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6343A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96343A CN107396343A CN201710644947.XA CN201710644947A CN107396343A CN 107396343 A CN107396343 A CN 107396343A CN 201710644947 A CN201710644947 A CN 201710644947A CN 107396343 A CN107396343 A CN 1073963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bag
- transmitted
- subdata
- transmitting ser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和外接设备,当外接设备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对应的子数据包;为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拆分标识;将含有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发送给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的第二应用处理器,供第二应用处理器通过预设接口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本发明实现了当移动终端接收到外接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时,将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以得到外接设备发送的完整的待传输数据包。避免了在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所传输的数据包过大,导致数据包传输失败的情况出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用户随身携带,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在运营商和各大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厂商的牵头下,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CA(Carrier Aggregation,应用载波聚合技术)以及最新的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这些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用户的上网带宽。在此种背景下,一种提高用户上网带宽的方式也悄然而生,移动终端连接两个调制解调器,每个调制解调器都有对应的SIM(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卡,且每个调制解调器都可以独立上网,然后在上层将用户访问的网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两个数据网络的网速叠加,从而达到提高上网带宽的目的。由于运营商对传统用户上网带宽的垄断和限制,终端厂商可以通过该网速叠加技术方案加大用户上网带宽,有效的整合了移动终端中两张SIM卡的上网资源,并实现了真DSDA(Dual SIMdual active,双卡双通),以及双卡双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待机。
因此,为了使移动终端连接两个调制解调器,将移动终端与含有调制解调器的外接设备的连接。但是在移动终端和外接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当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所传输的数据包过大时,会导致数据包传输失败的情况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移动终端通过外接设备实现双LTE通信过程中,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传输的数据包过大,导致数据包传输失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外接设备,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内嵌有虚拟用户识别卡的第一应用处理器,以及与实体用户识别卡连接的第一调制解调器,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包括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包括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和与所述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的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所述外接设备包括第二应用处理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包括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包括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和与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的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
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用于当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为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各个子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拆分标识;将含有所述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
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用于通过预设接口将所述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
所述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发送的子数据包时,获取所述子数据包中的类别标识;若根据所述类别标识确定所述子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则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所述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若根据所述类别标识确定所述子数据包为待转发数据包,则将所述子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
所述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用于将所述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
所述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子数据包时,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所述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还用于当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计算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若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则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发送的用户标识请求时,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请求发送用户标识给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
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户标识后,发送含有所述用户标识的测试数据包给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
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测试数据包时,返回通知消息给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以建立与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其中,在所述外接设备中,一个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对应着至少两个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外接设备,所述外接设备包括第二应用处理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包括与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连接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
为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各个子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拆分标识;
将含有所述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以供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通过预设接口将所述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计算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则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计算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以供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通过预设接口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包括与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的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所述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发送的用户标识请求时,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请求发送用户标识给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以供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用户标识后,发送含有所述用户标识的测试数据包给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
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测试数据包时,返回通知消息给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以建立与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其中,在所述外接设备中,一个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对应着至少两个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内嵌有虚拟用户识别卡的第一应用处理器,以及与实体用户识别卡连接的第一调制解调器,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包括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包括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和与所述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的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接收到外接设备第二应用处理器发送的子数据包时,获取所述子数据包中的类别标识;
若根据所述类别标识确定所述子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则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所述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
若根据所述类别标识确定所述子数据包为待转发数据包,则将所述子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以供所述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将所述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由所述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子数据包时,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所述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外接设备,所述外接设备包括第二应用处理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包括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包括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和与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的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所述外接设备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应用于外接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内嵌有虚拟用户识别卡的第一应用处理器,以及与实体用户识别卡连接的第一调制解调器,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包括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包括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和与所述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的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所述移动终端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通过当外接设备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为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拆分标识;将含有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发送给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的第二应用处理器,以供第二应用处理器通过预设接口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当移动终端接收到外接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时,将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以得到外接设备发送的完整的待传输数据包。避免了在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所传输的数据包过大,导致数据包传输失败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TE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和外接设备通讯连接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和外接设备通讯连接的一种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和外接设备通讯连接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应用于外接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应用于外接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TE网络架构的示意图。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TE网络架构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user equipment,UE)100、E-UTRAN(Evolved 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图中未标号)、演进分组核心(EPC)(图中未标号)、归属订户服务器(HSS)107、网络(例如,因特网)(图中未标号)以及电路交换系统(图中未标号)。
