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1886A - 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1886A
CN107391886A CN201710762321.9A CN201710762321A CN107391886A CN 107391886 A CN107391886 A CN 107391886A CN 201710762321 A CN201710762321 A CN 201710762321A CN 107391886 A CN107391886 A CN 107391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ulation model
target area
stability
strength reduction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623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健
孔亮
石要红
梁前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76232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918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91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1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基于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建立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基于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价生成目标区域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在海洋地质灾害中评价中能够准确的表达地质模型的真实受力特性,且能够准确的模拟海洋灾害的变形过程及发生机制。

Description

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南海北部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这些天然气水合物通常埋藏在海底之下数百米地层中。南海北部大陆边缘自第四纪以来具有较强的新构造活动,同时海底洋流及沉积活动复杂性(海平面升降、构造运动、断裂、海流等的影响),由此形成发育各类潜在地质灾害。这些海底潜在地质灾害对于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活动是潜在威胁,如可能引起海底滑坡、地质垮塌、海底压力异常以及井场中常出现的井喷、气涌、沉降、套管外气体泄漏、固井质量不良等一系列灾害效应。因此,针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地质灾害评价技术方法研究十分关键。
目前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地质灾害评价相关的工作包括:根据地震资料对海底滑坡灾害进行分类、进行成因机制分析;综合地震资料、多波束资料及地质资料对海底滑坡进行触发机制、发育时间判定,判断构造运动事件的存在及发育时间;针对某种外力驱动机制(如地震)载荷作用下地层的动力响应及载荷与海底滑坡失稳状态之间关系分析。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数值模拟参数多为经验估计,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地质模型的真实受力特性。物理模型试验是采用实验的方法,侧重于对岩土力学参数的研究,但对海底灾害的变形过程及发生机制的物理模拟相对缺乏。
因此,如何在海洋地质灾害评价中准确的表达地质模型的真实受力特性及准确的模拟海洋灾害的变形过程及发生机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在海洋地质灾害中评价中能够准确的表达地质模型的真实受力特性,且能够准确的模拟海洋灾害的变形过程及发生机制。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
基于所述地质资料及所述样品实验数据建立所述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
基于所述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价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
优选地,基于所述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建立所述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地质资料及所述样品实验数据生成模型约束条件信息;
基于所述模型约束条件信息生成所述仿真模型。
优选地,所述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包括:
网格化所述仿真模型;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仿真;
判断所述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当所述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以此时的强度折减系数为所述稳定性安全系数。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仿真模型的滑面上塑性区是否贯通;
当所述仿真模型的滑面上塑性区贯通时,判断所述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包括:
判断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仿真是否能够收敛;
当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仿真不能收敛时,判断所述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
基于所述地质资料及所述样品实验数据建立所述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
基于所述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价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建立所述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地质资料及所述样品实验数据生成模型约束条件信息;
基于所述模型约束条件信息生成所述仿真模型。
优选地,所述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包括:
网格化所述仿真模型;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仿真;
判断所述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当所述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以此时的强度折减系数为所述稳定性安全系数。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仿真模型的滑面上塑性区是否贯通;
当所述仿真模型的滑面上塑性区贯通时,判断所述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包括:
判断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仿真是否能够收敛;
当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仿真不能收敛时,判断所述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基于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建立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基于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价生成目标区域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在海洋地质灾害中评价中能够准确的表达地质模型的真实受力特性,且能够准确的模拟海洋灾害的变形过程及发生机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在本技术方案中,建模及有限元分析的过程均可使用Abaqus软件完成。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包括:
S101、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
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为目标区域,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域进行区域地质背景、海洋水文等分析,布置物探测线,包括地震、浅地层剖面、高精度多波束影像测量、取样等工作,获得试采区的地形地貌(水深分布、地形起伏特征),并对样品描述、现场实验及送入实验室分析测试。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资料进行研究,获得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地质灾害(如海底滑坡)因素的特征(海底滑坡体内部和外部形态)及平面分布范围,结合地质资料推断控制该滑坡体产生的因素,是受何种(或多种)因素控制(如重力、地震、火山、风暴等),得出其驱动机制,根据地震资料和沉积物测年资料,可以进一步推断滑坡产生的时间;综合地震资料和地质资料,得出水合物的解释依据,进而在区域上识别出水合物分布范围、判断水合物属于何种类型,在地震剖面上可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层厚度、上覆层、下伏层厚度。通过实验室测定采集的样品资料,可以得出水合物层、上覆层、下伏层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土体密度、声波速度、孔隙流体压力、含水率、饱和度,土体比重;然后结合地震剖面、样品岩性和实验室测定的物理力学参数对地层进行细分;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到的滑坡体的外部形态(长度、宽度、高度、倾角)、细分的地层以及各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将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存储在专用的存储器中,在需要时可从存储器中进行获取。
S102、基于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建立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
以仿真模型为滑坡体为例,由上述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例如滑坡体的外部形态(长度、宽度、高度、倾角)、细分的地层以及各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能够建立符合实际的仿真模型。仿真模型即为目标区域的模型。
S103、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仿真模型上模拟海底滑坡的形成、滑动过程。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也称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法,是将强度折减技术与弹塑性有限元法相结合。在对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仿真模型的稳定性安全系数。此外还可得出仿真模型的应力、应变、位移和塑性区等力和变形等信息。
S104、基于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价生成目标区域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
得出稳定性安全系数、应力、应变、位移和塑性区等力和变形信息后,可基于这些数据对目标区域进行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例如:开展含天然气水合物海底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量变化、海底斜坡水深变化、上覆沉积层厚度变化、天然气水合物埋深等因素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得到斜坡失稳的临界条件,从而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提供依据,降低施工风险。
由于本方法中的仿真模型是基于丰富的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生成的,因此与现有技术的数值模拟参数多为经验估计的方式相比,可更加真实的表达模型的真实受力特性,且由于本方法中的地质资料包括了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资料进行研究,获得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地质灾害(如海底滑坡)因素的特征(海底滑坡体内部和外部形态)及平面分布范围,结合地质资料推断控制该滑坡体产生的原因,是受何种(或多种)因素控制(如重力、地震、火山、风暴等),得出其驱动机制,因此本方法能够准确的模拟海洋灾害的变形过程及发生机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基于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建立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基于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价生成目标区域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在海洋地质灾害中评价中能够准确的表达地质模型的真实受力特性,且能够准确的模拟海洋灾害的变形过程及发生机制。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包括:
S201、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
以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为目标区域,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域进行区域地质背景、海洋水文等分析,布置物探测线,包括地震、浅地层剖面、高精度多波束影像测量、取样等工作,获得试采区的地形地貌(水深分布、地形起伏特征),并对样品描述、现场实验及送入实验室分析测试。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资料进行研究,获得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地质灾害(如海底滑坡)因素的特征(海底滑坡体内部和外部形态)及平面分布范围,结合地质资料推断控制该滑坡体产生的原因,是受何种(或多种)因素控制(如重力、地震、火山、风暴等),得出其驱动机制,根据地震资料和沉积物测年资料,可以进一步推断滑坡产生的时间;综合地震资料和地质资料,得出水合物的解释依据,进而在区域上识别出水合物分布范围、判断水合物属于何种类型,在地震剖面上可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层厚度、上覆层、下伏层厚度。通过实验室测定采集的样品资料,可以得出水合物层、上覆层、下伏层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土体密度、声波速度、孔隙流体压力、含水率、饱和度,土体比重;然后结合地震剖面、样品岩性和实验室测定的物理力学参数对地层进行细分;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到的滑坡体的外部形态(长度、宽度、高度、倾角)、细分的地层以及各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将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存储在专用的存储器中,在需要时可从存储器中进行获取。
S202、基于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生成模型约束条件信息;
有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生成仿真模型所需的约束条件信息,例如坡长、坡度、水合物层埋深度、水合物层厚度、水平延伸距离等,还可得到目标区域的细分的地层以及各层的物理力学参数等。
