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4390B - 单频天线 - Google Patents

单频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4390B
CN107394390B CN201610551177.XA CN201610551177A CN107394390B CN 107394390 B CN107394390 B CN 107394390B CN 201610551177 A CN201610551177 A CN 201610551177A CN 107394390 B CN107394390 B CN 107394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dth
plane
extending
radiation
frequency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511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94390A (zh
Inventor
黄智勇
罗国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adya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rcadya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adya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Arcadyan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394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4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94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43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至少涉及单频天线。单频天线,包括:接地部,包括:接地接脚,在第一平面以第一方向延伸;以及支持部,在第二平面以第二方向延伸;宽度渐变部,位于第一平面,包括:宽端部,连接于接地接脚,以第一宽度在第三方向延伸并渐变至小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以及窄端部,自宽端部在第三方向延伸;连接部,位于第三平面,以第四方向延伸后转折成第五方向,并再转折成第二方向;辐射部,包括:第一辐射延伸部,自该连接部转折成第五方向;辐射渐变部,自该连接部以第三宽度在该第一方向延伸并渐变至小于第三宽度的第四宽度;信号馈入部,自该辐射渐变部以该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辐射延伸部,自该第一辐射延伸部转折成第一方向,并连接于辐射渐变部。

Description

单频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天线,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单一频带的立体平面倒F形天线(PIFA;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通信装置诸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乃至无线接取器(AP)等设备普及的影响,使得用来收发电子信号的天线也受到重视,为响应市场需求,开发符合无线通信协议、小型化、结构简单的天线,一直都是本领域人士的努力目标。
通常PIFA的运作是以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的外导体与内导体来分别连接PIFA的接地端与信号馈入端,但也因为使用同轴电缆,导致其结构与安装上受限。换句话说,当天线无法以微带线馈入信号,容易使得天线高度较高,整体来说较占空间,且组装方式也会趋于复杂化。
此外,台湾专利I315111提出了一种立体天线安装方法,采用短路脚、支撑脚、馈入脚等三个接脚来支撑立体天线,但其天线接脚面积过小,不但容易倾倒且结构也容易变形。
本案申请人鉴于习知技术中的不足,经过悉心试验与研究,并一本锲而不舍之精神,终构思出本案“单频天线”,能够克服先前技术的不足,以下为本案之简要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先前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单频天线,具备独特的宽度渐变结构,可在所需频带范围内调整匹配阻抗,减少反射损失,提高天线效率。本发明的单频天线不但可对应不同需求皆具有符合通讯协议的有效使用频带,并减少天线所占空间,更可有效节省开多套模具之成本支出以节省成本,并适合应用在各种环境之无线网路装置中。