E-UTRAN包括演进B节点(eNodeB)101和其它eNodeB 102。eNodeB 101提供朝向移动终端100的用户面和控制面的协议终接。eNodeB 101可经由X2接口连接到其他eNodeB。eNodeB 101也可称为基站、基收发机站、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扩展服务集、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eNodeB 101为移动终端100提供去往EPC的接入点。
eNodeB 101通过S1接口连接到EPC。EPC包括移动管理实体(EEM)104、其他移动管理实体106、服务网关103,以及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105。移动管理实体104是处理移动终端100与EPC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移动管理实体104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所有用户IP分组通过服务网关103来传递,服务网关103自身连接到PDN网关105。PDN网关105提供UE IP地址分配以及其他功能。PDN网关105连接到网络,例如,因特网。
电路交换系统包括交互解决方案模块(IWS)108、移动交换中心(MSC)109、基站110和移动站111。在一个方面,电路交换系统可以通过IWS和MME(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移动管理实体)与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的分组系统)进行通信。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和外接设备通讯连接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通过预设接口与外接设备200连接。移动终端100包括第一处理芯片001和与第一处理芯片001连接的第一射频模块12。其中,第一处理芯片001包括内嵌有虚拟用户识别卡13的第一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10、与实体用户识别卡14连接的第一调制解调器11(modem1)和RPM(Resource Power Manager,资源电源管理器)15。外接设备200包括第二处理芯片002和与第二处理芯片002连接的第二射频模块22。其中,第二处理芯片002包括第二应用处理器2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modem2)21。用户识别卡为SIM卡。
第一应用处理器10和第二应用处理器20的内部框架包括应用层、框架层等,可处理复杂的逻辑操作以及进行任务分配等。第一应用处理器10内嵌有虚拟用户识别卡13,虚拟用户识别卡13包括存储模块和虚拟片内操作系统(VCOS,Virtual Chip OperatingSystem),该存储模块可为EFS(Encrypting File System,加密文件系统),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虚拟用户识别卡13的鉴权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处理器指Android操作系统,以及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各种apk(Android Package,安卓安装包)。第一应用处理器10和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预设接口实现连接,为用户提供交互接口,将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例如,用户通过用户界面输入的有关启动视频通话的操作指令)传输给第一调制解调器11或第二调制解调器21,以实现两个处理器之间数据的定义与传递,例如,进行两个应用处理器的休眠、唤醒、同步的控制、开关机时芯片启动顺序的控制等。
第一应用处理器10通过预设接口与第二应用处理器20连接,以实现移动终端100与外接设备200之间的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接口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USB复用出三条数据通道,分别用于第一应用处理器10和第二应用处理器20之间用户数据、信令数据和SIM卡鉴权数据的交互。即第一应用处理器10和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USB传输用户数据、信令数据和SIM卡鉴权数据。其中,用户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上网产生的数据,图片和聊天信息数据;信令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开关机的控制数据,开关飞行模式的控制数据,显示状态信号的控制数据;SIM卡鉴权数据包括但不限于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Ki(key identifier,鉴权密钥)。
具体地,第一应用处理器10和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OTG(On-The-Go)技术进行数据交互。通过OTG技术,移动终端100中的第一调制解调器11可通过实体用户识别卡14或虚拟用户识别卡13中的SIM卡参数来接入eNodeB 101,第二调制解调器21可通过实体用户识别卡14或虚拟用户识别卡13的SIM卡参数来接入eNodeB 101,SIM卡参数包括但不限于SIM卡鉴权数据。
第一调制解调器11和第二调制解调器21包含各种网络交互的网络制式的协议栈,协议栈包含LTE/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同步时分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EDGE(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Evolution,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等通讯标准里边规定的协议代码。移动终端100通过协议与运营商网络进行交互,即进行数据流量上网、VOLTE(Voice Over LTE)打电话或者CS(Circuit Switched,电路交换)域打电话。第一调制解调器11和第二调制解调器21还用于对SIM卡的管控等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射频模块12用于将移动终端100传输的数据处理后传给eNodeB 101(基站网络),以及用于将eNodeB 101传输的数据处理后传给移动终端100。第二射频模块22用于将外接设备200传输的数据处理后传给eNodeB 101(基站网络),以及用于将eNodeB 101传输的数据处理后传给外接设备200。
第一射频模块12和第二射频模块22所涉及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包括LTE、GSM、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EDGE、WLAN(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CDMA-2000、TD-SCDMA、WCDMA、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等等。
实体用户识别卡14与第一调制解调器11连接,虚拟用户识别卡13以软件的形式嵌在第一应用处理器10中。实体用户识别卡14和虚拟用户识别卡13可存储与不同或相同的技术标准相关联的用户信息,用于提供移动通信业务(CS语音业务、PS数据业务和PS语音业务)所需的相关数据,并在其内部存储用户信息、短消息、执行鉴权算法和产生加密密匙等。在特定非限制性实例中,技术标准可为2G通信技术,例如,GSM、EDGE)、3G通信技术(例如,WCDMA、TD-SCDMA)、4G通信技术(例如,LTE),或任何其它移动通信技术(例如,4G等等)。
当虚拟用户识别卡13需要进行网络注册时,通过开启的无线保真(WIFI)网络发送包含业务菜单数据的下载请求至虚拟用户识别卡13对应的云端服务器,以从云端服务器获取虚拟用户识别卡13的数据信息。当获取到虚拟用户识别卡13的数据信息时,将数据信息写入虚拟用户识别卡13的存储模块中,以实现虚拟用户识别卡13的网络注册。其中,数据信息可以包括:IMSI、Ki(key identifier,鉴权密钥)、ICCID(Integrated Circuit CardIdentifier)、PIN(个人标识号,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PUK(PIN UnlockingKey)。可以理解的是,云端服务器中存储了各个运营商的卡号资源。
由于目前的移动终端100只有一套射频模块,当移动终端100有两张用户识别卡时,移动终端100的两张用户识别卡使用该套射频是分时复用的关系,并不能同时占用。例如,在两张用户识别卡全开时,其中一张用户识别卡只处理GSM通话,而另一张用户识别卡处理4G网络信息,具体哪张用户识别卡执行何种网络,在此不做限定。因此目前的射频双卡分时复用这种架构仅做到了LTE+GSM(即一张用户识别卡对应的技术标准为LTE,另一张用户识别卡对应的技术标准为GSM)。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的移动终端100虽然可以支持双用户识别卡,由于移动终端100在注册网络的情况下,两张用户识别卡支持的是不同技术标准的网络,一张支持2G或3G,另一张支持4G,会使得移动终端100使用过程中,上网流量速度较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通过USB连接外接设备200,由于外接设备200包括第二调制解调器21和第二射频模块22,且第二射频模块22支持4G网络,因此,移动终端100可通过USB与外接设备200交互,从而使得移动终端100具备双LTE功能(此时虚拟用户识别卡13和实体用户识别卡14管理的技术标准均为LTE标准,第一射频模块12和第二射频模块22所涉及的无线接入技术为LTE)。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00和外接设备200,移动终端100通过外接设备200具备双LTE功能的实现过程可为:①实体用户识别卡14通过第二调制解调器21支持LTE,具体过程为:第一调制解调器11将实体用户识别卡14中需要访问LTE网络的数据发送给第一应用处理器10,第一应用处理器10将所接收的数据通过USB发送给外接设备200的第二应用处理器20,第二应用处理器20将所接收的数据发送给第二调制解调器21,由第二调制解调器21转发给第二射频模块22,第二射频模块22将所接收的数据通过LTE网络发送出去;虚拟用户识别卡13通过第一调制解调器11支持LTE,以实现移动终端100可支持双LTE。②虚拟用户识别卡13通过第二调制解调器21支持LTE,具体过程为:第一应用处理器10将虚拟用户识别卡13中需要访问LTE网络的数据通过USB发送给外接设备200的第二应用处理器20,第二应用处理器20将所接收的数据发送给第二调制解调器21,由第二调制解调器21转发给第二射频模块22,第二射频模块22将所接收的数据通过LTE网络发送出去;实体用户识别卡14通过第一调制解调器11支持LTE,以实现移动终端100可支持双LTE。
当移动终端100未通过USB与外接设备200连接时,实体用户识别卡14所对应的技术标准为GSM,用于进行语音通讯,虚拟用户识别卡13通过第一调制解调器11支持LTE,用于通过4G网络进行数据访问。
实体用户识别卡14在与移动终端100交互时,移动终端100检测实体用户识别卡14存在与否的信号只在开机瞬时产生,当开机检测不到实体用户识别卡14存在时,移动终端100将提示“插入用户识别卡”。移动终端100开机之后,移动终端100和实体用户识别卡14之间28秒通信一次,完成一些固定的通信检查(例如,用户识别卡是否在位等)。
移动终端100的RPM15用于管控各种资源,包括时钟资源、总线资源、PMIC(PowerManagement IC,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即各个芯片的电压)、DDR(内存分配),以及管理芯片的休眠唤醒的中断和应用处理器唤醒的截止时间。移动终端100的各个子系统,在需要资源时,向RPM15申请资源,各个子系统分别包括第一应用处理器10,第一调制解调器11、PRONTO(WIFI/蓝牙、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等)、LPASS(Low power audiosubsystem,低功耗音频子系统),RPM15用来决定移动终端100系统的休眠状态,具体是,RPM15基于各个子系统的投票机制实现,当各个子系统都投休眠票时,RPM15才可以使移动终端100整个系统进行休眠。而当移动终端100有一个子或者多个子系统投反对休眠的票,移动终端100整个系统都无法休眠。
在移动终端100的整个系统休眠之后,若是要重新启动运行,需要唤醒第一应用处理器10以进行数据的传输交互。
在移动终端100和外接设备200通过USB通讯连接的情况下,唤醒方式可为以下三种:
1、第一应用处理器10接收到信令数据时,通过USB发送握手关键字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以唤醒第二应用处理器20。
2、第二调制解调器21接收到用户数据时,唤醒第二应用处理器20,由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USB传送握手关键字给第一应用处理器10,以唤醒第一应用处理器10。
3、第二调制解调器21周期性查找寻呼请求,以主动激活自己。若接收到寻呼请求,第二调制解调器21则唤醒第二应用处理器20,由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USB发送握手关键字给第一应用处理器10,以唤醒第二应用处理器20。
需要说明的是,握手关键字可用固定字长的字符标识,是正常数据包中不会出现的字段。如可用0xF9F9F9或者0x9F9F9F表示握手关键字,通过握手关键字可唤醒处于睡眠状态的第一应用处理器10或第二应用处理器20。
此外,第二调制解调器21还可以定期唤醒自己,以在移动终端100进行位置更新时,跟基站进行握手交互,此时不需要唤醒第一应用处理器10。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100和外接设备200通讯连接的实体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100通过USB与外接设备200通讯连接,其中,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或PAD(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外接设备200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上网卡和数据卡。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100通过USB与外接设备200连接位置并不限于图3所示,可根据具体需要来设置移动终端100通过USB与外接设备200的连接位置。