S203、基于模型约束条件信息生成仿真模型;
由上述约束条件可建立仿真模型,在实际建模的过程中水合物分布走向与海底坡面一致,斜坡左右两侧边界均为水平位移约束,底部为固定铰支约束。
S204、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仿真模型上模拟海底滑坡的形成、滑动过程。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也称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法,是将强度折减技术与弹塑性有限元法相结合。在对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仿真模型的稳定性安全系数。此外还可得出仿真模型的应力、应变、位移和塑性区等力和变形等信息。
S205、基于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价生成目标区域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
得出稳定性安全系数、应力、应变、位移和塑性区等力和变形信息后,可基于这些数据对目标区域进行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例如:开展含天然气水合物海底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量变化、海底斜坡水深变化、上覆沉积层厚度变化、天然气水合物埋深等因素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得到斜坡失稳的临界条件,从而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提供依据,降低施工风险。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包括:
S301、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
以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为目标区域,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域进行区域地质背景、海洋水文等分析,布置物探测线,包括地震、浅地层剖面、高精度多波束影像测量、取样等工作,获得试采区的地形地貌(水深分布、地形起伏特征),并对样品描述、现场实验及送入实验室分析测试。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资料进行研究,获得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地质灾害(如海底滑坡)因素的特征(海底滑坡体内部和外部形态)及平面分布范围,结合地质资料推断控制该滑坡体产生的原因,是受何种(或多种)因素控制(如重力、地震、火山、风暴等),得出其驱动机制,根据地震资料和沉积物测年资料,可以进一步推断滑坡产生的时间;综合地震资料和地质资料,得出水合物的解释依据,进而在区域上识别出水合物分布范围、判断水合物属于何种类型,在地震剖面上可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层厚度、上覆层、下伏层厚度。通过实验室测定采集的样品资料,可以得出水合物层、上覆层、下伏层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土体密度、声波速度、孔隙流体压力、含水率、饱和度,土体比重;然后结合地震剖面、样品岩性和实验室测定的物理力学参数对地层进行细分;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到的滑坡体的外部形态(长度、宽度、高度、倾角)、细分的地层以及各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将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存储在专用的存储器中,在需要时可从存储器中进行获取。
S302、基于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建立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
以仿真模型为滑坡体为例,由上述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例如滑坡体的外部形态(长度、宽度、高度、倾角)、细分的地层以及各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能够建立符合实际的仿真模型。仿真模型即为目标区域的模型。
S303、网格化仿真模型;
划分网格时,选择六节点二阶三角形平面应变单元类型(CPE6),模型顶面单元尺寸20m,底边单元尺寸为30m,左右两侧边界单元格尺寸从顶端到底端由12~20m递变,对水合物层进行加密,单元尺寸为10m。上述具体数据仅为举例说明,实际的参数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S304、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
S305、判断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S306、当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以此时的强度折减系数为稳定性安全系数;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仿真模型稳定性,是通过逐渐降低斜坡岩土体抗剪强度,使仿真模型达到自身的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对应的强度折减系数为仿真模型稳定的安全系数。方法如下:用一个常用强度折减系数F把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c和在式(1)的基础上进行折减,然后把原来的强度指标c和用折减后的抗剪强度指标cF和代替,将折减后的数值带入到Abaqus软件中进行数值模拟直至土体达到破坏状态。土体发生破坏时对应的强度折减系数F可以作为土体的稳定安全系数。对于莫尔-库伦材料,强度折减安全系数可表示为式(1)和(2)的形式:
式中τ—抗剪强度;
σ—受剪面上的法向压应力;
F—强度折减系数;
c、—岩土材料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S307、基于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价生成目标区域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
得出稳定性安全系数、应力、应变、位移和塑性区等力和变形信息后,可基于这些数据对目标区域进行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例如:开展含天然气水合物海底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量变化、海底斜坡水深变化、上覆沉积层厚度变化、天然气水合物埋深等因素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得到斜坡失稳的临界条件,从而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提供依据,降低施工风险。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判断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包括:
判断仿真模型的滑面上塑性区是否贯通;当仿真模型的滑面上塑性区贯通时,判断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以塑性区从坡脚到坡顶贯通形成连续的滑动面作为其失稳标志,同样,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也可以作为其失稳标准,当失稳时,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通过应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边坡土体强度逐渐降低,当土体强度达到临界破坏状态时,斜坡滑面上的塑性区贯通,此时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判断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包括:
判断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是否能够收敛;当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不能收敛时,判断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以边坡土体整体失稳为标志,边坡土体整体失稳以土体滑移面上应变的突变或者位移的突变作为标志,体现在相邻的分析步中位移的突增;以有限元软件的静力分析不收敛(即计算中断)作为边坡整体失稳的标志。滑面上的应变或位移出现突变与有限元计算不收敛是一致的,因此可将有限元分析不收敛作为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判据。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存储器101和处理器102。存储器1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102用于运行所述程序指令,运行程序指令的具体处理内容详述如下:
存储器101用于存储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
处理器102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
以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为目标区域,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域进行区域地质背景、海洋水文等分析,布置物探测线,包括地震、浅地层剖面、高精度多波束影像测量、取样等工作,获得试采区的地形地貌(水深分布、地形起伏特征),并对样品描述、现场实验及送入实验室分析测试。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资料进行研究,获得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地质灾害(如海底滑坡)因素的特征(海底滑坡体内部和外部形态)及平面分布范围,结合地质资料推断控制该滑坡体产生的原因,是受何种(或多种)因素控制(如重力、地震、火山、风暴等),得出其驱动机制,根据地震资料和沉积物测年资料,可以进一步推断滑坡产生的时间;综合地震资料和地质资料,得出水合物的解释依据,进而在区域上识别出水合物分布范围、判断水合物属于何种类型,在地震剖面上可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层厚度、上覆层、下伏层厚度。通过实验室测定采集的样品资料,可以得出水合物层、上覆层、下伏层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土体密度、声波速度、孔隙流体压力、含水率、饱和度,土体比重;然后结合地震剖面、样品岩性和实验室测定的物理力学参数对地层进行细分;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到的滑坡体的外部形态(长度、宽度、高度、倾角)、细分的地层以及各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将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存储在专用的存储器101中,在需要时可从存储器101中进行获取。
处理器102还用于基于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建立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
以仿真模型为滑坡体为例,由上述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例如滑坡体的外部形态(长度、宽度、高度、倾角)、细分的地层以及各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能够建立符合实际的仿真模型。仿真模型即为目标区域的模型。
处理器102还用于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仿真模型上模拟海底滑坡的形成、滑动过程。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也称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法,是将强度折减技术与弹塑性有限元法相结合。在对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仿真模型的稳定性安全系数。此外还可得出仿真模型的应力、应变、位移和塑性区等力和变形等信息。
处理器102还用于基于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价生成目标区域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
得出稳定性安全系数、应力、应变、位移和塑性区等力和变形信息后,可基于这些数据对目标区域进行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例如:开展含天然气水合物海底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量变化、海底斜坡水深变化、上覆沉积层厚度变化、天然气水合物埋深等因素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得到斜坡失稳的临界条件,从而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提供依据,降低施工风险。
由于本系统中的仿真模型是基于丰富的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生成的,因此与现有技术的数值模拟参数多为经验估计的方式相比,可更加真实的表达模型的真实受力特性,且由于本方法中的地质资料包括了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资料进行研究,获得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地质灾害(如海底滑坡)因素的特征(海底滑坡体内部和外部形态)及平面分布范围,结合地质资料推断控制该滑坡体产生的原因,是受何种(或多种)因素控制(如重力、地震、火山、风暴等),得出其驱动机制,因此本方法能够准确的模拟海洋灾害的变形过程及发生机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工作原理为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基于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建立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基于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价生成目标区域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在海洋地质灾害中评价中能够准确的表达地质模型的真实受力特性,且能够准确的模拟海洋灾害的变形过程及发生机制。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存储器201和处理器202。存储器2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202用于运行所述程序指令,运行程序指令的具体处理内容详述如下:
存储器201用于存储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
处理器202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
以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为目标区域,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域进行区域地质背景、海洋水文等分析,布置物探测线,包括地震、浅地层剖面、高精度多波束影像测量、取样等工作,获得试采区的地形地貌(水深分布、地形起伏特征),并对样品描述、现场实验及送入实验室分析测试。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资料进行研究,获得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地质灾害(如海底滑坡)因素的特征(海底滑坡体内部和外部形态)及平面分布范围,结合地质资料推断控制该滑坡体产生的原因,是受何种(或多种)因素控制(如重力、地震、火山、风暴等),得出其驱动机制,根据地震资料和沉积物测年资料,可以进一步推断滑坡产生的时间;综合地震资料和地质资料,得出水合物的解释依据,进而在区域上识别出水合物分布范围、判断水合物属于何种类型,在地震剖面上可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层厚度、上覆层、下伏层厚度。通过实验室测定采集的样品资料,可以得出水合物层、上覆层、下伏层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土体密度、声波速度、孔隙流体压力、含水率、饱和度,土体比重;然后结合地震剖面、样品岩性和实验室测定的物理力学参数对地层进行细分;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到的滑坡体的外部形态(长度、宽度、高度、倾角)、细分的地层以及各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将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存储在专用的存储器201中,在需要时可从存储器201中进行获取。
