯电路;
所述输入电路包括具有开关、切换、回读信息功能的按键组;
所述单片机还分别双向连接有PC通信电路和记忆电路;
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还连接有蜂鸣器。
所述测温电路包括在不同温度下输出不同电流的热敏电阻。
所述显示单元为液晶面板。
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和存储单元;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互联网相通信连接。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可以使用2.4G数传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GPRS模块和GSM模块的其中一种。
所述存储单元由非挥发性记忆体所构成,可为内建式或外接式记忆卡。所述三五防糖法及相关糖尿病管理智能信息的信息帧括糖尿病不可不防,不可不治;糖尿病并发症不可不防,不可不治。三五防糖法就是做到五个要点,预防糖尿病;驾好五驾马车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实现五项达标,控制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避免残废或早亡。想要预防糖尿病,应该做到“多懂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药用点儿”这“五个要点”,具体如下:
1.多懂点儿
就是要多看看有关糖尿病的书籍、报刊、电视,多听听有关糖尿病的讲座和广播,增加自己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了解;
2.少吃点儿
就是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特别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避免吸烟喝酒;
3.勤动点儿
就是增加自己的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保持体形的健美,预防肥胖;
4.放松点儿
就是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
5.药用点儿
就是如果有肥胖的趋势,或者血糖、血压、血脂不正常,可以找医生适当地用点药物。一个人能够长期做到这“五个要点”,糖尿病的发病率至少能减少50%。
五驾马车”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则,包括:
1.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
其主要目的是让糖尿病患者真正懂得糖尿病,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糖尿病;
2.饮食治疗
使糖尿病患者做到合理用餐,给糖尿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奠定基础;
3.运动治疗
让患者长期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血糖水平的正常和身体的健美;
4.药物治疗
在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维持基本正常水平时,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并根据临床需要,服用降压、调血脂、降血黏及其他药物,使患者维持全面正常的状态;
5.糖尿病的病情监测
定期检查血、尿等各项指标,定期做心电图以及眼底检查,以期仔细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五项达标包括:血糖达标、血脂达标、血压达标、体重达标、血黏度达标。
在与糖尿病的斗争的目标
1.短期目标
做好5件事:控制好患者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稠度,即“五项达标”;
2.中期目标
不得慢性并发症;
3.最终目标
让糖尿病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达到和正常人一样的寿命。
(1)体重达标超重或肥胖不只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而且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
(2)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度达标大量证据表明,这4项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密切。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血压没降到正常;血脂方面,该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高,而该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低;血液黏稠度高,那么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就没法儿预防,残废和早亡的威胁就切实地存在。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第二智能终端和第三智能终端均为智能手机、PDA、笔记本电脑、PC机或掌上电脑。
所述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配置给糖尿病人的血糖仪对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进行测量,测量后得到的血糖水平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电路经由互联网发送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或提供给营养师的第二智能终端;
步骤2:若所述血糖水平的数据发送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服务器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异常血糖值并自动发送给医生,医生就能通过异常的血糖水平的数据来判断糖尿病人的糖尿病症状的情况,并根据该情况通过诊断模块录入诊断信息并发送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中显示;
步骤3:若所述血糖水平的数据发送到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就能通过异常血糖水平的数据来判断糖尿病人的糖尿病症状的情况,并根据该情况通过咨询模块录入个性化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信息并发送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中显示;
步骤4: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中间服务器发送请求治疗、饮食、运动、心理、教育方面求助的信息,这样所述中间服务器就把上述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显示;
步骤5: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发送请求诊断的信息,然后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中的诊断模块就让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和所述第三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这样糖尿病人通过请求模块发送问题到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显示,而医生通过诊断模块录入对该问题做出的回答并把该回答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显示;