根据上述构想,本发明提供一种单频天线,包括:一接地部,包括:一接地接脚,在一第一平面以一第一方向延伸以接地;以及一支持部,连接于该接地接脚,在一第二平面以一第二方向延伸成一平面状,用以平行配置于该单频天线的配置平面,支持该单频天线;一宽度渐变部,位于该第一平面,包括:一宽端部,连接于该接地接脚与该支持部,且以一第一宽度在一第三方向延伸并渐变至一第二宽度,其中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以及一窄端部,自该宽端部以该第二宽度在该第三方向延伸;一连接部,位于一第三平面,包括:一第一连接部,连接于该窄端部,以一第四方向延伸;一第二连接部,自该第一连接部转折以一第五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三连接部,自该第二连接部转折成以该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以及该第三连接部形成一槽状结构;以及一辐射部,包括:一第一辐射延伸部,位于该第三平面,自该第三连接部转折成在该第五方向延伸一第一距离;一辐射渐变部,自该第三连接部以一第三宽度在该第一方向延伸并渐变至一第四宽度,其中该第三宽度大于该第四宽度;一信号馈入部,自该辐射渐变部以该第一方向延伸,以接受一射频信号;以及一第二辐射延伸部,自该第一辐射延伸部转折成以该第一方向在该第一平面延伸一特定距离,并连接于该辐射渐变部。
又依据上述构想,本发明提供一种单频天线,包括:一接地部,包括:一接地接脚,在一第一平面以一第一方向延伸以接地;以及一支持部,连接于该接地接脚,在一第二平面以一第二方向延伸,用以支持该单频天线;一宽度渐变部,位于该第一平面,包括:一宽端部,连接于该接地接脚与该支持部,且以一第一宽度在一第三方向延伸并渐变至一第二宽度,其中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以及一窄端部,自该宽端部以该第二宽度在第三方向延伸;一连接部,位于一第三平面,连接于该窄端部,以一第四方向延伸后转折成以一第五方向延伸,并再转折成以该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一槽状结构;以及一辐射部,包括:一第一辐射延伸部,位于该第三平面,自该连接部转折成在该第五方向延伸一第一距离;一辐射渐变部,自该连接部以一第三宽度在该第一方向延伸并渐变至一第四宽度,其中该第三宽度大于该第四宽度;一信号馈入部,自该辐射渐变部以该第一方向延伸,以接受一射频信号;以及一第二辐射延伸部,自该第一辐射延伸部转折成以该第一方向在该第一平面延伸一特定距离,并连接于该辐射渐变部。
如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单频天线,其中该连接部包括:一第一连接部,连接于该窄端部,以该第四方向延伸;一第二连接部,自该第一连接部转折以该第五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三连接部,自该第二连接部转折成以该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以及该第三连接部形成该槽状结构。
如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单频天线,其中该宽端部以及该窄端部所延伸的该第三方向垂直于该第一宽度及该第二宽度的一宽度方向,该辐射渐变部所延伸的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三宽度及该第四宽度的该宽度方向。
如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单频天线,其中该单频天线之操作频带为4900~5850MHz;该第一宽度是该第二宽度的1.5~3倍;该信号馈入部比该第二辐射延伸部更靠近该接地接脚,并连接于一微带线,以传输该射频信号;以及该宽度渐变部、该槽状结构以及该辐射渐变部用来调整该单频天线之频带与匹配阻抗。
如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单频天线,其中该支持部平行配置于该单频天线所配置之一配置平面,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平面平行,该第一平面、该第二平面以及该第三平面不共平面,该单频天线为一体成形的。
再依据上述构想,本发明提供一种单频天线,包括:一接地部,在一第一方向延伸以接地,并以一第一宽度在一第三方向延伸并渐变至小于该第一宽度之一第二宽度,其中该接地部进一步包括:接地接脚,在第一平面以该第一方向延伸以接地;支持部,连接于该接地接脚,在第二平面以第二方向延伸,用以支持该单频天线;宽端部,连接于该接地接脚与该支持部,且在该第一平面以该第一宽度在该第三方向延伸并渐变至该第二宽度;以及窄端部,自该宽端部在该第一平面以该第三方向延伸,且具有该第二宽度;一连接部,自该接地部延伸并转折而与该接地部不共平面,且在一第五方向延伸形成一槽状结构,其中该连接部位于第三平面,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部,连接于该窄端部,以第四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自该第一连接部转折以该第五方向延伸;以及第三连接部,自该第二连接部转折成以该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以及该第三连接部形成该槽状结构;以及一辐射部,自该连接部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与该连接部不共平面,以接受一射频信号。