参照图4,由图4可知,第一调制解调器11包括UIM(User Identity Module)驱动112、第一SIM卡模块代理113、远程SIM数据访问server114、第一拦截模块115和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数据转发server1)。第一应用处理器10包括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数据转发client1)和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第二调制解调器21包括modem非接入层部分212、第二SIM卡模块代理213、远程SIM数据访问client214、第二拦截模块215和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数据转发server2),第二应用处理器20包括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数据转发client2)。
其中,UIM驱动112存储了接入网络所必须的数据,如UIM ID、鉴权数据AKY值、IMSI号等。
远程SIM数据访问server114和远程SIM数据访问client214用于实现第一调制解调器11和第二调制解调器21之间SIM卡数据的传输。
第一拦截模块115用于截取远程SIM数据访问server114中所需传输的SIM卡数据;第二拦截模块215用于截取远程SIM数据访问client214中所需传输的SIM卡数据。通过第一拦截模块115和第二拦截模块215实现远程SIM数据访问server114和远程SIM数据访问client214中SIM卡数据的交互。
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相对应,用于实现第二调制解调器21和第二应用处理器20之间的数据传输;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和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相对应,用于实现第一调制解调器11和第一应用处理器10之间的数据传输。
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和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用于通过USB实现第二应用处理器20和第一应用处理器10之间的数据传输。
基于上述的LTE网络架构图、移动终端100和外接设备200通讯连接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实体结构示意图以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
提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00和外接设备200,移动终端100包括内嵌有虚拟用户识别卡13的第一应用处理器10,以及与实体用户识别卡14连接的第一调制解调器11,第一调制解调器11包括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第一应用处理器10包括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和与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连接的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外接设备200包括第二应用处理器2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21,第二调制解调器21包括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第二应用处理器20包括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和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连接的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
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用于当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
当外接设备200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其中,待传输数据包可为第二调制解调器21接收到eNodeB 101的数据请求时所产生的数据包,或者为需要获取移动终端100中虚拟用户识别卡13或实体用户识别卡14的数据时所产生的数据包等。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在拆分待传输数据包过程中,可按照固定大小进行拆分,该固定大小可根据具体需要而设置,但该固定大小应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所能传输的最大数据包。如可设置为8个字节,或者6个字节等。如当待传输数据包为20个字节,固定大小为6个字节时,拆分所得的子数据包为3个大小为6个字节的子数据包,一个大小为2个字节的子数据包。
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还用于为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各个子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拆分标识。
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时,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为拆分所得的各个子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拆分标识。其中,拆分标识可根据具体需要而设置,如可以设置为0,也可以设置为1等。可以理解的是,在拆分待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若某个待传输数据包不能被拆分,则表明该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固定大小,可为该待传输数据包添加一个未拆分标识;或者不为该待传输数据包添加未拆分标识,因为子数据包中含有拆分标识,若某个数据包中未含有拆分标识,则表明该数据包未被拆分。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中存在多个待传输数据包,则为了区分不同的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至少将连续传输的两个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的拆分标识设置为不一样的。具体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在对子数据包进行封包操作时添加拆分标识。封包就是给一段数据加上包头,使数据包分为包头和包体两部分内容。包头是大小固定的结构体,在包头结构体中,有个结构体成员变量包括拆分后子数据包的长度、以及自定义的,用于标识拆分后的子数据包的标识。
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还用于将含有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
第二应用处理器20,用于通过预设接口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
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为子数据包添加拆分标识后,将含有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发送给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连接的第二应用处理器20,以供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预设接口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100。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接口为USB,在其它实施例中,预设接口也可为其它可用于数据传输的接口。具体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的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接收到子数据包后,将子数据包转发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的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由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通过USB发送给第一应用处理器10的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过程中,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按照拆分所得子数据包的顺序从前到后发送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如拆分所得的子数据包的先后顺序为:x1,x2,x3,则发送子数据包的顺序为先发送x1,再发送x2,最后发送x3。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也可在得到一个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全部子数据包时,才将子数据包按照拆分所得的顺序从前到后发送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
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的具体过程为: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将子数据包缓存至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中。此时,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可通过两种方法获取到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中的子数据包。①: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将子数据包缓存至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发送提示消息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以提示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已成功将子数据包缓存至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中。当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接收到该提示消息时,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从与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对应的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中提取该子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发送提示消息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的通信通道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发送子数据包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的通信通道不一样。如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可通过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通用输入/输出口)端口将提示消息发送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
②: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实时监测与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对应的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的状态。当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监测到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中写入子数据包时,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从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中提取该子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和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对应着同一个物理地址,因此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和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的容量值和状态是同步变化的。当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的容量值增大时,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的容量值也同步增大;当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的容量值减小时,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的容量值也同步减小。由于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和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对应着同一个物理地址,因此,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将子数据包缓存至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时,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即可在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中检测到该子数据包,提取该子数据包。
进一步地,当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从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中提取到子数据包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删除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中缓存的子数据包。
进一步地,当待传输数据包不需要拆分时,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直接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的过程与将拆分所得的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的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用于当接收到第二应用处理器20发送的子数据包时,获取子数据包中的类别标识;若根据类别标识确定子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则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若根据类别标识确定子数据包为待转发数据包,则将子数据包转发给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