步骤6: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发送请求咨询的信息,然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中的咨询模块就让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和所述第三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这样糖尿病人通过请求模块发送问题到所述第二智能终端显示,而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通过咨询模块录入对该问题做出的回答并把该回答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还能与保险承保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这样为糖尿病人提供糖尿病并发症ICU抢救补偿保障,保障范围涵盖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截肢、眼盲等多种高并发症,30-65周岁的糖尿病人均可投保,续保可以保至68周岁,最低每年100元,最高保额达6万,并发后进入ICU抢救即可根据天数进行补偿。
所述医生可以分成等级来进行咨询。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施例无须通过糖尿病人和营养师或者医生面对面的方式来指导TLC或治疗糖尿病,并且实现了远程服务并且诊断和咨询效率提高。
实施例3
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包括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提供给营养师的第二智能终端、中间服务器、保险承保服务器以及提供给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
所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提供给营养师的第二智能终端、中间服务器、保险承保服务器以及提供给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之间通过互联网相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中包括诊断模块;
所述第二智能终端中包括咨询模块;
所述第三智能终端中包括请求模块;
所述中间服务器中包括三五防糖法的信息;
另外糖尿病人还配置有血糖仪,所述血糖仪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血糖仪,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电源、输入电路和A/D转换电路,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单元,所述A/D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测量血糖浓度值接口电路,所述单片机输入端还连接有测温电路,输出端还连接有无线通讯电路;
所述输入电路包括具有开关、切换、回读信息功能的按键组;
所述单片机还分别双向连接有PC通信电路和记忆电路;
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还连接有蜂鸣器。
所述测温电路包括在不同温度下输出不同电流的热敏电阻。
所述显示单元为液晶面板。
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和存储单元;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互联网相通信连接。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可以使用2.4G数传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GPRS模块和GSM模块的其中一种。
所述存储单元由非挥发性记忆体所构成,可为内建式或外接式记忆卡。所述三五防糖法的信息帧括糖尿病不可不防,不可不治;糖尿病并发症不可不防,不可不治。三五防糖法就是做到五个要点,预防糖尿病;驾好五驾马车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实现五项达标,控制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避免残废或早亡。想要预防糖尿病,应该做到“多懂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药用点儿”这“五个要点”,具体如下:
1.多懂点儿
就是要多看看有关糖尿病的书籍、报刊、电视,多听听有关糖尿病的讲座和广播,增加自己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了解;
2.少吃点儿
就是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特别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避免吸烟喝酒;
3.勤动点儿
就是增加自己的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保持体形的健美,预防肥胖;
4.放松点儿
就是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
5.药用点儿
就是如果有肥胖的趋势,或者血糖、血压、血脂不正常,可以找医生适当地用点药物。一个人能够长期做到这“五个要点”,糖尿病的发病率至少能减少50%。
五套马车”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则,包括:
1.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
其主要目的是让糖尿病患者真正懂得糖尿病,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糖尿病:
2.饮食治疗
使糖尿病患者做到合理用餐,给糖尿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奠定基础;
3.运动治疗
让患者长期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血糖水平的正常和身体的健美;
4.药物治疗
在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维持基本正常水平时,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并根据临床需要,服用降压、调血脂、降血黏及其他药物,使患者维持全面正常的状态;
5.糖尿病的病情监测
定期检查血、尿等各项指标,定期做心电图以及眼底检查,以期仔细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五项达标编辑
在与糖尿病的斗争的目标
1.短期目标
做好5件事:控制好患者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稠度,即“五项达标”;
2.中期目标
不得慢性并发症;
3.最终目标
让糖尿病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达到和正常人一样的寿命。
(1)体重达标超重或肥胖不只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而且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
(2)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度达标大量证据表明,这4项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密切。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血压没降到正常;血脂方面,该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高,而该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低;血液黏稠度高,那么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就没法儿预防,残废和早亡的威胁就切实地存在。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第二智能终端和第三智能终端均为智能手机、PDA、笔记本电脑、PC机或掌上电脑。
所述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配置给糖尿病人的血糖仪对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进行测量,测量后得到的血糖水平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电路经由互联网发送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或提供给营养师的第二智能终端;