如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单频天线,其中该辐射部位于该第一平面,更包括:一第一辐射延伸部,自该第三连接部转折成在该第五方向延伸一第一距离;一辐射渐变部,自该第三连接部以一第三宽度在该第一方向延伸并渐变至小于该第三宽度之一第四宽度;一信号馈入部,自该辐射渐变部以该第一方向延伸,以接受该射频信号;以及一第二辐射延伸部,自该第一辐射延伸部转折成以该第一方向在该第一平面延伸一特定距离,并连接于该辐射渐变部。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的立体斜视图。
图1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的后视图。
图1C是图1B所示的宽度渐变部33的放大图。
图2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的立体斜视图。
图2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的立体斜后视图。
图2C是图1B的辐射部10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在形成槽状结构与不形成槽状结构的情况下的反射耗损的比较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在具备宽度渐变部与不具备宽度渐变部的情况下的反射耗损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案所提出的“单频天线”将可由以下的实施例说明而得到充分了解,使得熟习本技艺之人士可以据以完成之,然而本案之实施并非可由下列实施例而被限制其实施型态,熟习本技艺之人士仍可依据除既揭露之实施例的精神推演出其他实施例,该等实施例皆当属于本发明之范围。
图1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的立体斜视图。单频天线1为一体成形之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使各组件划分较为明确,在图1A中,第一方向D1~第六方向D6如图所示,并以虚线框大致指出单频天线1的支持部32、连接部20以及辐射部10。请再配合图1B。图1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的后视图。从图1A及图1B可看到,单频天线1包括:辐射部10、连接部20以及接地部30,其中辐射部10连接于连接部20,连接部20连接于接地部30。接地部30可以更包括:接地接脚31、支持部32以及宽度渐变部33。虽然为了方便说明,在此将宽度渐变部33定义成属于接地部30的一部份,但为凸显宽度渐变部33的特殊性,也可以将宽度渐变部33视为不属于接地部30的部件来限定,在本说明书及请求项中皆有此描述。
在图1A中,接地接脚31是平面状导体部件,在第一平面以第一方向D1延伸来接地。支持部32是相邻并连接于接地接脚31的平面状导体部件,在一第二平面以第二方向D2延伸成一平面状,用以平行配置于该单频天线1的配置平面(图未显示,例如印刷电路基板),来支持单频天线1。
请参阅图1C,其为图1B所示的宽度渐变部33的放大图。在图1C中,宽度渐变部33位于该第一平面,与接地接脚31共平面。宽度渐变部33包括:宽端部33a以及窄端部33b。宽端部33a,连接于接地接脚31与支持部32,且以第一宽度w1在第三方向D3延伸并渐变至第二宽度w2,其中第一宽度w1大于第二宽度w2。窄端部33b自宽端部33a以第二宽度W2在第三方向D3延伸。在本实施形态中,宽端部33a与窄宽部33b所延伸之第三方向D3是垂直于第一宽度w1及第二宽度w2之宽度方向(第五方向D5及第六方向D6)。单频天线1的操作频带设定在4900~5850MHz(IEEE 802.11a)的情况下,第一宽度w1是第二宽度w2的1.2~3倍为较佳,1.5~2.4倍为更佳,当宽度在这些范围内,相较于没有宽度渐变设计的天线,反射损失会较少且频带会较宽。
此外,在图1C中,第一宽度w1在宽度方向的两端,并非总是左右对称地同时变窄,因此第一宽度w1起算点是以开始变窄的转折点起算,如图1C中w1两端的两虚线所示。
请参阅第二图。图2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的立体斜视图。在图2A中,单频天线1的连接部20位于一第三平面,包括: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以及第三连接部23。第一连接部21连接于窄端部33,以第四方向D4延伸。第二连接部22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1,自第一连接部21转折,以第五方向D5延伸。第三连接部23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2,自第二连接部22转折成以第二方向D2延伸,其中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以及第三连接部23形成槽状结构24。