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用于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
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用于在接收到子数据包时,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
当外接设备200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不考虑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直接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将拆分所得的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100时,移动终端100接收到外接设备200发送的子数据包的处理过程如下:
当移动终端100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接收到外接设备200第二应用处理器20发送的子数据包时,获取子数据包中的类别标识,根据类别标识判断子数据包的类型。若根据类别标识确定子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则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实现外接设备200和移动终端100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理解的是,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为外接设备200中的待传输数据包。
进一步地,若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所接收的待传输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且需要从虚拟用户识别卡13中获取对应的数据响应该待传输数据包,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在虚拟用户识别卡13中获取数据响应该待传输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从虚拟用户识别卡13中获取对应的数据响应该待传输数据包过程中,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不会直接与虚拟用户识别卡13中的存储模块交互,而是先向虚拟用户识别卡13中的虚拟片内操作系统发送数据获取请求,然后虚拟用户识别卡13中的虚拟片内操作系统基于该数据获取请求在存储模块中获取数据,然后将获取的数据再传输给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
进一步地,在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过程中,若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所接收的前后两个子数据包的拆分标识不一致时,表明含有与前一个子数据包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已接收完毕,可以组合含有该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此方法适用于连续发送同一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的方案中。
若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在拆分待传输数据包过程中,需要拆分的待传输数据包存在多个时,可能会存在前后发送的两个子数据包含有不同的拆分标识,而与前一个子数据包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还未接收完毕,此时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可根据所接收子数据包的间隔时长来判断子数据包是否接收完毕。间隔时长为各个模块之间传输连续两个子数据包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长需要保证可以区分同一时间段内所接收的子数据包是否已接收完毕即可。如当间隔时间为A时,若接收前一个子数据包与后一个子数据包的时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A,则表明子数据包还未接收完毕;若接收前一个子数据包与后一个子数据包的时间间隔大于A,则表明子数据包已接收完毕。
若根据类别标识确定子数据包为待转发数据包,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将所接收的子数据包转发给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在接收到子数据包后,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当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接收到子数据包时,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类别标识用于区分数据包的类型。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包的类型包括两种,一种是不需要发送给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的,需要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进行处理的待处理数据包,另一种是需要发送给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待转发数据包。类别标识可根据具体需要而设置,如当类别标识为00时,表明该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当类别标识为01时,表明该数据包为待转发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中有第一发送临时缓冲区,对应的,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中有第一接收临时缓冲区,第一发送临时缓冲区和第一接收临时缓冲区对应着同一个物理地址。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与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和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与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中存在第一临时缓冲区,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中存在第二临时缓冲区,第一临时缓冲区和第二临时缓冲区对应着同一个物理地址,数据包在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和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之间的传输过程与在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的传输过程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当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接收到待传输数据包时,将待传输数据包通过第一拦截模块115、远程SIM数据访问server114和第一SIM卡模块代理113发送给UIM驱动112,UIM驱动112根据待传输数据包从实体用户识别卡14获取对应的数据响应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响应数据包,并将响应数据包按原路返回给外接设备200。UIM驱动112根据待传输数据包从实体用户识别卡14获取对应的数据响应该待传输数据包过程中,UIM驱动112不会直接与实体用户识别卡14中的文件存储模块交互,而是先向实体用户识别卡14中的COS(Chip Operating System,片内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发送数据获取请求,然后实体用户识别卡14的COS操作系统基于该数据获取请求在文件存储模块中获取数据,然后将获取的数据再传输给UIM驱动112,以实现待传输数据包的响应。
本实施例通过当外接设备200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为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拆分标识;将含有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发送给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连接的第二应用处理器20,以供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预设接口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100。当移动终端100接收到外接设备200发送的数据包时,将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以得到外接设备200发送的完整的待传输数据包。避免了在外接设备200和移动终端100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所传输的数据包过大,导致数据包传输失败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提出数据传输系统的第二实施例。数据传输系统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还用于当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计算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若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则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
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计算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并判断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则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最后一个子数据包外,拆分所得的子数据包的大小应等于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为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QMI(Qualcomm Message Interface)协议中data字段定义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中定义有用于数据传输的QMI协议。在QMI协议中,定义了标识(flag)字段和数据(data)字段,其中,data字段用于缓存数据包。在data字段中,设置了所能缓存数据包的大小,即预设阈值。可以理解的是,data字段中数据包的预设阈值可根据具体需要而设置,如可设置为8个字节,或者12个字节等。
进一步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计算待传输数据包大小的具体过程为:解析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的包头,从包头中获取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其中,待传输数据包为TLV格式,TLV格式是BER(Basic Encoding Rules,基本编码规则)编码的一种,全称为Type(类型),Length(长度),Value(值),T字段表示待传输数据包的类型,L字段表示待传输数据包的长度,即数据包的大小,V字段用来存放待传输数据包的内容。
进一步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还用于若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则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
第二应用处理器20还用于通过预设接口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若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则不拆分待传输数据包,直接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以供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USB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本实施例通过先计算待传输数据包大小,只有当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时,才拆分待传输数据包,防止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也进行拆分操作,从而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并降低了数据传输的速率。
进一步地,提出数据传输系统的第三实施例。数据传输系统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和/或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还用于当接收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发送的用户标识请求时,根据用户标识请求发送用户标识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
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用于在接收到用户标识后,发送含有用户标识的测试数据包给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
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还用于当接收到测试数据包时,返回通知消息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以建立与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的通信链路,其中,在外接设备200中,一个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对应着至少两个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