步骤2:若所述血糖水平的数据发送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服务器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异常血糖值并自动发送给医生,医生就能通过异常的血糖水平的数据来判断糖尿病人的糖尿病症状的情况,并根据该情况通过诊断模块录入诊断信息并发送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中显示;
步骤3:若所述血糖水平的数据发送到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就能通过异常血糖水平的数据来判断糖尿病人的糖尿病症状的情况,并根据该情况通过咨询模块录入个性化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信息并发送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中显示;
步骤4: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中间服务器发送请求治疗、饮食、运动、心理、教育方面求助的信息,这样所述中间服务器就把上述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显示;
步骤5: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发送请求诊断的信息,然后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中的诊断模块就让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和所述第三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这样糖尿病人通过请求模块发送问题到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显示,而医生通过诊断模块录入对该问题做出的回答并把该回答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显示;
步骤6: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发送请求咨询的信息,然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中的咨询模块就让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和所述第三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这样糖尿病人通过请求模块发送问题到所述第二智能终端显示,而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通过咨询模块录入对该问题做出的回答并把该回答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还能与保险承保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这样为糖尿病人提供糖尿病并发症ICU抢救补偿保障,保障范围涵盖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截肢、眼盲等多种高并发症,30-65周岁的糖尿病人均可投保,续保可以保至68周岁,最低每年100元,最高保额达6万,并发后进入ICU抢救即可根据天数进行补偿。
所述医生可以分成等级来进行咨询。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施例无须通过糖尿病人和营养师或者医生面对面的方式来指导TLC或治疗糖尿病,并且实现了远程服务并且诊断和咨询效率提高。
另外第一智能终端和第三智能终端间实现通信往往通过两种模式:
1.经由一对一的模式实现单对单模式通信。在通信期间,第三智能终端的糖尿病人数量往往不少,第三智能终端收取第一智能终端的信息常常须得按序列等待,信息的及时性传送不能确保。
2.经由群发的模式进行单对多通信。通信期间,第一智能终端能够信息传递到若干第三智能终端,这样遗失掉信息的概率很大,常常出现信息遗失的问题。在医生和糖尿病人互动时,第一智能终端与第三智能终端的通信模式不能达到通信及时与正确的性能。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和第三智能终端间实现通信的方式如下:
步骤1-1:第一智能终端与中间服务器构建基于握手协议的通信连接,中间服务器与多个第三智能终端构建基于握手协议的通信连接;
步骤1-2:第一智能终端从若干第三智能终端里挑出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用作通信目的,将待通信的信息与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的信息传送至中间服务器;第一智能终端首先从多个第三智能终端中选出作为目的方第三智能终端作为通信目的方,然后第一智能终端向中间服务器发出通信请求,等接到确定的响应后,构造信息的暂存精华版,把信息凭借基于握手协议的通信方式传递至中间服务器;中间服务器对第一智能终端所传信息执行正确性校验,确定正确后,第一智能终端朝中间服务器传递通信无误的指令信息;
步骤1-3:如果作为目的方第三智能终端的个数不小于第一临界数目或信息容量不小于第二临界数目,就转到步骤1-4执行,也就是使用群发模式;如果作为目的方第三智能终端数量不大于第一临界数目或信息容量不大于第二临界数目,就转到步骤1-7中执行,也就是使用一对一通信模式;
一对一通信模式实现的是一个第一智能终端单独和一个第三智能终端的通信,信息正确性佳,于第三智能终端个数不多或信息容量量不大期间使用一对一通信模式而暂存等待周期短。群发模式实现的是一个第一智能终端和若干第三智能终端的通信,同步输送,输送速度快,于第三智能终端个数不少或信息容量不小的期间就更佳的实现了及时性,但是广播产生致的信息正确性缺陷在下面的方式中经由再次传递模式来解决。第一临界数目和第二临界数目为测量数目,可依赖测量数据来灵活配置。
步骤1-4:中间服务器把得到的信息划成若干第一信息帧,把信息帧处理为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后群发传输到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
信息经由群发基于无握手协议的模式对互联网中的全体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群发,仅仅群发互联网中的全体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才可以从网络适配器朝上一级传送信息;
而于传输信息前,第三智能终端须获知通信的基本信息,包括信息容量、信息可读可写的权限、信息的名称、信息存储的指针、群发的目的地址、群发的识别码,其能够分成若干次从中间服务器送出,也能够一次送出;第三智能终端接到上述信息后顺序实现信息构建、权限核对、指针核对、名称核对这样的操作,以此实现中间服务器与第三智能终端并发操作;
中间服务器将全部信息按照暂存空间容量被划分为若干此写进空间,对于各个暂存空间内的信息按照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信息部分的容量被顺序封装,针对各个已组装的基于无握手协议信息帧使用群发的模式传递至发已知互联网中的全体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中;
步骤1-5: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对接到的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实行是否遗失信息的校验,且把遗失的信息传输至中间服务器;中间服务器由此获得遗失信息的个数,如果遗失信息的个数不小于第三临界数目,就转到步骤1-4中继续群发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如果遗失信息的个数不大于第三临界数目,这样中间服务器各自面对带有遗失信息的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把遗失信息相应的信息重新按照基于握手协议的一对一模式传输到相应的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