请参阅图2B。图2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的立体斜后视图。图2B特别以虚线标出槽状结构24及接地接脚31,以便更明确地界定单频天线1之组件。在此需要说明,虽然本发明的单频天线1也可以不形成槽状结构24,做为替代方案,可将连接部20设计成不多次转折,仅以第五方向D5延伸来连接辐射部10。但是,本实施形态的槽状结构24是用来减少单频天线1的高度,以减少单频天线所占空间,并可优化匹配阻抗,调整出更合乎通讯协议所需带宽,提高天线传输信号效率,所以本发明的单频天线1以连接部20来形成槽状结构24为较佳。在单频天线1不形成槽状结构24的情况下,接地接脚31在第一方向D1延伸的长度会变长,且辐射部10(关于辐射部10的详细结构将于后述)在第一方向D1及第五方向D5延伸的长度也会变长,且连接部20在第五方向D5延伸的长度也会变长,如此一来将会导致单频天线1整体增加更多所占空间。
又,在图2A中,本实施例的辐射部10位于该第一平面,包括:第一辐射延伸部11、辐射渐变部12、第二辐射延伸部13以及信号馈入部14。第一辐射延伸部11位于该第三平面,连接于第三连接部23,自第三连接部23转折成在第五方向D5延伸第一距离d1。第一辐射延伸部11连接于辐射渐变部12以及第二辐射延伸部13。
关于辐射部10的其他组件,以图2C来说明。图2C是图1B的辐射部10的放大图。需要注意的是图2C的虚线,虽然是为了说明辐射部10,但为了便于理解,仍包含了一部份的连接部(即第二连接部22的一部份及第三连接部23)。在图2C中,辐射渐变部12位于该第一平面,连接于第三连接部23,自第三连接部23以第三宽度w3在第一方向D1延伸并渐变至第四宽度w4。第三宽度w3大于该第四宽度w4。信号馈入部14位于该第一平面,连接于辐射渐变部12,自辐射渐变部12以第一方向D1延伸,以接受一射频信号。第二辐射延伸部13连接于第一辐射延伸部11与辐射渐变部12,自第一辐射延伸部11转折成以第一方向D1在该第一平面延伸特定距离ds。辐射渐变部12与信号馈入部14比第二辐射延伸部13更靠近接地接脚31。信号馈入部14更连接于一微带线(图未显示,例如50Ω),以传输该射频信号。虽然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连接以微带线来传输射频信号,但也不限于此,只要能传输信号的组件皆属于本发明范围。
此外,信号馈入部14也可以与接地接脚31及支持部32一起维持单频天线1的站立,使单频天线1更稳固。又,辐射渐变部12是由第三连接部23往第一方向D1延伸一第二距离d2后才开始进行宽度渐变。无论是特定距离ds、第一距离d1或第二距离d2,都是可依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所以极端地来说,即使是特定距离ds等于零(即第二辐射延伸部13不存在)、第一距离d1等于零(即第一辐射延伸部11)或第二距离d2等于零(即宽度直接渐变,不经延伸第二距离d2后才进行宽度渐变)的情况,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的侧视图。图3是从靠近辐射组件10的一侧往第六方向D6来看单频天线1。从图3中可以看到单频天线大致上由三个平面构成,即包含辐射部10与接地接脚31的第一平面、包含支持部32的第二平面以及包含连接部20的第三平面,其中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有一平面夹角α,第一平面与第三平面有一平面夹角β。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面分别垂直于第二平面及第三平面,即α与β皆为90°,但此仅为一例示,α与β并不限于90°。在支持部20可配合配置平面,并与接地接脚31及支持部32一起维持单频天线1稳固站立的前提下,α可以是0°~180°的角度但不包括0°与180°。再者,虽然β大于90°会使得单频天线1在D3方向的高度变长,但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仍可随需要进行任意调整。
又,根据上述概念,在单频天线1不形成槽状结构24,且将宽度渐变部33做为接地部30的一部份,并在辐射部10不具备渐变宽度之辐射渐变部12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可包括:接地部30,在第一方向D1延伸以接地,并以第一宽度w1在第三方向D3延伸并渐变至小于第一宽度W1的第二宽度w2;连接部20,自接地部30延伸并转折而与接地部30不共平面,且在第五方向D5延伸;以及辐射部10,自连接部20沿第一方向D1延伸,以接受一射频信号。在第二实施形态中,因为连接部20不在经由多次转折形成槽状结构24,故也不会形成第一~第三连接部21~23。但接地部30可以更包括:接地接脚31,在第一平面以第一方向D1延伸以接地;支持部32,连接于接地接脚31,在第二平面以第二方向D2延伸,用以支持单频天线1;宽端部33a,连接于接地接脚31与支持部32,且在第一平面以第一宽度w1在第三方向D3延伸并渐变至第二宽度w2;以及窄端部33b,具有第二宽度w2,自宽端部33a在第一平面以第三方向D3延伸。
再根据上述概念,在单频天线1不形成槽状结构24,且不具备宽度渐变部33,并在辐射部10具备渐变宽度之辐射渐变部12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可包括:接地部30,在第一方向D1延伸以接地,并在第三方向D3延伸;连接部20,连接于接地部30,与接地部30不共平面,经转折后在第二方向D2延伸;以及辐射部10,自连接部20以第三宽度w在第一方向D1延伸并渐变至小于第三宽度w3之第四宽度w4,以接受一射频信号。在第三实施形态中,因为连接部20不在经由多次转折形成槽状结构24,故也不会形成第一~第三连接部21~23。又,单频天线1因为不具备宽度渐变部33而仅具备辐射渐变部12,所以辐射部21可以更包括:第一辐射延伸部11,自连接部20转折成在第五方向D5延伸第一距离d1;辐射渐变部12,自连接部20以第三宽度w3在第一方向D1延伸并渐变至小于第三宽度w3之第四宽度w4;信号馈入部14,自辐射渐变部12以第一方向D1延伸,以接受该射频信号;以及第二辐射延伸部13,自第一辐射延伸部11转折成以第一方向D1在第一平面延伸特定距离ds,并连接于辐射渐变部12。