在第二调制解调器21和第二应用处理器20传输数据之前,第二应用处理器20需要进行初始化。第二应用处理器20初始化的具体过程为:当第二应用处理器20从休眠状态进入唤醒状态时,第二应用处理器20的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向对应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发送用户标识请求。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接收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发送的用户标识请求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根据用户标识请求发送用户标识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当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成功接收到该用户标识时,发送测试数据包给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其中,该测试数据包中携带有用户标识。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成功接收到测试数据包时,生成通知消息,并按照原路返回通知消息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以通知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当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成功接收到通知消息时,表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的通信链路已建立成功,即表明第二应用处理器20已初始化成功,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当第二应用处理器20初始化成功后,可将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和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中的标识字段的标识设置为特定标识,以表明第二应用处理器20初始化成功。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和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中,标识字段中存在多个标志位,不同的标志位具有不同的含义,如有的标志位用于表示第二应用处理器20的初始化状态,有的标志位表示拆分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外接设备200和移动终端100中,调制解调器的一个服务器对应着应用处理器的多个客户端。用户标识用来标识特定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测试数据包所包含的内容为正常数据包所不含有的,如0X9F9F,用来测试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和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之间的通信链路。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先建立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的通信链路,以使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可以成功传输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于外接设备200的数据传输方法。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中应用于外接设备200的数据传输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通过预设接口与移动终端100连接的外接设备200中,外接设备200包括第二应用处理器2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21,第二调制解调器21包括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第二应用处理器20包括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和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连接的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移动终端100包括内嵌有虚拟用户识别卡13的第一应用处理器10,以及与实体用户识别卡14连接的第一调制解调器11,第一调制解调器11包括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第一应用处理器10包括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和与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连接的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10,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
当外接设备200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其中,待传输数据包可为第二调制解调器21接收到eNodeB 101的数据请求时所产生的数据包,或者为需要获取移动终端100中虚拟用户识别卡13或实体用户识别卡14的数据时所产生的数据包等。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在拆分待传输数据包过程中,可按照固定大小进行拆分,该固定大小可根据具体需要而设置,但该固定大小应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所能传输的最大数据包。如可设置为8个字节,或者6个字节等。如当待传输数据包为20个字节,固定大小为6个字节时,拆分所得的子数据包为3个大小为6个字节的子数据包,一个大小为2个字节的子数据包。
步骤S20,为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各个子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拆分标识。
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时,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为拆分所得的各个子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拆分标识。其中,拆分标识可根据具体需要而设置,如可以设置为0,也可以设置为1等。可以理解的是,在拆分待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若某个待传输数据包不能被拆分,则表明该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固定大小,可为该待传输数据包添加一个未拆分标识;或者不为该待传输数据包添加未拆分标识,因为子数据包中含有拆分标识,若某个数据包中未含有拆分标识,则表明该数据包未被拆分。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中存在多个待传输数据包,则为了区分不同的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至少将连续传输的两个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的拆分标识设置为不一样的。具体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在对子数据包进行封包操作时添加拆分标识。封包就是给一段数据加上包头,使数据包分为包头和包体两部分内容。包头是大小固定的结构体,在包头结构体中,有个结构体成员变量包括拆分后子数据包的长度、以及自定义的,用于标识拆分后的子数据包的标识。
步骤S30,将含有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以供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预设接口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为子数据包添加拆分标识后,将含有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发送给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连接的第二应用处理器20,以供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预设接口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100。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接口为USB,在其它实施例中,预设接口也可为其它可用于数据传输的接口。具体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的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接收到子数据包后,将子数据包转发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的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由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通过USB发送给第一应用处理器10的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过程中,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按照拆分所得子数据包的顺序从前到后发送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如拆分所得的子数据包的先后顺序为:x1,x2,x3,则发送子数据包的顺序为先发送x1,再发送x2,最后发送x3。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也可在得到一个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全部子数据包时,才将子数据包按照拆分所得的顺序从前到后发送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
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的具体过程为: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将子数据包缓存至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中。此时,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可通过两种方法获取到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中的子数据包。①: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将子数据包缓存至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发送提示消息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以提示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已成功将子数据包缓存至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中。当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接收到该提示消息时,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从与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对应的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中提取该子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发送提示消息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的通信通道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发送子数据包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的通信通道不一样。如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可通过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通用输入/输出口)端口将提示消息发送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
②: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实时监测与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对应的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的状态。当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监测到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中写入子数据包时,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从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中提取该子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和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对应着同一个物理地址,因此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和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的容量值和状态是同步变化的。当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的容量值增大时,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的容量值也同步增大;当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的容量值减小时,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的容量值也同步减小。由于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和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对应着同一个物理地址,因此,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将子数据包缓存至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时,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即可在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中检测到该子数据包,提取该子数据包。
进一步地,当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从第二接收临时缓冲区中提取到子数据包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删除第二发送临时缓冲区中缓存的子数据包。
进一步地,当待传输数据包不需要拆分时,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直接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的过程与将拆分所得的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的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当外接设备200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为同一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拆分标识;将含有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发送给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连接的第二应用处理器20,以供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预设接口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100。实现了在外接设备200和移动终端100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将数据包拆分成固定大小的子数据包进行传输,避免了在外接设备200和移动终端100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所传输的数据包过大,导致数据包传输失败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提出本发明应用于外接设备200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