第三智能终端可持续地接到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并对信息帧实行遗失信息的校验遗失信息检测处理。第三智能终端时刻检测接收到的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状态,把基于无握手协议信息帧中包含的信息内容写入用于接收的暂存空间,且刷新用于接收的暂存空间;伴着用于传输的暂存的信息传输结束,接收端需要实时检查到暂存空间的哪些信息未刷新,也就是哪个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在该轮暂存空间对暂存空间的传送期间内遗失了,由此构建己身的信息遗失暂存空间。
第三临界数目为测量数目,可依赖测量数据来灵活配置。
中间服务器会在一个暂存空间内的信息通信完成后依次查询各个第三智能终端的接收状况并依据须再次传输的重发遗失信息。第三智能终端把遗失的信息传递至中间服务器。中间服务器把遗失信息相应的信息帧再次依赖一对一通信模式传递至第三智能终端。对于遗失的信息,就使用用一对一通信模式,以此防止群发产生的信息不正确整的缺陷。
步骤1-6:第三智能终端校验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如果校验没问题,就终止,如果校验存在问题,这样第三智能终端就响应中间服务器的出错的信息帧的信息,中间服务器将出错的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再次依赖基于握手协议的一对一通信模式传递至该第三智能终端;
在确定全部第三智能终端均没有无遗失信息的条件下,传递方传输检验码请求每个目的方检验暂存空间内的信息;检验没有问题的条件下传递方获取且传送其它的残余信息,直到信息全部传送,检验有问题期间,就把出错信息相应的信息帧再次依照基于握手协议的一对一通信模式传递至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
步骤1-7:中间服务器把得到的信息依照基于握手协议的一对一通信模式传递至各个第三智能终端,由此终止操作。
以上以附图说明的方式对本发明作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改变和替换。

Claims (6)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提供给营养师的第二智能终端、中间服务器、保险承保服务器以及提供给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
所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提供给营养帅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中间服务器、保险承保服务器以及提供给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之间通过互联网相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中包括诊断模块;
所述第二智能终端中包括咨询模块;
所述第三智能终端中包括请求模块;
所述中间服务器中包括三五防糖法的信息;
另外糖尿病人还配置有血糖仪,所述血糖仪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血糖仪,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输出端连接有无线通讯电路;
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互联网相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智能终端、第二智能终端和第三智能终端均为智能手机、PDA、笔记本电脑、PC机或掌上电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配置给糖尿病人的血糖仪对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进行测量,测量后得到的血糖水平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电路经由GPRS网络或其他互联网方式发送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或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
步骤2:若所述血糖水平的数据发送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服务器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异常血糖值并自动发送给医生,医生就能通过异常的血糖水平的数据来判断糖尿病人的糖尿病症状的情况,并根据该情况通过诊断模块录入诊断信息并发送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中显示;
步骤3:若所述血糖水平的数据发送到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就能通过异常血糖水平的数据来判断糖尿病人的糖尿病症状的情况,并根据该情况通过咨询模块录入个性化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信息并发送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中显示;
步骤4: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中间服务器发送请求治疗、饮食、运动、心理、教育方面求助的信息,这样所述中间服务器就把上述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显示;
步骤5: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提供给医生的第一智能终端发送请求诊断的信息,然后所述第一智能终端中的诊断模块就让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和所述第三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这样糖尿病人通过请求模块发送问题到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显示,而医生通过诊断模块录入对该问题做出的回答并把该回答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显示;
步骤6:而所述糖尿病人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智能终端的请求模块对所述提供给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的第二智能终端发送请求咨询的信息,然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中的咨询模块就让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和所述第三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这样糖尿病人通过请求模块发送问题到所述第二智能终端显示,而营养师及健康管理师或医生助理通过咨询模块录入对该问题做出的回答并把该回答信息返回所述第三智能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尿病人的第三智能终端还能与保险承保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这样为糖尿病人提供糖尿病并发症ICU抢救补偿保障,保障范围涵盖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截肢、眼盲等多种高并发症,30-65周岁的糖尿病人均可投保,续保可以保至68周岁,最低每年100元,最高保额达6万,并发后进入ICU抢救即可根据天数进行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生可以分成等级来进行咨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智能终端和第三智能终端间实现通信的方式如下:
步骤1-1:第一智能终端与中间服务器构建基于握手协议的通信连接,中间服务器与多个第三智能终端构建基于握手协议的通信连接;
步骤1-2:第一智能终端从若干第三智能终端里挑出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用作通信目的,将待通信的信息与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的信息传送至中间服务器;第一智能终端首先从多个第三智能终端中选出作为目的方第三智能终端作为通信目的方,然后第一智能终端向中间服务器发出通信请求,等接到确定的响应后,构造信息的暂存精华版,把信息凭借基于握手协议的通信方式传递至中间服务器;中间服务器对第一智能终端所传信息执行正确性校验,确定正确后,第一智能终端朝中间服务器传递通信无误的指令信息;
