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85551A - 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85551A
CN107385551A CN201710786165.XA CN201710786165A CN107385551A CN 107385551 A CN107385551 A CN 107385551A CN 201710786165 A CN201710786165 A CN 201710786165A CN 107385551 A CN107385551 A CN 107385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rconium phosphate
preparation
nano titania
titania fiber
silver 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861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玉军
罗玉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zhu Yao Lo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zhu Yao Lo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zhu Yao Lo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zhu Yao Lo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861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855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85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855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3Agents inhibiting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成纤维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造方法。该方案简单、易于操作,利用磷酸锆的强吸附性吸附银离子与纳米二氧化钛再配合纳米竹炭纤维与常规纤维制备磷酸锆二氧化钛纤维,该纤维不仅可以有效杀菌抑菌,还可以有效吸附分解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保障空气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纤维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健康的保护意识以及对环境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有效减少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对人身的侵害,抗菌纺织材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人们的需求和选择。因此,研发生产各种抗菌纤维已成为功能性聚酯纤维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外抗菌纤维主要以共混法制备为主,即在聚酯纺丝时,通过添加无机抗菌剂,主要是金属离子型抗菌剂与聚酯共混熔融纺丝制成抗菌纤维。
与有机抗菌剂相比,金属离子抗菌剂具有抗菌能力强、持久,热稳定性好,特别是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对金属离子抗菌剂不易产生抗菌性突变等特点,但由于Hg2+、Cd2+、Pb2+、Cr3+对人体残留性毒害大,Ni2+、Co2+和Cu2+带有颜色,所以目前广泛作为无机抗菌剂使用的抗菌剂有银和锌两种离子,由于锌离子的抗菌强度只有银离子的约千分之一,故载银抗菌剂在目前的无机抗菌剂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现有载银抗菌剂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银离子与纳米二氧化钛共同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抗菌还可以改善室内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发烟硫酸处理介孔磷酸锆得到表面带有磺酸基的介孔磷酸锆,将银离子化合物和二元醇搅拌超声,得到含有银离子的溶胶,将所述的表面带有磺酸基的介孔磷酸锆加入到含有银离子的溶胶中,获得溶胶前驱体A;
b. 向溶胶前驱体A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均匀后,得到溶胶前驱体B;
c.将溶胶前驱体B、对苯二甲酸、天然抗菌剂与聚酯共混、干燥、造粒,得到磷酸锆聚酯母粒,取磷酸锆聚酯母粒与纳米竹炭纤维及常规纤维为原料,采用母粒共混纺丝的方法制备得到产品。
进一步,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进一步,按重量份计,介孔磷酸锆:银离子:纳米二氧化钛=10:0.1~0.5:0.3~0.8。
进一步,按重量份计,磷酸锆聚酯母粒:纳米竹炭纤维:常规纤维=6~15:15~25:100。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控制系统温度为40~60℃。
进一步,所述的二元醇为异山梨醇。
作为优选,介孔磷酸锆:银离子:纳米二氧化钛=10:0.3:0.6。
作为优选,按重量份计,磷酸锆聚酯母粒:纳米竹炭纤维:常规纤维=10:20:100。
本发明所述的方案简单、易于操作,利用磷酸锆的强吸附性吸附银离子与纳米二氧化钛再配合纳米竹炭纤维与常规纤维制备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利用该纤维制作室内家具或装饰品不仅可以有效杀菌抑菌,还可以有效吸附分解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保障空气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发烟硫酸处理介孔磷酸锆得到表面带有磺酸基的介孔磷酸锆,将银离子化合物和二元醇搅拌超声,得到含有银离子的溶胶,将所述的表面带有磺酸基的介孔磷酸锆加入到含有银离子的溶胶中,获得溶胶前驱体A;