处理器202还用于基于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生成模型约束条件信息;
有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生成仿真模型所需的约束条件信息,例如坡长、坡度、水合物层埋深度、水合物层厚度、水平延伸距离等,还可得到目标区域的细分的地层以及各层的物理力学参数等。
处理器202还用于基于模型约束条件信息生成仿真模型;
由上述约束条件可建立仿真模型,在实际建模的过程中水合物分布走向与海底坡面一致,斜坡左右两侧边界均为水平位移约束,底部为固定铰支约束。
处理器202还用于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仿真模型上模拟海底滑坡的形成、滑动过程。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也称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法,是将强度折减技术与弹塑性有限元法相结合。在对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仿真模型的稳定性安全系数。此外还可得出仿真模型的应力、应变、位移和塑性区等力和变形等信息。
处理器202还用于基于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价生成目标区域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
得出稳定性安全系数、应力、应变、位移和塑性区等力和变形信息后,可基于这些数据对目标区域进行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例如:开展含天然气水合物海底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量变化、海底斜坡水深变化、上覆沉积层厚度变化、天然气水合物埋深等因素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得到斜坡失稳的临界条件,从而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提供依据,降低施工风险。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存储器301和处理器302。存储器3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302用于运行所述程序指令,运行程序指令的具体处理内容详述如下:
存储器301用于存储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
处理器302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
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为目标区域,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区域进行区域地质背景、海洋水文等分析,布置物探测线,包括地震、浅地层剖面、高精度多波束影像测量、取样等工作,获得试采区的地形地貌(水深分布、地形起伏特征),并对样品描述、现场实验及送入实验室分析测试。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资料进行研究,获得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地质灾害(如海底滑坡)因素的特征(海底滑坡体内部和外部形态)及平面分布范围,结合地质资料推断控制该滑坡体产生的原因,是受何种(或多种)因素控制(如重力、地震、火山、风暴等),得出其驱动机制,根据地震资料和沉积物测年资料,可以进一步推断滑坡产生的时间;综合地震资料和地质资料,得出水合物的解释依据,进而在区域上识别出水合物分布范围、判断水合物属于何种类型,在地震剖面上可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层厚度、上覆层、下伏层厚度。通过实验室测定采集的样品资料,可以得出水合物层、上覆层、下伏层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土体密度、声波速度、孔隙流体压力、含水率、饱和度,土体比重;然后结合地震剖面、样品岩性和实验室测定的物理力学参数对地层进行细分;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到的滑坡体的外部形态(长度、宽度、高度、倾角)、细分的地层以及各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将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存储在专用的存储器302中,在需要时可从存储器302中进行获取。
处理器302还用于基于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建立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
以仿真模型为滑坡体为例,由上述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例如滑坡体的外部形态(长度、宽度、高度、倾角)、细分的地层以及各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能够建立符合实际的仿真模型。仿真模型即为目标区域的模型。
处理器302还用于网格化仿真模型;
划分网格时,选择六节点二阶三角形平面应变单元类型(CPE6),模型顶面单元尺寸20m,底边单元尺寸为30m,左右两侧边界单元格尺寸从顶端到底端由12~20m递变,对水合物层进行加密,单元尺寸为10m。上述具体数据仅为举例说明,实际的参数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处理器302还用于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
处理器302还用于判断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处理器302还用于当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以此时的强度折减系数为稳定性安全系数;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仿真模型稳定性,是通过逐渐降低斜坡岩土体抗剪强度,使仿真模型达到自身的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对应的强度折减系数为仿真模型稳定的安全系数。方法如下:用一个常用强度折减系数F把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c和在式(1)的基础上进行折减,然后把原来的强度指标c和用折减后的抗剪强度指标cF和代替,将折减后的数值带入到Abaqus软件中进行数值模拟直至土体达到破坏状态。土体发生破坏时对应的强度折减系数F可以作为土体的稳定安全系数。对于莫尔-库伦材料,强度折减安全系数可表示为式(1)和(2)的形式:
式中τ—抗剪强度;
σ—受剪面上的法向压应力;
F—强度折减系数;
c、—岩土材料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处理器302还用于基于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价生成目标区域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