步骤1-3:如果作为目的方第三智能终端的个数不小于第一临界数目或信息容量不小于第二临界数目,就转到步骤1-4执行,也就是使用群发模式;如果作为目的方第三智能终端数量不大于第一临界数目或信息容量不大于第二临界数目,就转到步骤1-7中执行,也就是使用一对一通信模式;
步骤1-4:中间服务器把得到的信息划成若干第一信息帧,把信息帧处理为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后群发传输到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
信息经由群发基于无握手协议的模式对互联网中的全体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群发,仅仅群发互联网中的全体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才可以从网络适配器朝上一级传送信息;
而于传输信息前,第三智能终端须获知通信的基本信息,包括信息容量、信息可读可写的权限、信息的名称、信息存储的指针、群发的目的地址、群发的识别码,其能够分成若干次从中间服务器送出,也能够一次送出;第三智能终端接到上述信息后顺序实现信息构建、权限核对、指针核对、名称核对这样的操作;
中间服务器将全部信息按照暂存空间容量被划分为若干此写进空间,对于各个暂存空间内的信息按照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信息部分的容量被顺序封装,针对各个已组装的基于无握手协议信息帧使用群发的模式传递至发已知互联网中的全体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中;
步骤1-5: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对接到的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实行是否遗失信息的校验,且把遗失的信息传输至中间服务器;中间服务器由此获得遗失信息的个数,如果遗失信息的个数不小于第三临界数目,就转到步骤1-4中继续群发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如果遗失信息的个数不大于第三临界数目,这样中间服务器各自面对带有遗失信息的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把遗失信息相应的信息重新按照基于握手协议的一对一模式传输到相应的作为目的方的第三智能终端;
步骤1-6:第三智能终端校验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如果校验没问题,就终止,如果校验存在问题,这样第三智能终端就响应中间服务器的出错的信息帧的信息,中间服务器将出错的基于无握手协议的信息帧再次依赖基于握手协议的一对一通信模式传递至该第三智能终端;
步骤1-7:中间服务器把得到的信息依照基于握手协议的一对一通信模式传递至各个第三智能终端,由此终止操作。
CN201710615198.8A 2017-07-17 2017-07-17 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74030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5198.8A CN107403063A (zh) 2017-07-17 2017-07-17 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5198.8A CN107403063A (zh) 2017-07-17 2017-07-17 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3063A true CN107403063A (zh) 2017-11-28

Family

ID=60401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5198.8A Pending CN107403063A (zh) 2017-07-17 2017-07-17 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0306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1070A (zh) * 2018-04-18 2018-09-07 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糖尿病患者评估及管理系统
CN108614450A (zh) * 2018-04-10 2018-10-02 时枫娇 一种物联网下的机械系统及其方法
CN108921711A (zh) * 2018-06-12 2018-11-30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患病人群的投保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949165A (zh) * 2018-11-28 2019-06-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核查方法以及装置
CN110136823A (zh) * 2019-05-06 2019-08-16 江南大学 用于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无线智能诊断的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5093A (zh) * 2020-05-13 2020-10-09 上海山丘联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学科个性化动态平衡糖尿病逆转方法的系统
CN111951919A (zh) * 2020-08-21 2020-11-17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糖尿病肾脏并发症专用患者自我管理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6419A (zh) * 2011-09-22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络中开展多媒体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47386A (zh) * 2012-01-12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系统、组播服务器及用户终端
US20120253834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Mckesson Financial Holdings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facilitating display of relevant quality measures based on diagnoses
CN104224131A (zh) * 2014-09-28 2014-12-24 赵凯 一种可穿戴式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系统
CN204168332U (zh) * 2014-05-22 2015-02-1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的数据传输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5912848A (zh) * 2016-04-08 2016-08-31 南昌大学 一种基于掌中宝app的医疗服务系统
CN205540731U (zh) * 2016-02-03 2016-08-31 胡佳 一种多功能医疗服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53834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Mckesson Financial Holdings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facilitating display of relevant quality measures based on diagnoses