应用于外接设备200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参照图6,步骤S10包括:
步骤S11,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计算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
步骤S12,若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则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
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计算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并判断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则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最后一个子数据包外,拆分所得的子数据包的大小应等于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为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QMI(Qualcomm Message Interface)协议中data字段定义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中定义有用于数据传输的QMI协议。在QMI协议中,定义了标识(flag)字段和数据(data)字段,其中,data字段用于缓存数据包。在data字段中,设置了所能缓存数据包的大小,即预设阈值。可以理解的是,data字段中数据包的预设阈值可根据具体需要而设置,如可设置为8个字节,或者12个字节等。
进一步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计算待传输数据包大小的具体过程为:解析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的包头,从包头中获取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其中,待传输数据包为TLV格式,TLV格式是BER(Basic Encoding Rules,基本编码规则)编码的一种,全称为Type(类型),Length(长度),Value(值),T字段表示待传输数据包的类型,L字段表示待传输数据包的长度,即数据包的大小,V字段用来存放待传输数据包的内容。
进一步地,应用于外接设备200的数据传输还包括:
步骤a,若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则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以供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预设接口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若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则不拆分待传输数据包,直接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以供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USB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本实施例通过先计算待传输数据包大小,只有当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时,才拆分待传输数据包,防止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也进行拆分操作,从而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并降低了数据传输的速率。
进一步地,提出本发明应用于外接设备200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
应用于外接设备200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和/或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参照图7,应用于外接设备200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接收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发送的用户标识请求时,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根据用户标识请求发送用户标识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以供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在接收到用户标识后,发送含有用户标识的测试数据包给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
步骤S50,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接收到测试数据包时,返回通知消息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以建立与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的通信链路,其中,在外接设备200中,一个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对应着至少两个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
在第二调制解调器21和第二应用处理器20传输数据之前,第二应用处理器20需要进行初始化。第二应用处理器20初始化的具体过程为:当第二应用处理器20从休眠状态进入唤醒状态时,第二应用处理器20的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向对应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发送用户标识请求。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接收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发送的用户标识请求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根据用户标识请求发送用户标识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当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成功接收到该用户标识时,发送测试数据包给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其中,该测试数据包中携带有用户标识。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成功接收到测试数据包时,生成通知消息,并按照原路返回通知消息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以通知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当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成功接收到通知消息时,表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的通信链路已建立成功,即表明第二应用处理器20已初始化成功,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当第二应用处理器20初始化成功后,可将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和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中的标识字段的标识设置为特定标识,以表明第二应用处理器20初始化成功。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和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中,标识字段中存在多个标志位,不同的标志位具有不同的含义,如有的标志位用于表示第二应用处理器20的初始化状态,有的标志位表示拆分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外接设备200和移动终端100中,调制解调器的一个服务器对应着应用处理器的多个客户端。用户标识用来标识特定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测试数据包所包含的内容为正常数据包所不含有的,如0X9F9F,用来测试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和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之间的通信链路。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先建立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的通信链路,以使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可以成功传输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是以外接设备200为发送端,移动终端100为接收端为例来说明外接设备200和移动终端100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移动终端100作为发送端,外接设备200作为接收端来说明外接设备200和移动终端100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终端100作为发送端,外接设备200作为接收端与移动终端100作为接收端,外接设备200作为发送端的数据传输原理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100的数据传输方法。
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应用于移动终端100的数据传输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通过USB与外接设备200连接的移动终端100中,移动终端100包括内嵌有虚拟用户识别卡13的第一应用处理器10,以及与实体用户识别卡14连接的第一调制解调器11,第一调制解调器11包括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第一应用处理器10包括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和与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连接的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外接设备200包括第二应用处理器2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21,第二调制解调器21包括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第二应用处理器20包括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和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连接的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110,当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接收到外接设备200第二应用处理器20发送的子数据包时,获取子数据包中的类别标识。
步骤S120,若根据类别标识确定子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则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
步骤S130,若根据类别标识确定子数据包为待转发数据包,则将子数据包转发给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以供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由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在接收到子数据包时,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
当外接设备200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不考虑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直接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将拆分所得的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100时,移动终端100接收到外接设备200发送的子数据包的处理过程如下:
当移动终端100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接收到外接设备200第二应用处理器20发送的子数据包时,获取子数据包中的类别标识,根据类别标识判断子数据包的类型。若根据类别标识确定子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则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实现外接设备200和移动终端100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若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所接收的子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可以理解的是,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为外接设备200中的待传输数据包。
若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所接收的待传输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且需要从虚拟用户识别卡13中获取对应的数据响应该待传输数据包时,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在虚拟用户识别卡13中获取数据响应该待传输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从虚拟用户识别卡13中获取对应的数据响应该待传输数据包过程中,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不会直接与虚拟用户识别卡13中的存储模块交互,而是先向虚拟用户识别卡13中的虚拟片内操作系统发送数据获取请求,然后虚拟用户识别卡13中的虚拟片内操作系统基于该数据获取请求在存储模块中获取数据,然后将获取的数据再传输给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
进一步地,在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过程中,若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所接收的前后两个子数据包的拆分标识不一致时,表明含有与前一个子数据包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已接收完毕,可以组合含有该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此方法适用于连续发送同一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的方案中。