此外,第二辐射延伸部13虽然形成为一平面状,但也可以依据匹配阻抗的需要,在第二辐射延伸部13的第五方向D5的边缘往第二方向或第四方向折弯延伸,甚至可以进一步在第二方向D2或第四方向D4延伸后再折弯成往第五方向D5或第六方向D6延伸。
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在形成槽状结构与不形成槽状结构的情况下的反射耗损的比较图。图4的横轴是单频天线的操作频率(GHz),纵轴是单频天线的反射耗损(dB)。从图4可知,形成槽状结构的天线会使其匹配阻抗变好,反射耗损降低,且会造成天线带宽变窄,但由于带宽变窄区域并非802.11a实际应用的频带,且反射耗损远低于-10dB(约-28dB),故整体来说形成槽状结构对单频天线是有利的。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单频天线1,在具备宽度渐变部与不具备宽度渐变部的情况下的反射耗损的比较图。图5的横轴是单频天线的操作频率(GHz),纵轴是单频天线的反射耗损(dB)。在本实施例中,宽度渐变部的第一宽度w1约为第二宽度w2的2.4倍。从图5可知,具备宽度渐变部天线会使其匹配阻抗变好,反射耗损降低,且会造成天线带宽变宽。当与槽状结构搭配后,可以随需要调整出既符合实际应用频带且反射耗损低的优质天线。此外,本实施形态之宽度渐变部也能使反射耗损远低于-10dB(约-28dB),故整体来说具备宽度渐变部对单频天线也是有利的。
本发明的单频天线,具备独特的宽度渐变结构,可在所需频带范围内调整匹配阻抗,减少反射损失,提高天线效率。不但可对应不同需求皆具有符合通讯协议的有效使用频带,并减少天线所占空间,更可有效节省开多套模具之成本支出以节省成本,并适合应用在各种环境之无线网路装置中。本发明可应用于无线通信装置中,例如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行动电话、无线接取器、以及包含Wi-Fi之显示器或影音播放器等。
本发明实属难能的创新发明,深具产业价值,援依法提出申请。此外,本发明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做任何修改,但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要保护的范围。
符号说明
1 单频天线
10 辐射部
11 第一辐射延伸部
12 辐射渐变部
13 第二辐射延伸部
14 信号馈入部
20 连接部
21 第一连接部
22 第二连接部
23 第三连接部
24 槽状结构
30 接地部
31 接地接脚
32 支持部
33 宽度渐变部
33a 宽端部
33b 窄端部
d1 第一距离
d2 第二距离
ds 特定距离
w1 第一宽度
w2 第二宽度
w3 第三宽度
w4 第四宽度
α、β 平面夹角

Claims (8)

1.一种单频天线,包括:
接地部,包括:
接地接脚,在第一平面以第一方向延伸以接地;以及
支持部,连接于该接地接脚,在第二平面以第二方向延伸成平面状,用以平行配置于该单频天线的配置平面,支持该单频天线;
宽度渐变部,位于该第一平面,包括:
宽端部,连接于该接地接脚与该支持部,且以第一宽度在第三方向延伸并渐变至第二宽度,其中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以及
窄端部,自该宽端部以该第二宽度在该第三方向延伸;
连接部,位于第三平面,包括:第一连接部,连接于该窄端部,以第四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自该第一连接部转折以第五方向延伸;以及第三连接部,自该第二连接部转折成以该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以及该第三连接部形成一槽状结构;以及
辐射部,包括:
第一辐射延伸部,位于该第三平面,自该第三连接部转折成在该第五方向延伸第一距离;
辐射渐变部,自该第三连接部以第三宽度在该第一方向延伸并渐变至第四宽度,其中该第三宽度大于该第四宽度;
信号馈入部,自该辐射渐变部以该第一方向延伸,以接受射频信号;以及
第二辐射延伸部,自该第一辐射延伸部转折成以该第一方向在该第一平面延伸一特定距离,并连接于该辐射渐变部。
2.一种单频天线,包括:
接地部,包括:
接地接脚,在第一平面以第一方向延伸以接地;以及
支持部,连接于该接地接脚,在第二平面以第二方向延伸,用以支持该单频天线;
宽度渐变部,位于该第一平面,包括:
宽端部,连接于该接地接脚与该支持部,且以第一宽度在第三方向延伸并渐变至第二宽度,其中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以及
窄端部,自该宽端部以该第二宽度在第三方向延伸;
连接部,位于第三平面,连接于该窄端部,以第四方向延伸后转折成以第五方向延伸,并再转折成以该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一槽状结构;以及
辐射部,包括:
第一辐射延伸部,位于该第三平面,自该连接部转折成在该第五方向延伸第一距离;