CN102316419A (zh) * 2011-09-22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络中开展多媒体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47386A (zh) * 2012-01-12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系统、组播服务器及用户终端
CN204168332U (zh) * 2014-05-22 2015-02-1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的数据传输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4224131A (zh) * 2014-09-28 2014-12-24 赵凯 一种可穿戴式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系统
CN205540731U (zh) * 2016-02-03 2016-08-31 胡佳 一种多功能医疗服务系统
CN105912848A (zh) * 2016-04-08 2016-08-31 南昌大学 一种基于掌中宝app的医疗服务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4450A (zh) * 2018-04-10 2018-10-02 时枫娇 一种物联网下的机械系统及其方法
CN108511070A (zh) * 2018-04-18 2018-09-07 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糖尿病患者评估及管理系统
CN108921711A (zh) * 2018-06-12 2018-11-30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患病人群的投保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949165A (zh) * 2018-11-28 2019-06-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核查方法以及装置
CN109949165B (zh) * 2018-11-28 2020-07-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核查方法以及装置
CN110136823A (zh) * 2019-05-06 2019-08-16 江南大学 用于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无线智能诊断的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5093A (zh) * 2020-05-13 2020-10-09 上海山丘联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学科个性化动态平衡糖尿病逆转方法的系统
CN111951919A (zh) * 2020-08-21 2020-11-17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糖尿病肾脏并发症专用患者自我管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3063A (zh) 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和方法
Rachas et al. Interactive telemedicine: effects 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health care outcomes
Gillespie et al. Using carbohydrate counting in diabetes clinical practice
Shaw et al. Pilot program to improve self-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by redesigning care coordination
Stetson et al. Monitoring in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Schafer et al. Translation of the diabetes nutri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US20080015423A1 (en) Computer docking station for multiple health-related measurements
Katz et al. Novel interactive cell-phone technology for health enhancement
Codner et al. ISPAD clinical practice consensus guidelines 2018: limited care guidance appendix
Wojcicki et al. What we can really expect from telemedicine in intensive diabetes treatment: 10 years later
Boyer et al. Discordance between physician and patient percep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a pilot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to adherence and glycemic control
Ahsan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concerning diabetes mellitus: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Hood et al. Diabetes management behaviors: the key to optim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Glueckauf et al. E-health self-care interventions for persons with chronic illnesses: 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
Bernal Self‐Management of Diabetes in a Puerto Rican Population
Abel et al. An interactive technology enhanced coaching intervention for Black women with hypertens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tudy protocol
Simon et al. Communication problems for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chest pain
Sutedja et al. Foods diary mobile application for diabetics
Taylor et al. What do we know about health literacy and diabetes care, and what does this mean for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peoples with diabetes?
Adamson et al. Assessment of diabetes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CN107463778A (zh) 医护共诊糖尿病整合管理路径
CN111105853A (zh) 一种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系统
Hanson Fad Diets: The Pros and Cons
Jia et al.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internet platform for improving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O2023127285A1 (ja) 情報提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