b. 向溶胶前驱体A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均匀后,得到溶胶前驱体B;
c.将溶胶前驱体B、对苯二甲酸、天然抗菌剂与聚酯共混、干燥、造粒,得到磷酸锆聚酯母粒,取磷酸锆聚酯母粒与纳米竹炭纤维及常规纤维为原料,采用母粒共混纺丝的方法制备得到产品。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步骤b中控制系统温度为40~60℃。
所述的二元醇为异山梨醇。
按重量份计,介孔磷酸锆:银离子:纳米二氧化钛=10:0.3:0.6;磷酸锆聚酯母粒:纳米竹炭纤维:常规纤维=10:20:100。
实施例2: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发烟硫酸处理介孔磷酸锆得到表面带有磺酸基的介孔磷酸锆,将银离子化合物和二元醇搅拌超声,得到含有银离子的溶胶,将所述的表面带有磺酸基的介孔磷酸锆加入到含有银离子的溶胶中,获得溶胶前驱体A;
b. 向溶胶前驱体A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均匀后,得到溶胶前驱体B;
c.将溶胶前驱体B、对苯二甲酸、天然抗菌剂与聚酯共混、干燥、造粒,得到磷酸锆聚酯母粒,取磷酸锆聚酯母粒与纳米竹炭纤维及常规纤维为原料,采用母粒共混纺丝的方法制备得到产品。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按重量份计,介孔磷酸锆:银离子:纳米二氧化钛=10:0.1: 0.8。
按重量份计,磷酸锆聚酯母粒:纳米竹炭纤维:常规纤维=6:15:100。
所述步骤b中控制系统温度为40~60℃。
实施例3: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发烟硫酸处理介孔磷酸锆得到表面带有磺酸基的介孔磷酸锆,将银离子化合物和二元醇搅拌超声,得到含有银离子的溶胶,将所述的表面带有磺酸基的介孔磷酸锆加入到含有银离子的溶胶中,获得溶胶前驱体A;
b. 向溶胶前驱体A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均匀后,得到溶胶前驱体B;
c.将溶胶前驱体B、对苯二甲酸、天然抗菌剂与聚酯共混、干燥、造粒,得到磷酸锆聚酯母粒,取磷酸锆聚酯母粒与纳米竹炭纤维及常规纤维为原料,采用母粒共混纺丝的方法制备得到产品。
进一步,按重量份计,介孔磷酸锆:银离子:纳米二氧化钛=10: 0.5:0.3。
进一步,按重量份计,磷酸锆聚酯母粒:纳米竹炭纤维:常规纤维=15: 25:100。
所述的二元醇为异山梨醇。
实施例4: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发烟硫酸处理介孔磷酸锆得到表面带有磺酸基的介孔磷酸锆,将银离子化合物和二元醇搅拌超声,得到含有银离子的溶胶,将所述的表面带有磺酸基的介孔磷酸锆加入到含有银离子的溶胶中,获得溶胶前驱体A;
b. 向溶胶前驱体A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均匀后,得到溶胶前驱体B;
c.将溶胶前驱体B、对苯二甲酸、天然抗菌剂与聚酯共混、干燥、造粒,得到磷酸锆聚酯母粒,取磷酸锆聚酯母粒与纳米竹炭纤维及常规纤维为原料,采用母粒共混纺丝的方法制备得到产品。
按重量份计,介孔磷酸锆:银离子:纳米二氧化钛=10: 0.5: 0.8。
按重量份计,磷酸锆聚酯母粒:纳米竹炭纤维:常规纤维=6:25: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内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发烟硫酸处理介孔磷酸锆得到表面带有磺酸基的介孔磷酸锆,将银离子化合物和二元醇搅拌超声,得到含有银离子的溶胶,将所述的表面带有磺酸基的介孔磷酸锆加入到含有银离子的溶胶中,获得溶胶前驱体A;
b. 向溶胶前驱体A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均匀后,得到溶胶前驱体B;
c.将溶胶前驱体B、对苯二甲酸、天然抗菌剂与聚酯共混、干燥、造粒,得到磷酸锆聚酯母粒,取磷酸锆聚酯母粒与纳米竹炭纤维及常规纤维为原料,采用母粒共混纺丝的方法制备得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介孔磷酸锆:银离子:纳米二氧化钛=10:0.1~0.5:0.3~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磷酸锆聚酯母粒:纳米竹炭纤维:常规纤维=6~15:15~25: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控制系统温度为4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元醇为异山梨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介孔磷酸锆:银离子:纳米二氧化钛=10:0.3:0.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磷酸锆聚酯母粒:纳米竹炭纤维:常规纤维=10:20:100。
CN201710786165.XA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3855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6165.XA CN107385551A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6165.XA CN107385551A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85551A true CN107385551A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47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86165.XA Pending CN107385551A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8555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9445A (ja) * 2001-04-16 2002-10-23 Nippon Ester Co Ltd 抗菌性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CN1766184A (zh) * 2004-10-27 2006-05-03 上海依福瑞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5184A (zh) * 2011-08-02 2012-02-08 苏州东胜化纤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聚酯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04031A (zh) * 2012-06-15 2012-10-03 上海馨笛伦实业有限公司 抗菌阻燃单、多孔三维卷曲聚酯短纤维的制造工艺