辐射渐变部,自该连接部以第三宽度在该第一方向延伸并渐变至第四宽度,其中该第三宽度大于该第四宽度;
信号馈入部,自该辐射渐变部以该第一方向延伸,以接受一射频信号;以及
第二辐射延伸部,自该第一辐射延伸部转折成以该第一方向在该第一平面延伸一特定距离,并连接于该辐射渐变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频天线,其中该连接部包括:
第一连接部,连接于该窄端部,以该第四方向延伸;
第二连接部,自该第一连接部转折以该第五方向延伸;以及
第三连接部,自该第二连接部转折成以该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以及该第三连接部形成该槽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频天线,其中该宽端部以及该窄端部所延伸的该第三方向垂直于该第一宽度及该第二宽度的宽度方向,该辐射渐变部所延伸的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三宽度及该第四宽度的该宽度方向。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频天线,其中该单频天线之操作频带为4900~5850MHz;
该第一宽度是该第二宽度的1.5~3倍;
该信号馈入部比该第二辐射延伸部更靠近该接地接脚,并连接于一微带线,以传输该射频信号;以及
该宽度渐变部、该槽状结构以及该辐射渐变部用来调整该单频天线的频带与匹配阻抗。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频天线,其中该支持部平行配置于该单频天线所配置的配置平面,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平面平行,该第一平面、该第二平面以及该第三平面不共平面,该单频天线是一体成形的。
7.一种单频天线,包括:
接地部,在第一方向延伸以接地,并以第一宽度在第三方向延伸并渐变至小于该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其中该接地部进一步包括:
接地接脚,在第一平面以该第一方向延伸以接地;
支持部,连接于该接地接脚,在第二平面以第二方向延伸,用以支持该单频天线;
宽端部,连接于该接地接脚与该支持部,且在该第一平面以该第一宽度在该第三方向延伸并渐变至该第二宽度;以及
窄端部,自该宽端部在该第一平面以该第三方向延伸,且具有该第二宽度;
连接部,自该接地部延伸并转折而与该接地部不共平面,且在第五方向延伸形成一槽状结构,其中该连接部位于第三平面,进一步包括:
第一连接部,连接于该窄端部,以第四方向延伸;
第二连接部,自该第一连接部转折以该第五方向延伸;以及
第三连接部,自该第二连接部转折成以该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以及该第三连接部形成该槽状结构;以及
辐射部,自该连接部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与该连接部不共平面,以接受射频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频天线,其中该辐射部位于该第一平面,进一步包括:
第一辐射延伸部,自该第三连接部转折成在该第五方向延伸第一距离;
辐射渐变部,自该第三连接部以第三宽度在该第一方向延伸并渐变至小于该第三宽度的第四宽度;
信号馈入部,自该辐射渐变部以该第一方向延伸,以接受该射频信号;以及
第二辐射延伸部,自该第一辐射延伸部转折成以该第一方向在该第一平面延伸一特定距离,并连接于该辐射渐变部。
CN201610551177.XA 2016-05-17 2016-07-14 单频天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943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5227A TWI627792B (zh) 2016-05-17 2016-05-17 單頻天線
TW105115227 2016-05-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4390A CN107394390A (zh) 2017-11-24
CN107394390B true CN107394390B (zh) 2021-01-26

Family

ID=60338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5117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94390B (zh) 2016-05-17 2016-07-14 单频天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94390B (zh)
TW (1) TWI62779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47921A1 (de) * 2001-09-28 2003-04-17 Siemens Ag Planare Inverted-F-Antenne
CN101777699A (zh) * 2009-01-09 2010-07-14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频天线和天线模块