得出稳定性安全系数、应力、应变、位移和塑性区等力和变形信息后,可基于这些数据对目标区域进行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例如:开展含天然气水合物海底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量变化、海底斜坡水深变化、上覆沉积层厚度变化、天然气水合物埋深等因素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得到斜坡失稳的临界条件,从而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提供依据,降低施工风险。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器302还用于判断仿真模型的滑面上塑性区是否贯通;处理器302还用于当仿真模型的滑面上塑性区贯通时,判断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以塑性区从坡脚到坡顶贯通形成连续的滑动面作为其失稳标志,同样,等效塑性应变区贯通也可以作为其失稳标准,当失稳时,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通过应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边坡土体强度逐渐降低,当土体强度达到临界破坏状态时,斜坡滑面上的塑性区贯通,此时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器302还用于判断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是否能够收敛;处理器302还用于当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不能收敛时,判断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以边坡土体整体失稳为标志,边坡土体整体失稳以土体滑移面上应变的突变或者位移的突变作为标志,体现在相邻的分析步中位移的突增;以有限元软件的静力分析不收敛(即计算中断)作为边坡整体失稳的标志。滑面上的应变或位移出现突变与有限元计算不收敛是一致的,因此可将有限元分析不收敛作为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判据。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
基于所述地质资料及所述样品实验数据建立所述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
基于所述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价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建立所述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地质资料及所述样品实验数据生成模型约束条件信息;
基于所述模型约束条件信息生成所述仿真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包括:
网格化所述仿真模型;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仿真;
判断所述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当所述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以此时的强度折减系数为所述稳定性安全系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仿真模型的滑面上塑性区是否贯通;
当所述仿真模型的滑面上塑性区贯通时,判断所述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包括:
判断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仿真是否能够收敛;
当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仿真不能收敛时,判断所述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6.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
基于所述地质资料及所述样品实验数据建立所述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
基于所述稳定性安全系数评价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底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地质资料及样品实验数据建立所述目标区域的仿真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地质资料及所述样品实验数据生成模型约束条件信息;
基于所述模型约束条件信息生成所述仿真模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底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稳定性安全系数包括:
网格化所述仿真模型;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仿真;
判断所述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当所述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以此时的强度折减系数为所述稳定性安全系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底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仿真模型的滑面上塑性区是否贯通;
当所述仿真模型的滑面上塑性区贯通时,判断所述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底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仿真模型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包括:
判断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仿真是否能够收敛;
当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网格化后的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仿真不能收敛时,判断所述仿真模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CN201710762321.9A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73918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2321.9A CN107391886A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2321.9A CN107391886A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1886A true CN107391886A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48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62321.9A Pending CN107391886A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9188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1637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近海底水合物储层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4036797A (zh) * 2021-11-12 2022-02-1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海底曲面坡地震动力响应计算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75101A1 (en) * 2007-08-24 2013-10-17 Sheng-Yuan Hsu Method For Modeling Deformation In Subsurface Strata