CN105332077A (zh) * 2015-12-01 2016-02-17 东华大学 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聚乙烯醇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2078A (zh) * 2015-12-01 2016-02-17 东华大学 一种基于载银磷酸锆的抗菌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2085A (zh) * 2015-12-01 2016-02-17 东华大学 一种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6767A (zh) * 2015-12-01 2016-04-20 东华大学 一种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9445A (ja) * 2001-04-16 2002-10-23 Nippon Ester Co Ltd 抗菌性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CN1766184A (zh) * 2004-10-27 2006-05-03 上海依福瑞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5184A (zh) * 2011-08-02 2012-02-08 苏州东胜化纤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聚酯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04031A (zh) * 2012-06-15 2012-10-03 上海馨笛伦实业有限公司 抗菌阻燃单、多孔三维卷曲聚酯短纤维的制造工艺
CN105332077A (zh) * 2015-12-01 2016-02-17 东华大学 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聚乙烯醇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2078A (zh) * 2015-12-01 2016-02-17 东华大学 一种基于载银磷酸锆的抗菌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2085A (zh) * 2015-12-01 2016-02-17 东华大学 一种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6767A (zh) * 2015-12-01 2016-04-20 东华大学 一种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98531B (zh) 一种抗菌防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88155B (zh) 一种净味环保调湿抗菌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3756155B (zh) 一种抗菌ppr管材
CN102454107B (zh) 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聚氨酯合成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3946B (zh) 一种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家纺产品中的应用
CN105401244B (zh) 一种磷酸锆钠载铜抗菌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5176216A (zh) 一种硅藻泥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3536A (zh) 一种净味生态调湿抗菌内墙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86267A (zh) 负离子阻燃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9245A (zh) 一种纳米银抗菌纤维餐具的制备工艺
CN102560724A (zh) 一种无机纳米光响应型自清洁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7964259A (zh) 一种复合硅藻泥涂料
CN107164822B (zh) 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石墨烯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21481B (zh) 含有银离子的抗菌面料及抗菌纺织品
Zhong et al. Titanium dioxide/quaternary phosphonium salts/polyacrylonitrile composite nanofibrous membranes with high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nd ultraviolet resistance efficiency
CN104172479A (zh) 一种抗菌内衣材料
CN107988702B (zh) 一种复合吸水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98331A (zh) 纳米TiO2/ZnO掺杂复合水溶胶及其制备方法及对织物的整理方法
CN107641416A (zh) 一种抗菌粉末涂料
CN1299576C (zh) 二氧化硅包覆电气石与二氧化钛颗粒的复合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049509A (zh) 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医用工作台
CN107385551A (zh) 一种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511499A (zh) 绿色生态人居抗菌自洁材料
CN104947231A (zh) 一种防臭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7410A (zh) 一种基于纳米锌粒子的抗菌复合地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