CN101783439A (zh) * 2009-01-21 2010-07-21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
CN102938494A (zh) * 2011-08-15 2013-02-20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频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8562C (zh) * 2004-12-30 2008-10-22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卫星定位系统天线
CN101673871B (zh) * 2008-09-09 2012-10-24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双频天线装置
CN101764287B (zh) * 2010-02-23 2013-05-08 厦门大学 切口叉指形印制单极超宽带天线
CN102881992B (zh) * 2011-07-12 2015-12-02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倒f型天线结构
TWI581509B (zh) * 2013-02-20 2017-05-01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組件及具有該天線組件的可攜帶型電子裝置
TWI552442B (zh) * 2014-07-16 2016-10-01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雙頻天線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47921A1 (de) * 2001-09-28 2003-04-17 Siemens Ag Planare Inverted-F-Antenne
CN101777699A (zh) * 2009-01-09 2010-07-14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频天线和天线模块
CN101783439A (zh) * 2009-01-21 2010-07-21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
CN102938494A (zh) * 2011-08-15 2013-02-20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频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2308A (zh) 2017-12-01
TWI627792B (zh) 2018-06-21
CN107394390A (zh)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3605B2 (en) Antenna structure
US8144062B2 (en) Multi-band antenna
US6414642B2 (en) Orthogonal slot antenna assembly
US8537054B2 (en) Antenna with multiple resonating conditions
US10784578B2 (en) Antenna system
US10530059B2 (en) Folding dipole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same
CN104466373A (zh) 单极耦合式双频天线
US9306285B2 (en) Antenna having three operating frequency band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692131B2 (en) Antenna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683829B (zh)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天线结构
CN103594782A (zh) 电路板天线
US8797215B2 (en) Wire antenna
US8373601B2 (en) Multi-band antenna
CN112736419A (zh) 天线系统
CN107394390B (zh) 单频天线
CN101207236B (zh) 多频天线
US20100007559A1 (en) Shorted monopole antenna
US8373600B2 (en) Single-band antenna
US8040283B2 (en) Dual band antenna
CN101521309B (zh) 双频天线
CN112582790B (zh) 天线系统
US20140285380A1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14696077B (zh) 移动装置
CN104124520A (zh) 平面倒f型天线
US20240014563A1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