若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在拆分待传输数据包过程中,需要拆分的待传输数据包存在多个时,可能会存在前后发送的两个子数据包含有不同的拆分标识,而与前一个子数据包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还未接收完毕,此时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可根据所接收子数据包的间隔时长来判断子数据包是否接收完毕。间隔时长为各个模块之间传输连续两个子数据包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长需要保证可以区分同一时间段内所接收的子数据包是否已接收完毕即可。如当间隔时间为A时,若接收前一个子数据包与后一个子数据包的时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A,则表明子数据包还未接收完毕;若接收前一个子数据包与后一个子数据包的时间间隔大于A,则表明子数据包已接收完毕。
若根据类别标识确定子数据包为待转发数据包,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将所接收的子数据包转发给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在接收到子数据包后,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当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接收到子数据包时,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类别标识用于区分数据包的类型。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包的类型包括两种,一种是不需要发送给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的,需要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进行处理的待处理数据包,另一种是需要发送给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待转发数据包。类别标识可根据具体需要而设置,如当类别标识为00时,表明该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当类别标识为01时,表明该数据包为待转发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中有第一发送临时缓冲区,对应的,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中有第一接收临时缓冲区,第一发送临时缓冲区和第一接收临时缓冲区对应着同一个物理地址。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与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和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与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中存在第一临时缓冲区,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中存在第二临时缓冲区,第一临时缓冲区和第二临时缓冲区对应着同一个物理地址,数据包在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和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之间的传输过程与在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和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的传输过程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当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接收到待传输数据包时,将待传输数据包通过第一拦截模块115、远程SIM数据访问server114和第一SIM卡模块代理113发送给UIM驱动112,UIM驱动112根据待传输数据包从实体用户识别卡14获取对应的数据响应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响应数据包,并将响应数据包按原路返回给外接设备200。UIM驱动112根据待传输数据包从实体用户识别卡14获取对应的数据响应该待传输数据包过程中,UIM驱动112不会直接与实体用户识别卡14中的文件存储模块交互,而是先向实体用户识别卡14中的COS(Chip Operating System,片内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发送数据获取请求,然后实体用户识别卡14的COS操作系统基于该数据获取请求在文件存储模块中获取数据,然后将获取的数据再传输给UIM驱动112,以实现待传输数据包的响应。
本实施例当移动终端100接收到外接设备200发送的数据包时,将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以得到外接设备200发送的完整的待传输数据包,使外接设备200和移动终端100成功传输大数据包。
进一步地,当外接设备200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先判断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只有在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时,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才拆分待传输数据,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并为同一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拆分标识,将含有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通过第二应用处理器20发送给移动终端100;若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则不拆分待传输数据包,通过第二应用处理器20直接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100。此时,移动终端100接收到第二应用处理器20发送的数据包的处理过程如下:
当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接收到第二应用处理器20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发送给的数据包时,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获取数据包中的类别标识,并根据类别标识判断所接收数据包的类型。若根据类别标识确定所接收的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则检测所接收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是否含有拆分标识。若所接收的数据包包头中含有拆分标识,则表明所接收的数据包为拆分后的子数据包,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所接收的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可以理解的是,在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过程中,可按照接收子数据包的顺序从前到后组合该子数据包。若所接收的数据包包头中未含有拆分标识,则表明该数据包未被拆分过,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根据所接收的数据包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显示外接设备200的信号强度、电量等。
若根据类别标识确定所接收的数据包为待转发数据包,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则将所接收的数据包通过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发送给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当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接收到数据包时,第一转发服务器检测所接收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是否含有拆分标识。若所接收的数据包包头中含有拆分标识,第一转发服务器则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数据包,以得到与所接收的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若所接收的数据包包头中未含有拆分标识,则表明该数据包未被拆分过,直接将所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UIM驱动,以实现第二调制解调器21和第一调制解调器11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通过检测数据包中是否存在拆分标识来判断是否需要执行组合数据包的操作,提高了移动终端100和外接设备200之间数据传输的效率,避免了移动终端100对不需要进行组合操作数据包进行组合操作。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外接设备200,外接设备200包括第二应用处理器2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21,第二调制解调器21包括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第二应用处理器20包括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22和与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连接的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外接设备200应用于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
为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各个子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拆分标识;
将含有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以供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预设接口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进一步地,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的步骤包括:
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计算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
若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则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
进一步地,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计算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则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以供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预设接口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进一步地,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待传输数据包,得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接收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发送的用户标识请求时,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根据用户标识请求发送用户标识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以供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在接收到用户标识后,发送含有用户标识的测试数据包给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
当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接收到测试数据包时,返回通知消息给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以建立与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之间的通信链路,其中,在外接设备200中,一个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216对应着至少两个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021。
本发明外接设备200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应用于外接设备200的数据传输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移动终端100包括内嵌有虚拟用户识别卡13的第一应用处理器10,以及与实体用户识别卡14连接的第一调制解调器11,第一调制解调器11包括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第一应用处理器10包括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和与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连接的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移动终端100应用于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当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012接收到外接设备200第二应用处理器20发送的子数据包时,获取子数据包中的类别标识;
若根据类别标识确定子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则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
若根据类别标识确定子数据包为待转发数据包,则将子数据包转发给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以供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011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由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116在接收到子数据包时,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