CN105224704A (zh) * 2014-06-25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底不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CN105912753A (zh) * 2016-04-01 2016-08-3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海底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06295233A (zh) * 2016-08-31 2017-01-04 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以及装置
CN106777520A (zh) * 2016-11-24 2017-05-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一种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75101A1 (en) * 2007-08-24 2013-10-17 Sheng-Yuan Hsu Method For Modeling Deformation In Subsurface Strata
CN105224704A (zh) * 2014-06-25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底不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CN105912753A (zh) * 2016-04-01 2016-08-3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海底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06295233A (zh) * 2016-08-31 2017-01-04 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以及装置
CN106777520A (zh) * 2016-11-24 2017-05-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一种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1637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近海底水合物储层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4036797A (zh) * 2021-11-12 2022-02-1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海底曲面坡地震动力响应计算方法
CN114036797B (zh) * 2021-11-12 2022-07-26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海底曲面坡地震动力响应计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48782B2 (en) Method for modeling deformation in subsurface strata
Ferronato et al. Numerical modelling of regional faults in land subsidence prediction above gas/oil reservoirs
Ye et al. A novel approach to model earth fissure caused by extensive aquifer exploi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Wuxi case, China
Le et al. Stability and failure mass of unsaturated heterogeneous slopes
WO2010047859A1 (en) Method for modeling deformation in subsurface strata
CN112012712B (zh) 一种嵌入式离散裂缝的注水生长缝数值模拟方法和装置
CN108842821B (zh) 一种钻爆法修建海底隧道合理埋深的计算方法
Bowa et al. Influence of counter-tilted failure surface angle on the stability of rock slopes subjected to block toppling failure mechanisms
CN115324560A (zh) 利用地应力场模拟确定压裂诱发油气套管变形位置的方法
CN107391886A (zh) 一种海底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及系统
Chen et al. Spatial estimation of material parameters and refined finite-element analysis of rockfill dam based on construction digitization
Ji et 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an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cavern using water-shed scale groundwater flow modeling with large grid spacing
Zhang et al. A new methodology for open pit slope design in Karst-Prone ground conditions based on integrated stochastic-limit equilibrium analysis
Chen et al. Simulation of runout behavior of submarine debris flows over regional natural terrain considering material softening
Yuan et al. Multiphase flow and geomechanical responses of interbedded hydrate reservoirs during depressurization gas production for deepwater environment
Pinyol et al. A slow and complex landslide under static and seismic action
Hussein et al. Coupled reservoir geomechanical modeling of a thermal gas-oil-gravity-drainage project
Kalenchuk et al.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Downie Slide to test the influence of shear surface geometry and heterogeneous shear zone stiffness
Serajian et al. 3D geomechanical modeling and fault reactivation risk analysis for a well at Brage oilfield, Norway
Riselo et 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slope and runout analysis movement of the mobilized-mass volume
Chen et al. Failure process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rock blocks in a large underground excavation based on a numerical method
Chen et al. Deformatio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core rockfill dam with leakage
Nikakhtar et al. Evaluation of Underground Water Flow into Tabriz Metro Tunnel First Line by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Analysis
Tan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models of flow through fractured rock masses based on borehole data
Dang et al. Teaching tool for LS-Tsunam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