本发明移动终端100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应用于移动终端100的数据传输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外接设备,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内嵌有虚拟用户识别卡的第一应用处理器,以及与实体用户识别卡连接的第一调制解调器,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包括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包括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和与所述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的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所述外接设备包括第二应用处理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包括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包括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和与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的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
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用于当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为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各个子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拆分标识;将含有所述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
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用于通过预设接口将所述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
所述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发送的子数据包时,获取所述子数据包中的类别标识;若根据所述类别标识确定所述子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则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所述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若根据所述类别标识确定所述子数据包为待转发数据包,则将所述子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
所述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用于将所述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
所述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子数据包时,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所述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还用于当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计算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若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则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发送的用户标识请求时,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请求发送用户标识给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
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户标识后,发送含有所述用户标识的测试数据包给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
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测试数据包时,返回通知消息给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以建立与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其中,在所述外接设备中,一个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对应着至少两个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
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外接设备,所述外接设备包括第二应用处理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包括与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连接的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
为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各个子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拆分标识;
将含有所述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以供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通过预设接口将所述子数据包发送给移动终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计算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则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计算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以供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通过预设接口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7.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包括与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的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所述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包时,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子数据包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发送的用户标识请求时,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请求发送用户标识给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以供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用户标识后,发送含有所述用户标识的测试数据包给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
当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测试数据包时,返回通知消息给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以建立与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其中,在所述外接设备中,一个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对应着至少两个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内嵌有虚拟用户识别卡的第一应用处理器,以及与实体用户识别卡连接的第一调制解调器,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包括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包括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和与所述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的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接收到外接设备第二应用处理器发送的子数据包时,获取所述子数据包中的类别标识;
若根据所述类别标识确定所述子数据包为待处理数据包,则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所述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
若根据所述类别标识确定所述子数据包为待转发数据包,则将所述子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以供所述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将所述子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由所述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子数据包时,组合含有相同拆分标识的子数据包,以得到与所述子数据包对应的未被拆分的数据包。
9.一种外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设备包括第二应用处理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包括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包括第二数据读写转发模块和与所述第二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的第二数据转发客户端;所述外接设备应用于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内嵌有虚拟用户识别卡的第一应用处理器,以及与实体用户识别卡连接的第一调制解调器,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包括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包括第一数据读写转发模块和与所述第一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的第一数据转发客户端;所述移动终端应用于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44947.XA CN107396343A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44947.XA CN107396343A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96343A true CN107396343A (zh) | 2017-11-24 |
Family
ID=60343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644947.XA Withdrawn CN107396343A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96343A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6922A (zh) * | 2008-12-17 | 2009-05-20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udp协议传输大量数据的方法 |
CN101867617A (zh) * | 2010-06-13 | 2010-10-20 | 优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文件上传方法、系统和上传服务器 |
CN105722058A (zh) * | 2016-01-27 | 2016-06-29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和信息转发方法 |
-
2017
- 2017-07-31 CN CN201710644947.XA patent/CN107396343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6922A (zh) * | 2008-12-17 | 2009-05-20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udp协议传输大量数据的方法 |
CN101867617A (zh) * | 2010-06-13 | 2010-10-20 | 优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文件上传方法、系统和上传服务器 |
CN105722058A (zh) * | 2016-01-27 | 2016-06-29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和信息转发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66070A (zh)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
CN107318107A (zh)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
CN107124737A (zh) | 移动终端及数据包传输方法 | |
CN107094152A (zh) | 数据包传输系统及方法 | |
CN107124738A (zh) | 移动终端及数据包传输方法 | |
CN107396400A (zh)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
CN107094308A (zh) | 数据包传输系统及方法 | |
CN107396399A (zh)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
CN107247679A (zh) | 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 |
CN107071832A (zh) | 数据包传输系统及方法 | |
CN107222429A (zh) | 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 |
CN107466028A (zh)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
CN107466027A (zh)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
CN107396343A (zh)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
CN107205053A (zh) | 数据包传输系统及方法 | |
CN107318131A (zh)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
CN107360563A (zh)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
CN107182087A (zh) | 数据包传输系统及方法 | |
CN107148052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7466030A (zh)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
CN106953984A (zh) | 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 |
CN107371150A (zh)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
CN107182084A (zh) | 移动终端及数据包传输方法 | |
CN107277174A (zh) | 数据包传输系统及方法 | |
CN107396342A (zh)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外接设备和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